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美人本是宮裏的琴姬,為皇上演奏時,入了皇上的眼,當夜寵幸,得了個美人。過了兩年,有了身孕,成了貴人,一直牢牢地握著聖心,連秋狩的時候都帶著她。
就是那次秋狩,這蝶美人在營地中,自縊身亡,無人知曉原因。
何明德多看了兩眼,這活不過兩年的女子,便覺得腳尖一痛,被人狠狠踩了一腳。他轉頭看著身邊的人,端王卻是神色如常,問道:“怎麽了?”
何明德:……
這也是提醒自己了,無論自己出於怎樣的心理,畢竟是皇帝的女人。他再多看兩眼,隻怕痛的就不是腳,而是脖子了。
“沒什麽,”何明德給他夾了菜,也道,“看你是不是又不老實吃飯。”
端王無語地道:“吃飯不老實的,隻怕是你吧。”
何明德假裝聽不懂,又給他夾了菜。
皇上在一旁笑眯眯地看著他們夫夫兩“打情罵俏,”又欣慰地多喝了兩杯酒。
堯兒這臉上帶沒帶笑,隔著麵具看不出來,可是這聲音裏,卻是實實在在有的。
皇帝心裏舒坦了,忽然道:“輝光,先皇給你們家三代世襲的爵位,你該知道的。”
何明德心裏一動,果真是提到這件事了。他忙道:“是,臣聽父親說起了。”
皇帝道:“朕幼時見過你祖父,他啊,對得起定國這二字。你父親,差了些,輪到你,你可要像你祖父學習。”
何明德不慌不忙站了起來,躬身道:“臣曉得。”
皇帝擺擺手,示意他坐下。他像是要說什麽,但是思索著,卻又不說了,慢慢飲了一杯酒。
這剩下幾人心裏都琢磨著呢,這除了定國公,還有另外半截呢。
定國公是個虛名,說有用吧,有幾分作用。可要是真想頂事,卻也不是很有用。
跟它比,那戶部尚書一職,才是真金白銀。
太子在一旁心裏也有些急。
沒了趙遠山,他是少了個錢袋子。雖說他一時不缺錢,可難保以後不需要。
若是何明德領了這差事,旭堯耿直,何明德可不是。
太子忽而笑道:“父皇,輝光都是公爵了,卻仍是個主簿,說出去卻是沒什麽臉麵。”
皇上看看端王,端王卻是看了兄長一眼,又移開了目光。
皇上自己也想著這事兒呢。
他年歲大了,能省一事,便少管一事。可是這戶部尚書一職,不能隨便。
太子和何明德,畢竟是姻親。
可是不給,似乎又確實是說不過去。
正是兩相為難,眾人便聽到何明德道:“皇上,臣領了定國公的爵位,是沾了先祖的光。”
“高宗與先祖有約在先,襲戶部尚書的約定三代而廢。到臣這剛好第三代,戶部尚書的一職,關乎天下,臣自知沒有這個才幹,臣那堂弟也沒有。這約定便算是作廢了。”
他說得幹脆,解了皇上的為難,也叫皇上生出幾分彌補之心來了。
“那朕也不能虧了你,你說說,你想要什麽?”
何明德撓撓鼻子,道:“臣倒真有一件事,要求皇上。”
“戶部有個叫徐慧光的員外郎,在戶部二十多年,為人勤勉,做事負責,最難得的是,為人極為清廉。”
“臣私心以為,滿朝上下,他是最適合擔任戶部尚書之人。臣為他求一個機會,希望皇上能考察他一番。”
徐慧光?
