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沉倒是知道閔疏跑了,不過他一直以為閔疏死了。陳弱水死在了火裏,文沉順勢就燒了府裏不幹淨的東西,錦衣衛翻了廢墟,什麽有用的都沒找到,全成了黑黢黢的灰燼。
督察院也疑心過,或許是文沉故意放的火,這才躲過了黴米案,沒叫李開源拖累。風聲過去後,文沉曾派人找過閔疏。一個沒有戶籍和路引的孩子能跑到哪裏去?可偏偏找了幾日都沒消息,石沉大海一樣消失了蹤跡。
文沉猜測,最大的可能就是閔疏毒發,死在了不知道那個犄角旮旯。他一開始還擔心閔疏迴來質問他陳弱水一事,倒不是愧疚心虛,而是擔心閔疏魚死網破,把這件事捅到外頭去。
文沉這十幾年來都做事小心,除了那麽幾個簽了死契的家仆和家裏的夫人嫡子,幾乎沒人知道閔疏的存在。他們或許隱約猜測過文沉有個外室,但陳弱水被文沉關在城西那種地方,下人們猜測無果,便也歸咎於自己的臆想。
文沉派人守在城門好幾個月,為的就是提防著閔疏迴京擊鼓鳴冤,預備等人一出現就立刻把閔疏捆起來拖到荒郊野外去殺了。
可過了這麽久閔疏都沒出現過,文沉這才逐漸放下心來,確定閔疏是死了。畢竟孤離這種藥實在陰毒,文沉對孤離十分有信心,沒曾想過了三年,他這個跑掉的棋子又迴來了,不僅迴來了,還是光明正大有了戶籍和官職的新科狀元!
想到此處,文沉暗暗磨牙。
第78章 喬遷
議事堂裏爭論不休,各部心裏早就憋著火。
最後還是督察院蔣知出來打圓場,由吏部寫了個空缺職位匯總的冊子上呈,排列完空缺職位後,把人塞到了通政使司去。
原先還吵著的幾人都啞了火,通政使司的空缺大,貼上去一個新科狀元不虧,雖然隻是個五品參議,但勝在通政使司的是個喉舌之地,地位直逼司禮監,也不算大材小用。
這個位置梁長寧沒有想到,也是閔疏不曾考慮過的。雖然在意料之外,但非常巧妙地給閔疏遞了把梯子。
閔疏一直想要查找文沉十七年前下江南為非作歹濫用私權的罪證,他還想著要為他娘求一個公道,可恨文沉權大勢大,為人又精明狡猾,根本無錯處可循。
三年前,李開源貪墨賑災銀、調換黴米、買賣官職的案子,本該是扳倒文沉最好的時機。可文沉借著陳弱水的那把大火把自己身上的髒東西洗得一幹二淨。
如今想要再做努力,除了等待新的機會,還得查找過去的疏漏。恰巧通政使司的天書閣就是存放內外章疏,各部文書卷宗、陳年檔案、命令文書的地方。
在外頭看來,是吏部把新科狀元下放到通政使司去當個小小的卷宗管理官吏,實際上對閔疏來說,是打瞌睡遇到了枕頭。
要查文沉的疏漏,就要從十七年前,文沉下江南開始查起。
閔疏現在是孤家寡人,沒有人是他的同伴,也沒有人能夠與他商議。他習慣了在心裏默念,連做夢也不曾囈語過。
他躺在床上,腦子裏閃過太多東西,他知道母親姓陳,卻不知道是江南的哪戶人家。他沉思太久,睡意正要迷迷糊糊上頭,窗外卻起了一點動靜。
黑貓躥上房頂,瓦片被蹬落砸地,發出一聲清脆的哢嚓。
閔疏幾日沒睡過好覺,早已經困得不行。他精神不大好,又怕冷,此刻一激就清醒過來,翻身想下床出去查看。
他直覺不太對,正要垂腳穿鞋的一瞬間,冷箭唰啦一聲刺破窗戶紙,釘在了床柱上。
暗殺!
閔疏隻來得及側身一滾,一排短箭叮叮叮地砸進來插成一排。這屋子太小,根本沒地方可躲,照這樣不消片刻就能被紮成馬蜂窩。
黑暗中沒有燭火,隻能靠著月光辨認,閔疏身邊沒有盾劍,隻能躲進櫃子去。他目光掃過屋內,黑夜裏藏著太多人影,床幃被冷風帶起,窗邊突然躍進來一個影子,閔疏猛然抽出枕下短刀,那人卻雙手一扭,把閔疏的兩臂反絞在背後。
“別動。”梁長寧把人按迴床上,外頭的短箭還在射,全都叮叮叮插進床頭,低聲說,“有人要殺你。”
閔疏聽見熟悉的語氣,背脊一鬆,順著慣性滾進床的最裏頭,梁長寧翻身壓在他身上,抽出長劍啪啪啪地把射來的箭全砍斷。
他遊刃有餘,還能在舞刀弄槍的空隙裏親一口閔疏,和善地問他:“怕不怕?我護著你呢。”
閔疏忍無可忍,一耳光抽在他臉上:“少惡心我!”
