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九九一路又是期待又是擔憂,可能這身體底子也不大好,竟還在途中生了一場病。羅員外夫婦愛惜女兒,怎肯委屈她帶病趕路?也隻能等她身體痊愈再上路了。
……
二月,天下舉子齊聚京城,進行會試。已經是舉人的顧彥琛也下場參加了春闈。他自幼飽讀詩書,又曾拜在大儒名下,很有幾分才學。這次他又好生準備了一番,信心滿滿。
到了放榜日,顧彥琛果然高中。
顧家上下一片歡喜,顧尚書鳴放鞭炮,以示慶賀。女兒是準王妃,兒子又考取了功名。顧家,至少還有二十年的榮華。更不要提,皇帝看重景王,有意以景王為繼了。
顧嘉夢也替大哥高興。還好,這裏還和夢裏一樣,大哥並沒有因為她活過來而錯失功名。
顧尚書有意來個喜上加喜,催促著姚氏去和孫家議定婚期。
孫家對顧彥琛很滿意,婚事基本就定下了。
顧彥琛看不出開心,也看不出不開心。
顧嘉夢不由得憂心。她當日請求太子殿下幫忙,太子又說動弘明法師,又有孫大人等人的嚴密防範,才使得孫二小姐避免了夢中落水早夭的噩運。
可是,孫二小姐活著,不是給人磋磨的。
孫二小姐嫁給大哥,真的合適麽?
大哥容貌家世都不錯,自己又有功名在身,與孫二小姐倒也相配。——如果顧嘉夢不記得夢境的話。
——記得夢裏,公主與大哥決裂時,曾問過他,既然無意,為何要娶。大哥迴答的是,這是聖命,也是妹妹的希望。妹妹要他娶,他就娶了。小喜兒這個小妾是妹妹選的,他自然也就接受了……
顧嘉夢在與大哥談話時,委婉說起希望他將來善待大嫂。
顧彥琛很吃驚,不明白妹妹為何會這樣說,男兒立世,自然是要頂天立地,成為妻兒的依靠,他怎麽可能不善待自己的妻子?
顧嘉夢笑笑,這樣就好。
顧彥琛見妹妹似乎不大相信的樣子,心中莫名的憤怒,咬了咬牙,最後卻隻說了一句:「妹妹隻管看我日後行事便是。」
他暗暗發誓,今生今世,絕對會善待妻子,身無二色。
顧彥琛又鄭重地對妹妹說道:「妹妹且信我這一次。」
顧嘉夢看著大哥,低聲說道:「大哥,不是我信不信的問題,是一個女子一輩子的事。大哥真的能永遠愛惜她,敬重她嗎?」
顧彥琛愣住了,想起妹妹執意要退婚,他仿佛有一點明白,沉默了好一會兒,他點了點頭:「我知道了。我會的。」
他想,妹妹多慮了。他和孫二小姐,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是他名正言順一生相隨的妻子。他肯定會好好待她啊。至於永遠愛惜敬重,隻要她孝敬父母友愛手足,是個好妻子,那麽他就會以她為重。
怕妹妹不放心,顧彥琛指天立誓,說此生此世,定不負孫二小姐。
時人多重誓言,見大哥如此鄭重,顧嘉夢自是深信不疑。她想,這樣也好。大哥和孫二小姐好好的,公主也會好好的。
納采、問名、納吉、納征。
顧彥琛的親事順利得不可思議,隻是孫二小姐與顧嘉夢同年,才十六歲。皇上年前下旨,女子年滿十七方可出嫁,孫家也想多留姑娘兩年,於是將婚期定在了明年。
兩家對此都很滿意。
顧彥琛進了翰林院,每日間勤勤勉勉,偶爾會給妹妹帶迴一些棋譜或是名家書法。兩兄妹似乎迴到了三年前。
大哥的婚事已經成了定局,顧嘉夢開始擔憂自己和景王的婚約。上元節時,景王答允了她退婚,到現下數月已過,卻無一點動靜。
她倒不擔心景王食言,她害怕的是皇帝震怒,遷怒於景王。
盡管弘明法師和太子殿下都明確告訴她,退婚一事要從景王下手,隻要景王同意,婚約定能解除。她也知道景王深受皇帝寵愛,一般不會拒絕景王的請求。
可那畢竟是皇帝。皇帝一言九鼎,皇帝金口玉言,皇帝的權威不容冒犯。
她想,也許她讓景王為難了。是她想要退婚,她卻將難題扔給了景王,著實不夠厚道。
這婚事是一定要退的,隻是要怎麽退,卻需要好好思量。
其實,景王並沒感到為難。他與皇帝的相處,同尋常百姓家一般無二,甚至可能會更親近些。他倒不怕向皇帝提出請求,通常情況下,皇帝不會拒絕他。
隻是,那次受挫後,他沒再向皇帝提起此事。過了一段時日,他才又提出解除婚約。
這次的他,言語中對顧家,對顧小姐百般嫌棄,甚至還挑剔了一番顧彥琛的未來嶽父京兆尹孫大人的外貌。
皇帝苦笑不得,這小子是來真的?顧家小姐容貌端麗,皇貴妃親口誇讚過。老四既然見過她,沒道理嫌棄成這般模樣?
