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你帶阿綾來就是了,幹嘛拖上我……你看那顧小姐,恨不能直接坐在阿綾身邊不走了……”阿櫟嘀咕抱怨。
“閉嘴,吃你的飯。”沈如頗有些不自在,眼見著這顧小姐少女芳心大動,可阿綾客客氣氣,不解風情似的,不知是不是因為開竅晚,鬧得氣氛有些尷尬。
迴到繡莊,顧老板開始三天兩頭相邀再聚,甚至親自登門,旁敲側擊兩個孩子的婚事。
“阿綾才十五,好歹等明年再說。”沈如反複推脫。
“虛歲都十六了啊,他不是秋天生的嗎,也不算早了。如若你想再留一留他,那我們先把親事訂下嘛。”顧老板毫不氣餒,似乎認定了這個準女婿,“如今行裏都傳遍了,誰人不知沈老板教出了玉寧最年輕的一等繡匠,我怕明年你這門檻都要被踏破啊……”
“這……到時候也看他自己的意思,和哪個看對了眼我也懶得管……”沈如訕笑。
“沈老板這麽想可不對啊,婚娶之事,誰人不是父母之命啊。阿綾沒有親人,算是您半個兒子,沈老板與我家門當戶對知根知底,在玉寧可謂強強聯合,再合適沒有,至於兩個娃娃,多看看不就看對眼了……”
顧老板帶著十二萬分誠意,鬧得沈如焦頭爛額,私下裏也催問過幾次:“阿綾,你對那顧小姐,當真……”
他搖搖頭,深深一拜:“老師,我對顧小姐並無那份心思。此時辜負她一番錯愛,總比辜負她一輩子強。”
“多大你才,怎麽就一輩子了……真是……我迴絕他就是了。”沈如忙扶起他。
眼下,能去京城似乎是給了他個解脫,離開玉寧,過些年那些人自然也會將他淡忘。顧小姐定能覓到真正的意中人,自己也不必虧欠別人什麽。聽說,禦前做事,月銀雖說隻是與織造局持平,但時不時有主子們額外的犒賞,若是此行能攢下些銀兩,沈如便可如願辦一所繡學,不再勞神動骨跑進跑出地看貨做生意,而是安安心心帶學生了。
吳大人的折子遞上去,上頭還算體恤,叫他們倆年後啟程進京。
大年初一,沈如照例封了個紅包給阿綾。
他伸手接過,掂量著分量不對。解開一看,裏頭都是碎銀子,少說十幾兩。
“老師……這太多了……”他隨手取出兩塊,將剩下的悉數歸還,“壓歲壓祟,意頭到了就好嘛。”
沈如卻執意叫他收著。
“阿綾,今年秋天就十六了吧?男孩子到了十六啊,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大人了,可以娶妻生子,再不歸誰管,自己做自己的主。所以,這是最後一年給你封壓歲錢了。”她摸了摸阿綾的發頂,“ 這些銀子也不隻是壓歲。眼見著你們都要離開家了,有句話叫窮家富路,你和阿櫟兩人這一路,我也幫襯不上什麽,隻能給你們點銀子傍身。他雖比你年長,心性卻總也長不大,比起你來更叫人不放心。”沈如笑著直搖頭,歎了口氣,“入了宮,你得替沈看好他,不要叫他得罪人,也別讓他闖了禍啊。”
……
“沈……”他許久沒這樣叫沈如,心裏竟有些舍不得了。雖說他孑然一身,可就像兒時那個神算子說的,他命中注定有貴人相助。自打他出生起,沈便盡心盡力護他助他,幾乎將他當做自己的兒子。以後到了京城裏無親無故,他定會思念玉寧這間小小的繡莊吧。這裏裝滿了他與阿娘的迴憶,也有一份不是家人卻勝似家人的牽腸掛肚,“放心,我定好好盯著他。”
正月初八,新年休業的店鋪紛紛開張。一清早,織造局內,吳和洲將他二人招到跟前,給了他們帶印鑒的公文,交代了幾句後,送他們出門。大門外的馬車準備停當,預備載他們北上。
馬車旁,翠金眼角泛紅,陪沈如站在那裏,最後遞了個包袱給他們:“京城不比玉寧,還下雪呢。這裏頭是昨晚才趕完的兩件棉披風,你們路上若覺得冷就穿上。”
阿櫟頭先幾日一想到要去京城了,還興奮地失眠,臨出發才後知後覺地難過起來,杵在沈如跟前婆婆媽媽不願上車,最後被當眾拍了一把腦袋瓜子,才依依不舍地爬上車去。
車窗簾子一放下去,阿櫟便紅了眼圈,清早街上靜,馬蹄踏在石板路上清脆的噠噠聲莫名空寂。
阿綾原本還算平靜,被他們這麽一鬧,心裏也忍不住一陣發酸,趁沒跑遠,又探頭出去:“!姐姐!你們照顧好自己!”
