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這句話,不但將戴德孺等官員嚇了一跳,連我都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讓寧王在大本營洪都等10天,這不扯呢嗎。你讓等就等啊,你是寧王親爹?人家現在是造反,兵貴神速,還不快點進攻,免得夜長夢多。


    “大人,這.....”戴德孺哭笑不得。


    正在這時,門外跑進來一名軍卒:“報——”


    這人跑得氣喘籲籲,滿頭是汗。戴德孺忙問:“何事?”


    軍卒單腿跪地,緩了下,才道:“報各位大人,剛接到線報,寧王先鋒部隊已攻克南康,正在進攻九江。”


    滿座嘩然,寧王好快啊。九江是軍事重鎮,一旦被攻陷,寧王將實力大增。廬江知府黃晉道;“大人,咱們得馳援九江啊。”


    王守仁手撚胡須道:“好。就由黃大人帶領精兵一千,立刻奔赴九江。”


    “這個.....”黃晉臉都綠了,“大人,1000兵,如何對抗寧王10萬大軍啊。”


    王守仁道:“是啊。眼下咱們打是打不過,就得等援兵。傳我命令,馬上寫討逆檄文,告知各州城府縣寧王造反一事,以安民心。”


    “是!”眾人齊應。


    “同時,各縣集結人馬,準備糧草,維持好治安,切莫讓寧王細作混進去,煽動百姓。”


    “是!”


    王守仁喝了口水,看了看戴德孺等人:“還有事嗎?下去辦吧。”


    戴德孺哭喪著臉道:“大人,你不說要留寧王在洪都呆10天嗎,請示下應該怎麽做?”


    王守仁道:“本官自有安排,去吧。”


    戴德孺等人不敢再問了,躬身行禮,都走了。王守仁閉著眼睛,不知在想什麽。我湊過去道:“王大人,不知您的辦法是?”


    王守仁笑道:“寧王誌大才疏,瞻前顧後,疑神疑鬼,難成氣候。他手下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號稱10萬,大多是土匪、強盜,像淩十一,就是盜賊出身,卻被他委以重任,拜為大將。不過他手下兩個謀士李士實和劉養正,卻有些本事。隻要除此二人,寧王不足為慮。”


    我笑道:“王大人,現在咱們就幾千兵卒,別說殺李士實和劉養正,就是淩十一來了,也對付不了。”


    王守仁道:“誰說非要殺他們。隻要讓寧王不信任他們,就足夠了。”


    我靈光一閃:“反間計!”


    王守仁點頭道:“韓公子果然機敏。”


    無怪乎後世流傳,王守仁“狡詐專兵”。專兵現在沒看出來,可夠狡詐的了。可是,這個應該怎麽辦呢?我突然想起了,《三國演義》中,“群英會蔣幹中計”這個橋段。


    “王大人,您在寧王手下可有同窗啊。您把他請來,然後喝頓酒。您假裝喝多,故意將偽造的書信放在案頭,讓那個人看到。如此,他迴去後報告寧王,大事可成。”


    王守仁搖搖頭:“我的同窗,絕沒有叛國背主之人。”


    沒有,這就難辦了。正這時,戴德孺進來了:“大人,討賊檄文我已經寫好,請過目。”說著,呈上來一張紙。


    王守仁閱後,微微皺眉:“戴知府,這檄文是給廣大百姓看的。你這文章,百姓如何讀得懂。”


    我接過來一看,嗯,戴德孺果然有水平。


    “為傳檄事:東夷西戎,狼豸行於宇內,然未有倍心,無妄瑾爾。今王道治明,雖亂臣賊子亦畏神隻······”


    這說的是什麽,我反正是不明白。戴德孺臉紅道:“大人,下官才疏,這就重寫。”


    戴德孺立刻下去,不多時,就又拿迴一篇文章。王守仁看過,又搖搖頭。我湊過去一看,這篇檄文都是對偶句,倒是挺順溜。可是,也有些晦澀。


    “大人,下官再去重寫?”


    王守仁道:“難為戴知府了,不用了,下去忙吧。”


    戴德孺臉紅的更厲害了,低著頭走了。


    王守仁道: “戴知府是進士出身,有文采。可他寫慣了公文,反而不會做百姓能讀的文章。”


    我道:“嗯,寫這麽多沒用,就把事說明白就行。寧王造反了,大家別慌,他肯定成功不了。別跟著他瞎混,沒好果子吃。這不就行了。”


    王守仁眼睛一亮:“韓公子說的對,就這麽寫。另外,還加上朝廷大軍已經集結完畢,即將攻打洪都。”


    “我開玩笑的,大人,百姓能信嗎?”


