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奴道:「哪裏是高興, 不過是悶了這兩三天,總沒有一件令人喜歡的事兒,好不容易看到您來了, 這才能笑一笑。」
小缺從驢背上把兩樣點心取了下來,說道:「你是不是笑話我主子騎著驢過來呢?」
另一個家奴幫著把點心接了過去,道:「這話說的,我們是歡喜宋侍禦的人品,又不是看他騎驢騎馬, 何況先前那些乘著八抬大轎來的大人們還有呢, 現在統統不見了蹤影,要叫我們再見著,別指望給他們一點笑模樣。」
起先那個不願叫他多抱怨給宋皎聽, 便打岔道:「宋大人,你來就來,怎麽還拿東西?」
宋皎說道:「聽說老師病了,不知情形怎麽樣?」
說話間又有幾個下仆聽聞她來了,有的忙著跑到裏間報信,有的便也跑出來,幾個人簇擁著宋皎進了門,竟是且說且陪地把她送進了內宅。
裏頭的丫鬟聞訊出來接了宋皎,因說道:「我們太太昨兒就迴了顏府,本來說當天就迴來,誰知昨夜派人說事情耽擱了,也不知今兒幾時迴。」
宋皎心想,顏文語恐怕是因為豫王要娶親的那件事耽擱了吧,卻並不提,隻道:「不打緊,我是來探望你們老爺的。」
丫鬟輕輕嘆了口氣,臉上有些憂愁之色。
宋皎忙問:「怎麽了?」
那丫鬟悄悄地問:「宋大人,我多嘴問一句話,我們公子真的……真的現在在詔獄裏嗎?」
宋皎一窒,搖頭道:「不是。」
她是在大理寺見著程子勵的,並非詔獄,所以這個應該也算不得扯謊。
「不在哪兒?」丫鬟眼睛一亮:「這麽說那些傳言都是假的?公子並沒有犯事?」
宋皎勉強笑了笑:「這個還不怎麽知道,迴頭我得再細細打探打探。」
既然如今朝廷沒有下判決,那麽一切說法便算不得數,宋皎是這樣想的。
她極願意不把事情想得那麽糟糕,而寧肯一切往有光的地方看。
丫鬟幽幽地嘆了口氣:「阿彌陀佛,但願公子沒有事,我們老爺這病症,多是因為公子起的呢。」
她嘀咕了這句,又抱歉地對宋皎道:「宋大人,您見諒,隻是您是老爺的弟子,是他貼心的人,這些日子又沒有個能說話的人來……一時我就多嘴了,若給夫人知道,恐怕又不饒了。」
宋皎笑道:「你是為了老師著想,我當然不會怪罪,你放心,你們夫人不會知道的。」
丫鬟感激地向著她笑笑:「宋大人,如果我們老爺多幾個像是您這樣的弟子,他興許也不會生什麽病了。」
宋皎則有些慚愧的笑笑,以前她總覺著,隻要跟著程殘陽,跟著豫王,做點兒她稍微力所能及的事,總之不愧良心,混混度日就行了,也沒想過要努力往上爬。
直到現在她卻又恨自己的無能為力,就連去見程子勵,都要繞個彎子。
一直以來擋在她身前的都是程殘陽跟豫王,而她為程殘陽所做的卻極有限。
但宋皎更怕的是,假如程子勵的事情判定了,那老師該怎麽麵對這個結局,若這把年紀沒了獨生兒子,聲名盡毀,她簡直不敢細想。
內室有一股苦澀的藥香氣瀰漫,程殘陽已經知道宋皎來到,從榻上坐了起來。
他身上披了件外賞,扶著丫鬟的手緩步往外走。
宋皎見狀,忙上前親自扶住:「不是說在靜臥麽?好好地為何下來了。」