梁長寧被他這一巴掌打得耳朵嗡鳴,他一激靈,短箭從他耳側擦過,鋒利的箭矢擦斷了閔疏揚起來的一縷長發,梁長寧舌尖頂住上顎,四麵八方都是腳步聲。
他來不及動作,抬頭向房頂看去,驟然往上一躍,在橫梁上借力,悶頭破開了薄瓦屋頂。
瓦片嘩啦啦往下砸,閔疏抱頭縮成團,整個人差點沒躲開。外頭人影幢幢,腳步聲由遠及近,很快有人踹開了房門,閔疏握緊了短劍,房頂上的梁長寧收拾完了殺手,縱身一躍:“辛莊!去把人給我抓了!”
閔疏飛快坐起來,張儉提刀站在門口,臉上全是血跡,他隨手抹掉,在一地亂箭中微微一笑:“閔大人,好、好久不見!”
閔疏微微喘息著,問:“外頭的人全死了嗎?”
“還剩兩個活口。”張儉點燃蠟燭,說:“閔大人能猜出是誰的人馬嗎?”
“還能是誰。”閔疏冷笑一聲,“文沉的手段也就這點。”
梁長寧收了劍,側身站在門前,他帶來不過三五個人,竟把外頭的二十來個人全滅了口。外頭的月光順著敞開的木門照在梁長寧臉上,他左臉一個緋紅的巴掌印,一看就知道用了大力氣,分毫不留情。
張儉悄悄移開目光,半晌又移迴來,在梁長寧和閔疏之間來迴打轉。閔疏冷著臉:“看什麽。”
張儉恭敬行禮,說:“這裏今夜不能住了,房頂也破了,不知大人是否……”
方才梁長寧跟砍肉切菜一樣禍害了這房子,如今房頂的瓦片也碎了,門也破了,滿地都是刀劍和屍首。好在這院子偏僻,沒有驚動別處的人家。
梁長寧覺得張儉上道,讚許看他一眼,開口說:“這裏住不了人,不如跟我迴去。”
“眼神收收。”閔疏站起來,滿頭滿臉都是灰,他看也不看梁長寧,說:“誰要跟你迴家,做你的春秋大夢去。”
梁長寧看著他的背影,低笑一聲:“脾氣見長。”
“主子,可能不是脾氣見長。”張儉湊在他身邊,小聲說:“我覺得……閔大人從前就是這個脾氣。”
隻是現在不裝了。這話張儉沒說出口,梁長寧卻已經知道他的意思,他意味深長:“小雞仔長成老鷹,抓起人來要見血。”
閔疏似乎是聽見了,卻沒迴頭,他站在院子裏環顧一圈,梁長寧跟到他身後,說:“不叫你去我那裏,你今夜不如去陳聰那兒將就住著,你知道那個院子……從前是裴三的,潘振玉和辛莊也住那裏頭,裴三的院子大,所以隔了偏院出來給老師住,偏院好幾間廂房呢,你不想挨著我,挨著老師也不行?”
話到此處,閔疏也隻好冷著臉點頭。他鼻尖上有灰,穿著單薄的寢衣,鎖骨上還有擦破的紅痕。看起來頗有些狼狽,偏偏他又一副清冷孤高的樣子,直叫人想把他扛起來帶迴家好生洗幹淨了扔到床上去抱著睡。
梁長寧忍了又忍,才沒伸出手去替他擦灰。
陳聰的院子裏沒有太多丫鬟,隻有兩三個小廝常常伺候著。這些人是梁長寧撥過來照顧茂廣林的下人。
茂廣林老了,孔宗既擔心陳聰的腿,又念著茂老年老多病,常常兩個院子跑。這院子全是些男子,洗衣做飯是樣樣不會,有時候沒熱水泡茶,就從水缸或井裏打一瓢生水將就喝。
茂廣林搬過來後,每日都要泡茶煮藥,梁長寧實在看不下去,這才撥了人手來。
孔宗還替陳聰討價還價,丫鬟小廝的月銀一概從長寧王府出,梁長寧家財萬貫,養著他們也不過是小錢,便也點頭應下了。
閔疏洗漱完上床時,院子裏的人都睡了,次日天亮,才有人來敲門。
小爐子點火,砂鍋裏煮著魚片粥,香氣撲鼻。
陳聰站在門前,見閔疏隔窗綰發,揚聲說:“閔大人早!”
