第十四章 三千破十萬,一戰擒北汗
崇禎二周目:什麽叫大明第一勇士 作者:龍騎士星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刻,林丹汗的蒙古大軍已經士氣非常低落了。
現在昨天被崇禎皇帝打敗的敗兵很多已經逃迴來了,四處散播崇禎皇帝的恐怖。
結果今天又被崇禎皇帝挑釁,林丹汗都不敢去和崇禎皇帝單挑。
被明軍用大炮一頓猛轟以後,派去出擊的武裝牧民們直接被打崩了開始逃跑。
這樣的失敗,放在一隻接二連三勝利的軍隊身上,還是可以承受的,士氣還不至於崩潰。
但是林丹汗的蒙古大軍不是什麽接二連三勝利的軍隊啊。
先是被遼鎮暴打,又是被東虜暴打,反而是一支接二連三失敗的軍隊。
今天能在這裏的蒙古大軍,都知道他們的蒙古大汗就是個跑路大汗,隻會四處帶著他們逃跑。
既沒有待遇,還經常打敗仗,眼看著情況不對又要敗了,蒙古大軍的士氣頓時異常低落。
而崇禎皇帝可不是一個喜歡等待對手的人,直接下令開炮猛轟。
基本上明軍的火炮轟到哪裏,哪裏的蒙古大軍就士氣崩潰。
要不是有大汗的蒙古鐵騎兵督戰,他們早就轉身逃跑了。
就大汗給的那點好處,玩什麽命啊,多虧本啊。
而林丹汗再次投入了武裝牧民的炮灰部隊想拆解明軍的大炮。
崇禎皇帝直接命令大炮對著中路和右路來一輪猛轟,直接打崩林丹汗的中路和右路,命令左路去和林丹汗的武裝牧民們來一輪騎兵對衝。
這下左路的武裝牧民們可是倒了血黴,他們在這崇禎皇帝的左路天子家丁的對衝中損失慘重。
曹變蛟更是如同殺神一般充當尖刀,直接一輪對衝就砍翻了十幾個武裝牧民,極大的震懾住了他們。
不過這些武裝牧民算是比較精銳的,他們承受了和之前右路武裝牧民差不多的傷亡,結果到現在還沒有崩潰。
這很可能變成改變蒙古大軍士氣的關鍵點。
要知道崇禎皇帝就是欺負林丹汗的蒙古大軍是一支累敗之軍,士氣非常低下,情況不對就會直接逃跑這一點才選擇了他作為對手。
正常情況下三千打十餘萬,即使有著武器代差,也很容易翻車,就是傷亡慘重也不是崇禎皇帝可以承受的。
所以必須盡快的將這些武裝牧民打崩,逼著他們去逃跑。
所以崇禎皇帝直接直接指揮炮群對著他們就是一頓猛轟,試圖加大他們的傷亡,逼迫他們逃跑。
果然,血肉之軀就是擋不住大炮,這些堪稱精銳的左路武裝牧民在經曆了騎兵對衝和被大炮猛轟的雙重打擊下,士氣直接被打崩,開始四散而逃。
這下總算是讓崇禎皇帝把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同時也讓蒙古大軍的士氣更加低落。
林丹汗頓時有些惱怒,這才打了多久?
就已經有好幾萬的軍隊都逃跑去了。
如果說崇禎皇帝帶來十幾萬的明軍也就算了,可對麵就三千人啊。
雖然他們這三千人都是精銳家丁,還有變態的炮兵。
但這也不是蒙古大軍直接開始逃跑的理由啊?
但如果崇禎皇帝在這裏,一定會感動的落淚的。
多好啊兵啊,這麽點待遇還要承受這麽大的傷亡都能不嘩變,不投敵,隻是逃跑。
你林丹汗是怎麽把這麽一副好牌給打的稀爛的?
話說上輩子某人好像也和他一樣把一副好牌給打的稀爛,那個人是誰來著?
本明君怎麽想不起來了?
林丹汗見明軍兵少,繼續發起了進攻,但是崇禎皇帝的天子家丁們麵無懼色,不斷反擊,反而是將林丹汗的武裝牧民們給打的損失慘重。
而林丹汗連續發起三次進攻,但是均未能擊破明軍的軍陣。
隨著連續三輪反擊戰都被崇禎皇帝打崩,林丹汗的蒙古大軍的士氣已經開始很不對頭了。
崇禎皇帝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這就是親臨一線的好處。
不能隔空搞微操!
