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形勢不妙,腓特烈二世聲稱,為了對付瑪麗婭·特蕾莎、俄國沙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法國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帕杜夫人這三條裙子的陰謀,他不能坐以待斃。他再次先下手為強,1756年突襲中立的薩克森王國,拉開了七年戰爭的戰幕。 整個歐洲都被腓特烈這種不宣而戰的行為激怒。有了兩個陸上大國的幫助,奧地利戰略優勢明顯,盡管腓特烈二世一次次的擊敗奧地利的軍隊,卻永遠也撕不破她編製的戰略羅網;經過前期短暫的失敗後,瑪麗婭·特蕾莎也在戰爭中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撤掉了無能的洛林親王的軍隊總指揮職務,提拔利奧波德·約瑟夫·道恩統軍,最終在科林戰役擊破腓特烈,解了布拉格之圍,普魯士在盟國合圍之前首先擊破奧地利的戰略計劃徹底破產。


    1758年霍克齊戰役後,普魯士陷入絕境,眼看奧俄兩軍將直搗柏林,卻因為俄國伊麗莎白女皇突然病逝,繼位的沙皇彼得三世倒向普魯士一邊,使得局勢逆轉。長期的戰爭使國家財政惡化,瑪麗婭·特蕾莎不得不解散部隊來挽救經濟。1763年2月,奧地利、普魯士、薩克森簽訂了《胡貝圖斯堡條約》,保持戰前狀況。


    由於沒有能夠收迴西裏西亞,普魯士終於取代巴伐利亞成為帝國境內能對奧地利造成威脅的第二大國,給奧地利在德意誌的地位留下了隱患。


    在18世紀,\"開明專製\"成為歐洲流行的政治時尚用語。瑪麗婭·特蕾莎也不甘落伍,以\"開明專製\"為旗號進行了一係列改革,在中央成立了\"公共及宮廷事務督導部\"以統一管理所有領地的行政和財務,成立\"國務會議\"作為最高諮詢指導機關,各職能部門都置於其下。這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社會經濟方麵,取消地主擔任國家收稅人的權利和領主裁判權等特權,同時減少農民的勞役地租和代役租的數量等。 這些措施,緩和了地主和農奴的矛盾,也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


    在此期間,奧地利的政府收入20年間增加了近3倍。農奴製一直是束縛中東歐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大痼疾,女皇雖然沒有宣布廢除,但已經為此作好了鋪墊。瑪麗婭·特蕾莎還開始了教會改革,主要是迫使主教們向皇帝效忠,而不是向羅馬教皇效忠。


    瑪麗婭·特蕾莎進行的改革,鞏固了王朝統治,促進了工商業和科學文化的發展。改革之後,全國許多地區建立了呢絨廠、毛織廠、麻織廠等輕工業企業。政府收入增加,由3600萬盾增到5600萬盾,達到曆史上的最高水平。科學文化呈現一片繁榮景象,湧現了一些世界著名的藝術大師,如海頓、莫紮特、貝多芬等。奧地利成為一個較強大的中央集權君主製國家。


    當然,瑪麗婭·特蕾莎的改革也具有曆史局限性。貴族、地主權力雖然在改革之後受到一定程度的限製,然而由於貴族的強烈反對,土地問題並未解決。除奧地利之外,在大部分哈布斯堡領地上還保存著農奴製。這次改革盡管對新興資產階級做了一定程度的讓步,但是仍然旨在維護貴族統治階級的利益。瑪麗婭·特蕾莎在捷克、匈牙利強力推行德意誌化,硬把德語作為統一國語在各地推行,優先錄用德意誌人為文武官員,獎勵德意誌貴族地產和德意誌資本在依附地區的發展,有意識地把匈牙利變成帝國農業附屬國,因而阻礙了這些地區資本主義的發展。改革不僅沒有削弱哈布斯堡王朝內部的民族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尖銳,非德意誌民族的法律地位惡化了。


    瑪麗婭·特蕾莎的晚年生活鬱鬱寡歡。1765年8月在因斯布魯克城參加兒子利奧波德婚禮時,弗朗茨一世因心髒病發作病逝。 瑪麗亞·特蕾西婭深為悲痛,在弗朗茨死後一直身穿黑色的喪服。


    弗朗茨一世死後,他的長子約瑟夫皇儲就成了新皇帝,稱約瑟夫二世,與瑪麗婭·特蕾莎共掌朝政。 約瑟夫從小他就被按照皇位繼承人的標準培養,但是個理想主義者。他沒有看到奧地利的矛盾,希望在這個古老的國家內部完全廢除農奴製,崇尚法國式的理性主義,銳意改革,樹立了自己開明君主的形象。


    年輕的約瑟夫還積極參與巴伐伊亞王位繼承戰爭,提出以奧地利管轄的奧屬尼德蘭(今比利時)和巴伐利亞交換。腓特烈二世不希望看到奧地利的勢力在德國擴大,組織公益同盟相對抗。對於這場無益的\"土豆戰爭\",瑪麗亞·特蕾西婭曾明確表示反對,她說:\"最輝煌的勝利也比不上平庸的和平。\"


    總的來說,瑪麗亞·特蕾西婭進入了人生最為艱苦的時期。約瑟夫想要權力,一便推行他的改革,然而瑪麗亞·特蕾西婭卻不願交出權力。她並不珍愛這份權力,但約瑟夫過於理想化,過於衝動。因此瑪麗亞·特蕾西婭絕不讓兒子單獨執政。


    在執政的前25年,瑪麗婭·特蕾莎已經在和大半個歐洲作戰,她對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很不信任,也不寄望法國會為了奧地利大動幹戈。在她執政的後15年,卻開始和兒子互相製衡,二人也經常對一些內政外交改革程度問題發生爭執 。約瑟夫要瓜分波蘭時,她曾竭力阻止;瑪麗亞·安托瓦內特來到法國時,她不厭其煩地教導,勸說自己的女兒和杜巴麗夫人說上一句話,盡管她自己對杜巴麗深惡痛絕。路易十六和瑪麗亞·安托瓦內特結婚7年沒有子女,她敦促約瑟夫前往凡爾賽一看究竟。在她生命的最後十五年,正竭力保持奧地利的穩定。


    自從七年戰爭以來,瑪麗婭·特蕾莎一直力圖維持奧地利、匈牙利和波希米亞三國的和平,因為她知道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土上生活的民族間沒有共同的文化,奧地利人占有絕對至尊的地位,卻沒有絕對的優勢,換言之,國家很不穩定,任何動亂都可能使國家瓦解。因此瑪麗婭·特蕾莎竭力避免戰亂,而且還要避免和她的死敵腓特烈二世合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樓嗩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樓嗩呐並收藏史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