他這不大響亮的一嗓子,叫翠金在旁邊掏出帕子抹開了淚。
馬車晝跑夜休,跑到第四個深夜才趕到京城。
連續幾日的顛簸,天氣越跑越冷,加之進城門後反反複複的盤查,阿綾他們蜷縮在車裏,先前那點對京城的期待早已消磨幹淨,夜半三更,他此刻對車外頭是什麽樣沒有一丁點興趣,隻盼著快些趕到安頓之所,能舒舒服服沐浴,再抱個湯婆子睡上一覺。
進了個陌生的院門,交了文書,領了衣袍鋪蓋,他們怕擾了旁人,燈都沒點,摸著黑擦洗了一下,便上床睡了,冷冰冰的被窩暖了許久才睡著。
第二日才過寅時,又被人粗魯地吵醒,著急忙慌套上昨夜分發給他們的廣袖圓領袍,匆匆站進了人群中,跟在隊尾,準備進宮。阿綾打眼一看,這造辦處各類匠人近百,這還不知人齊不齊。大家穿著相似,都是類似於官服的圓領,樸素寡淡的月白色,沒什麽裝飾底紋或刺繡。隻站在最前的幾位,袍子是井天青的,胸前背後繡著或黃鸝的補子,是末流七八品的官服。
京城不比玉寧那樣空氣濕軟,雖說已經入了春,可清晨的風依舊冷冽幹燥,阿櫟一起身便開始流鼻血,一路走進宮門,行至造辦處,一條帕子已是鮮血淋漓。
造辦處的主事見了滿臉嫌棄:“你叫什麽?”
“沈白櫟……”阿櫟堵著鼻子悶悶答道。
對方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嘖,你們新來的幾個,這幾日先把規矩都學學好。見了人怎麽行禮迴話,哪裏能去哪裏不能去,哪些話說得說不得。”他伸手點了個與阿綾他們年紀相仿的年輕男子,“孔甯,你給他們交代清楚,別耽誤差事。”
“是。趙大人。”
“剛剛那位是我們造辦處的主事,趙大人。”孔甯年十九,祖傳禦用金匠,京城人士,一手花絲鑲嵌的絕活,也是半年前才入宮。
他帶著阿綾及幾個人同批進宮的新人領了腰牌,一個個分發下來:“這個是你的,沈白櫟。葉書綾是?”
“是我。”阿綾伸手接過自己的木質腰牌,四周有精細的浮雕忍冬藤蔓紋,“叫我阿綾就好。”
正麵刻所屬與職位:
禦用造辦處
繡匠
背麵則是他的大名:
葉書綾
“這牌子在皇宮內不可離身,亦不可外借。”孔甯說起話來細聲細氣,倒與他熟知的京城人士不同。
阿綾曾見過許多去玉寧采買的北方商人,皆骨骼寬闊,聲音爽朗,包含那京城調派到玉寧的吳大人也是這般。
“怎麽?”孔甯見阿綾不錯眼地盯他,也毫不客氣地打量迴去,雖說年紀小,身上倒有點不顯著的傲氣。
“啊,沒怎麽。”阿綾對他笑笑,“孔甯哥,你接著說。”
“嗯,其他不那麽急,在這宮裏最要緊的,就是四點,不亂走,不亂看,不亂聽,不亂說。”孔甯聽他開口叫了一聲哥,似乎很受用,眼神緩和許多,找出一張圖鋪在桌上,看著像是宮內的地圖。圖上大片大片留白,隻標注了每日朝臣們要上朝的玉宸殿所在及各個宮門所在。
見阿綾不解,他解釋說:“我們沒有品級的匠人,如非主子們傳召,由掌事的公公或姑姑領路,是不可在宮內隨意行走的。所以你們認得宮門到這裏的路就夠了。”
孔甯滔滔不絕半個時辰,他們聽得有些傻眼。
原以為隻是換個地方刺繡而已,不想一連半個月阿綾連針都沒怎麽碰,淨顧著認人學規矩了。
哪些是要跪的主子,每個品階能穿戴什麽顏色什麽紋樣,有哪些忌諱。在皇城可不比玉寧山高皇帝遠,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位置不可僭越,每句話,每個動作都性命攸關。
25 [公[*眾-]號-[閑*閑][.書.坊]
