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官員再學習
片刻的和平對於大乾來說,真的是彌足珍貴。
楚行在忙碌中,跟內閣的大臣們以及戶部的官員核定田稅的具體數據,
審核他們擬定的公署、民會和票行相關章程,忙了好幾天,兩班倒的楚行睡眠嚴重不足,今天這會議,他著實有些辛苦。
陳明遇正在繕錄江陰縣實征收錢糧數,該縣實征銀糧地,也就是稅田,大約為十二萬畝,征銀六千兩左右,因為該縣很早就按照要求,施行丁隨糧走,又有一千兩出頭丁銀攤入,這就是七千兩,另外還征糧食五千石,以前都是被縣裏折色算銀,大致是四千兩,算起來正稅就是一萬一千兩,江陰縣的正稅基本是南直隸平均水平。
這個數字衙門都有,陳明遇原就是明廷的官吏,工作經驗豐富,填起來毫不費勁。
可在縣衙實征一欄,他犯了躊躇,他知道之前收了多少,但他拿不準新朝的態度,畢竟縣下實收,就是一縣經費,同時也是縣官自己的小金庫。
照實寫吧,朝廷那麽缺錢,萬一大王眼紅,給搜刮了過去,怎麽辦?
少寫吧,萬一朝廷按照這個數字核查,以後自己少不了要吃苦頭。
他環視左右,發現不少人也跟他一般犯難,江陰縣所收常項是火耗、契稅、牙稅、市稅,但這也隻是明麵上的,實收的時候還要加浮,這部分加起來已經超過正稅。
至於商人胥吏民人的各類孝敬,一年又得上萬,這都是不主動伸手就有的,除開應付自己的差事,孝敬上官和府憲衙門,一年落下三五千兩銀子,那是絕頂清官……
眼見陳明遇的筆在縣衙實征欄停下,眼珠子滴溜溜轉著,好友閻應元嗯咳一聲,低低附耳道:“莫想多了,照實在數字來。”
閻應元參加過之前的定策會議,各縣實征銀錢數字也早由各個渠道被楚行掌握,如今楚行要這些知縣再寫一遍,不過是看他們踏不踏實。
照實寫的未必可靠,不照實寫的,不管是有心還是無心,都不可靠。
得了好友的提醒,陳明遇心中有數,老老實實填好了數字。
這一項完成後,戶部官員就開始忙活了,核對數字,標注問題,然後再將各縣領受的田稅數字發下,陳明遇一看,兩眼差點一黑,兩萬一千兩!
這新朝太狠了吧,真要把地方雜派全卷上去?
陳明遇是不敢發話,可有不少知縣卻忍不住叫苦了,朝廷要如此重壓州縣,他們這些縣官就算無心貪吝,也要為縣治考慮,大膽的人更是當堂出聲。
“大王昔日與百姓言明,要讓民人勤勞即能得富貴,善良就能行天下,張某願為這新立大乾效力,正是受此言感召。卻不曾想,今日親見,大王治政,竟是比明廷還要苛酷!張某雖卑渺,卻不願助紂為虐,大王在上,張某告辭!”
一個人起身拂袖,慷慨陳詞,腳下卻沒有動,看來是做好了被周圍虎賁禁衛拿下的準備。
張家玉?
楚行之所以認出他來,是因為此人是個麵如冠玉的大帥哥,精通經文詩詞書畫,擅長擊劍,在家鄉有任俠之稱,認識許多鄉野草澤土豪。
後通過科舉加入的大乾。
楚行一眼就相中了他的帥氣!
此人現在不應該在實習期嗎?
劉必顯在楚行耳邊小聲說道:“此人實習期做的非常不錯,如今大乾缺地方官,便將他調到常熟縣做了知縣。”
縣事的調動,楚行肯定是簽章認可了的,可他哪裏記得那麽多,必須得人提醒。得知這一番來往,楚行感覺這個張家玉還真是一腔赤誠,可用。
“當庭呱噪,質疑國政,降一級任用!”
