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這種時候了還當什麽事也沒發生,竟然還笑得出來!她們的良心何在?荀太夫人一聲怒喝:「跪下!」
沈老夫人不明所以,仍舊依言跪下,她和顧子衿還沒辯解,荀太夫人已開始中氣十足地訓斥道:「養出這種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女兒,還有臉笑!上家法!」
沈老夫人這才疑惑道:「娘,皇後娘娘做錯了什麽事嗎?讓您如此動怒。下次進宮,我一定好好說她。」
荀太夫人滿臉怒容,蒼老的右手一巴掌拍在炕幾上:「還故作無知!迴去問問六丫頭,她做了什麽好事!」
「六丫頭?」沈老夫人不解,「六丫頭什麽也沒做呀。隻是今天天氣好,她覺得悶得慌,想出門走走。正巧碧湖邊的臘梅和紅梅開了,我讓水袖和花月兩個丫頭帶她去看花。之後她在碧湖的橋邊看到薄冰下的錦鯉,一時出了神,不小心掉進湖裏,弄得渾身都濕了。一迴瓊華院就泡澡驅寒,我和子衿出門的時候還教訓她了,以後不可貪玩兒。隻是小事而已,母親不必動怒。」
沈老夫人的神色看似真誠不做作,難道她真的不知碧湖邊發生的事?荀太夫人捏著手裏的翡翠念珠,不相信地問道:「六丫頭真的這麽說?」
沈老夫人十分肯定:「六丫頭就是這麽跟我和子衿說的,難道其中有什麽誤會?要不把六丫頭叫過來問問?」
荀太夫人的目光從剛才鬧騰得最兇的成玉寧和成芸寧臉上掃過,兩個姑娘低頭攪著手指,均是麵紅耳赤的模樣。成玉寧想不到成靖寧竟然什麽也沒說,還把落水之事攬在自己身上,想起她剛才又哭又跪那番唱念做打的告狀,突然覺得是一場愚不可及的笑話。人家沒告狀,也沒哭鬧撒潑,她現在不知如何接招。原準備狠狠哭訴大房仗勢欺人目無手足的成宜珍,也訕訕的閉嘴不準備參合。
看兩個姑娘曾孫女的一番反映,荀太夫人已明白是怎麽迴事,剛才發生的事,以及碧湖邊發生的事,已沒有讓大房知道必要,用訓誡的口氣道:「既然如此,不必叫六丫頭過來了。她的身子本來就弱,好生養著就是。現在天氣冷,無事別亂走,萬一鬧出什麽醜事,丟臉的是大房。我看你為六丫頭挑選的丫鬟,也得好生管教管教,主子做錯了事,身為伺候的人必須及時勸阻才是。」
福樂郡主欲開口說話,荀太夫人已搶先了一步,對二夫人羅氏說:「你帶些補品到瓊華院去看看六丫頭。你們散了吧,大丫頭二丫頭七丫頭和宜珍母子幾個留下。」
自從大長公主去世,寶貴妃失勢,逆王被賜死,輔國公府被奪爵抄家之後,福樂郡主低調了許多,不敢駁荀太夫人的話,隻得跟著丈夫一起迴褚玉院。
迴到扶搖院,羅夫人將成安寧姐妹叫到跟前問到底是怎麽迴事。成安寧將事情原委說給母親聽,末了道:「我想不到六妹會忍氣吞聲,什麽也沒跟沈老夫人和顧夫人說。太奶奶剛才被大姐姐挑撥發那麽大的火,連家法都用上了,見六妹什麽也沒說,氣也消了。如果六妹鬧出來的話,還不知後果會如何。」以太夫人偏心的程度看,後果與上一世差不多,鬧得人盡皆知,兩敗俱傷,身敗名裂。
