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離不開貴人相助。人生最大的運氣不是撿到錢,也不是中大獎,而是有人把你帶到更高的平台。


    後蜀開國皇帝孟知祥,就很感恩一個人,一個把他舉薦到蜀地的貴人。


    孟知祥,字保胤,邢州龍岡縣(今河北邢台)人,出生於唐僖宗乾符元年(874),祖上是亞聖孟子。祖父孟察,父親孟道,伯父孟方立,三叔孟遷,一門都是軍官。


    其伯父是昭義軍節度使孟方立,由於打不過晉王李克用,就把位置讓給弟弟孟遷,自己飲鴆而亡。孟遷略作抵抗,就投降了李克用。


    為了籠絡昭義軍,李克用就把自己弟弟李克讓的女兒福慶公主嫁給了孟知祥(也有人說福慶長公主是李克用的長女,李存勖的大姐)。李克用控製了昭義全境。


    天佑五年(908),李克用病逝,李存勖襲封晉王,任命孟知祥為中門使。


    中門使就是皇帝身邊的機要秘書,跟皇帝形影不離,伴君如伴虎,在這之前,由於多任中門使因獲罪而被殺,孟知祥害怕步其後塵,就請求李存勖給他換個職務。


    李存勖就改任孟知祥為馬步軍都虞候,同時讓孟知祥推薦個人充當中門使,孟知祥就推薦了郭崇韜。


    郭崇韜,山西代縣人,中門副使,得到孟知祥的推薦,他成為中門使,專掌機要事務。這以後,郭崇韜跟隨李存勖到處征戰殺伐,漸漸得到李存勖的信任。


    他心理一直感激孟知祥的推舉之恩,總想著找機會報答。


    同光元年(923),李存勖稱帝,建立後唐,是為後唐莊宗。


    唐滅掉梁後,定都洛陽,將太原府升格為北京。孟知祥作為皇姐夫,被任命為北京(指太原)留守、太原尹。


    同光三年(925),唐莊宗任命郭崇韜為招討使,隨同魏王李繼岌一同征討前蜀。臨出兵時,郭崇韜向後唐莊宗建言道:“憑陛下在四海的威望和眾將士的舍死苦戰,這次肯定會得勝還師。如果以後選人治理蜀中,就用孟知祥吧。”他推薦皇姐夫孟知祥,作為平蜀後鎮守西川的蜀中統帥的人選,莊宗點頭應允,設宴為眾將官餞行。


    不久,前蜀滅亡,唐莊宗便任命孟知祥為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使。


    孟知祥接到任命後,立即趕往洛陽見聖。


    唐莊宗設宴款待,席間談到郭崇韜,莊宗道:“我聽說郭崇韜有異心,你到成都後,幫我把他殺了。”


    孟知祥一聽,感覺要壞事,急忙解釋道:“郭崇韜是國家有功之臣,殺功臣對社稷不好。等我到成都後觀察一下,如果他沒有異心便將其送迴,讓聖上發落。”


    多個朋友多條路,朋友多了路好走。孟知祥當年推舉過郭崇韜認中門使,郭崇韜反過來又推舉孟知祥出任蜀中統帥,如今,孟知祥又在皇上麵前為郭崇韜求情。


    郭崇韜做人有些大大咧咧,不拘小節。就比如受賄這件事情,他就處理得不明智。


    滅梁之後,他也捎帶收受了一些財物,家中人提醒他不要做違法的事情,郭崇韜不以為然,道:“我職務顯赫,每年的俸祿加上賞賜過萬,後梁的舊臣送給我的這點東西根本沒放在眼裏,這些人剛剛投奔過來,如果堅決拒絕,也不太合適。我沒有私心,這些東西放在我這裏,就等於放入了國庫,用的時候我會拿出來的。”


    後來,李存勖舉行郊禮時,郭崇韜還真把家產如數貢獻了出來,用以賞賜眾將和大臣們。


    他雖然心底無私,但這種做法真的不太好,你想想啊,封賞是皇上的事,你拿錢出來算什麽事呢?難不成你是皇上?


