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歷史劇同人]狹路相逢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張大王,我們退吧。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有柴燒。」範晁勸著張獻忠,他們被孫傳庭的隊伍打夠嗆,這個時候還是避其鋒芒的好。
張獻忠沒有想到他們跟在白蓮教的那群人起事之後,居然第一個與孫傳庭對上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們的運氣不好,要不是範晁手中還有一些眼線,直接就被從東邊山西攻來的軍隊給滅了,「山西是孫傳庭的大本營,我們不能往那裏退。」
看著眼前的簡易地圖,這個時候隻有進到巴蜀裏麵,那裏的地勢複雜,才能夠避過去,自古那裏也是易守難攻之地。「我們往下麵退,不過就這樣走了,我實在是不甘心!」
「嘿嘿!」範晁陰陰地一笑,「張大王放心,我們就是走了,也一定要把這群朝廷的走狗陰上一把。要把孫傳庭給弄下去了才行,留著這個人在,以後我們都撈不得好處。」
「你已經有了對策?」張獻忠看著範晁不愧是做生意的,腦子裏麵各種各樣的點子就是多,「說來參詳一番。」
「這可是送上門的把柄。」範晁已經打算把手中所有的人都給用了,也要把這個『好消息』散布出去,「這次為了把我們給一網打盡,朝廷是下了嚴旨的。您也應該聽說了,殺了我們的頭可都是能夠換銀子的,那群官兵怎麽可能不貪銀子,都不用我們給造假,在韓城那裏已經出了大事,從一個逃出來的人那裏知道了,陝西副總兵趙大胤把那裏的百姓給屠.殺了,做了一次殺良冒功的大事呢!」
「果真?!」張獻忠正愁沒有方法把陝西的局麵攪渾,這個消息一定要用到刀刃上,簡直是一舉三得。隻要運作得當,一來可以收攏人心壯大自己的隊伍,都已經斬.殺平民百姓了,可見這群軍官貪財到了什麽地步,那麽在道義上自己的起.義就站住了腳跟。二來也能激起那些人的反抗之心,一定要與朝廷拚死一搏,三來就是大大擾亂了孫傳庭的軍.心,要是他殺了那些貪功的人也會元氣大傷,何況朝廷上相互攻殲的事情難道還少嗎。「範兄,你可有辦法在朝廷上運作一番?」
範晁想著從前的人脈,多半都被殺了,但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更多的錢能使磨推鬼,他還是能找到一些人的。範晁咬咬牙,這樣的買賣必須做,「有!孫傳庭是個有本事的,要不是他在山西幾年抓住了我們的把柄,我又如何落得家破人亡,他如何能做的這個高位!沒有了他,陝西的戰況必然改變!」
流言這樣的東西隻要有人有心推波助瀾,就像是瘟疫一樣傳播的極快,不多時漫天遍野的流言就飛了起來,誰都知道了這次在陝西所謂的剿.匪居然殺的都是平民百姓。
「聽說了吧,陝西那裏可慘了,我聽七舅家的表嫂她姑爺說那頭都沒有人了,這人頭都給朝廷的軍隊給砍了,還都標價格了,一個人頭能有百文銅錢。」
「對了,我也聽說了,不過一個人頭已經到了半兩銀子的地步了。」
「都說百姓好殺,那些個流寇多厲害,朝廷也抓不著,所以為了錢,那頭的趙總兵都為此屠.城了。」
聳人聽聞啊,吳無玥聽著京城百姓的議論,嘆了一口氣,這次的情況真是大事不妙,雖然這樣的流言程度一看就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但是百姓的分辨能力差,而三分真七分假的東西傳的更加快了。