羅氏忍不住點頭:「這個六丫頭做事還有些分寸,看來是個聰明的。太夫人那邊自會罰玉寧幾個,我們等著看戲好了,過會兒你跟我一起去瓊華院看靜寧。」荀太夫人把成玉寧留下,真希望太夫人狠狠教訓她和她那尊卑不分的姨娘,想到這裏,羅氏忍不住露出嘲諷的笑容來。
成安寧陷入沉思,如果成靜寧和她一樣是重生的,完全可以避免今天的衝突,待在房裏不出來就是,但她還是如上一世那般來了。她到底是重生的,還是發生了別的什麽事?以至性子大變樣。
備好補品,時隔多年羅氏母女再次踏入這座和侯府隔離開來的院落。在管事媽媽的領路下,母女二人來到成靖寧居住的小院。「靜寧這孩子身子弱,我挑了些燕窩送來給她補身子。」
「何必如此客氣?是靖寧這孩子自己不小心,倒勞煩弟妹親自走一趟。」顧子衿客氣道,經過一個時辰前發生的事,她已明白其中厲害,這會兒已能心平氣和的說話了。
羅氏想到尹姨娘母女即將倒黴,對顧子衿更加親熱:「嫂嫂說那裏話,我好歹也是靜寧的叔母,來看看她是應該的,這些燕窩嫂嫂千萬要收下。」
推辭一番後,顧子衿身邊的媽媽接過補品,道謝說:「那就多謝二弟妹了。隻是靖寧剛喝了藥,這會兒已經睡下了,讓二弟妹白跑一趟了。」
「哪裏,我還是看一看她比較好。」
喝了驅寒藥之後,成靖寧昏昏欲睡,這會兒正蓋著兩床厚棉被捂汗。羅氏母女瞧過之後起身告辭迴扶搖院。
荀太夫人那邊,除了成玉寧、成康寧、成芸寧和她們的父親之外,她們的生母尹姨娘、陸夫人和安姨娘也留了下來。三位姑娘和兩位姨娘被太夫人嗬斥,跪在地上大氣不敢出一聲,陸氏也低著頭一言不發。「你們三個出息了,竟敢誣陷六丫頭!還無中生有說那麽一堆汙言穢語,平日裏書都讀到哪裏去了!」
「太奶奶,我沒有……」成玉寧痛哭流涕的欲語還休。
荀太夫人朝身邊的林媽媽使了眼色,林媽媽一竹鞭拍在成玉寧的手心上,尹姨娘心疼得不行,不敢出聲,隻得朝成振功使眼色。九個兒女中,他最喜歡的就是尹姨娘所生的一雙兒女,平日裏偏愛有加,這會兒長女被罰跪又挨打,忍不住開口道:「祖母,玉兒年紀小不懂事,孫兒教訓她一番就是了,您何必動用家法?」
「已經及笄了,不小了,快嫁人了。」荀太夫人恨鐵不成鋼的看著成振功,都這個時候了還不知輕重。「今天發生的事,老太婆我已經弄清楚了。玉姐兒竟然顛倒黑白胡亂說話,你看看你和尹姨娘生的好女兒,竟然對六丫頭冷嘲熱諷,還推她落水!要六丫頭真有好歹,你們都沒好果子吃!今天非得給玉姐兒、康姐兒和芸姐兒一個教訓不可!還有和興,竟然拐彎抹角的說六丫頭是野種,六丫頭沒發火胡亂罵人已經很有教養了!宜珍,不是我說你,和興真該好好教一教,都這個時候了還去惹大房,嫌承平侯府不夠亂是不是!算了你是出嫁女,我管不著,自己看著辦。」
成宜珍隻好摟著兒子跪下認錯,表示以後再也不敢了。
至於成玉寧,早已被嚇得癱軟在地,尹姨娘淚流滿麵,跪走到太夫人麵前:「老祖宗,玉姐兒也是您的曾孫女,您不能隻偏疼六姑娘呀。您是看著玉姐兒長大的,她是最守規矩的,怎麽可能說出那種話來,說不定有什麽誤會,老祖宗,您就繞過大小姐這次吧。」