    再說了,你就是把家底掏空了,外人也認為你隻是拿出了九牛之一毛,還有很多受賄的錢財沒拿出來,這真是出力不討好。


    在收賄受賄這一點上,他的小辮子被別人捏得死死的。


    郭崇韜軍事能力很強,滅蜀的謀劃指揮基本上是他一個人幹的,平定之後所有的政事,比如舊將的招撫,官吏的設置,軍隊與朝廷的奏報往來也都是郭崇韜來處理的。


    李存勖的兒子魏王李繼岌這時候卻被撂在一邊,哪裏涼快哪裏呆著去了。李繼岌年輕,沒有什麽野心,但他身邊的宦官們卻是一幫貪財的小人,見郭崇韜的門前車水馬龍,送禮巴結的人絡繹不絕,自己連撈一點油水的機會都沒有,就千方百計地在李繼岌麵前挑撥是非,說郭崇韜的是非。


    宦官李從襲和向延嗣,聯名向後唐莊宗和劉皇後告密,誣陷郭崇韜貪汙納賄,意圖謀反。劉皇後終於坐不住了,教令李從襲誅殺郭崇韜。


    在魏王李繼岌的住處,李從襲假借魏王的名義召郭崇韜前來議事。郭崇韜一到,就被李從襲安排的伏兵用鐵楇活活打死,他的五個兒子也相繼被殺,家產全部充公。


    在外人眼中,郭崇韜是典型的貪官大老虎。反腐倡廉,這是曆朝曆代帝王都十分注重的大事,郭崇韜自以為是,不注重小節,終於惹禍上身,順帶害了一家人的性命,可不慎哉!


    同光四年(926)正月,孟知祥抵達成都時,郭崇韜已被冤殺。


    正月二十七日,魏王李繼岌班師迴洛陽,中途接到詔書,說西平王朱友謙有罪被處死,命李繼岌殺掉他的兒子遂州節度使朱令德。


    西南行營馬步軍先鋒使康延孝,領著一萬二千人作為後軍,聽到西平王被殺,心中惶恐,對手下人道:“平東京,定巴邛,都是郭公出謀劃策。我雖然力摧強敵,立下汗馬之勞,但是若論功勞,棄暗投明,輔佐後唐成王霸業的,西平王功勞當屬第一!如今,西平王和郭公都以無罪而滅族,迴朝之後,下次該輪到我了。”


    當時康延孝部下都是鄜州、延州、河中等地的後梁舊將,得知西平王慘遭殺害,都大聲痛哭,對康延孝說:“西平王無罪,家中老小兩百口子被屠殺殆盡,河中舊將,沒有不受牽連的,我們也將必死無疑。”


    二月十日,康延孝到達劍州,自稱西川節度使、三川製置使,領兵反叛。發布檄文,招兵買馬,三天之內,人數達到五萬多。


    孟知祥到成都板凳還沒坐熱乎,就遇到了嘩變叛亂。他不敢大意,當即派大將李仁罕會合宰相任圜、董璋的部隊前去鎮壓。不久,俘獲康延孝,叛亂平息。


    慶功宴上,孟知祥命令把康延孝的囚車帶到酒會上,麵對康延孝,孟知祥道:“你剛從梁朝歸順,最近又領前鋒,平定蜀川,立下大功,迴朝後,一定會加官進爵,哪個人能比得過你!可惜你自毀前程,進了這輛囚車,成為三國時鄧艾那樣的人,我真為你感到痛惜!”


