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述職2


    跟趙喜川是惹出了亂子,這才被召迴述職不一樣,馮彩吉卻是因為之前擔任鳳陽知府的時候,政績傑出,這才被提拔晉升為河南巡撫的。


    大乾王朝裏的巡撫以及布政使,和明王朝裏的巡撫、布政使不太一樣。


    大乾的巡撫並不是差遣了,而是實際官職,沒有一大串的差遣頭銜,也不是中央派遣的官員,而是屬於地方官員。


    大乾裏的巡撫,乃是掌管一省政務的主官,除了軍務管不了外,其他的都能管。


    當然了,稅務、督察院、大法院、巡捕部這些中央部門下設機構的話,乃是和地方共管的關係,實際權力要比明王朝的巡撫小一些,但是依舊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實權在握,這從其品級就是看的出來,乃是從二品。


    而布政使的話,則是作為巡撫的副手,品級正三品。


    而在大乾王朝裏,雖然說京官比地方官要高貴一些,但是一省巡撫的地位,是不會比各部侍郎差的,各部侍郎雖然也是從二品,但是在大乾王朝裏,內閣直屬各部十幾個,而且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這就使得了各部的權勢是在不斷的分散的,各部尚書裏除非是實權部門,不然的話,一部尚書連值房進不了呢。


    尚書尚且如此,更不要說侍郎了,各部左右兩個侍郎,而大乾的侍郎現在都已經是快要突破三十人了,除了實權部門的侍郎外,普通部門的侍郎其實權勢有限。


    而要判定中央直屬各部等機構的官員有沒有權勢,目前已經是不能從其本官來判斷了,而要從他有沒有進入值房來判斷,值房的值班大臣,那才是真正的位高權重,而值房行走大臣,則是第二梯隊。


    沒有進入值房的官員,也不過是普通京官而已!


    馮彩吉高升為河南巡撫,雖然這個雲南乃是目前大乾治下根基最薄弱,甚至都還沒有完全控製的一個省份,但是架不住實打實的巡撫頭銜啊,這稍微過渡幾年,未來就能夠調任其他大省擔任巡撫了,而更進一步,那就是有可能進京擔任實權部門的左侍郎,而後續則是要爭取擔任一部尚書乃至進入值房了。


    當然了,這些事對於馮彩吉來說還是太過遙遠。


    作為一個從龍甚早的官員,馮彩吉的資曆夠深,不過他的起步低了點,當年他是在沂蒙府時期就投靠了大乾王朝,一開始不過是擔任一縣的科長而已。


    後來隨著大乾王朝的快速擴張,他作為從龍老人,這官升的也是跟坐火箭一樣,從科長再到縣丞,他隻花了三個月。


    從縣丞再到縣令,他也隻花了半年!


    然後因為政績突出,更是一步登天,連升數級,擔任了貴州都勻府知府,再過又是跳過了從三品,直接升任鳳陽知府,正三品。


    如今,則是接任河南巡撫!


    這一路走過來,他自身的能力出色固然是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不過更多的還是因為他從龍早,而且趕上了大乾王朝快速擴張。


    這打下新的地盤了,要抽調官員去接管,自然是從龍老人優先。


    所以馮彩吉的晉升之路,實際上也是目前眾多大乾王朝高級官員的晉升之路,稍微有點能力,然後從龍時間也比較早的話,那麽升遷就會跟做火箭一樣。


    而後續投靠的士子或者官員,那麽升遷之路就慢的多了,而且是越晚投靠的越慢。


    吏部乃至楚行自己挑選官員的時候,往往是優先晉升在青州、沂蒙山時代的老人,然後是山東時期的老人,再過來才是南直隸時期的官員。


    而到了占據江西、湖南、福建之後,這些時期投靠的官員雖然升遷也不算慢,但是已經是算不上做火箭了。


    至於到了現在的江南時期,現在新投誠過來的官員,隻能是慢慢熬資曆了。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當初以及現在,誰還會早早投靠大乾王朝啊,為的不就是趁早加入,然後博取一個從龍之功嗎。


    而從龍之功,越早功勞越大,但是越早也是越危險。


    所以越早加入的人家承擔了這個風險,自然是需要給予他們高迴報。


    現在大乾王朝都已經是和明王朝平分天下了,你加入進來就想要獲得高位,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而等到大乾王朝徹底擊敗明王朝,統一華夏的時候,你想要加入進來,那就更加不可能有什麽優待了,老老實實慢慢熬著吧!


