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人心變動
因為李大虎調動軍隊,自然而然的導致人心惶惶。
這給維持秩序的文官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但是這也沒有辦法,眼下大乾在開疆拓土,在戰區的文官隻能忍著。
他們其實是非常羨慕在穩定區的官員的,因為他們的生活雖然繁忙,但是相對比較安逸,而且內部的製度嚴格,也不至遇到軍隊這群鬧心玩意。
而戰區就完全不一樣,這群大頭兵著急起來,根本不跟你講道理,而大都督府在朝堂之上總是為他們搖旗呐喊,逼得地方的文官腦仁都疼。
當然了,戰區也有戰區的好處,那就是戰區的行政長官,更容易被重用。
因為在內閣和吏部看來,能夠在戰區安撫百姓,協調雨軍方的關係,能否迅速恢複當地的生產力的官員,一定是能人。
所以就算是第一兵團將地方的治安擾亂的再雞飛狗跳,他們也得忍著去安撫百姓。
就在大乾的文官,想盡一切辦法維持秩序,恢複市場繁榮的時候。
一支先鋒部隊卻已經是離開了城外的軍營,開始朝著東北方向而去。
這支先鋒部隊其核心乃是第一兵團的核心主力部隊部隊,即第一步兵師下屬之第一步兵團!
作為第一兵團乃至可以說是整個大乾救民軍的王牌部隊,這個步兵團也是目前整個第二兵團裏,唯一一個完成了整編的步兵團,下屬五個步兵營都是按照新編製完成了改編,所配屬的火槍從以往的七百支增加到了一千餘支,同時該團的擲彈兵編製也是略大,其編製是效仿虎賁軍的火槍隊編製,擁有一百四十餘人。
擴大擲彈兵的編製,也是大乾救民軍的整編計劃的其中一項內容,隻不過目前隻有第一步兵團所屬的擲彈兵隊是第一個試點部隊而已,如果效果不錯的話,那麽就會迅速推廣到全軍。
而作為先鋒部隊,第一步兵團自然是不可能單獨上路,除了第一步兵團外,還有第一步兵師下屬的一個輜重營、一個炮兵營。
此外,還有整合各部,所臨時編成的騎兵支隊!
自從第二兵團那邊用騎兵部隊和督標新軍的騎兵交戰過後,大乾救民軍發現,己方的騎兵雖然說總數不算少,但是因為過於分散,沒能發揮出來應該有的戰鬥力。
加上在和明軍騎兵的作戰過程裏,也是發現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那就是雙方的騎兵交戰,如果是數量比較少的話,大乾騎兵很難取得優勢,甚至會戰敗。
但是如果雙方交戰的騎兵數量上來了後,尤其是達到了數百騎以上後,那麽大乾騎兵自身有的騎兵素質缺陷就會被掩蓋,進而可以更好的發揮出來騎牆戰術。
所以根據江西那的騎兵交戰經驗,大乾救民軍迅速是調整了騎兵部隊的部署,第一兵團和第二兵團下屬各部隊的騎兵部隊被直接整合了起來,不過因為編製等問題,所以暫時沒有授予新編製,而是隻用臨時的騎兵支隊的稱唿,下屬各騎兵依舊歸屬各步兵師、混成團。
第一兵團整合的第一騎兵支隊,擁有將近八百名騎兵,把第一步兵師、第三步兵師的騎兵部隊都是直接整合了起來。
該騎兵支隊的指揮官,乃是吳三桂陸軍準將!