禦用造辦處設在宮城內,離禦書房隻消走兩刻那麽近。
工匠們的住所在宮城東門外,每日卯時憑腰牌進宮,宮門落鎖前離宮,不得擅留。
天氣迴暖,宮裏迎來了喜事,年輕的淑妃被太醫診出已有三個月身孕,時隔多年,皇帝終於又要迎來新皇兒,大喜之下晉她為淑貴妃,抬了一個品級,後位懸空多年,如此一來,她頭頂上就隻剩一個協理六宮的皇貴妃了。
阿綾總算接到了差事,與其他幾個禦用的裁縫、織匠、繡匠一同,替即將晉升的淑貴妃縫製冊封禮所用冠服,孔甯他們也開始趕製皇妃專屬翟冠。
淑妃乃正二品,與他曾熟知的太子妃冠服稍有不同,皇妃的霞帔用妝花織雲霞紋,無需刺繡,阿綾隻需繡鞠衣與褙子的金線團鳳紋即可。
他被孔甯提點過,說他年紀最小,來的又晚,做什麽都要學會看前輩們的顏色。就好比他這手速,太快了,顯得別人不如他勤勉似的。於是阿綾繡繡停停,有意配合其他人的進度。
可這造辦處的氣氛不比曾經的繡莊,每個人的嘴巴都咬的死緊,至多見了麵相互行個禮點個頭,而後各自沉默地做分內之事,仿佛生怕一個交友不慎,哪日就被牽連了。
阿綾來了這許久,沒結交到什麽人,除了偶爾下值後和阿櫟一同,約上年紀相仿的孔甯去館子裏吃一頓,再無其他事好做,百無聊賴。
今晚阿櫟多喝了幾杯,睡前忍不住感歎一句:“早知道就留在玉寧了,這種地……”
“阿櫟,別胡說。”阿綾適時打斷他,畢竟隔牆有耳。
“是。是我又不謹慎了……不說了,快睡吧……”
阿綾替他抽掉發髻上的素銀簪,脫了鞋,蓋上被子,悄悄歎了口氣,其實阿櫟沒說錯什麽。
雖然他從小顛沛,早適應了既來之則安之的生活,但來到這裏還是不免後悔。京城與想象中大相徑庭,他興致勃勃而來想要一探究竟,可這天下人都心向往之的繁華之地,似乎隻有無窮無盡的規矩與束縛。
玉寧府裏雖也有貧富之分,人卻大多活的愜意自由。
哪像這京城,天潢貴胄,達官顯貴與普通百姓,卻由一圈一圈高聳的城牆門樓隔開來,並不互通。
權利的最中心是皇帝後妃皇子公主們所居住的宮城,前庭除軍機處等要地,還設有擔負衣食住行之責的造辦處,禦茶膳房,等皇家專屬機構。
向外擴張一層城牆,則是皇親國戚達官顯貴居住的皇城。皇城內王侯將相府宅林立,雖囊括秀麗的湖光山色,閑雜人等根本不能擅自行走,更不可無故接近皇家祭祀所用的太廟,社稷壇與蠶壇。阿綾他們的活動範圍無非是幾家食肆酒館罷了。
而皇城再外頭一圈,是文武百官,朝廷的各部各寺所在的內城。六部五寺,翰林院皆設於此。
至於小官小吏以及真正的平頭百姓,市井煙火,統統被高聳的塔樓城牆隔在南邊,那裏叫做外城。
阿綾在黑暗中歎了口氣,就連這些也統統都是道聽途說。他不像孔甯,父母家人就住在外城,每月初一十五可出城放風。
來此的兩個多月裏,他日複一日,天不亮便起床,收拾妥當後沿著同樣的路線入宮上值,而後寸步不離造辦處的院子,直至下值,原路返迴。
早知如此……何必……唉,算了,不想這些有的沒的。
阿綾翻了個身,聽著阿櫟均勻的鼾聲入睡。
轉眼,造辦處的院中栽的紫藤老木抽芽開花,一樹搖曳,阿綾的繡架擱在二樓窗子旁,抬頭恍惚一算,這都五月了,京城花期要比南邊遲上半個多月。
“阿綾,別忙了,下頭叫我們呢。”孔甯拍了拍他肩膀,“淑貴妃娘娘宮裏掌事的塗公公來了。”
阿綾心一沉,放下手中針線,先前來的明明都是小宮女和小太監,怎麽今日掌事公公親自出現……他小心翼翼問道:“冊封禮不是過了麽……這是,出什麽岔子了?”