這個人皇上和太子都有印象。
這迴戶部清查,連門口的老鼠都不是幹淨的,卻沒想到裏頭竟然還有個清清白白的大活人。
太子聽何明德拒絕了,先是一皺眉,旋即又放鬆了些。雖說此人不是自己的人,也極難招攬,可同樣的,大皇子也打不了戶部的主意了。
皇帝也想著呢,這麽個人,做了二十年員外郎,應該不是誰的黨羽。
“這個不算賞賜。此人若果真勝任,你舉薦有功,朕還要賞你呢。朕看你這一時之間,也不知要什麽,便記下吧。”
說完了正事,皇後適時地一笑,給皇上斟酒。
“皇上,光顧著說話,飯菜都涼了。一會兒吃了,皇上又要鬧心。”
“皇後說的是。”
他們是少年夫妻,皇上雖然寵幸美姬,可與皇後之間,還是有旁人不能比的溫情。於是便也不再提起朝堂之事,一群人喝了幾杯酒,說些家常話。
窗外忽然洋洋灑灑下起了雪,屋裏點起了火爐。
言談之間,忽然便說到了端王幼時習武之事。
說是端王幼時羨慕金刀侍衛習武的凜然威風,自己又偷懶不肯吃苦,便鬧著要父皇送自己一顆仙丹,吃了便也能與金刀侍衛一般地威武。
皇上笑道:“堯兒這性子,可比公主還要嬌氣,吃不了苦,偏又愛撒嬌,叫人心疼,隻能應下。”
端王?嬌氣?
嬌生慣養是有的,可是嬌氣、愛撒嬌,何明德是真沒看出來。
何明德來了興致,問道:“旭堯這要求可是為難人,皇上是如何應下的?”
皇上又喝了杯酒,臉上都有了幾分紅。
他也來了興致,笑道:“那時候他才三四歲,年紀小,好騙。朕騙他說,仙丹要連續服用半個月才有用,吃了仙丹,還得活動活動。”
“再騙他練劍招,朕便陪著一起,說是與朕玩耍。他隨長輩,天生適合習武,教了半個月便也會了。”
皇後斟酒的手微微一頓,卻很快便堙滅無痕。酒水斟進皇上的酒杯,皇後也笑:“是呢,半個月後,堯兒使出了劍招,真以為這世上有能讓人擁有武功的仙丹呢。”
說到這,眾人好似都想起幼年那個小團子嬌氣又豪橫的模樣,都笑了。
何明德也笑,隻是笑了,又忍不住微微惋惜。若是自己能更早地穿越而來就好了。
若是那時便來,說不定就能真的體驗到養崽的快樂。
池旭堯被他幾人笑的臉紅,瞪著眼睛看著父皇的肚子,也是嘲笑。
“那時候父皇還能教我劍招,可是父皇現在這身姿,卻再也不能了。”
皇上多喝了幾杯,豪情頓發,站起來道:“父皇老了,卻還使得動劍。你也好久不來,趁今日,父皇再試試你功夫。”
這下倒好。
這喝了個半醉的人,可是怎麽也攔不住。
其它幾人正想法子勸呢,皇上已經叫來了寧遠,給他換了輕便的常服。端王見了,也是脫了外衫。父子二人就這麽拎著劍,去了院子裏。
這……何明德苦笑,這父子二人,實在是不該喝了這杯酒。
他也隻好跟著皇後、太子二人,站在廊下,看這父子比劃。
皇帝年紀大了些,可是一招一式也能看出是練過的。倒是端王……照理說,他年輕,雖說是重傷初愈,卻也該是身姿靈巧。
可是好幾次,皇上露了破綻,他卻也沒能抓住機會。
好比說皇上用劍掃他的腿,用的勁卻老了。端王把劍往上一挑,照理說,很容易讓皇帝的劍脫手。可是他手上挑的時候,卻是頓了一下,這便失去了機會。
又好比皇上用劍掃他的脖頸,照理說他後仰或者下蹲,都可自保。何明德也看出來端王腿彎了一下要蹲下,拿劍去掃皇上的腿,隻是不知為何,他那腿沒曲下去,手去勢又太急,倒差點把自己摔著了。
皇上抓著機會,趁他這麽一下,便挑飛了他的劍。
端王看著那被挑飛的劍,愣怔片刻。
皇上笑道:“父皇現在,還教不教地了你了?”
他笑得得意,冷不防端王從地上抓了一撮雪,塞進了皇上的衣領裏。皇上的笑頓時卡住了。
何明德看的一驚,卻聽身邊的太子笑道:“堯兒還是這麽無法無天。”
看來這個無法無天的端王,才是他們記憶中的端王。
何明德問道:“端王從前性子這麽活躍?”