閔疏手指一頓,換了衣服出去迎他,說:“昨日深夜造訪,實在是不該,看你睡下了就沒叨擾,還叫你一個主人家早上來見我,真是叫我慚愧。”
“哪裏的話。”陳聰笑起來,說:“魚片粥,正好當早膳。”
陳聰這院子裏還住這潘振玉和孔宗,他們二人蹲在木橋上撒餌喂魚,水池裏種了紫色的睡蓮,已經冒了花苞。
閔疏側身請陳聰進門,目光落在他的膝蓋上。陳聰注意到他的視線,大大方方地撩起褲腿給他看,說:“潘明過替我在塞北尋了木匠,做了個能活動的假腿,穿上外袍遮住了就看不太出來,隻是平日裏還是輪椅坐得多。畢竟是硬木頭,磨得皮肉痛,長老繭子也耐不住。”
閔疏收迴目光,和陳聰對坐喝粥。他靠著椅背,手裏捏著勺子,半晌才問:“我聽梁……我聽王爺說,老師也住在這裏?”
他又接著改口道:“王爺跟我說,他將茂閣老接到大人這裏來了。”
陳聰有些意外,喝了口粥問:“閔大人是茂閣老的學生?怎麽沒聽你提起過?茂閣老對我恩重如山,孔宗說茂閣老年齡漸長,身子骨不如從前,王爺叫他多照顧照顧。可惜茂閣老不願意住到王府去,覺得太紮眼,單獨給他買宅子呢,他自己手裏也有些錢,就是不願意。後來還是潘明過去說服了茂閣老,我想……他大抵還是記得潘明過,想推一推地安疏吧。”
閔疏靜默片刻,問:“我可以去見一見老師嗎?”
“當然可以。”陳聰猶豫著,又說:“隻是有些事要先說在前頭,茂老的情況不大好……”
閔疏以為茂廣林得了什麽重病,一時心急,皺起眉來。
陳聰拿帕子擦嘴,說:“茂閣老今年也有八十好幾,這個年齡已然算是高壽,閣老身體倒是沒什麽大毛病,這些還要孔宗來說,我也是不大懂的。我要說的是,閣老跟從前不同了,很多事記不得,好一陣壞一陣。”
既然不是生病,閔疏微微放下心,他喝完魚片粥,就有小丫鬟上來收拾幹淨,又拿了熱帕子給閔疏擦手。這些丫鬟小廝是長寧王府一早派過來的人,都撿著聰明機靈的人送。陳聰會看眼色,知道這是梁長寧給閔疏派的人,就把人全都塞到了閔疏這院子裏來。
第79章 呆症
閔疏把陳聰送到門口,又繞路迴了院子。潘振玉和孔宗還坐在木拱橋的柵欄上說笑,有一搭沒一搭地喂魚。
“孔大夫。”閔疏立在他身側,垂眸看著他手裏的魚食,“經年不見,醫術精進良多。”
“經年不見,閔大人風華依舊。”孔宗笑起來,把手裏的魚食全倒給潘振玉,他拍拍手上的殘渣,問:“我給閔大人把個脈?”
閔疏看向他,把手伸出去,半懸在空中。孔宗兩根指頭搭上去,閉眼摸了良久,才收迴手:“比三年前虛,不過是好事情,我摸著寒毒倒少了許多……我開個方子,給你補補身子吧?”
閔疏知道孔宗是名醫,他當年就是靠著一手醫術把梁長寧從戰場的鬼門關拉迴來,又能解很多疑難雜症。閔疏猜出孔宗已經知道自己身上的殘毒,隻是沒有挑明。
閔疏笑說:“先生的診金太高,今日開這方子,我改日要好生報答。”
“報答談不上。”孔宗擺手,把潘振玉手裏的魚食又搶迴來,才說:“閔大人也算我小半個主子,以後在王爺麵前替我美言幾句,給我兜底說點好話,可比那診金值錢。”
潘振玉聽著忍不住笑出聲來。孔宗往旁邊挪了挪,讓出個地方來給閔疏。閔疏瞧著那欄杆上全是灰,他站著沒動,半晌勉強才撩袍子坐下去三人並排坐,一同喂魚。
孔宗知道閔疏是來問什麽的。昨日半夜張儉敲門,說他家王爺借著茂閣老的光才把這小狀元誆迴來,小狀元提起褲子不認人,還給了自家主子一巴掌。
這事是張儉悄悄說的,沒到天亮,傳得連陳聰都知道了。
他這才趕忙來跑一趟,把人家茂老先生拉出來,就是為了留閔疏住在這裏。
孔宗覺得此法太迂迴,他建議張儉直接把閔疏敲暈了抗迴安鸞殿,孔宗願意配兩副絕好的藥送去,保管閔疏食髓知味……男人嘛,床頭打架床尾和!
