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不是因為這個。殿下,我們這樣處處針對,趕盡殺絕,奴才是怕他狗急跳牆……不是才得了消息,說有徐鳴舊部心中懷怨,怪皇上卸磨殺驢,處死有功之臣,還誓要替亡故的主將討個公道麽,這些人若是與睦王勾結,不得不防啊……”
“這就對了,不怕他急,就怕他不急。”太子不以為然,“雲現在忙於拆東牆補西牆,你猜,徐鳴那些舊部與是怎麽從北邊一路逃往京城附近,又是怎麽聯絡上素未謀麵的皇子的?”
四喜心中一驚。
“當初雲璋從前線迴來的時候與我隨口提了一句,說是戰事告捷之時,徐鳴副將的兒子帶著小股親士趁亂做了逃兵,大約是怕被牽連,想逃到關外去避風頭。”雲珩轉身,示意他跟上,主仆一前一後往耀宮的方向走去,雲珩壓低聲音,“我立即讓雲璋安排了一小隊兵馬連夜去尋,若是尋到了,就假意加入,將這些人匯總起來。”
“……然後誤導他們,引他們迴京?”
雲珩點頭:“邊疆多年無戰事,那些武人不學無術頭腦簡單,又常年生活在邊關耳目閉塞,對於京城的情勢,一知半解,甚至還不知京裏做靠山的王爺被削了爵。若是此時有人告知他們,家人和主將還有轉圜餘地,睦王爺不會對自己的舅舅坐視不理,隻是需要有人接應的話,他們自然不會放棄機會。”
“那,這些人,殿下預備怎麽用?”
“他們是逃兵,入不了京城,自然是要在外頭用……父皇有說何時啟程迴宮麽?”雲珩問道。
“太醫說,最好是等驚蟄過後,京城迴暖了再動身。”
這可真是,千載一會啊。
雲珩獨自走進書房,四喜識趣,停在了門外頭。
殿下與阿綾說話的時候,最厭有旁人在場。
就在眾人皆以為一切還會從長計議之時,太子忽然離京。
比原定計劃提前了十多天,甚至倉促到連迴程護駕的二百禁軍都沒來得及整備帶走。
京城裏猜測紛紜,不日各宮各府中,主子們便紛紛得到密報,說皇上此番的病情來勢洶洶,怕是要出事,行宮裏,太子夜夜衣不解帶侍奉左右。
雲府上自然也探聽到消息,說聖駕於七日後啟程迴宮。
他捏著紙條點燃,擰緊了眉,忖度許久後,沉重地搖了搖頭:“不對。這裏頭有事……先前明明說是病勢沉重,這才幾日,京城裏什麽要緊事都沒有,為什麽不等好轉就冒然上路?難不成……父皇他……”
父皇健在,應當還會顧念一絲父子之情,保他周全。退一步說,哪怕他們之間真因為舅舅的事葬送了父子情誼,父皇也不會眼睜睜看雲珩將他逼上絕路,畢竟讓太子獨大隻會威脅皇權,留他一命還有一枚能製衡太子黨的棋子。
可,若是父皇若不在了……
他深深歎氣,為何呢,為何老天都不幫他,非要讓父皇在這個節骨眼上病重……
“主子,喝口茶緩緩吧,未必就有事,說不準隻是消息有誤,皇上身體大好了呢?”
雲抬起頭,接過茶杯時,聽到杯碟細碎的響動,是他抑製不住的顫抖。
的確有可能。
可他該等麽?敢等麽?這樣被動地等下去,要麽,是父皇龍體無礙平安歸來,那他還能在雲珩的咄咄逼人下苟延殘喘一陣子。
可萬一,等到的是父皇仙去雲珩順利繼位,亦或是雲珩抓準時機趁父皇病重先下殺手取而代之,那他眼下按兵不動無異於等死……他甚至懷疑過父皇這奇怪的病症究竟是怎麽染上的,這一切會不會與雲珩有關?
