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1772年的瓜分波蘭事件中,約瑟夫二世迫切要求和普、俄一同瓜分波蘭,這樣做不僅會使奧地利得到大片領土,還會樹立他的個人威信。從國家和個人的角度來說,瑪麗婭·特蕾莎都不願看到奧地利參與瓜分波蘭,但約瑟夫二世堅持這樣做,再者女大公本人也不願看到普魯士從中獲得利益。她非常違心,深怕瓜分波蘭在道德上說不過去,並且得罪波蘭的盟國法國,使剛剛依靠聯姻緩和起來的法奧關係重新緊張,也讓在法國做太子妃的小女兒瑪麗亞·安托瓦內特為難。而且,她不相信腓特烈二世,擔憂此舉會在不穩定的奧地利內部煽動民族浪潮。但整個議會都接受了約瑟夫和考尼茨的想法,瑪麗婭·特蕾莎也無可奈何。


    斯蒂芬·茨威格曾這樣形容她:\"她的那頂王冠,對她來講,早就是一種負擔了。\"但為了守住哈布斯堡家族的產業,她還得繼續緊握權杖,與兒子共同執政長達15年。


    1780年11月29日,瑪麗婭·特蕾莎因3年前染上天花,健康狀況急驟惡化,最終因心髒病而逝世,享年63歲。 臨終前,瑪麗婭·特蕾莎把子女都叫到身邊,對每個人都講了一些感人肺腑的話,她微笑著懇請約瑟夫要照顧好自己的兄弟姐妹。她不願入睡,她要親眼看著死神的到來。晚上9點鍾,瑪麗婭·特蕾莎掙紮著站起身,似乎要向前走。約瑟夫快步向前並問:\"陛下想到哪裏去?\"她沒有迴答就倒下了,一陣痙攣後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瑪麗婭·特蕾莎死後,與弗朗茨一世合葬於維也納宮堡公園的卡普齊納爾陵寢。


    在國家管理體製方麵,瑪麗婭·特蕾莎任用內政大臣豪克維茨為顧問,廢除中世紀遺留下來的社會機構,建立中央樞密院、司法部、行政部、財貿部,加強了中央集權。為了緩和農民與地主的階級矛盾,取消了農民對地主依附關係的一些規定,確定農民的勞役和代役租額,限製貴族對農民的剝削,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1754年在奧地利、1771至1772年在捷克和匈牙利,進行了第一次人口調查和土地登記。


    在1749年開始的財政金融改革中,瑪麗婭·特蕾莎頒布了征收所得稅法令,取消從前貴族、僧侶不納稅的特權,規定不分貴賤,按財產多寡和等級普遍征收所得稅,並且征收遺產稅。為了促進工商業發展,規定新工廠主一般免稅10年,鼓勵紡織業自由發展,招收外國技術工人,建立新工業部門。在國內貿易中,廢除國內關卡,實行統一關稅製,並於1769年建立維也納交易所,發行統一貨幣。這些改革措施,有利於全國形成一個統一的經濟體係,使國庫出現盈餘。


    瑪麗婭·特蕾莎重用利奧波德·約瑟夫·道恩、弗朗茨·莫裏茨·馮·拉西等將領,1748年頒布軍隊新章程,實行軍事改革。原來軍隊靠大、小領主提供,每次征兵要與領主們磋商,因而軍隊很不穩定,軍訓無法開展。經改革之後,國家向各領主分攤\"軍稅\",統一抽兵。軍官職業化,必須經過正規訓練,並根據戰績起用和提升。為了培養軍事人材,1752年在新維也納城建立了瑪麗婭·特蕾莎軍事學院。1757至1758年建立了軍事總參謀部。


    在司法改革中,瑪麗婭·特蕾莎最重要的措施,是1749年建立帝國最高司法部,與行政管理分而治之,並在1766年製定新的民法和刑法。新法典規定,凡違法者,不論貴族、平民,一律懲辦。1776年廢除刑訊。懲罰隻有以下兩類:一類應用於\"報複和威嚇\",另一類為了\"糾正和教育\"罪犯。強製勞動成為一種主要教育手段。


    瑪麗婭·特蕾莎任命萬·司維丁為顧問,將學校從教會控製下擺脫出來,由國家統一管理。1773年維也納大學由國家管理便是一例。同時,建立培養教師製度,製定教育大綱,革新大學課程。1750至1770年建立許多專科學校。此外,在瑪麗婭·特蕾莎統治期間,首次由國家撥給學校巨額補助金,建立一批國民免費學校,為世俗初等、中等普通教育奠定了基礎。


    在外交方麵,1753年,瑪麗婭·特蕾莎任命考尼茨為首相,促成了法、奧和俄、奧聯盟的建立,完成了對普魯士的包圍,並說服俄、法參加對普魯士的作戰。1756年,奧地利聯合法、俄和薩克森對抗由英國支持的普魯士,爆發了\"七年戰爭\"。奧地利因未利用有利戰機而失敗。1763年簽定《胡貝圖斯堡條約》,徹底放棄了收複西裏西亞的要求。此後,便開始了普、奧兩雄爭奪德意誌霸權的長期鬥爭。


    瑪麗婭·特蕾莎無疑是成功的統治者和政治家,她在很長時間內保持著對全歐洲的影響力。在晚年,她致力於反對瓜分波蘭的戰爭和維護國際和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對俄羅斯帝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敵對情緒,列強對波蘭的瓜分直到她生命的最後幾年才得以進行。


    在瑪麗婭·特蕾莎統治後期,奧地利的外交政策表現出某些擴張性(這與約瑟夫二世有關)。1775年奧地利迫使奧斯曼帝國割讓布柯維納,1779年又從巴伐利亞得到因菲爾切爾城。


    查理六世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與諾伊堡的埃萊奧諾雷·瑪格達萊妮·特蕾澤的次子,生於維也納。


    1700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去世,沒有留下男性子嗣。利奧波德一世力圖為其子爭取西班牙王位,以使哈布斯堡王室的領土統一。但是,查理遇到了一個強勁的對手,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孫子安茹公爵腓力。在卡洛斯二世的遺囑中以腓力為繼承人,因此腓力於1700年即位為西班牙國王,稱腓力五世。利奧波德在其它歐洲大國的支持下反對這一結果,發動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支持腓力五世的國家隻有法國。1711年皇帝約瑟夫一世(利奧波德的長子)去世後,查理繼承了奧地利和神聖羅馬帝國的王位,這使他對西班牙王冠的要求的合理性降低。經過權衡,查理六世放棄爭奪西班牙王位,於1713年簽署烏得勒支條約結束了戰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樓嗩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樓嗩呐並收藏史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