楚行悠悠說著,然後見堂下眾人,包括張家玉都是茫然,暗道自己這小小幽默還真是無人能懂,訕訕地摸摸鼻子,話入正題。
“這個數字是把以前的正稅雜派,都含在裏麵了。讓你們看這數字,也並非給你們下錢糧定額,而是讓你們清楚治下一縣民人的實際負擔。從今往後,你們縣官,再不管課稅之事。”
這句話像是凜冽風暴,還裹著兩個風眼,眾人剛被第一個風眼,也就是所有課派都以此數字為限而震驚,接著的第二個風眼,說什麽縣官不管派課,更是讓眾人差點暈了過去,都恨不得掐掐自己,想確認是否正在夢中。
張家玉無力地張合著嘴巴,好半天才艱辛地開口問:“那我等縣官,是要做什麽?”
賽八仙站了出來,官府下鄉,調理縣官職責,已經預定由他主事。
“明日開始,你等縣官都要上課,將縣官所管之事,一一學來,到那時便……”
楚行揮手止住賽八仙,此時說個大概,也能讓大家心裏有數。
“在此我先簡述,你等縣官,就是要當好這一縣的父母!”
自秦之後,縣官就是曆朝最基層最重要的親民官,“父母官”的比擬根深蒂固,楚行揚起這麵熟悉的旗幟,眾人卻還是不懂,這不跟以前一樣麽?
“未聞有抽榨兒女脂膏的父母!”
楚行淡淡說著,現在當然不可能指望民選地方官,但從權稅層麵分割地方官職責,讓他們專心於政事,卻是為這個目標奠定基礎。
“父母是怎樣待兒女的?供吃供穿,言傳身教,助其心正行端,扶其自食其力。民與官自然有所不同,民本就自食其力,反是官要靠民供養。但小民識短心淺,正如未成年之兒女,須得你等縣官,盡心於教化之事,助其各展所長,謀食安居,這才是父母官!”
“昔日曆朝,讓縣官一麵派課,壓榨小民,一麵教化,為小民謀福,這二事南轅北轍,逼得縣官隻能顧上一頭。如今讓你等縣官不管派課,隻專心為小民謀福,做好一縣父母,此事,你等願行否?”
楚行“苦口婆心”地嘮叨著,當然他這話也有粉飾的成分,縣官還是要管派課的,比如跟縣民會周旋田稅總額,監察本縣完稅狀況等等,但確實不再管具體的征稅事務。
聽了楚行一番話,堂中諸人隻覺心胸滌蕩,這新朝的縣官,竟然是個專掙賢名的閑官?
張家玉深吸一口氣,大聲道:“張某願行!”
他很激動,原本已經失望透頂,現在看來,竟然是沒搞明白新朝的路數!
楚行朝他笑笑:“你作不成縣官了……”
張家玉和眾人都是一愣,心想大王也真是小氣,當場就算賬。
“你去管常州府一府的知府,隻是剛才你當庭呱噪,就給你降一級,從四品。”
楚行的小小捉弄終於顯效,眾人又是羨慕又是好笑,噗哧之聲不絕於耳,張家玉是又尷尬又感動,再不多言,一揖到底。
接著這些縣官又轉了心思,聽楚行這話,他們地方官的品級,還是沿用偽明的設置?那麽俸祿呢?如果還是沿用之前的俸祿,又不讓他們管課派,那麽這官可真是苦官了。
見眾人臉上又浮起憂慮之色,賽八仙很懂他們的心思,嗯咳一聲,代替楚行開始簡述。
改製大乾的縣官,本質是一個和事佬,外加引領一縣發展的規劃師。
首要職責是調解中央、地方和縣民之間的各類矛盾,其次是規劃一縣發展,為民人謀福擴展空間,考察他們業績的指標,也從錢糧是否足,刑罰是否少等等,轉為類似“安居率”、“就業率”、“物價水平”等等指標,這一套東西,自然有一批山東來的老官員來製定。