如今的太子羽翼豐滿,朝中有左丞相和少師一家為首的文官相輔,兵部才交由蘭少羽接管,甚至連自己從未正眼看過的雲璋都立下了軍功,長成可用之才,封王立府,協領禁軍……
而他自己呢?所謂的睦王黨,樹倒猢猻散,忙著與他劃清界限算是有良心的,更有甚者為了自保,落井下石,竟將他昔日的把柄盡數送到太子手上。
眼前是一場豪賭。他想翻盤,隻剩一條路。
多方消息已證實,太子此次去玉寧走得倉促,隻帶了幾個貼身侍衛快馬疾行……所以,迴程路上,聖駕身邊隻先前隨駕而去的三百禁軍……雲看了一眼鋪在桌上的地勢圖,指在一片山地丘陵處:“不出意外,蘭少羽應當會在城外二十裏處迎駕,所以要動手,就要提前出發,最合適就是這附近。你叫府兵們,分批出城,不要惹人耳目。先去我京郊的農莊與舅舅的舊部們匯合整裝……”
“主子……您,您的意思是……要,要反?”太監臉色一白,畢竟鬥太子與謀逆的性質是截然不同的。
雲又何嚐不知,此行九死一生,希望渺茫,可卻是他唯一的可能性了。
破曉,行宮書房內,雲珩徹夜未眠,拿匕首削掉燃了一整夜的蠟淚。
“殿下。”四喜悄聲而入,付在太子殿下耳旁,“京城那邊有動靜了。”
“嗯。”
他手指輕動,將燃燒殆盡的最後一截蠟燭握在手心,碾碎成塵。
醜時,瑞和帝神清氣爽地醒來,在玉寧療養了整整三個半月,頭風雖未根除,卻甚少再發作。
“難怪祖宗要在這裏興建行宮。的確是風水寶地。”他爽朗一笑,被隨駕的年輕貌美的淑貴妃伺候著梳洗完邁出門去,發覺太子站在一棵白蘭樹下,抱著雲夠樹杈上的葉子,小雲腰間掛著一枚淨透的蟠龍玉佩,正是早年賜給太子那一枚。
太監宮女們圍在一旁笑,場景一派和樂。
瑞和帝心情甚美,看夠了才開口吩咐:“走吧,迴宮。太子這些日子奔波辛苦,別騎馬了,上朕的龍輦。”
龍輦由四匹馬拉動,寬敞到人可在其中站立。窗明幾淨,雲珩坐在瑞和帝手邊,挑了近兩個月裏要緊的政事一一呈報,入了夜,皇帝在車輦內安寢,雲珩便退出來,與禁軍一同安營紮寨。第三日傍晚,已經能遠遠看到廣茗山不高的山尖。他倚在龍輦的窗邊探出小半個身子,試圖利用窗外的涼風壓製住內心熊熊燃燒的烈火。
一千多個日夜,成敗與否,皆在此一搏。
第114章
傍晚時,雲珩吩咐眾人在驛站換馬,瑞和帝聽從了他的建議,今夜不再費力安營紮寨,而是換好馬匹,連夜北行,明日天黑前便可到達京城,不必再在外過夜。
“雲在外豢養私兵?”瑞和帝晃了晃自己手中的折子,“什麽意思?”
“迴父皇……”雲珩麵露難色,“是……”
“但說無妨。”
“兒臣得到風聲之後便叫少羽去追查,查到那批人其實並非私兵,而是原鎮北將軍徐鳴的麾下,約有四五百,在戰後主帥被問責時趁亂脫逃,後來輾轉到京城附近,似乎是……投奔了皇兄……”
瑞和帝將信將疑地看著他:“逃兵?投奔雲?你查清楚了?他竟敢沾染這些人?”
雲珩搖頭:“隻查到京城裏的確有人接濟他們,且他們正分散停留在京郊幾座農莊裏,那些農莊均隸屬皇兄。事關重大,兒臣不敢輕下定論,具體少羽還在查,原本前兩日就該有個結果的,可父皇病危的消息一到,兒臣沒等得及便趕來玉寧了……”
“嗯,這病危的假消息,也要徹查,朕倒要看看是誰膽子這麽大,敢如此詛咒朕。”瑞和帝頓了頓,“至於雲,朕以為,他不至於這麽膽大妄為,你還是查仔細些,莫要冤了……外頭什麽聲音?”