太子道:“他受傷前,可比這要無法無天多了。父皇說他比公主嬌,真是一點也不屈了他。偏偏論起撒嬌,每一個人比得上他,隻好把他寵的更甚。”
皇上提著劍,作勢要打端王。端王卻是跑迴廊下,抓著何明德便跑了。
何明德迴頭,看到皇後已經給皇上披上了披風,不知在說什麽。
皇上無奈地搖搖頭,對著兩人的背影道:“七日後,柳愛卿的接風宴,別忘了。”
*
兩人出了宮殿,車架已經在廊道上等著了。
太監見他們來了,忙放下了腳凳。何明德落後一步,看著。
端王左腳踩在了腳凳上,右腳踩在了馬車上,動作有些慢。等右腳要踏實了,左腳要跟上的時候,右腳忽然像是脫了力,整個人跪倒在了轅座上。
何明德心裏一痛,果然。
小太監被嚇得跪倒在地,何明德忙上前去扶,手卻被端王甩開,自己費力地撐著起來,腰背格外挺直。
何明德跟著進了車廂,便見端王坐著,低著頭,在出神。
何明德敲敲馬車車廂,車夫便牽著馬走了起來。
馬車行駛過青石板,車輪骨碌碌的聲音蓋住了人聲,何明德才問道:“你的手和腿,是不是不舒服?”
端王還是沒說話。
何明德去摘他的麵具,他偏了偏頭。何明德再摘,他便不動了。
摘了麵具,果然見他一張臉都板著,眼睛紅紅的,像是要哭,又不想被人看見。
何明德在他麵前半蹲著,仰頭看他。
水盈盈的一滴淚,留在了池旭堯的眼中,將落不落。
何明德把一隻手放在池旭堯的右手上,問道:“我能看看嗎?”
端王沒說話,卻也沒動。
何明德卷起他的長袖,一直到肩膀。
深色的瘢痕從手腕,過了胳膊肘,一直往上。
腿上不必看,想來也是如此。
就是那次秋狩,這蝶美人在營地中,自縊身亡,無人知曉原因。
何明德多看了兩眼,這活不過兩年的女子,便覺得腳尖一痛,被人狠狠踩了一腳。他轉頭看著身邊的人,端王卻是神色如常,問道:“怎麽了?”
何明德:……
這也是提醒自己了,無論自己出於怎樣的心理,畢竟是皇帝的女人。他再多看兩眼,隻怕痛的就不是腳,而是脖子了。
“沒什麽,”何明德給他夾了菜,也道,“看你是不是又不老實吃飯。”
端王無語地道:“吃飯不老實的,隻怕是你吧。”
何明德假裝聽不懂,又給他夾了菜。
皇上在一旁笑眯眯地看著他們夫夫兩“打情罵俏,”又欣慰地多喝了兩杯酒。
堯兒這臉上帶沒帶笑,隔著麵具看不出來,可是這聲音裏,卻是實實在在有的。
皇帝心裏舒坦了,忽然道:“輝光,先皇給你們家三代世襲的爵位,你該知道的。”
何明德心裏一動,果真是提到這件事了。他忙道:“是,臣聽父親說起了。”
皇帝道:“朕幼時見過你祖父,他啊,對得起定國這二字。你父親,差了些,輪到你,你可要像你祖父學習。”
何明德不慌不忙站了起來,躬身道:“臣曉得。”
皇帝擺擺手,示意他坐下。他像是要說什麽,但是思索著,卻又不說了,慢慢飲了一杯酒。
這剩下幾人心裏都琢磨著呢,這除了定國公,還有另外半截呢。
定國公是個虛名,說有用吧,有幾分作用。可要是真想頂事,卻也不是很有用。
跟它比,那戶部尚書一職,才是真金白銀。
太子在一旁心裏也有些急。
沒了趙遠山,他是少了個錢袋子。雖說他一時不缺錢,可難保以後不需要。
若是何明德領了這差事,旭堯耿直,何明德可不是。
太子忽而笑道:“父皇,輝光都是公爵了,卻仍是個主簿,說出去卻是沒什麽臉麵。”
皇上看看端王,端王卻是看了兄長一眼,又移開了目光。
皇上自己也想著這事兒呢。
他年歲大了,能省一事,便少管一事。可是這戶部尚書一職,不能隨便。
太子和何明德,畢竟是姻親。
可是不給,似乎又確實是說不過去。
正是兩相為難,眾人便聽到何明德道:“皇上,臣領了定國公的爵位,是沾了先祖的光。”
“高宗與先祖有約在先,襲戶部尚書的約定三代而廢。到臣這剛好第三代,戶部尚書的一職,關乎天下,臣自知沒有這個才幹,臣那堂弟也沒有。這約定便算是作廢了。”
他說得幹脆,解了皇上的為難,也叫皇上生出幾分彌補之心來了。
“那朕也不能虧了你,你說說,你想要什麽?”