楚行不僅將課派之責從他們身上轉移到民會、票行和縣丞下的戶房到中央的戶科,還將刑罰之責也從他們身上剔除了。
對比曆代主責就是錢糧和刑名的縣官,他們這縣官,還真是有名無實,這實際是楚行在奠定日後分權社會的基礎。
當然,由此一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也就成為曆史,畢竟縣官手上的權大多被事務官分割掉了,
楚行當然不會學著朱元璋那樣,要求官員都當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至少得讓官員們衣食無憂。
與此同時,因為官吏一體,那就得給原本的吏員留出足夠的上升空間,讓他們不再拘於一地一職。
所以這大乾新製後的縣官,品級定得很高,原本明清的縣官一般都是正七品,而大乾縣官則是從六品起算,最高能到正五品。
從六品縣官的職俸定為每年二百兩,二十兩為一台階,正五品為二百六十兩,不再發祿米。
“縣官不必再擔負縣衙雜支,甚至也不必聘請幕友,這二百兩足矣花銷……”
見堂中諸人眉來眼去,顯然是有所顧忌,覺得這點銀子不夠開支,賽八仙如此提醒著,然後丟出了另外一塊蛋糕。
“這還隻是職俸,諸官另有祿俸,本朝待士大夫將如宋時,諸位自可心中有數。”
賽八仙這話說得眾人都是心頭一振,要學大宋!
那麽這縣官就隻是差遣,他們還有食祿本官!
這一套正在醞釀中,大乾當然不會學宋朝,搞什麽疊床架屋,但職務、品級和散階分開,未來還有封爵,這幾項分立,配合監察體係的完善,加上更細致的分權,貪腐狀況將會限製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
第二天,張家玉等人開始上課,大致聽明白了縣官所主之事後,心中再度震撼難平,意識到這大乾新朝,竟是要行絕古爍今之政務改革。
以縣官為載體,楚行這一套地方政務改革,讓昔日浮在表麵的文官感覺自己被壓進了土裏,沉在水下的吏員們感覺被挖出來曝光烈日。
原本重點是攤丁入畝,卻擴展為官府下鄉,官吏一體,權稅分離的大行動。
整套措施的核心思想是三點,一是引入民會,一是引入票行,從政府層麵看,這兩策都是降低征稅成本,提高效率的措施。第三點則是靠官府下鄉和官吏一體,讓政府能深入到更細的層麵,來推動發展,調控社會。
“哪裏來的那麽多人?”
這是張家玉最大的疑惑,每縣官員一二百人,全省兩萬,哪來那麽多讀書人當這些官?
“每縣吏員不下數百,擇其善者而任,足矣。我也知根底,吏員出身微薄,世代盤踞鄉裏,以權榨錢,品性堪憂。但此策是將吏員拉出潛地,也給他們一個做官的前途,擺在明處,總是比過去強。而且新朝初立,威懾甚重,小人也不敢太過放肆。待時勢成熟,其他讀書人也不得不投身而入,自不必憂慮無人做官。”
賽八仙的解答很周詳,張家玉和眾人的擔憂也消去了大半。
“縣下諸事之費,若是都靠民會來籌措,萬一民會推諉抗稅,一縣之事不就荒廢了嗎?”