但是現場微操是可以的。
崇禎皇帝直接下令他的野戰炮群直接對著蒙古大軍的中央區域方向猛轟,就是為了進一步打崩對手的士氣。
而之前還算嚴整的中央武裝牧民集群,在遭遇了明軍火力覆蓋以後直接陷入了崩潰,將蒙古大軍徹底帶入了混亂。
潰敗的敵人,是我方最好的友軍。
這是戰爭的真理。
就是現在,時機到了。
崇禎皇帝握緊了自己的戰刀,開始指揮作戰。
這把真龍破陣刀,乃是崇禎皇帝為自己準備的武器。
它是崇禎皇帝命令一眾大匠,仿照唐代名刀陌刀,進行放大和誇張後的造物。
整件兵器,加起來重達數十斤,對於正常人來說,僅僅是拿著,就已經非常吃力,遑論揮砍了。
但是崇禎皇帝不一樣啊,他的蠻力超越了項羽和呂布,拿著這把刀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這恐怖的戰刀加上崇禎皇帝恐怖如斯的力量,一刀下去真的是人馬俱碎。
目前能擋住崇禎皇帝一刀的,也就是那個蒙古第一勇士貴英恰了。
但是能擋住一刀又怎樣?
一刀不行,崇禎皇帝就兩刀嘛。
而崇禎皇帝充沛的體能,又使得他穿上板甲拿上這柄真龍破陣刀如同無物一樣。
現在林丹汗的蒙古大軍正陷入了混亂,必須抓住這個戰機,給林丹汗致命一擊。
趁你病,要你命。
兵者,詭道也。
當然不能太將武德了。
再說雙方都不是什麽講武德的主。
崇禎皇帝欺負林丹汗手下經常打敗仗,士氣非常低落,又搞科技代差,還玩趁亂突襲。
林丹汗也彼此彼此,欺負崇禎皇帝手下隻有三千天子家丁,用十餘萬蒙古騎兵來打兵力差距。
要是沒有火炮,崇禎皇帝就隻能帶著手下轉進如風了。
但是時代變了,北汗。
現在是大炮稱雄的時代了。
崇禎皇帝的野戰炮群又打了一輪齊射以後,剛剛恢複一點秩序的蒙古大軍又陷入了混亂。
崇禎皇帝直接抓住戰機,集合左中右三路的天子家丁,對蒙古大軍發起了衝鋒。
而騎兵作戰,速度很重要。
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速度和衝擊力,才是騎兵的殺手鐧。
尤其是對進攻方而言,這至關重要。
所以,所有的騎兵戰,都需要找一個高坡,然後借助下坡的加速度來衝擊敵方陣列。
但是崇禎皇帝這裏找不到什麽高坡,就隻能跟著崇禎皇帝搞衝鋒了。
相反的,他們對麵的蒙古大軍此刻正在陷入混亂呢,根本沒法有效的組織起來。
騎兵,在和別的騎兵搞對衝的時候,一旦失去了速度,就相當於是個死人了,
而目前給大部隊做箭頭的就是崇禎皇帝,曹變蛟,丁修組成的三人戰鬥組。
崇禎皇帝負責正麵猛攻,曹變蛟和丁修則分別護住崇禎皇帝的兩側。
而崇禎皇帝更是一邊衝鋒,一邊大喊:“擋崇禎刀者,人馬俱碎。”
這叫攻心為上,就是為了恐嚇蒙古大軍。
而事實也是這樣的,崇禎皇帝將幾十斤的真龍破陣刀給揮舞的虎虎生風,崇禎皇帝的周圍直接變成了生命的禁區。
這個生命禁區直接在林丹汗的蒙古大軍中間打開了一個缺口,而後續的天子家丁們見崇禎皇帝這麽勇猛,連皇帝都舍得豁出去帶頭衝鋒,他們這些天子家丁還能說什麽,自然也是奮勇而戰,跟著崇禎皇帝將這個缺口不斷擴大。
而這些天子家丁本來戰鬥力就碾壓了這些武裝牧民,崇禎皇帝給他們升級了武器和盔甲以後,裝備優勢更加明顯,而且雙方的士氣完全不成正比。
崇禎皇帝的天子家丁們不停打勝仗,已經打出“天兵”的心氣來了。
而林丹汗的武裝牧民接二連三的打敗仗,已經打出“聞風而逃,見敵而逃”的習慣了。
