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
見魚翠花毫不客氣地送了他一個白眼,紅著雙頰如是嗔罵道,俞博達又笑:“我們這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是天造地設的天合之作。”
這番玩笑話便又教魚翠花的臉更紅了幾分,少女雙頰羞紅,就像是陽春三月初綻的紅桃,讓人不由心生愛憐。
其實魚翠花生得相貌平平甚至還有些土氣,可或許真的是“情人眼裏出西施”,俞博達卻覺得她比天上的神女仙子還要漂亮。
而且,就如魚翠花在他是個邋裏邋遢的醉漢時仍選擇向自己施以援手一般,他喜歡的也絕非是翠花外在的皮相,而隻是因為是她,是那個心地善良,卻有些傻乎乎的丫頭。
在魚翠花救下俞博達的那棵梨花樹下,俞博達習劍、溫書、吟詩,而魚翠花則坐在一旁托腮看著他。也正是在他自封的“福星”魚翠花的注視下,俞博達精騖八極融會貫通,以一桃花枝劈江斷流,自此在無上宮乃至江湖中名聲大噪。
世人笑他狂恣不羈恃才傲物,可隻有魚翠花知道,他把他所有不為外人所知的溫柔都傾注在了她的身上。
冬去春來,春來冬去。
當那潔白勝雪的梨花開了又敗,敗了又開,翌年,俞博達便在那純粹白皚的梨花花枝下求了親。
當魚翠花羞紅著麵頰,含羞答應時,狂喜之下,不顧魚翠花嬌嗔著推拒,俞博達當即便抱著她轉了數圈。二人頭頂與腳下的梨瓣隨之飄揚而起,漾起一層新雪般的溫柔靄白。
“你可知錯?”
當挨了那七七四十九道清心戒鞭後,掌門柏修齊這句毫無溫度的話語與恨鐵不成鋼的冰冷眼神自他頭頂傾注而下時,俞博達雖然疼得齜牙咧嘴,卻仍是咬緊了牙關。
“違背了門內教規,徒兒自是知錯……”
“……可徒兒是真心與翠花姑娘相愛,還望師傅成全!”
說罷,方才受完鞭刑地俞博達便踉踉蹌蹌地撩袍跪下,極為吃力地衝柏修齊磕起頭來,見柏修齊依舊一語不發,他便長跪不起,鮮血自額角順著頰側不斷蜿蜒滑落。
“罷了。”
沉吟良久,柏修齊緩緩歎了口氣,丟了手上還染著血的戒鞭,背手轉過身去故意不讓俞博達看到他的神情。他知道自己的這個徒兒從小到大,性子狂肆且驕傲,從來沒向自己求過什麽,今日破例想來是當真對那女子動了心思。
“……你下山去吧。”
然而,當內心狂喜的俞博達飛奔下山,迫不及待地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魚翠花時。等著他的,卻不再是那個會托著下巴一臉崇拜地朝自己眨眼睛、嗔罵自己流氓的農家姑娘,而是一具肝腦塗地、死相慘怖的冰涼屍骸。
之後的事情便如秦徵所言,俞博達抱著魚翠花屍首跪了三天三夜,他以為是掌門假意應允借以放鬆他的警惕,實則卻在暗中對魚翠花痛下殺手,因而他便拎著一柄長劍上了歸元峰頂,再之後他便燒煉掉了所有的武籍刀劍,離開了歸元峰,離開了隴右。
俞博達懦弱而苟且地逃了,可他卻並沒有把自己的心一道帶走。他因她而幡然得道名聲鵲起,也因而她黯然銷魂心已成灰。
像個縮頭烏龜般躲進牛頭山中的俞博達,便自此過上了借酒消愁的渾噩生活。
而時至今日,數十年前的真相才重新大白於天下。得知當年竟是餘衍因對自己心存嫉妒顧憚,想挑撥自己與掌門間的關係,因而對魚翠花痛下殺手後,再一次站在那棵二人相遇的梨花樹下,麵對著魚翠花的墓碑時,年逾花甲的俞博達卻像個無助的孩子般嚎啕大哭。
是在哭自己的無能翠花的離去?還是哭自己的理想當然以至錯怪了掌門?或是哭自己被小人蒙蔽了雙眼?