潘振玉不這麽覺得,他細細分析,說:“王爺這是想近水樓台先得月,人離得近,有事情常常商議,自然就越走越近。我瞧著閔疏是個吃軟不吃硬的,孔宗你那法子是餿主意,拉幾把倒!”
孔宗看閔疏遲遲不開口,心裏跟明鏡似的,直說:“茂老先生也吃著藥呢,就是胃口不好,兩碗藥要煎成一碗才喝得完。”
閔疏才順著話頭問:“老師身子怎麽樣?我想見見老師,又怕打擾他。陳聰說老師的身子沒有什麽大毛病,還說他也不太懂,畢竟是醫理上的事情,術業有專攻,還是得你多照顧。”
孔宗手指撚著魚食,把他們全都揉成粉末。睡蓮底下的錦鯉動作緩慢,偶爾才浮出水吞一兩顆。
孔宗嗯了一聲,潘振玉也沒說話,閔疏心裏焦急起來,穩了心神,問:“若是老師身子不好,也能醫的。在京城要什麽名貴藥材都好找,孔大夫若是有難言之隱”
“誒,不是什麽名貴藥材的事,”孔宗歎口氣,說:“老先生現在歲數大了,肯定有些小毛病。我聽聞從前他在朝為官的時候就積勞成疾,有一次甚至在議事堂咳出血來。先帝召禦醫查看,都說沒有大毛病,但總歸是把人底子熬虛了。”
閔疏心裏揪起來,又聽孔宗說:“好在老先生退居辭官,也算是休養了幾年,算起來,今年入冬後,老先生就八十四了。這個年齡已經是長壽,天底下百歲老人不多,我們都希望老先生能到那時候,但人一老,很多年輕時落下的病根子就壓不住,茂老如今……如今記不得太多事,也認不了幾個人,這毛病時好時壞,丫鬟小廝伺候著,他也常常喊錯名字,對了,年前叫過一迴你呢。”
閔疏心裏難受,問:“老師叫我做什麽?”
潘振玉才說:“閣老沒有娶妻,也沒有子嗣。說句沒有尊卑的話,閣老是東宮首輔,教了一輩子書,是把學生當孩子養。那日丫鬟見天氣好,扶著閣老出來曬太陽,閣老就非要曬書。”
書籍鋪了一地,茂廣林拄著拐杖,眯著眼睛仰頭看天。樹蔭投射下明媚的光斑,榕樹上有隻蟬在叫,微風吹起他花白的頭發,他盯著天,又低頭看書。
“一本都不能少。”茂廣林鄭重地說 ,“都是我學生的文章,一個字,一張紙都不能少,要多曬曬太陽,免得受潮,也不能叫蟲蛀了。曬好了,再一本一本收起來,裝到大箱子裏去。”
丫鬟應著,到了晚上收書,茂廣林來檢查,卻發現少了一本。他當即就要拄著拐杖出去找。他腦子不清醒後,脾氣也變得倔起來,常常說一不二,即便是當時勸下了,等到夜深人靜大夥都睡了,他還要偷偷起來去做。
丫鬟沒辦法,隻能打著燈籠陪他找。找了大半夜,驚動了陳聰和潘振玉跟他一起找,最後連梁長寧都來了。院子裏燈火通明,烏泱泱站了一地的奴仆。
梁長寧微有些不耐,問丫鬟:“丟了本什麽書?叫人去本王府上的書閣取一本來不就是了?”
丫鬟哪敢瞞梁長寧,跪在地上小心翼翼迴話:“奴婢也問了老先生,老先生就是不說,不過上午搬書的時候,老先生提過一句,說這幾個大箱子裏裝的全是他學生的文章。”
這就難辦了,那些文章都是親筆書寫的孤本,很多都沒有謄抄,甚至有大半都隻有茂廣林看過。
梁長寧歎口氣,俯身站在茂廣林麵前,想把躬腰提燈籠找東西的老人扶起來。茂廣林不要他扶,把他推開,梁長寧就問:“老師,丟了哪個學生的文章?”
