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或許對陳玄禮沒有耳聞,但李秘卻是如雷貫耳。
這位陳玄禮,起初隻是個果毅都尉,後來跟著玄宗皇帝李隆基,誅殺了韋後和安樂公主,安史之亂時,又率軍護駕,保護玄宗逃亡四川。
在馬嵬坡,正是陳玄禮逼迫唐玄宗縊死了楊貴妃,發動兵變誅殺楊國忠等。
玄宗皇帝在位的四十五年裏,他都是第一親信。
而且此人不僅僅有謀略,個人武力值也是爆表,top榜上有名的大唐猛將!
別人隻會以為李秘瞎指揮,看心情下命令,誰又能知道李秘有“未卜先知”的穿越者光環?
令李秘感到意外的是,上官婉兒感到奇怪也就罷了,連陳玄禮都來問他。
“李評事為何選我?”
“為什麽這麽問?”
陳玄禮猶豫了片刻,還是老實迴答道:“我想知道你是審慎而行,還隻是隨心所欲……”
便隻聽這一句話,李秘就確定陳玄禮是個靠譜之人了。
即便自己獲得了指揮權,他也必須確定自己的上司是個睿智之人,而不是恣意妄為,隻有這樣,才能確保未來不會生變,畢竟上司如果隻是一時起意,現在能給你權力,說不定下一刻就能拿迴去。
對於這個問題,李秘也想好好迴答一番,沉思了片刻,當即道:
“孫子兵法上說,為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智能發謀,信能賞罰,仁能附眾,勇能果斷,嚴能立威。”
“雖然你太過莽撞,暫時不算智將,但智謀這玩意兒,也需要積累,你年紀還輕,假以錘煉,必能取智。”
“你即便衝撞上官,手底下這一百號人仍舊能誓死追隨,說明你平日裏對他們仁義,愛兵如子是為將者的基本功。”
“另外,在這個節骨眼上,能堅持自己的策略戰術,便是勇,適才衝撞之時,一心想要擒賊先擒王,更是勇。”
“而你手底下這些兵即便是混戰之中,仍舊能保持陣型,進退有度,攻守兼有,這說明你平日裏能嚴格訓練。”
“從這些方麵來說,你都符合一個為將者的基本要求,隻擔任一個旅帥實在太過屈才。”
李秘一股腦說出來,非但陳玄禮,便是上官婉兒和其他人,都驚歎於李秘的判斷,畢竟剛才隻是混亂之中看了幾眼,他竟然就能通過這些,看到陳玄禮的品質?
陳玄禮也是心服口服,畢竟有人能看清自己的軍事能力和素質,真正得到李秘的賞識,他又豈能不開心?
“那……那李評事符合為將者的基本素質麽?”
陳玄禮突然問了一句,可把李秘給問住了。
搖頭苦笑一聲,李秘隻是嗬嗬迴答道:“我可沒有這些,不然我自己帶兵就好,何必找你,我對自己的要求隻有一個,那就是知人善用,僅此而已。”
李秘並沒有應付敷衍,這也確實是他的真實想法。
他對具體的戰略戰術等等,並不精通,也不具備帶兵打仗的本事。
他的優勢在於他知道這些人的生平,因為一生共過都記載在後世史料之上。
然而陳玄禮卻徹底服氣了:“李評事確實不適合為將,但我家大人教過,知人善用,是為帥者的天賦,李評事或許不適合將兵,卻適合將將,陳玄禮拜服!”
李秘擺了擺手:“別拍馬屁了,你且說說,打算怎麽守金華門?”
陳玄禮尋思了片刻道:“此處地勢狹窄,我想讓弟兄們往前死守,後方兄弟拆了群舍造個撞木。”
“撞木?又不是攻城門,要撞木做什麽?”上官婉兒也好奇起來。
陳玄禮卻嘿嘿一笑:“我想把金華門撞塌!”
聽聞此言,上官婉兒也是心頭大震。
她不是愚笨之人,雖然沒有打仗經驗,但畢竟協助武則天處理政務,諸多戰役也都了如指掌。
以此間地形,如果撞塌金華門,便能暫時堵住狹窄的隘口,反賊自是進不來,這是善用地利的絕好計策。
但金華門是行宮象征,敢問這大唐朝野,又有幾人能有這樣的魄力,宮門說撞塌就撞塌?
可李秘是非常時期,用非常之人,自然要行非常之事。
“好!具體戰術我不插手,我隻想問,你能堅守多久?”