雖然此人在大乾的軍方看來,並不是什麽好貨色。
但是奈何人家實在是太優秀了,從基層軍官開始做起,到去講武堂學習,甚至於在大都督府擔任參謀,都做的極其優秀,連李岩都稱讚他為軍事奇才。
後來加入第一兵團作戰,更是屢立戰功,以至於李大虎雖然懷疑他的人品,卻依然推舉他做了準將。
而擔任準將的吳三桂,更是第一兵團的一支獨秀。
在湖廣戰場,李大虎自己打的一般,但是吳三桂卻幾乎百戰百勝,將騎兵的戰鬥力發揮到了極致,這還是在大乾騎兵質量一般,有條條框框的約束之下。
所以這一次,騎兵改製,他自然是不言而喻的騎兵統帥。
步兵、炮兵、騎兵相互結合的這支前鋒部隊,因為兵力眾多,而且驕兵悍將不少,所以擔任這支前鋒部隊的指揮官也不簡單,乃是原第一步兵師副師長,程副業少將。
和第二兵團參謀長楚子穹少將乃是後勤部隊出身,隻擅長處理行政事務和後勤事務不同,人家程副業師長那是實打實在戰場幹出來的成績。
擅長的就是謀劃各種戰術直接率兵打仗,戰功顯赫並早已經是簡在大王之心了。
連他自己都知道,自己擔任副師長實際上也隻是過渡而已,就是為了把他的軍銜給提起來,後續如果師長的位置空出來的話,那麽他就是首選。
當然,他現在的情況,跟實際的師長也差不多,因為第一步兵師師長李大虎,真的很忙,實際上的第一步兵師的管理工作,都是他來完成。
程副業率領前鋒部隊離開邵陽城後,直接朝著東北方向而去,看似是去長沙,但其實不然,他們所去的方向其實是衡陽和長沙之間。
戰術目的很簡單,那就是阻止衡陽之敵逃到長沙去!
麵對己方大軍的重壓,難保敵軍不會主動放棄衡陽,然後把所有兵力都聚集在長沙,這樣的話,想要短時間內拿下長沙就更加困難了,哪怕是第一兵團和第二兵團合兵一處也是很困難。
所以這支前鋒部隊的任務就是要把衡陽方向可能增援長沙的敵軍給攔截住,如果敵軍數量眾多攔不住,但是也要拖住,等待第一兵團主力上來。
程副業的前鋒部隊東進後,邵陽城裏的第一兵團其他部隊也是陸續出城,不僅僅是作戰部隊開始出城,更多的還是運輸輜重的輜重部隊以及後勤部的運輸團裏的民夫們。
為了供應第一兵團主力遠征長沙,後勤部在短短五天內,就是征召了五千民夫,同時還抽調了原有的五千多民夫,組成了上萬人,編為五個運輸團的民夫運輸隊伍,負責為第一兵團的主力部隊作戰供應各類軍需。
這也就是前期作戰計劃不算太遠,隻有四五百裏而已,而且一路上的後勤補給線是能夠得到保障的,所以運輸的壓力還不算太大,如果是像第二兵團那樣,連補給線都沒有,單純靠隨軍的民夫所攜帶的輜重作戰,那麽就得和第二兵團那樣,出征的時候也得帶上三四萬人了。
而且考慮到屆時還需要為第二兵團供應各類的軍需物資,所以湖廣方向的後勤壓力還是相當大的,後勤部的官員們已經是開始大規模征召民夫,加大運輸量了。
按照預計,如果兩軍匯合之後,後勤部為了維持兩軍主力部隊的後勤補給,至少要征召五萬人以上的民夫用來維持湖廣方向的補給線。
不過這都是後續幾天的事了,也是後勤部那些官員們的事,李大虎可是不會為此而浪費時間,結束了全軍的戰略會議後,就開始跟他的搭檔,第一兵團參謀長李岩將軍,整天泡在作戰會議室裏,和第一兵團二十幾個參謀們商討詳細的作戰計劃。
這一次的作戰可謂是相當複雜而龐大,雖然說參戰兵力不算多,也就五六萬人,如果是當初還有治安軍的情況下,五六萬人也不算什麽,但是現在和以往不同啊,現在可沒有什麽治安軍了,這五六萬人可都是清一色的主力部隊。
而且還涉及到兩軍配合、戰場範圍達到數百裏的大範圍作戰,可是絲毫都馬虎不得。
為了作戰的過程裏不出現意外,李大虎和李岩將軍可是苦思冥想,把任何可能出現的情況都是考慮了進去,最後才算是製定了一份初步的作戰計劃。
整體計劃如果宏觀描述的話,其實也就是幾句話的事,無非就是攔截、牽製衡陽之敵,主力奔襲長沙,配合第二兵團攻打長沙而已。
但是這隻是簡述而已,詳細執行起來,可不僅僅是這幾句話的事了,李岩將軍拉上一群參謀們製定出來的作戰計劃,那可是用蠅頭小楷寫了數十頁呢。
從這也就是可以看得出來,李大虎和陳先贇的作戰風格到底有什麽不同了。
李大虎喜歡謀而後定,把一切不穩定因素都掌控在手裏,從不打沒有把握的仗,而一旦打了,那麽也就是十拿九穩,即便是達不成預定的戰略目的,但是也能夠保證全身而退。
然而陳先贇呢,你要問他作戰計劃是什麽,他肯定是沒辦法告訴你的,因為不到時候,他連自己都是不知道會采用什麽計劃。
甚至陳先贇自己都覺得,他是被朱大典磨煉而成的應變型將領。
陳先贇這一次打嶽州乃至打長沙,就是典型的臨機應變,事先根本就沒有什麽提前製定的完善作戰計劃!