瑞和帝話音未落,車外驚馬嘶鳴,車架驟然而停,雲珩身形隨之一晃,伸手扶住了案幾,略帶驚慌地抬頭:“父皇?”
瑞和帝麵色一凜,掀開車窗遮簾衝外頭問道:“為何停……”
嗖的一聲,一隻帶火的鳳尾箭擦著天子麵前三寸,從窗外射入龍輦,又從另一側飛出車外,箭尾的火燎焦了錦緞窗簾。
“護駕!護駕!”
車外頓時一陣兵荒馬亂,箭雨落地,火光四起。
眾人忙著躲箭撲火,擺陣戒備,洪鍾似的渾厚男音自高處傳來:“太子雲珩,趁皇上身體染恙,意欲逼宮篡位,取而代之!皇長子雲得到消息,第一時間前來護駕,可惜還是遲到一步,沒能救下皇上。隻能手刃反賊,以慰父皇在天之靈!”
來了。雲真的來了。
雲珩的一顆心自離宮便懸著,這世上沒人能確保算無遺策,他總在想,這一環接一環的算計,會不會有哪一步出錯,會不會提前走漏風聲,或者雲不敢冒險,幹脆不入圈套,讓他忙到最後一場空。
好在,他這向來看不起他的皇兄沒有讓他失望。
輾轉了上千個日日夜夜,等著盼著走到這一步,如今終於要塵埃落定。
他悄悄撥開纏在手腕上的糖玉念珠,重重握住那枚煙青玉平安豆:
阿綾,你若泉下有知,不必保我平安,隻需讓我們大仇得報。
亂箭齊射中,喊聲此起彼伏,雲的哭聲和貴妃宮女的尖叫從後方傳來,瑞和帝牙關緊咬,衝車外的貼身侍衛吩咐道:“去保護貴妃和六皇子!”
“父皇小心!呃……”雲珩撲上去擋住了瑞和帝,一支箭噗嗤刺入上臂。
瑞和帝一驚,抓住劍身,攔腰掰斷,迅速將箭尾浸入茶壺,淹滅火苗。
“父皇,敵人在高處設伏,您千萬不要露頭……”雲珩氣息顫抖,抬起頭來。
“珩兒……你……”
母後亡故近二十載,這似乎是瑞和帝第一次喚他乳名,第一次這樣看著他,好像慈愛的父親在看自己疼惜的兒子。
可雲珩心中卻毫無波瀾,不為所動。
太遲了,一切都太遲,他想要的早已不是父親的垂愛。他的父親早在為保權勢舍棄母後時就與他離心,又在殺死阿綾時,徹底在他心中死去。眼前這垂暮的帝王隻是他想要為母親,為那夭折的親兄長,為心中摯愛複仇的敵人罷了。
“下麵的禁軍聽著!束手就擒者可免死罪!抓住謀逆太子者!賞!”雲親聲喊道。
瑞和帝聞聲渾身一震,眼中幾欲噴出火光,他放開雲珩,怒氣衝衝一腳踢開了龍輦的車門,抬頭便看到雲披掛著護甲,站在不遠處的山丘上,父子間隔著刀兵火光相望,雲麵上浮現出一絲震驚。
沒有誰假惺惺地勸降,謀逆之事,舉手降了也隻能換來一具全屍,走到這一步,再無餘地轉圜。
雲揚起手一揮,閉上了眼:“放箭!”