茂廣林這才抬起頭來打量他半晌,隻是他沒有認出梁長寧,他記憶裏的梁長寧是少年模樣,而非如今威嚴冷峻的大人樣子。
督察院也疑心過,或許是文沉故意放的火,這才躲過了黴米案,沒叫李開源拖累。風聲過去後,文沉曾派人找過閔疏。一個沒有戶籍和路引的孩子能跑到哪裏去?可偏偏找了幾日都沒消息,石沉大海一樣消失了蹤跡。
文沉猜測,最大的可能就是閔疏毒發,死在了不知道那個犄角旮旯。他一開始還擔心閔疏迴來質問他陳弱水一事,倒不是愧疚心虛,而是擔心閔疏魚死網破,把這件事捅到外頭去。
文沉這十幾年來都做事小心,除了那麽幾個簽了死契的家仆和家裏的夫人嫡子,幾乎沒人知道閔疏的存在。他們或許隱約猜測過文沉有個外室,但陳弱水被文沉關在城西那種地方,下人們猜測無果,便也歸咎於自己的臆想。
文沉派人守在城門好幾個月,為的就是提防著閔疏迴京擊鼓鳴冤,預備等人一出現就立刻把閔疏捆起來拖到荒郊野外去殺了。
可過了這麽久閔疏都沒出現過,文沉這才逐漸放下心來,確定閔疏是死了。畢竟孤離這種藥實在陰毒,文沉對孤離十分有信心,沒曾想過了三年,他這個跑掉的棋子又迴來了,不僅迴來了,還是光明正大有了戶籍和官職的新科狀元!
想到此處,文沉暗暗磨牙。
第78章 喬遷
議事堂裏爭論不休,各部心裏早就憋著火。
最後還是督察院蔣知出來打圓場,由吏部寫了個空缺職位匯總的冊子上呈,排列完空缺職位後,把人塞到了通政使司去。
原先還吵著的幾人都啞了火,通政使司的空缺大,貼上去一個新科狀元不虧,雖然隻是個五品參議,但勝在通政使司的是個喉舌之地,地位直逼司禮監,也不算大材小用。
這個位置梁長寧沒有想到,也是閔疏不曾考慮過的。雖然在意料之外,但非常巧妙地給閔疏遞了把梯子。
閔疏一直想要查找文沉十七年前下江南為非作歹濫用私權的罪證,他還想著要為他娘求一個公道,可恨文沉權大勢大,為人又精明狡猾,根本無錯處可循。
三年前,李開源貪墨賑災銀、調換黴米、買賣官職的案子,本該是扳倒文沉最好的時機。可文沉借著陳弱水的那把大火把自己身上的髒東西洗得一幹二淨。
如今想要再做努力,除了等待新的機會,還得查找過去的疏漏。恰巧通政使司的天書閣就是存放內外章疏,各部文書卷宗、陳年檔案、命令文書的地方。
在外頭看來,是吏部把新科狀元下放到通政使司去當個小小的卷宗管理官吏,實際上對閔疏來說,是打瞌睡遇到了枕頭。
要查文沉的疏漏,就要從十七年前,文沉下江南開始查起。
閔疏現在是孤家寡人,沒有人是他的同伴,也沒有人能夠與他商議。他習慣了在心裏默念,連做夢也不曾囈語過。
他躺在床上,腦子裏閃過太多東西,他知道母親姓陳,卻不知道是江南的哪戶人家。他沉思太久,睡意正要迷迷糊糊上頭,窗外卻起了一點動靜。
黑貓躥上房頂,瓦片被蹬落砸地,發出一聲清脆的哢嚓。
閔疏幾日沒睡過好覺,早已經困得不行。他精神不大好,又怕冷,此刻一激就清醒過來,翻身想下床出去查看。
他直覺不太對,正要垂腳穿鞋的一瞬間,冷箭唰啦一聲刺破窗戶紙,釘在了床柱上。
暗殺!
閔疏隻來得及側身一滾,一排短箭叮叮叮地砸進來插成一排。這屋子太小,根本沒地方可躲,照這樣不消片刻就能被紮成馬蜂窩。
黑暗中沒有燭火,隻能靠著月光辨認,閔疏身邊沒有盾劍,隻能躲進櫃子去。他目光掃過屋內,黑夜裏藏著太多人影,床幃被冷風帶起,窗邊突然躍進來一個影子,閔疏猛然抽出枕下短刀,那人卻雙手一扭,把閔疏的兩臂反絞在背後。
“別動。”梁長寧把人按迴床上,外頭的短箭還在射,全都叮叮叮插進床頭,低聲說,“有人要殺你。”
閔疏聽見熟悉的語氣,背脊一鬆,順著慣性滾進床的最裏頭,梁長寧翻身壓在他身上,抽出長劍啪啪啪地把射來的箭全砍斷。
他遊刃有餘,還能在舞刀弄槍的空隙裏親一口閔疏,和善地問他:“怕不怕?我護著你呢。”
閔疏忍無可忍,一耳光抽在他臉上:“少惡心我!”
