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嘉夢先是一呆,繼而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她手腳冰涼,是在說她麽?是說她衝撞了劉妃?
她待要辯解兩句,卻聽姬央的聲音響起:「這個兒臣並不知曉,不過,弘明法師在京中。父皇若是擔心,可以請他進宮看看。誰衝撞了劉娘娘,一看便知。」
皇帝輕哂:「是麽?」
姬央一臉誠懇:「當然。兒臣猶記得,父皇親口稱讚大師是佛陀在世,並請他暫管慈恩寺。父皇是信不過他麽?」
皇帝搖頭,意興闌珊:「朕自然是信得過他的。」他也沒了再盤問的心思,隻說了一句:「那改日就請大師進宮來看看吧!」
「是。」
皇帝沉吟片刻,忽然說道:「央兒如今已經娶親,可願意開府另住?」
此言一出,姬央和顧嘉夢都愣住了。
本朝皇子成年封王後都會另外開府,但是東宮太子卻是一直長居宮中,隨侍帝王之側,將來繼承大統,斷無開府另住之說。
誠然皇帝待他態度微妙,但是他的一切規格都比照著規矩而來。除了他沒有參與政事,他做太子以來,不曾受到絲毫怠慢。
父皇,這是動了廢黜的心思麽?
姬央眼眸微閃,輕聲問道:「不知父皇此話何意?」
皇帝看著兒子,他沒有錯過兒子臉上的惶恐之色。這一點慌亂,教他感慨萬千。央兒是他的長子,他曾經也想看重這個孩子的。那時央兒還不是旁人眼中的謫仙,那時然兒還沒出世。
他忽的生出一絲慈父情懷來,輕聲說道:「你在擔心什麽?你母後過世時,你就在她身邊。朕答應過她什麽,你忘了不成?」他停頓了一下,說道:「你永遠都是太子。」
是的,皇帝曾向費氏許諾,有生之年絕不立後,永遠不會廢黜姬央太子之位。——但也僅限於此了。若姬央如傳言那般命短,那誰都影響不了姬央的太子身份;若姬央僥幸活到了皇帝百年之後,那他終其一生,也不過是個「太子。」
他不會廢黜太子,但他會傳位給別人。
皇帝自覺對先皇後費氏母子,對皇貴妃程氏母子,他都仁至義盡了。誰也不負,誰也不欠。
姬央連忙下跪:「兒臣惶恐。」顧嘉夢跟隨著也跪了下來。
皇帝擺了擺手,不勝疲憊:「什麽惶恐不惶恐的?規矩是死的,可人是活的。你們夫妻年紀輕,在宮中陪著一幹長輩,沒的憋悶壞了你們。」
——盡管自我安慰了很久,可他麵對顧氏時,內心仍然不大安穩。既然她活著還有用,他也不想殺了她,那就讓她離得遠遠的,和姬央一起,離得遠遠的。
他們八字是否相配,是謫仙還是易招惹鬼物,愛怎麽折騰就怎麽折騰。
姬央與妻子對視一眼:「父皇過慮了,陪在父皇與皇祖母身邊,是兒臣分內之事,何來憋悶之說?」
皇帝一噎,剛生出的慈父情懷又被消失得無影無蹤。他深吸一口氣,幹脆說道:「劉氏小產,據說是太子妃衝撞。太子妃八字古怪,易招惹鬼物,這可是那閑雲道長親口所說。是與不是,暫且不論。可你皇祖母年邁,萬一被她衝撞了,又當如何?」
姬央心裏暗歎一聲,當日為了退婚,請閑雲道長出麵相助。沒想到,今日竟然栽在這句話上。
顧嘉夢身子微顫:「父皇……」皇帝竟是篤定了劉妃小產是她衝撞的麽?她連劉氏的麵都不曾見過。易招惹鬼物?說來說去,她也隻是招了一個顧九九。
皇帝又道:「當然。朕不是要打殺了太子妃。畢竟你是央兒明媒正娶昭告天下的妻子。都上了族譜,見過祖宗了。朕倒也罷了,朕是擔心太後的安危。」
皇帝明確指出其中緣由,又搬出了皇太後的名頭來,不由得他們不從。——即便是他們不樂意,又能怎樣?還敢公然抗旨不成?
皇帝也倦了,揮手令他們退下。他轉而命人擬旨,給太子開府。
聖旨一出,朝野不安。太子謫仙,不受重用,眾人皆知。但他隻要沒被廢黜,他東宮儲君的身份就不會有變,待遇供應也不該有絲毫短缺。
皇帝這是要廢了太子麽?
太子人選關係著宗廟傳承,江山社稷。以往皇帝不肯重用太子也就罷了,若真的要改立他人。朝中不少大臣都明確提出了反對。立嫡立長,是祖宗留下的規矩,君王不可因個人好惡而廢嫡立庶,廢長立幼。何況,太子並無過錯。
持這種意見的臣子竟然不在少數。連皇帝都有些詫異。可如果說姬央結交重臣,那又是絕無可能。他心裏明白,這是正統思想作祟。世人皆以為嫡長子若無大錯,立為繼承人名正言順。
反正他又沒想過要廢了姬央。於是麵對著雪花一般飛向他的勸誡奏章,他統統留中不發。皇帝明確表態,東宮地位穩固,他並無廢立之心。給太子開府,另有原因。
皇帝這一舉動,教人費解。他以往對太子的態度,眾人看得分明。可眼下看來,似乎另有隱情?