而且他這種應變性,跟劉雲龍又不一樣。劉雲龍是走到哪兒打到哪兒,他很難完成戰略目標。
說的不好聽一些,就是陳先贇靈機一動,然後一拍腦袋就告訴手底下的人:“走,老子帶你們打嶽州去!”
而若是換做劉雲龍,“走,老子帶你打嶽州去,不好,嶽州不好打,咱們換個地方。”
當然,再簡單點說,就是陳先贇雖雖然靈動,但是他夠硬,而陳先贇則是靈活有餘,在攻堅上差那麽點意思。
當然,第二兵團裏的很多軍官們,尤其是知道陳先贇這個決定背後真實情況的那些高級軍官們,其實很多人是頗為無語,甚至是擔心的。
這是打仗啊,幾萬將士的性命啊,你陳先贇靈機一動拍拍腦袋就說去打嶽州了,其中風險你考慮過嗎?
上一個跟你一樣這樣玩的劉雲龍,現在還是個師長呢。打下來的地盤雖然多,但是後續都丟掉了。所以第二兵團的不少高級將領,覺得他們的兵團長是不夠稱職的。
廢話,陳先贇當然考慮過其中的風險,但是陳先贇認為值得冒險啊!這要是在山東,誰敢這麽質疑陳先贇,陳先贇肯定用愛的巴掌教育教育他。
沒辦法,這裏是南國,便是陳先贇這等大王的愛將,其實也沒少費口舌。
當然,與第二兵團的軍官相比,第一兵團的軍官們,更加的幸福,至少他們不用擔心某一天李大虎會把他們帶進溝裏。
不過也正是這兩人之間的作戰風格有著這種差別,楚行才會讓陳先贇去江西,讓李大虎留守湖廣!
如果換了李大虎去江西的話,恐怕現在還籌劃著攻打該怎麽攻打南昌呢,那裏會和現在這樣,不單單拿下了南昌,而且還虛晃一槍直接殺到了湖廣嶽州,現在都要準備圍困長沙了啊!
就單單是這一點,就證明陳先贇是值得楚行的認可的。
李大虎和李岩製定了作戰計劃後,也是正式帶著第一兵團的軍部離開了邵陽城!
當他們帶著第一兵團主力離開邵陽城的時候,幾乎整個邵陽城裏的人都是在關注著他們。
不僅僅是邵陽城裏的大乾官員們以及那些和大乾王朝有著密切聯係的商人以及士紳,都期待著李大虎能夠和陳先贇匯合,然後奪取長沙以及衡陽,把整個長江以南的湖廣納入大乾治下。
就連不少普通民眾們也是頗為關注,因為大軍勝敗,同樣關係到了他們的切身利益!
大乾王師主力幾乎傾巢而出,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引起城內眾多人的注意,關心著大軍此行的成敗,而有意思的是,城內諸人對於此戰的勝敗所期盼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那些心向明王朝,尤其是那些士紳地主等大部分上流階層,絕大部分人都是巴不得偽乾賊軍慘敗,官軍反殺迴來邵陽。
這樣,他們以後就不用交稅了!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朝廷。
這偽乾朝廷竟然一點麵子都不給他們這些有錢人,敢膽大包天地向他們也征稅,玩什麽士紳一體納稅,這種與民爭利的事簡直是大逆不道,有明一朝從未聞之!