要知道,在冷兵器時代,有沒有“天兵”的心氣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有“天兵”心氣的戰兵能使出十五分力,而沒有“天兵”心氣的雜兵能有三分力就不錯了。
所以,士氣一直是戰爭的關鍵因素,道理就在這裏。
兩軍一陣交戰,崇禎皇帝趁著明軍還有速度優勢的時候,不斷砍殺,直接親手陣斬數百武裝牧民,帶著他的天子家丁們將陷入混亂的蒙古大軍給捅了個對穿。
這一次衝擊直接帶給了林丹汗蒙古大軍上萬人的傷亡,其中明軍打死打傷的最多五六千,剩下全是慌亂中的蒙古大軍自己自相踐踏造成的損傷。
這下林丹汗的蒙古大軍士氣徹底崩潰了,那些武裝牧民們紛紛開始拋下大汗自己逃命去了。
隻有林丹汗自己的兩三千蒙古鐵騎兵還護衛著大汗逃跑。
但是崇禎皇帝怎麽舍得放過這種機會,直接玩起了騎射。
依仗自己的弓好,箭法高超,直接追著蒙古鐵騎兵開始點名。
崇禎皇帝仗著自己馬好,絕影不愧是天下良駒,馱著崇禎皇帝和他的裝備都能跑的這麽飛快,直接追進了蒙古鐵騎兵的軍陣中。
林丹汗看崇禎皇帝就帶著兩個人(曹變蛟,丁修)就敢衝他的蒙古鐵騎兵軍陣,下令反擊。
然而崇禎皇帝直接在戰場上開了無雙,如同砍瓜切菜一樣將各路蒙古勇士給打敗。
至於曹變蛟和丁修也是猛男,配合崇禎皇帝將圍攻他們的蒙古鐵騎兵給打的大敗。
而在這個時候,為了圍攻崇禎皇帝而放慢了逃跑腳步的蒙古鐵騎兵們被崇禎皇帝的天子家丁們給追上了。
崇禎皇帝直接帶上一堆精銳朝著林丹汗的方向猛殺,隻見崇禎皇帝在蒙古鐵騎兵中縱橫衝突,如入無人之境。
這些蒙古第二勇士,第三勇士之類的更是直接被崇禎皇帝就地斬殺。
林丹汗的親衛組織起騎射來,但是他們的弓不太好,根本射不穿崇禎皇帝的加厚板甲,隻是放倒了幾個倒黴的天子家丁。
看騎射失敗,林丹汗的親衛們選擇了和崇禎皇帝近戰,這下可是如了崇禎皇帝的願。
崇禎皇帝用自己恐怖如斯的蠻力輕輕鬆鬆就將這些林丹汗的親衛們大半都給打飛了出去。
林丹汗看到這一幕頓時驚駭欲絕,縱馬想要逃命。
而崇禎皇帝坐下的絕影比林丹汗坐下的寶馬更快一些。
你的馬沒有我的馬快,你就要遭殃了。
崇禎皇帝直接追上去打掉了林丹汗的武器,將林丹汗給控製住,讓自己的天子家丁們把他給綁起來。
“林丹汗,命令你的部下停止抵抗,你們已經戰敗了。”
崇禎皇帝的話頓時讓林丹汗麵如死灰,垂頭喪氣的下了投降的命令。
自大元建立以來,還沒有什麽大汗被南朝活捉呢,結果他林丹汗就成了第一個。
隨著林丹汗的蒙古鐵騎兵們按照林丹汗的命令投降,崇禎皇帝算是徹底打贏了這場仗。
而崇禎皇帝的天子家丁們看到崇禎皇帝把林丹汗都給活捉了,直接歡唿起萬歲來。
崇禎皇帝就下令他的天子家丁們去打掃一下戰場,主要就是帶走好馬。
而控製了林丹汗,又打垮了他的主力部隊,可以說現在的草原是任由崇禎皇帝來去自如了。
之前有叫門天子朱祁鎮,現在崇禎皇帝就可以押著林丹汗這個叫門汗去封狼居胥了。
三千破十萬,一戰擒北汗。
這可是大漲崇禎皇帝威風的題材,必須要好好炒作一下。
上一個做到三千破十萬的人叫做李世民,上一個上演一戰擒北汗的叫做李靖。
崇禎皇帝已經準備好去大吹大擂了。
有了這麽強大的戰績,崇禎皇帝就好整頓軍隊了。
別的不說,從今天起,明軍們就都會服了崇禎皇帝。
服了,在軍隊裏麵是個非常關鍵的事情。
它意味這能夠極好的指揮部隊,崇禎皇帝的權威更是能直接大漲特漲。