也許,東宮並未失寵?先是讓太子娶親,繼而出宮開府,然後是不是就是指派差使了?皇帝莫不是要把這謫仙拉下凡塵,悉心教導?
若真如此,皇帝一片慈心,倒教人動容了。
皇帝一個突如其來的舉動,帶給朝臣的卻是種種猜測。
甚至連景王姬然都有幾分相信父皇是打算培養大哥了。猶記得當日他曾向父皇提出解除婚約時,父皇提到顧家小姐的八字,貴不可言,更怒問他,是不是真的沒有一點那種心思……
如果真的是以大哥為重,那麽也很好啊。大哥是嫡長子,元後嫡出,無論立嫡立長,都該是他。
以前人人都說大哥是謫仙,不會在人間久留。他又受父皇寵愛,在其暗示下,他的確生出過別的心思。——他自忖比其他兄弟更適合那個位置,也能比他們做得更好。
可如果大哥一直好好活著,那麽他又去爭什麽?那皇位本就該是屬於大哥的啊。
姬然有些難言的失落,卻又隱隱鬆了口氣。這世上有些東西,若是本來就不屬於他,他也沒有去爭的必要。
他近來沒什麽要緊的差使,常常會到宮裏去向父母請安。皇貴妃程氏身子不爽利了好一陣子了,麵色微黃,每日喝著藥調理,見到他來,氣色才略好些。
皇帝教太子出宮開府一事,皇貴妃自然也知道。她心思玲瓏,設想了種種可能。皇帝來探視她時,她旁敲側擊,又不敢深問,心裏隻剩下幾種猜測。具體如何,終不能斷。
這大半年來,皇帝寵愛年輕妃嬪,她身子又不好。皇帝雖然不曾將她拋之腦後,卻比以前的確是淡了不少。她的確大度賢惠,可她暗地裏也不是不擔心。她年紀大了,於君王恩寵已不大上心,但她忘不掉的是皇帝以前許下的誓言。
先皇後費氏纏綿病榻時,皇帝雖不曾言明,卻暗示了立她為後。後來費氏臨終一哭,迫得皇帝發誓,有生之年,不再立後。太子除非謀逆,否則決不廢黜。
她待要辯解兩句,卻聽姬央的聲音響起:「這個兒臣並不知曉,不過,弘明法師在京中。父皇若是擔心,可以請他進宮看看。誰衝撞了劉娘娘,一看便知。」
皇帝輕哂:「是麽?」
姬央一臉誠懇:「當然。兒臣猶記得,父皇親口稱讚大師是佛陀在世,並請他暫管慈恩寺。父皇是信不過他麽?」
皇帝搖頭,意興闌珊:「朕自然是信得過他的。」他也沒了再盤問的心思,隻說了一句:「那改日就請大師進宮來看看吧!」
「是。」
皇帝沉吟片刻,忽然說道:「央兒如今已經娶親,可願意開府另住?」
此言一出,姬央和顧嘉夢都愣住了。
本朝皇子成年封王後都會另外開府,但是東宮太子卻是一直長居宮中,隨侍帝王之側,將來繼承大統,斷無開府另住之說。
誠然皇帝待他態度微妙,但是他的一切規格都比照著規矩而來。除了他沒有參與政事,他做太子以來,不曾受到絲毫怠慢。
父皇,這是動了廢黜的心思麽?
