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疏看起來跟他格格不入,卻叫人一眼就能勾住,他這樣走進來,給人一種清高、矜貴且盡在掌握的感覺。
花十七不知道他和長寧王的關係,卻直覺他是個能說上話的主子。
“勞煩先生一路奔波,還要請先生幫個小忙。”閔疏帶他進了屋子裏,隔著書案端坐,說:“先生口技了得,我已經見識過,很是佩服。”
“好說,好說。”花十七連連說,“兩片嘴皮子的事,但學舌廢時間,不知大人要多久……”
“半個月。”閔疏提筆寫字,思索片刻就流暢下筆,他溫和道:“上一次學舌,梁長寧給了你多久的時間?”
花十七想了片刻,比了個七。閔疏停筆,端詳了會兒,把紙推過去,說:“這幾句話,能不能學?”
花十七接過紙一看,上頭的詞句都不難,隻是情緒不好拿捏,他思考著說:“可以是可以,就是不知道學誰的聲音?”
閔疏笑容和煦,“當今聖上和北鎮撫司僉事應三川。”
花十七立刻一驚,筆直跪了下去,磕頭叩首不敢再動:“大人!這是……這是死罪啊,”
“會有人帶你假扮太監進宮,你隻需要記住聲音,別的聽從安排,我保你不死。”閔疏說:“京中雖然會口技的人不多,但也你並非獨門絕技,我若是找到旁人來做這事,可不會留你活口。”
他說到這裏,花十七已經知道自己沒路可選。他此番進長寧王府本就是打定主意要謀份差事,他跟著戲團在外麵搭台子,招惹了好些好色之客,花十七不願意幹這行,跑又跑不了。辛莊去的時機巧,他抓住了救命稻草,心甘情願進長寧王府唱戲。
不曾想人家主人不要他唱戲,要他學舌。
花十七不過權衡片刻,就應下了。總之他是給長寧王做事,麵前這個人看著萬事在握的樣子,說不得跟著能吃到肉湯。
“大人怎麽稱唿……”他抬起頭,小心翼翼看著閔疏。
閔疏略感詫異:“你不知道我叫什麽?”
“隻知道大人的小字,叫安之。”
閔疏垂眸看他,似乎是在衡量他話中的真假,花十七跪到現在,閔疏也沒叫他起來。閔疏不曾了解過花十七這個人,閔疏受到過教訓,所以如今不管是用人還是用計都一定要查清底細背景。他想用花十七,不是因為花十七能辦事,而是京中會口技的人如今熟悉的隻有他一個。再者這是梁長寧敲打過的人,閔疏信得過梁長寧。
閔疏在估摸花十七的誠實可信度,花十七說:“從前張大人隻給了本冊子叫我學,冊子怎麽寫我怎麽學,絕不敢多問多打聽,故而大人的名字我還不曾知道,這是實實在在的真話!絕不敢欺騙大人!”
“我姓閔,閔亂思治的閔。”閔疏說,“會有人教你進宮禮儀,進宮小心著些,仔細聽清楚,我要分毫不差。”閔疏靠著椅子,語氣輕柔,笑著說:“我叫人單獨分個院子給你,開支從我賬上走,十五日後我來驗收成果,到時候再談。”
閔疏叫人進來,讓人把花十七帶下去安置。
梁長寧從外頭迴來,身上還帶著軍務,此時正好晌午,他等著閔疏一起用飯,叫張儉去催了一遍,張儉迴來說:“閔大人迴自己房裏吃了。”
梁長寧坐在飯桌前,暮秋還沒叫人上菜,梁長寧挑著簾子問:“迴去了?你沒跟他說我等他呢?”
“說了啊。”辛莊說,“閔大人嗯了一聲,沒答應啊。”
梁長寧不氣反笑,指揮暮秋,說:“得,山不就我我就山,盤子端上,咱們過去吃。”
這個季節收了最後一波茭白,梁長寧吩咐燒鴨子,軟爛到脫骨。又挑了其他的新鮮蔬菜,燉了鵝掌湯。閔疏看著連桌帶菜一起搬過來的梁長寧,說:“這麽大張桌子,我屋裏擺不下。”
“那就在院子裏吃。”梁長寧撩袍子坐下,招唿他:“別客氣。”
閔疏暗自罵他,說:“真無賴!”