    馮彩吉作為一個早期從龍之臣,能夠做到今天一省巡撫的高位,也算是心滿意足了,進入楚行的辦公室後,楚行對他自然是不可能和對待趙喜川一樣敲打一番,相反還是和馮彩吉仔細的探討了該如何治理河南政務。


    同時楚行也是給馮彩吉提出了幾個要求,一個是摸清楚現在河南那邊的地主情況,為後續的大規模度田奠定基礎,不過他也是同時說,河南的度田是要做的,但是不能著急,至少最近幾年是要不要著急,免的出現什麽亂子。


    當然了,幾乎是每一個大乾王朝的高層官員都知道,度田總歸是要做的。


    大乾已經重新分配土地很久了,沒道理到了河南,就不做了。


    但做過做,不是現在,至少在大乾王朝統一華夏之前,楚行是不願意因為導致重新分配土地,得罪那些河南的大地主,然後將中原打成一鍋粥的。


    這一項項說起來,一不小心就是說多了十多分鍾,這還是外頭的軍機提醒,楚行才是反應過來,當即就是結束了這一次的會談,並讓馮彩吉稍候留下,一起吃個午飯。


    大王賜膳,自然是天大的殊榮,馮彩吉當即就是謝恩然後帶著一臉的喜色退了出來。


    隨即,值房的幾個大臣們才是陸續走了進來,開始今天已經被推遲了好幾個小時的早會。


    不過例行的早會上往往是沒有什麽重大事項的,他們隻是簡單的匯報了近期的工作後,楚行也就是結束了這一次的早會,然後帶著一群臣子們吃午飯。


    賜膳,這種事楚行經常幹,成本小,效果大。


    不過是一起吃個午飯而已,對於楚行來說就是多加一雙筷子的事,甚至都不用額外浪費他的時間,但是這種事一般都是作為榮譽上的賞賜。


    哪怕是臣子們在賜膳的時候實際上吃的不怎麽飽,嗯,畢竟沒人敢在楚行麵前狼吞虎咽的,大多都是象征性的吃一點東西,不過他們在乎的並不是這些,而是楚行賜膳的態度。


    畢竟能夠讓楚行賜膳的人,全都是文武重臣,沒有足夠的分量是無法得到這個榮譽的。


    吃飯的時候,眾人講究的是食不言寢不語,所以場麵看起來似乎有些沉默,不過吃晚飯後,番後喝茶吃水果的時候,也是簡單的聊了起來。


    不過這個時候,不管是楚行還是其他人,往往都是不會再聊什麽軍國大事,往往都是說一些生活上的小事為主。


    李宗為說他的兒子前幾天剛成親,感歎著時間過的很快,一晃眼都幾年過去了,兒子都長大成婚了。


    一頓午飯吃完,楚行就是把人趕走了,先是小睡了一會,然後才是開始下午的工作。


    等楚行出現在會議室的時候,水師的人都已經提前等候著了,看見楚行進來,自然是一個個站起來,然後開始行禮,楚行略微拜了拜手,就是坐上了自己的專屬龍椅,然後略微點頭,下頭的何汝斌等水師將領才是正是開始。


    今天的水師會議主要是匯報過去兩個月裏大乾水師剿匪的成效,同時也是討論一些在剿匪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


    “過去的一個多月裏,水師先後派遣巡洋艦四艘、護衛艦十三艘,另外還有武裝商船、運輸艦、補給艦等各類輔助船隻五十六艘,一共動用了六十九艘各類船隻參與剿匪行動。”


    “行動中,先後搗毀海盜據點十六個,擊沉、焚毀海盜船隻四十餘艘,俘虜大小船隻一百餘艘,擊斃海盜三千人以上,俘虜海盜五千人以上!”