    “有官府的大印,自然會信。”


    他把毛筆遞了過來,又鋪好一張紙:“有勞韓公子。”


    我接過毛筆,手都抖了。我哪會寫毛筆字啊,都不知道怎麽握筆,隻好推辭道:“王大人,我這兩筆字,實在拿不出手。我口述,您執筆了。”


    由我和偉大的王守仁共同草擬的討逆檄文,就這樣誕生了。王守仁看了兩遍,滿意地點點頭,吩咐人抄寫500份,秘密張貼。


    傍晚時分,戴德孺和幾名知府都迴來了。


    “大人,按您吩咐,調兵文書已經送出,軍隊也集結完畢。寧王打來,誓與他戰到底。臨江府在,人在。臨江府亡,人亡。”


    王守仁不慌不忙道:“誰說要固守臨江府了,我們撤退。”


    戴德孺徹底懵了。你巡撫大人信誓旦旦說要平叛,搞這麽大陣勢,現在卻撤退了,沒這麽玩的。


    “諸位,臨江府離洪都太近,無險可守,一旦寧王攻來,一刻都守不住。”


    “那我們怎麽做,還請大人明示。”戴德孺道。


    王守仁站了起來:“去吉安!”


    吉安,位於江西省中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第二天,王守仁帶著我,還有100精兵先行出發,讓戴德孺等官員在後統領大軍、押運糧草。


    王守仁一夜沒睡,這陣兒看著有些神情疲憊。我問:“王大人,您伏案寫了一夜,都寫些什麽?”


    王守仁道:“我給各路勤王大軍寫公文。”


    我奇道:“不是剛把調兵的文書送出去嗎?”


    王守仁笑道:“是啊。我這幾十封公文,是給寧王看的。”


    我徹底懵了,又搞什麽?


    王守仁道:“這些公文,我連夜派軍卒送出去,並吩咐他們想辦法被寧王截獲。公文的主要內容,就是我對各路勤王大軍的部署,命令這10多萬大軍,於20日進攻洪都。並且還說,為避免傷亡,一定要等寧王出城後在開戰。”


    哪來10多萬大軍呢,哦,原來他是偽造的。


    “王大人,您此舉用意是什麽?”


    “自然是讓寧王留在洪都了。寧王派先鋒部隊進攻九江,但大軍仍在洪都。不能讓他動,因為咱們調的兵還未到。”


    “這就行了?”


    “自然不夠。我又偽造了與寧王手下將領的往來書信,我告訴他們,隻要離開寧王投靠朝廷,就有高官厚祿,哈哈!”王守仁罕見地大笑了起來,像個孩子一樣。


    “大人,恕我直言,這辦法也太直接了,寧王很容易識破。”


    “寧王眼力有限,短時間內反應不過來。即使他識破了,也會生疑。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步,就得到吉安府,見到伍文定了。”


    王守仁還有後招?我不由地暗中讚歎,這腦袋怎麽長得。要是在當代,最低也是大學教授。


    行軍速度很快,午夜時分,已經距吉安不足50裏。王守仁下令原地休息,走了一整天帶半夜了,人困馬乏。


    我是累到虛脫,屁股生疼,大腿根都磨破了。長這麽大,還是第一次騎馬。雖說有兵丁給我牽馬,我隻需要抱住馬脖子,不掉下去就行。但一路疾馳,仍遭了大罪。反觀王守仁,在馬上穩如泰山。我嚴重懷疑,王聖人不是個讀書人,倒是從行伍中出來的。


    “報——”忽然有名巡邏的兵丁,急匆匆跑過來道,“報大人,前方發現一隊人馬,正全速開來。”


    “哦?有多少人。”


    “以火把判斷,至少300人以上。”


    眾皆嘩然,紛紛拿起了兵器。王守仁道:“別動!這隊人馬從吉安府方向開來,不是敵人。其他人繼續休息,來10人跟著我,上前觀瞧。”


    我跟著王守仁往前行不到一裏,就跟這隊人馬碰上了。巡邏兵沒說錯,黑壓壓都是人,至少有300多。中間一人,身材高大,豹頭環眼,連鬢絡腮的胡子,胯下一匹大青馬,手中提著寶劍。看年紀可不小了,50歲左右的樣子。


    這人看到了我們,甩鐙下馬問道:“哪位是贛南巡撫王大人?”