文淵閣中,溫體仁看著下麵呈上來的奏章,好歹沒有氣著笑出來,居然真的有一大波人是參孫傳庭的,上麵對於他指揮不當,部下濫殺無辜,殺良冒功,罔顧百姓性命,這一頂頂大帽子不要錢似得扣了上來。「王大人,你怎麽看啊?今個兒要給皇上擬出對詔來,對於孫大人的情況我們也要有個方向吧。」
王在晉摸摸鬍子,他對於眼下的情況似乎有了預料,「孫大人還是年輕了一些啊,做事有些衝動了。剿匪的事情切忌用力過猛。流寇與後金不同,畢竟曾經也是我朝的百姓,不能操之過急。」
溫體仁暗罵了一句老狐狸,這是在說孫傳庭呢,還是說皇上呢。這次一定要從嚴來辦的旨意是皇上的意思。現在皇上不能擔著這個罪名,總不能現在說這些百姓無辜死了,是皇上的錯吧,所以隻能由孫傳庭來做替罪羔羊了。
「孫大人畢竟以前沒有實戰的經驗,隻是現在正是戰事膠著的時候,臨陣換將未免與士氣有礙。」不是溫體仁幫著孫傳庭,而是皇上看中了孫傳庭,所以溫體仁隻能幫著,要是王在晉這裏都說不到統一的意見上,放到了朝會上去論一下,還不是炸開了鍋去。
王在晉扳起手指,比劃出一個二,「眼下兩條,一就是讓孫大人戴罪立功,他督軍不嚴是屬實的,二就是加派一個監軍下去,告訴百姓朝廷會好好監控著絕不會讓軍隊胡來。」
隻是,這與皇上本來想要慢慢撤了太監監軍的初衷並不符合。太監監軍,有利的地方的確也有,但是這對於軍隊的發展還是不利的,太監多貪財,在軍餉的問題上會有侵占的可能性,更加不談他們利用親近帝王的先天條件,在裏麵指手畫腳,為自己謀取利益。
從長遠上來說,太監監軍是應該要廢除的,所以對於孫傳庭的山西隊伍並沒有派太監監軍。而朱由檢的本意也是要慢慢樹立一個規範。然而孫傳庭也夠倒黴,其實出事的多是陝西本來的駐軍,這批人他連人頭否沒有全認清就要打仗了,出了事情卻要算在他的頭上。
「張大王,我們退吧。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有柴燒。」範晁勸著張獻忠,他們被孫傳庭的隊伍打夠嗆,這個時候還是避其鋒芒的好。
張獻忠沒有想到他們跟在白蓮教的那群人起事之後,居然第一個與孫傳庭對上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們的運氣不好,要不是範晁手中還有一些眼線,直接就被從東邊山西攻來的軍隊給滅了,「山西是孫傳庭的大本營,我們不能往那裏退。」
看著眼前的簡易地圖,這個時候隻有進到巴蜀裏麵,那裏的地勢複雜,才能夠避過去,自古那裏也是易守難攻之地。「我們往下麵退,不過就這樣走了,我實在是不甘心!」
「嘿嘿!」範晁陰陰地一笑,「張大王放心,我們就是走了,也一定要把這群朝廷的走狗陰上一把。要把孫傳庭給弄下去了才行,留著這個人在,以後我們都撈不得好處。」
「你已經有了對策?」張獻忠看著範晁不愧是做生意的,腦子裏麵各種各樣的點子就是多,「說來參詳一番。」
「這可是送上門的把柄。」範晁已經打算把手中所有的人都給用了,也要把這個『好消息』散布出去,「這次為了把我們給一網打盡,朝廷是下了嚴旨的。您也應該聽說了,殺了我們的頭可都是能夠換銀子的,那群官兵怎麽可能不貪銀子,都不用我們給造假,在韓城那裏已經出了大事,從一個逃出來的人那裏知道了,陝西副總兵趙大胤把那裏的百姓給屠.殺了,做了一次殺良冒功的大事呢!」