    “俘虜的海盜已經是按照往日的處理方式,審判後,盡數在各大沿海港口風幹,以警示後人!”


    “此外除了船隻以及其他軍械外,我們還繳獲了一部分戰利品,以金銀,各類貨物為主,總價值初步判斷不少於兩百萬兩銀子,目前已經交付稅部處置!”


    “經過我水師的雷霆打擊,目前在江南、浙江、福建等地沿海,依舊是沒有大規模海盜了,隻有零星海盜在活動,目前水師正在積極清剿,不過恐怕耗時會比較漫長。”


    “在今後,我們水師將會在沿海言語的巡邏常態化,並且繼續保持船隊護航製度,確保過往商船的安全!”


    聽著水師說的剿匪事宜,楚行微微點了點頭,這一次水師在剿滅海盜的行動裏,也算是下了苦功夫的,這規模比當初攻打南澳明軍水師的時候都要龐大,而且效果非常明顯。


    如此才是沒有枉費自己花費巨資打造的水師啊!


    這水師可是比陸軍花錢多了,一艘巡洋艦就超過十萬兩銀子呢,哪怕是護衛艦也有五六萬兩銀子,這麽昂貴的戰艦如果不能發揮出來作用,保護大乾海疆的話,那麽可就是浪費了。


    水師官員海盜的事務匯報完了後,楚行也是順便問了問水師如今的準備情況。


    什麽準備,自然是為了北伐準備。


    水師方麵表示,目前各大主力艦已經是開始迴到各大港口進行保養,補給,大約半個月時間後就能夠初步完成準備工作,絕對不會耽誤北伐行動。


    楚行聽罷後也是點頭,沒有再多說什麽了。


    畢竟現在北伐的時間乃至戰略都是沒有確定下來,陸軍的一群高層將領乃至作戰部裏的那些中高級參謀們,天天是吵來吵去,到現在也是沒有確定下來一個完整的方案。


    陸軍內部矛盾重重,楚行也是不打算插手,反正北伐是肯定的,而且北伐的準備大體也是基本確定的,不外乎就是拿下廣東和廣西,然後一路往北邊打而已。


    大方向是確定的,現在陸軍那邊爭論的具體的戰術細節,具體到某個師打哪裏,什麽時候打之類的。


    這些已經是涉及到戰術上的事情,楚行向來都是不管的,任由陸軍內部自己爭論去。


    畢竟北伐是一個龐大無比的軍事行動,陸軍方麵到時候最少都會抽調十萬人的主力部隊渡江北伐,而且水師那邊基本也是會傾巢而出配合陸軍作戰。


    這種龐大規模的作戰,可還是大乾王朝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


    雖然說,以前大乾王朝在還有守備軍的年代裏,也是有過大幾萬人參戰的戰鬥,但是當時的守備軍都不咋地,真正的主力部隊一般就幾萬人而已。


    哪怕是當初的湖廣戰役,陳先贇和李大虎聯手,第一兵團和第二兵團的參戰部隊加起來也不過六七萬人而已。


    等到了江南戰役的時候,第二兵團其實也就四萬人這樣子,至於第三兵團更是隻有兩萬人的規模,而且還是分散作戰,說起規模來,其實都不如當初的湖廣長沙、衡陽戰役。


    但是現在,至少十萬大軍渡江北伐,這對大乾王朝的軍事指揮體係、後勤供應是非常嚴峻的考驗,指揮體係都還好說了,陳先贇和李大虎都是打了好幾年,經曆了眾多大戰的老將了,還有一大群將領配合,指揮起來應該不會出現什麽太大的問題。


    真正的大問題是後勤補給!