張家玉接著問,這個問題賽八仙心裏也沒底,找來了負責推動民會建設的寇烈。
“你等縣官,就是要向一縣之民的代表,也就是民會說明,如何才能讓鄉境安寧,農桑興旺,民安各業。比如造橋修路,比如守望相助,都得靠你給民人解釋清楚。期間種種技巧手段,最好多向商人學學,學會把你們對一縣之政的構想賣出去,讓民人出錢來買這理想之政。”
寇烈開口就是商人調調,張家玉等人聽得又是皺眉,又很有感悟。原本曆代縣官,也都有這一職責,可惜更重要的職責是收稅,現在專心於此,還真是可大展拳腳的舞台。
“你們是幸運的,你們是最早一批政務官,以後的政務官,那都得在事務官上磨礪幾圈了,才能坐上你們的位置。”
寇烈露了底,其他的官員都是各管一攤專業事,縣府這些主官都是要周旋各方的,用以前那種光讀聖賢書,沒有實際從政經驗的書生,根本就擔不起這職責。
聽到這話,眾人都麵有得色,這就是早從龍的好處。
時光荏苒他,這幫縣官依舊在揚州府苦讀,各路人色都來講課。
陳啟新是講未來的政務運作流程,賽八仙是講如何在鄉鎮區組建基層官府,寇烈是講如何組建民會。
黃宗羲被抽調過來,在將如何推動縣級學府的建設,吳又可夫子講解如何建設推動縣級醫療衛生體係。
李宗為講解改造偽明汛塘體製,將驛站和汛塘分設為民驛、軍驛和巡駐內衛體係,如何操持具體的保境安民的工作。
張家玉這幫知縣腦袋被洗得七零八落,隻能一個勁地猛記筆記,後麵再慢慢消化,得虧大多數人都是吏員和末官出身,經得起煎熬,換作其他書生,還真是堅持不下去。
楚行看他們辛苦,便給他們放假一天,張家玉這個已經定了署常州府知府的幸運兒,就成了“知縣班”的領袖,被眾人慫恿著領去了揚州府出名的醉仙樓,要好生享受一番。
醉仙樓的老板是虎賁軍的退役士卒出身,雖然不怎麽把這幫縣官放在眼裏,卻很盡職於生意,恭敬地引到雅間,還展布帛求眾人的墨寶,湊成一幅“百縣醉仙”,樂嗬嗬地掛到酒樓正堂。
可讓張家玉撅胡子的是,他們這幾十號縣官的墨寶湊起來,卻隻能換得餐費六折優惠的待遇,真是太摳門了。
老板微笑再一指,眾人都沒聲了。正堂裏掛著其他人的字,趙汝才的,劉必顯的,賽八仙的,寇烈的,大乾新朝大員的墨寶滿牆都是,甚至還有楚行的。
“醉仙樓,味道好極了”,這俗到極點的題字,外加隻見骨不見肉,如鋼筋鐵條般的字跡,讓這幫知縣對酒樓老板服氣的同時,心中也生豪氣,起碼他們的文采和書法,總還是強過大王……
琴聲悠悠,雅間裏,幾桌縣官推杯換盞,一邊用酒液按摩已經發麻的腦袋,一邊憧憬著未知而奇妙的未來。
“偽明一個勁兒的給老百姓加稅,想盡一切辦法把老百姓口袋裏,嘴巴裏的錢糧摳出來,咱們家大王這一套連環招,不僅不給百姓加稅,還給百姓找了一群老媽子。”
陳明遇大舌頭叫道,眾人都下意識地點頭。拋開楚行在官府之事上的作為,就賦稅而言,大乾對待百姓真的比偽明要強一百倍。
“百年之後,我等人人都是賢名留史!”
張家玉心潮澎湃,直恨不得馬上迴到官府,開始展現身手。
“百年……希望這大乾新國,真能有百年……”
有人似乎不那麽樂觀,這麽低低歎著。
“這仁政能一直推行下去,天下垂手可得!別說百年,三百年都可期!”
張家玉沉聲說著,其他人點頭舉杯,原本他們投奔新朝,為的也就是個出路。
大多是吏員出身,也不在乎什麽正朔不正朔,沒指望什麽百年,更沒想過三百年之事。
可這幾天被一通洗刷,眼見自己躍然而上的是一個絕大舞台,竟也生出了與新朝同進退的心思,開始盼著自己所效力的新朝真能得華夏正朔。
“就我們知道不行,得讓天下都知道!不僅是我大乾治下一地,就連偽明之地,也最好能人人皆知,好好臊一把那崇禎老兒!”