何明德撓撓鼻子,道:“臣倒真有一件事,要求皇上。”
“戶部有個叫徐慧光的員外郎,在戶部二十多年,為人勤勉,做事負責,最難得的是,為人極為清廉。”
“臣私心以為,滿朝上下,他是最適合擔任戶部尚書之人。臣為他求一個機會,希望皇上能考察他一番。”
徐慧光?
這個人皇上和太子都有印象。
這迴戶部清查,連門口的老鼠都不是幹淨的,卻沒想到裏頭竟然還有個清清白白的大活人。
太子聽何明德拒絕了,先是一皺眉,旋即又放鬆了些。雖說此人不是自己的人,也極難招攬,可同樣的,大皇子也打不了戶部的主意了。
皇帝也想著呢,這麽個人,做了二十年員外郎,應該不是誰的黨羽。
“這個不算賞賜。此人若果真勝任,你舉薦有功,朕還要賞你呢。朕看你這一時之間,也不知要什麽,便記下吧。”
說完了正事,皇後適時地一笑,給皇上斟酒。
“皇上,光顧著說話,飯菜都涼了。一會兒吃了,皇上又要鬧心。”
“皇後說的是。”
他們是少年夫妻,皇上雖然寵幸美姬,可與皇後之間,還是有旁人不能比的溫情。於是便也不再提起朝堂之事,一群人喝了幾杯酒,說些家常話。
窗外忽然洋洋灑灑下起了雪,屋裏點起了火爐。
言談之間,忽然便說到了端王幼時習武之事。
說是端王幼時羨慕金刀侍衛習武的凜然威風,自己又偷懶不肯吃苦,便鬧著要父皇送自己一顆仙丹,吃了便也能與金刀侍衛一般地威武。
皇上笑道:“堯兒這性子,可比公主還要嬌氣,吃不了苦,偏又愛撒嬌,叫人心疼,隻能應下。”
端王?嬌氣?
嬌生慣養是有的,可是嬌氣、愛撒嬌,何明德是真沒看出來。
何明德來了興致,問道:“旭堯這要求可是為難人,皇上是如何應下的?”
