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成為暴嬌太子的伴讀後 作者:策馬聽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那一遝囍字,薑簷呆了一呆,像是不知衛寂給他這個做什麽。
前幾日他燒得難受時,心裏十分想見衛寂,便拿出衛寂給他做的皮影看了一會兒,又想起衛寂教的剪紙。
他的手不如衛寂那樣巧,剪了小半個時辰,剪出來了七八張,竟沒有一張可用的。
薑簷一氣之下便將東西甩到一邊不管了。
薑簷拿起衛寂剪的囍字先是嗅了嗅,而後盯著瞧了良久,才轉頭問金福瑞,“他拿這個給孤什麽意思?”
金福瑞裝傻,“奴才也不知道,隻是看小衛大人那意思,好似還要多剪一些。”
薑簷耳尖一動,眸中染上得意,“你說他怎麽這樣心急?還有四五個月呢,現在就迫不及待剪紅囍。”
離一年喪期不到兩月,離他們訂的成婚日子又還有兩月。
“他自己剪也就算了,還要拿給孤看。”薑簷驕矜地問,“他這是什麽意思?”
金福瑞低著頭,還是那句話,“奴才也不知道。”
薑簷不自知地翹起唇角,自問自答道:“這是要孤跟他一塊剪。”
金福瑞一臉恍悟,“原來如此。”
自那日之後,薑簷果然重新拾起剪紙,每日都會抽空學一學,發呆的次數少了許多。
金福瑞長舒一口氣,殿下有事可做,總比想著小衛大人發愁要好。
-
衛寂讓虞姑姑買迴來許多剪紙,不燒的時候就會剪幾張。
五日一晃便過去了,到了最後一日,衛寂總算可以舒舒服服泡一個熱水澡。
前幾日沐浴時,他在裏麵若是待得時間長一些,虞姑姑便會在外麵詢問他的情況,生怕他昏倒在裏麵。
等衛寂沐浴完,虞姑姑將他再次趕迴到床上,“便是最後一日也要好好休息,如今天涼了,莫要染上風寒。”
衛寂已經請了五日假,不好再向史府告假,乖乖聽虞姑姑的話迴房繼續悶汗。
剪了一張紙,忽然聽到外麵有叩門聲。
這個時候會找他的大概隻有薑簷,但東宮那邊的人早上方才來過。
衛寂心中納罕,抬眸朝窗外看去,因為有葡萄架擋著,他什麽都看不到。
不多時虞姑姑推門進來,神色肅然。
衛寂的心提了起來,放下手中的東西,坐直身體,“怎麽了?”
虞姑姑開口,“鎮遠候來了。”
衛寂如遭雷擊,怔在原地半晌都沒動。
他跟衛宗建最後一次見麵,是明德帝派他去壺口縣時,那日從殿中出來衛宗建看都沒看他,便邁著大步走了。
那次到如今,他們已有半年多未見。
衛寂從壺口縣迴來,衛老太太曾派人來看過一次,還是來探他的口風。
見衛寂的心意仍舊沒有改變,不願迴衛府向衛宗建低個頭,老太太便沒讓人來了。
一切都如衛寂所想,哪怕血脈至親長久不聯係,感情也會漸漸淡去。
衛寂以為此生跟侯府便如此了,不曾想衛宗建卻找上了門。
半年不見,物是人非,強勢如衛宗建鬢角也有了銀絲,好似一朝之間蒼老了許多。
衛寂說不清心中的感受,他幼時有一段日子是將這個人當做依靠。
虞姑姑端進來兩杯熱茶,滿目擔憂地望了一眼出神的衛寂。
衛寂雖然從未說過家中情況,但從隻言片語中,她還是猜出他在那個家過得不如意,若非如此何至於年紀這樣小便獨立門戶?