那麽今天功勞最大的是誰呢?必須是崇禎皇帝本人。
個人崇拜在後世非常不好,但是在古代就很適合加強崇禎皇帝的權威。
別的不說,至少崇禎皇帝的權威會比萬曆皇帝還要強,直追洪武,永樂兩代天子。
這樣才是真天子啊,而不是根本無法控製土地和軍隊的空頭天子。
作為信義重於泰山,有功必賞的皇帝,崇禎皇帝直接給今天的參戰將士們準備了六百萬兩白銀的賞賜。(迴到北京才能兌現,崇禎皇帝沒在身上帶那麽多的銀票。)
由於生擒了北汗,又額外加賞了一百萬兩白銀。
而且接下來崇禎皇帝還要帶著他們去飲馬瀚海,去封狼居胥,去勒石燕然。
這三個目標一旦實現,崇禎皇帝要額外加賞三百萬兩白銀。
這可真是大手筆,一口氣許諾了超過一千萬兩白銀的賞賜(功勞很大的會額外加賞),而今天參戰的天子家丁隻有三千出頭。(崇禎皇帝額外招了幾個勇士。)
加上崇禎皇帝之前的賞賜,今天的參戰官兵全部都能分到幾千兩銀子,趕上普通人工作幾百年的收入了。
這下崇禎皇帝的天子家丁們徹底狂熱了起來,萬歲的歡唿聲聲震草原。
現在昨天被崇禎皇帝打敗的敗兵很多已經逃迴來了,四處散播崇禎皇帝的恐怖。
結果今天又被崇禎皇帝挑釁,林丹汗都不敢去和崇禎皇帝單挑。
被明軍用大炮一頓猛轟以後,派去出擊的武裝牧民們直接被打崩了開始逃跑。
這樣的失敗,放在一隻接二連三勝利的軍隊身上,還是可以承受的,士氣還不至於崩潰。
但是林丹汗的蒙古大軍不是什麽接二連三勝利的軍隊啊。
先是被遼鎮暴打,又是被東虜暴打,反而是一支接二連三失敗的軍隊。
今天能在這裏的蒙古大軍,都知道他們的蒙古大汗就是個跑路大汗,隻會四處帶著他們逃跑。
既沒有待遇,還經常打敗仗,眼看著情況不對又要敗了,蒙古大軍的士氣頓時異常低落。
而崇禎皇帝可不是一個喜歡等待對手的人,直接下令開炮猛轟。
基本上明軍的火炮轟到哪裏,哪裏的蒙古大軍就士氣崩潰。
要不是有大汗的蒙古鐵騎兵督戰,他們早就轉身逃跑了。
就大汗給的那點好處,玩什麽命啊,多虧本啊。
而林丹汗再次投入了武裝牧民的炮灰部隊想拆解明軍的大炮。
崇禎皇帝直接命令大炮對著中路和右路來一輪猛轟,直接打崩林丹汗的中路和右路,命令左路去和林丹汗的武裝牧民們來一輪騎兵對衝。
這下左路的武裝牧民們可是倒了血黴,他們在這崇禎皇帝的左路天子家丁的對衝中損失慘重。
曹變蛟更是如同殺神一般充當尖刀,直接一輪對衝就砍翻了十幾個武裝牧民,極大的震懾住了他們。
不過這些武裝牧民算是比較精銳的,他們承受了和之前右路武裝牧民差不多的傷亡,結果到現在還沒有崩潰。
這很可能變成改變蒙古大軍士氣的關鍵點。
要知道崇禎皇帝就是欺負林丹汗的蒙古大軍是一支累敗之軍,士氣非常低下,情況不對就會直接逃跑這一點才選擇了他作為對手。
正常情況下三千打十餘萬,即使有著武器代差,也很容易翻車,就是傷亡慘重也不是崇禎皇帝可以承受的。
所以必須盡快的將這些武裝牧民打崩,逼著他們去逃跑。
所以崇禎皇帝直接直接指揮炮群對著他們就是一頓猛轟,試圖加大他們的傷亡,逼迫他們逃跑。
果然,血肉之軀就是擋不住大炮,這些堪稱精銳的左路武裝牧民在經曆了騎兵對衝和被大炮猛轟的雙重打擊下,士氣直接被打崩,開始四散而逃。
這下總算是讓崇禎皇帝把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同時也讓蒙古大軍的士氣更加低落。
林丹汗頓時有些惱怒,這才打了多久?