梁長寧脖子上還掛著牙印,他樂意掛著,也不嫌羞人顯眼,他說:“看著這幾天都沒什麽空,趁這會兒吃飯,我再跟你說說朝裏的事。”
這對閔疏是種誘惑,他雖然能上朝,但接觸到的事情始終比梁長寧淺,梁長寧是他重要的消息來源之一,他能聽則聽。
閔疏坐下去,接過遞來的熱帕子擦手。
梁長寧給他夾茭白,說:“刑部派了兩個人去南邊,裏頭有個咱們的自己人還算能用,我叫他正兒八經地去查。這二人到了南郡,確實查到了你母親的老家,陳家出過兩個舉人,不過都沒成進士。陳家風評不錯,出了名的善心,捐過私塾鋪子,開過粥棚,你母親訂過婚約,但後來遇到了文沉。”
他邊說邊看閔疏,閔疏神色無異,他便繼續道:“文沉想納你母親,但是你母親拒絕了,她說家裏不讓做妾。文沉到南郡是去辦公務,他提前了半個月隱姓埋名到南郡考察,所以沒人知道他的身份。後來他借著公務查案,說陳家有人寫反詩,還套了些其他的罪名,就將一家發配入獄。他事情辦得很快,不出三天就盡數判了滿門斬首,隻留了你母親一人,銷了戶籍敲暈了藏在船裏帶迴京。”
閔疏嗯了一聲,咬著茭白沒說話。茭白味道甜,他卻覺得有點苦,他三兩下嚼碎了咽下去,問:“按律例,文沉要怎麽判?”
梁長寧說:“按律例,判停職查辦,官降三級……不過如果官官相護,最後不會有太大的動靜。”
“所以還不夠,”閔疏吃了小半碗飯,拿筷子挑著米粒,說:“真正能動他的罪名太少了,能不能從暨南撥一批糧出來散?價格稍微調高點,免得文沉買不起。算算時間,他也該知道刑部查到了他的消息,他的手腳多,要是還豢養私兵在手,那就下一步就該囤糧了。”
“文沉沒多少錢,他買得起糧麽?”梁長寧問。
閔疏看著梁長寧,說:“他有私產,這麽多年攢了不少,李開源死後,他應該接手了一部分有油水的差事,除了鹽礦,還有銅鐵和絲綢。這些本該由戶部管,但我那日看錢方帶來的賬簿,發覺有一部分的銀子流向不明,我猜就在文沉手裏。”
閔疏一談正事,整個人就變得正經起來,他說話很少猶豫,能出口的都八九不離十。
“往年戶部能做假賬應付,但現在戶部換了人,又不願意背之前的黑鍋,自然不會再遮掩。我料想錢方是故意漏這個破綻給我,文沉要用錢容易得很,錢方就在這裏等著他呢。”閔疏說:“梁長風為什麽想要危家的商路?因為貪官用銀子肯定是要花出去,要麽奇珍異寶,要麽修房買地,總要從商路運,糧食也一樣。各地都有專門伺候這類人的鋪子,幫他們銷賬洗錢都有規矩,價格要比市麵上高那麽一點。找個懂行的去問清楚,咱們喂一批糧食給他,但精鐵武器一件也不許漏出去。”
隻會吃的胖子好打,拿刀的壯漢不好打。
閔疏吃完最後小半碗飯,又被梁長寧灌了鵝掌湯下去。他擦了嘴角的油,拍開梁長寧的手,說:“太膩,不如淡茶清口。”
梁長寧叫人撤了餐筷,帶著閔疏迴了書房。他還有一頓軍務沒有處理,周鴻音帶著三萬龍紋軍進大涼山,塞北的將領督軍都有調動,他要先跟閔疏談。
誰知剛坐下去,下人就來報,說王妃求見。
第101章 誘敵
文畫扇是為了文沉來的。
她跪在書房門外,梁長寧沒有允許他進來,因為裏頭還坐著閔疏,但文畫扇不知道。
她言辭懇切,說:“王爺,父親縱然有錯,也罪不至此。更遑論那些都是無稽之談,大理寺扣押父親不許家中探望,食衣住行都要查驗,下人們多說兩句話都不許,哪裏就到了這樣的地步!”