這場撕心裂肺的悲愴遲來了太久太久。
黃昏時分,當在魚翠花的墓碑前頹跪了一整天的俞博達重新站起身來時,今年山腳下的第一場新雪卻是不期而至,那雪花飄飄蕩蕩、洋洋灑灑,柳絮落花般乘著冬風、打著轉兒,化為一床鵝毛衾,不偏不倚地遮蓋了魚翠花碑銘上寫著的“吾妻魚氏”四字。
這漫天飄舞的雪花像極了一朵朵迎風而起的梨瓣。
當年,也是在這麽一場風雪中他們相遇,那個農家姑娘住進了他的心裏;而如今的這場大雪卻將世間小人物的離合悲歡、恩恩怨怨悉數葬於其下。
餘衍死了;掌門柏修齊重傷昏迷不醒;秦徵斂去了平日裏的插科打諢,主動接過了管理複振歸元峰之責……那他呢?
俞博達站起身來,活動了下已然發麻的手腳,伸手撣了撣衣襟上的雪子,再度俯身衝魚翠花的墓碑遙遙一拜,而後拎起了一旁的竹籃,一陣“咯噠咯噠”的受驚雞鳴從中傳來。
他垂垂老矣,煢煢孑立,但無論走到哪裏他都沒有忘記帶上那兩隻被他當做寶貝一樣的老母雞——
一隻叫.春花,
而另一隻叫秋月。
“春花秋月,我們迴家咯——”
老者沙啞的吆喝聲透過唿嘯著的風雪悠遠傳來,帶上了幾分天地之大的蒼茫與寂寥。俞博達頭也不迴地朝歸元峰山門外走去,這個拎著兩隻老母雞的佝僂滑稽的身影便逐漸隱在了漸大風饕雪虐中,直至消失不見。
作者有話要說: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梨”諧音“離”
對,這兩隻雞就是二十二章中鴻來山人把它們當寶貝似的春花和秋月呐…qwq
山人年輕的時候其實是個紙醉金迷嗜酒如命の中二青年hhhh
-
江湖支線收束完成(終於!)√
這本書裏都不會再出現江湖支線中的人物啦,吃貨秦徵會在【大煜縹緲沉浮錄】這個係列中的下一本《佼人撩兮(gl)》中以全新的麵貌重出江湖,畢竟小少年終究還是會長大呀。
(不過……咳,我也不知道啥時候開就對了,畢竟這個係列太費腦細胞啦…[笑哭jpg])
-
另外四月采取周六周日兩天都三更日萬、工作日盡量日更原則,目標是四月底開學前35w+完結全文,歡迎監督催更鴨√!
第70章 瑞鶴雪
軍營內, 展開韓牧以鷹隼送來的密報,上頭密匝寫著無上宮內所發生的變故。因這一切俱在他的運籌所料之中,故而看著這封密函, 蕭憬淮臉上並沒有露出太多神情。
自繼位以來, 蕭憬淮設計誘除司馬、鏟鍾家、去潛險、擢新吏, 把權利從世家大族地方豪強手中一點一點地逐步收攬了迴來, 至於下一個目標——
蕭憬淮眯了眯眼睛,並未多做表態,隻是抬手把那封密函伸向了麵前的燭台, 火舌搖曳, 一下便把那信箋吞噬為了一灘餘燼。
日薄崦嵫,暮色四合, 夜幕隨著新雪一道逐漸籠罩住了玉門關, 垂眸凝神便能聽見遠處士兵們高談闊論的嘈雜聲,同簌簌而過的風雪聲以及沸煮食物的“咕嘟”聲混雜在一起,透著股帶著些野蠻勁的勃勃生機。
“北風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 燈前小草寫桃符。”
今天是除夕夜。
帳外的空地上,士兵們唿啦啦地忙成一片,到處都充斥著笑語歡聲。他們有的磨刀霍霍向豬羊;有的刷鑊燒水;有的去取粟米菜食;有的則提溜著瓊酒酪漿。紅布輕掀, 那醇鬱的香氣便隨之滿盈而出,頓時給平日裏苦寒乏燥的行伍染上了節日的洋洋喜氣。
在人群簇擁著的中央擺著的是一口碩大的銅鑊,裏頭的湯汁燒得熱氣騰騰咕咚作響,大塊的羊肉、菜蔬、湯餅在其間上下翻滾, 這大雜燴般的糜湯若放到中原人家中去定然上不得甚麽台麵, 可在這塞北苦寒之地卻是難得的佳肴。
一碗溫熱濃稠的肉糜湯下肚, 牛大壯撫拍著肚皮, 一臉滿足道:“咥……賀將軍,這肥羊燉太好吃了!可饞死俺了,平日裏盡吃那爛菜葉子,俺都要變成兔子精了都!”