“看著不像,趙主事眉開眼笑的,應當是來封賞的吧。”
果然,正廳趙主事麵前聚了一排十幾個人頭,金匠玉匠織匠繡匠一字排開,門前一頗有派頭的宦官正慢悠悠來迴踱步,著檀褐色,是個六品掌事。
見人齊了,趙主事對那人行個禮:“塗公公,就是這些人了。”
塗公公轉身,目光跟隨介紹一一掃過眾人,身旁有小太監挨個替他封紅包,說是娘娘賞各位辦差盡心。路過阿綾阿櫟時,塗公公原本有些敷衍的笑眼倏忽一睜,隨即一笑,開了金口。
“聽說自古玉寧府出美人,不想連小子們居然也生的這麽水靈。幾歲了?幾時來的?我上次來這造辦處還沒瞧見你呢。”塗公公踱到阿綾背後。
阿綾見他看的是自己,便規規矩矩答:“迴公公的話,過兩個月十六,我們是正月十……!”
不想那塗公公不等他說完,竟一把輕掐在他屁股上。
阿綾後頸的汗毛倒豎,未及多想便啪的拍開那隻手,一蹦三尺遠,登時脫口而出:“你幹嘛!”整套動作一氣嗬成。喊完他自己也愣了,畢竟長這麽大,還是頭一迴被人掐屁股,竟還是個太監,他沒有絲毫心理準備。
話音一落,不遠處敲敲打打的匠人們都停下了手頭的差事,或驚恐,或意外地盯著他,塗公公興許是沒料到會遭此反抗,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眼見是下不來台了。
一旁的孔甯見狀,忙上前一步湊到塗公公跟前:“公公,他年歲尚輕,且才入宮,不大懂規矩,您可多擔待……卑職日後定多多提點他。”說完,狠狠剜阿綾一眼,連帶著趙主事都跟著一同賠罪。
阿綾見狀忙忍下渾身不適,躬低了身子。
那塗公公冷哼一聲,留下個白眼,扶著孔甯伸出的手,邁出門檻,還順帶在那殷勤的手背上黏糊糊揩了一把,看得阿綾粟皮炸了一背。
待他走遠了,阿綾和眾人一同直起腰,站在原地抹了一把額角的汗,隻見趙主事心事重重地歎了口氣,什麽也沒說,隻揮了揮手打發他們。
他悄悄與孔甯問道:“趙主事也是正六品吧……一個掌事公公,竟也這麽大官威麽……”
“那得看是誰的人。淑貴妃娘娘如今聖眷正濃,她宮裏的人自然是要擺擺譜的。”孔甯歎了口氣,“他可是娘娘的心腹,日後你可要小心,萬萬不要再開罪於他,到時可沒人救你。”
“可他剛剛……剛剛……”阿綾一想到那蓄意一捏,頓時有些反胃。
“我知道,他是有那麽些……唉,不過你個大男人,被他摸一把又不少塊肉,忍著便是了……況且他若真對你青眼有加,後頭有你的好處呢。”孔甯不以為意,似乎頂有經驗,“說不準,娘娘宮裏的活會多派些於你,到時候還怕沒恩賞麽。”
……
阿綾皺皺眉,他本還有些感謝孔甯替他解圍,可這麽看似乎又不是那麽迴事:“這……也是規矩麽?”