可現下她不便插手,因此退了出去。
屋中隻剩下衛寂跟衛宗建,誰都沒有開口說話,這樣的寂靜像刺骨的利刃,惹得衛寂渾身難受。
他垂首立在一旁,衛宗建端坐在主位,一切都好似在侯府。
最終還是衛宗建先開了口,聲音沉悶,“什麽時候分化的?”
衛寂張了一下口,還沒等他發出聲音,衛宗建沉沉地看著他,冷聲道:“想好再答!”
一時間,衛寂的口鼻好似被一雙無形的大手捂住,窒息感讓胸口陣陣發疼。
半晌衛寂開口,“我不知……”
不等他說完,衛宗建便拍案而起,“你就想跟太子這麽不清不楚地混下去?”
衛寂抬頭看著衛宗建,麵對他的怒火隻有麻木。
“在大恩寺那次是不是?”衛宗建亦望著衛寂,“他早就知道你是陰坤。”
衛宗建並非傻子,想起近一年衛寂總是生病,還一病就是好幾日,便猜出了個中緣由。
見衛寂不說話,衛宗建怒火更盛,“你還算瞞到什麽時候,真想等到全天下的人知道你與太子不清不白?”
不想聽他詆毀薑簷,衛寂忍不住迴嘴,“我跟他從來不是你想的那樣。”
衛宗建怒道:“那為什麽不說?”
衛寂雙目泛紅地迴視衛宗建,“因為你從來不信我。”
第78章
夜間下了一場急雨, 細雨如一團潮濕的霧靄,籠罩住黑夜。
衛宗建並未打傘,發絲沾著水汽,肩頭也洇濕了一塊, 他卻毫無察覺那般, 踏過潮濕的青石板, 一路走迴了侯府。
大概是他的麵色太過難看, 撐著傘的行人紛紛看來。
雨水漸漸豐沛起來,如斷了線的珠子, 被風吹成斜線劈啪打在衛宗建身上。
看到形容狼狽的衛宗建, 侯府的門房暗自心驚,忙拿出一把油傘罩在衛宗建頭上。
衛宗建臉色似鐵水澆鑄, 鐵青著推開門房, 跨著大步走進庭院。
門房怔怔站在原地,看著淋雨的衛宗建, 一時不知作何反應。
進了垂花門,路過一處院子時, 衛宗建腳步微頓,然後推門進去了。
庭院那株金桂被風吹得歪斜, 花瓣零落了一地,碾進髒汙的泥土裏,襯得院落更加清冷孤寂。
自夏子涼病逝後, 衛宗建便很少來這處院子, 繼室嫁進侯府另置在其他院子, 這些年衛寂一人住在這裏。
衛寂離開侯府, 這處院子便空置了。
房門沒有落鎖,每隔幾日就會有人來打掃, 屋內還算幹淨。
衛宗建走進去,看著多年未變的擺設,往日的記憶湧上心頭。
梨花木妝台前坐著一個姿容清麗的女子,不施粉黛,隻在唇上塗了薄薄一點口脂,肌膚不似京中閨閣女子那樣白皙,像月下的麥穗,堅韌而有生命力。
初見她時,衛宗建先聞到是她袖口那點藥香,再後來就是那雙明亮生輝的眼眸。
那時衛宗建身負重傷,被外出采藥的夏子涼背迴了醫館。
衛宗建驚愕於她一個女子竟有這樣的力氣。
夏子涼彎唇一笑,落落大方與他解釋,“我常上山采藥,山路難走,有時還要爬上去,所以比尋常女子力氣要大一些。”
她果然是幹練的,一雙素手攀得了峭壁,也殺得了雞。
食指粗細的藥材放在鍘刀,她切起來一點都不費力氣。
那時衛宗建還年輕,這是他第一次見這樣的奇女子,隻覺得整個京城再找不出這樣讓他動心的。
一道驚雷劈下,漆黑的屋內閃過白光。
坐在妝台的夏子涼麵色變得蒼白,明媚的眸也淒楚起來,她望著他,眼底泛著紅,與衛寂的模樣重疊在一起。
隻不過衛寂說的是,“為何要生下我?”