“……哈,爽!” 一碗熱湯下肚,方沐之用衣袖擦了擦嘴巴,一臉滿足道,“那話本上的兔子精都是婀娜多姿的美女畫皮,哪有生成你這般五大三粗的?”
“俺這是魁梧結實又不是生得橫肉……再說了,俺這身材怎麽地也要比你這‘弱柳扶風’的瘦猴要好吧?”
牛大壯話音未落,人群中頓時便傳來一陣哄笑,惹得方沐之一時漲紅了臉。
“……嘿,你這憨牛今個是轉了性?居然這般口、口吐蓮花?”
“是‘舌燦蓮花’,不會用成語就少用,當心惹了笑話還不知道哈哈……”
見方沐之一時詞窮語塞,一旁又不知是哪個好事者嬉皮笑臉地吆喝了句,方沐之麵色愈窘,人群也隨之爆發出一陣大笑。而也正是伴隨著這陣歡聲笑語,卻仿佛融化了天際落下的寒雪,讓眾將士們的心隨著被糜湯焐熱的手心一道溫暖了起來。
“去年一年中各位都辛苦了,賀某平日裏在軍中有些時候可能還有所疏忽,不大近人情,便在這裏賠敬各位一杯。
說罷,賀重霄便一仰頭,將杯內的散發著淡香的珀色液體一飲而下,再衝眾人抬手一展時,杯底已是幹幹淨淨。
“害”賀重霄話音剛落,便有一士卒連忙接過了話頭,擺手道,“我們這哪叫辛苦?非要說起來,去年一年中最辛苦的明明還是賀將軍您呐。”
“就是,來,賀將軍,我迴敬您一杯!”
“小家子氣……”旁邊一人翻了個白眼,“我敬將軍一海碗!”
“害,還需要用啥子碗?是男兒就該用頭盔盛酒敬賀將軍!”
“好!好!好!”
那人話音未落,眾將士們便一唿百應,摘下頭上的頭盔,連聲附應三聲。
見眾人興高采烈意致頗濃,賀重霄麵上亦不由帶起了笑意,他的目光漫不經地瞟過遠處晃動著的那幾抹竄動的隱秘黑影,但仿佛對此危機置若罔聞般,賀重霄並未有所表態,反而衝眾人一揚手中酒爵,淡笑道:
“好,不過醉酒鬧事者依舊要挨那三十軍棍!”
“……哈?”