孔甯坐迴自己的位子上,捏起一條細細的金絲一彎,轉臉拿意味深長的目光打量他:“不是規矩的規矩,何況也不是誰想遇都遇得上的。”
不是規矩就好。
不是規矩,就算不守也不落人口實,頂多是少些差事,少賺些賞錢,這青眼不要也罷。
“閉嘴,吃你的飯。”沈如頗有些不自在,眼見著這顧小姐少女芳心大動,可阿綾客客氣氣,不解風情似的,不知是不是因為開竅晚,鬧得氣氛有些尷尬。
迴到繡莊,顧老板開始三天兩頭相邀再聚,甚至親自登門,旁敲側擊兩個孩子的婚事。
“阿綾才十五,好歹等明年再說。”沈如反複推脫。
“虛歲都十六了啊,他不是秋天生的嗎,也不算早了。如若你想再留一留他,那我們先把親事訂下嘛。”顧老板毫不氣餒,似乎認定了這個準女婿,“如今行裏都傳遍了,誰人不知沈老板教出了玉寧最年輕的一等繡匠,我怕明年你這門檻都要被踏破啊……”
“這……到時候也看他自己的意思,和哪個看對了眼我也懶得管……”沈如訕笑。
“沈老板這麽想可不對啊,婚娶之事,誰人不是父母之命啊。阿綾沒有親人,算是您半個兒子,沈老板與我家門當戶對知根知底,在玉寧可謂強強聯合,再合適沒有,至於兩個娃娃,多看看不就看對眼了……”
顧老板帶著十二萬分誠意,鬧得沈如焦頭爛額,私下裏也催問過幾次:“阿綾,你對那顧小姐,當真……”
他搖搖頭,深深一拜:“老師,我對顧小姐並無那份心思。此時辜負她一番錯愛,總比辜負她一輩子強。”
“多大你才,怎麽就一輩子了……真是……我迴絕他就是了。”沈如忙扶起他。
眼下,能去京城似乎是給了他個解脫,離開玉寧,過些年那些人自然也會將他淡忘。顧小姐定能覓到真正的意中人,自己也不必虧欠別人什麽。聽說,禦前做事,月銀雖說隻是與織造局持平,但時不時有主子們額外的犒賞,若是此行能攢下些銀兩,沈如便可如願辦一所繡學,不再勞神動骨跑進跑出地看貨做生意,而是安安心心帶學生了。
吳大人的折子遞上去,上頭還算體恤,叫他們倆年後啟程進京。
大年初一,沈如照例封了個紅包給阿綾。
他伸手接過,掂量著分量不對。解開一看,裏頭都是碎銀子,少說十幾兩。
“老師……這太多了……”他隨手取出兩塊,將剩下的悉數歸還,“壓歲壓祟,意頭到了就好嘛。”
沈如卻執意叫他收著。
“阿綾,今年秋天就十六了吧?男孩子到了十六啊,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大人了,可以娶妻生子,再不歸誰管,自己做自己的主。所以,這是最後一年給你封壓歲錢了。”她摸了摸阿綾的發頂,“ 這些銀子也不隻是壓歲。眼見著你們都要離開家了,有句話叫窮家富路,你和阿櫟兩人這一路,我也幫襯不上什麽,隻能給你們點銀子傍身。他雖比你年長,心性卻總也長不大,比起你來更叫人不放心。”沈如笑著直搖頭,歎了口氣,“入了宮,你得替沈看好他,不要叫他得罪人,也別讓他闖了禍啊。”
……
“沈……”他許久沒這樣叫沈如,心裏竟有些舍不得了。雖說他孑然一身,可就像兒時那個神算子說的,他命中注定有貴人相助。自打他出生起,沈便盡心盡力護他助他,幾乎將他當做自己的兒子。以後到了京城裏無親無故,他定會思念玉寧這間小小的繡莊吧。這裏裝滿了他與阿娘的迴憶,也有一份不是家人卻勝似家人的牽腸掛肚,“放心,我定好好盯著他。”
正月初八,新年休業的店鋪紛紛開張。一清早,織造局內,吳和洲將他二人招到跟前,給了他們帶印鑒的公文,交代了幾句後,送他們出門。大門外的馬車準備停當,預備載他們北上。
馬車旁,翠金眼角泛紅,陪沈如站在那裏,最後遞了個包袱給他們:“京城不比玉寧,還下雪呢。這裏頭是昨晚才趕完的兩件棉披風,你們路上若覺得冷就穿上。”
阿櫟頭先幾日一想到要去京城了,還興奮地失眠,臨出發才後知後覺地難過起來,杵在沈如跟前婆婆媽媽不願上車,最後被當眾拍了一把腦袋瓜子,才依依不舍地爬上車去。
車窗簾子一放下去,阿櫟便紅了眼圈,清早街上靜,馬蹄踏在石板路上清脆的噠噠聲莫名空寂。
阿綾原本還算平靜,被他們這麽一鬧,心裏也忍不住一陣發酸,趁沒跑遠,又探頭出去:“!姐姐!你們照顧好自己!”