陳明遇帶著三分酒氣,拍著桌子嚷道,張家玉等人沒有多想,嗬嗬同笑,雅間的門忽然被人撞開,一個身影衝進來,酒氣衝天,徑直朝眾人咆哮出聲。
片刻的和平對於大乾來說,真的是彌足珍貴。
楚行在忙碌中,跟內閣的大臣們以及戶部的官員核定田稅的具體數據,
審核他們擬定的公署、民會和票行相關章程,忙了好幾天,兩班倒的楚行睡眠嚴重不足,今天這會議,他著實有些辛苦。
陳明遇正在繕錄江陰縣實征收錢糧數,該縣實征銀糧地,也就是稅田,大約為十二萬畝,征銀六千兩左右,因為該縣很早就按照要求,施行丁隨糧走,又有一千兩出頭丁銀攤入,這就是七千兩,另外還征糧食五千石,以前都是被縣裏折色算銀,大致是四千兩,算起來正稅就是一萬一千兩,江陰縣的正稅基本是南直隸平均水平。
這個數字衙門都有,陳明遇原就是明廷的官吏,工作經驗豐富,填起來毫不費勁。
可在縣衙實征一欄,他犯了躊躇,他知道之前收了多少,但他拿不準新朝的態度,畢竟縣下實收,就是一縣經費,同時也是縣官自己的小金庫。
照實寫吧,朝廷那麽缺錢,萬一大王眼紅,給搜刮了過去,怎麽辦?
少寫吧,萬一朝廷按照這個數字核查,以後自己少不了要吃苦頭。
他環視左右,發現不少人也跟他一般犯難,江陰縣所收常項是火耗、契稅、牙稅、市稅,但這也隻是明麵上的,實收的時候還要加浮,這部分加起來已經超過正稅。
至於商人胥吏民人的各類孝敬,一年又得上萬,這都是不主動伸手就有的,除開應付自己的差事,孝敬上官和府憲衙門,一年落下三五千兩銀子,那是絕頂清官……
眼見陳明遇的筆在縣衙實征欄停下,眼珠子滴溜溜轉著,好友閻應元嗯咳一聲,低低附耳道:“莫想多了,照實在數字來。”
閻應元參加過之前的定策會議,各縣實征銀錢數字也早由各個渠道被楚行掌握,如今楚行要這些知縣再寫一遍,不過是看他們踏不踏實。
照實寫的未必可靠,不照實寫的,不管是有心還是無心,都不可靠。
得了好友的提醒,陳明遇心中有數,老老實實填好了數字。
這一項完成後,戶部官員就開始忙活了,核對數字,標注問題,然後再將各縣領受的田稅數字發下,陳明遇一看,兩眼差點一黑,兩萬一千兩!
這新朝太狠了吧,真要把地方雜派全卷上去?
陳明遇是不敢發話,可有不少知縣卻忍不住叫苦了,朝廷要如此重壓州縣,他們這些縣官就算無心貪吝,也要為縣治考慮,大膽的人更是當堂出聲。
“大王昔日與百姓言明,要讓民人勤勞即能得富貴,善良就能行天下,張某願為這新立大乾效力,正是受此言感召。卻不曾想,今日親見,大王治政,竟是比明廷還要苛酷!張某雖卑渺,卻不願助紂為虐,大王在上,張某告辭!”
一個人起身拂袖,慷慨陳詞,腳下卻沒有動,看來是做好了被周圍虎賁禁衛拿下的準備。
張家玉?
楚行之所以認出他來,是因為此人是個麵如冠玉的大帥哥,精通經文詩詞書畫,擅長擊劍,在家鄉有任俠之稱,認識許多鄉野草澤土豪。
後通過科舉加入的大乾。
楚行一眼就相中了他的帥氣!
此人現在不應該在實習期嗎?
劉必顯在楚行耳邊小聲說道:“此人實習期做的非常不錯,如今大乾缺地方官,便將他調到常熟縣做了知縣。”
縣事的調動,楚行肯定是簽章認可了的,可他哪裏記得那麽多,必須得人提醒。得知這一番來往,楚行感覺這個張家玉還真是一腔赤誠,可用。
“當庭呱噪,質疑國政,降一級任用!”