眾將士聞言頓時傻了眼,而後便是一哄而散,眨巴著眼睛對著那幾壇美酒佳釀徒自垂涎。
……
雖說因為蕭憬淮此行帶來的那封敕令再加上魏林遊的暗中相助,眼下偌大的軍隊中倒是無人再在明麵上駁斥反抗了。當然,解鈴還須係鈴人,要真正凝結起黑甲軍的軍心士氣歸根結底還是要靠賀重霄自己,並非是說這一道詔令加上蕭憬淮的幾句金口玉言便可萬事大吉的。
但這後續之事蕭憬淮卻是並不憂心也不著急,予兵放權並非兒戲,他能如此自是相信賀重霄,而賀重霄亦同樣感激於這份莫大的信任。
當賀重霄披載著霜雪撩簾步入帳內時,蕭憬淮已然披著氅衣伏案掩卷睡著了,賀重霄本是要叫其起來進些羊湯,畢竟遙在此地能吃得上肉食的日子可是不多,話本子中說什麽軍中每日都能胡吃海塞大快朵頤的基本都是扯淡,但見其疲沉睡著,賀重霄一時沒忍心出聲。
不知怎地,賀重霄腦海內忽而想到當年自己擋箭昏迷時第一眼瞧見蕭憬淮的場景。
此情此景依稀昨日,但掐指算來竟已過八年,若是過了今日便是九載,不免教人頓覺時如白駒過隙,天地一瞬,忽然而已。
就在賀重霄神遊之際,蕭憬淮卻是迷蒙著睜開了眼,賀重霄便極其自然地替他理好了衣氅,又把自己方才燃起的袖爐塞到蕭憬淮手中,而後道:“陛下,臣在帳外燃了個小鍋,裏頭燉了些羊肉,您出來趁熱吃罷。”
眼下日頭已全然西沉垂山,加之下雪故而便又更加寒涼了幾分,因擔心蕭憬淮著了涼,賀重霄便又在周圍多燃了幾道篝火,漫天飛舞的雪花被那火苗一碰,便倏地化為了水子沒了蹤影。
倆人各自端著碗肉湯並排坐在篝火旁的兩個木墩上,一道眺視著這北涼山腳下的第一場新雪。此地並無寒鬆枯梅,有的隻是皚皚白雪上的幾頂小山似的帳篷,沒法叫人吟誦出“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的風雅佳句。
但在賀重霄看來,少了這些終究會凋零成泥之物的塞北才是真正的北疆,就似沙場,直來直往幹淨利落,手起刀落間既定生死。
倆人並排而坐,各自嚼食著碗內的菜食,卻是默默無言。
這些時日,倆人雖同榻而眠交頸而臥,但其實也僅限於此,倆人皆是有著自己的籌謀。尤其是賀重霄,本來防著吐蕃的異動暗中訓兵秣馬就已經讓他焦頭爛額,偏生屋漏偏逢連夜雨,昨日黃昏忽而下了這場大雪,百姓因而流離失所,不少百姓難民的忽而湧入教本就沒甚主見的婁嘉茂慌了神,慌慌張張地跑來向賀重霄求援,他便隻得又分了一批士兵前去解決暴.亂安置流民。
至於蕭憬淮那些玩笑話倒也沒哪次兌現過,賀重霄也就隨他繼續嘴上占占便宜。
這大半月以來倆人之間別提什麽花前月下繾綣旖旎,就連交談晤麵都不甚多,兩個大男人晚上並排而眠也著實不咋舒服,可賀重霄就是覺得心下有種莫名的心安。
麵前的篝火酣燃,火光給周匝原本孤寒的事物皆鍍上了一層流淌的暖色,大雪覆蓋後的原野,利落靜謐,唯餘炭火的“劈啪”作響與雪子輕彈在帳頂的細響。
天地悠遠,眾生皆不過一孤舟爾爾,然滄海浩淼,若能相遇又是何其幸運?
“別,此物辛辣,是軍中拿來下飯禦寒的,您吃不習慣。”
“朕當年也是來過塞北,捉過刀,騎過馬,馳騁過疆場的。”蕭憬淮滿不在乎道。
見蕭憬淮也像自己一般朝湯內灑倒香料,賀重霄連忙阻止,卻仍是遲了一步,他便眼睜睜地瞧著蕭憬淮一口湯汁下肚後瞬間變了麵色,當即被嗆得咳嗽不止眼淚直冒。
賀重霄見狀本心下焦灼,但卻是一時沒忍住笑意笑出了聲,然後又是在蕭憬淮的一記眼刀下換了碗溫熱的清湯給他遞過去。
“咳咳咳……你平日裏就吃這個?”
一碗清湯下肚,蕭憬淮這才覺得原本僵麻的舌尖有了些知覺。
賀重霄聞言隻是苦笑:“陛下,這是塞北,哪裏能如在京都那般挑吃選穿?”