就已經有好幾萬的軍隊都逃跑去了。
如果說崇禎皇帝帶來十幾萬的明軍也就算了,可對麵就三千人啊。
雖然他們這三千人都是精銳家丁,還有變態的炮兵。
但這也不是蒙古大軍直接開始逃跑的理由啊?
但如果崇禎皇帝在這裏,一定會感動的落淚的。
多好啊兵啊,這麽點待遇還要承受這麽大的傷亡都能不嘩變,不投敵,隻是逃跑。
你林丹汗是怎麽把這麽一副好牌給打的稀爛的?
話說上輩子某人好像也和他一樣把一副好牌給打的稀爛,那個人是誰來著?
本明君怎麽想不起來了?
林丹汗見明軍兵少,繼續發起了進攻,但是崇禎皇帝的天子家丁們麵無懼色,不斷反擊,反而是將林丹汗的武裝牧民們給打的損失慘重。
而林丹汗連續發起三次進攻,但是均未能擊破明軍的軍陣。
隨著連續三輪反擊戰都被崇禎皇帝打崩,林丹汗的蒙古大軍的士氣已經開始很不對頭了。
崇禎皇帝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這就是親臨一線的好處。
不能隔空搞微操!
但是現場微操是可以的。
崇禎皇帝直接下令他的野戰炮群直接對著蒙古大軍的中央區域方向猛轟,就是為了進一步打崩對手的士氣。
而之前還算嚴整的中央武裝牧民集群,在遭遇了明軍火力覆蓋以後直接陷入了崩潰,將蒙古大軍徹底帶入了混亂。
潰敗的敵人,是我方最好的友軍。
這是戰爭的真理。
就是現在,時機到了。
崇禎皇帝握緊了自己的戰刀,開始指揮作戰。
這把真龍破陣刀,乃是崇禎皇帝為自己準備的武器。
它是崇禎皇帝命令一眾大匠,仿照唐代名刀陌刀,進行放大和誇張後的造物。
整件兵器,加起來重達數十斤,對於正常人來說,僅僅是拿著,就已經非常吃力,遑論揮砍了。
但是崇禎皇帝不一樣啊,他的蠻力超越了項羽和呂布,拿著這把刀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這恐怖的戰刀加上崇禎皇帝恐怖如斯的力量,一刀下去真的是人馬俱碎。
目前能擋住崇禎皇帝一刀的,也就是那個蒙古第一勇士貴英恰了。
但是能擋住一刀又怎樣?