崇禎皇帝雖然狠辣,連劉宇烈這種封疆大吏都說殺就殺了。
但是他敢這麽對他們有錢人嗎?
當然了,即便是上流階層,也不是所有人都期望著大乾王師慘敗的,不少人可是還期盼著大乾王師獲勝的,這一部分,主要以家中有子弟在大乾為官以及在大乾王朝的一係列中改革中所獲益的人。
比如說邵陽張家,他們是淮安張家的分支。
他們雖然是糧商,但是在外頭也是以書香門第自詡的讀書人家,自然也是上流社會中的一員。
如今他們成為了大乾的軍糧供應商,而且因為大乾王朝扶持工商業的發展,同時還大力引進湖廣糧食進入兩廣地區,大幅度削減了商路的各種稅收關卡,大大降低了行商的成本,而這也是讓張家獲利頗豐。
而類似張家這樣的家族其實在大乾治下每一個地方都有不少,而且大乾王朝統治時間越長久的地方,這樣的家族也就越多,因為生活在大乾治下,這些士紳地主階層如果還想要保持榮華富貴的話,那麽不可避免的就需要接受大乾的統治,從而和大乾聯係密切。
而這些大乾王朝有著密切關係的商人乃至士紳家族,不管他們之前願不願意,但是如今既然上了大乾王朝這架馬車,斷然就沒有能夠輕易下來的道理,他們自然也是期望著大乾王師能夠連戰連捷,要不然的話,等明軍反殺過來的話,他們的性命不保!
而這一點,在邵陽這邊還不太明顯,但是如果是在山東和河南,尤其是如今的蘇揚地區,體現的更加明顯。
蘇州和揚州作為目前大乾王朝的大本營,各種政策都是執行的非常徹底,在大乾王朝的引導下,不少地主士紳階層都是把資金從土地等傳統行業抽調出來,然後投入到工商業,尤其是最近剛剛興起的工業之中,一個個都是賺的滿嘴流油。
這些地主士紳們為何會把錢投入到工商業當中啊,自然不是因為他們覺得楚行很好,心甘情願聽楚行的話把錢投入到工商業之中去,而是各種政策使然。
一方麵是大乾執行嚴苛的土地政策,士紳一體納稅、統一農業稅、以租代購令這幾個專門針對農業的政策一出,讓大乾王朝緩解了土地兼並,並獲得了大批農民支持的同時,也是讓那些大地主們在土地上的收益不複以往。
地租比以往降低了,現在又要交稅,這田地裏的產出沒有往年多了,但是地主階層也是要吃飯的啊,也是要養一家老小的啊,那些大家族哪一個不是有著數十數百口人的,養這麽大一家子,而且還是每天都山珍海味,壓力也很大的好吧!
窮則思變,這句話放在這些地主士紳身上也是可以用的。
土地裏產出少了怎麽辦?
武裝抗稅,反抗偽乾,這是最直接的辦法,不少人都幹過,但是最終他們都是落了一個被抄家滅族的下場,剩下的人學聰明了。
這反抗不了,土地裏的產出又少了,那就投資其他行業唄!
而對此,大乾王朝是歡迎甚至是保持了扶持態度的,各種優惠政策一大堆,有實力的人開始籌建大規模的工廠或者是開設大型商行,甚至投身一本萬利的海貿當中。
即便是實力不濟的,也能夠開個小作坊或者小商鋪,從而獲得不菲的利潤。
然而當參與其中的人越來越多,並且都從中嚐到了甜頭後,自然是不願意現在的格局出現變化。
不願意發生改變,那麽很自然也就希望大乾王朝能夠獲勝啊,甚至不少人都是想著,等大乾王師打到江南去的時候,自家的商隊就跟在大軍後頭,搶占市場!
到那個時候,錢還不是嘩嘩的來!
所以到了現在,以往對大乾王朝都保持反對態度的士紳地主商人階層,其實已經是出現了分化,其中雖然不少人還是一口一口偽乾、賊軍的叫著,但是不少人也是叫著大乾王師了。
而這,從每年參加大乾科舉的讀書人越來越多就是看的出來了!
古代的讀書人,從來都不是一個單獨的群體,而是廣泛利益階層的代表!