說者隨口聽者有心,蕭憬淮聞言喝湯的動作一僵,他停下動作抬頭打量了一番麵前身著戎裝的賀重霄,心下突生幾分異樣。
此番北行,蕭憬淮發現在軍營之中的賀重霄同在京都皇城中的他很不一般,行得了酒令,劃得了拳,也應付得了士卒們的插科打諢甚至是葷.段.子。他就仿佛本就該生長於荒漠中的蓬草和本該搏擊長空的猛禽,若是移了地、豢在籠中便不對了味,不再能瞧出那般飛揚的神采。
見魚翠花毫不客氣地送了他一個白眼,紅著雙頰如是嗔罵道,俞博達又笑:“我們這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是天造地設的天合之作。”
這番玩笑話便又教魚翠花的臉更紅了幾分,少女雙頰羞紅,就像是陽春三月初綻的紅桃,讓人不由心生愛憐。
其實魚翠花生得相貌平平甚至還有些土氣,可或許真的是“情人眼裏出西施”,俞博達卻覺得她比天上的神女仙子還要漂亮。
而且,就如魚翠花在他是個邋裏邋遢的醉漢時仍選擇向自己施以援手一般,他喜歡的也絕非是翠花外在的皮相,而隻是因為是她,是那個心地善良,卻有些傻乎乎的丫頭。
在魚翠花救下俞博達的那棵梨花樹下,俞博達習劍、溫書、吟詩,而魚翠花則坐在一旁托腮看著他。也正是在他自封的“福星”魚翠花的注視下,俞博達精騖八極融會貫通,以一桃花枝劈江斷流,自此在無上宮乃至江湖中名聲大噪。
世人笑他狂恣不羈恃才傲物,可隻有魚翠花知道,他把他所有不為外人所知的溫柔都傾注在了她的身上。
冬去春來,春來冬去。
當那潔白勝雪的梨花開了又敗,敗了又開,翌年,俞博達便在那純粹白皚的梨花花枝下求了親。
當魚翠花羞紅著麵頰,含羞答應時,狂喜之下,不顧魚翠花嬌嗔著推拒,俞博達當即便抱著她轉了數圈。二人頭頂與腳下的梨瓣隨之飄揚而起,漾起一層新雪般的溫柔靄白。
“你可知錯?”
當挨了那七七四十九道清心戒鞭後,掌門柏修齊這句毫無溫度的話語與恨鐵不成鋼的冰冷眼神自他頭頂傾注而下時,俞博達雖然疼得齜牙咧嘴,卻仍是咬緊了牙關。
“違背了門內教規,徒兒自是知錯……”
“……可徒兒是真心與翠花姑娘相愛,還望師傅成全!”
說罷,方才受完鞭刑地俞博達便踉踉蹌蹌地撩袍跪下,極為吃力地衝柏修齊磕起頭來,見柏修齊依舊一語不發,他便長跪不起,鮮血自額角順著頰側不斷蜿蜒滑落。
“罷了。”
沉吟良久,柏修齊緩緩歎了口氣,丟了手上還染著血的戒鞭,背手轉過身去故意不讓俞博達看到他的神情。他知道自己的這個徒兒從小到大,性子狂肆且驕傲,從來沒向自己求過什麽,今日破例想來是當真對那女子動了心思。
“……你下山去吧。”
然而,當內心狂喜的俞博達飛奔下山,迫不及待地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魚翠花時。等著他的,卻不再是那個會托著下巴一臉崇拜地朝自己眨眼睛、嗔罵自己流氓的農家姑娘,而是一具肝腦塗地、死相慘怖的冰涼屍骸。
之後的事情便如秦徵所言,俞博達抱著魚翠花屍首跪了三天三夜,他以為是掌門假意應允借以放鬆他的警惕,實則卻在暗中對魚翠花痛下殺手,因而他便拎著一柄長劍上了歸元峰頂,再之後他便燒煉掉了所有的武籍刀劍,離開了歸元峰,離開了隴右。
俞博達懦弱而苟且地逃了,可他卻並沒有把自己的心一道帶走。他因她而幡然得道名聲鵲起,也因而她黯然銷魂心已成灰。
像個縮頭烏龜般躲進牛頭山中的俞博達,便自此過上了借酒消愁的渾噩生活。
而時至今日,數十年前的真相才重新大白於天下。得知當年竟是餘衍因對自己心存嫉妒顧憚,想挑撥自己與掌門間的關係,因而對魚翠花痛下殺手後,再一次站在那棵二人相遇的梨花樹下,麵對著魚翠花的墓碑時,年逾花甲的俞博達卻像個無助的孩子般嚎啕大哭。
是在哭自己的無能翠花的離去?還是哭自己的理想當然以至錯怪了掌門?或是哭自己被小人蒙蔽了雙眼?
