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對比


    戰爭爆發前後北美殖民地盡管資本主義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畢竟處於資本主義的初級階段,其整體實力遠遠不能與英國宗主國相比。交戰雙方強弱十分懸殊。


    英國是當時世界的頭號強國。它經曆了資產階級革命,並向工業革命邁進,正處於國力迅速增加的鼎盛時期。在幾個世紀的爭霸戰爭中,英國先後戰勝了西班牙、荷蘭和法國等勁敵,奪取了海上霸權,建立了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美洲的強大的殖民帝國。特別是在七年戰爭中,英國在北美占領了法國的領地加拿大,在非洲占領了法國的塞內加爾,在亞洲將法國勢力徹底擠出南亞次大陸,這不僅大大擴充了英國的勢力範圍,而且對加拿大、佛羅裏達和英屬印度西部群島的控製為英國出兵美洲,建立了戰略基地。英帝國本土當時約750萬人,連同殖民地人口高達3000萬人。軍事上它擁有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作戰經驗豐富的號稱\"歐洲常勝軍\"的陸軍和海上無敵的強大艦隊。其陸軍在北美作戰中首次裝備和使用了新發明的後ifuqiang。其海軍有艦艇''300餘艘,其中77門炮以上的主力艦即有131艘,擁有無可爭議的製海權和海上霸權。獨立戰爭爆發前,英在北美駐軍約8000人,戰爭爆發後陸續增兵,8年中先後派往北美作戰的兵力共9萬人,其中有3萬是由德意誌不倫瑞克公爵和黑森一卡塞爾伯爵提供的雇傭軍。此外,還有3~5萬效忠派分子和少數印第安人協同作戰。


    戰前的北美殖民地僅300萬人,其中50萬是黑人,黑人中90%是奴隸。英國宗主國的高壓政策限製了北美殖民地經濟的發展,對於支撐一場長期戰爭,財力嚴重不足。戰前北美殖民地既沒有一支正規軍,也無艦隊可言。戰鬥打響時,北美隻有分散各地的民兵。1775年6月15日第2屆大陸會議通過組建正規軍的決議案。根據這一決議,按誌願入伍原則,建成了一支由師、旅、團、營以及炮兵和騎兵分隊組成的大陸軍。軍隊編製總員額88個營,共約6萬人,但在戰爭進程中實際上從未超過1.9萬人。原英軍上校、弗吉尼亞種植場主華盛頓被任命為大陸軍總司令。阿蒂馬斯·沃德、查爾斯·李和伊斯雷爾·普特南分別擔任新成立的3個師的指揮官。1775年9月華盛頓曾計劃建立一支由26個步兵團、1ifuqiang團和1個炮兵團組成的新軍,共計2.0372萬人,由大陸會議統一征召,由於種種困難這一計劃未能付諸實施。1775年10月13日,大陸會議正式決定建立海軍。一是各州殖民地的海軍。除特拉華和新澤西以外,其餘11個州(殖民地)均建立起從事本州沿岸防禦的海軍,裝備單層甲板帆船和武裝小艇,二是大陸會議直接領導下的海軍。1775年12月,大陸會議決定建造13艘快速戰艦,但下水僅7艘,剩下未完工的6艘為防止落入敵手而自毀。1776年大陸海軍第1任司令霍普金斯所指揮的大小戰艦僅8艘,大都是由商船改裝而成。8年中服役的各類艦船總共隻有60艘。


    這支大陸軍裝備簡陋,彈藥缺乏,給養困難,衣衫襤褸。剛組建時人均僅9發子彈,3個士兵才有1支火槍和1條被子,炮兵火藥隻有1天的使用量。提康德羅加堡1.2萬名戰士隻有900雙鞋子。華盛頓曾經寫道:\"士兵們衣不蔽體,夜無氈毯,腳上沒鞋,赤腳行軍,從他們腳上留下的血跡,就可以找到他們的行蹤,他們幾乎經常沒有糧食。……\"同時,由於對這場戰爭的長期性缺乏思想準備,也由於對常備軍的必要性認識不足,大陸會議僅授權建立服役期為1年甚至隻有9個月的團隊,以至整個戰爭期間,一到服役期滿,士兵們便幾乎跑光了。華盛頓率部渡過特拉華河襲擊特倫頓雇傭軍兵營時僅剩下2400人。與強大的英國相比,北美殖民地處於極為不利的態勢。