因為李大虎調動軍隊,自然而然的導致人心惶惶。
這給維持秩序的文官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但是這也沒有辦法,眼下大乾在開疆拓土,在戰區的文官隻能忍著。
他們其實是非常羨慕在穩定區的官員的,因為他們的生活雖然繁忙,但是相對比較安逸,而且內部的製度嚴格,也不至遇到軍隊這群鬧心玩意。
而戰區就完全不一樣,這群大頭兵著急起來,根本不跟你講道理,而大都督府在朝堂之上總是為他們搖旗呐喊,逼得地方的文官腦仁都疼。
當然了,戰區也有戰區的好處,那就是戰區的行政長官,更容易被重用。
因為在內閣和吏部看來,能夠在戰區安撫百姓,協調雨軍方的關係,能否迅速恢複當地的生產力的官員,一定是能人。
所以就算是第一兵團將地方的治安擾亂的再雞飛狗跳,他們也得忍著去安撫百姓。
就在大乾的文官,想盡一切辦法維持秩序,恢複市場繁榮的時候。
一支先鋒部隊卻已經是離開了城外的軍營,開始朝著東北方向而去。
這支先鋒部隊其核心乃是第一兵團的核心主力部隊部隊,即第一步兵師下屬之第一步兵團!
作為第一兵團乃至可以說是整個大乾救民軍的王牌部隊,這個步兵團也是目前整個第二兵團裏,唯一一個完成了整編的步兵團,下屬五個步兵營都是按照新編製完成了改編,所配屬的火槍從以往的七百支增加到了一千餘支,同時該團的擲彈兵編製也是略大,其編製是效仿虎賁軍的火槍隊編製,擁有一百四十餘人。
擴大擲彈兵的編製,也是大乾救民軍的整編計劃的其中一項內容,隻不過目前隻有第一步兵團所屬的擲彈兵隊是第一個試點部隊而已,如果效果不錯的話,那麽就會迅速推廣到全軍。
而作為先鋒部隊,第一步兵團自然是不可能單獨上路,除了第一步兵團外,還有第一步兵師下屬的一個輜重營、一個炮兵營。
此外,還有整合各部,所臨時編成的騎兵支隊!
自從第二兵團那邊用騎兵部隊和督標新軍的騎兵交戰過後,大乾救民軍發現,己方的騎兵雖然說總數不算少,但是因為過於分散,沒能發揮出來應該有的戰鬥力。
加上在和明軍騎兵的作戰過程裏,也是發現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那就是雙方的騎兵交戰,如果是數量比較少的話,大乾騎兵很難取得優勢,甚至會戰敗。
但是如果雙方交戰的騎兵數量上來了後,尤其是達到了數百騎以上後,那麽大乾騎兵自身有的騎兵素質缺陷就會被掩蓋,進而可以更好的發揮出來騎牆戰術。
所以根據江西那的騎兵交戰經驗,大乾救民軍迅速是調整了騎兵部隊的部署,第一兵團和第二兵團下屬各部隊的騎兵部隊被直接整合了起來,不過因為編製等問題,所以暫時沒有授予新編製,而是隻用臨時的騎兵支隊的稱唿,下屬各騎兵依舊歸屬各步兵師、混成團。
第一兵團整合的第一騎兵支隊,擁有將近八百名騎兵,把第一步兵師、第三步兵師的騎兵部隊都是直接整合了起來。
該騎兵支隊的指揮官,乃是吳三桂陸軍準將!