一刀不行,崇禎皇帝就兩刀嘛。
而崇禎皇帝充沛的體能,又使得他穿上板甲拿上這柄真龍破陣刀如同無物一樣。
現在林丹汗的蒙古大軍正陷入了混亂,必須抓住這個戰機,給林丹汗致命一擊。
趁你病,要你命。
兵者,詭道也。
當然不能太將武德了。
再說雙方都不是什麽講武德的主。
崇禎皇帝欺負林丹汗手下經常打敗仗,士氣非常低落,又搞科技代差,還玩趁亂突襲。
林丹汗也彼此彼此,欺負崇禎皇帝手下隻有三千天子家丁,用十餘萬蒙古騎兵來打兵力差距。
要是沒有火炮,崇禎皇帝就隻能帶著手下轉進如風了。
但是時代變了,北汗。
現在是大炮稱雄的時代了。
崇禎皇帝的野戰炮群又打了一輪齊射以後,剛剛恢複一點秩序的蒙古大軍又陷入了混亂。
崇禎皇帝直接抓住戰機,集合左中右三路的天子家丁,對蒙古大軍發起了衝鋒。
而騎兵作戰,速度很重要。
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速度和衝擊力,才是騎兵的殺手鐧。
尤其是對進攻方而言,這至關重要。
所以,所有的騎兵戰,都需要找一個高坡,然後借助下坡的加速度來衝擊敵方陣列。
但是崇禎皇帝這裏找不到什麽高坡,就隻能跟著崇禎皇帝搞衝鋒了。
相反的,他們對麵的蒙古大軍此刻正在陷入混亂呢,根本沒法有效的組織起來。
騎兵,在和別的騎兵搞對衝的時候,一旦失去了速度,就相當於是個死人了,
而目前給大部隊做箭頭的就是崇禎皇帝,曹變蛟,丁修組成的三人戰鬥組。
崇禎皇帝負責正麵猛攻,曹變蛟和丁修則分別護住崇禎皇帝的兩側。
而崇禎皇帝更是一邊衝鋒,一邊大喊:“擋崇禎刀者,人馬俱碎。”
這叫攻心為上,就是為了恐嚇蒙古大軍。
而事實也是這樣的,崇禎皇帝將幾十斤的真龍破陣刀給揮舞的虎虎生風,崇禎皇帝的周圍直接變成了生命的禁區。
這個生命禁區直接在林丹汗的蒙古大軍中間打開了一個缺口,而後續的天子家丁們見崇禎皇帝這麽勇猛,連皇帝都舍得豁出去帶頭衝鋒,他們這些天子家丁還能說什麽,自然也是奮勇而戰,跟著崇禎皇帝將這個缺口不斷擴大。
而這些天子家丁本來戰鬥力就碾壓了這些武裝牧民,崇禎皇帝給他們升級了武器和盔甲以後,裝備優勢更加明顯,而且雙方的士氣完全不成正比。
崇禎皇帝的天子家丁們不停打勝仗,已經打出“天兵”的心氣來了。
而林丹汗的武裝牧民接二連三的打敗仗,已經打出“聞風而逃,見敵而逃”的習慣了。
要知道,在冷兵器時代,有沒有“天兵”的心氣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有“天兵”心氣的戰兵能使出十五分力,而沒有“天兵”心氣的雜兵能有三分力就不錯了。
所以,士氣一直是戰爭的關鍵因素,道理就在這裏。
兩軍一陣交戰,崇禎皇帝趁著明軍還有速度優勢的時候,不斷砍殺,直接親手陣斬數百武裝牧民,帶著他的天子家丁們將陷入混亂的蒙古大軍給捅了個對穿。
這一次衝擊直接帶給了林丹汗蒙古大軍上萬人的傷亡,其中明軍打死打傷的最多五六千,剩下全是慌亂中的蒙古大軍自己自相踐踏造成的損傷。
這下林丹汗的蒙古大軍士氣徹底崩潰了,那些武裝牧民們紛紛開始拋下大汗自己逃命去了。
隻有林丹汗自己的兩三千蒙古鐵騎兵還護衛著大汗逃跑。
但是崇禎皇帝怎麽舍得放過這種機會,直接玩起了騎射。
依仗自己的弓好,箭法高超,直接追著蒙古鐵騎兵開始點名。
崇禎皇帝仗著自己馬好,絕影不愧是天下良駒,馱著崇禎皇帝和他的裝備都能跑的這麽飛快,直接追進了蒙古鐵騎兵的軍陣中。