她的求情比閔疏的意料來得早了一些。
大理寺扣押文沉不僅僅是拖住時間擴大君臣嫌隙,還讓以文沉為中心的世家利益團體無法順利運作。這給了錢方帶領戶部十三司查賬問責的時間。如果錢方不查,那這筆賬就要落到他自己頭上。
文沉養的鷹犬們雖然可以為他做些查探一類的事,但很多類似聯絡人脈等需要本人出麵的的事情就沒有辦法完成。從前文沉勾結李開源強買土地的時候,是李開源為他做擔保並進行各家紅利的分配,這樣平均分配或按某種標準規則的分配能夠使世家穩定且自願繼續維持現狀。
李開源死後,土地兼並雖然還在繼續,但不如從前那樣順利,文沉曾經想過要推舉自己人上位,但一切官員任用都要經過吏部蓋章,危浪平處在這個關鍵位置上,他不會偏向任何一派。所以錢方的上位,對梁長寧擊破文沉一黨埋下了伏筆。
文沉被扣,很多銀錢和地契的往來都卡住了,世家官員貪汙受賄得來的珍寶器具很難再折換成便於流通的銀票,所以一定會有人嚐試聯係文沉,或者叫家中女眷找到文畫扇探聽情況。
這些消息有的叫梁長寧扣下,有的加以修改之後放出去,但總歸都被他握在手裏。閔疏以為文畫扇還能再拖幾日,他高估了文畫扇。
梁長寧的聲音隔著書房的門傳出去:“大理寺辦案非本王能插手,更何況此案是皇上下旨……”
閔疏握住梁長寧的手,對他微微搖頭,梁長寧語氣一頓,閔疏用食指在他掌心寫字,他會意:“……雖然難以保你父親無罪,但本王可以跟宋修文說情,叫你們父女見麵。”
閔疏實在太了解這父女二人,口頭上是父女情深,實際上各懷鬼胎。文畫扇想的是從這場案子中抽出來不受牽連,文沉想的是靠著文畫扇與黨派官員溝通,好及時做出後續應變。
十五天的時間剛剛好,閔疏把時機掐的很準,這段時間足夠文沉運迴糧食,他和世家養的私兵不少,再加上他早就拿到了太後手裏的禁軍之權,應三川帶著北鎮撫司的那些人根本沒辦法抵擋,而守備軍和西大營的人都在梁長寧手裏握著。
文畫扇還在哭訴求情,閔疏繼續在梁長寧的手心寫字:“今夜。”
梁長寧看他一眼,對外麵說:“收拾好你想帶的東西,今夜就能見到你父親。進去容易出來難。大理寺門禁森嚴,雖然沒有拘束苛待你父親,卻也不能叫人隨意進出。”
文畫扇被侍女扶起來,她感激了一番梁長寧就快步離去。
“我們要想辦法叫文沉接觸到這批糧,”閔疏皺起眉,“怎麽才能讓他打定主意重新動用私兵呢……”
閔疏思索著,梁長寧給出了他的分析:“世家為什麽養私兵?因為他們要用武力和強權。如今唯一能驅動文沉調用私兵的場景,隻有一個,那就是他受到性命威脅,需要被保護。”
“大理寺守衛森嚴,更何況還有皇上派去的近衛看管,很難讓他覺得生命受到威脅。”閔疏頓了頓,突然道:“我們可以直接改變先前的策略,幹脆找人偽裝成皇上近衛……不,不能太明顯,要叫他自己猜出來,叫他以為是皇上的近衛要殺他,他被逼急了一定會對文畫扇透出口風,但是這樣時間就卡不上了,周鴻音來不及。”
“來得及。”梁長寧說,“先前就想跟你談今日的軍務紀要,周鴻音連夜跋涉,人已經藏在了大涼山裏。”
閔疏站起來,問:“多少人?”
“三萬。”梁長寧說:“夠了。”
閔疏默默核算,點頭後又問:“你抽了這三萬人,塞北就不好守了吧?”
行軍打仗不是閔疏的強項,他沒有經驗,都要靠梁長寧講。
“所以換下來的人是周鴻音,周鴻音和潘振玉離開塞北後,周銳會接任他的位置。周銳對龍紋軍來說是更熟悉更親近的主帥,他們是兄弟戰。跟隨周鴻音更多是因為父子傳承,就像父皇把龍紋軍交給我,周銳把統帥的位置交付給周鴻音。”梁長寧說,“周銳行事不仔細,需要有人在後麵籌謀,他有自己用得慣的軍師幕僚,匈鐸雖然不好打,但守住十三卡並不難。”
匈鐸屢次進攻大梁,主要還是為了肥碩的土地和水源。但今年氣候好,降水多,草場瘋長,他們可以把糧草賣出去換取藥材和茶鹽,如果危家的商路通暢,物資交易可以滿足需求安撫他們,暫且延後開戰的時間,把他們的視線扯向別處。
閔疏算著潘振玉迴來的時間,說:“如果潘振玉到了,那就是時候啟用他,假設他能帶動文人,就是我們的助力。我們可以借用文人起勢轉移宮裏的目光,明修暗道,暗度陳倉。”
梁長寧認為可以一試,他說:“今晚文畫扇與文沉夜談,我會叫人動手。你可以試用我給你的聽記,你需要和黑來硯熟悉彼此做事的習慣。”
是夜,晚風習習,有落雨的征兆。
文沉坐在院子裏,麵前站著文畫扇。
文畫扇衣著素淨,她把懷裏的信遞給文沉,在他翻閱的間隙中說:“這些人多次向我打聽案子的進度,我都一一囫圇過去,我查了家中的賬簿,發現管事的賬簿近日沒有做好,很多行商和父親手下的人都認臉,即便是我去他們也不鬆口。”
文沉沒有講話,他細細翻看這些信件,又提筆寫字,頭也不抬地說:“刑部查得怎麽樣?皇上不可能會按律例做事,再有幾日,等他頂不住朝廷各部的壓力,自然找我求助,鬆口放我出去。”
文畫扇常住宮中,與太後更親近,她思慮片刻,說:“不如我請太後出麵,至少先許父親迴家料理雜事。”
說到此,文沉倒想起什麽來,問:“我聽說太後見了一次皇上,皇上有沒有漏出過什麽口風?”