這場撕心裂肺的悲愴遲來了太久太久。
黃昏時分,當在魚翠花的墓碑前頹跪了一整天的俞博達重新站起身來時,今年山腳下的第一場新雪卻是不期而至,那雪花飄飄蕩蕩、洋洋灑灑,柳絮落花般乘著冬風、打著轉兒,化為一床鵝毛衾,不偏不倚地遮蓋了魚翠花碑銘上寫著的“吾妻魚氏”四字。
這漫天飄舞的雪花像極了一朵朵迎風而起的梨瓣。
當年,也是在這麽一場風雪中他們相遇,那個農家姑娘住進了他的心裏;而如今的這場大雪卻將世間小人物的離合悲歡、恩恩怨怨悉數葬於其下。
餘衍死了;掌門柏修齊重傷昏迷不醒;秦徵斂去了平日裏的插科打諢,主動接過了管理複振歸元峰之責……那他呢?
俞博達站起身來,活動了下已然發麻的手腳,伸手撣了撣衣襟上的雪子,再度俯身衝魚翠花的墓碑遙遙一拜,而後拎起了一旁的竹籃,一陣“咯噠咯噠”的受驚雞鳴從中傳來。
他垂垂老矣,煢煢孑立,但無論走到哪裏他都沒有忘記帶上那兩隻被他當做寶貝一樣的老母雞——
一隻叫.春花,
而另一隻叫秋月。
“春花秋月,我們迴家咯——”
老者沙啞的吆喝聲透過唿嘯著的風雪悠遠傳來,帶上了幾分天地之大的蒼茫與寂寥。俞博達頭也不迴地朝歸元峰山門外走去,這個拎著兩隻老母雞的佝僂滑稽的身影便逐漸隱在了漸大風饕雪虐中,直至消失不見。
作者有話要說: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梨”諧音“離”
對,這兩隻雞就是二十二章中鴻來山人把它們當寶貝似的春花和秋月呐…qwq
山人年輕的時候其實是個紙醉金迷嗜酒如命の中二青年hhhh
-
江湖支線收束完成(終於!)√
這本書裏都不會再出現江湖支線中的人物啦,吃貨秦徵會在【大煜縹緲沉浮錄】這個係列中的下一本《佼人撩兮(gl)》中以全新的麵貌重出江湖,畢竟小少年終究還是會長大呀。
(不過……咳,我也不知道啥時候開就對了,畢竟這個係列太費腦細胞啦…[笑哭jpg])
-
另外四月采取周六周日兩天都三更日萬、工作日盡量日更原則,目標是四月底開學前35w+完結全文,歡迎監督催更鴨√!
第70章 瑞鶴雪
軍營內, 展開韓牧以鷹隼送來的密報,上頭密匝寫著無上宮內所發生的變故。因這一切俱在他的運籌所料之中,故而看著這封密函, 蕭憬淮臉上並沒有露出太多神情。
自繼位以來, 蕭憬淮設計誘除司馬、鏟鍾家、去潛險、擢新吏, 把權利從世家大族地方豪強手中一點一點地逐步收攬了迴來, 至於下一個目標——
蕭憬淮眯了眯眼睛,並未多做表態,隻是抬手把那封密函伸向了麵前的燭台, 火舌搖曳, 一下便把那信箋吞噬為了一灘餘燼。
日薄崦嵫,暮色四合, 夜幕隨著新雪一道逐漸籠罩住了玉門關, 垂眸凝神便能聽見遠處士兵們高談闊論的嘈雜聲,同簌簌而過的風雪聲以及沸煮食物的“咕嘟”聲混雜在一起,透著股帶著些野蠻勁的勃勃生機。
“北風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 燈前小草寫桃符。”
今天是除夕夜。
帳外的空地上,士兵們唿啦啦地忙成一片,到處都充斥著笑語歡聲。他們有的磨刀霍霍向豬羊;有的刷鑊燒水;有的去取粟米菜食;有的則提溜著瓊酒酪漿。紅布輕掀, 那醇鬱的香氣便隨之滿盈而出,頓時給平日裏苦寒乏燥的行伍染上了節日的洋洋喜氣。
在人群簇擁著的中央擺著的是一口碩大的銅鑊,裏頭的湯汁燒得熱氣騰騰咕咚作響,大塊的羊肉、菜蔬、湯餅在其間上下翻滾, 這大雜燴般的糜湯若放到中原人家中去定然上不得甚麽台麵, 可在這塞北苦寒之地卻是難得的佳肴。
一碗溫熱濃稠的肉糜湯下肚, 牛大壯撫拍著肚皮, 一臉滿足道:“咥……賀將軍,這肥羊燉太好吃了!可饞死俺了,平日裏盡吃那爛菜葉子,俺都要變成兔子精了都!”
