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要不東征扶桑吧
大明:重八啊,我隻想躺平擺爛 作者:四頁菡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70章 要不東征扶桑吧
朱元璋哪裏還顧得上這個,便又問道:“標兒,那你認為這海禁可能開?”
“可以一試,規模不宜太大。”朱標想了想說道。
“誰試?規模如何掌控?”朱元璋立刻問道。
“柳陽!”朱標沒有遲疑立刻迴道。
“棣兒,楨兒,你們是什麽意思?”朱元璋沒有繼續問朱標的意見,而是轉向朱棣和朱楨問道。
“父皇,我跟大哥的想法一樣,也認為柳陽說的有道理,可以嚐試開海禁,讓柳陽先去嚐試一下。”朱楨沒有絲毫的由於立刻說道,他對於柳陽現在可以說是無比的信任,這種信任中甚至帶有一絲的崇拜。
朱元璋點點頭對於朱楨的迴答毫不感到意外,畢竟從各種密報來看,柳陽辭官西行之後就有把武昌府作為下一個發展重點的打算,所以對朱楨的影響也很大。
“父皇,大哥說啥就是啥,我聽大哥的。”朱棣手裏拿著一個炸春卷哢哧哢哧吃的正香。
按照以往慣例來說,現在朱棣就該挨罵了,不過這次朱元璋倒是出奇的沒有出聲嗬斥,而是依舊點了點頭,說道:“看來你們兄弟三人對柳陽倒是很信任,不過此事事關重大,咱還得與大臣們細細商討。”
說完之後,他又跟旁邊的二虎說道:“跟柳陽說,此事事關重大,需細細商討再做決定。”
“他自從上次科舉之後,便一直在外為官,這次正好重返金陵城,就讓他在這裏多呆幾天吧。”
“是!”二虎轉身便又下了樓。
不過這時候忽然又上來一位近衛將領,說道:“皇上!鳳陽縣子爵柳陽已經登船離開。說是東南叛亂還未完全平定,就不在這裏耽擱了。”
朱元璋沒想到柳陽居然就在這裏停靠了一下就走了,這讓他有點措手不及,因為剛才他在考慮到底要不要跟對方見一麵,把自己的真實身份顯露出來。
“哎~!要是咱們大明的官員都像柳陽這小子一樣,何愁民不富,國不強!”
“跟大臣們說,迴宮,商議海禁事宜!”
皇宮內,剛才在碼頭上的大臣們都在這裏了。
朱元璋仍舊穿著一身常服坐在龍椅上,看著下麵的眾人問道:“你們剛才都坐著新式船轉了一圈,感覺如何?”
站在人群中的俞通源、趙庸、廖永忠、華高四人互相看了一眼,然後一起出列。
俞通源大聲說道:“皇上,我們四人都是統帥水軍的,這次算是開了眼了,柳陽的新式船隻不同凡響,要是當時咱們打鄱陽湖大戰的時候有這船,臣敢保證,以一敵十!”
“對,皇上,我們奏請采購新式船隻。”趙庸等三人也立刻大聲說道。
朱元璋本來就是想商量一下海禁的事情,沒想到對方幾人居然直接要買船?可這大明範圍內無論從長期看還是短期看,都沒有大規模動用水軍的戰事啊。
“現在中原已經平定多年,已經不會再有戰事了,就算西南還有些許不穩,但也用不到你們水軍吧?難不成用新式船隻去打漁?”
“呃……”俞通源幾人立刻愣住了,是啊,這往後用水軍的時候隻會越來越少,這次東南平叛也不過是利用水軍從背後包抄一下而已,況且那些叛匪現在也已經被消滅的差不多了。
“皇上,扶桑國的武士一直襲擾我朝沿海邊境,不如我們水軍揮師跨海東征一番?”俞通源想了一下大聲說道。
這話一出來,除水軍的人立刻引得大殿中其他人一片喧嘩,高興的有之,唾棄者也有之,還有一些官員正在捋著袖子準備出來彈劾。
高興的自然是武將們,雖然他們有的並不屬於水軍,但要是征討扶桑國的話,隻靠水軍哪裏能行,到時候豈不又是一番建功立業的好時機。
唾棄的自然是文臣,尤其是戶部的人,他們掌管著整個大明的國庫,自然知道打一次仗要消耗多少國稅,這次北伐草原就已經讓國庫有些不堪重負了。
而且打仗也會給大明帶來不穩定的因素,比如這次東南的叛亂就是因為對方趁著朝廷北伐,大軍北上後方空虛的時候趁機作亂的。
更重要的是,像這種對外征伐的戰爭,對於他們這些文臣來說,並沒有多少功勞可以拿。
捋起袖子準備彈劾的人自然就是禦史們,他們對於打仗這些事情不感興趣,但是對於這種敢輕啟戰端的做法必須要抨擊。
“臣彈劾南安候俞通源、廣德候華高、南雄侯趙庸、德慶後廖永忠四人不恤民情,不思我朝之根基,隻為幾條新式船隻便妄言東征輕啟戰端,實乃窮兵黷武之徒,此乃有違我皇之仁和,我朝之寬厚,實該拿下問罪!”