“沒有,這幾日他隻召見了一次應三川,應三川請刑部和督察院的人在遠東樓吃飯,但說了些什麽不知道。”文畫扇說到這裏,恨道:“早知今日有這樣一個絆子,當初就該殺了閔疏!父親,咱們現在動手還來得及,他能敲登聞鼓,就是打定了主意要報複文家,以後指不定還有什麽招數!”
“愚蠢!”文沉打斷她,說:“現在有多少雙眼睛都放在他身上?不等你動手,剛剛派出去人就會被發現,不要自作聰明!”
文畫扇隻能閉嘴,暗自咬牙。
文沉從前對閔疏的心思了如指掌,他知道閔疏想要什麽,也知道閔疏的弱點是什麽。他捏著閔疏,用起這把羊腸刀來很順手,他多次從閔疏身上得到一些非常有用的消息,即便閔疏沒有對他盡忠盡孝,但文沉也十分滿意他。可是三年後的今天,文沉不敢再說對閔疏了如指掌,他開始有些摸不清閔疏的行事。
文沉不知道文畫扇心裏的那些擔憂,他說:“你把這些文書帶迴去,自然有我的心腹去辦,其他的你不要管,好好守著世子,別叫他跟太子太親近了,說不得以後就有用。”
談話到此,文沉想囑咐的都說完了,他便起身送人,文畫扇跟他到了門口,把信紙折好藏在懷裏,大理寺的守衛淺淺搜過一遍才放行,宋修文親自等在門口,文畫扇一步三迴頭,文沉對她揚手讓她放心走,外人看來是父女情深的場麵。
宋修文笑著說:“丞相大人有個孝順的女兒,真是叫人羨慕啊。”
文沉看著他,客氣道:“哪裏哪裏,家中孩子不多,都算懂事。”
這句懂事自然沒把閔疏算進去,閔疏狀告文沉敲登聞鼓的那日,他雖然沒在大街上喊自己是文家私生子,但在殿前對峙的時候卻沒有再隱瞞。是以百姓不知道此事,朝中重臣卻聽了個仔細。
宋修文沒有點明這一點,說:“丞相大人可以叫王妃娘娘放寬心,我大理寺絕不苛待大人,近日天熱起來了,宮裏分了冰下來,廂房換洗的被褥床單已經特地叫人做好了新的,足足八套呢。”
文沉從他話裏聽出了要他長住的意思,不著痕跡問:“八套也太多了些,七天換一套,八套也要睡兩個月,過於奢靡。”
“誒……看我這張嘴,丞相大人自然是早些出去為好,”宋修文笑著拍自己的嘴巴,又說:“是我嘴快,該打。”
文沉並不認為宋修文是嘴快的人,他在大理寺少卿的這個位置上能混得開,就說明他口風嚴謹,不是靠嘴皮子做事的人。文沉心裏有些預感,他還沒琢磨明白,就被宋修文打斷。
“今夜怕是要下雨,滿地的飛蛾子,晚上睡覺又熱又悶,宮裏來人說送了冰給丞相大人用,已經擱在房間裏了。”宋修文把文沉送迴去,站在院子裏說:“皇上還惦記著丞相大人呢,大人為大梁鞠躬盡瘁,皇上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給臣子送冰還是頭一份呢,看來這案子也要結束了。”
文沉卻笑不起來,梁長風記在心裏的是恩情還是怨怪他有自知之明,送冰絕非是單純的禮賢下士,裏頭定有深意。
“宮裏特意派了錦衣衛來送冰,皇上很重視丞相,丞相大人盡可放心了。”宋修文做出個討好的樣子,說:“今夜我便叫看守的人撤了,先前派重兵把守都是沒辦法,畢竟上頭看著呢,還望丞相不要介意……幹脆,我現在就叫他們撤了。”
文沉不屑宋修文這欺軟怕硬的樣子,先前還以為自己翻不了身的時候,總擺出一副油鹽不進鐵麵無私的樣子,今日錦衣衛送了冰,他就立刻來殷勤討好。
文沉打發走宋修文,心裏卻生出一點怪異的感覺來,他摸著眼皮,眼皮在他指腹下輕輕跳了跳。
第102章 假寐
冰被擱在大瓷缸子裏抬過來,現在不是用冰的季節,文沉心裏存疑,他被關在大理寺幾日,本就有些焦慮浮躁。
花十七不知道他和長寧王的關係,卻直覺他是個能說上話的主子。
“勞煩先生一路奔波,還要請先生幫個小忙。”閔疏帶他進了屋子裏,隔著書案端坐,說:“先生口技了得,我已經見識過,很是佩服。”
“好說,好說。”花十七連連說,“兩片嘴皮子的事,但學舌廢時間,不知大人要多久……”
“半個月。”閔疏提筆寫字,思索片刻就流暢下筆,他溫和道:“上一次學舌,梁長寧給了你多久的時間?”