    任圜班師迴朝,走到鳳翔時,接到莊宗詔命,將康延孝就地處死。


    四月,後唐莊宗李存勖在興教門之變中被殺,悲催太子李繼岌在渭南(今陝西渭南)得知父親被殺,心灰意冷自殺而亡。


    李嗣源被擁立為帝,是為後唐明宗。


    李嗣源是李克用的義子,和李存勖沒有血緣關係,孟知祥是李克用的至親,莊宗李存勖的姐夫,心中不服李嗣源,於是,萌生了據蜀稱王的念頭。


    他招兵買馬,聚草屯糧,訓練兵甲,擴大戰備,增設義勝、定遠、驍銳、義寧、飛棹等軍七萬餘人,由李仁罕、趙廷隱、張業等親信分別統率,為稱霸蜀地厲兵秣馬。


    ◆ 對抗朝廷


    當初,魏王李繼岌班師時,為了犒軍,孟知祥向成都富人和蜀王故臣,征錢六百萬緡,用了四百萬緡,還剩二百萬緡。宰相任圜當時正在西川任職,親身經曆此事,對此非常清楚。


    天成元年(926)六月,孟知祥加拜侍中。


    太仆卿趙季良與孟知祥素有交情,任圜奏請封趙季良為三川製置使,管理兩川賦稅。負責催促孟知祥上繳剩餘的二百萬緡犒軍錢,即時送往京師。


    孟知祥大怒,不肯奉詔,把趙季良留在成都。


    後唐明宗李嗣源登基後,廢除了“在各地藩鎮設立監軍”的做法。樞密使安重誨懷疑孟知祥有反叛之心,仍然任命客省使李嚴為西川監軍,意欲加強對西川的控製。


    李嚴此前曾經出使前蜀,迴朝後獻上滅蜀之策,蜀地的百姓都恨死他了。


    得知李嚴要來做監軍,孟知祥非常惱火,“各地藩鎮都廢除了監軍,唯獨在我西川還要設什麽勞什子監軍,李嚴這是想再立滅蜀之功啊!”於是,親率大軍到邊境迎接,希望能嚇退李嚴,使其不敢入蜀。


    但李嚴這二杆子自恃有皇上和安重誨撐腰,始終趾高氣昂,神情自若,沒把孟知祥當迴事。


    天成二年(927)正月,李嚴抵達成都,孟知祥請他吃火鍋,雞鴨魚肉擺了一桌子。熱氣騰騰當中,李嚴沒忘了自己還有正事沒辦,他在懷中掏出詔書,要求孟知祥立即派人誅殺仍留在蜀地的前任監軍焦彥賓。


    孟知祥道:“這事不急,我們先吃飯,吃完飯立即辦。”畢竟火鍋的誘惑大於一切,皇命,皇命也不行,吃火鍋要緊,這玩意要趁熱吃,食材不能擺,時間長了就不新鮮了。蜀人認為:沒有什麽事情是吃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就吃兩頓。


    李嚴這夯貨依然不依不饒,要孟知祥立即拿人,不拿人他就不吃飯。李嚴這是作死的節奏啊。


    孟知祥心裏本來就有氣,見李嚴這麽不識抬舉,勃然大怒:“咋了,信不信我現在就把你辦了,現在全國各地都撤除了監軍,你偏偏還要到我這裏來當監軍,你是覺得我不能把你怎麽了是嗎?來人,把這貨拉出去給我砍了!”


    客將王彥銖上來一把按住李嚴,拖到門外,一刀斃命。李嚴到死都沒弄明白,“這些人咋就敢不聽皇命,我可是皇上派來的欽差大臣……我是監軍。”


    唐明宗李嗣源得知李嚴被殺,為了穩住孟知祥,也沒追究,李嚴死得可真冤哪!


    孟知祥在蜀地安頓完畢,立即派人到太原,接家人來此團聚。走到鳳翔時,鳳翔節度使李從儼聽說孟知祥殺了監軍李嚴,斷定這老小子要造反,就把他的老婆瓊華公主、兒子孟昶等人都扣留了下來。


    為了彰顯皇恩浩蕩,唐明宗下旨,讓客省使李仁矩,護送孟知祥的家屬到成都,李從儼隻得放人。


    四月,孟知祥奏請朝廷,讓趙季良出任西川節度副使,西川大小政務,都讓他參與決斷,這也算是對朝廷的報答和安慰。


    天成三年(928),唐明宗李嗣源又改任趙季良為果州(今四川南充)團練使,讓何瓚接任西川節度副使。很明顯,明宗知道孟知祥有不臣之心,不斷地安插自己的人,想借此控製孟知祥。