林丹汗看崇禎皇帝就帶著兩個人(曹變蛟,丁修)就敢衝他的蒙古鐵騎兵軍陣,下令反擊。
然而崇禎皇帝直接在戰場上開了無雙,如同砍瓜切菜一樣將各路蒙古勇士給打敗。
至於曹變蛟和丁修也是猛男,配合崇禎皇帝將圍攻他們的蒙古鐵騎兵給打的大敗。
而在這個時候,為了圍攻崇禎皇帝而放慢了逃跑腳步的蒙古鐵騎兵們被崇禎皇帝的天子家丁們給追上了。
崇禎皇帝直接帶上一堆精銳朝著林丹汗的方向猛殺,隻見崇禎皇帝在蒙古鐵騎兵中縱橫衝突,如入無人之境。
這些蒙古第二勇士,第三勇士之類的更是直接被崇禎皇帝就地斬殺。
林丹汗的親衛組織起騎射來,但是他們的弓不太好,根本射不穿崇禎皇帝的加厚板甲,隻是放倒了幾個倒黴的天子家丁。
看騎射失敗,林丹汗的親衛們選擇了和崇禎皇帝近戰,這下可是如了崇禎皇帝的願。
崇禎皇帝用自己恐怖如斯的蠻力輕輕鬆鬆就將這些林丹汗的親衛們大半都給打飛了出去。
林丹汗看到這一幕頓時驚駭欲絕,縱馬想要逃命。
而崇禎皇帝坐下的絕影比林丹汗坐下的寶馬更快一些。
你的馬沒有我的馬快,你就要遭殃了。
崇禎皇帝直接追上去打掉了林丹汗的武器,將林丹汗給控製住,讓自己的天子家丁們把他給綁起來。
“林丹汗,命令你的部下停止抵抗,你們已經戰敗了。”
崇禎皇帝的話頓時讓林丹汗麵如死灰,垂頭喪氣的下了投降的命令。
自大元建立以來,還沒有什麽大汗被南朝活捉呢,結果他林丹汗就成了第一個。
隨著林丹汗的蒙古鐵騎兵們按照林丹汗的命令投降,崇禎皇帝算是徹底打贏了這場仗。
而崇禎皇帝的天子家丁們看到崇禎皇帝把林丹汗都給活捉了,直接歡唿起萬歲來。
崇禎皇帝就下令他的天子家丁們去打掃一下戰場,主要就是帶走好馬。
而控製了林丹汗,又打垮了他的主力部隊,可以說現在的草原是任由崇禎皇帝來去自如了。
之前有叫門天子朱祁鎮,現在崇禎皇帝就可以押著林丹汗這個叫門汗去封狼居胥了。
三千破十萬,一戰擒北汗。
這可是大漲崇禎皇帝威風的題材,必須要好好炒作一下。
上一個做到三千破十萬的人叫做李世民,上一個上演一戰擒北汗的叫做李靖。
崇禎皇帝已經準備好去大吹大擂了。
有了這麽強大的戰績,崇禎皇帝就好整頓軍隊了。
別的不說,從今天起,明軍們就都會服了崇禎皇帝。
服了,在軍隊裏麵是個非常關鍵的事情。
它意味這能夠極好的指揮部隊,崇禎皇帝的權威更是能直接大漲特漲。
那麽今天功勞最大的是誰呢?必須是崇禎皇帝本人。
個人崇拜在後世非常不好,但是在古代就很適合加強崇禎皇帝的權威。
別的不說,至少崇禎皇帝的權威會比萬曆皇帝還要強,直追洪武,永樂兩代天子。
這樣才是真天子啊,而不是根本無法控製土地和軍隊的空頭天子。
作為信義重於泰山,有功必賞的皇帝,崇禎皇帝直接給今天的參戰將士們準備了六百萬兩白銀的賞賜。(迴到北京才能兌現,崇禎皇帝沒在身上帶那麽多的銀票。)
由於生擒了北汗,又額外加賞了一百萬兩白銀。
而且接下來崇禎皇帝還要帶著他們去飲馬瀚海,去封狼居胥,去勒石燕然。
這三個目標一旦實現,崇禎皇帝要額外加賞三百萬兩白銀。
這可真是大手筆,一口氣許諾了超過一千萬兩白銀的賞賜(功勞很大的會額外加賞),而今天參戰的天子家丁隻有三千出頭。(崇禎皇帝額外招了幾個勇士。)
加上崇禎皇帝之前的賞賜,今天的參戰官兵全部都能分到幾千兩銀子,趕上普通人工作幾百年的收入了。
這下崇禎皇帝的天子家丁們徹底狂熱了起來,萬歲的歡唿聲聲震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