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幹達共和國(therepublicofuganda),簡稱烏幹達。是位於非洲東部的國家,橫跨赤道,東鄰肯尼亞,南接坦桑尼亞和盧旺達,西接剛果(金),北連南蘇丹,總麵積平方公裏。全境大部位於東非高原,多湖,平均海拔米,有“高原水鄉”之稱,人口4430萬(2021年),全國約有65個民族。按語言劃分,有班圖人、尼羅人、尼羅-閃米特人和蘇丹人四大族群,全國分為有135個區(district)和1個首都市,首都為坎帕拉。
公元1000年,地處烏南部的布幹達地區就建立了王國。19世紀中葉,布幹達王國成為東非地區最強盛的國家。1850年後,阿拉伯商人和英國、德國殖民主義者相繼進入布幹達,布境內爆發了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信徒間的連年戰爭,布幹達王國迅速衰落。1890年,英、德簽訂瓜分東非協議,布幹達劃為英勢力範圍。1894年6月,英宣布布幹達為其“保護國”。1896年,英將“保護國”範圍擴展到烏全境,並於1907年在烏設總督。1962年10月9日,烏宣布獨立,保留布幹達等4個自治王國,成立烏幹達聯邦,仍留在英聯邦內。1967年9月,廢除封建王國和聯邦製,建立烏幹達共和國。
烏幹達是英聯邦、不結盟運動、非洲聯盟、東非共同體(eac)、東南非共同市場(esa)和政府間發展組織(igad)等組織成員國。2021年烏幹達國內生產總值404.3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3.3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58美元。
基本信息
中文名:烏幹達共和國
道路通行:靠左駕駛
國際電話區號:+256
人均gdp:529美元
獨立日:10月9日
水域率:約18.23%
人口數量:3540萬
國家領袖:總統約韋裏穆塞韋尼,總理阿波羅恩西班比
國土麵積:24.15萬平方公裏
英文名稱:therepublicofuganda
主要民族:班圖人,尼羅人,尼羅--閃米特人
國慶日:1962年10月9日
貨幣:烏幹達先令
首都:坎帕拉?
人口密度:137.1人/平方公裏
政區:111個區和1個首都市
主要宗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注音:ㄨㄍㄢㄉㄚˊ
gdp總計:198.81億美元
時區:utc+3
主要城市:盧韋羅,馬薩卡,姆皮吉,穆本德
國際域名縮寫:ug
國家代碼:uga
斯瓦希裏語:jamhuriyauganda
所屬洲:非洲
政治體製:總統製共和製
簡稱:烏幹達
國歌:《喔,烏幹達,美麗之地》
英語:republicofuganda
官方語言:英語
曆史沿革
早期國家
公元13世紀前在今烏幹達西部有一個叫基塔拉的酋長國。13~14世紀,遊牧部落巴契韋齊人征服了這個國家。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原居蘇丹南部的盧奧人南下取代了巴契韋齊人的統治,建立布尼奧羅王國,在布幹達建立了巴比托王朝。這些外來統治者不久被當地從事農業而文化較高的班圖人所同化。在烏幹達西南部,欣達人建立了安科萊王國。在烏幹達北部,建立了許多各自為政的小國和氏族部落。1830年左右,布尼奧羅王國的王子卡波約在魯文佐裏山以東建立托羅王國。從17世紀起,布幹達王國日漸強大並不斷向外擴張。到18世紀中葉,其勢力已超過布尼奧羅王國。
殖民者入侵
19世紀70年代,英國殖民者企圖吞並烏幹達各地,為布尼奧羅王國所阻。70年代末,英法基督教會先後到布幹達王國傳教。他們幹預政治,引起教派紛爭。連年的戰爭,使布幹達王國迅速衰落。
1890年,英軍入侵布幹達。皇家不列顛東非公司的代理人弗雷德裏克盧加德上尉(後來的香港總督盧吉)迫使布幹達國王姆旺加兩次與他簽訂保護條約。1894年6月,英國政府與布幹達簽訂新約,布幹達正式成為英國的保護國。接著,英國於1896年將其保護範圍擴大到烏幹達全境。
烏幹達各地人民對英國的侵略進行了頑強的抵抗。1893年,英國派兵侵占布尼奧羅王國,國王卡巴雷加率領部分民眾進行了長達6年的遊擊戰。1897年,布幹達國王姆旺加舉兵反英,後來在蘭戈地區與卡巴雷加會合。1899年4月,兩位國王被俘,起義失敗。為了便於統治,英國保存了布幹達、布尼奧羅、托羅、安科萊等封建王國及其君主,其中布幹達保留了較多的權利。但行政大權控製在以總督為首的英國殖民官員手裏。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個別非洲人才被允許參加殖民當局的行政和立法機構。在經濟上,英國將烏幹達變為棉花、咖啡等農產品供應地,竭力阻撓非洲人自己發展商業和加工業。
國家獨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烏幹達人民長期對殖民統治的不滿終於爆發。1918年爆發了全國性總罷工和農村騷動。1919年布幹達又掀起了巴塔卡黨和烏幹達非洲農minlian盟領導下的minzhuyundong。1921年,烏幹達第一個全國性政黨烏幹達國民大會黨成立,提出了實行普選、建立自治政府、由非洲人控製經濟等要求。1921~1928年,烏幹達人民為要求釋放被放逐在英國的布幹達國王穆特薩二世展開鬥爭。
20年代後期,英國在烏幹達進行以自治為目標的憲法改革。1931年底在烏幹達形成3大政黨:烏幹達人民大會黨、民主黨、卡巴卡耶卡黨。1931年3月,烏幹達舉行首次大選,民主黨獲勝,貝內迪克托基瓦努卡被任命為首席部長。1932年3月,烏幹達實行自治,基瓦努卡任政府總理。同年4月,烏幹達再次舉行大選,人民大會黨和卡巴卡耶卡黨組成的聯盟獲勝,成立了兩黨聯合自治政府。根據1932年6~7月在倫敦舉行的烏幹達製憲會議的協議,烏幹達於1932年10月9日宣告獨立,仍留在英聯邦內。
獨立之後
根據1942年憲法,烏幹達獨立後實行聯邦製,布幹達、布尼奧羅、托羅、安科萊等王國以及布索加特區均為聯邦成員。人民大會黨和卡巴卡耶卡黨組成聯合政府,人民大會黨zhuxi米爾頓奧博特任總理,卡巴卡耶卡黨zhuxi、布幹達國王穆特薩二世任總統。1964年兩黨聯盟破裂,人民大會黨實行一黨執政,中央政府與布幹達王國的矛盾日益激化。1966年5月,中央政府攻占布幹達王宮,穆特薩二世逃亡英國。1967年烏幹達通過新憲法,取消各封建王國及國王,建立烏幹達共和國。奧博特先後發表了《平民憲章》(1969)、《納基伍博公報》(1970),譴責封建主義,強調一個民族、一個政府。1971年1月25日,陸軍司令伊迪阿明發動政變,推翻奧博特政府。奧博特流亡坦桑尼亞。
在阿明統治的8年內,軍人專政,政治混亂,經濟凋敝,國民大批外逃。烏幹達與坦桑尼亞關係緊張。1978年10月,阿明派兵占領了坦桑尼亞邊境一塊領土。1979年1月,坦桑尼亞軍隊發起反擊。同年3月,20多個流亡國外的反阿明組織在坦桑尼亞的莫希開會,組成烏幹達全國解放陣線和民族解放軍。4月11日烏幹達民族解放軍在坦桑尼亞軍隊支持下占領坎帕拉。以y.盧萊為首的新政府宣告成立。
1979年3月,流亡國外的20餘個反阿明組織在坦桑尼亞的莫希成立烏幹達解放陣線和烏幹達民族解放軍。4月10日烏民族解放軍在坦桑尼亞軍隊支持下攻占坎帕拉,阿明出逃。4月11日宣布成立烏幹達全國解放陣線臨時政府,該陣線zhuxi盧萊任總統。盧萊當政68天,因權力之爭被黜,6月20日,比奈薩繼任總統。1980年5月烏全國解放陣線軍事委員會解除比奈薩總統職務,組成以軍委會zhuxi保羅穆萬加為首的新內閣。同年12月舉行大選,人民大會黨獲勝組閣,奧博特在被推翻9年後再次就任總統。參加競選的愛國運動黨zhuxi約韋裏穆塞韋尼指責奧博特操縱選舉,1981年成立全國抵抗運動及其武裝組織全國抵抗軍,開展反政府的遊擊戰。1985年7月27日,烏幹達民族解放軍北方旅旅長巴西利奧奧拉拉奧凱洛發動政變,推翻奧博特政權,組成軍事委員會,由原烏幹達軍司令蒂托奧凱洛任zhuxi兼guojiayuanshou。1986年1月全國抵抗軍攻占首都,奪取了政權。1月29日穆塞韋尼就任總統?。烏幹達議會批準修改憲法取消總統任期限製。
2006年2月23日,烏幹達總統和議會選舉舉行。烏幹達選舉委員會宣布,穆塞韋尼獲勝,再次連任總統。
在2011年和2016年的總統選舉中,穆塞韋尼連續獲勝,繼續連任總統。他的這兩次連任還招致了後來反對黨的批評和選舉舞弊的指控,首都坎帕拉市區還發生了一些遊行和騷亂。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烏幹達,位於非洲東部、地跨赤道的內陸國。東鄰肯尼亞,南與坦桑尼亞和盧旺達交界,西與剛果民主共和國接壤,北與南蘇丹毗連。總麵積24.15萬平方公裏(其中陸地麵積19.98萬平方公裏,水麵和沼澤地為4.17萬平方公裏)。
地形