「果真?!」張獻忠正愁沒有方法把陝西的局麵攪渾,這個消息一定要用到刀刃上,簡直是一舉三得。隻要運作得當,一來可以收攏人心壯大自己的隊伍,都已經斬.殺平民百姓了,可見這群軍官貪財到了什麽地步,那麽在道義上自己的起.義就站住了腳跟。二來也能激起那些人的反抗之心,一定要與朝廷拚死一搏,三來就是大大擾亂了孫傳庭的軍.心,要是他殺了那些貪功的人也會元氣大傷,何況朝廷上相互攻殲的事情難道還少嗎。「範兄,你可有辦法在朝廷上運作一番?」
範晁想著從前的人脈,多半都被殺了,但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更多的錢能使磨推鬼,他還是能找到一些人的。範晁咬咬牙,這樣的買賣必須做,「有!孫傳庭是個有本事的,要不是他在山西幾年抓住了我們的把柄,我又如何落得家破人亡,他如何能做的這個高位!沒有了他,陝西的戰況必然改變!」
流言這樣的東西隻要有人有心推波助瀾,就像是瘟疫一樣傳播的極快,不多時漫天遍野的流言就飛了起來,誰都知道了這次在陝西所謂的剿.匪居然殺的都是平民百姓。
「聽說了吧,陝西那裏可慘了,我聽七舅家的表嫂她姑爺說那頭都沒有人了,這人頭都給朝廷的軍隊給砍了,還都標價格了,一個人頭能有百文銅錢。」
「對了,我也聽說了,不過一個人頭已經到了半兩銀子的地步了。」
「都說百姓好殺,那些個流寇多厲害,朝廷也抓不著,所以為了錢,那頭的趙總兵都為此屠.城了。」
聳人聽聞啊,吳無玥聽著京城百姓的議論,嘆了一口氣,這次的情況真是大事不妙,雖然這樣的流言程度一看就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但是百姓的分辨能力差,而三分真七分假的東西傳的更加快了。
文淵閣中,溫體仁看著下麵呈上來的奏章,好歹沒有氣著笑出來,居然真的有一大波人是參孫傳庭的,上麵對於他指揮不當,部下濫殺無辜,殺良冒功,罔顧百姓性命,這一頂頂大帽子不要錢似得扣了上來。「王大人,你怎麽看啊?今個兒要給皇上擬出對詔來,對於孫大人的情況我們也要有個方向吧。」
王在晉摸摸鬍子,他對於眼下的情況似乎有了預料,「孫大人還是年輕了一些啊,做事有些衝動了。剿匪的事情切忌用力過猛。流寇與後金不同,畢竟曾經也是我朝的百姓,不能操之過急。」
溫體仁暗罵了一句老狐狸,這是在說孫傳庭呢,還是說皇上呢。這次一定要從嚴來辦的旨意是皇上的意思。現在皇上不能擔著這個罪名,總不能現在說這些百姓無辜死了,是皇上的錯吧,所以隻能由孫傳庭來做替罪羔羊了。
「孫大人畢竟以前沒有實戰的經驗,隻是現在正是戰事膠著的時候,臨陣換將未免與士氣有礙。」不是溫體仁幫著孫傳庭,而是皇上看中了孫傳庭,所以溫體仁隻能幫著,要是王在晉這裏都說不到統一的意見上,放到了朝會上去論一下,還不是炸開了鍋去。
王在晉扳起手指,比劃出一個二,「眼下兩條,一就是讓孫大人戴罪立功,他督軍不嚴是屬實的,二就是加派一個監軍下去,告訴百姓朝廷會好好監控著絕不會讓軍隊胡來。」
隻是,這與皇上本來想要慢慢撤了太監監軍的初衷並不符合。太監監軍,有利的地方的確也有,但是這對於軍隊的發展還是不利的,太監多貪財,在軍餉的問題上會有侵占的可能性,更加不談他們利用親近帝王的先天條件,在裏麵指手畫腳,為自己謀取利益。
從長遠上來說,太監監軍是應該要廢除的,所以對於孫傳庭的山西隊伍並沒有派太監監軍。而朱由檢的本意也是要慢慢樹立一個規範。然而孫傳庭也夠倒黴,其實出事的多是陝西本來的駐軍,這批人他連人頭否沒有全認清就要打仗了,出了事情卻要算在他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