雙方兵力粗看相差近一倍,雲又占盡地利。但他那兩百府兵幾乎都隻是壯聲勢的擺設罷了,從未真刀真槍用血肉之軀拚殺過,見到血肉橫飛,他們中的多數驚懼畏縮,竟不敢上前衝殺。
這便大大動搖了軍心,給了對方可乘之機,戰場上,勇字當先,禁軍訓練有素,臨危不亂,一步一步挽迴頹勢。
四喜頂著火雨,拖著隨駕太醫,在人肉盾的掩護下往前挪,好歹是把一把年紀的老太醫護送上了龍輦,讓他能替雲珩治療。可才拔了箭,龍輦已嗆得待不住人了,眾人無奈隻能下車,一路後退到官道另一邊的林中。
下車前,雲珩沒有忘記抓上紙筆,靠著樹幹寫下調令,蓋了印信,派人從林中繞路往京城送去求救加急。
“京城兵馬再快也要明日近午才能趕到這裏,再派快馬,往迴走,去最近的縣衙。”雲珩衣袖被撕開,箭傷汩汩冒血也顧不得,太醫哆哆嗦嗦替他上藥在纏緊厚厚的繃帶,“再派幾個精於騎術的,不要繞路,就從他們眼皮子底下往北跑。若有人能成功引開追兵百裏外,活下來的迴京即封正五品禦前侍衛,賞銀千兩,若不幸捐軀,則追封正四品上騎都尉,封妻蔭子。”
“是。”
混亂中,貴妃抱著雲狼狽得蹲在地上,六皇子一雙圓溜溜的眼裏都是淚,已然哭不出聲。
雲珩伸手抹了一把他粘了灰的小臉,右手提劍,從容走到瑞和帝麵前。
“父皇不必驚慌,稍安勿躁,禁軍隻是一時措手不及……此處有樹林作掩護,最多再撐兩個時辰,最近的縣衙府兵就能趕到……若是有人突圍成功,天亮前少羽便可整裝前來救駕。”
瑞和帝搖搖頭,指了指以雲珩身後:“撐不了兩個時辰。這個逆子自然知道,在此處造反需得速戰速決。”
雲珩起身迴頭,發覺雲在高處箭雨的掩護下,帶著那隊擅馬戰的逃兵衝下了山,似要一鼓作氣,殲滅護駕禁軍。
眼見禁軍被步步壓製,瑞和帝臉色發黑,額上青筋跳動,衝雲珩攤開手,咬牙切齒:“把劍給朕。”
“不,父皇龍體貴重,不得有絲毫損傷!”雲珩一驚,向後退了一步,單膝跪地,“莫要衝動,兒臣想辦法護您突圍!”
幾個太監反應過來,連貴妃在內撲通撲通跪了一地,拚命阻攔:“皇上息怒!萬萬不可以身犯險!”
“等等!陛下,殿下,有……有馬蹄聲!”四喜道,“不對啊,這,報信人才走了一炷香……即使是最近的縣衙也來不及……怎麽會這麽快……”
所有人都聽到了由遠及近的馬蹄聲,眾人紛紛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場麵漸漸安靜,才顯出這聲音愈發震耳欲聾,竟是一隻幾百人的騎兵隊伍。
看到雲璋的一刻,雲腦子一懵,有如一道雷光劈下。
而後他醍醐灌頂。
什麽父皇病重,什麽隻身南下……這分明就是雲珩聯合雲璋的陰謀!以身為餌,誘他入圈套!
雲苦笑,可就算知道這是圈套又如何,主動權早已盡失,從他失去了安國公這個靠山,牆倒眾人推開始,他便注定一敗塗地,不過是等雲珩挑個日子給他個痛快罷了。
自己早該警覺的,可雲珩自幼便帶著一身破綻,幾次險些叫他得手,以至於所有人都對這個搖搖欲墜的太子掉以輕心。
這些日子他細細想過,每次交鋒看似兇險,雲珩最終卻總是能化險為夷,甚至因禍得福,這分明就是個心機深沉,狡猾又狠辣之人,就像他的生母先皇後一般,未達目的不計後果,甚至不惜連自己的命都搭上……
火光中,他默默看著半邊衣袍被血染透的太子殿下,雲珩此舉稍有不慎,不僅會死無葬身之地,更會留下身後百年罵名,但他好似並不在乎,性命也好,權勢、天下也罷。
雲苦笑,他輸了,輸給這個命都不想要,隻要他死的瘋子。
“這就對了,不怕他急,就怕他不急。”太子不以為然,“雲現在忙於拆東牆補西牆,你猜,徐鳴那些舊部與是怎麽從北邊一路逃往京城附近,又是怎麽聯絡上素未謀麵的皇子的?”