而夏子涼說的卻是,“你若喜歡京中那些知書達理的貴女,娶我做什麽?”
他是喜歡夏子涼的,不然怎麽會違背父母之命執意要娶她?
得知她有了身孕那日,他高興得很,夜裏在燈下翻著族譜為她腹中的孩子取名字。
她還笑話他,“男孩女孩都不知呢,生下來再取也不遲。”
衛宗建則覺得男女各取一個,到時候生下看是男是女再決定叫哪個。
他今日去找衛寂,並非是奔著吵架去的,而是想讓衛寂迴侯府。
如今衛寂分化成陰坤,再這樣跟太子胡混下去,先不說名聲,單是身子……遲早會出事。
迴到侯府,有他在,起碼太子不會胡來。
若是衛寂真鍾意太子,衛宗建會厚著臉皮去宮中請皇上給他們賜婚,若是太子沒那個意思,隻要衛寂名聲還在,還可以與其他人定親。
但去時衛宗建心裏是含著怒氣的,氣衛寂跟家裏賭氣,氣他不知輕重,更氣他瞞著自己分化的事,因此話說重了一些。
他本意並非如此,來是想帶衛寂迴去。
衛寂卻說,“我知道我從來不合您的心意,在您心裏我不是一個好兒子。以後您不要再來了,我不會迴侯府。”
-
又一道驚雷,屋中短暫被映亮,而後歸於平靜。
梳妝台上空空如也,隻剩下渾身雨水的衛宗建悵然站在原地。
衛寂是他的第一個孩子,他怎麽會不重視衛寂?
依照族譜,其實衛寂這一輩應該取一個‘承’字。
但那時他母親一直看不上夏子涼,平時日免不了找她一些麻煩。
因為這些瑣碎的事,他們母子總是吵架。
有一次衛老夫人說話重了,衛宗建差一點就帶著懷有身孕的夏子涼出府另立門戶。
後來在眾多人的勸說下,他留了下來,但棄了族譜的輩分,給未出生的孩子取了一個‘寂’字。
前幾日他燒得難受時,心裏十分想見衛寂,便拿出衛寂給他做的皮影看了一會兒,又想起衛寂教的剪紙。
他的手不如衛寂那樣巧,剪了小半個時辰,剪出來了七八張,竟沒有一張可用的。
薑簷一氣之下便將東西甩到一邊不管了。
薑簷拿起衛寂剪的囍字先是嗅了嗅,而後盯著瞧了良久,才轉頭問金福瑞,“他拿這個給孤什麽意思?”
金福瑞裝傻,“奴才也不知道,隻是看小衛大人那意思,好似還要多剪一些。”
薑簷耳尖一動,眸中染上得意,“你說他怎麽這樣心急?還有四五個月呢,現在就迫不及待剪紅囍。”
離一年喪期不到兩月,離他們訂的成婚日子又還有兩月。
“他自己剪也就算了,還要拿給孤看。”薑簷驕矜地問,“他這是什麽意思?”
金福瑞低著頭,還是那句話,“奴才也不知道。”
薑簷不自知地翹起唇角,自問自答道:“這是要孤跟他一塊剪。”
金福瑞一臉恍悟,“原來如此。”
自那日之後,薑簷果然重新拾起剪紙,每日都會抽空學一學,發呆的次數少了許多。
金福瑞長舒一口氣,殿下有事可做,總比想著小衛大人發愁要好。
-
衛寂讓虞姑姑買迴來許多剪紙,不燒的時候就會剪幾張。
五日一晃便過去了,到了最後一日,衛寂總算可以舒舒服服泡一個熱水澡。
前幾日沐浴時,他在裏麵若是待得時間長一些,虞姑姑便會在外麵詢問他的情況,生怕他昏倒在裏麵。
等衛寂沐浴完,虞姑姑將他再次趕迴到床上,“便是最後一日也要好好休息,如今天涼了,莫要染上風寒。”
衛寂已經請了五日假,不好再向史府告假,乖乖聽虞姑姑的話迴房繼續悶汗。
剪了一張紙,忽然聽到外麵有叩門聲。
這個時候會找他的大概隻有薑簷,但東宮那邊的人早上方才來過。
衛寂心中納罕,抬眸朝窗外看去,因為有葡萄架擋著,他什麽都看不到。
不多時虞姑姑推門進來,神色肅然。
衛寂的心提了起來,放下手中的東西,坐直身體,“怎麽了?”