楚行悠悠說著,然後見堂下眾人,包括張家玉都是茫然,暗道自己這小小幽默還真是無人能懂,訕訕地摸摸鼻子,話入正題。
“這個數字是把以前的正稅雜派,都含在裏麵了。讓你們看這數字,也並非給你們下錢糧定額,而是讓你們清楚治下一縣民人的實際負擔。從今往後,你們縣官,再不管課稅之事。”
這句話像是凜冽風暴,還裹著兩個風眼,眾人剛被第一個風眼,也就是所有課派都以此數字為限而震驚,接著的第二個風眼,說什麽縣官不管派課,更是讓眾人差點暈了過去,都恨不得掐掐自己,想確認是否正在夢中。
張家玉無力地張合著嘴巴,好半天才艱辛地開口問:“那我等縣官,是要做什麽?”
賽八仙站了出來,官府下鄉,調理縣官職責,已經預定由他主事。
“明日開始,你等縣官都要上課,將縣官所管之事,一一學來,到那時便……”
楚行揮手止住賽八仙,此時說個大概,也能讓大家心裏有數。
“在此我先簡述,你等縣官,就是要當好這一縣的父母!”
自秦之後,縣官就是曆朝最基層最重要的親民官,“父母官”的比擬根深蒂固,楚行揚起這麵熟悉的旗幟,眾人卻還是不懂,這不跟以前一樣麽?
“未聞有抽榨兒女脂膏的父母!”
楚行淡淡說著,現在當然不可能指望民選地方官,但從權稅層麵分割地方官職責,讓他們專心於政事,卻是為這個目標奠定基礎。
“父母是怎樣待兒女的?供吃供穿,言傳身教,助其心正行端,扶其自食其力。民與官自然有所不同,民本就自食其力,反是官要靠民供養。但小民識短心淺,正如未成年之兒女,須得你等縣官,盡心於教化之事,助其各展所長,謀食安居,這才是父母官!”
“昔日曆朝,讓縣官一麵派課,壓榨小民,一麵教化,為小民謀福,這二事南轅北轍,逼得縣官隻能顧上一頭。如今讓你等縣官不管派課,隻專心為小民謀福,做好一縣父母,此事,你等願行否?”
楚行“苦口婆心”地嘮叨著,當然他這話也有粉飾的成分,縣官還是要管派課的,比如跟縣民會周旋田稅總額,監察本縣完稅狀況等等,但確實不再管具體的征稅事務。
聽了楚行一番話,堂中諸人隻覺心胸滌蕩,這新朝的縣官,竟然是個專掙賢名的閑官?
張家玉深吸一口氣,大聲道:“張某願行!”
他很激動,原本已經失望透頂,現在看來,竟然是沒搞明白新朝的路數!
楚行朝他笑笑:“你作不成縣官了……”
張家玉和眾人都是一愣,心想大王也真是小氣,當場就算賬。
“你去管常州府一府的知府,隻是剛才你當庭呱噪,就給你降一級,從四品。”
楚行的小小捉弄終於顯效,眾人又是羨慕又是好笑,噗哧之聲不絕於耳,張家玉是又尷尬又感動,再不多言,一揖到底。
接著這些縣官又轉了心思,聽楚行這話,他們地方官的品級,還是沿用偽明的設置?那麽俸祿呢?如果還是沿用之前的俸祿,又不讓他們管課派,那麽這官可真是苦官了。
見眾人臉上又浮起憂慮之色,賽八仙很懂他們的心思,嗯咳一聲,代替楚行開始簡述。
改製大乾的縣官,本質是一個和事佬,外加引領一縣發展的規劃師。
首要職責是調解中央、地方和縣民之間的各類矛盾,其次是規劃一縣發展,為民人謀福擴展空間,考察他們業績的指標,也從錢糧是否足,刑罰是否少等等,轉為類似“安居率”、“就業率”、“物價水平”等等指標,這一套東西,自然有一批山東來的老官員來製定。