姬央眼眸微閃,輕聲問道:「不知父皇此話何意?」
皇帝看著兒子,他沒有錯過兒子臉上的惶恐之色。這一點慌亂,教他感慨萬千。央兒是他的長子,他曾經也想看重這個孩子的。那時央兒還不是旁人眼中的謫仙,那時然兒還沒出世。
他忽的生出一絲慈父情懷來,輕聲說道:「你在擔心什麽?你母後過世時,你就在她身邊。朕答應過她什麽,你忘了不成?」他停頓了一下,說道:「你永遠都是太子。」
是的,皇帝曾向費氏許諾,有生之年絕不立後,永遠不會廢黜姬央太子之位。——但也僅限於此了。若姬央如傳言那般命短,那誰都影響不了姬央的太子身份;若姬央僥幸活到了皇帝百年之後,那他終其一生,也不過是個「太子。」
他不會廢黜太子,但他會傳位給別人。
皇帝自覺對先皇後費氏母子,對皇貴妃程氏母子,他都仁至義盡了。誰也不負,誰也不欠。
姬央連忙下跪:「兒臣惶恐。」顧嘉夢跟隨著也跪了下來。
皇帝擺了擺手,不勝疲憊:「什麽惶恐不惶恐的?規矩是死的,可人是活的。你們夫妻年紀輕,在宮中陪著一幹長輩,沒的憋悶壞了你們。」
——盡管自我安慰了很久,可他麵對顧氏時,內心仍然不大安穩。既然她活著還有用,他也不想殺了她,那就讓她離得遠遠的,和姬央一起,離得遠遠的。
他們八字是否相配,是謫仙還是易招惹鬼物,愛怎麽折騰就怎麽折騰。
姬央與妻子對視一眼:「父皇過慮了,陪在父皇與皇祖母身邊,是兒臣分內之事,何來憋悶之說?」
皇帝一噎,剛生出的慈父情懷又被消失得無影無蹤。他深吸一口氣,幹脆說道:「劉氏小產,據說是太子妃衝撞。太子妃八字古怪,易招惹鬼物,這可是那閑雲道長親口所說。是與不是,暫且不論。可你皇祖母年邁,萬一被她衝撞了,又當如何?」
姬央心裏暗歎一聲,當日為了退婚,請閑雲道長出麵相助。沒想到,今日竟然栽在這句話上。
顧嘉夢身子微顫:「父皇……」皇帝竟是篤定了劉妃小產是她衝撞的麽?她連劉氏的麵都不曾見過。易招惹鬼物?說來說去,她也隻是招了一個顧九九。
皇帝又道:「當然。朕不是要打殺了太子妃。畢竟你是央兒明媒正娶昭告天下的妻子。都上了族譜,見過祖宗了。朕倒也罷了,朕是擔心太後的安危。」
皇帝明確指出其中緣由,又搬出了皇太後的名頭來,不由得他們不從。——即便是他們不樂意,又能怎樣?還敢公然抗旨不成?
皇帝也倦了,揮手令他們退下。他轉而命人擬旨,給太子開府。
聖旨一出,朝野不安。太子謫仙,不受重用,眾人皆知。但他隻要沒被廢黜,他東宮儲君的身份就不會有變,待遇供應也不該有絲毫短缺。
皇帝這是要廢了太子麽?
太子人選關係著宗廟傳承,江山社稷。以往皇帝不肯重用太子也就罷了,若真的要改立他人。朝中不少大臣都明確提出了反對。立嫡立長,是祖宗留下的規矩,君王不可因個人好惡而廢嫡立庶,廢長立幼。何況,太子並無過錯。
持這種意見的臣子竟然不在少數。連皇帝都有些詫異。可如果說姬央結交重臣,那又是絕無可能。他心裏明白,這是正統思想作祟。世人皆以為嫡長子若無大錯,立為繼承人名正言順。
反正他又沒想過要廢了姬央。於是麵對著雪花一般飛向他的勸誡奏章,他統統留中不發。皇帝明確表態,東宮地位穩固,他並無廢立之心。給太子開府,另有原因。
皇帝這一舉動,教人費解。他以往對太子的態度,眾人看得分明。可眼下看來,似乎另有隱情?
也許,東宮並未失寵?先是讓太子娶親,繼而出宮開府,然後是不是就是指派差使了?皇帝莫不是要把這謫仙拉下凡塵,悉心教導?
若真如此,皇帝一片慈心,倒教人動容了。
皇帝一個突如其來的舉動,帶給朝臣的卻是種種猜測。
甚至連景王姬然都有幾分相信父皇是打算培養大哥了。猶記得當日他曾向父皇提出解除婚約時,父皇提到顧家小姐的八字,貴不可言,更怒問他,是不是真的沒有一點那種心思……
如果真的是以大哥為重,那麽也很好啊。大哥是嫡長子,元後嫡出,無論立嫡立長,都該是他。
以前人人都說大哥是謫仙,不會在人間久留。他又受父皇寵愛,在其暗示下,他的確生出過別的心思。——他自忖比其他兄弟更適合那個位置,也能比他們做得更好。
可如果大哥一直好好活著,那麽他又去爭什麽?那皇位本就該是屬於大哥的啊。
姬然有些難言的失落,卻又隱隱鬆了口氣。這世上有些東西,若是本來就不屬於他,他也沒有去爭的必要。
他近來沒什麽要緊的差使,常常會到宮裏去向父母請安。皇貴妃程氏身子不爽利了好一陣子了,麵色微黃,每日喝著藥調理,見到他來,氣色才略好些。
皇帝教太子出宮開府一事,皇貴妃自然也知道。她心思玲瓏,設想了種種可能。皇帝來探視她時,她旁敲側擊,又不敢深問,心裏隻剩下幾種猜測。具體如何,終不能斷。
這大半年來,皇帝寵愛年輕妃嬪,她身子又不好。皇帝雖然不曾將她拋之腦後,卻比以前的確是淡了不少。她的確大度賢惠,可她暗地裏也不是不擔心。她年紀大了,於君王恩寵已不大上心,但她忘不掉的是皇帝以前許下的誓言。
先皇後費氏纏綿病榻時,皇帝雖不曾言明,卻暗示了立她為後。後來費氏臨終一哭,迫得皇帝發誓,有生之年,不再立後。太子除非謀逆,否則決不廢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