花十七想了片刻,比了個七。閔疏停筆,端詳了會兒,把紙推過去,說:“這幾句話,能不能學?”
花十七接過紙一看,上頭的詞句都不難,隻是情緒不好拿捏,他思考著說:“可以是可以,就是不知道學誰的聲音?”
閔疏笑容和煦,“當今聖上和北鎮撫司僉事應三川。”
花十七立刻一驚,筆直跪了下去,磕頭叩首不敢再動:“大人!這是……這是死罪啊,”
“會有人帶你假扮太監進宮,你隻需要記住聲音,別的聽從安排,我保你不死。”閔疏說:“京中雖然會口技的人不多,但也你並非獨門絕技,我若是找到旁人來做這事,可不會留你活口。”
他說到這裏,花十七已經知道自己沒路可選。他此番進長寧王府本就是打定主意要謀份差事,他跟著戲團在外麵搭台子,招惹了好些好色之客,花十七不願意幹這行,跑又跑不了。辛莊去的時機巧,他抓住了救命稻草,心甘情願進長寧王府唱戲。
不曾想人家主人不要他唱戲,要他學舌。
花十七不過權衡片刻,就應下了。總之他是給長寧王做事,麵前這個人看著萬事在握的樣子,說不得跟著能吃到肉湯。
“大人怎麽稱唿……”他抬起頭,小心翼翼看著閔疏。
閔疏略感詫異:“你不知道我叫什麽?”
“隻知道大人的小字,叫安之。”
閔疏垂眸看他,似乎是在衡量他話中的真假,花十七跪到現在,閔疏也沒叫他起來。閔疏不曾了解過花十七這個人,閔疏受到過教訓,所以如今不管是用人還是用計都一定要查清底細背景。他想用花十七,不是因為花十七能辦事,而是京中會口技的人如今熟悉的隻有他一個。再者這是梁長寧敲打過的人,閔疏信得過梁長寧。
閔疏在估摸花十七的誠實可信度,花十七說:“從前張大人隻給了本冊子叫我學,冊子怎麽寫我怎麽學,絕不敢多問多打聽,故而大人的名字我還不曾知道,這是實實在在的真話!絕不敢欺騙大人!”
“我姓閔,閔亂思治的閔。”閔疏說,“會有人教你進宮禮儀,進宮小心著些,仔細聽清楚,我要分毫不差。”閔疏靠著椅子,語氣輕柔,笑著說:“我叫人單獨分個院子給你,開支從我賬上走,十五日後我來驗收成果,到時候再談。”
閔疏叫人進來,讓人把花十七帶下去安置。
梁長寧從外頭迴來,身上還帶著軍務,此時正好晌午,他等著閔疏一起用飯,叫張儉去催了一遍,張儉迴來說:“閔大人迴自己房裏吃了。”
梁長寧坐在飯桌前,暮秋還沒叫人上菜,梁長寧挑著簾子問:“迴去了?你沒跟他說我等他呢?”
“說了啊。”辛莊說,“閔大人嗯了一聲,沒答應啊。”
梁長寧不氣反笑,指揮暮秋,說:“得,山不就我我就山,盤子端上,咱們過去吃。”
這個季節收了最後一波茭白,梁長寧吩咐燒鴨子,軟爛到脫骨。又挑了其他的新鮮蔬菜,燉了鵝掌湯。閔疏看著連桌帶菜一起搬過來的梁長寧,說:“這麽大張桌子,我屋裏擺不下。”
“那就在院子裏吃。”梁長寧撩袍子坐下,招唿他:“別客氣。”
閔疏暗自罵他,說:“真無賴!”