虞姑姑開口,“鎮遠候來了。”
衛寂如遭雷擊,怔在原地半晌都沒動。
他跟衛宗建最後一次見麵,是明德帝派他去壺口縣時,那日從殿中出來衛宗建看都沒看他,便邁著大步走了。
那次到如今,他們已有半年多未見。
衛寂從壺口縣迴來,衛老太太曾派人來看過一次,還是來探他的口風。
見衛寂的心意仍舊沒有改變,不願迴衛府向衛宗建低個頭,老太太便沒讓人來了。
一切都如衛寂所想,哪怕血脈至親長久不聯係,感情也會漸漸淡去。
衛寂以為此生跟侯府便如此了,不曾想衛宗建卻找上了門。
半年不見,物是人非,強勢如衛宗建鬢角也有了銀絲,好似一朝之間蒼老了許多。
衛寂說不清心中的感受,他幼時有一段日子是將這個人當做依靠。
虞姑姑端進來兩杯熱茶,滿目擔憂地望了一眼出神的衛寂。
衛寂雖然從未說過家中情況,但從隻言片語中,她還是猜出他在那個家過得不如意,若非如此何至於年紀這樣小便獨立門戶?
可現下她不便插手,因此退了出去。
屋中隻剩下衛寂跟衛宗建,誰都沒有開口說話,這樣的寂靜像刺骨的利刃,惹得衛寂渾身難受。
他垂首立在一旁,衛宗建端坐在主位,一切都好似在侯府。
最終還是衛宗建先開了口,聲音沉悶,“什麽時候分化的?”
衛寂張了一下口,還沒等他發出聲音,衛宗建沉沉地看著他,冷聲道:“想好再答!”
一時間,衛寂的口鼻好似被一雙無形的大手捂住,窒息感讓胸口陣陣發疼。
半晌衛寂開口,“我不知……”
不等他說完,衛宗建便拍案而起,“你就想跟太子這麽不清不楚地混下去?”
衛寂抬頭看著衛宗建,麵對他的怒火隻有麻木。
“在大恩寺那次是不是?”衛宗建亦望著衛寂,“他早就知道你是陰坤。”
衛宗建並非傻子,想起近一年衛寂總是生病,還一病就是好幾日,便猜出了個中緣由。
見衛寂不說話,衛宗建怒火更盛,“你還算瞞到什麽時候,真想等到全天下的人知道你與太子不清不白?”
不想聽他詆毀薑簷,衛寂忍不住迴嘴,“我跟他從來不是你想的那樣。”
衛宗建怒道:“那為什麽不說?”
