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歷史劇同人]狹路相逢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哦?朕以為朝廷的兵也得不到好處,就朕所知,前些日子在陝西鬧得歡騰的王自成原就是做過士兵的,後來退了出來,自己單幹了。」朱由檢到沒有多少火氣,因為比起這個王自成,還有一個才讓他有了防備之心。
貝誌鋮卻是有了不同的觀點,「那是之前了,皇上不在民間,百姓對於京營的變化都是看在眼中的,這次一舉挫敗後金,殺死皇太極,十分的振奮人心。皇上對於京營的嘉獎何人不知,他們的待遇都紅了其他人的眼睛,有些當年受不了盧大人訓練退出來的人,這次是爭著要趁著補招的時機再進去呢。可見不是不願當兵,而是以前軍士都沒有得到好的待遇,也沒有遇到一個好的統領。」
「說白了讓馬兒跑,就要讓馬兒吃草。」吳無玥說了一句大白話,軍士也是人,他們承擔的壓力更大,還不給他們好的待遇誰幹啊,又不是都做聖人了,「那些起.義的人也不是為了天下太平,而是在搶掠中要多得一口飯吃。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不是早就擺明的事情。」
雨化田沒有說話,卻想起了一樁事情,如是為了心中的利益,許多人連國家也能背叛了,那麽前日從鄭三俊那裏得到的消息,被抄家的晉商居然有些漏網之魚逃了出去,還帶著狡兔三窟留下的錢財,這些人一直沒有找到,莫不是與那些叛軍勾結在了一起。
***
「範賢侄不用客氣,到了張某這裏,就當做是你的第二個家即可。」張獻忠對著範晁笑得開懷,誰能不喜歡來給自己送銀子的人,這都是虧了朝廷對晉商下狠手,把他們連根拔起,要不然怎麽會有他們心懷仇恨投奔了自己的好事。
範晁臉上還是帶著一股陰霾,就在昨日他聽到了消息,京城判了罪,範家的人幾乎都是人頭落地,沒有一個能夠活下來的,而那些旁支也都與他們劃清了界限。皇上實在太狠,既然如此就不能怪他不義,「張大王客氣了,我與朱家有不共戴天之仇,隻望你大業完成之時,讓我手刃那個惡人!」
☆、第九十九章
孫傳庭領了陝西巡撫的差事,這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去年秋季開始起.義就沒有停歇下來過,幾乎是今天聽到這個人反了,明天又有一夥新的人反了,正是你唱方罷我登場。但是當時朝廷把目光都集中在了與後金的戰爭上,要不是皇上下了旨意駁斥他們這些地方上的軍隊沒有本事就不要來京城幫倒忙了,很有可能幾省的軍隊都要趕過去。明知道在時間與用途上可能起不到作用,可是樣子是一定要做出來的,京城都遭了大難,你不去救援說不過去。
還好皇上沒有讓他們去,孫傳庭接受了這裏的軍務後,心中生出一股後怕來。他都要不知道怎麽誇獎朱由檢好了。雖然皇上輪不到他來誇獎,但是多虧了皇上當時的頭腦清醒,更虧了皇上有絕地一搏的決心,才沒有鬧出更大的亂子來。
要問一句為什麽?孫傳庭也是做過三年山西巡撫的人了,接管了陝西的事務雖然才一個月不到,不能全都弄明白了,唯獨一件事情是瞞不住他的,陝西的軍務到了頹敗的地步,怪不得這些人都在陝西反了,合著是根本沒有人能鎮壓住。究其根源是因為這裏沒有銀子!