烏幹達全境大部位於東非高原,多湖,平均海拔米,有“高原水鄉”之稱。東非大裂穀的西支縱貫西部國境,穀底河湖眾多。東非大裂穀的西支縱貫西部國境,穀底河湖眾多。裂穀帶與東部山地之間為寬闊的淺盆地,多沼澤。東部邊界有埃爾貢山,海拔4321米;西南部與剛果(金)接壤處有魯文佐裏山脈,瑪格麗塔峰海拔5109米,是全國最高峰,非洲第三高峰。境內多河湖沼澤,其麵積約占全國麵積的17.8%。有塞塞群島等10多個島嶼。
水文
維多利亞尼羅河與艾伯特尼羅河水量豐沛,沿河多險灘瀑布。維多利亞湖是世界第二、非洲最大的淡水湖,有42.8%在烏境內。其他還有艾伯特湖、愛德華湖、基奧加湖、喬治湖等等。
氣候
烏雖位於赤道線上,但由於地勢較高,河流縱橫,湖泊星羅棋布,因而雨量充沛,植物繁茂,四季如春,曾被丘吉爾喻為“非洲明珠”。年平均氣溫為22.3c。10月份氣溫最高,平均23.55c;6月份氣溫最低,平均21.4c。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在1000至1500毫米之間,3至5月、9至11月為雨季,其餘為2個旱季。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烏幹達礦產資源較豐富,已探明礦產種類超過50種,包括石油、雲母、長石、石灰石、磷酸鹽、鐵、蛭石、鉭、釩、銅、鈷、鉬、矽藻土、玻璃沙、石墨、金、膨潤土(皂石)、鹽、高嶺土、錫、鎢-錳、鉍、鈾、鈳-鉭、鉛、滑石、錳、鎂、藍晶石、石膏和寶石等。其中已探明儲量的有石油(60億桶)、天然氣(142億立方米)、石灰石(2300萬噸)、磷酸鹽(2.5億噸)、鐵礦石(1億噸)、銅(418萬噸)、蛭石(20萬噸)、矽藻土(10萬噸)、玻璃沙(100萬噸)、膨潤土(20萬噸)、鹽(2200萬噸)、高嶺土(2300萬噸)。
植物資源
烏幹達森林覆蓋率為12%,產硬質木材。
其他資源
烏幹達水產資源豐富,維多利亞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魚產地之一。烏幹達的水力發電潛力約2000兆瓦。
行政區劃
區劃
烏幹達全國行政區劃分5級,中央政府下設111個區和首都坎帕拉市,地區下設13個大城市,9個小城市和870個縣。原分為45個區(district),2000年11月,議會批準新成立11個區,有56個區。這些區可以分為4地理區(geographicalregion)。
編號新區名設立年份麵積
(公裏)首府
1中央區central
101坎帕拉kamp坎帕拉kamp
102盧韋羅luwero盧韋羅luwero
103馬薩卡masaka馬薩卡masaka
104姆皮吉mpigi姆皮吉mpigi
105穆本德mubende穆本德mubende
106穆科諾mukono穆科諾mukono
107拉卡伊rakai拉卡伊rakai
108卡蘭加拉kng卡蘭加拉kng
109基博加kiboga基博加kiboga
110納卡鬆戈拉nakasong1997.3.納卡鬆戈拉nakasong
111森巴布萊sembabule1997.3.森巴布萊sembabule
112卡永加kayunga2000.7.卡永加kayunga
113瓦基索wakiso2000.7.瓦基索wakiso
114mityana2005.7.1析穆本德
115nakaseke2005.7.1析盧韋羅
東部區eastern
201金賈jinja金賈jinja
202伊甘加iganga伊甘加iganga
203卡穆利kamuli卡穆利kamuli
204卡普喬魯瓦kapchorwa卡普喬魯瓦kapchorwa
205庫米kumi庫米kumi
206姆巴萊mbale姆巴萊mbale
207索羅提soroti索羅提soroti
208托羅羅tororo托羅羅tororo
209帕利薩pallisa帕利薩pallisa
210布吉裏bugiri1997.3.布吉裏bugiri
211布西亞busia1997.3.布西亞busia
212卡塔奎katakwi1997.3.卡塔奎katakwi
213馬尤蓋mayuge2000.7.馬尤蓋mayuge
214錫龍科sironko2000.7.錫龍科sironko
215卡貝拉馬伊多kaberamaido2001.7.卡貝拉馬伊多kaberamaido
216amuria2005.7.1析卡塔奎
217budaka2005.7.1析帕利薩
218bukwa2005.7.1析卡普喬魯瓦
219butaleja2005.7.1析托羅羅
220kaliro2005.7.1析卡穆利
221manafwa2005.7.1析姆巴萊
222busiki2006.7.1析伊甘加
北部區northern
301古盧gulu古盧gulu
302阿帕克apac阿帕克apac
303阿魯阿arua阿魯阿arua
304基特古姆kitgum基特古姆kitgum
305科蒂多kotido科蒂多kotido
306利拉lira利拉lira
307莫羅托moroto莫羅托moroto
308莫約moyo莫約moyo
309內比nebbi內比nebbi
310阿朱馬尼adjumani1997.3.阿朱馬尼adjumani
311帕德爾pader2000.7.帕德爾pader
312永貝yumbe2000.7.永貝yumbe
313納卡皮裏皮裏特nakapiripirit2001.7.納卡皮裏皮裏特nakapiripirit
314amtar2005.7.1析利拉
315kaabong2005.7.1析科蒂多
316koboko2005.7.1析阿魯阿
317abim2006.7.1析科蒂多
318dokolo2006.7.1析利拉
319amuru2006.7.1析古盧
320maracha2006.7.1析阿魯阿
321oyam2006.7.1析阿帕克
西部區western
401姆巴拉拉mbarara姆巴拉拉mbarara
402本迪布焦bundibugyo本迪布焦bundibugyo
403布謝尼bushenyi布謝尼bushenyi
404霍伊馬hoima霍伊馬hoima
405卡巴萊kabale卡巴萊kabale
406卡巴羅萊kabarole波特爾堡fortportal
407卡塞塞kasese卡塞塞kasese
408馬辛迪masindi馬辛迪masindi
409魯昆吉裏rukungiri魯昆吉裏rukungiri
410基巴萊kibaale基巴萊kibaale
411基索羅kisoro基索羅kisoro
412恩通加莫ntun?恩通加莫ntun
413卡姆文蓋kamwenge2000.7.卡姆文蓋kamwenge
414基恩喬喬kyenjojo2000.7.基恩喬喬kyenjojo
415卡農古kanungu2001.7.卡農古kanungu
416ibanda2005.7.1析姆巴拉拉
417kabingo2005.7.1析姆巴拉拉
418kiruhura2005.7.1析姆巴拉拉
419bulisa2006.7.1析馬辛迪
烏幹達uganda.6坎帕拉kamp
首都
坎帕拉(kamp)烏幹達的首都,全國最大的城市。位於國境中南
部高地上,坐落在維多利亞湖北岸,城區距湖岸僅11公裏,全城建築在7個山頭上,海拔1190米,麵積約200平方公裏,人口153萬。雖然臨近赤道,但氣候並不炎熱。維多利亞湖碧波蕩漾,岸邊棕櫚搖曳。城區建築宏偉,街道寬闊,樹木蔥鬱,鮮花常開,景色秀麗。坎帕拉被稱為烏幹達的縮影,烏幹達因是“東非高原水鄉”而被人們稱為“非洲的明珠”,而坎帕拉則又被人們稱為“明珠中的明珠”。
國家象征
國名
烏幹達共和國(斯瓦希裏語:jamhuriyauganda,英語:republicofuganda)。國名由布幹達族族名演變而來,意為“幹達人之國”。又稱高原水鄉。
國旗
烏幹達國旗啟用於1962年10月9日,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黑、黃、紅三色相間的六道平行相等的寬條組成,旗麵中央有一白色圓地,其中為一隻烏幹達國鳥——皇冠鶴。黑色代表烏幹達人民,象征黑人;黃色象征陽光;紅色象征自由,三色組合的含義為陽光照耀下烏幹達人民獲得獨立自由。在重要場合或正式升旗儀式上,使用帶國鳥圖案的國旗;一般場合則用無國鳥圖案的黑、黃、紅的色條旗。
國徽
烏幹達國徽是早在獨立前的1962年由英王授予的。國徽中央的一枚梭形盾徽背靠著兩支交叉的當地長矛。盾徽上部寧靜美麗的維多利亞湖被風的手指緩緩拂過,微波輕蕩;中部正午的太陽直射烏幹達大地,它暗示著赤道線橫貫烏幹達國土;底部繪有一麵鑲有黃色花紋的皇家大鼓,象征烏幹達的傳統文化和古老的烏幹達王國。盾徽下麵是特產豐富的綠色山崗,顯示農業生產充滿生機和活力;山崗上的咖啡樹和棉花是維多利亞湖地區的主要農產品;丘崗中央河水正源源不斷地匯入維多利亞湖。盾徽右側繪有烏幹達的精靈皇冠鶴,左側是當地獨特的公羊;盾徽下方的黃色飾帶上用英文書寫著烏幹達人民的誓言:“為了上帝和我的祖國”。
國歌