雖然此人在大乾的軍方看來,並不是什麽好貨色。
但是奈何人家實在是太優秀了,從基層軍官開始做起,到去講武堂學習,甚至於在大都督府擔任參謀,都做的極其優秀,連李岩都稱讚他為軍事奇才。
後來加入第一兵團作戰,更是屢立戰功,以至於李大虎雖然懷疑他的人品,卻依然推舉他做了準將。
而擔任準將的吳三桂,更是第一兵團的一支獨秀。
在湖廣戰場,李大虎自己打的一般,但是吳三桂卻幾乎百戰百勝,將騎兵的戰鬥力發揮到了極致,這還是在大乾騎兵質量一般,有條條框框的約束之下。
所以這一次,騎兵改製,他自然是不言而喻的騎兵統帥。
步兵、炮兵、騎兵相互結合的這支前鋒部隊,因為兵力眾多,而且驕兵悍將不少,所以擔任這支前鋒部隊的指揮官也不簡單,乃是原第一步兵師副師長,程副業少將。
和第二兵團參謀長楚子穹少將乃是後勤部隊出身,隻擅長處理行政事務和後勤事務不同,人家程副業師長那是實打實在戰場幹出來的成績。
擅長的就是謀劃各種戰術直接率兵打仗,戰功顯赫並早已經是簡在大王之心了。
連他自己都知道,自己擔任副師長實際上也隻是過渡而已,就是為了把他的軍銜給提起來,後續如果師長的位置空出來的話,那麽他就是首選。
當然,他現在的情況,跟實際的師長也差不多,因為第一步兵師師長李大虎,真的很忙,實際上的第一步兵師的管理工作,都是他來完成。
程副業率領前鋒部隊離開邵陽城後,直接朝著東北方向而去,看似是去長沙,但其實不然,他們所去的方向其實是衡陽和長沙之間。
戰術目的很簡單,那就是阻止衡陽之敵逃到長沙去!
麵對己方大軍的重壓,難保敵軍不會主動放棄衡陽,然後把所有兵力都聚集在長沙,這樣的話,想要短時間內拿下長沙就更加困難了,哪怕是第一兵團和第二兵團合兵一處也是很困難。
所以這支前鋒部隊的任務就是要把衡陽方向可能增援長沙的敵軍給攔截住,如果敵軍數量眾多攔不住,但是也要拖住,等待第一兵團主力上來。
程副業的前鋒部隊東進後,邵陽城裏的第一兵團其他部隊也是陸續出城,不僅僅是作戰部隊開始出城,更多的還是運輸輜重的輜重部隊以及後勤部的運輸團裏的民夫們。
為了供應第一兵團主力遠征長沙,後勤部在短短五天內,就是征召了五千民夫,同時還抽調了原有的五千多民夫,組成了上萬人,編為五個運輸團的民夫運輸隊伍,負責為第一兵團的主力部隊作戰供應各類軍需。
這也就是前期作戰計劃不算太遠,隻有四五百裏而已,而且一路上的後勤補給線是能夠得到保障的,所以運輸的壓力還不算太大,如果是像第二兵團那樣,連補給線都沒有,單純靠隨軍的民夫所攜帶的輜重作戰,那麽就得和第二兵團那樣,出征的時候也得帶上三四萬人了。
而且考慮到屆時還需要為第二兵團供應各類的軍需物資,所以湖廣方向的後勤壓力還是相當大的,後勤部的官員們已經是開始大規模征召民夫,加大運輸量了。
按照預計,如果兩軍匯合之後,後勤部為了維持兩軍主力部隊的後勤補給,至少要征召五萬人以上的民夫用來維持湖廣方向的補給線。
不過這都是後續幾天的事了,也是後勤部那些官員們的事,李大虎可是不會為此而浪費時間,結束了全軍的戰略會議後,就開始跟他的搭檔,第一兵團參謀長李岩將軍,整天泡在作戰會議室裏,和第一兵團二十幾個參謀們商討詳細的作戰計劃。
這一次的作戰可謂是相當複雜而龐大,雖然說參戰兵力不算多,也就五六萬人,如果是當初還有治安軍的情況下,五六萬人也不算什麽,但是現在和以往不同啊,現在可沒有什麽治安軍了,這五六萬人可都是清一色的主力部隊。
而且還涉及到兩軍配合、戰場範圍達到數百裏的大範圍作戰,可是絲毫都馬虎不得。
為了作戰的過程裏不出現意外,李大虎和李岩將軍可是苦思冥想,把任何可能出現的情況都是考慮了進去,最後才算是製定了一份初步的作戰計劃。
整體計劃如果宏觀描述的話,其實也就是幾句話的事,無非就是攔截、牽製衡陽之敵,主力奔襲長沙,配合第二兵團攻打長沙而已。
但是這隻是簡述而已,詳細執行起來,可不僅僅是這幾句話的事了,李岩將軍拉上一群參謀們製定出來的作戰計劃,那可是用蠅頭小楷寫了數十頁呢。
從這也就是可以看得出來,李大虎和陳先贇的作戰風格到底有什麽不同了。
李大虎喜歡謀而後定,把一切不穩定因素都掌控在手裏,從不打沒有把握的仗,而一旦打了,那麽也就是十拿九穩,即便是達不成預定的戰略目的,但是也能夠保證全身而退。
然而陳先贇呢,你要問他作戰計劃是什麽,他肯定是沒辦法告訴你的,因為不到時候,他連自己都是不知道會采用什麽計劃。
甚至陳先贇自己都覺得,他是被朱大典磨煉而成的應變型將領。
陳先贇這一次打嶽州乃至打長沙,就是典型的臨機應變,事先根本就沒有什麽提前製定的完善作戰計劃!