沈老夫人不明所以,仍舊依言跪下,她和顧子衿還沒辯解,荀太夫人已開始中氣十足地訓斥道:「養出這種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女兒,還有臉笑!上家法!」
沈老夫人這才疑惑道:「娘,皇後娘娘做錯了什麽事嗎?讓您如此動怒。下次進宮,我一定好好說她。」
荀太夫人滿臉怒容,蒼老的右手一巴掌拍在炕幾上:「還故作無知!迴去問問六丫頭,她做了什麽好事!」
「六丫頭?」沈老夫人不解,「六丫頭什麽也沒做呀。隻是今天天氣好,她覺得悶得慌,想出門走走。正巧碧湖邊的臘梅和紅梅開了,我讓水袖和花月兩個丫頭帶她去看花。之後她在碧湖的橋邊看到薄冰下的錦鯉,一時出了神,不小心掉進湖裏,弄得渾身都濕了。一迴瓊華院就泡澡驅寒,我和子衿出門的時候還教訓她了,以後不可貪玩兒。隻是小事而已,母親不必動怒。」
沈老夫人的神色看似真誠不做作,難道她真的不知碧湖邊發生的事?荀太夫人捏著手裏的翡翠念珠,不相信地問道:「六丫頭真的這麽說?」
沈老夫人十分肯定:「六丫頭就是這麽跟我和子衿說的,難道其中有什麽誤會?要不把六丫頭叫過來問問?」
荀太夫人的目光從剛才鬧騰得最兇的成玉寧和成芸寧臉上掃過,兩個姑娘低頭攪著手指,均是麵紅耳赤的模樣。成玉寧想不到成靖寧竟然什麽也沒說,還把落水之事攬在自己身上,想起她剛才又哭又跪那番唱念做打的告狀,突然覺得是一場愚不可及的笑話。人家沒告狀,也沒哭鬧撒潑,她現在不知如何接招。原準備狠狠哭訴大房仗勢欺人目無手足的成宜珍,也訕訕的閉嘴不準備參合。
看兩個姑娘曾孫女的一番反映,荀太夫人已明白是怎麽迴事,剛才發生的事,以及碧湖邊發生的事,已沒有讓大房知道必要,用訓誡的口氣道:「既然如此,不必叫六丫頭過來了。她的身子本來就弱,好生養著就是。現在天氣冷,無事別亂走,萬一鬧出什麽醜事,丟臉的是大房。我看你為六丫頭挑選的丫鬟,也得好生管教管教,主子做錯了事,身為伺候的人必須及時勸阻才是。」
福樂郡主欲開口說話,荀太夫人已搶先了一步,對二夫人羅氏說:「你帶些補品到瓊華院去看看六丫頭。你們散了吧,大丫頭二丫頭七丫頭和宜珍母子幾個留下。」
自從大長公主去世,寶貴妃失勢,逆王被賜死,輔國公府被奪爵抄家之後,福樂郡主低調了許多,不敢駁荀太夫人的話,隻得跟著丈夫一起迴褚玉院。
迴到扶搖院,羅夫人將成安寧姐妹叫到跟前問到底是怎麽迴事。成安寧將事情原委說給母親聽,末了道:「我想不到六妹會忍氣吞聲,什麽也沒跟沈老夫人和顧夫人說。太奶奶剛才被大姐姐挑撥發那麽大的火,連家法都用上了,見六妹什麽也沒說,氣也消了。如果六妹鬧出來的話,還不知後果會如何。」以太夫人偏心的程度看,後果與上一世差不多,鬧得人盡皆知,兩敗俱傷,身敗名裂。
羅氏忍不住點頭:「這個六丫頭做事還有些分寸,看來是個聰明的。太夫人那邊自會罰玉寧幾個,我們等著看戲好了,過會兒你跟我一起去瓊華院看靜寧。」荀太夫人把成玉寧留下,真希望太夫人狠狠教訓她和她那尊卑不分的姨娘,想到這裏,羅氏忍不住露出嘲諷的笑容來。