梁長寧被他這一巴掌打得耳朵嗡鳴,他一激靈,短箭從他耳側擦過,鋒利的箭矢擦斷了閔疏揚起來的一縷長發,梁長寧舌尖頂住上顎,四麵八方都是腳步聲。
他來不及動作,抬頭向房頂看去,驟然往上一躍,在橫梁上借力,悶頭破開了薄瓦屋頂。
瓦片嘩啦啦往下砸,閔疏抱頭縮成團,整個人差點沒躲開。外頭人影幢幢,腳步聲由遠及近,很快有人踹開了房門,閔疏握緊了短劍,房頂上的梁長寧收拾完了殺手,縱身一躍:“辛莊!去把人給我抓了!”
閔疏飛快坐起來,張儉提刀站在門口,臉上全是血跡,他隨手抹掉,在一地亂箭中微微一笑:“閔大人,好、好久不見!”
閔疏微微喘息著,問:“外頭的人全死了嗎?”
“還剩兩個活口。”張儉點燃蠟燭,說:“閔大人能猜出是誰的人馬嗎?”
“還能是誰。”閔疏冷笑一聲,“文沉的手段也就這點。”
梁長寧收了劍,側身站在門前,他帶來不過三五個人,竟把外頭的二十來個人全滅了口。外頭的月光順著敞開的木門照在梁長寧臉上,他左臉一個緋紅的巴掌印,一看就知道用了大力氣,分毫不留情。
張儉悄悄移開目光,半晌又移迴來,在梁長寧和閔疏之間來迴打轉。閔疏冷著臉:“看什麽。”
張儉恭敬行禮,說:“這裏今夜不能住了,房頂也破了,不知大人是否……”
方才梁長寧跟砍肉切菜一樣禍害了這房子,如今房頂的瓦片也碎了,門也破了,滿地都是刀劍和屍首。好在這院子偏僻,沒有驚動別處的人家。
梁長寧覺得張儉上道,讚許看他一眼,開口說:“這裏住不了人,不如跟我迴去。”
“眼神收收。”閔疏站起來,滿頭滿臉都是灰,他看也不看梁長寧,說:“誰要跟你迴家,做你的春秋大夢去。”
梁長寧看著他的背影,低笑一聲:“脾氣見長。”
“主子,可能不是脾氣見長。”張儉湊在他身邊,小聲說:“我覺得……閔大人從前就是這個脾氣。”
隻是現在不裝了。這話張儉沒說出口,梁長寧卻已經知道他的意思,他意味深長:“小雞仔長成老鷹,抓起人來要見血。”
閔疏似乎是聽見了,卻沒迴頭,他站在院子裏環顧一圈,梁長寧跟到他身後,說:“不叫你去我那裏,你今夜不如去陳聰那兒將就住著,你知道那個院子……從前是裴三的,潘振玉和辛莊也住那裏頭,裴三的院子大,所以隔了偏院出來給老師住,偏院好幾間廂房呢,你不想挨著我,挨著老師也不行?”
話到此處,閔疏也隻好冷著臉點頭。他鼻尖上有灰,穿著單薄的寢衣,鎖骨上還有擦破的紅痕。看起來頗有些狼狽,偏偏他又一副清冷孤高的樣子,直叫人想把他扛起來帶迴家好生洗幹淨了扔到床上去抱著睡。
梁長寧忍了又忍,才沒伸出手去替他擦灰。
陳聰的院子裏沒有太多丫鬟,隻有兩三個小廝常常伺候著。這些人是梁長寧撥過來照顧茂廣林的下人。
茂廣林老了,孔宗既擔心陳聰的腿,又念著茂老年老多病,常常兩個院子跑。這院子全是些男子,洗衣做飯是樣樣不會,有時候沒熱水泡茶,就從水缸或井裏打一瓢生水將就喝。
茂廣林搬過來後,每日都要泡茶煮藥,梁長寧實在看不下去,這才撥了人手來。
孔宗還替陳聰討價還價,丫鬟小廝的月銀一概從長寧王府出,梁長寧家財萬貫,養著他們也不過是小錢,便也點頭應下了。
閔疏洗漱完上床時,院子裏的人都睡了,次日天亮,才有人來敲門。
小爐子點火,砂鍋裏煮著魚片粥,香氣撲鼻。
陳聰站在門前,見閔疏隔窗綰發,揚聲說:“閔大人早!”