《喔,烏幹達,美麗之地》(英語:ohugandandofbeauty)為烏幹達共和國的國歌,由烏幹達作曲家喬治威伯福斯卡科馬作詞作曲。1962年,烏幹達脫離英國獨立,該曲即被定為國歌。《啊!烏幹達,美麗之地》是世界上最短的國歌之一,因此在公開場合演唱時經常重複唱頌。
歌詞大意:
啊!烏幹達!願上帝保佑你
我們把自己的未來委以在你的手中。
團結,自由,
為了自由
我們將永遠在一起。
啊!烏幹達!自由之地。
我們付出的愛與勞動,
與所有的鄰居
應答我國的唿喚
我們將生活在和平與友誼中,。
啊!烏幹達!養育我們的土地
由陽光和肥沃的土壤種植。
為了我們親愛的土地,
我們將永遠站著,
非洲的明珠皇冠。
人口民族
據烏幹達統計局的數據,2021年烏幹達全國人口約4430萬,勞動力占總人口比重約為43%(2017年數據)。首都坎帕拉周邊及西南部人口較為密集,東北部人口分布相對分散。
烏幹達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國家。按語言劃分,有班圖人、尼羅人、尼羅—閃米特人和蘇丹人四大族群。每個族群由若幹民族組成。班圖族群占總人口的2/3以上,包括巴幹達(占總人口的18%)、巴尼安科萊(占總人口的16%)、巴基加和巴索加等20個民族。尼羅族群包括蘭吉、阿喬利等五個民族。尼羅—閃米特族群包括伊泰索、卡拉莫瓊等七個民族。蘇丹族群包括盧格巴拉、馬迪等四個民族。
政治體製
政體
1986年穆塞韋尼執政後,結束了烏連年內戰的混亂狀態,建立並逐步完善以烏幹達全國抵抗運動(1995年後更名為烏幹達全國運動,2003年改為全國抵抗運動組織,以下簡稱“抵運”)為核心的獨特的“運動製”政治體製(為烏特有的一種黨政合一的政治製度,它包容各政黨、民族、教派和各界人士,允許政黨存在但限製其活動),力促民族和解,化解宗教矛盾,組成了以“抵運”為主,兼顧各方利益的基礎廣泛的聯合政府,政局日趨穩定。
2005年,烏政治體製發生重大轉變。7月,烏就保留“運動製”或實行多黨製舉行全民公決,92.5%的民眾讚成開放黨禁,烏至此進入多黨製國家行列。8月,烏議會表決通過以取消總統任期限製為主要內容的憲法修正案。2006年2月,烏舉行首次多黨大選,“抵運”候選人穆塞韋尼以59.28%的支持率再次當選總統。2011年2月,烏舉行第二次多黨大選,穆以68.38%的得票率再次勝出。2016年2月18日,烏舉行全國大選,穆塞韋尼以60.75%的得票率連任。2017年12月,烏議會通過取消總統候選人年齡限製的憲法修正案,穆塞韋尼總統據此有權參加下屆總統競選。2021年1月,穆塞韋尼總統以58.34%的支持率再次勝選連任烏幹達總統。5月12日,穆塞韋尼總統順利舉行就職典禮。6月,穆任命新任內閣成員。
體製
2005年,烏政治體製發生重大轉變。7月,烏就保留“運動製”或實行多黨製舉行全民公決,92.5%的民眾讚成開放黨禁,烏至此進入多黨製國家行列。8月,烏議會表決通過以取消總統任期限製為主要內容的憲法修正案。2006年2月23日,烏舉行首次多黨大選,“抵運”候選人穆塞韋尼以59.28%的支持率再次當選總統。2011年2月18日,烏舉行第二次多黨大選。20日,烏選舉委員會宣布穆以68.38%的得票率再次勝出。
憲法
1995年10月8日正式頒布實施新憲法,2005年11月修改。規定總統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無任期限製;議會有權彈劾總統和罷免不稱職的部長,總統的重大任命、決定和簽署重要條約均應先經議會批準;成立由部分內閣成員和議員組成的國務委員會,負責解決政府與議會之間的矛盾,出現政治危機時充當總統顧問,並代表議會批準總統的任命。
議會
1986年抵運政府成立後,由“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代行臨時議會職能。根據1995年新憲法,烏於1996年6月選舉產生新的國民議會,運動製擁護者獲議會多數席位。2011年,烏幹達選舉產生第九屆議會,共設375個議席,其中包括238名直選議員、112名地區婦女代表、10名軍隊代表、5名殘疾人代表、5名工人代表、5名青年代表。其中“抵運”有264名議員,占議員總數的70.4%。議長貝麗卡阿利圖瓦拉卡達加(rebaalitwkadaga),2011年5月就任。
政府
本屆政府於2021年6月成立,主要成員有:總統約韋裏卡古塔穆塞韋尼,副總統傑西卡阿盧波(jessicaalupo,女),總理羅比娜納班賈(robinahnabbanja,女),第一副總理兼東共體事務部長(rebakadaga,女),第二副總理兼議會政府事務副領袖摩西阿裏(mosesali),第三副總理兼不管部長盧基婭納卡達馬(lukianakadama,女)教育和體育部長珍妮特卡塔哈穆塞韋尼(jkataahamuseveni,女),總統事務部長瑪麗亞姆多卡巴巴蘭達(mariamdhokababnda,女),安全部長吉姆穆赫韋齊(jimmuhwezi),科技和創新部長兼總統府司庫莫妮卡穆塞內羅(monicamusenero,女),坎帕拉市政部長哈賈蒂米茜卡班達(hajatimisikabanda),總理事務部長卡蘇萊盧蒙巴(kasulelumumba),政府督導托馬斯塔耶布瓦(thomastaybwa),減災和難民事務部長奧尼克希拉裏(onekhry),卡拉莫賈事務部長瑪利亞戈雷蒂齊圖圖(mariagorettikitutu,女),農業、牧業和漁業部長弗蘭克托姆韋巴澤(franktumwebaze),總檢察長基裏奧瓦基瓦努卡(kiryowakiwanuka),國防和退伍軍人事務部長文森特巴穆蘭加基塞姆皮賈(vincentbamngakissempijja),能源和礦業部長露絲南卡比魯瓦(ruthnankabirwa,女),衛生部長簡阿曾(janeaceng,女),財政、規劃和經濟發展部長馬蒂亞卡薩伊賈(matiakassija),外交部長傑傑奧東戈(jejeodongo),性別、勞工和社會事務部長貝蒂阿蒙吉(bettyamongi,女),新聞和信息通信技術部長克裏斯巴裏奧蒙西(chrisbaryomounsi),內政部長卡欣達奧塔菲雷(kahindaotafire),土地、住房和城市開發部長朱迪絲納巴科巴(judithnabakooba,女),地方政府部長拉斐爾馬傑齊(rafaelmagyezi),公共服務部長穆魯利穆卡薩(murulimukasa),旅遊、野生動物和遺產保護部長湯姆布蒂梅(tombutime),貿易、工業和商業部長阿梅莉亞基揚巴德弗朗西斯姆韋貝薩(francismwebesa),水利和環境部長切普托雷斯曼古紹(cheptorismangusho),工程和交通部長卡通巴瓦馬拉(katumbawam)。
司法
全國設高等法院、上訴法院和地方法院。政府設司法和憲法事務部長。總檢察長巴特卡圖裏貝(bartkatureebe)。首席法官本傑明奧多基(benjaminodoki)。
政黨
現有30多個注冊政黨,主要有:
(1)全國抵抗運動組織(thenationalresistancemovementorganization-nrmo)簡稱“抵運”,執政黨。1981年6月,穆塞韋尼創建反政府組織“全國抵抗運動”,其軍事組織為“全國抵抗軍”,政治組織為“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下設各級基層委員會。1986年1月“抵運”奪取全國政權,全國抵委會代行議會職能,各級抵委會取代各級地方行政機構,“運動製”在全國確立。1995年9月,烏製憲議會通過新憲法,規定“運動製”延續到2000年,每五年舉行一次全民公決,由全體人民就繼續實行“運動製”還是改行多黨製作出選擇。1996年6月,烏選舉產生國民議會,取代全國抵委會的議會職能。2000年6月烏舉行全民公決,決定保留“運動製”。2005年7月烏全民公決決定棄“運動製”改行多黨製。至此,在烏實行近20年的“運動製”宣告退出曆史舞台,“抵運”遂轉變為政黨。在2006年和2011年大選中,該黨在議會中均獲得絕對多數席位。
“抵運”的政治綱領通常被稱為“十大綱領”,由穆塞韋尼製定,1984年7月頒布,其宗旨是:建立人民民主製度;恢複和保障人身及合法財產的安全;加強民族團結和消除一切形式的宗派主義;扞衛和鞏固民族獨立;建立一個獨立、一體化、能自我生存的國民經濟;恢複和改善社會公益設施,重建被戰爭破壞的地區;消除腐敗和濫用職權;安置無家可歸者和改善人民生活;與其它非洲國家攜手合作,扞衛非洲人民的民主權利和建立混合經濟體製。1999年4月,“抵運”全國執委會在原有“十大綱領”基礎上補充了環境保護、就業、扶貧等綱要,使之擴充為“十五大綱領”。
(2)民主變革論壇(theforumfordemocrathange),由原改革議程組織、議會鼓動論壇和全國民主論壇於2004年8月8日合並組成,簡稱“論壇”,最大反對黨。口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該黨吸收了烏前軍隊司令蒙圖、前國外安全局長普科爾等曾居運動政府要職的運動元老和重量級政客,並推舉貝西傑為其臨時執委會zhuxi。該黨與保守黨、正義論壇和社會民主黨組成“黨際聯盟”,推舉貝西傑為其共同候選人參加2011年大選。貝得票率26.01%,僅次於穆塞韋尼。