他這不大響亮的一嗓子,叫翠金在旁邊掏出帕子抹開了淚。
馬車晝跑夜休,跑到第四個深夜才趕到京城。
連續幾日的顛簸,天氣越跑越冷,加之進城門後反反複複的盤查,阿綾他們蜷縮在車裏,先前那點對京城的期待早已消磨幹淨,夜半三更,他此刻對車外頭是什麽樣沒有一丁點興趣,隻盼著快些趕到安頓之所,能舒舒服服沐浴,再抱個湯婆子睡上一覺。
進了個陌生的院門,交了文書,領了衣袍鋪蓋,他們怕擾了旁人,燈都沒點,摸著黑擦洗了一下,便上床睡了,冷冰冰的被窩暖了許久才睡著。
第二日才過寅時,又被人粗魯地吵醒,著急忙慌套上昨夜分發給他們的廣袖圓領袍,匆匆站進了人群中,跟在隊尾,準備進宮。阿綾打眼一看,這造辦處各類匠人近百,這還不知人齊不齊。大家穿著相似,都是類似於官服的圓領,樸素寡淡的月白色,沒什麽裝飾底紋或刺繡。隻站在最前的幾位,袍子是井天青的,胸前背後繡著或黃鸝的補子,是末流七八品的官服。
京城不比玉寧那樣空氣濕軟,雖說已經入了春,可清晨的風依舊冷冽幹燥,阿櫟一起身便開始流鼻血,一路走進宮門,行至造辦處,一條帕子已是鮮血淋漓。
造辦處的主事見了滿臉嫌棄:“你叫什麽?”
“沈白櫟……”阿櫟堵著鼻子悶悶答道。
對方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嘖,你們新來的幾個,這幾日先把規矩都學學好。見了人怎麽行禮迴話,哪裏能去哪裏不能去,哪些話說得說不得。”他伸手點了個與阿綾他們年紀相仿的年輕男子,“孔甯,你給他們交代清楚,別耽誤差事。”
“是。趙大人。”
“剛剛那位是我們造辦處的主事,趙大人。”孔甯年十九,祖傳禦用金匠,京城人士,一手花絲鑲嵌的絕活,也是半年前才入宮。
他帶著阿綾及幾個人同批進宮的新人領了腰牌,一個個分發下來:“這個是你的,沈白櫟。葉書綾是?”
“是我。”阿綾伸手接過自己的木質腰牌,四周有精細的浮雕忍冬藤蔓紋,“叫我阿綾就好。”
正麵刻所屬與職位:
禦用造辦處
繡匠
背麵則是他的大名:
葉書綾
“這牌子在皇宮內不可離身,亦不可外借。”孔甯說起話來細聲細氣,倒與他熟知的京城人士不同。
阿綾曾見過許多去玉寧采買的北方商人,皆骨骼寬闊,聲音爽朗,包含那京城調派到玉寧的吳大人也是這般。
“怎麽?”孔甯見阿綾不錯眼地盯他,也毫不客氣地打量迴去,雖說年紀小,身上倒有點不顯著的傲氣。
“啊,沒怎麽。”阿綾對他笑笑,“孔甯哥,你接著說。”
“嗯,其他不那麽急,在這宮裏最要緊的,就是四點,不亂走,不亂看,不亂聽,不亂說。”孔甯聽他開口叫了一聲哥,似乎很受用,眼神緩和許多,找出一張圖鋪在桌上,看著像是宮內的地圖。圖上大片大片留白,隻標注了每日朝臣們要上朝的玉宸殿所在及各個宮門所在。
見阿綾不解,他解釋說:“我們沒有品級的匠人,如非主子們傳召,由掌事的公公或姑姑領路,是不可在宮內隨意行走的。所以你們認得宮門到這裏的路就夠了。”
孔甯滔滔不絕半個時辰,他們聽得有些傻眼。
原以為隻是換個地方刺繡而已,不想一連半個月阿綾連針都沒怎麽碰,淨顧著認人學規矩了。
哪些是要跪的主子,每個品階能穿戴什麽顏色什麽紋樣,有哪些忌諱。在皇城可不比玉寧山高皇帝遠,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位置不可僭越,每句話,每個動作都性命攸關。
25 [公[*眾-]號-[閑*閑][.書.坊]