    但是,另一方麵,北美殖民地也有其獨特的優勢,這些優勢在戰爭過程中日益發揮其決定性的作用,並最終促進交戰雙方強弱形勢的轉換。首先,這場戰爭是爭取民族獨立的解放戰爭,與北美殖民地全體人民的命運息息相關,因而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與擁護。人民群眾的巨大的革命熱情是將戰爭進行到底的力量源泉。其次,這場戰爭是在北美殖民地的廣闊土地上進行的,革命者們具有本土作戰的地理優勢。他們熟悉地形,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打擊敵人,可在廣闊的戰場上與敵周旋。再次,北美的民軍沒有受過正規訓練,這是他們的弱點,但同時,他們也沒有中世紀刻板的戰術思想的束縛,而是根據作戰需要忽聚忽散,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進行的是殖民戰爭,英國國內對進行這場戰爭缺乏熱忱。人們稱這場戰爭為\"國王的戰爭\",政府和議會被稱為\"醜惡的愛國者\",對兵員和戰爭費用的征集常常受到民眾的抵製和反對。其次,英國雖然是當時的頭號殖民帝國,但它戰線過長,維護殖民帝國的戰略目標與其實力相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英國與北美殖民地遠隔重洋,往返一次達數月之久。英軍漂洋過海,勞師遠征,途中經常受大西洋風暴的襲擊。在北美戰場上,英軍陷入重重敵意的包圍之中,人地生疏,水土不服,孤立無援,寸步難行。加之英軍在戰術上僵化保守,隻習慣於在開闊地上以整齊的步伐行進和排槍齊射,這種線式作戰方式,行動遲緩,運轉不靈,上上下下缺乏獨立作戰和機斷行事的能力。英軍引以為榮的整齊橫隊常常成為革命的散兵進行點射的活靶子,英軍用以威懾敵人的鮮紅的製服也隻能起暴露目標的作用。所有這些都大大製約了英軍作戰能力的發揮,並最終導致了英軍在這場戰爭中的失利。


    結果


    1782年11月30日.英國新政府與美達成停戰協議。1783年9月3日,雙方在巴黎簽訂和約《巴黎和約》,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


    美國獨立戰爭是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這一勝利為後來的法國大革命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運動的獨立開辟了道路。


    影響


    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對歐洲大陸及拉丁美洲地區的現代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起了推動作用。它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近現代政治體製,對以後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


    美國獨立戰爭沒有解決土地問題,也沒有解決奴隸製問題,使得獨立後的美國南北方朝著兩種不同的經濟道路發展,最終導致美國內戰(南北戰爭)的爆發。


    獨立戰爭的勝利,使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政治體製,並為拉丁美洲各國人民的民族獨立運動樹立了榜樣,推動了18世紀的歐洲革命。


    《獨立宣言》(受啟蒙運動的影響)、1787年憲法及其所確立的新型政治體製(聯邦共和製)與三權分立,是人類文明的可貴遺產。


    評價


    美國獨立戰爭是世界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殖民地爭取民族獨立的戰爭,它的勝利,給大英帝國的殖民體係打開了一個巨大缺口,為拉丁美洲殖民地民族獨立戰爭樹立了範例。它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聯邦總統製共和製國家:美利堅合眾國,同時又鏟除了殖民時期舊製度殘餘的長子繼承法、續嗣限定法和代役稅,奴隸製契約也基本上廢除。從而解放了生產力,為美國經濟的發展開辟了寬廣的道路。


    正如列寧所說:\"現代的文明的美國的曆史,是由一次偉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戰爭開始的。\"


    而華盛頓也是這次戰爭中做出最大貢獻的人物,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華盛頓紀念塔內有一塊中國人贈送的石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樓嗩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樓嗩呐並收藏史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