閔疏手指一頓,換了衣服出去迎他,說:“昨日深夜造訪,實在是不該,看你睡下了就沒叨擾,還叫你一個主人家早上來見我,真是叫我慚愧。”
“哪裏的話。”陳聰笑起來,說:“魚片粥,正好當早膳。”
陳聰這院子裏還住這潘振玉和孔宗,他們二人蹲在木橋上撒餌喂魚,水池裏種了紫色的睡蓮,已經冒了花苞。
閔疏側身請陳聰進門,目光落在他的膝蓋上。陳聰注意到他的視線,大大方方地撩起褲腿給他看,說:“潘明過替我在塞北尋了木匠,做了個能活動的假腿,穿上外袍遮住了就看不太出來,隻是平日裏還是輪椅坐得多。畢竟是硬木頭,磨得皮肉痛,長老繭子也耐不住。”
閔疏收迴目光,和陳聰對坐喝粥。他靠著椅背,手裏捏著勺子,半晌才問:“我聽梁……我聽王爺說,老師也住在這裏?”
他又接著改口道:“王爺跟我說,他將茂閣老接到大人這裏來了。”
陳聰有些意外,喝了口粥問:“閔大人是茂閣老的學生?怎麽沒聽你提起過?茂閣老對我恩重如山,孔宗說茂閣老年齡漸長,身子骨不如從前,王爺叫他多照顧照顧。可惜茂閣老不願意住到王府去,覺得太紮眼,單獨給他買宅子呢,他自己手裏也有些錢,就是不願意。後來還是潘明過去說服了茂閣老,我想……他大抵還是記得潘明過,想推一推地安疏吧。”
閔疏靜默片刻,問:“我可以去見一見老師嗎?”
“當然可以。”陳聰猶豫著,又說:“隻是有些事要先說在前頭,茂老的情況不大好……”
閔疏以為茂廣林得了什麽重病,一時心急,皺起眉來。
陳聰拿帕子擦嘴,說:“茂閣老今年也有八十好幾,這個年齡已然算是高壽,閣老身體倒是沒什麽大毛病,這些還要孔宗來說,我也是不大懂的。我要說的是,閣老跟從前不同了,很多事記不得,好一陣壞一陣。”
既然不是生病,閔疏微微放下心,他喝完魚片粥,就有小丫鬟上來收拾幹淨,又拿了熱帕子給閔疏擦手。這些丫鬟小廝是長寧王府一早派過來的人,都撿著聰明機靈的人送。陳聰會看眼色,知道這是梁長寧給閔疏派的人,就把人全都塞到了閔疏這院子裏來。
第79章 呆症
閔疏把陳聰送到門口,又繞路迴了院子。潘振玉和孔宗還坐在木拱橋的柵欄上說笑,有一搭沒一搭地喂魚。
“孔大夫。”閔疏立在他身側,垂眸看著他手裏的魚食,“經年不見,醫術精進良多。”
“經年不見,閔大人風華依舊。”孔宗笑起來,把手裏的魚食全倒給潘振玉,他拍拍手上的殘渣,問:“我給閔大人把個脈?”
閔疏看向他,把手伸出去,半懸在空中。孔宗兩根指頭搭上去,閉眼摸了良久,才收迴手:“比三年前虛,不過是好事情,我摸著寒毒倒少了許多……我開個方子,給你補補身子吧?”
閔疏知道孔宗是名醫,他當年就是靠著一手醫術把梁長寧從戰場的鬼門關拉迴來,又能解很多疑難雜症。閔疏猜出孔宗已經知道自己身上的殘毒,隻是沒有挑明。
閔疏笑說:“先生的診金太高,今日開這方子,我改日要好生報答。”
“報答談不上。”孔宗擺手,把潘振玉手裏的魚食又搶迴來,才說:“閔大人也算我小半個主子,以後在王爺麵前替我美言幾句,給我兜底說點好話,可比那診金值錢。”
潘振玉聽著忍不住笑出聲來。孔宗往旁邊挪了挪,讓出個地方來給閔疏。閔疏瞧著那欄杆上全是灰,他站著沒動,半晌勉強才撩袍子坐下去三人並排坐,一同喂魚。
孔宗知道閔疏是來問什麽的。昨日半夜張儉敲門,說他家王爺借著茂閣老的光才把這小狀元誆迴來,小狀元提起褲子不認人,還給了自家主子一巴掌。
這事是張儉悄悄說的,沒到天亮,傳得連陳聰都知道了。
他這才趕忙來跑一趟,把人家茂老先生拉出來,就是為了留閔疏住在這裏。
孔宗覺得此法太迂迴,他建議張儉直接把閔疏敲暈了抗迴安鸞殿,孔宗願意配兩副絕好的藥送去,保管閔疏食髓知味……男人嘛,床頭打架床尾和!