(3)民主黨(thedemocraticparty):反對黨,成立於1956年,受天主教派支持,在巴幹達族和城市工商界中影響較大,在國際上得到英、美、德、梵蒂岡等西方國家青睞。1961年在大選中獲勝,組成第一屆烏幹達自治政府。翌年在議會選舉中敗給人大黨與卡巴卡耶卡黨的聯盟。1969年12月被人大黨政府取締。1973年,該黨宣傳書記保羅塞莫格雷雷流亡美國,在美重建民主黨。後該黨加入烏全國解放陣線並參加了阿明下台後的曆屆政府。1992年5月在坎帕拉等地開始陸續重建支部並恢複活動。信奉自由資本主義,主張議會民主;抨擊“運動製”為一黨專製,唿籲實行多黨民主,並抵製了2000年6月舉行的烏政體全民公決。該黨總統候選人毛在2011年大選中得票率為1.86%。
(4)烏幹達人民大會黨(theugandapeople’scongress):簡稱人大黨,反對黨,創建於1960年3月,由以奧博特為首的烏國民大會黨激進派同民族進步黨、烏幹達人minlian盟黨合並而成。1964至1971年和1980至1985年,人大黨兩次成為執政黨,奧博特兩度出任總統。1986年1月“抵運”執政後,該黨部分領導人以個人身份參加了“抵運”政府。該黨總體對“抵運”政府采取不合作態度,並抵製了2000年6月的政體全民公決。該黨總統候選人奧圖努在2011年大選中得票率為1.58%。
(5)保守黨(theconservativeparty):原名卡巴卡耶卡黨,成立於1960年9月,1980年5月改為現名。1962年,該黨與人大黨聯手參加大選獲勝,布幹達國王穆特薩二世出任總統。1964年,該黨被人大黨排擠出內閣,穆特薩流亡英國。代表布幹達封建酋長和王室貴族利益,反對政府集權,主張建立聯邦,恢複保障聯邦製的1962年憲法,實行多黨製與議會上下兩院製,但采取與“抵運”政府合作的態度。現任zhuxi約翰肯盧克雅木齊。2011年大選前,該黨加入由民主變革論壇等反對黨組成的“黨際聯盟”。
(6)全國團結平台(nationalunitytform):前身為“人民力量運動”,由反對派領導人鮑比韋恩創立。韋恩號稱“平民總統”,2003年畢業於烏最高學府麥克雷雷大學藝術係,18歲出道並逐漸成為東非地區著名流行音樂歌手。2014年後歌曲逐漸由社會現實問題轉向政治題材,2017年,韋初步涉足競選政治,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加坎帕拉一選區國會議員補選並以壓倒性優勢獲勝。在韋恩由藝術家向政客轉變的過程中,人民力量運動逐漸發展壯大,2020年7月,該運動正式該組為政黨,韋恩自任zhuxi並注冊參加2021年烏幹達大選。該黨支持者主要由城市青年組成,在坎帕拉地區實力較強,影響力竄升迅速,在2021年議會選舉中贏得61席,占比12.22%。
反政府武裝
(1)上帝抵抗軍(lord’sresistancearmy,簡稱lra)。1987年初,一名自稱艾麗絲拉奎娜(alickwena)的女巫聚集起五、六千人,打出“聖靈運動”(theholyspiritmovement-hsm)的旗號,活動於烏北部地區。後在政府軍圍剿下,拉奎娜逃往肯尼亞。1989年後,“聖靈抵抗軍”的殘餘分子由拉奎娜之弟約瑟夫科尼(josephkony)領導的烏幹達人民民主軍(upda)殘部所吸收,改稱“上帝抵抗軍”,駐紮在蘇丹南部、剛果(金)東部地區,在烏北部地區繼續作亂,擾亂社會治安。烏政府自1993年起開始了對上帝抵抗軍的清剿。2002年3月以來,在蘇丹政府的配合下,烏軍進入蘇南部對“上帝抵抗軍”進行大規模圍剿,北部安全形勢得到較大改觀。2006年7月起,烏軍與上帝抵抗軍開始了時斷時續的和談,雙方於2006年8月26日簽署了20年來首個正式協議-《停止敵對狀態協議》,但談判雙方在很多議題上仍存在分歧,和談進程麵臨不少障礙。2007年,和談形勢趨於好轉,烏政府軍先後與上帝抵抗軍簽署新的停火協定和《責任與和解協議》,上帝抵抗軍還首次派團赴首都談判,烏北部安全形勢繼續改善。2008年3月26日雙方簽署了《監督與實施協議》,談判正式結束。但科尼以國際刑事法院未解除對其通緝、人身安全缺乏保障為由,拒絕簽署《最終和平協議》。2008年12月,烏軍與剛果(金)、蘇丹南方軍隊對上帝抵抗軍采取聯合軍事行動,重創上帝抵抗軍,其殘餘勢力逃竄至中非共和國,已不再對烏北部構成威脅。2011年10月,美國宣布向烏及剛果(金)、中非、南蘇丹派遣100名特種兵,協助四國打擊上帝抵抗軍。2012年3月,烏幹達、南蘇丹、剛果(金)和中非四國成立5,000人的聯合部隊用於打擊上帝抵抗軍。
(2)民主同盟軍(allieddemocraticforces-adf)。其成員多為青年musilin極端主義者,聲稱要從運動製下解放全國並建立伊斯蘭國家。領導人姆波紮(mpoza),原為政府軍一名副營長。1997年烏支持卡比拉推翻蒙博托後,與剛果(金)政府達成諒解,剛果(金)協助烏軍在兩國邊境共同圍剿adf,adf遭毀滅性打擊。1998年,烏以追剿西部叛匪為名出兵剛果(金)東部,剛果(金)政府予以強烈譴責。adf活動一度又趨活躍,以剛果(金)東部地區為依托,頻頻襲擊烏西部有關地區,使烏西部地區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後烏政府軍占領剛東部地區,獲得較大戰略縱深,切斷了adf的補給線,給予其重創。
政要
約韋裏卡古塔穆塞韋尼:總統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全國抵抗運動組織zhuxi。1944年出生,巴尼安科萊人。1966至1969年在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獲學士學位。1970年迴國後任奧博特總統府研究助理秘書。1971年阿明上台後流亡坦桑,參加反對阿明的鬥爭。1979年阿明被推翻後任全國解放陣線執委兼軍委會副zhuxi,曆任國防國務部長、國防部長和地區合作部長等職。1980年創建“烏幹達愛國運動”。1981年6月,穆與盧萊共同創建“烏幹達全國抵抗運動”,先後任副zhuxi、臨時zhuxi、zhuxi。1986年1月推翻奧凱洛軍政府,就任總統兼國防部長、武裝部隊總司令。1996年5月在烏首次全民大選中當選總統,2001年3月、2006年2月、2011年2月和2016年2月四次蟬聯。曾於1989年、1996年和2004年訪華,2006年11月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15年3月來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博鼇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2018年9月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19年6月來華工作訪問。已婚,有三女一子。
公元1000年,地處烏南部的布幹達地區就建立了王國。19世紀中葉,布幹達王國成為東非地區最強盛的國家。1850年後,阿拉伯商人和英國、德國殖民主義者相繼進入布幹達,布境內爆發了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信徒間的連年戰爭,布幹達王國迅速衰落。1890年,英、德簽訂瓜分東非協議,布幹達劃為英勢力範圍。1894年6月,英宣布布幹達為其“保護國”。1896年,英將“保護國”範圍擴展到烏全境,並於1907年在烏設總督。1962年10月9日,烏宣布獨立,保留布幹達等4個自治王國,成立烏幹達聯邦,仍留在英聯邦內。1967年9月,廢除封建王國和聯邦製,建立烏幹達共和國。
烏幹達是英聯邦、不結盟運動、非洲聯盟、東非共同體(eac)、東南非共同市場(esa)和政府間發展組織(igad)等組織成員國。2021年烏幹達國內生產總值404.3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3.3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58美元。
基本信息
中文名:烏幹達共和國
道路通行:靠左駕駛
國際電話區號:+256
人均gdp:529美元
獨立日:10月9日
水域率:約18.23%
人口數量:3540萬
國家領袖:總統約韋裏穆塞韋尼,總理阿波羅恩西班比
國土麵積:24.15萬平方公裏
英文名稱:therepublicofuganda
主要民族:班圖人,尼羅人,尼羅--閃米特人
國慶日:1962年10月9日
貨幣:烏幹達先令
首都:坎帕拉?