楚行不僅將課派之責從他們身上轉移到民會、票行和縣丞下的戶房到中央的戶科,還將刑罰之責也從他們身上剔除了。
對比曆代主責就是錢糧和刑名的縣官,他們這縣官,還真是有名無實,這實際是楚行在奠定日後分權社會的基礎。
當然,由此一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也就成為曆史,畢竟縣官手上的權大多被事務官分割掉了,
楚行當然不會學著朱元璋那樣,要求官員都當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至少得讓官員們衣食無憂。
與此同時,因為官吏一體,那就得給原本的吏員留出足夠的上升空間,讓他們不再拘於一地一職。
所以這大乾新製後的縣官,品級定得很高,原本明清的縣官一般都是正七品,而大乾縣官則是從六品起算,最高能到正五品。
從六品縣官的職俸定為每年二百兩,二十兩為一台階,正五品為二百六十兩,不再發祿米。
“縣官不必再擔負縣衙雜支,甚至也不必聘請幕友,這二百兩足矣花銷……”
見堂中諸人眉來眼去,顯然是有所顧忌,覺得這點銀子不夠開支,賽八仙如此提醒著,然後丟出了另外一塊蛋糕。
“這還隻是職俸,諸官另有祿俸,本朝待士大夫將如宋時,諸位自可心中有數。”
賽八仙這話說得眾人都是心頭一振,要學大宋!
那麽這縣官就隻是差遣,他們還有食祿本官!
這一套正在醞釀中,大乾當然不會學宋朝,搞什麽疊床架屋,但職務、品級和散階分開,未來還有封爵,這幾項分立,配合監察體係的完善,加上更細致的分權,貪腐狀況將會限製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
第二天,張家玉等人開始上課,大致聽明白了縣官所主之事後,心中再度震撼難平,意識到這大乾新朝,竟是要行絕古爍今之政務改革。
以縣官為載體,楚行這一套地方政務改革,讓昔日浮在表麵的文官感覺自己被壓進了土裏,沉在水下的吏員們感覺被挖出來曝光烈日。
原本重點是攤丁入畝,卻擴展為官府下鄉,官吏一體,權稅分離的大行動。
整套措施的核心思想是三點,一是引入民會,一是引入票行,從政府層麵看,這兩策都是降低征稅成本,提高效率的措施。第三點則是靠官府下鄉和官吏一體,讓政府能深入到更細的層麵,來推動發展,調控社會。
“哪裏來的那麽多人?”
這是張家玉最大的疑惑,每縣官員一二百人,全省兩萬,哪來那麽多讀書人當這些官?
“每縣吏員不下數百,擇其善者而任,足矣。我也知根底,吏員出身微薄,世代盤踞鄉裏,以權榨錢,品性堪憂。但此策是將吏員拉出潛地,也給他們一個做官的前途,擺在明處,總是比過去強。而且新朝初立,威懾甚重,小人也不敢太過放肆。待時勢成熟,其他讀書人也不得不投身而入,自不必憂慮無人做官。”
賽八仙的解答很周詳,張家玉和眾人的擔憂也消去了大半。
“縣下諸事之費,若是都靠民會來籌措,萬一民會推諉抗稅,一縣之事不就荒廢了嗎?”