跟兒子溝通了無果,皇帝煩了,直接甩下一句:「她的八字貴不可言!」
他想,這下兒子不會犯傻了吧?其實,他原本不想跟老四提起的,他作為父親,合該為兒子安排好一切。兒子不知道也沒關係。
皇帝沒想到,景王隻是愣了一愣,麵色不改:「那又怎樣?」
皇帝按了按眉心:「貴不可言,女子頂尊貴的是什麽!是鳳命!是能母儀天下的!有這樣命格的女子,你真能看著她嫁給別人!」
景王一臉驚愕:「大哥才是太子啊!」他心神巨震,他也隱隱猜測過父皇有以他為繼的意思,可是他非嫡非長,儲君猶在啊。
皇帝給兒子氣得說不出話來,他細心栽培老四這麽多年,就換來這兒子一句「大哥才是太子」麽?
「你就真沒一點這個心思?」皇帝冷著臉,嚴肅地問。
……
二月,天下舉子齊聚京城,進行會試。已經是舉人的顧彥琛也下場參加了春闈。他自幼飽讀詩書,又曾拜在大儒名下,很有幾分才學。這次他又好生準備了一番,信心滿滿。
到了放榜日,顧彥琛果然高中。
顧家上下一片歡喜,顧尚書鳴放鞭炮,以示慶賀。女兒是準王妃,兒子又考取了功名。顧家,至少還有二十年的榮華。更不要提,皇帝看重景王,有意以景王為繼了。
顧嘉夢也替大哥高興。還好,這裏還和夢裏一樣,大哥並沒有因為她活過來而錯失功名。
顧尚書有意來個喜上加喜,催促著姚氏去和孫家議定婚期。
孫家對顧彥琛很滿意,婚事基本就定下了。
顧彥琛看不出開心,也看不出不開心。
顧嘉夢不由得憂心。她當日請求太子殿下幫忙,太子又說動弘明法師,又有孫大人等人的嚴密防範,才使得孫二小姐避免了夢中落水早夭的噩運。
可是,孫二小姐活著,不是給人磋磨的。
孫二小姐嫁給大哥,真的合適麽?
大哥容貌家世都不錯,自己又有功名在身,與孫二小姐倒也相配。——如果顧嘉夢不記得夢境的話。
——記得夢裏,公主與大哥決裂時,曾問過他,既然無意,為何要娶。大哥迴答的是,這是聖命,也是妹妹的希望。妹妹要他娶,他就娶了。小喜兒這個小妾是妹妹選的,他自然也就接受了……
顧嘉夢在與大哥談話時,委婉說起希望他將來善待大嫂。
顧彥琛很吃驚,不明白妹妹為何會這樣說,男兒立世,自然是要頂天立地,成為妻兒的依靠,他怎麽可能不善待自己的妻子?