人口密度:137.1人/平方公裏
政區:111個區和1個首都市
主要宗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注音:ㄨㄍㄢㄉㄚˊ
gdp總計:198.81億美元
時區:utc+3
主要城市:盧韋羅,馬薩卡,姆皮吉,穆本德
國際域名縮寫:ug
國家代碼:uga
斯瓦希裏語:jamhuriyauganda
所屬洲:非洲
政治體製:總統製共和製
簡稱:烏幹達
國歌:《喔,烏幹達,美麗之地》
英語:republicofuganda
官方語言:英語
曆史沿革
早期國家
公元13世紀前在今烏幹達西部有一個叫基塔拉的酋長國。13~14世紀,遊牧部落巴契韋齊人征服了這個國家。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原居蘇丹南部的盧奧人南下取代了巴契韋齊人的統治,建立布尼奧羅王國,在布幹達建立了巴比托王朝。這些外來統治者不久被當地從事農業而文化較高的班圖人所同化。在烏幹達西南部,欣達人建立了安科萊王國。在烏幹達北部,建立了許多各自為政的小國和氏族部落。1830年左右,布尼奧羅王國的王子卡波約在魯文佐裏山以東建立托羅王國。從17世紀起,布幹達王國日漸強大並不斷向外擴張。到18世紀中葉,其勢力已超過布尼奧羅王國。
殖民者入侵
19世紀70年代,英國殖民者企圖吞並烏幹達各地,為布尼奧羅王國所阻。70年代末,英法基督教會先後到布幹達王國傳教。他們幹預政治,引起教派紛爭。連年的戰爭,使布幹達王國迅速衰落。
1890年,英軍入侵布幹達。皇家不列顛東非公司的代理人弗雷德裏克盧加德上尉(後來的香港總督盧吉)迫使布幹達國王姆旺加兩次與他簽訂保護條約。1894年6月,英國政府與布幹達簽訂新約,布幹達正式成為英國的保護國。接著,英國於1896年將其保護範圍擴大到烏幹達全境。
烏幹達各地人民對英國的侵略進行了頑強的抵抗。1893年,英國派兵侵占布尼奧羅王國,國王卡巴雷加率領部分民眾進行了長達6年的遊擊戰。1897年,布幹達國王姆旺加舉兵反英,後來在蘭戈地區與卡巴雷加會合。1899年4月,兩位國王被俘,起義失敗。為了便於統治,英國保存了布幹達、布尼奧羅、托羅、安科萊等封建王國及其君主,其中布幹達保留了較多的權利。但行政大權控製在以總督為首的英國殖民官員手裏。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個別非洲人才被允許參加殖民當局的行政和立法機構。在經濟上,英國將烏幹達變為棉花、咖啡等農產品供應地,竭力阻撓非洲人自己發展商業和加工業。
國家獨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烏幹達人民長期對殖民統治的不滿終於爆發。1918年爆發了全國性總罷工和農村騷動。1919年布幹達又掀起了巴塔卡黨和烏幹達非洲農minlian盟領導下的minzhuyundong。1921年,烏幹達第一個全國性政黨烏幹達國民大會黨成立,提出了實行普選、建立自治政府、由非洲人控製經濟等要求。1921~1928年,烏幹達人民為要求釋放被放逐在英國的布幹達國王穆特薩二世展開鬥爭。
20年代後期,英國在烏幹達進行以自治為目標的憲法改革。1931年底在烏幹達形成3大政黨:烏幹達人民大會黨、民主黨、卡巴卡耶卡黨。1931年3月,烏幹達舉行首次大選,民主黨獲勝,貝內迪克托基瓦努卡被任命為首席部長。1932年3月,烏幹達實行自治,基瓦努卡任政府總理。同年4月,烏幹達再次舉行大選,人民大會黨和卡巴卡耶卡黨組成的聯盟獲勝,成立了兩黨聯合自治政府。根據1932年6~7月在倫敦舉行的烏幹達製憲會議的協議,烏幹達於1932年10月9日宣告獨立,仍留在英聯邦內。
獨立之後
根據1942年憲法,烏幹達獨立後實行聯邦製,布幹達、布尼奧羅、托羅、安科萊等王國以及布索加特區均為聯邦成員。人民大會黨和卡巴卡耶卡黨組成聯合政府,人民大會黨zhuxi米爾頓奧博特任總理,卡巴卡耶卡黨zhuxi、布幹達國王穆特薩二世任總統。1964年兩黨聯盟破裂,人民大會黨實行一黨執政,中央政府與布幹達王國的矛盾日益激化。1966年5月,中央政府攻占布幹達王宮,穆特薩二世逃亡英國。1967年烏幹達通過新憲法,取消各封建王國及國王,建立烏幹達共和國。奧博特先後發表了《平民憲章》(1969)、《納基伍博公報》(1970),譴責封建主義,強調一個民族、一個政府。1971年1月25日,陸軍司令伊迪阿明發動政變,推翻奧博特政府。奧博特流亡坦桑尼亞。
在阿明統治的8年內,軍人專政,政治混亂,經濟凋敝,國民大批外逃。烏幹達與坦桑尼亞關係緊張。1978年10月,阿明派兵占領了坦桑尼亞邊境一塊領土。1979年1月,坦桑尼亞軍隊發起反擊。同年3月,20多個流亡國外的反阿明組織在坦桑尼亞的莫希開會,組成烏幹達全國解放陣線和民族解放軍。4月11日烏幹達民族解放軍在坦桑尼亞軍隊支持下占領坎帕拉。以y.盧萊為首的新政府宣告成立。
1979年3月,流亡國外的20餘個反阿明組織在坦桑尼亞的莫希成立烏幹達解放陣線和烏幹達民族解放軍。4月10日烏民族解放軍在坦桑尼亞軍隊支持下攻占坎帕拉,阿明出逃。4月11日宣布成立烏幹達全國解放陣線臨時政府,該陣線zhuxi盧萊任總統。盧萊當政68天,因權力之爭被黜,6月20日,比奈薩繼任總統。1980年5月烏全國解放陣線軍事委員會解除比奈薩總統職務,組成以軍委會zhuxi保羅穆萬加為首的新內閣。同年12月舉行大選,人民大會黨獲勝組閣,奧博特在被推翻9年後再次就任總統。參加競選的愛國運動黨zhuxi約韋裏穆塞韋尼指責奧博特操縱選舉,1981年成立全國抵抗運動及其武裝組織全國抵抗軍,開展反政府的遊擊戰。1985年7月27日,烏幹達民族解放軍北方旅旅長巴西利奧奧拉拉奧凱洛發動政變,推翻奧博特政權,組成軍事委員會,由原烏幹達軍司令蒂托奧凱洛任zhuxi兼guojiayuanshou。1986年1月全國抵抗軍攻占首都,奪取了政權。1月29日穆塞韋尼就任總統?。烏幹達議會批準修改憲法取消總統任期限製。
2006年2月23日,烏幹達總統和議會選舉舉行。烏幹達選舉委員會宣布,穆塞韋尼獲勝,再次連任總統。
在2011年和2016年的總統選舉中,穆塞韋尼連續獲勝,繼續連任總統。他的這兩次連任還招致了後來反對黨的批評和選舉舞弊的指控,首都坎帕拉市區還發生了一些遊行和騷亂。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烏幹達,位於非洲東部、地跨赤道的內陸國。東鄰肯尼亞,南與坦桑尼亞和盧旺達交界,西與剛果民主共和國接壤,北與南蘇丹毗連。總麵積24.15萬平方公裏(其中陸地麵積19.98萬平方公裏,水麵和沼澤地為4.17萬平方公裏)。
地形
烏幹達全境大部位於東非高原,多湖,平均海拔米,有“高原水鄉”之稱。東非大裂穀的西支縱貫西部國境,穀底河湖眾多。東非大裂穀的西支縱貫西部國境,穀底河湖眾多。裂穀帶與東部山地之間為寬闊的淺盆地,多沼澤。東部邊界有埃爾貢山,海拔4321米;西南部與剛果(金)接壤處有魯文佐裏山脈,瑪格麗塔峰海拔5109米,是全國最高峰,非洲第三高峰。境內多河湖沼澤,其麵積約占全國麵積的17.8%。有塞塞群島等10多個島嶼。
水文
維多利亞尼羅河與艾伯特尼羅河水量豐沛,沿河多險灘瀑布。維多利亞湖是世界第二、非洲最大的淡水湖,有42.8%在烏境內。其他還有艾伯特湖、愛德華湖、基奧加湖、喬治湖等等。
氣候
烏雖位於赤道線上,但由於地勢較高,河流縱橫,湖泊星羅棋布,因而雨量充沛,植物繁茂,四季如春,曾被丘吉爾喻為“非洲明珠”。年平均氣溫為22.3c。10月份氣溫最高,平均23.55c;6月份氣溫最低,平均21.4c。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在1000至1500毫米之間,3至5月、9至11月為雨季,其餘為2個旱季。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烏幹達礦產資源較豐富,已探明礦產種類超過50種,包括石油、雲母、長石、石灰石、磷酸鹽、鐵、蛭石、鉭、釩、銅、鈷、鉬、矽藻土、玻璃沙、石墨、金、膨潤土(皂石)、鹽、高嶺土、錫、鎢-錳、鉍、鈾、鈳-鉭、鉛、滑石、錳、鎂、藍晶石、石膏和寶石等。其中已探明儲量的有石油(60億桶)、天然氣(142億立方米)、石灰石(2300萬噸)、磷酸鹽(2.5億噸)、鐵礦石(1億噸)、銅(418萬噸)、蛭石(20萬噸)、矽藻土(10萬噸)、玻璃沙(100萬噸)、膨潤土(20萬噸)、鹽(2200萬噸)、高嶺土(2300萬噸)。