若是當初讓陝西的軍隊去京城救援了,就怕是連在路途上的糧草都拿不出來的,這是鬧大發了。不用猜,這群軍士必然會在路上直接反了,還談什麽救援。
事實上,朱由檢當時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他是記不清楚在歷史上究竟是哪一支軍隊在己巳之變的救援路上因為沒有糧草直接反了,左右這群人來了幫不了忙,還要捅破一個大簍子,就壓根沒有讓他們來,當時與後金死磕,哪能讓這群人在後院放一把火。
可是紙包不住火,就算當時沒有出事,後頭還是陸陸續續出事了。就在半個月前白蓮教鬧事,這裏頭就集結了一群原來的軍士,因為從朝廷身上拿不到應該有的俸祿,索性棄暗投明了。
白蓮教的教義裏頭就有說,『大劫在遇,天地皆暗,日月無光』,『黃天將死,蒼天將生』,跟著他們混絕對就是能找到光明了。
孫傳庭給皇上寫著摺子,對於白蓮教的問題想了一下措辭,這個教在明朝就沒有真的被消滅過,而它的歷史淵源幾乎能追溯到唐朝,可單拿本朝來說有些不能說出口的秘密,當年太.祖皇帝建超之前,他所在的明教就是白蓮教的變.種之一。至於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想要禁止這個教派了,但是明麵上的是沒有了,都轉到地下活動了,每當統.治階.層不行的時候,他們就出來刷存在感。
『臣請聖上聖裁,亂.民以白蓮轉世為託詞,集.結於渭南一帶,達二萬之眾……』
朱由檢接到了孫傳庭的摺子,看來陝西的情況真的不算好,雖然還沒有集聚在一起的氣勢,但是也到了遍地開花的地步,而考慮到孫傳庭本在臨省山西任巡撫三年,這個時候要用陝西的軍士也不現實,他們很多都已經加入了叛軍之中,隻能讓孫傳庭轄製兩省,直接從山西調兵來壓製陝西的動.亂。
「所以這次一定要把這股起.義的根源給扼殺住了,那些領頭的不能姑息,而必須一一滅.殺。」朱由檢下了這道旨意,皆是因為他也是怕了史上那接連不斷的起.義。原本都能在初期扼殺住,誰知道在開始的時候給了那些叛軍投降的機會,卻幾次遭遇詐降,後來竟然擴散出了陝西的範圍,湧入了山西與河南,讓局勢一步步敗壞了下去。故而,這次朱由檢根本就沒有想要這些人投降,讓不安分的人投降了,還不如讓他們就此死了,大明也不需要這些人來添磚加瓦。
貝誌鋮卻是有了不同的觀點,「那是之前了,皇上不在民間,百姓對於京營的變化都是看在眼中的,這次一舉挫敗後金,殺死皇太極,十分的振奮人心。皇上對於京營的嘉獎何人不知,他們的待遇都紅了其他人的眼睛,有些當年受不了盧大人訓練退出來的人,這次是爭著要趁著補招的時機再進去呢。可見不是不願當兵,而是以前軍士都沒有得到好的待遇,也沒有遇到一個好的統領。」
「說白了讓馬兒跑,就要讓馬兒吃草。」吳無玥說了一句大白話,軍士也是人,他們承擔的壓力更大,還不給他們好的待遇誰幹啊,又不是都做聖人了,「那些起.義的人也不是為了天下太平,而是在搶掠中要多得一口飯吃。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不是早就擺明的事情。」
雨化田沒有說話,卻想起了一樁事情,如是為了心中的利益,許多人連國家也能背叛了,那麽前日從鄭三俊那裏得到的消息,被抄家的晉商居然有些漏網之魚逃了出去,還帶著狡兔三窟留下的錢財,這些人一直沒有找到,莫不是與那些叛軍勾結在了一起。
***
「範賢侄不用客氣,到了張某這裏,就當做是你的第二個家即可。」張獻忠對著範晁笑得開懷,誰能不喜歡來給自己送銀子的人,這都是虧了朝廷對晉商下狠手,把他們連根拔起,要不然怎麽會有他們心懷仇恨投奔了自己的好事。