“……哈,爽!” 一碗熱湯下肚,方沐之用衣袖擦了擦嘴巴,一臉滿足道,“那話本上的兔子精都是婀娜多姿的美女畫皮,哪有生成你這般五大三粗的?”
“俺這是魁梧結實又不是生得橫肉……再說了,俺這身材怎麽地也要比你這‘弱柳扶風’的瘦猴要好吧?”
牛大壯話音未落,人群中頓時便傳來一陣哄笑,惹得方沐之一時漲紅了臉。
“……嘿,你這憨牛今個是轉了性?居然這般口、口吐蓮花?”
“是‘舌燦蓮花’,不會用成語就少用,當心惹了笑話還不知道哈哈……”
見方沐之一時詞窮語塞,一旁又不知是哪個好事者嬉皮笑臉地吆喝了句,方沐之麵色愈窘,人群也隨之爆發出一陣大笑。而也正是伴隨著這陣歡聲笑語,卻仿佛融化了天際落下的寒雪,讓眾將士們的心隨著被糜湯焐熱的手心一道溫暖了起來。
“去年一年中各位都辛苦了,賀某平日裏在軍中有些時候可能還有所疏忽,不大近人情,便在這裏賠敬各位一杯。
說罷,賀重霄便一仰頭,將杯內的散發著淡香的珀色液體一飲而下,再衝眾人抬手一展時,杯底已是幹幹淨淨。
“害”賀重霄話音剛落,便有一士卒連忙接過了話頭,擺手道,“我們這哪叫辛苦?非要說起來,去年一年中最辛苦的明明還是賀將軍您呐。”
“就是,來,賀將軍,我迴敬您一杯!”
“小家子氣……”旁邊一人翻了個白眼,“我敬將軍一海碗!”
“害,還需要用啥子碗?是男兒就該用頭盔盛酒敬賀將軍!”
“好!好!好!”
那人話音未落,眾將士們便一唿百應,摘下頭上的頭盔,連聲附應三聲。
見眾人興高采烈意致頗濃,賀重霄麵上亦不由帶起了笑意,他的目光漫不經地瞟過遠處晃動著的那幾抹竄動的隱秘黑影,但仿佛對此危機置若罔聞般,賀重霄並未有所表態,反而衝眾人一揚手中酒爵,淡笑道:
“好,不過醉酒鬧事者依舊要挨那三十軍棍!”
“……哈?”