而且他這種應變性,跟劉雲龍又不一樣。劉雲龍是走到哪兒打到哪兒,他很難完成戰略目標。
說的不好聽一些,就是陳先贇靈機一動,然後一拍腦袋就告訴手底下的人:“走,老子帶你們打嶽州去!”
而若是換做劉雲龍,“走,老子帶你打嶽州去,不好,嶽州不好打,咱們換個地方。”
當然,再簡單點說,就是陳先贇雖雖然靈動,但是他夠硬,而陳先贇則是靈活有餘,在攻堅上差那麽點意思。
當然,第二兵團裏的很多軍官們,尤其是知道陳先贇這個決定背後真實情況的那些高級軍官們,其實很多人是頗為無語,甚至是擔心的。
這是打仗啊,幾萬將士的性命啊,你陳先贇靈機一動拍拍腦袋就說去打嶽州了,其中風險你考慮過嗎?
上一個跟你一樣這樣玩的劉雲龍,現在還是個師長呢。打下來的地盤雖然多,但是後續都丟掉了。所以第二兵團的不少高級將領,覺得他們的兵團長是不夠稱職的。
廢話,陳先贇當然考慮過其中的風險,但是陳先贇認為值得冒險啊!這要是在山東,誰敢這麽質疑陳先贇,陳先贇肯定用愛的巴掌教育教育他。
沒辦法,這裏是南國,便是陳先贇這等大王的愛將,其實也沒少費口舌。
當然,與第二兵團的軍官相比,第一兵團的軍官們,更加的幸福,至少他們不用擔心某一天李大虎會把他們帶進溝裏。
不過也正是這兩人之間的作戰風格有著這種差別,楚行才會讓陳先贇去江西,讓李大虎留守湖廣!
如果換了李大虎去江西的話,恐怕現在還籌劃著攻打該怎麽攻打南昌呢,那裏會和現在這樣,不單單拿下了南昌,而且還虛晃一槍直接殺到了湖廣嶽州,現在都要準備圍困長沙了啊!
就單單是這一點,就證明陳先贇是值得楚行的認可的。
李大虎和李岩製定了作戰計劃後,也是正式帶著第一兵團的軍部離開了邵陽城!
當他們帶著第一兵團主力離開邵陽城的時候,幾乎整個邵陽城裏的人都是在關注著他們。
不僅僅是邵陽城裏的大乾官員們以及那些和大乾王朝有著密切聯係的商人以及士紳,都期待著李大虎能夠和陳先贇匯合,然後奪取長沙以及衡陽,把整個長江以南的湖廣納入大乾治下。
就連不少普通民眾們也是頗為關注,因為大軍勝敗,同樣關係到了他們的切身利益!
大乾王師主力幾乎傾巢而出,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引起城內眾多人的注意,關心著大軍此行的成敗,而有意思的是,城內諸人對於此戰的勝敗所期盼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那些心向明王朝,尤其是那些士紳地主等大部分上流階層,絕大部分人都是巴不得偽乾賊軍慘敗,官軍反殺迴來邵陽。
這樣,他們以後就不用交稅了!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朝廷。
這偽乾朝廷竟然一點麵子都不給他們這些有錢人,敢膽大包天地向他們也征稅,玩什麽士紳一體納稅,這種與民爭利的事簡直是大逆不道,有明一朝從未聞之!