梁長寧脖子上還掛著牙印,他樂意掛著,也不嫌羞人顯眼,他說:“看著這幾天都沒什麽空,趁這會兒吃飯,我再跟你說說朝裏的事。”
這對閔疏是種誘惑,他雖然能上朝,但接觸到的事情始終比梁長寧淺,梁長寧是他重要的消息來源之一,他能聽則聽。
閔疏坐下去,接過遞來的熱帕子擦手。
梁長寧給他夾茭白,說:“刑部派了兩個人去南邊,裏頭有個咱們的自己人還算能用,我叫他正兒八經地去查。這二人到了南郡,確實查到了你母親的老家,陳家出過兩個舉人,不過都沒成進士。陳家風評不錯,出了名的善心,捐過私塾鋪子,開過粥棚,你母親訂過婚約,但後來遇到了文沉。”
他邊說邊看閔疏,閔疏神色無異,他便繼續道:“文沉想納你母親,但是你母親拒絕了,她說家裏不讓做妾。文沉到南郡是去辦公務,他提前了半個月隱姓埋名到南郡考察,所以沒人知道他的身份。後來他借著公務查案,說陳家有人寫反詩,還套了些其他的罪名,就將一家發配入獄。他事情辦得很快,不出三天就盡數判了滿門斬首,隻留了你母親一人,銷了戶籍敲暈了藏在船裏帶迴京。”
閔疏嗯了一聲,咬著茭白沒說話。茭白味道甜,他卻覺得有點苦,他三兩下嚼碎了咽下去,問:“按律例,文沉要怎麽判?”
梁長寧說:“按律例,判停職查辦,官降三級……不過如果官官相護,最後不會有太大的動靜。”
“所以還不夠,”閔疏吃了小半碗飯,拿筷子挑著米粒,說:“真正能動他的罪名太少了,能不能從暨南撥一批糧出來散?價格稍微調高點,免得文沉買不起。算算時間,他也該知道刑部查到了他的消息,他的手腳多,要是還豢養私兵在手,那就下一步就該囤糧了。”
“文沉沒多少錢,他買得起糧麽?”梁長寧問。
閔疏看著梁長寧,說:“他有私產,這麽多年攢了不少,李開源死後,他應該接手了一部分有油水的差事,除了鹽礦,還有銅鐵和絲綢。這些本該由戶部管,但我那日看錢方帶來的賬簿,發覺有一部分的銀子流向不明,我猜就在文沉手裏。”
閔疏一談正事,整個人就變得正經起來,他說話很少猶豫,能出口的都八九不離十。
“往年戶部能做假賬應付,但現在戶部換了人,又不願意背之前的黑鍋,自然不會再遮掩。我料想錢方是故意漏這個破綻給我,文沉要用錢容易得很,錢方就在這裏等著他呢。”閔疏說:“梁長風為什麽想要危家的商路?因為貪官用銀子肯定是要花出去,要麽奇珍異寶,要麽修房買地,總要從商路運,糧食也一樣。各地都有專門伺候這類人的鋪子,幫他們銷賬洗錢都有規矩,價格要比市麵上高那麽一點。找個懂行的去問清楚,咱們喂一批糧食給他,但精鐵武器一件也不許漏出去。”
隻會吃的胖子好打,拿刀的壯漢不好打。
閔疏吃完最後小半碗飯,又被梁長寧灌了鵝掌湯下去。他擦了嘴角的油,拍開梁長寧的手,說:“太膩,不如淡茶清口。”
梁長寧叫人撤了餐筷,帶著閔疏迴了書房。他還有一頓軍務沒有處理,周鴻音帶著三萬龍紋軍進大涼山,塞北的將領督軍都有調動,他要先跟閔疏談。
誰知剛坐下去,下人就來報,說王妃求見。
第101章 誘敵
文畫扇是為了文沉來的。
她跪在書房門外,梁長寧沒有允許他進來,因為裏頭還坐著閔疏,但文畫扇不知道。
她言辭懇切,說:“王爺,父親縱然有錯,也罪不至此。更遑論那些都是無稽之談,大理寺扣押父親不許家中探望,食衣住行都要查驗,下人們多說兩句話都不許,哪裏就到了這樣的地步!”