眾將士聞言頓時傻了眼,而後便是一哄而散,眨巴著眼睛對著那幾壇美酒佳釀徒自垂涎。
……
雖說因為蕭憬淮此行帶來的那封敕令再加上魏林遊的暗中相助,眼下偌大的軍隊中倒是無人再在明麵上駁斥反抗了。當然,解鈴還須係鈴人,要真正凝結起黑甲軍的軍心士氣歸根結底還是要靠賀重霄自己,並非是說這一道詔令加上蕭憬淮的幾句金口玉言便可萬事大吉的。
但這後續之事蕭憬淮卻是並不憂心也不著急,予兵放權並非兒戲,他能如此自是相信賀重霄,而賀重霄亦同樣感激於這份莫大的信任。
當賀重霄披載著霜雪撩簾步入帳內時,蕭憬淮已然披著氅衣伏案掩卷睡著了,賀重霄本是要叫其起來進些羊湯,畢竟遙在此地能吃得上肉食的日子可是不多,話本子中說什麽軍中每日都能胡吃海塞大快朵頤的基本都是扯淡,但見其疲沉睡著,賀重霄一時沒忍心出聲。
不知怎地,賀重霄腦海內忽而想到當年自己擋箭昏迷時第一眼瞧見蕭憬淮的場景。
此情此景依稀昨日,但掐指算來竟已過八年,若是過了今日便是九載,不免教人頓覺時如白駒過隙,天地一瞬,忽然而已。
就在賀重霄神遊之際,蕭憬淮卻是迷蒙著睜開了眼,賀重霄便極其自然地替他理好了衣氅,又把自己方才燃起的袖爐塞到蕭憬淮手中,而後道:“陛下,臣在帳外燃了個小鍋,裏頭燉了些羊肉,您出來趁熱吃罷。”
眼下日頭已全然西沉垂山,加之下雪故而便又更加寒涼了幾分,因擔心蕭憬淮著了涼,賀重霄便又在周圍多燃了幾道篝火,漫天飛舞的雪花被那火苗一碰,便倏地化為了水子沒了蹤影。
倆人各自端著碗肉湯並排坐在篝火旁的兩個木墩上,一道眺視著這北涼山腳下的第一場新雪。此地並無寒鬆枯梅,有的隻是皚皚白雪上的幾頂小山似的帳篷,沒法叫人吟誦出“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的風雅佳句。
但在賀重霄看來,少了這些終究會凋零成泥之物的塞北才是真正的北疆,就似沙場,直來直往幹淨利落,手起刀落間既定生死。
倆人並排而坐,各自嚼食著碗內的菜食,卻是默默無言。
這些時日,倆人雖同榻而眠交頸而臥,但其實也僅限於此,倆人皆是有著自己的籌謀。尤其是賀重霄,本來防著吐蕃的異動暗中訓兵秣馬就已經讓他焦頭爛額,偏生屋漏偏逢連夜雨,昨日黃昏忽而下了這場大雪,百姓因而流離失所,不少百姓難民的忽而湧入教本就沒甚主見的婁嘉茂慌了神,慌慌張張地跑來向賀重霄求援,他便隻得又分了一批士兵前去解決暴.亂安置流民。
至於蕭憬淮那些玩笑話倒也沒哪次兌現過,賀重霄也就隨他繼續嘴上占占便宜。
這大半月以來倆人之間別提什麽花前月下繾綣旖旎,就連交談晤麵都不甚多,兩個大男人晚上並排而眠也著實不咋舒服,可賀重霄就是覺得心下有種莫名的心安。
麵前的篝火酣燃,火光給周匝原本孤寒的事物皆鍍上了一層流淌的暖色,大雪覆蓋後的原野,利落靜謐,唯餘炭火的“劈啪”作響與雪子輕彈在帳頂的細響。
天地悠遠,眾生皆不過一孤舟爾爾,然滄海浩淼,若能相遇又是何其幸運?
“別,此物辛辣,是軍中拿來下飯禦寒的,您吃不習慣。”
“朕當年也是來過塞北,捉過刀,騎過馬,馳騁過疆場的。”蕭憬淮滿不在乎道。
見蕭憬淮也像自己一般朝湯內灑倒香料,賀重霄連忙阻止,卻仍是遲了一步,他便眼睜睜地瞧著蕭憬淮一口湯汁下肚後瞬間變了麵色,當即被嗆得咳嗽不止眼淚直冒。
賀重霄見狀本心下焦灼,但卻是一時沒忍住笑意笑出了聲,然後又是在蕭憬淮的一記眼刀下換了碗溫熱的清湯給他遞過去。
“咳咳咳……你平日裏就吃這個?”
一碗清湯下肚,蕭憬淮這才覺得原本僵麻的舌尖有了些知覺。
賀重霄聞言隻是苦笑:“陛下,這是塞北,哪裏能如在京都那般挑吃選穿?”
說者隨口聽者有心,蕭憬淮聞言喝湯的動作一僵,他停下動作抬頭打量了一番麵前身著戎裝的賀重霄,心下突生幾分異樣。
此番北行,蕭憬淮發現在軍營之中的賀重霄同在京都皇城中的他很不一般,行得了酒令,劃得了拳,也應付得了士卒們的插科打諢甚至是葷.段.子。他就仿佛本就該生長於荒漠中的蓬草和本該搏擊長空的猛禽,若是移了地、豢在籠中便不對了味,不再能瞧出那般飛揚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