陳玄禮緊抿嘴唇:“破曉時分。”
他沒有兀自誇大,他知道遲早要守不住,除非長安城方麵能馳援,但如今沒法發出消息,長安方麵什麽時候能意識到這邊出事,也隻能看人看命。
明知道遲早守不住,還要死守,因為陳玄禮知道,帶著武則天逃跑跟找死沒什麽區別。
隻有他們死守這裏,才能給武則天爭取生存的機會。
單從這一點來看,他的大局觀也超乎了他這個年齡,起碼比原先千騎營的將軍要強太多了。
“好,你好好守著這裏,別說金華門,真到了生死關頭,拆了前殿我都準了!”
有了李秘的許諾,陳玄禮也是熱血沸騰。
對於他這樣天馬行空,劍走偏鋒的將領,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上官的信任,李秘就是他最渴望遇上的上司!
李秘也無二話,將戰場指揮權交給了陳玄禮,便朝上官婉兒道:“咱們迴去,是時候考慮第二步了。”
上官婉兒身為待詔,多少人想通過她的關係,在朝堂上平步青雲。
所以她也想著知人善用,也正因此,她看到李秘無條件信任陳玄禮之時,心裏沒底,卻忍不住佩服李秘的魄力。
雖然不知道李秘為何如此看重陳玄禮,但從適才的對談等等來看,她還是願意選擇相信。
“第二步該做什麽?”
李秘看著長生殿的方向:“先迴去看看薛懷義給我準備好想要的東西了沒有。”
“如果準備好了,你就可以上場了。”
“我?要我做什麽?”
上官婉兒沒有說“我能做什麽”,而是“要我做什麽”,也是在表明自己的態度,她可以為李秘所用,關鍵時刻,她可以聽從李秘的命令。
李秘也不藏著掖著,朝她道:“我要你勸諫聖人,移駕,暫避鋒芒。”
說到底,還是要逃。
但武則天是皇帝陛下,是一代女皇,她會聽從建議,狼狽逃走麽?
如果她真要逃,早就逃了,又何必信心十足地迴寢宮睡大覺?
李秘不可能看不出武則天的心態,為何這個時候,要把這麽一個任務,交給上官婉兒?
這位陳玄禮,起初隻是個果毅都尉,後來跟著玄宗皇帝李隆基,誅殺了韋後和安樂公主,安史之亂時,又率軍護駕,保護玄宗逃亡四川。
在馬嵬坡,正是陳玄禮逼迫唐玄宗縊死了楊貴妃,發動兵變誅殺楊國忠等。
玄宗皇帝在位的四十五年裏,他都是第一親信。
而且此人不僅僅有謀略,個人武力值也是爆表,top榜上有名的大唐猛將!
別人隻會以為李秘瞎指揮,看心情下命令,誰又能知道李秘有“未卜先知”的穿越者光環?
令李秘感到意外的是,上官婉兒感到奇怪也就罷了,連陳玄禮都來問他。
“李評事為何選我?”
“為什麽這麽問?”
陳玄禮猶豫了片刻,還是老實迴答道:“我想知道你是審慎而行,還隻是隨心所欲……”
便隻聽這一句話,李秘就確定陳玄禮是個靠譜之人了。
即便自己獲得了指揮權,他也必須確定自己的上司是個睿智之人,而不是恣意妄為,隻有這樣,才能確保未來不會生變,畢竟上司如果隻是一時起意,現在能給你權力,說不定下一刻就能拿迴去。
對於這個問題,李秘也想好好迴答一番,沉思了片刻,當即道:
“孫子兵法上說,為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智能發謀,信能賞罰,仁能附眾,勇能果斷,嚴能立威。”
“雖然你太過莽撞,暫時不算智將,但智謀這玩意兒,也需要積累,你年紀還輕,假以錘煉,必能取智。”
“你即便衝撞上官,手底下這一百號人仍舊能誓死追隨,說明你平日裏對他們仁義,愛兵如子是為將者的基本功。”
“另外,在這個節骨眼上,能堅持自己的策略戰術,便是勇,適才衝撞之時,一心想要擒賊先擒王,更是勇。”
“而你手底下這些兵即便是混戰之中,仍舊能保持陣型,進退有度,攻守兼有,這說明你平日裏能嚴格訓練。”
“從這些方麵來說,你都符合一個為將者的基本要求,隻擔任一個旅帥實在太過屈才。”
李秘一股腦說出來,非但陳玄禮,便是上官婉兒和其他人,都驚歎於李秘的判斷,畢竟剛才隻是混亂之中看了幾眼,他竟然就能通過這些,看到陳玄禮的品質?