四喜心中一驚。
“當初雲璋從前線迴來的時候與我隨口提了一句,說是戰事告捷之時,徐鳴副將的兒子帶著小股親士趁亂做了逃兵,大約是怕被牽連,想逃到關外去避風頭。”雲珩轉身,示意他跟上,主仆一前一後往耀宮的方向走去,雲珩壓低聲音,“我立即讓雲璋安排了一小隊兵馬連夜去尋,若是尋到了,就假意加入,將這些人匯總起來。”
“……然後誤導他們,引他們迴京?”
雲珩點頭:“邊疆多年無戰事,那些武人不學無術頭腦簡單,又常年生活在邊關耳目閉塞,對於京城的情勢,一知半解,甚至還不知京裏做靠山的王爺被削了爵。若是此時有人告知他們,家人和主將還有轉圜餘地,睦王爺不會對自己的舅舅坐視不理,隻是需要有人接應的話,他們自然不會放棄機會。”
“那,這些人,殿下預備怎麽用?”
“他們是逃兵,入不了京城,自然是要在外頭用……父皇有說何時啟程迴宮麽?”雲珩問道。
“太醫說,最好是等驚蟄過後,京城迴暖了再動身。”
這可真是,千載一會啊。
雲珩獨自走進書房,四喜識趣,停在了門外頭。
殿下與阿綾說話的時候,最厭有旁人在場。
就在眾人皆以為一切還會從長計議之時,太子忽然離京。
比原定計劃提前了十多天,甚至倉促到連迴程護駕的二百禁軍都沒來得及整備帶走。
京城裏猜測紛紜,不日各宮各府中,主子們便紛紛得到密報,說皇上此番的病情來勢洶洶,怕是要出事,行宮裏,太子夜夜衣不解帶侍奉左右。
雲府上自然也探聽到消息,說聖駕於七日後啟程迴宮。
他捏著紙條點燃,擰緊了眉,忖度許久後,沉重地搖了搖頭:“不對。這裏頭有事……先前明明說是病勢沉重,這才幾日,京城裏什麽要緊事都沒有,為什麽不等好轉就冒然上路?難不成……父皇他……”
父皇健在,應當還會顧念一絲父子之情,保他周全。退一步說,哪怕他們之間真因為舅舅的事葬送了父子情誼,父皇也不會眼睜睜看雲珩將他逼上絕路,畢竟讓太子獨大隻會威脅皇權,留他一命還有一枚能製衡太子黨的棋子。
可,若是父皇若不在了……
他深深歎氣,為何呢,為何老天都不幫他,非要讓父皇在這個節骨眼上病重……
“主子,喝口茶緩緩吧,未必就有事,說不準隻是消息有誤,皇上身體大好了呢?”
雲抬起頭,接過茶杯時,聽到杯碟細碎的響動,是他抑製不住的顫抖。
的確有可能。
可他該等麽?敢等麽?這樣被動地等下去,要麽,是父皇龍體無礙平安歸來,那他還能在雲珩的咄咄逼人下苟延殘喘一陣子。
可萬一,等到的是父皇仙去雲珩順利繼位,亦或是雲珩抓準時機趁父皇病重先下殺手取而代之,那他眼下按兵不動無異於等死……他甚至懷疑過父皇這奇怪的病症究竟是怎麽染上的,這一切會不會與雲珩有關?