顧嘉夢笑笑,這樣就好。
顧彥琛見妹妹似乎不大相信的樣子,心中莫名的憤怒,咬了咬牙,最後卻隻說了一句:「妹妹隻管看我日後行事便是。」
他暗暗發誓,今生今世,絕對會善待妻子,身無二色。
顧彥琛又鄭重地對妹妹說道:「妹妹且信我這一次。」
顧嘉夢看著大哥,低聲說道:「大哥,不是我信不信的問題,是一個女子一輩子的事。大哥真的能永遠愛惜她,敬重她嗎?」
顧彥琛愣住了,想起妹妹執意要退婚,他仿佛有一點明白,沉默了好一會兒,他點了點頭:「我知道了。我會的。」
他想,妹妹多慮了。他和孫二小姐,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是他名正言順一生相隨的妻子。他肯定會好好待她啊。至於永遠愛惜敬重,隻要她孝敬父母友愛手足,是個好妻子,那麽他就會以她為重。
怕妹妹不放心,顧彥琛指天立誓,說此生此世,定不負孫二小姐。
時人多重誓言,見大哥如此鄭重,顧嘉夢自是深信不疑。她想,這樣也好。大哥和孫二小姐好好的,公主也會好好的。
納采、問名、納吉、納征。
顧彥琛的親事順利得不可思議,隻是孫二小姐與顧嘉夢同年,才十六歲。皇上年前下旨,女子年滿十七方可出嫁,孫家也想多留姑娘兩年,於是將婚期定在了明年。
兩家對此都很滿意。
顧彥琛進了翰林院,每日間勤勤勉勉,偶爾會給妹妹帶迴一些棋譜或是名家書法。兩兄妹似乎迴到了三年前。
大哥的婚事已經成了定局,顧嘉夢開始擔憂自己和景王的婚約。上元節時,景王答允了她退婚,到現下數月已過,卻無一點動靜。
她倒不擔心景王食言,她害怕的是皇帝震怒,遷怒於景王。
盡管弘明法師和太子殿下都明確告訴她,退婚一事要從景王下手,隻要景王同意,婚約定能解除。她也知道景王深受皇帝寵愛,一般不會拒絕景王的請求。
可那畢竟是皇帝。皇帝一言九鼎,皇帝金口玉言,皇帝的權威不容冒犯。
她想,也許她讓景王為難了。是她想要退婚,她卻將難題扔給了景王,著實不夠厚道。
這婚事是一定要退的,隻是要怎麽退,卻需要好好思量。
其實,景王並沒感到為難。他與皇帝的相處,同尋常百姓家一般無二,甚至可能會更親近些。他倒不怕向皇帝提出請求,通常情況下,皇帝不會拒絕他。
隻是,那次受挫後,他沒再向皇帝提起此事。過了一段時日,他才又提出解除婚約。
這次的他,言語中對顧家,對顧小姐百般嫌棄,甚至還挑剔了一番顧彥琛的未來嶽父京兆尹孫大人的外貌。
皇帝苦笑不得,這小子是來真的?顧家小姐容貌端麗,皇貴妃親口誇讚過。老四既然見過她,沒道理嫌棄成這般模樣?
跟兒子溝通了無果,皇帝煩了,直接甩下一句:「她的八字貴不可言!」
他想,這下兒子不會犯傻了吧?其實,他原本不想跟老四提起的,他作為父親,合該為兒子安排好一切。兒子不知道也沒關係。
皇帝沒想到,景王隻是愣了一愣,麵色不改:「那又怎樣?」
皇帝按了按眉心:「貴不可言,女子頂尊貴的是什麽!是鳳命!是能母儀天下的!有這樣命格的女子,你真能看著她嫁給別人!」
景王一臉驚愕:「大哥才是太子啊!」他心神巨震,他也隱隱猜測過父皇有以他為繼的意思,可是他非嫡非長,儲君猶在啊。
皇帝給兒子氣得說不出話來,他細心栽培老四這麽多年,就換來這兒子一句「大哥才是太子」麽?
「你就真沒一點這個心思?」皇帝冷著臉,嚴肅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