她的求情比閔疏的意料來得早了一些。
大理寺扣押文沉不僅僅是拖住時間擴大君臣嫌隙,還讓以文沉為中心的世家利益團體無法順利運作。這給了錢方帶領戶部十三司查賬問責的時間。如果錢方不查,那這筆賬就要落到他自己頭上。
文沉養的鷹犬們雖然可以為他做些查探一類的事,但很多類似聯絡人脈等需要本人出麵的的事情就沒有辦法完成。從前文沉勾結李開源強買土地的時候,是李開源為他做擔保並進行各家紅利的分配,這樣平均分配或按某種標準規則的分配能夠使世家穩定且自願繼續維持現狀。
李開源死後,土地兼並雖然還在繼續,但不如從前那樣順利,文沉曾經想過要推舉自己人上位,但一切官員任用都要經過吏部蓋章,危浪平處在這個關鍵位置上,他不會偏向任何一派。所以錢方的上位,對梁長寧擊破文沉一黨埋下了伏筆。
文沉被扣,很多銀錢和地契的往來都卡住了,世家官員貪汙受賄得來的珍寶器具很難再折換成便於流通的銀票,所以一定會有人嚐試聯係文沉,或者叫家中女眷找到文畫扇探聽情況。
這些消息有的叫梁長寧扣下,有的加以修改之後放出去,但總歸都被他握在手裏。閔疏以為文畫扇還能再拖幾日,他高估了文畫扇。
梁長寧的聲音隔著書房的門傳出去:“大理寺辦案非本王能插手,更何況此案是皇上下旨……”
閔疏握住梁長寧的手,對他微微搖頭,梁長寧語氣一頓,閔疏用食指在他掌心寫字,他會意:“……雖然難以保你父親無罪,但本王可以跟宋修文說情,叫你們父女見麵。”
閔疏實在太了解這父女二人,口頭上是父女情深,實際上各懷鬼胎。文畫扇想的是從這場案子中抽出來不受牽連,文沉想的是靠著文畫扇與黨派官員溝通,好及時做出後續應變。
十五天的時間剛剛好,閔疏把時機掐的很準,這段時間足夠文沉運迴糧食,他和世家養的私兵不少,再加上他早就拿到了太後手裏的禁軍之權,應三川帶著北鎮撫司的那些人根本沒辦法抵擋,而守備軍和西大營的人都在梁長寧手裏握著。
文畫扇還在哭訴求情,閔疏繼續在梁長寧的手心寫字:“今夜。”
梁長寧看他一眼,對外麵說:“收拾好你想帶的東西,今夜就能見到你父親。進去容易出來難。大理寺門禁森嚴,雖然沒有拘束苛待你父親,卻也不能叫人隨意進出。”
文畫扇被侍女扶起來,她感激了一番梁長寧就快步離去。
“我們要想辦法叫文沉接觸到這批糧,”閔疏皺起眉,“怎麽才能讓他打定主意重新動用私兵呢……”
閔疏思索著,梁長寧給出了他的分析:“世家為什麽養私兵?因為他們要用武力和強權。如今唯一能驅動文沉調用私兵的場景,隻有一個,那就是他受到性命威脅,需要被保護。”
“大理寺守衛森嚴,更何況還有皇上派去的近衛看管,很難讓他覺得生命受到威脅。”閔疏頓了頓,突然道:“我們可以直接改變先前的策略,幹脆找人偽裝成皇上近衛……不,不能太明顯,要叫他自己猜出來,叫他以為是皇上的近衛要殺他,他被逼急了一定會對文畫扇透出口風,但是這樣時間就卡不上了,周鴻音來不及。”
“來得及。”梁長寧說,“先前就想跟你談今日的軍務紀要,周鴻音連夜跋涉,人已經藏在了大涼山裏。”
閔疏站起來,問:“多少人?”
“三萬。”梁長寧說:“夠了。”
閔疏默默核算,點頭後又問:“你抽了這三萬人,塞北就不好守了吧?”
行軍打仗不是閔疏的強項,他沒有經驗,都要靠梁長寧講。
“所以換下來的人是周鴻音,周鴻音和潘振玉離開塞北後,周銳會接任他的位置。周銳對龍紋軍來說是更熟悉更親近的主帥,他們是兄弟戰。跟隨周鴻音更多是因為父子傳承,就像父皇把龍紋軍交給我,周銳把統帥的位置交付給周鴻音。”梁長寧說,“周銳行事不仔細,需要有人在後麵籌謀,他有自己用得慣的軍師幕僚,匈鐸雖然不好打,但守住十三卡並不難。”
匈鐸屢次進攻大梁,主要還是為了肥碩的土地和水源。但今年氣候好,降水多,草場瘋長,他們可以把糧草賣出去換取藥材和茶鹽,如果危家的商路通暢,物資交易可以滿足需求安撫他們,暫且延後開戰的時間,把他們的視線扯向別處。
閔疏算著潘振玉迴來的時間,說:“如果潘振玉到了,那就是時候啟用他,假設他能帶動文人,就是我們的助力。我們可以借用文人起勢轉移宮裏的目光,明修暗道,暗度陳倉。”
梁長寧認為可以一試,他說:“今晚文畫扇與文沉夜談,我會叫人動手。你可以試用我給你的聽記,你需要和黑來硯熟悉彼此做事的習慣。”
是夜,晚風習習,有落雨的征兆。
文沉坐在院子裏,麵前站著文畫扇。
文畫扇衣著素淨,她把懷裏的信遞給文沉,在他翻閱的間隙中說:“這些人多次向我打聽案子的進度,我都一一囫圇過去,我查了家中的賬簿,發現管事的賬簿近日沒有做好,很多行商和父親手下的人都認臉,即便是我去他們也不鬆口。”
文沉沒有講話,他細細翻看這些信件,又提筆寫字,頭也不抬地說:“刑部查得怎麽樣?皇上不可能會按律例做事,再有幾日,等他頂不住朝廷各部的壓力,自然找我求助,鬆口放我出去。”
文畫扇常住宮中,與太後更親近,她思慮片刻,說:“不如我請太後出麵,至少先許父親迴家料理雜事。”
說到此,文沉倒想起什麽來,問:“我聽說太後見了一次皇上,皇上有沒有漏出過什麽口風?”