    孟知祥把詔書藏起來,上表要求讓趙季良留任,唐明宗不答應。


    孟知祥不想被控製,他派部將雷廷魯前往洛陽,務必讓皇上答應自己的要求,否則就賴著不迴來。雷廷魯冒著殺頭的風險再三啟請,唐明宗隻得答應讓趙季良繼續留任。


    一計不行,再來一計,這一年,唐明宗李嗣源征荊南高季興,命令孟知祥出兵三峽,配合官軍作戰。


    孟知祥命部將毛重威率三千兵馬屯戍夔州(今重慶奉節)。不久,高季興病逝,其子高從誨向後唐稱臣納貢。這仗到這裏就打不起來了,打不起來就好撤兵了,於是孟知祥要求撤迴夔州守軍,唐明宗不準。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不準,我們就自行撤迴。毛重威在孟知祥的指使下,鼓動士兵嘩變,自行潰散,跑迴成都。


    李嗣源傻巴巴地幹瞪眼,誰讓人家孟知祥是皇親國戚了,自己奪了幹哥哥的江山,有氣就忍著吧,隻要你還認我這個老大,朕有的是機會收拾你。


    孟知祥明目張膽地與皇帝搞對抗,拒不聽命朝廷命令,唐明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天成四年(929),唐明宗想在南郊舉辦祭天大會,便派遣李仁矩前往西川,向孟知祥索要助禮錢一百萬緡。你那邊有二百萬緡,交一半給朝廷總該可以吧。


    孟知祥知道這是李嗣源要在經濟上拖垮自己,就找各種理由不肯出錢,李仁矩好說歹說,在權衡了諸多利弊之後,孟知祥忍痛割肉,隻答應出五十萬緡。


    唐明宗心理其實早就問候他娘了,要不是因為“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早就幹這老小子了!此時對於他來說,蒼蠅也是肉啊,況且人家給的是一條豬大腿。“行,算你狠!五十萬就五十萬。”李仁矩帶著錢,坐上馬車,吃著火鍋,唱著歌,樂嗬嗬地迴來交差了。


    ◆ 舉兵反唐


    唐明宗如此的一而再再而三地折騰孟知祥,讓他心中的怒火越燒越旺,終於有一天,孟知祥忍不下去,決定反了。


    壓斷孟知祥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安重誨。


    天成四年(929),宰相安重誨為防止孟知祥造反,把自己的親信將領全都安排到兩川治下的各州充當節度使,表兄武虔裕為綿州刺史,夏魯奇為武信軍節度使,李仁矩為保寧軍節度使。再給他們配置精兵強將,兵甲戰備。他們的任務就是看住西川節度使孟知祥和東川節度使董璋,穩住巴蜀。


    保寧軍節度使李仁矩與東川節度使董璋向來不睦。東川治所在梓州(今四川三台),轄區在四川盆地中部,大致包括今三台、中江、安嶽、遂寧、重慶等地。


    天成四年,李仁矩奉旨要董璋向朝廷進貢五十萬緡,以供祭天之用。董璋以地狹民貧為由,隻答應進貢十萬緡,李仁矩說,“十萬緡也行,你先拿來。”


    董璋為了答謝李仁矩,特地於衙署設宴,本想化解一下彼此的矛盾,可是到了中午,左等不見人右等不見人。


    董璋派人去找,一會兒,軍士來報,說李仁矩正與倡妓在驛館酣飲。董璋大怒,率領數百兵士,衝入驛館,把李仁矩大罵了一通,“西川(孟知祥)能斬李嚴,你以為我不能斬你麽?”叫左右把李仁矩拉出去斬了。李仁矩大哭拜倒在地謝罪,後因眾將勸解,李仁矩才免於一死。


