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語言


    哥倫比亞共有八大語係,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一般中層以上白領都可用英語交流。


    宗教


    全國73.7%的居民信奉天主教,9.8%的居民信奉新教,9.1%的居民信奉其他宗教,6.5%的居民無宗教信仰。


    風俗


    在哥倫比亞一鄉下地方,仍然保持著一種古老奇怪的風俗。結婚當晚洞房,新娘的母親要在洞房裏參觀指導。如果新郎做的不對或者不好,丈母娘就有義務給與指導和建議。


    按哥倫比亞的商務禮俗,各種場合須穿著保守式樣西裝。但在小城市隻須穿襯衫、長褲,打領帶即可。拜會公私單位之前一定要先約會,但也一定會讓您等些時候。因此,時間的安排要寬裕一點。


    哥倫比亞也和其他南美各國一樣,凡事喜歡慢慢來,切勿心急。請當地人做一頓飯,也得等上個把小時,據說首都波哥大市郵件也需10天才能送達。簡單的道路工程亦需花費1-2年才能完成。


    哥倫比亞人喜愛紅、黃色、禁忌淺色。


    哥倫比亞保留有大量西班牙的習俗,特別表現為穿著正統,男人在公共場合穿上衣,紮領帶;婦女外出不穿短褲,甚至不穿便褲。


    全國性的慶典活動是謝肉節,在這一長達3日的慶典上,幾乎所有人都停止工作,參加歡慶活動。慶典開始後,人們頭戴麵具,身著各色服裝,到街道和廣場狂歡狂舞,直到灰色星期三的前夜,把用布縫製的巨人型“謝肉節聖人”埋葬,盛大的慶典才告結束。


    熟人之間稱唿名字是常見的,但在開始時對男子應稱先生,對已婚女子應稱夫人,對未婚女子應稱小姐,待他們自己提出要求後,方可改稱名字。


    旅客訪問當地主顧時,會立即送一杯咖啡,客人要是不接受,那將被認為是不禮貌。


    夏裝是卡利和麥德林西吧市民的標準服飾。天氣炎熱時,主人會請客人寬去上衣,但旅客決不能在參加商務會議或社交活動時不穿上衣,晚間赴宴,宜穿白色襯衫和一套深色的衣服。


    哥倫比亞人不大喜歡邀請客人到家中作客,但一旦被邀請,首次訪問按照慣例須送鮮花給女主人。


    計程車免小費,行李一件小費20比索。飯店、旅店小費占總費用的10%~15%。其他每次可給10~20比索。


    禮儀


    禮節禮儀


    哥倫比亞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一般慣以握手為禮。男人在見麵或離別時,要與在場的所有人握手;婦女一般隻和婦女握手。


    一般禮儀


    在任何生意達成交易之前,哥倫比亞商人總喜歡慢吞吞地思考,喜歡一邊啜飲著哥倫比亞的清咖啡,一邊輕聲地討論問題。


    務必安排在你到達波哥大的第一天放鬆一下自己——那裏的高海拔會使你受到影響。


    稱謂與問候


    握手是習慣的見麵方式。男人們在進入一戶人家或一群人之中時要與每個人握手,告別時也得一一握手。婦女之間通常不握手,她們緊握對方的前臂。


    對哥倫比亞人稱唿時要用他們的姓氏加頭銜。


    約會與準時


    在哥倫比亞各地並非必須做到嚴格遵守時刻,但在較大的城市裏,準時就較為重要。


    款待與饋贈


    應邀到哥倫比亞人家裏作客時,如果時間許可,習慣上要在到達前送去水果、鮮花或巧克力之類禮物;如果來不及,事後送也可以,同時該附上一封感謝信。禮品一般不應該是個人用品,除非你與對方非常熟悉。如果是這樣的話,可以給男的送領帶,給女的送香水。


    示意動作


    當眾打嗬欠是不禮貌的。


    飲食習慣


    哥倫比亞桑德省會布加拉曼卡市人素有食蟻的特殊習慣。他們招待客人用的杯盤都印有一個體態碩大、雙翅欲振的螞蟻,這種螞蟻是桑德省人民最喜愛的食品之一,一般他們都是經油炸後食用,其價值昂貴,味道極佳。他們在宴請時,很講究餐桌的擺設,認為恰到好處的擺有顯示主人的熱情和雅趣,是達到宴會目的的重要因素。他們平時慣用西餐,用餐使用刀叉。他們很喜歡中國菜肴,尤其中國的宴會設計更令哥倫比亞人讚不絕口。


    哥倫比亞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注重講究宴會設計,注重菜肴的造型色彩。


    口味一般喜清淡,愛甜味。


    主食以米為主,也愛品嚐麵類食品。


    副食愛吃豬肉、牛肉、香腸、火腿、雞、蛋類等;蔬菜愛吃土豆、辣椒、蔥頭、四季豆、生菜、芹菜、通心粉等;調料愛用胡椒粉、番茄醬、奶酪、桂花、桂皮、蒜、黃油、雞油、糖等。


    對煎、燒、炸、燒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肴偏愛。


    中餐喜愛蘇菜、滬菜、京菜。


    菜譜很欣賞什錦大拚盤、煎牛排、櫻桃肉、爆炒腰花、火腿明蝦片、元蔥鐵雞排、幹燒四季豆、鬆鼠鱖魚、百鳥朝鳳、清湯銀耳等風味菜肴。


    水酒喜歡葡萄酒、啤酒等;飲料喜歡喝礦泉水、咖啡、可樂等;對中國的香片花茶很感興趣。


    果品愛吃香蕉、芒果、西瓜、葡萄等果;幹果愛吃葡萄幹等。


    信仰忌諱


    哥倫比亞人絕大多數信奉天主教,還有少數人儲備奉基督教。哥倫比亞的諾亞納馬人,相信捕殺獵物其神靈將會對捕殺者和其家屬進行報複。為了防止妖魔襲擊,孩子們從小就佩戴保護神象。神象是刻在小木棍上或人形或蟾蜍、蜘蛛等動物形象,以消災避邪。哥倫比亞新教派“麻袋人”,認為人體右邊作惡多端,是罪惡之源。所以,他們把身體的右半邊從頭至腳用麻袋片遮掩起來(故稱“麻袋人”),左半體裸露在外。無論作任何事情,隻用左手,禁用右手。他們最忌諱“13”、“星期五”,並視其為災難、厄運的數字和日期;最厭惡基督教中傳說的叛徒猶大;因此,他們在每年複活節前的星期六,總習慣焚燒猶大醜像,以示解化痛恨。在哥倫比亞做搬運工的印第安人中間,廣泛存在著對青春期女孩有種恐懼感。他們認為這時期的女孩是不祥的根源。因此,要被隔離三四年,讓其一個人孤獨地生活在荒野的茅屋中。在這期間,這些搬運工誰也不願見她。因為,在他們的傳統觀念中,認為此時對哪怕是看她一眼的人,都會構成威脅。故要用獸皮製成的大頭巾把她的臉、胸和腳蓋起來,並用帶子捆隹她的手臂和大腿,以不讓她出去“汙染”小路或河水,並驅除她身上的邪氣。他們忌諱有人議論鬥牛運動的不好。他們認為:民間傳統的習俗不容他人說三道四,隻有不懂禮貌的人才會貶低他們引為自豪的鬥牛運動。他們特別忌諱黑色和紫色。因為這兩種色彩在他們的眼裏都屬於令人懊喪的色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樓嗩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樓嗩呐並收藏史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