程殘陽道:「沒病到那地步,不必擔心。你怎麽這一早就來了?」
宋皎從小缺手中接了點心過來:「連日沒來了,心裏實在惦念著您。」
程殘陽哈哈一笑,迴頭看著那幾包點心:「這香味……你買了定勝糕?」
宋皎道:「定勝糕,栗子糕,還有一包棗泥山藥糕,都是喜福齋裏新鮮做好的。」
小缺在外頭正要走,聞言迴頭道:「程大人,主子可是天不亮就去排隊等了,這是今兒頭一份!您老有口福了。」
宋皎笑道:「多嘴。」
程殘陽連連擺手,又對宋皎道:「你還知道我喜歡這一口。」
宋皎扶著他在桌邊落座,道:「您曾說過,品過的江南細點裏,喜福齋是做的最合您口味的。」
她把麵前的糕點打開,外頭丫鬟早端了兩盞清茶進來。
程殘陽拈了一塊定勝糕吃了口,甜而不膩,齒頰沁香,他含笑點頭,慢慢地將一整塊糕都吃了,宋皎又伺候喝了半杯茶。
丫鬟趁機送了藥進來,道:「老爺原先不肯吃早飯,如今好歹吃了塊糕,這藥卻也正好喝了吧。」
宋皎又忙接過去,請程殘陽喝了,喝罷又吃了半塊栗子糕,嚐了口棗泥山藥糕,這才起身扶著宋皎的手走到外間。
在廳中落座,程殘陽便問道:「這兩天,聽說你不在禦史台,是做什麽去了?」
宋皎略一遲疑,終於說道:「老師恕罪,我、我是去東宮了。」
程殘陽卻並不覺著詫異,隻淡淡地問道:「上迴已經吃了虧,難為你也沒有個記性。」
宋皎卻知道程殘陽不是責怪,而是擔心自己。她先笑了笑,鼓足勇氣道:「老師,我、我見著師兄了。」
程殘陽看了她一眼,沉默了片刻,他才說道:「見他做什麽,可知我心裏……早就當作沒有這個兒子了。」
宋皎毛髮倒豎:「老師,怎麽這麽說!」
小缺從驢背上把兩樣點心取了下來,說道:「你是不是笑話我主子騎著驢過來呢?」
另一個家奴幫著把點心接了過去,道:「這話說的,我們是歡喜宋侍禦的人品,又不是看他騎驢騎馬, 何況先前那些乘著八抬大轎來的大人們還有呢, 現在統統不見了蹤影,要叫我們再見著,別指望給他們一點笑模樣。」
起先那個不願叫他多抱怨給宋皎聽, 便打岔道:「宋大人,你來就來,怎麽還拿東西?」
宋皎說道:「聽說老師病了,不知情形怎麽樣?」
說話間又有幾個下仆聽聞她來了,有的忙著跑到裏間報信,有的便也跑出來,幾個人簇擁著宋皎進了門,竟是且說且陪地把她送進了內宅。
裏頭的丫鬟聞訊出來接了宋皎,因說道:「我們太太昨兒就迴了顏府,本來說當天就迴來,誰知昨夜派人說事情耽擱了,也不知今兒幾時迴。」
宋皎心想,顏文語恐怕是因為豫王要娶親的那件事耽擱了吧,卻並不提,隻道:「不打緊,我是來探望你們老爺的。」
丫鬟輕輕嘆了口氣,臉上有些憂愁之色。
宋皎忙問:「怎麽了?」
那丫鬟悄悄地問:「宋大人,我多嘴問一句話,我們公子真的……真的現在在詔獄裏嗎?」
宋皎一窒,搖頭道:「不是。」
她是在大理寺見著程子勵的,並非詔獄,所以這個應該也算不得扯謊。
「不在哪兒?」丫鬟眼睛一亮:「這麽說那些傳言都是假的?公子並沒有犯事?」
宋皎勉強笑了笑:「這個還不怎麽知道,迴頭我得再細細打探打探。」
既然如今朝廷沒有下判決,那麽一切說法便算不得數,宋皎是這樣想的。