    迴到洛陽,在唐明宗和安重誨麵前,李仁矩“極言董璋不法情事”,說董璋必反。


    夏魯奇,字邦傑,青州(今山東青州)人,曾經做過李存勖的護衛指揮使,是一名百戰百勝的戰將。


    貞明元年(915),晉王李存勖率千餘騎兵深入洹水偵查,中了守將劉鄩的埋伏,被一萬敵軍圍困在魏縣西南的蘆葦蕩中。夏魯奇持槍攜劍,獨自扞衛李存勖,自午時一直打到申時,最終堅持到李存審帶著援軍趕來,手刃百餘敵,遍體鱗傷,血染戰袍,感動得李存勖為他賜名李紹奇。


    李存勖稱帝後,親征後梁,夏魯奇擒獲後梁主將王彥章(武功排名天下第二),獻於莊宗,後梁滅亡,夏魯奇升任鄭州防禦使。前些日子討伐荊南高季興,夏魯奇擔任的是招討副使。現在讓夏魯奇出任武信軍節度使,移鎮遂州(今四川遂寧),這明擺著就是想奪取東、西兩川。


    孟知祥心裏麵發慌,東川節度使董璋更是憂心忡忡。二人都認為,朝廷這是要討伐兩川,接管兩川。兩人現在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聯姻是最好的辦法,結成兒女親家,關係才能更穩妥。董璋趕忙遣使求婚,希望與孟知祥結成生死同盟。


    孟知祥心裏麵討厭董璋,他並不滿意這樁婚事,向趙季良征求意見,趙季良認為如果能與董璋聯姻締盟,就可以一同對抗朝廷,保住巴蜀之地,無奈之下,孟知祥隻得讓二女兒孟延意(後封玉清公主)嫁給董璋之子董光嗣。


    於是,孟知祥和董璋二人同時上表奏報朝廷,要求唐明宗撤迴夏魯奇、李仁矩等人。唐明宗隻是下詔撫慰,人還是沒撤。


    長興元年(930)夏,後唐明宗李嗣源在南郊祭天,加拜孟知祥為中書令。


    李嗣源明知道孟知祥要反,他一味地給孟知祥加官進爵,想以此麻痹老孟,讓他把造反的時間拖延一年半載。實際上,你把老孟抬得越高,越寵他,反而適得其反。一個人的官位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隻能去當皇上。


    然而,在蜀地,首先舉起反旗的卻不是孟知祥。


    祭天完畢,唐明宗下詔裁減兩川軍隊,董璋聞詔大怒,發兵把綿州刺史武虔裕拿住,囚到自己衙署。


    武虔裕是樞密使安重誨的心腹。在安重誨的慫恿下,唐明宗下詔,以謀逆罪將董璋在洛陽的兒子宮苑使董光業斬殺,削奪董璋所有官爵。


    這就是質子的悲哀,地方節度使要想在外領兵,你得先押一個寶在皇上那兒,這個寶多半是自己的親兒子。這樣皇上才肯放權,也能安心睡覺。


    失子之痛讓董璋撕心裂肺,也讓他變得無比強大,變得義無反顧,再也無法淡定。


    官能逼得民反,朝廷也能逼得官反。


    長興元年(930)九月,董璋率軍攻破閬州(今四川閬中),殺了李仁矩。發布檄文,公開舉兵反唐。


    董璋致書親家孟知祥,邀他與後唐朝廷撕破臉皮,一起造反。


    有請人吃飯喝酒搓澡喊麥的,也有請人造反的。世界這麽大,隻有想不到的,沒有啥辦不到的。


    孟知祥還真同意了,他在西川,舉兵響應,公然豎起大旗,跟朝廷叫板。


    接著,孟知祥兵分三路,派李仁罕、張業、趙廷隱等人會同董璋,攻打遂州(今四川遂寧);讓侯弘實助守東川;又命張武出兵三峽,攻打渝州(今重慶)。


    這真是:一朝英雄拔劍起,敢笑黃巢不丈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尚花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尚花開並收藏大宋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