範晁臉上還是帶著一股陰霾,就在昨日他聽到了消息,京城判了罪,範家的人幾乎都是人頭落地,沒有一個能夠活下來的,而那些旁支也都與他們劃清了界限。皇上實在太狠,既然如此就不能怪他不義,「張大王客氣了,我與朱家有不共戴天之仇,隻望你大業完成之時,讓我手刃那個惡人!」
☆、第九十九章
孫傳庭領了陝西巡撫的差事,這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去年秋季開始起.義就沒有停歇下來過,幾乎是今天聽到這個人反了,明天又有一夥新的人反了,正是你唱方罷我登場。但是當時朝廷把目光都集中在了與後金的戰爭上,要不是皇上下了旨意駁斥他們這些地方上的軍隊沒有本事就不要來京城幫倒忙了,很有可能幾省的軍隊都要趕過去。明知道在時間與用途上可能起不到作用,可是樣子是一定要做出來的,京城都遭了大難,你不去救援說不過去。
還好皇上沒有讓他們去,孫傳庭接受了這裏的軍務後,心中生出一股後怕來。他都要不知道怎麽誇獎朱由檢好了。雖然皇上輪不到他來誇獎,但是多虧了皇上當時的頭腦清醒,更虧了皇上有絕地一搏的決心,才沒有鬧出更大的亂子來。
要問一句為什麽?孫傳庭也是做過三年山西巡撫的人了,接管了陝西的事務雖然才一個月不到,不能全都弄明白了,唯獨一件事情是瞞不住他的,陝西的軍務到了頹敗的地步,怪不得這些人都在陝西反了,合著是根本沒有人能鎮壓住。究其根源是因為這裏沒有銀子!
若是當初讓陝西的軍隊去京城救援了,就怕是連在路途上的糧草都拿不出來的,這是鬧大發了。不用猜,這群軍士必然會在路上直接反了,還談什麽救援。
事實上,朱由檢當時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他是記不清楚在歷史上究竟是哪一支軍隊在己巳之變的救援路上因為沒有糧草直接反了,左右這群人來了幫不了忙,還要捅破一個大簍子,就壓根沒有讓他們來,當時與後金死磕,哪能讓這群人在後院放一把火。
可是紙包不住火,就算當時沒有出事,後頭還是陸陸續續出事了。就在半個月前白蓮教鬧事,這裏頭就集結了一群原來的軍士,因為從朝廷身上拿不到應該有的俸祿,索性棄暗投明了。
白蓮教的教義裏頭就有說,『大劫在遇,天地皆暗,日月無光』,『黃天將死,蒼天將生』,跟著他們混絕對就是能找到光明了。
孫傳庭給皇上寫著摺子,對於白蓮教的問題想了一下措辭,這個教在明朝就沒有真的被消滅過,而它的歷史淵源幾乎能追溯到唐朝,可單拿本朝來說有些不能說出口的秘密,當年太.祖皇帝建超之前,他所在的明教就是白蓮教的變.種之一。至於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想要禁止這個教派了,但是明麵上的是沒有了,都轉到地下活動了,每當統.治階.層不行的時候,他們就出來刷存在感。
『臣請聖上聖裁,亂.民以白蓮轉世為託詞,集.結於渭南一帶,達二萬之眾……』
朱由檢接到了孫傳庭的摺子,看來陝西的情況真的不算好,雖然還沒有集聚在一起的氣勢,但是也到了遍地開花的地步,而考慮到孫傳庭本在臨省山西任巡撫三年,這個時候要用陝西的軍士也不現實,他們很多都已經加入了叛軍之中,隻能讓孫傳庭轄製兩省,直接從山西調兵來壓製陝西的動.亂。
「所以這次一定要把這股起.義的根源給扼殺住了,那些領頭的不能姑息,而必須一一滅.殺。」朱由檢下了這道旨意,皆是因為他也是怕了史上那接連不斷的起.義。原本都能在初期扼殺住,誰知道在開始的時候給了那些叛軍投降的機會,卻幾次遭遇詐降,後來竟然擴散出了陝西的範圍,湧入了山西與河南,讓局勢一步步敗壞了下去。故而,這次朱由檢根本就沒有想要這些人投降,讓不安分的人投降了,還不如讓他們就此死了,大明也不需要這些人來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