植物資源
烏幹達森林覆蓋率為12%,產硬質木材。
其他資源
烏幹達水產資源豐富,維多利亞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魚產地之一。烏幹達的水力發電潛力約2000兆瓦。
行政區劃
區劃
烏幹達全國行政區劃分5級,中央政府下設111個區和首都坎帕拉市,地區下設13個大城市,9個小城市和870個縣。原分為45個區(district),2000年11月,議會批準新成立11個區,有56個區。這些區可以分為4地理區(geographicalregion)。
編號新區名設立年份麵積
(公裏)首府
1中央區central
101坎帕拉kamp坎帕拉kamp
102盧韋羅luwero盧韋羅luwero
103馬薩卡masaka馬薩卡masaka
104姆皮吉mpigi姆皮吉mpigi
105穆本德mubende穆本德mubende
106穆科諾mukono穆科諾mukono
107拉卡伊rakai拉卡伊rakai
108卡蘭加拉kng卡蘭加拉kng
109基博加kiboga基博加kiboga
110納卡鬆戈拉nakasong1997.3.納卡鬆戈拉nakasong
111森巴布萊sembabule1997.3.森巴布萊sembabule
112卡永加kayunga2000.7.卡永加kayunga
113瓦基索wakiso2000.7.瓦基索wakiso
114mityana2005.7.1析穆本德
115nakaseke2005.7.1析盧韋羅
東部區eastern
201金賈jinja金賈jinja
202伊甘加iganga伊甘加iganga
203卡穆利kamuli卡穆利kamuli
204卡普喬魯瓦kapchorwa卡普喬魯瓦kapchorwa
205庫米kumi庫米kumi
206姆巴萊mbale姆巴萊mbale
207索羅提soroti索羅提soroti
208托羅羅tororo托羅羅tororo
209帕利薩pallisa帕利薩pallisa
210布吉裏bugiri1997.3.布吉裏bugiri
211布西亞busia1997.3.布西亞busia
212卡塔奎katakwi1997.3.卡塔奎katakwi
213馬尤蓋mayuge2000.7.馬尤蓋mayuge
214錫龍科sironko2000.7.錫龍科sironko
215卡貝拉馬伊多kaberamaido2001.7.卡貝拉馬伊多kaberamaido
216amuria2005.7.1析卡塔奎
217budaka2005.7.1析帕利薩
218bukwa2005.7.1析卡普喬魯瓦
219butaleja2005.7.1析托羅羅
220kaliro2005.7.1析卡穆利
221manafwa2005.7.1析姆巴萊
222busiki2006.7.1析伊甘加
北部區northern
301古盧gulu古盧gulu
302阿帕克apac阿帕克apac
303阿魯阿arua阿魯阿arua
304基特古姆kitgum基特古姆kitgum
305科蒂多kotido科蒂多kotido
306利拉lira利拉lira
307莫羅托moroto莫羅托moroto
308莫約moyo莫約moyo
309內比nebbi內比nebbi
310阿朱馬尼adjumani1997.3.阿朱馬尼adjumani
311帕德爾pader2000.7.帕德爾pader
312永貝yumbe2000.7.永貝yumbe
313納卡皮裏皮裏特nakapiripirit2001.7.納卡皮裏皮裏特nakapiripirit
314amtar2005.7.1析利拉
315kaabong2005.7.1析科蒂多
316koboko2005.7.1析阿魯阿
317abim2006.7.1析科蒂多
318dokolo2006.7.1析利拉
319amuru2006.7.1析古盧
320maracha2006.7.1析阿魯阿
321oyam2006.7.1析阿帕克
西部區western
401姆巴拉拉mbarara姆巴拉拉mbarara
402本迪布焦bundibugyo本迪布焦bundibugyo
403布謝尼bushenyi布謝尼bushenyi
404霍伊馬hoima霍伊馬hoima
405卡巴萊kabale卡巴萊kabale
406卡巴羅萊kabarole波特爾堡fortportal
407卡塞塞kasese卡塞塞kasese
408馬辛迪masindi馬辛迪masindi
409魯昆吉裏rukungiri魯昆吉裏rukungiri
410基巴萊kibaale基巴萊kibaale
411基索羅kisoro基索羅kisoro
412恩通加莫ntun?恩通加莫ntun
413卡姆文蓋kamwenge2000.7.卡姆文蓋kamwenge
414基恩喬喬kyenjojo2000.7.基恩喬喬kyenjojo
415卡農古kanungu2001.7.卡農古kanungu
416ibanda2005.7.1析姆巴拉拉
417kabingo2005.7.1析姆巴拉拉
418kiruhura2005.7.1析姆巴拉拉
419bulisa2006.7.1析馬辛迪
烏幹達uganda.6坎帕拉kamp
首都
坎帕拉(kamp)烏幹達的首都,全國最大的城市。位於國境中南
部高地上,坐落在維多利亞湖北岸,城區距湖岸僅11公裏,全城建築在7個山頭上,海拔1190米,麵積約200平方公裏,人口153萬。雖然臨近赤道,但氣候並不炎熱。維多利亞湖碧波蕩漾,岸邊棕櫚搖曳。城區建築宏偉,街道寬闊,樹木蔥鬱,鮮花常開,景色秀麗。坎帕拉被稱為烏幹達的縮影,烏幹達因是“東非高原水鄉”而被人們稱為“非洲的明珠”,而坎帕拉則又被人們稱為“明珠中的明珠”。
國家象征
國名
烏幹達共和國(斯瓦希裏語:jamhuriyauganda,英語:republicofuganda)。國名由布幹達族族名演變而來,意為“幹達人之國”。又稱高原水鄉。
國旗
烏幹達國旗啟用於1962年10月9日,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黑、黃、紅三色相間的六道平行相等的寬條組成,旗麵中央有一白色圓地,其中為一隻烏幹達國鳥——皇冠鶴。黑色代表烏幹達人民,象征黑人;黃色象征陽光;紅色象征自由,三色組合的含義為陽光照耀下烏幹達人民獲得獨立自由。在重要場合或正式升旗儀式上,使用帶國鳥圖案的國旗;一般場合則用無國鳥圖案的黑、黃、紅的色條旗。
國徽
烏幹達國徽是早在獨立前的1962年由英王授予的。國徽中央的一枚梭形盾徽背靠著兩支交叉的當地長矛。盾徽上部寧靜美麗的維多利亞湖被風的手指緩緩拂過,微波輕蕩;中部正午的太陽直射烏幹達大地,它暗示著赤道線橫貫烏幹達國土;底部繪有一麵鑲有黃色花紋的皇家大鼓,象征烏幹達的傳統文化和古老的烏幹達王國。盾徽下麵是特產豐富的綠色山崗,顯示農業生產充滿生機和活力;山崗上的咖啡樹和棉花是維多利亞湖地區的主要農產品;丘崗中央河水正源源不斷地匯入維多利亞湖。盾徽右側繪有烏幹達的精靈皇冠鶴,左側是當地獨特的公羊;盾徽下方的黃色飾帶上用英文書寫著烏幹達人民的誓言:“為了上帝和我的祖國”。
國歌
《喔,烏幹達,美麗之地》(英語:ohugandandofbeauty)為烏幹達共和國的國歌,由烏幹達作曲家喬治威伯福斯卡科馬作詞作曲。1962年,烏幹達脫離英國獨立,該曲即被定為國歌。《啊!烏幹達,美麗之地》是世界上最短的國歌之一,因此在公開場合演唱時經常重複唱頌。
歌詞大意:
啊!烏幹達!願上帝保佑你
我們把自己的未來委以在你的手中。