崇禎皇帝雖然狠辣,連劉宇烈這種封疆大吏都說殺就殺了。
但是他敢這麽對他們有錢人嗎?
當然了,即便是上流階層,也不是所有人都期望著大乾王師慘敗的,不少人可是還期盼著大乾王師獲勝的,這一部分,主要以家中有子弟在大乾為官以及在大乾王朝的一係列中改革中所獲益的人。
比如說邵陽張家,他們是淮安張家的分支。
他們雖然是糧商,但是在外頭也是以書香門第自詡的讀書人家,自然也是上流社會中的一員。
如今他們成為了大乾的軍糧供應商,而且因為大乾王朝扶持工商業的發展,同時還大力引進湖廣糧食進入兩廣地區,大幅度削減了商路的各種稅收關卡,大大降低了行商的成本,而這也是讓張家獲利頗豐。
而類似張家這樣的家族其實在大乾治下每一個地方都有不少,而且大乾王朝統治時間越長久的地方,這樣的家族也就越多,因為生活在大乾治下,這些士紳地主階層如果還想要保持榮華富貴的話,那麽不可避免的就需要接受大乾的統治,從而和大乾聯係密切。
而這些大乾王朝有著密切關係的商人乃至士紳家族,不管他們之前願不願意,但是如今既然上了大乾王朝這架馬車,斷然就沒有能夠輕易下來的道理,他們自然也是期望著大乾王師能夠連戰連捷,要不然的話,等明軍反殺過來的話,他們的性命不保!
而這一點,在邵陽這邊還不太明顯,但是如果是在山東和河南,尤其是如今的蘇揚地區,體現的更加明顯。
蘇州和揚州作為目前大乾王朝的大本營,各種政策都是執行的非常徹底,在大乾王朝的引導下,不少地主士紳階層都是把資金從土地等傳統行業抽調出來,然後投入到工商業,尤其是最近剛剛興起的工業之中,一個個都是賺的滿嘴流油。
這些地主士紳們為何會把錢投入到工商業當中啊,自然不是因為他們覺得楚行很好,心甘情願聽楚行的話把錢投入到工商業之中去,而是各種政策使然。
一方麵是大乾執行嚴苛的土地政策,士紳一體納稅、統一農業稅、以租代購令這幾個專門針對農業的政策一出,讓大乾王朝緩解了土地兼並,並獲得了大批農民支持的同時,也是讓那些大地主們在土地上的收益不複以往。
地租比以往降低了,現在又要交稅,這田地裏的產出沒有往年多了,但是地主階層也是要吃飯的啊,也是要養一家老小的啊,那些大家族哪一個不是有著數十數百口人的,養這麽大一家子,而且還是每天都山珍海味,壓力也很大的好吧!
窮則思變,這句話放在這些地主士紳身上也是可以用的。
土地裏產出少了怎麽辦?
武裝抗稅,反抗偽乾,這是最直接的辦法,不少人都幹過,但是最終他們都是落了一個被抄家滅族的下場,剩下的人學聰明了。
這反抗不了,土地裏的產出又少了,那就投資其他行業唄!
而對此,大乾王朝是歡迎甚至是保持了扶持態度的,各種優惠政策一大堆,有實力的人開始籌建大規模的工廠或者是開設大型商行,甚至投身一本萬利的海貿當中。
即便是實力不濟的,也能夠開個小作坊或者小商鋪,從而獲得不菲的利潤。
然而當參與其中的人越來越多,並且都從中嚐到了甜頭後,自然是不願意現在的格局出現變化。
不願意發生改變,那麽很自然也就希望大乾王朝能夠獲勝啊,甚至不少人都是想著,等大乾王師打到江南去的時候,自家的商隊就跟在大軍後頭,搶占市場!
到那個時候,錢還不是嘩嘩的來!
所以到了現在,以往對大乾王朝都保持反對態度的士紳地主商人階層,其實已經是出現了分化,其中雖然不少人還是一口一口偽乾、賊軍的叫著,但是不少人也是叫著大乾王師了。
而這,從每年參加大乾科舉的讀書人越來越多就是看的出來了!
古代的讀書人,從來都不是一個單獨的群體,而是廣泛利益階層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