潘振玉不這麽覺得,他細細分析,說:“王爺這是想近水樓台先得月,人離得近,有事情常常商議,自然就越走越近。我瞧著閔疏是個吃軟不吃硬的,孔宗你那法子是餿主意,拉幾把倒!”
孔宗看閔疏遲遲不開口,心裏跟明鏡似的,直說:“茂老先生也吃著藥呢,就是胃口不好,兩碗藥要煎成一碗才喝得完。”
閔疏才順著話頭問:“老師身子怎麽樣?我想見見老師,又怕打擾他。陳聰說老師的身子沒有什麽大毛病,還說他也不太懂,畢竟是醫理上的事情,術業有專攻,還是得你多照顧。”
孔宗手指撚著魚食,把他們全都揉成粉末。睡蓮底下的錦鯉動作緩慢,偶爾才浮出水吞一兩顆。
孔宗嗯了一聲,潘振玉也沒說話,閔疏心裏焦急起來,穩了心神,問:“若是老師身子不好,也能醫的。在京城要什麽名貴藥材都好找,孔大夫若是有難言之隱”
“誒,不是什麽名貴藥材的事,”孔宗歎口氣,說:“老先生現在歲數大了,肯定有些小毛病。我聽聞從前他在朝為官的時候就積勞成疾,有一次甚至在議事堂咳出血來。先帝召禦醫查看,都說沒有大毛病,但總歸是把人底子熬虛了。”
閔疏心裏揪起來,又聽孔宗說:“好在老先生退居辭官,也算是休養了幾年,算起來,今年入冬後,老先生就八十四了。這個年齡已經是長壽,天底下百歲老人不多,我們都希望老先生能到那時候,但人一老,很多年輕時落下的病根子就壓不住,茂老如今……如今記不得太多事,也認不了幾個人,這毛病時好時壞,丫鬟小廝伺候著,他也常常喊錯名字,對了,年前叫過一迴你呢。”
閔疏心裏難受,問:“老師叫我做什麽?”
潘振玉才說:“閣老沒有娶妻,也沒有子嗣。說句沒有尊卑的話,閣老是東宮首輔,教了一輩子書,是把學生當孩子養。那日丫鬟見天氣好,扶著閣老出來曬太陽,閣老就非要曬書。”
書籍鋪了一地,茂廣林拄著拐杖,眯著眼睛仰頭看天。樹蔭投射下明媚的光斑,榕樹上有隻蟬在叫,微風吹起他花白的頭發,他盯著天,又低頭看書。
“一本都不能少。”茂廣林鄭重地說 ,“都是我學生的文章,一個字,一張紙都不能少,要多曬曬太陽,免得受潮,也不能叫蟲蛀了。曬好了,再一本一本收起來,裝到大箱子裏去。”
丫鬟應著,到了晚上收書,茂廣林來檢查,卻發現少了一本。他當即就要拄著拐杖出去找。他腦子不清醒後,脾氣也變得倔起來,常常說一不二,即便是當時勸下了,等到夜深人靜大夥都睡了,他還要偷偷起來去做。
丫鬟沒辦法,隻能打著燈籠陪他找。找了大半夜,驚動了陳聰和潘振玉跟他一起找,最後連梁長寧都來了。院子裏燈火通明,烏泱泱站了一地的奴仆。
梁長寧微有些不耐,問丫鬟:“丟了本什麽書?叫人去本王府上的書閣取一本來不就是了?”
丫鬟哪敢瞞梁長寧,跪在地上小心翼翼迴話:“奴婢也問了老先生,老先生就是不說,不過上午搬書的時候,老先生提過一句,說這幾個大箱子裏裝的全是他學生的文章。”
這就難辦了,那些文章都是親筆書寫的孤本,很多都沒有謄抄,甚至有大半都隻有茂廣林看過。
梁長寧歎口氣,俯身站在茂廣林麵前,想把躬腰提燈籠找東西的老人扶起來。茂廣林不要他扶,把他推開,梁長寧就問:“老師,丟了哪個學生的文章?”
茂廣林這才抬起頭來打量他半晌,隻是他沒有認出梁長寧,他記憶裏的梁長寧是少年模樣,而非如今威嚴冷峻的大人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