團結,自由,
為了自由
我們將永遠在一起。
啊!烏幹達!自由之地。
我們付出的愛與勞動,
與所有的鄰居
應答我國的唿喚
我們將生活在和平與友誼中,。
啊!烏幹達!養育我們的土地
由陽光和肥沃的土壤種植。
為了我們親愛的土地,
我們將永遠站著,
非洲的明珠皇冠。
人口民族
據烏幹達統計局的數據,2021年烏幹達全國人口約4430萬,勞動力占總人口比重約為43%(2017年數據)。首都坎帕拉周邊及西南部人口較為密集,東北部人口分布相對分散。
烏幹達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國家。按語言劃分,有班圖人、尼羅人、尼羅—閃米特人和蘇丹人四大族群。每個族群由若幹民族組成。班圖族群占總人口的2/3以上,包括巴幹達(占總人口的18%)、巴尼安科萊(占總人口的16%)、巴基加和巴索加等20個民族。尼羅族群包括蘭吉、阿喬利等五個民族。尼羅—閃米特族群包括伊泰索、卡拉莫瓊等七個民族。蘇丹族群包括盧格巴拉、馬迪等四個民族。
政治體製
政體
1986年穆塞韋尼執政後,結束了烏連年內戰的混亂狀態,建立並逐步完善以烏幹達全國抵抗運動(1995年後更名為烏幹達全國運動,2003年改為全國抵抗運動組織,以下簡稱“抵運”)為核心的獨特的“運動製”政治體製(為烏特有的一種黨政合一的政治製度,它包容各政黨、民族、教派和各界人士,允許政黨存在但限製其活動),力促民族和解,化解宗教矛盾,組成了以“抵運”為主,兼顧各方利益的基礎廣泛的聯合政府,政局日趨穩定。
2005年,烏政治體製發生重大轉變。7月,烏就保留“運動製”或實行多黨製舉行全民公決,92.5%的民眾讚成開放黨禁,烏至此進入多黨製國家行列。8月,烏議會表決通過以取消總統任期限製為主要內容的憲法修正案。2006年2月,烏舉行首次多黨大選,“抵運”候選人穆塞韋尼以59.28%的支持率再次當選總統。2011年2月,烏舉行第二次多黨大選,穆以68.38%的得票率再次勝出。2016年2月18日,烏舉行全國大選,穆塞韋尼以60.75%的得票率連任。2017年12月,烏議會通過取消總統候選人年齡限製的憲法修正案,穆塞韋尼總統據此有權參加下屆總統競選。2021年1月,穆塞韋尼總統以58.34%的支持率再次勝選連任烏幹達總統。5月12日,穆塞韋尼總統順利舉行就職典禮。6月,穆任命新任內閣成員。
體製
2005年,烏政治體製發生重大轉變。7月,烏就保留“運動製”或實行多黨製舉行全民公決,92.5%的民眾讚成開放黨禁,烏至此進入多黨製國家行列。8月,烏議會表決通過以取消總統任期限製為主要內容的憲法修正案。2006年2月23日,烏舉行首次多黨大選,“抵運”候選人穆塞韋尼以59.28%的支持率再次當選總統。2011年2月18日,烏舉行第二次多黨大選。20日,烏選舉委員會宣布穆以68.38%的得票率再次勝出。
憲法
1995年10月8日正式頒布實施新憲法,2005年11月修改。規定總統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無任期限製;議會有權彈劾總統和罷免不稱職的部長,總統的重大任命、決定和簽署重要條約均應先經議會批準;成立由部分內閣成員和議員組成的國務委員會,負責解決政府與議會之間的矛盾,出現政治危機時充當總統顧問,並代表議會批準總統的任命。
議會
1986年抵運政府成立後,由“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代行臨時議會職能。根據1995年新憲法,烏於1996年6月選舉產生新的國民議會,運動製擁護者獲議會多數席位。2011年,烏幹達選舉產生第九屆議會,共設375個議席,其中包括238名直選議員、112名地區婦女代表、10名軍隊代表、5名殘疾人代表、5名工人代表、5名青年代表。其中“抵運”有264名議員,占議員總數的70.4%。議長貝麗卡阿利圖瓦拉卡達加(rebaalitwkadaga),2011年5月就任。
政府
本屆政府於2021年6月成立,主要成員有:總統約韋裏卡古塔穆塞韋尼,副總統傑西卡阿盧波(jessicaalupo,女),總理羅比娜納班賈(robinahnabbanja,女),第一副總理兼東共體事務部長(rebakadaga,女),第二副總理兼議會政府事務副領袖摩西阿裏(mosesali),第三副總理兼不管部長盧基婭納卡達馬(lukianakadama,女)教育和體育部長珍妮特卡塔哈穆塞韋尼(jkataahamuseveni,女),總統事務部長瑪麗亞姆多卡巴巴蘭達(mariamdhokababnda,女),安全部長吉姆穆赫韋齊(jimmuhwezi),科技和創新部長兼總統府司庫莫妮卡穆塞內羅(monicamusenero,女),坎帕拉市政部長哈賈蒂米茜卡班達(hajatimisikabanda),總理事務部長卡蘇萊盧蒙巴(kasulelumumba),政府督導托馬斯塔耶布瓦(thomastaybwa),減災和難民事務部長奧尼克希拉裏(onekhry),卡拉莫賈事務部長瑪利亞戈雷蒂齊圖圖(mariagorettikitutu,女),農業、牧業和漁業部長弗蘭克托姆韋巴澤(franktumwebaze),總檢察長基裏奧瓦基瓦努卡(kiryowakiwanuka),國防和退伍軍人事務部長文森特巴穆蘭加基塞姆皮賈(vincentbamngakissempijja),能源和礦業部長露絲南卡比魯瓦(ruthnankabirwa,女),衛生部長簡阿曾(janeaceng,女),財政、規劃和經濟發展部長馬蒂亞卡薩伊賈(matiakassija),外交部長傑傑奧東戈(jejeodongo),性別、勞工和社會事務部長貝蒂阿蒙吉(bettyamongi,女),新聞和信息通信技術部長克裏斯巴裏奧蒙西(chrisbaryomounsi),內政部長卡欣達奧塔菲雷(kahindaotafire),土地、住房和城市開發部長朱迪絲納巴科巴(judithnabakooba,女),地方政府部長拉斐爾馬傑齊(rafaelmagyezi),公共服務部長穆魯利穆卡薩(murulimukasa),旅遊、野生動物和遺產保護部長湯姆布蒂梅(tombutime),貿易、工業和商業部長阿梅莉亞基揚巴德弗朗西斯姆韋貝薩(francismwebesa),水利和環境部長切普托雷斯曼古紹(cheptorismangusho),工程和交通部長卡通巴瓦馬拉(katumbawam)。
司法
全國設高等法院、上訴法院和地方法院。政府設司法和憲法事務部長。總檢察長巴特卡圖裏貝(bartkatureebe)。首席法官本傑明奧多基(benjaminodoki)。
政黨
現有30多個注冊政黨,主要有:
(1)全國抵抗運動組織(thenationalresistancemovementorganization-nrmo)簡稱“抵運”,執政黨。1981年6月,穆塞韋尼創建反政府組織“全國抵抗運動”,其軍事組織為“全國抵抗軍”,政治組織為“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下設各級基層委員會。1986年1月“抵運”奪取全國政權,全國抵委會代行議會職能,各級抵委會取代各級地方行政機構,“運動製”在全國確立。1995年9月,烏製憲議會通過新憲法,規定“運動製”延續到2000年,每五年舉行一次全民公決,由全體人民就繼續實行“運動製”還是改行多黨製作出選擇。1996年6月,烏選舉產生國民議會,取代全國抵委會的議會職能。2000年6月烏舉行全民公決,決定保留“運動製”。2005年7月烏全民公決決定棄“運動製”改行多黨製。至此,在烏實行近20年的“運動製”宣告退出曆史舞台,“抵運”遂轉變為政黨。在2006年和2011年大選中,該黨在議會中均獲得絕對多數席位。
“抵運”的政治綱領通常被稱為“十大綱領”,由穆塞韋尼製定,1984年7月頒布,其宗旨是:建立人民民主製度;恢複和保障人身及合法財產的安全;加強民族團結和消除一切形式的宗派主義;扞衛和鞏固民族獨立;建立一個獨立、一體化、能自我生存的國民經濟;恢複和改善社會公益設施,重建被戰爭破壞的地區;消除腐敗和濫用職權;安置無家可歸者和改善人民生活;與其它非洲國家攜手合作,扞衛非洲人民的民主權利和建立混合經濟體製。1999年4月,“抵運”全國執委會在原有“十大綱領”基礎上補充了環境保護、就業、扶貧等綱要,使之擴充為“十五大綱領”。