她極願意不把事情想得那麽糟糕,而寧肯一切往有光的地方看。
丫鬟幽幽地嘆了口氣:「阿彌陀佛,但願公子沒有事,我們老爺這病症,多是因為公子起的呢。」
她嘀咕了這句,又抱歉地對宋皎道:「宋大人,您見諒,隻是您是老爺的弟子,是他貼心的人,這些日子又沒有個能說話的人來……一時我就多嘴了,若給夫人知道,恐怕又不饒了。」
宋皎笑道:「你是為了老師著想,我當然不會怪罪,你放心,你們夫人不會知道的。」
丫鬟感激地向著她笑笑:「宋大人,如果我們老爺多幾個像是您這樣的弟子,他興許也不會生什麽病了。」
宋皎則有些慚愧的笑笑,以前她總覺著,隻要跟著程殘陽,跟著豫王,做點兒她稍微力所能及的事,總之不愧良心,混混度日就行了,也沒想過要努力往上爬。
直到現在她卻又恨自己的無能為力,就連去見程子勵,都要繞個彎子。
一直以來擋在她身前的都是程殘陽跟豫王,而她為程殘陽所做的卻極有限。
但宋皎更怕的是,假如程子勵的事情判定了,那老師該怎麽麵對這個結局,若這把年紀沒了獨生兒子,聲名盡毀,她簡直不敢細想。
內室有一股苦澀的藥香氣瀰漫,程殘陽已經知道宋皎來到,從榻上坐了起來。
他身上披了件外賞,扶著丫鬟的手緩步往外走。
宋皎見狀,忙上前親自扶住:「不是說在靜臥麽?好好地為何下來了。」
程殘陽道:「沒病到那地步,不必擔心。你怎麽這一早就來了?」
宋皎從小缺手中接了點心過來:「連日沒來了,心裏實在惦念著您。」
程殘陽哈哈一笑,迴頭看著那幾包點心:「這香味……你買了定勝糕?」
宋皎道:「定勝糕,栗子糕,還有一包棗泥山藥糕,都是喜福齋裏新鮮做好的。」
小缺在外頭正要走,聞言迴頭道:「程大人,主子可是天不亮就去排隊等了,這是今兒頭一份!您老有口福了。」
宋皎笑道:「多嘴。」
程殘陽連連擺手,又對宋皎道:「你還知道我喜歡這一口。」
宋皎扶著他在桌邊落座,道:「您曾說過,品過的江南細點裏,喜福齋是做的最合您口味的。」
她把麵前的糕點打開,外頭丫鬟早端了兩盞清茶進來。
程殘陽拈了一塊定勝糕吃了口,甜而不膩,齒頰沁香,他含笑點頭,慢慢地將一整塊糕都吃了,宋皎又伺候喝了半杯茶。
丫鬟趁機送了藥進來,道:「老爺原先不肯吃早飯,如今好歹吃了塊糕,這藥卻也正好喝了吧。」
宋皎又忙接過去,請程殘陽喝了,喝罷又吃了半塊栗子糕,嚐了口棗泥山藥糕,這才起身扶著宋皎的手走到外間。
在廳中落座,程殘陽便問道:「這兩天,聽說你不在禦史台,是做什麽去了?」
宋皎略一遲疑,終於說道:「老師恕罪,我、我是去東宮了。」
程殘陽卻並不覺著詫異,隻淡淡地問道:「上迴已經吃了虧,難為你也沒有個記性。」
宋皎卻知道程殘陽不是責怪,而是擔心自己。她先笑了笑,鼓足勇氣道:「老師,我、我見著師兄了。」
程殘陽看了她一眼,沉默了片刻,他才說道:「見他做什麽,可知我心裏……早就當作沒有這個兒子了。」
宋皎毛髮倒豎:「老師,怎麽這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