如今的太子羽翼豐滿,朝中有左丞相和少師一家為首的文官相輔,兵部才交由蘭少羽接管,甚至連自己從未正眼看過的雲璋都立下了軍功,長成可用之才,封王立府,協領禁軍……
而他自己呢?所謂的睦王黨,樹倒猢猻散,忙著與他劃清界限算是有良心的,更有甚者為了自保,落井下石,竟將他昔日的把柄盡數送到太子手上。
眼前是一場豪賭。他想翻盤,隻剩一條路。
多方消息已證實,太子此次去玉寧走得倉促,隻帶了幾個貼身侍衛快馬疾行……所以,迴程路上,聖駕身邊隻先前隨駕而去的三百禁軍……雲看了一眼鋪在桌上的地勢圖,指在一片山地丘陵處:“不出意外,蘭少羽應當會在城外二十裏處迎駕,所以要動手,就要提前出發,最合適就是這附近。你叫府兵們,分批出城,不要惹人耳目。先去我京郊的農莊與舅舅的舊部們匯合整裝……”
“主子……您,您的意思是……要,要反?”太監臉色一白,畢竟鬥太子與謀逆的性質是截然不同的。
雲又何嚐不知,此行九死一生,希望渺茫,可卻是他唯一的可能性了。
破曉,行宮書房內,雲珩徹夜未眠,拿匕首削掉燃了一整夜的蠟淚。
“殿下。”四喜悄聲而入,付在太子殿下耳旁,“京城那邊有動靜了。”
“嗯。”
他手指輕動,將燃燒殆盡的最後一截蠟燭握在手心,碾碎成塵。
醜時,瑞和帝神清氣爽地醒來,在玉寧療養了整整三個半月,頭風雖未根除,卻甚少再發作。
“難怪祖宗要在這裏興建行宮。的確是風水寶地。”他爽朗一笑,被隨駕的年輕貌美的淑貴妃伺候著梳洗完邁出門去,發覺太子站在一棵白蘭樹下,抱著雲夠樹杈上的葉子,小雲腰間掛著一枚淨透的蟠龍玉佩,正是早年賜給太子那一枚。
太監宮女們圍在一旁笑,場景一派和樂。
瑞和帝心情甚美,看夠了才開口吩咐:“走吧,迴宮。太子這些日子奔波辛苦,別騎馬了,上朕的龍輦。”
龍輦由四匹馬拉動,寬敞到人可在其中站立。窗明幾淨,雲珩坐在瑞和帝手邊,挑了近兩個月裏要緊的政事一一呈報,入了夜,皇帝在車輦內安寢,雲珩便退出來,與禁軍一同安營紮寨。第三日傍晚,已經能遠遠看到廣茗山不高的山尖。他倚在龍輦的窗邊探出小半個身子,試圖利用窗外的涼風壓製住內心熊熊燃燒的烈火。
一千多個日夜,成敗與否,皆在此一搏。
第114章
傍晚時,雲珩吩咐眾人在驛站換馬,瑞和帝聽從了他的建議,今夜不再費力安營紮寨,而是換好馬匹,連夜北行,明日天黑前便可到達京城,不必再在外過夜。
“雲在外豢養私兵?”瑞和帝晃了晃自己手中的折子,“什麽意思?”
“迴父皇……”雲珩麵露難色,“是……”
“但說無妨。”
“兒臣得到風聲之後便叫少羽去追查,查到那批人其實並非私兵,而是原鎮北將軍徐鳴的麾下,約有四五百,在戰後主帥被問責時趁亂脫逃,後來輾轉到京城附近,似乎是……投奔了皇兄……”
瑞和帝將信將疑地看著他:“逃兵?投奔雲?你查清楚了?他竟敢沾染這些人?”
雲珩搖頭:“隻查到京城裏的確有人接濟他們,且他們正分散停留在京郊幾座農莊裏,那些農莊均隸屬皇兄。事關重大,兒臣不敢輕下定論,具體少羽還在查,原本前兩日就該有個結果的,可父皇病危的消息一到,兒臣沒等得及便趕來玉寧了……”
“嗯,這病危的假消息,也要徹查,朕倒要看看是誰膽子這麽大,敢如此詛咒朕。”瑞和帝頓了頓,“至於雲,朕以為,他不至於這麽膽大妄為,你還是查仔細些,莫要冤了……外頭什麽聲音?”