皇上又喝了杯酒,臉上都有了幾分紅。
他也來了興致,笑道:“那時候他才三四歲,年紀小,好騙。朕騙他說,仙丹要連續服用半個月才有用,吃了仙丹,還得活動活動。”
“再騙他練劍招,朕便陪著一起,說是與朕玩耍。他隨長輩,天生適合習武,教了半個月便也會了。”
皇後斟酒的手微微一頓,卻很快便堙滅無痕。酒水斟進皇上的酒杯,皇後也笑:“是呢,半個月後,堯兒使出了劍招,真以為這世上有能讓人擁有武功的仙丹呢。”
說到這,眾人好似都想起幼年那個小團子嬌氣又豪橫的模樣,都笑了。
何明德也笑,隻是笑了,又忍不住微微惋惜。若是自己能更早地穿越而來就好了。
若是那時便來,說不定就能真的體驗到養崽的快樂。
池旭堯被他幾人笑的臉紅,瞪著眼睛看著父皇的肚子,也是嘲笑。
“那時候父皇還能教我劍招,可是父皇現在這身姿,卻再也不能了。”
皇上多喝了幾杯,豪情頓發,站起來道:“父皇老了,卻還使得動劍。你也好久不來,趁今日,父皇再試試你功夫。”
這下倒好。
這喝了個半醉的人,可是怎麽也攔不住。
其它幾人正想法子勸呢,皇上已經叫來了寧遠,給他換了輕便的常服。端王見了,也是脫了外衫。父子二人就這麽拎著劍,去了院子裏。
這……何明德苦笑,這父子二人,實在是不該喝了這杯酒。
他也隻好跟著皇後、太子二人,站在廊下,看這父子比劃。
皇帝年紀大了些,可是一招一式也能看出是練過的。倒是端王……照理說,他年輕,雖說是重傷初愈,卻也該是身姿靈巧。
可是好幾次,皇上露了破綻,他卻也沒能抓住機會。
好比說皇上用劍掃他的腿,用的勁卻老了。端王把劍往上一挑,照理說,很容易讓皇帝的劍脫手。可是他手上挑的時候,卻是頓了一下,這便失去了機會。
又好比皇上用劍掃他的脖頸,照理說他後仰或者下蹲,都可自保。何明德也看出來端王腿彎了一下要蹲下,拿劍去掃皇上的腿,隻是不知為何,他那腿沒曲下去,手去勢又太急,倒差點把自己摔著了。
皇上抓著機會,趁他這麽一下,便挑飛了他的劍。
端王看著那被挑飛的劍,愣怔片刻。
皇上笑道:“父皇現在,還教不教地了你了?”
他笑得得意,冷不防端王從地上抓了一撮雪,塞進了皇上的衣領裏。皇上的笑頓時卡住了。
何明德看的一驚,卻聽身邊的太子笑道:“堯兒還是這麽無法無天。”
看來這個無法無天的端王,才是他們記憶中的端王。
何明德問道:“端王從前性子這麽活躍?”
太子道:“他受傷前,可比這要無法無天多了。父皇說他比公主嬌,真是一點也不屈了他。偏偏論起撒嬌,每一個人比得上他,隻好把他寵的更甚。”
皇上提著劍,作勢要打端王。端王卻是跑迴廊下,抓著何明德便跑了。
何明德迴頭,看到皇後已經給皇上披上了披風,不知在說什麽。
皇上無奈地搖搖頭,對著兩人的背影道:“七日後,柳愛卿的接風宴,別忘了。”
*
兩人出了宮殿,車架已經在廊道上等著了。
太監見他們來了,忙放下了腳凳。何明德落後一步,看著。
端王左腳踩在了腳凳上,右腳踩在了馬車上,動作有些慢。等右腳要踏實了,左腳要跟上的時候,右腳忽然像是脫了力,整個人跪倒在了轅座上。
何明德心裏一痛,果然。
小太監被嚇得跪倒在地,何明德忙上前去扶,手卻被端王甩開,自己費力地撐著起來,腰背格外挺直。
何明德跟著進了車廂,便見端王坐著,低著頭,在出神。
何明德敲敲馬車車廂,車夫便牽著馬走了起來。
馬車行駛過青石板,車輪骨碌碌的聲音蓋住了人聲,何明德才問道:“你的手和腿,是不是不舒服?”
端王還是沒說話。
何明德去摘他的麵具,他偏了偏頭。何明德再摘,他便不動了。
摘了麵具,果然見他一張臉都板著,眼睛紅紅的,像是要哭,又不想被人看見。
何明德在他麵前半蹲著,仰頭看他。
水盈盈的一滴淚,留在了池旭堯的眼中,將落不落。
何明德把一隻手放在池旭堯的右手上,問道:“我能看看嗎?”
端王沒說話,卻也沒動。
何明德卷起他的長袖,一直到肩膀。
深色的瘢痕從手腕,過了胳膊肘,一直往上。
腿上不必看,想來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