陳玄禮也是心服口服,畢竟有人能看清自己的軍事能力和素質,真正得到李秘的賞識,他又豈能不開心?
“那……那李評事符合為將者的基本素質麽?”
陳玄禮突然問了一句,可把李秘給問住了。
搖頭苦笑一聲,李秘隻是嗬嗬迴答道:“我可沒有這些,不然我自己帶兵就好,何必找你,我對自己的要求隻有一個,那就是知人善用,僅此而已。”
李秘並沒有應付敷衍,這也確實是他的真實想法。
他對具體的戰略戰術等等,並不精通,也不具備帶兵打仗的本事。
他的優勢在於他知道這些人的生平,因為一生共過都記載在後世史料之上。
然而陳玄禮卻徹底服氣了:“李評事確實不適合為將,但我家大人教過,知人善用,是為帥者的天賦,李評事或許不適合將兵,卻適合將將,陳玄禮拜服!”
李秘擺了擺手:“別拍馬屁了,你且說說,打算怎麽守金華門?”
陳玄禮尋思了片刻道:“此處地勢狹窄,我想讓弟兄們往前死守,後方兄弟拆了群舍造個撞木。”
“撞木?又不是攻城門,要撞木做什麽?”上官婉兒也好奇起來。
陳玄禮卻嘿嘿一笑:“我想把金華門撞塌!”
聽聞此言,上官婉兒也是心頭大震。
她不是愚笨之人,雖然沒有打仗經驗,但畢竟協助武則天處理政務,諸多戰役也都了如指掌。
以此間地形,如果撞塌金華門,便能暫時堵住狹窄的隘口,反賊自是進不來,這是善用地利的絕好計策。
但金華門是行宮象征,敢問這大唐朝野,又有幾人能有這樣的魄力,宮門說撞塌就撞塌?
可李秘是非常時期,用非常之人,自然要行非常之事。
“好!具體戰術我不插手,我隻想問,你能堅守多久?”
陳玄禮緊抿嘴唇:“破曉時分。”
他沒有兀自誇大,他知道遲早要守不住,除非長安城方麵能馳援,但如今沒法發出消息,長安方麵什麽時候能意識到這邊出事,也隻能看人看命。
明知道遲早守不住,還要死守,因為陳玄禮知道,帶著武則天逃跑跟找死沒什麽區別。
隻有他們死守這裏,才能給武則天爭取生存的機會。
單從這一點來看,他的大局觀也超乎了他這個年齡,起碼比原先千騎營的將軍要強太多了。
“好,你好好守著這裏,別說金華門,真到了生死關頭,拆了前殿我都準了!”
有了李秘的許諾,陳玄禮也是熱血沸騰。
對於他這樣天馬行空,劍走偏鋒的將領,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上官的信任,李秘就是他最渴望遇上的上司!
李秘也無二話,將戰場指揮權交給了陳玄禮,便朝上官婉兒道:“咱們迴去,是時候考慮第二步了。”
上官婉兒身為待詔,多少人想通過她的關係,在朝堂上平步青雲。
所以她也想著知人善用,也正因此,她看到李秘無條件信任陳玄禮之時,心裏沒底,卻忍不住佩服李秘的魄力。
雖然不知道李秘為何如此看重陳玄禮,但從適才的對談等等來看,她還是願意選擇相信。
“第二步該做什麽?”
李秘看著長生殿的方向:“先迴去看看薛懷義給我準備好想要的東西了沒有。”
“如果準備好了,你就可以上場了。”
“我?要我做什麽?”
上官婉兒沒有說“我能做什麽”,而是“要我做什麽”,也是在表明自己的態度,她可以為李秘所用,關鍵時刻,她可以聽從李秘的命令。
李秘也不藏著掖著,朝她道:“我要你勸諫聖人,移駕,暫避鋒芒。”
說到底,還是要逃。
但武則天是皇帝陛下,是一代女皇,她會聽從建議,狼狽逃走麽?
如果她真要逃,早就逃了,又何必信心十足地迴寢宮睡大覺?
李秘不可能看不出武則天的心態,為何這個時候,要把這麽一個任務,交給上官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