    王守仁向前幾步道:“老夫便是。”


    他這才施禮道;“吉安知府伍文定,拜見大人 。不知大人,可是來平叛的?”


    王守仁點點頭。伍文定道:“那恭喜大人,定可馬到成功。”


    “你怎知我能成功?”


    “寧王誌大才疏,手下也盡是些無能之輩,大人兵權在握,眾望所歸,一定能誅除此賊,建功立業。我願追隨大人平叛,故深夜來迎,聽候調遣。”


    “時泰(伍文定字)又怎知老夫會來吉安。”


    “大人到臨江府的消息,已經傳出。但臨江地方小,離洪都又近,萬萬不是平叛之地。這附近,唯有我吉安府最合適。”


    我驚異地看著伍文定。這家夥長得跟張飛似的,卻有著諸葛亮的智慧,是個人物。


    王守仁問:“吉安城內情形如何?”


    伍文定道:“迴大人,寧王叛亂,城中官員、百姓大亂,想要逃走。我站在城門外,親手宰了幾個,把局勢穩定下來了。”


    真狠呢!說殺人的事,眼睛都不眨。王守仁點點頭:“伍文定聽令,你立刻率本部1000精兵,接應臨江府戴德孺帶來的3000兵,連夜去洪都城外60裏豐城埋伏。記住,隻許搖旗呐喊,做佯攻之勢,千萬不得與寧王軍隊交鋒。”


    伍文定都沒問為什麽,當即領命。臨走前,吩咐手下將我們送入吉安府。


    我問王守仁:“聽語氣,你好像跟跟伍知府認識,但是又不太熟悉。”


    王守仁道:“我和他,都是弘治十二年的進士,算作同窗吧。彼此聞名,但沒照過麵。”


    “什麽?就他那模樣,也是個讀書人。”我一臉的不可思議。


    王守仁道:“人不可貌相。時泰兄文武雙全,是不可多得的將才啊。”


    這麽牛的人物,怎麽我在後世從來沒聽說呢。還是孤陋寡聞啊,有機會要多讀書。


    我們進了城,發現吉安府內井井有條,沒有絲毫慌亂之相。簡單休息會,天就亮了。剛吃罷早飯,戴德孺等官員也到了。王守仁就在吉安府衙,召開了平叛以來的第二次大會。


    這次,王守仁把他的詳細計劃跟大家做了介紹,並吩咐大家,做好援軍到來的接待工作,同時組織附近的武裝力量,什麽民兵、鄉勇都要參戰。


    戴德孺等人的反應大抵跟我差不多,也覺得王守仁的計策有些冒險。萬一寧王不為所動,堅持攻打南京,應該如何?王守仁道:“這個無需多慮,因為他是寧王!”


    做人做到寧王這個份上,也到頭了。王守仁是一點都沒看得起他啊。


    兩日後,豐城的伍文定派快馬來報,說一切已經布置妥當,等候指示。王守仁給他寫了迴信,要讓軍卒帶迴。我突然道:“王大人,我在吉安也無所事事,不如送信去豐城,在伍知府手下,還能為平叛進一絲綿薄之力。”


    王守仁讚許地看了看我:“韓公子忠肝義膽。平叛如若順利,我定會向朝廷為你請功。”


    我臉一紅,連忙謙虛了幾句。其實,我有私心的。召喚石就丟在了豐城外的江中,我是想趁著沒打仗,讓伍文定派人就近幫我找找。早點找到,我好能早點找到生肖獸迴家。說實話,雖然我對王守仁無比崇敬,也想看著他如何平叛。但古代的日子真不好過。晚上沒電燈,蚊蟲多,飯菜不可口,上廁所沒衛生紙,睡前想刷會手機也沒有。總之一個字——太無聊了。


    王守仁又寫了一封書信給伍文定:“韓公子,我任命你做行軍參謀,協助伍文定領軍。他看過這封信後,就能明白了。”


    我彎腰,雙手把書信接過。哈哈,沒想到,哥們穿越迴古代,居然還當官兒了。


    我剛要走,王守仁道:“韓公子,既然你去豐城,還有件事拜托。”


    “什麽事?”


    “我在書信中說明了,到時候伍文定會告訴你。”


    這個老狐狸,竟然還用到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好歹是個神仙","copyright":"番茄小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茶語範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茶語範厚並收藏我好歹是個神仙","copyright":"番茄小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