衛寂雙目泛紅地迴視衛宗建,“因為你從來不信我。”
第78章
夜間下了一場急雨, 細雨如一團潮濕的霧靄,籠罩住黑夜。
衛宗建並未打傘,發絲沾著水汽,肩頭也洇濕了一塊, 他卻毫無察覺那般, 踏過潮濕的青石板, 一路走迴了侯府。
大概是他的麵色太過難看, 撐著傘的行人紛紛看來。
雨水漸漸豐沛起來,如斷了線的珠子, 被風吹成斜線劈啪打在衛宗建身上。
看到形容狼狽的衛宗建, 侯府的門房暗自心驚,忙拿出一把油傘罩在衛宗建頭上。
衛宗建臉色似鐵水澆鑄, 鐵青著推開門房, 跨著大步走進庭院。
門房怔怔站在原地,看著淋雨的衛宗建, 一時不知作何反應。
進了垂花門,路過一處院子時, 衛宗建腳步微頓,然後推門進去了。
庭院那株金桂被風吹得歪斜, 花瓣零落了一地,碾進髒汙的泥土裏,襯得院落更加清冷孤寂。
自夏子涼病逝後, 衛宗建便很少來這處院子, 繼室嫁進侯府另置在其他院子, 這些年衛寂一人住在這裏。
衛寂離開侯府, 這處院子便空置了。
房門沒有落鎖,每隔幾日就會有人來打掃, 屋內還算幹淨。
衛宗建走進去,看著多年未變的擺設,往日的記憶湧上心頭。
梨花木妝台前坐著一個姿容清麗的女子,不施粉黛,隻在唇上塗了薄薄一點口脂,肌膚不似京中閨閣女子那樣白皙,像月下的麥穗,堅韌而有生命力。
初見她時,衛宗建先聞到是她袖口那點藥香,再後來就是那雙明亮生輝的眼眸。
那時衛宗建身負重傷,被外出采藥的夏子涼背迴了醫館。
衛宗建驚愕於她一個女子竟有這樣的力氣。
夏子涼彎唇一笑,落落大方與他解釋,“我常上山采藥,山路難走,有時還要爬上去,所以比尋常女子力氣要大一些。”
她果然是幹練的,一雙素手攀得了峭壁,也殺得了雞。
食指粗細的藥材放在鍘刀,她切起來一點都不費力氣。
那時衛宗建還年輕,這是他第一次見這樣的奇女子,隻覺得整個京城再找不出這樣讓他動心的。
一道驚雷劈下,漆黑的屋內閃過白光。
坐在妝台的夏子涼麵色變得蒼白,明媚的眸也淒楚起來,她望著他,眼底泛著紅,與衛寂的模樣重疊在一起。
隻不過衛寂說的是,“為何要生下我?”
而夏子涼說的卻是,“你若喜歡京中那些知書達理的貴女,娶我做什麽?”
他是喜歡夏子涼的,不然怎麽會違背父母之命執意要娶她?
得知她有了身孕那日,他高興得很,夜裏在燈下翻著族譜為她腹中的孩子取名字。
她還笑話他,“男孩女孩都不知呢,生下來再取也不遲。”
衛宗建則覺得男女各取一個,到時候生下看是男是女再決定叫哪個。
他今日去找衛寂,並非是奔著吵架去的,而是想讓衛寂迴侯府。
如今衛寂分化成陰坤,再這樣跟太子胡混下去,先不說名聲,單是身子……遲早會出事。
迴到侯府,有他在,起碼太子不會胡來。
若是衛寂真鍾意太子,衛宗建會厚著臉皮去宮中請皇上給他們賜婚,若是太子沒那個意思,隻要衛寂名聲還在,還可以與其他人定親。
但去時衛宗建心裏是含著怒氣的,氣衛寂跟家裏賭氣,氣他不知輕重,更氣他瞞著自己分化的事,因此話說重了一些。
他本意並非如此,來是想帶衛寂迴去。
衛寂卻說,“我知道我從來不合您的心意,在您心裏我不是一個好兒子。以後您不要再來了,我不會迴侯府。”
-
又一道驚雷,屋中短暫被映亮,而後歸於平靜。
梳妝台上空空如也,隻剩下渾身雨水的衛宗建悵然站在原地。
衛寂是他的第一個孩子,他怎麽會不重視衛寂?
依照族譜,其實衛寂這一輩應該取一個‘承’字。
但那時他母親一直看不上夏子涼,平時日免不了找她一些麻煩。
因為這些瑣碎的事,他們母子總是吵架。
有一次衛老夫人說話重了,衛宗建差一點就帶著懷有身孕的夏子涼出府另立門戶。
後來在眾多人的勸說下,他留了下來,但棄了族譜的輩分,給未出生的孩子取了一個‘寂’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