瑞和帝話音未落,車外驚馬嘶鳴,車架驟然而停,雲珩身形隨之一晃,伸手扶住了案幾,略帶驚慌地抬頭:“父皇?”
瑞和帝麵色一凜,掀開車窗遮簾衝外頭問道:“為何停……”
嗖的一聲,一隻帶火的鳳尾箭擦著天子麵前三寸,從窗外射入龍輦,又從另一側飛出車外,箭尾的火燎焦了錦緞窗簾。
“護駕!護駕!”
車外頓時一陣兵荒馬亂,箭雨落地,火光四起。
眾人忙著躲箭撲火,擺陣戒備,洪鍾似的渾厚男音自高處傳來:“太子雲珩,趁皇上身體染恙,意欲逼宮篡位,取而代之!皇長子雲得到消息,第一時間前來護駕,可惜還是遲到一步,沒能救下皇上。隻能手刃反賊,以慰父皇在天之靈!”
來了。雲真的來了。
雲珩的一顆心自離宮便懸著,這世上沒人能確保算無遺策,他總在想,這一環接一環的算計,會不會有哪一步出錯,會不會提前走漏風聲,或者雲不敢冒險,幹脆不入圈套,讓他忙到最後一場空。
好在,他這向來看不起他的皇兄沒有讓他失望。
輾轉了上千個日日夜夜,等著盼著走到這一步,如今終於要塵埃落定。
他悄悄撥開纏在手腕上的糖玉念珠,重重握住那枚煙青玉平安豆:
阿綾,你若泉下有知,不必保我平安,隻需讓我們大仇得報。
亂箭齊射中,喊聲此起彼伏,雲的哭聲和貴妃宮女的尖叫從後方傳來,瑞和帝牙關緊咬,衝車外的貼身侍衛吩咐道:“去保護貴妃和六皇子!”
“父皇小心!呃……”雲珩撲上去擋住了瑞和帝,一支箭噗嗤刺入上臂。
瑞和帝一驚,抓住劍身,攔腰掰斷,迅速將箭尾浸入茶壺,淹滅火苗。
“父皇,敵人在高處設伏,您千萬不要露頭……”雲珩氣息顫抖,抬起頭來。
“珩兒……你……”
母後亡故近二十載,這似乎是瑞和帝第一次喚他乳名,第一次這樣看著他,好像慈愛的父親在看自己疼惜的兒子。
可雲珩心中卻毫無波瀾,不為所動。
太遲了,一切都太遲,他想要的早已不是父親的垂愛。他的父親早在為保權勢舍棄母後時就與他離心,又在殺死阿綾時,徹底在他心中死去。眼前這垂暮的帝王隻是他想要為母親,為那夭折的親兄長,為心中摯愛複仇的敵人罷了。
“下麵的禁軍聽著!束手就擒者可免死罪!抓住謀逆太子者!賞!”雲親聲喊道。
瑞和帝聞聲渾身一震,眼中幾欲噴出火光,他放開雲珩,怒氣衝衝一腳踢開了龍輦的車門,抬頭便看到雲披掛著護甲,站在不遠處的山丘上,父子間隔著刀兵火光相望,雲麵上浮現出一絲震驚。
沒有誰假惺惺地勸降,謀逆之事,舉手降了也隻能換來一具全屍,走到這一步,再無餘地轉圜。
雲揚起手一揮,閉上了眼:“放箭!”