禦用造辦處設在宮城內,離禦書房隻消走兩刻那麽近。
工匠們的住所在宮城東門外,每日卯時憑腰牌進宮,宮門落鎖前離宮,不得擅留。
天氣迴暖,宮裏迎來了喜事,年輕的淑妃被太醫診出已有三個月身孕,時隔多年,皇帝終於又要迎來新皇兒,大喜之下晉她為淑貴妃,抬了一個品級,後位懸空多年,如此一來,她頭頂上就隻剩一個協理六宮的皇貴妃了。
阿綾總算接到了差事,與其他幾個禦用的裁縫、織匠、繡匠一同,替即將晉升的淑貴妃縫製冊封禮所用冠服,孔甯他們也開始趕製皇妃專屬翟冠。
淑妃乃正二品,與他曾熟知的太子妃冠服稍有不同,皇妃的霞帔用妝花織雲霞紋,無需刺繡,阿綾隻需繡鞠衣與褙子的金線團鳳紋即可。
他被孔甯提點過,說他年紀最小,來的又晚,做什麽都要學會看前輩們的顏色。就好比他這手速,太快了,顯得別人不如他勤勉似的。於是阿綾繡繡停停,有意配合其他人的進度。
可這造辦處的氣氛不比曾經的繡莊,每個人的嘴巴都咬的死緊,至多見了麵相互行個禮點個頭,而後各自沉默地做分內之事,仿佛生怕一個交友不慎,哪日就被牽連了。
阿綾來了這許久,沒結交到什麽人,除了偶爾下值後和阿櫟一同,約上年紀相仿的孔甯去館子裏吃一頓,再無其他事好做,百無聊賴。
今晚阿櫟多喝了幾杯,睡前忍不住感歎一句:“早知道就留在玉寧了,這種地……”
“阿櫟,別胡說。”阿綾適時打斷他,畢竟隔牆有耳。
“是。是我又不謹慎了……不說了,快睡吧……”
阿綾替他抽掉發髻上的素銀簪,脫了鞋,蓋上被子,悄悄歎了口氣,其實阿櫟沒說錯什麽。
雖然他從小顛沛,早適應了既來之則安之的生活,但來到這裏還是不免後悔。京城與想象中大相徑庭,他興致勃勃而來想要一探究竟,可這天下人都心向往之的繁華之地,似乎隻有無窮無盡的規矩與束縛。
玉寧府裏雖也有貧富之分,人卻大多活的愜意自由。
哪像這京城,天潢貴胄,達官顯貴與普通百姓,卻由一圈一圈高聳的城牆門樓隔開來,並不互通。
權利的最中心是皇帝後妃皇子公主們所居住的宮城,前庭除軍機處等要地,還設有擔負衣食住行之責的造辦處,禦茶膳房,等皇家專屬機構。
向外擴張一層城牆,則是皇親國戚達官顯貴居住的皇城。皇城內王侯將相府宅林立,雖囊括秀麗的湖光山色,閑雜人等根本不能擅自行走,更不可無故接近皇家祭祀所用的太廟,社稷壇與蠶壇。阿綾他們的活動範圍無非是幾家食肆酒館罷了。
而皇城再外頭一圈,是文武百官,朝廷的各部各寺所在的內城。六部五寺,翰林院皆設於此。
至於小官小吏以及真正的平頭百姓,市井煙火,統統被高聳的塔樓城牆隔在南邊,那裏叫做外城。
阿綾在黑暗中歎了口氣,就連這些也統統都是道聽途說。他不像孔甯,父母家人就住在外城,每月初一十五可出城放風。
來此的兩個多月裏,他日複一日,天不亮便起床,收拾妥當後沿著同樣的路線入宮上值,而後寸步不離造辦處的院子,直至下值,原路返迴。
早知如此……何必……唉,算了,不想這些有的沒的。
阿綾翻了個身,聽著阿櫟均勻的鼾聲入睡。
轉眼,造辦處的院中栽的紫藤老木抽芽開花,一樹搖曳,阿綾的繡架擱在二樓窗子旁,抬頭恍惚一算,這都五月了,京城花期要比南邊遲上半個多月。
“阿綾,別忙了,下頭叫我們呢。”孔甯拍了拍他肩膀,“淑貴妃娘娘宮裏掌事的塗公公來了。”
阿綾心一沉,放下手中針線,先前來的明明都是小宮女和小太監,怎麽今日掌事公公親自出現……他小心翼翼問道:“冊封禮不是過了麽……這是,出什麽岔子了?”