成安寧陷入沉思,如果成靜寧和她一樣是重生的,完全可以避免今天的衝突,待在房裏不出來就是,但她還是如上一世那般來了。她到底是重生的,還是發生了別的什麽事?以至性子大變樣。
備好補品,時隔多年羅氏母女再次踏入這座和侯府隔離開來的院落。在管事媽媽的領路下,母女二人來到成靖寧居住的小院。「靜寧這孩子身子弱,我挑了些燕窩送來給她補身子。」
「何必如此客氣?是靖寧這孩子自己不小心,倒勞煩弟妹親自走一趟。」顧子衿客氣道,經過一個時辰前發生的事,她已明白其中厲害,這會兒已能心平氣和的說話了。
羅氏想到尹姨娘母女即將倒黴,對顧子衿更加親熱:「嫂嫂說那裏話,我好歹也是靜寧的叔母,來看看她是應該的,這些燕窩嫂嫂千萬要收下。」
推辭一番後,顧子衿身邊的媽媽接過補品,道謝說:「那就多謝二弟妹了。隻是靖寧剛喝了藥,這會兒已經睡下了,讓二弟妹白跑一趟了。」
「哪裏,我還是看一看她比較好。」
喝了驅寒藥之後,成靖寧昏昏欲睡,這會兒正蓋著兩床厚棉被捂汗。羅氏母女瞧過之後起身告辭迴扶搖院。
荀太夫人那邊,除了成玉寧、成康寧、成芸寧和她們的父親之外,她們的生母尹姨娘、陸夫人和安姨娘也留了下來。三位姑娘和兩位姨娘被太夫人嗬斥,跪在地上大氣不敢出一聲,陸氏也低著頭一言不發。「你們三個出息了,竟敢誣陷六丫頭!還無中生有說那麽一堆汙言穢語,平日裏書都讀到哪裏去了!」
「太奶奶,我沒有……」成玉寧痛哭流涕的欲語還休。
荀太夫人朝身邊的林媽媽使了眼色,林媽媽一竹鞭拍在成玉寧的手心上,尹姨娘心疼得不行,不敢出聲,隻得朝成振功使眼色。九個兒女中,他最喜歡的就是尹姨娘所生的一雙兒女,平日裏偏愛有加,這會兒長女被罰跪又挨打,忍不住開口道:「祖母,玉兒年紀小不懂事,孫兒教訓她一番就是了,您何必動用家法?」
「已經及笄了,不小了,快嫁人了。」荀太夫人恨鐵不成鋼的看著成振功,都這個時候了還不知輕重。「今天發生的事,老太婆我已經弄清楚了。玉姐兒竟然顛倒黑白胡亂說話,你看看你和尹姨娘生的好女兒,竟然對六丫頭冷嘲熱諷,還推她落水!要六丫頭真有好歹,你們都沒好果子吃!今天非得給玉姐兒、康姐兒和芸姐兒一個教訓不可!還有和興,竟然拐彎抹角的說六丫頭是野種,六丫頭沒發火胡亂罵人已經很有教養了!宜珍,不是我說你,和興真該好好教一教,都這個時候了還去惹大房,嫌承平侯府不夠亂是不是!算了你是出嫁女,我管不著,自己看著辦。」
成宜珍隻好摟著兒子跪下認錯,表示以後再也不敢了。
至於成玉寧,早已被嚇得癱軟在地,尹姨娘淚流滿麵,跪走到太夫人麵前:「老祖宗,玉姐兒也是您的曾孫女,您不能隻偏疼六姑娘呀。您是看著玉姐兒長大的,她是最守規矩的,怎麽可能說出那種話來,說不定有什麽誤會,老祖宗,您就繞過大小姐這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