雙方兵力粗看相差近一倍,雲又占盡地利。但他那兩百府兵幾乎都隻是壯聲勢的擺設罷了,從未真刀真槍用血肉之軀拚殺過,見到血肉橫飛,他們中的多數驚懼畏縮,竟不敢上前衝殺。
這便大大動搖了軍心,給了對方可乘之機,戰場上,勇字當先,禁軍訓練有素,臨危不亂,一步一步挽迴頹勢。
四喜頂著火雨,拖著隨駕太醫,在人肉盾的掩護下往前挪,好歹是把一把年紀的老太醫護送上了龍輦,讓他能替雲珩治療。可才拔了箭,龍輦已嗆得待不住人了,眾人無奈隻能下車,一路後退到官道另一邊的林中。
下車前,雲珩沒有忘記抓上紙筆,靠著樹幹寫下調令,蓋了印信,派人從林中繞路往京城送去求救加急。
“京城兵馬再快也要明日近午才能趕到這裏,再派快馬,往迴走,去最近的縣衙。”雲珩衣袖被撕開,箭傷汩汩冒血也顧不得,太醫哆哆嗦嗦替他上藥在纏緊厚厚的繃帶,“再派幾個精於騎術的,不要繞路,就從他們眼皮子底下往北跑。若有人能成功引開追兵百裏外,活下來的迴京即封正五品禦前侍衛,賞銀千兩,若不幸捐軀,則追封正四品上騎都尉,封妻蔭子。”
“是。”
混亂中,貴妃抱著雲狼狽得蹲在地上,六皇子一雙圓溜溜的眼裏都是淚,已然哭不出聲。
雲珩伸手抹了一把他粘了灰的小臉,右手提劍,從容走到瑞和帝麵前。
“父皇不必驚慌,稍安勿躁,禁軍隻是一時措手不及……此處有樹林作掩護,最多再撐兩個時辰,最近的縣衙府兵就能趕到……若是有人突圍成功,天亮前少羽便可整裝前來救駕。”
瑞和帝搖搖頭,指了指以雲珩身後:“撐不了兩個時辰。這個逆子自然知道,在此處造反需得速戰速決。”
雲珩起身迴頭,發覺雲在高處箭雨的掩護下,帶著那隊擅馬戰的逃兵衝下了山,似要一鼓作氣,殲滅護駕禁軍。
眼見禁軍被步步壓製,瑞和帝臉色發黑,額上青筋跳動,衝雲珩攤開手,咬牙切齒:“把劍給朕。”
“不,父皇龍體貴重,不得有絲毫損傷!”雲珩一驚,向後退了一步,單膝跪地,“莫要衝動,兒臣想辦法護您突圍!”
幾個太監反應過來,連貴妃在內撲通撲通跪了一地,拚命阻攔:“皇上息怒!萬萬不可以身犯險!”
“等等!陛下,殿下,有……有馬蹄聲!”四喜道,“不對啊,這,報信人才走了一炷香……即使是最近的縣衙也來不及……怎麽會這麽快……”
所有人都聽到了由遠及近的馬蹄聲,眾人紛紛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場麵漸漸安靜,才顯出這聲音愈發震耳欲聾,竟是一隻幾百人的騎兵隊伍。
看到雲璋的一刻,雲腦子一懵,有如一道雷光劈下。
而後他醍醐灌頂。
什麽父皇病重,什麽隻身南下……這分明就是雲珩聯合雲璋的陰謀!以身為餌,誘他入圈套!
雲苦笑,可就算知道這是圈套又如何,主動權早已盡失,從他失去了安國公這個靠山,牆倒眾人推開始,他便注定一敗塗地,不過是等雲珩挑個日子給他個痛快罷了。
自己早該警覺的,可雲珩自幼便帶著一身破綻,幾次險些叫他得手,以至於所有人都對這個搖搖欲墜的太子掉以輕心。
這些日子他細細想過,每次交鋒看似兇險,雲珩最終卻總是能化險為夷,甚至因禍得福,這分明就是個心機深沉,狡猾又狠辣之人,就像他的生母先皇後一般,未達目的不計後果,甚至不惜連自己的命都搭上……
火光中,他默默看著半邊衣袍被血染透的太子殿下,雲珩此舉稍有不慎,不僅會死無葬身之地,更會留下身後百年罵名,但他好似並不在乎,性命也好,權勢、天下也罷。
雲苦笑,他輸了,輸給這個命都不想要,隻要他死的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