“臣等附議!”又有幾個禦史站了出來說道。
這些禦史都已經精的跟猴一樣了,知道武將們多是勳貴,這些人與國同休、沆瀣一氣,所以彈劾的時候並沒有胡子眉毛一把抓,以免打擊麵太大而引火燒身。
這四人都是水軍將領,彈劾的時候便以此把他們跟其他將領們分開,另外就是以對方想購進新式船隻為理由,從道理上也站得住腳,最後再拍一把皇上的馬匹,這次的彈劾成與不成都不會把自己陷進去。
俞通源聽到這話,黝黑的臉色一下子湧上了一股血色,轉身看著那幾個彈劾自己的禦史們,橫眉豎眼的大聲喝道。
“哼!你們這些禦史難道隻會彈劾別人嗎?那扶桑國本就是滋生倭寇的發源地,俗話說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咱們大明沿海飽受倭寇之害,每年百姓死傷多少人!”
“你們這些讀書人張嘴仁和,閉嘴寬厚,可知道那些倭寇對待我大明百姓是如何的?對待敵人的寬厚仁和就是對百姓的最大的傷害!”
“我大明如今國威正盛,如今又有了新式船隻何不揮師東征一舉消滅扶桑一勞永逸!”
然後武將和文臣就開始爭吵了起來。
文臣們說武將們一將功成萬骨枯,隻想著自己的功勞卻不體恤士兵性命。
武將們說文臣們隻會寫酸文腐字之乎者也卻不分五穀雜糧,稻穗碰到了鼻子也隻會當雜草。
朱元璋哪裏還顧得上這個,便又問道:“標兒,那你認為這海禁可能開?”
“可以一試,規模不宜太大。”朱標想了想說道。
“誰試?規模如何掌控?”朱元璋立刻問道。
“柳陽!”朱標沒有遲疑立刻迴道。
“棣兒,楨兒,你們是什麽意思?”朱元璋沒有繼續問朱標的意見,而是轉向朱棣和朱楨問道。
“父皇,我跟大哥的想法一樣,也認為柳陽說的有道理,可以嚐試開海禁,讓柳陽先去嚐試一下。”朱楨沒有絲毫的由於立刻說道,他對於柳陽現在可以說是無比的信任,這種信任中甚至帶有一絲的崇拜。
朱元璋點點頭對於朱楨的迴答毫不感到意外,畢竟從各種密報來看,柳陽辭官西行之後就有把武昌府作為下一個發展重點的打算,所以對朱楨的影響也很大。
“父皇,大哥說啥就是啥,我聽大哥的。”朱棣手裏拿著一個炸春卷哢哧哢哧吃的正香。
按照以往慣例來說,現在朱棣就該挨罵了,不過這次朱元璋倒是出奇的沒有出聲嗬斥,而是依舊點了點頭,說道:“看來你們兄弟三人對柳陽倒是很信任,不過此事事關重大,咱還得與大臣們細細商討。”
說完之後,他又跟旁邊的二虎說道:“跟柳陽說,此事事關重大,需細細商討再做決定。”
“他自從上次科舉之後,便一直在外為官,這次正好重返金陵城,就讓他在這裏多呆幾天吧。”
“是!”二虎轉身便又下了樓。
不過這時候忽然又上來一位近衛將領,說道:“皇上!鳳陽縣子爵柳陽已經登船離開。說是東南叛亂還未完全平定,就不在這裏耽擱了。”
朱元璋沒想到柳陽居然就在這裏停靠了一下就走了,這讓他有點措手不及,因為剛才他在考慮到底要不要跟對方見一麵,把自己的真實身份顯露出來。
“哎~!要是咱們大明的官員都像柳陽這小子一樣,何愁民不富,國不強!”