(2)民主變革論壇(theforumfordemocrathange),由原改革議程組織、議會鼓動論壇和全國民主論壇於2004年8月8日合並組成,簡稱“論壇”,最大反對黨。口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該黨吸收了烏前軍隊司令蒙圖、前國外安全局長普科爾等曾居運動政府要職的運動元老和重量級政客,並推舉貝西傑為其臨時執委會zhuxi。該黨與保守黨、正義論壇和社會民主黨組成“黨際聯盟”,推舉貝西傑為其共同候選人參加2011年大選。貝得票率26.01%,僅次於穆塞韋尼。
(3)民主黨(thedemocraticparty):反對黨,成立於1956年,受天主教派支持,在巴幹達族和城市工商界中影響較大,在國際上得到英、美、德、梵蒂岡等西方國家青睞。1961年在大選中獲勝,組成第一屆烏幹達自治政府。翌年在議會選舉中敗給人大黨與卡巴卡耶卡黨的聯盟。1969年12月被人大黨政府取締。1973年,該黨宣傳書記保羅塞莫格雷雷流亡美國,在美重建民主黨。後該黨加入烏全國解放陣線並參加了阿明下台後的曆屆政府。1992年5月在坎帕拉等地開始陸續重建支部並恢複活動。信奉自由資本主義,主張議會民主;抨擊“運動製”為一黨專製,唿籲實行多黨民主,並抵製了2000年6月舉行的烏政體全民公決。該黨總統候選人毛在2011年大選中得票率為1.86%。
(4)烏幹達人民大會黨(theugandapeople’scongress):簡稱人大黨,反對黨,創建於1960年3月,由以奧博特為首的烏國民大會黨激進派同民族進步黨、烏幹達人minlian盟黨合並而成。1964至1971年和1980至1985年,人大黨兩次成為執政黨,奧博特兩度出任總統。1986年1月“抵運”執政後,該黨部分領導人以個人身份參加了“抵運”政府。該黨總體對“抵運”政府采取不合作態度,並抵製了2000年6月的政體全民公決。該黨總統候選人奧圖努在2011年大選中得票率為1.58%。
(5)保守黨(theconservativeparty):原名卡巴卡耶卡黨,成立於1960年9月,1980年5月改為現名。1962年,該黨與人大黨聯手參加大選獲勝,布幹達國王穆特薩二世出任總統。1964年,該黨被人大黨排擠出內閣,穆特薩流亡英國。代表布幹達封建酋長和王室貴族利益,反對政府集權,主張建立聯邦,恢複保障聯邦製的1962年憲法,實行多黨製與議會上下兩院製,但采取與“抵運”政府合作的態度。現任zhuxi約翰肯盧克雅木齊。2011年大選前,該黨加入由民主變革論壇等反對黨組成的“黨際聯盟”。
(6)全國團結平台(nationalunitytform):前身為“人民力量運動”,由反對派領導人鮑比韋恩創立。韋恩號稱“平民總統”,2003年畢業於烏最高學府麥克雷雷大學藝術係,18歲出道並逐漸成為東非地區著名流行音樂歌手。2014年後歌曲逐漸由社會現實問題轉向政治題材,2017年,韋初步涉足競選政治,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加坎帕拉一選區國會議員補選並以壓倒性優勢獲勝。在韋恩由藝術家向政客轉變的過程中,人民力量運動逐漸發展壯大,2020年7月,該運動正式該組為政黨,韋恩自任zhuxi並注冊參加2021年烏幹達大選。該黨支持者主要由城市青年組成,在坎帕拉地區實力較強,影響力竄升迅速,在2021年議會選舉中贏得61席,占比12.22%。
反政府武裝
(1)上帝抵抗軍(lord’sresistancearmy,簡稱lra)。1987年初,一名自稱艾麗絲拉奎娜(alickwena)的女巫聚集起五、六千人,打出“聖靈運動”(theholyspiritmovement-hsm)的旗號,活動於烏北部地區。後在政府軍圍剿下,拉奎娜逃往肯尼亞。1989年後,“聖靈抵抗軍”的殘餘分子由拉奎娜之弟約瑟夫科尼(josephkony)領導的烏幹達人民民主軍(upda)殘部所吸收,改稱“上帝抵抗軍”,駐紮在蘇丹南部、剛果(金)東部地區,在烏北部地區繼續作亂,擾亂社會治安。烏政府自1993年起開始了對上帝抵抗軍的清剿。2002年3月以來,在蘇丹政府的配合下,烏軍進入蘇南部對“上帝抵抗軍”進行大規模圍剿,北部安全形勢得到較大改觀。2006年7月起,烏軍與上帝抵抗軍開始了時斷時續的和談,雙方於2006年8月26日簽署了20年來首個正式協議-《停止敵對狀態協議》,但談判雙方在很多議題上仍存在分歧,和談進程麵臨不少障礙。2007年,和談形勢趨於好轉,烏政府軍先後與上帝抵抗軍簽署新的停火協定和《責任與和解協議》,上帝抵抗軍還首次派團赴首都談判,烏北部安全形勢繼續改善。2008年3月26日雙方簽署了《監督與實施協議》,談判正式結束。但科尼以國際刑事法院未解除對其通緝、人身安全缺乏保障為由,拒絕簽署《最終和平協議》。2008年12月,烏軍與剛果(金)、蘇丹南方軍隊對上帝抵抗軍采取聯合軍事行動,重創上帝抵抗軍,其殘餘勢力逃竄至中非共和國,已不再對烏北部構成威脅。2011年10月,美國宣布向烏及剛果(金)、中非、南蘇丹派遣100名特種兵,協助四國打擊上帝抵抗軍。2012年3月,烏幹達、南蘇丹、剛果(金)和中非四國成立5,000人的聯合部隊用於打擊上帝抵抗軍。
(2)民主同盟軍(allieddemocraticforces-adf)。其成員多為青年musilin極端主義者,聲稱要從運動製下解放全國並建立伊斯蘭國家。領導人姆波紮(mpoza),原為政府軍一名副營長。1997年烏支持卡比拉推翻蒙博托後,與剛果(金)政府達成諒解,剛果(金)協助烏軍在兩國邊境共同圍剿adf,adf遭毀滅性打擊。1998年,烏以追剿西部叛匪為名出兵剛果(金)東部,剛果(金)政府予以強烈譴責。adf活動一度又趨活躍,以剛果(金)東部地區為依托,頻頻襲擊烏西部有關地區,使烏西部地區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後烏政府軍占領剛東部地區,獲得較大戰略縱深,切斷了adf的補給線,給予其重創。
政要
約韋裏卡古塔穆塞韋尼:總統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全國抵抗運動組織zhuxi。1944年出生,巴尼安科萊人。1966至1969年在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獲學士學位。1970年迴國後任奧博特總統府研究助理秘書。1971年阿明上台後流亡坦桑,參加反對阿明的鬥爭。1979年阿明被推翻後任全國解放陣線執委兼軍委會副zhuxi,曆任國防國務部長、國防部長和地區合作部長等職。1980年創建“烏幹達愛國運動”。1981年6月,穆與盧萊共同創建“烏幹達全國抵抗運動”,先後任副zhuxi、臨時zhuxi、zhuxi。1986年1月推翻奧凱洛軍政府,就任總統兼國防部長、武裝部隊總司令。1996年5月在烏首次全民大選中當選總統,2001年3月、2006年2月、2011年2月和2016年2月四次蟬聯。曾於1989年、1996年和2004年訪華,2006年11月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15年3月來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博鼇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2018年9月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19年6月來華工作訪問。已婚,有三女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