“沒有,這幾日他隻召見了一次應三川,應三川請刑部和督察院的人在遠東樓吃飯,但說了些什麽不知道。”文畫扇說到這裏,恨道:“早知今日有這樣一個絆子,當初就該殺了閔疏!父親,咱們現在動手還來得及,他能敲登聞鼓,就是打定了主意要報複文家,以後指不定還有什麽招數!”
“愚蠢!”文沉打斷她,說:“現在有多少雙眼睛都放在他身上?不等你動手,剛剛派出去人就會被發現,不要自作聰明!”
文畫扇隻能閉嘴,暗自咬牙。
文沉從前對閔疏的心思了如指掌,他知道閔疏想要什麽,也知道閔疏的弱點是什麽。他捏著閔疏,用起這把羊腸刀來很順手,他多次從閔疏身上得到一些非常有用的消息,即便閔疏沒有對他盡忠盡孝,但文沉也十分滿意他。可是三年後的今天,文沉不敢再說對閔疏了如指掌,他開始有些摸不清閔疏的行事。
文沉不知道文畫扇心裏的那些擔憂,他說:“你把這些文書帶迴去,自然有我的心腹去辦,其他的你不要管,好好守著世子,別叫他跟太子太親近了,說不得以後就有用。”
談話到此,文沉想囑咐的都說完了,他便起身送人,文畫扇跟他到了門口,把信紙折好藏在懷裏,大理寺的守衛淺淺搜過一遍才放行,宋修文親自等在門口,文畫扇一步三迴頭,文沉對她揚手讓她放心走,外人看來是父女情深的場麵。
宋修文笑著說:“丞相大人有個孝順的女兒,真是叫人羨慕啊。”
文沉看著他,客氣道:“哪裏哪裏,家中孩子不多,都算懂事。”
這句懂事自然沒把閔疏算進去,閔疏狀告文沉敲登聞鼓的那日,他雖然沒在大街上喊自己是文家私生子,但在殿前對峙的時候卻沒有再隱瞞。是以百姓不知道此事,朝中重臣卻聽了個仔細。
宋修文沒有點明這一點,說:“丞相大人可以叫王妃娘娘放寬心,我大理寺絕不苛待大人,近日天熱起來了,宮裏分了冰下來,廂房換洗的被褥床單已經特地叫人做好了新的,足足八套呢。”
文沉從他話裏聽出了要他長住的意思,不著痕跡問:“八套也太多了些,七天換一套,八套也要睡兩個月,過於奢靡。”
“誒……看我這張嘴,丞相大人自然是早些出去為好,”宋修文笑著拍自己的嘴巴,又說:“是我嘴快,該打。”
文沉並不認為宋修文是嘴快的人,他在大理寺少卿的這個位置上能混得開,就說明他口風嚴謹,不是靠嘴皮子做事的人。文沉心裏有些預感,他還沒琢磨明白,就被宋修文打斷。
“今夜怕是要下雨,滿地的飛蛾子,晚上睡覺又熱又悶,宮裏來人說送了冰給丞相大人用,已經擱在房間裏了。”宋修文把文沉送迴去,站在院子裏說:“皇上還惦記著丞相大人呢,大人為大梁鞠躬盡瘁,皇上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給臣子送冰還是頭一份呢,看來這案子也要結束了。”
文沉卻笑不起來,梁長風記在心裏的是恩情還是怨怪他有自知之明,送冰絕非是單純的禮賢下士,裏頭定有深意。
“宮裏特意派了錦衣衛來送冰,皇上很重視丞相,丞相大人盡可放心了。”宋修文做出個討好的樣子,說:“今夜我便叫看守的人撤了,先前派重兵把守都是沒辦法,畢竟上頭看著呢,還望丞相不要介意……幹脆,我現在就叫他們撤了。”
文沉不屑宋修文這欺軟怕硬的樣子,先前還以為自己翻不了身的時候,總擺出一副油鹽不進鐵麵無私的樣子,今日錦衣衛送了冰,他就立刻來殷勤討好。
文沉打發走宋修文,心裏卻生出一點怪異的感覺來,他摸著眼皮,眼皮在他指腹下輕輕跳了跳。
第102章 假寐
冰被擱在大瓷缸子裏抬過來,現在不是用冰的季節,文沉心裏存疑,他被關在大理寺幾日,本就有些焦慮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