張家玉接著問,這個問題賽八仙心裏也沒底,找來了負責推動民會建設的寇烈。
“你等縣官,就是要向一縣之民的代表,也就是民會說明,如何才能讓鄉境安寧,農桑興旺,民安各業。比如造橋修路,比如守望相助,都得靠你給民人解釋清楚。期間種種技巧手段,最好多向商人學學,學會把你們對一縣之政的構想賣出去,讓民人出錢來買這理想之政。”
寇烈開口就是商人調調,張家玉等人聽得又是皺眉,又很有感悟。原本曆代縣官,也都有這一職責,可惜更重要的職責是收稅,現在專心於此,還真是可大展拳腳的舞台。
“你們是幸運的,你們是最早一批政務官,以後的政務官,那都得在事務官上磨礪幾圈了,才能坐上你們的位置。”
寇烈露了底,其他的官員都是各管一攤專業事,縣府這些主官都是要周旋各方的,用以前那種光讀聖賢書,沒有實際從政經驗的書生,根本就擔不起這職責。
聽到這話,眾人都麵有得色,這就是早從龍的好處。
時光荏苒他,這幫縣官依舊在揚州府苦讀,各路人色都來講課。
陳啟新是講未來的政務運作流程,賽八仙是講如何在鄉鎮區組建基層官府,寇烈是講如何組建民會。
黃宗羲被抽調過來,在將如何推動縣級學府的建設,吳又可夫子講解如何建設推動縣級醫療衛生體係。
李宗為講解改造偽明汛塘體製,將驛站和汛塘分設為民驛、軍驛和巡駐內衛體係,如何操持具體的保境安民的工作。
張家玉這幫知縣腦袋被洗得七零八落,隻能一個勁地猛記筆記,後麵再慢慢消化,得虧大多數人都是吏員和末官出身,經得起煎熬,換作其他書生,還真是堅持不下去。
楚行看他們辛苦,便給他們放假一天,張家玉這個已經定了署常州府知府的幸運兒,就成了“知縣班”的領袖,被眾人慫恿著領去了揚州府出名的醉仙樓,要好生享受一番。
醉仙樓的老板是虎賁軍的退役士卒出身,雖然不怎麽把這幫縣官放在眼裏,卻很盡職於生意,恭敬地引到雅間,還展布帛求眾人的墨寶,湊成一幅“百縣醉仙”,樂嗬嗬地掛到酒樓正堂。
可讓張家玉撅胡子的是,他們這幾十號縣官的墨寶湊起來,卻隻能換得餐費六折優惠的待遇,真是太摳門了。
老板微笑再一指,眾人都沒聲了。正堂裏掛著其他人的字,趙汝才的,劉必顯的,賽八仙的,寇烈的,大乾新朝大員的墨寶滿牆都是,甚至還有楚行的。
“醉仙樓,味道好極了”,這俗到極點的題字,外加隻見骨不見肉,如鋼筋鐵條般的字跡,讓這幫知縣對酒樓老板服氣的同時,心中也生豪氣,起碼他們的文采和書法,總還是強過大王……
琴聲悠悠,雅間裏,幾桌縣官推杯換盞,一邊用酒液按摩已經發麻的腦袋,一邊憧憬著未知而奇妙的未來。
“偽明一個勁兒的給老百姓加稅,想盡一切辦法把老百姓口袋裏,嘴巴裏的錢糧摳出來,咱們家大王這一套連環招,不僅不給百姓加稅,還給百姓找了一群老媽子。”
陳明遇大舌頭叫道,眾人都下意識地點頭。拋開楚行在官府之事上的作為,就賦稅而言,大乾對待百姓真的比偽明要強一百倍。
“百年之後,我等人人都是賢名留史!”
張家玉心潮澎湃,直恨不得馬上迴到官府,開始展現身手。
“百年……希望這大乾新國,真能有百年……”
有人似乎不那麽樂觀,這麽低低歎著。
“這仁政能一直推行下去,天下垂手可得!別說百年,三百年都可期!”
張家玉沉聲說著,其他人點頭舉杯,原本他們投奔新朝,為的也就是個出路。
大多是吏員出身,也不在乎什麽正朔不正朔,沒指望什麽百年,更沒想過三百年之事。
可這幾天被一通洗刷,眼見自己躍然而上的是一個絕大舞台,竟也生出了與新朝同進退的心思,開始盼著自己所效力的新朝真能得華夏正朔。
“就我們知道不行,得讓天下都知道!不僅是我大乾治下一地,就連偽明之地,也最好能人人皆知,好好臊一把那崇禎老兒!”
陳明遇帶著三分酒氣,拍著桌子嚷道,張家玉等人沒有多想,嗬嗬同笑,雅間的門忽然被人撞開,一個身影衝進來,酒氣衝天,徑直朝眾人咆哮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