“看著不像,趙主事眉開眼笑的,應當是來封賞的吧。”
果然,正廳趙主事麵前聚了一排十幾個人頭,金匠玉匠織匠繡匠一字排開,門前一頗有派頭的宦官正慢悠悠來迴踱步,著檀褐色,是個六品掌事。
見人齊了,趙主事對那人行個禮:“塗公公,就是這些人了。”
塗公公轉身,目光跟隨介紹一一掃過眾人,身旁有小太監挨個替他封紅包,說是娘娘賞各位辦差盡心。路過阿綾阿櫟時,塗公公原本有些敷衍的笑眼倏忽一睜,隨即一笑,開了金口。
“聽說自古玉寧府出美人,不想連小子們居然也生的這麽水靈。幾歲了?幾時來的?我上次來這造辦處還沒瞧見你呢。”塗公公踱到阿綾背後。
阿綾見他看的是自己,便規規矩矩答:“迴公公的話,過兩個月十六,我們是正月十……!”
不想那塗公公不等他說完,竟一把輕掐在他屁股上。
阿綾後頸的汗毛倒豎,未及多想便啪的拍開那隻手,一蹦三尺遠,登時脫口而出:“你幹嘛!”整套動作一氣嗬成。喊完他自己也愣了,畢竟長這麽大,還是頭一迴被人掐屁股,竟還是個太監,他沒有絲毫心理準備。
話音一落,不遠處敲敲打打的匠人們都停下了手頭的差事,或驚恐,或意外地盯著他,塗公公興許是沒料到會遭此反抗,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眼見是下不來台了。
一旁的孔甯見狀,忙上前一步湊到塗公公跟前:“公公,他年歲尚輕,且才入宮,不大懂規矩,您可多擔待……卑職日後定多多提點他。”說完,狠狠剜阿綾一眼,連帶著趙主事都跟著一同賠罪。
阿綾見狀忙忍下渾身不適,躬低了身子。
那塗公公冷哼一聲,留下個白眼,扶著孔甯伸出的手,邁出門檻,還順帶在那殷勤的手背上黏糊糊揩了一把,看得阿綾粟皮炸了一背。
待他走遠了,阿綾和眾人一同直起腰,站在原地抹了一把額角的汗,隻見趙主事心事重重地歎了口氣,什麽也沒說,隻揮了揮手打發他們。
他悄悄與孔甯問道:“趙主事也是正六品吧……一個掌事公公,竟也這麽大官威麽……”
“那得看是誰的人。淑貴妃娘娘如今聖眷正濃,她宮裏的人自然是要擺擺譜的。”孔甯歎了口氣,“他可是娘娘的心腹,日後你可要小心,萬萬不要再開罪於他,到時可沒人救你。”
“可他剛剛……剛剛……”阿綾一想到那蓄意一捏,頓時有些反胃。
“我知道,他是有那麽些……唉,不過你個大男人,被他摸一把又不少塊肉,忍著便是了……況且他若真對你青眼有加,後頭有你的好處呢。”孔甯不以為意,似乎頂有經驗,“說不準,娘娘宮裏的活會多派些於你,到時候還怕沒恩賞麽。”
……
阿綾皺皺眉,他本還有些感謝孔甯替他解圍,可這麽看似乎又不是那麽迴事:“這……也是規矩麽?”
孔甯坐迴自己的位子上,捏起一條細細的金絲一彎,轉臉拿意味深長的目光打量他:“不是規矩的規矩,何況也不是誰想遇都遇得上的。”
不是規矩就好。
不是規矩,就算不守也不落人口實,頂多是少些差事,少賺些賞錢,這青眼不要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