    先不提如何把補給運輸到前線去這個超級大難題,單單是要供應十萬大軍維持戰鬥,那就是一項難以完成的任務。


    饒是如今的大乾王朝下的各大兵工廠是每天都加班加點的在生產各類軍械彈藥,但是現在都沒能讓大乾的海陸兩軍獲得足夠的補給。


    按照大都督府後勤部的預估,至少要在戰役發起之前,在長江南岸的各個補給中轉站,至少要囤積足夠支撐部隊打三個月的彈藥以及各類糧草。


    這樣的話,才能夠在大軍北伐之後,有足夠的物資持續往北運輸,要不然的話,如果是直接從南直隸等南方腹地直接運輸的話,是趕不上的。


    到時候,甚至都有可能出現後方的彈藥物資眾多,但是都是在路上,然而前線部隊卻是嚴重缺乏彈藥!


    要提前儲備大量的彈藥、糧草之外,後勤部那邊也是發愁著怎麽把提前儲備的大量彈藥、糧草送上前線,依靠軍方自身的輜重部隊,那是不可能攜帶太多物資的,必須依靠後勤部組織的大量民夫來運輸。


    但是這得需要多少民夫啊?


    後勤部做了一個簡單的預估,單純依靠陸運來維持部隊作戰的話,隻是打過長江,依靠部隊自身的輜重部隊,然後再動員個五萬人的民夫基本就能夠滿足了。


    但是如果要殺到山西、河南境內,所需要的民夫數量將會成倍增長,十萬人是肯定不夠的,至少也得十五萬人。


    如果要一路殺到北直隸,所需的民夫總數將會超過三十萬人!


    所以後勤部那邊早已經是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意見:後勤補給路線,絕對不能是全部走陸路,要不然的話,動用民夫的數量過於龐大。


    哪怕是這些民夫都是臨時征召的,也不用發工資,但是你總得給人一口飯吃吧,幾十萬人光光是吃上幾個月的糧食就是一個龐大無比的數字。


    所以大都督府的陸軍高層們就是初步製定了一個意見,那就是兵分數路,同時推進。


    而至關重要的後勤補給線,湖廣那邊自然是以陸路為主,那邊是沒辦法,隻能依靠陸運,而陸運困難,同時在前期裏,長江河道因為被明軍水師封鎖,大乾也很難通過長江河道向武昌方向的部隊大規模運輸補給。


    因此在前期,該方向的補給主要是依靠江西、湖南兩省自行生產、囤積的彈藥為主,揚州補充的一部分彈藥為輔,數量不多。


    彈藥不充足,自然也就導致了,這一地區的北上計劃將會是次要的,並不是大乾陸軍的北伐主攻路線。


    那麽主攻路線在那裏?


    自然是大運河流域,這裏是大乾的核心區域,沿著大運河,數不盡的物資可以運輸過去。


    但是水路大軍該具體怎麽配合,還是一個問題,這需要一個全盤的核算。


    所以北伐,還是在準備,至少什麽時候才能準備完成,這是一個未知數。


    大乾王朝這邊正在準備北伐,明王朝那邊也是沒有閑著,崇禎早已經是顧不上什麽皇權和內閣之間的平衡,更顧不上前線將領會趁機坐大之類的風險,是用盡了一切辦法增加江北、湖廣前線的防禦力量。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馬士英的權勢也是越來越重,繼太子少保後,崇禎又給他升官為太子太保,而這還沒算完,崇禎在八月中秋,正式封馬士英為平南侯,這可是直接越過了伯爵,直接封侯爵,這種事可是極為少見的。


    而更有意思的是,崇禎給馬士英封侯時候,他還在不斷的接到彈劾馬士英的折子。


    這幾年彈劾馬士英的折子,全部拿出來恐怕是要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但是崇禎全部都是留中不發,而且還貶了不少彈劾馬士英的官員。


    一時間,平南侯馬士英的風頭已經是超越了明王朝的諸多內閣大佬們,沒辦法,誰讓人家手裏有兵,而且還是十幾萬精銳主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大寨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渤海郡公並收藏明末大寨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