“跟大臣們說,迴宮,商議海禁事宜!”
皇宮內,剛才在碼頭上的大臣們都在這裏了。
朱元璋仍舊穿著一身常服坐在龍椅上,看著下麵的眾人問道:“你們剛才都坐著新式船轉了一圈,感覺如何?”
站在人群中的俞通源、趙庸、廖永忠、華高四人互相看了一眼,然後一起出列。
俞通源大聲說道:“皇上,我們四人都是統帥水軍的,這次算是開了眼了,柳陽的新式船隻不同凡響,要是當時咱們打鄱陽湖大戰的時候有這船,臣敢保證,以一敵十!”
“對,皇上,我們奏請采購新式船隻。”趙庸等三人也立刻大聲說道。
朱元璋本來就是想商量一下海禁的事情,沒想到對方幾人居然直接要買船?可這大明範圍內無論從長期看還是短期看,都沒有大規模動用水軍的戰事啊。
“現在中原已經平定多年,已經不會再有戰事了,就算西南還有些許不穩,但也用不到你們水軍吧?難不成用新式船隻去打漁?”
“呃……”俞通源幾人立刻愣住了,是啊,這往後用水軍的時候隻會越來越少,這次東南平叛也不過是利用水軍從背後包抄一下而已,況且那些叛匪現在也已經被消滅的差不多了。
“皇上,扶桑國的武士一直襲擾我朝沿海邊境,不如我們水軍揮師跨海東征一番?”俞通源想了一下大聲說道。
這話一出來,除水軍的人立刻引得大殿中其他人一片喧嘩,高興的有之,唾棄者也有之,還有一些官員正在捋著袖子準備出來彈劾。
高興的自然是武將們,雖然他們有的並不屬於水軍,但要是征討扶桑國的話,隻靠水軍哪裏能行,到時候豈不又是一番建功立業的好時機。
唾棄的自然是文臣,尤其是戶部的人,他們掌管著整個大明的國庫,自然知道打一次仗要消耗多少國稅,這次北伐草原就已經讓國庫有些不堪重負了。
而且打仗也會給大明帶來不穩定的因素,比如這次東南的叛亂就是因為對方趁著朝廷北伐,大軍北上後方空虛的時候趁機作亂的。
更重要的是,像這種對外征伐的戰爭,對於他們這些文臣來說,並沒有多少功勞可以拿。
捋起袖子準備彈劾的人自然就是禦史們,他們對於打仗這些事情不感興趣,但是對於這種敢輕啟戰端的做法必須要抨擊。
“臣彈劾南安候俞通源、廣德候華高、南雄侯趙庸、德慶後廖永忠四人不恤民情,不思我朝之根基,隻為幾條新式船隻便妄言東征輕啟戰端,實乃窮兵黷武之徒,此乃有違我皇之仁和,我朝之寬厚,實該拿下問罪!”
“臣等附議!”又有幾個禦史站了出來說道。
這些禦史都已經精的跟猴一樣了,知道武將們多是勳貴,這些人與國同休、沆瀣一氣,所以彈劾的時候並沒有胡子眉毛一把抓,以免打擊麵太大而引火燒身。
這四人都是水軍將領,彈劾的時候便以此把他們跟其他將領們分開,另外就是以對方想購進新式船隻為理由,從道理上也站得住腳,最後再拍一把皇上的馬匹,這次的彈劾成與不成都不會把自己陷進去。
俞通源聽到這話,黝黑的臉色一下子湧上了一股血色,轉身看著那幾個彈劾自己的禦史們,橫眉豎眼的大聲喝道。
“哼!你們這些禦史難道隻會彈劾別人嗎?那扶桑國本就是滋生倭寇的發源地,俗話說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咱們大明沿海飽受倭寇之害,每年百姓死傷多少人!”
“你們這些讀書人張嘴仁和,閉嘴寬厚,可知道那些倭寇對待我大明百姓是如何的?對待敵人的寬厚仁和就是對百姓的最大的傷害!”
“我大明如今國威正盛,如今又有了新式船隻何不揮師東征一舉消滅扶桑一勞永逸!”
然後武將和文臣就開始爭吵了起來。
文臣們說武將們一將功成萬骨枯,隻想著自己的功勞卻不體恤士兵性命。
武將們說文臣們隻會寫酸文腐字之乎者也卻不分五穀雜糧,稻穗碰到了鼻子也隻會當雜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