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歷史劇同人]狹路相逢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淑嫻低下了頭,她隻是一個女人,一個夫君從不會同榻而眠的女人。沒有人告訴她兵臨城下後明日會是什麽光景,隻能在每日求佛保佑太平。沒有人在她從夢中驚醒的時候,安慰她半字半句,她隻能提心弔膽到天明。
朱由檢看著周淑嫻單薄的身形,心中卻難以生出半分不忍。對著這個相處其實沒有多久的皇後,他唯有一聲嘆息,世人皆苦,她周淑嫻還能在宮中太平度日,她確實可憐,弱者的可憐。然而多不公平,弱者難道就一定要同情?那又有誰為了強者擔心,有誰為了真的有性命之憂的雨化田擔心呢。
人心都是偏的,朱由檢自問實在難在那人生死難測的時候,為了一個外人擔心。他的仁慈已經越來越少,能給出的真情也越來越少。這些都隻屬於朱隱之,朱隱之從沒有周淑嫻這個妻子。存在的隻是朱由檢的皇後。做到了皇後的位子,無論是願與不願,都是一個事實。
「朕從前就說過,你不是皇嫂,也成為不了皇嫂。你看看皇兄那裏有一絲亂象嗎?還是如同舊日一樣太平。朕與你之間的夫妻情分,走不到你想要的那一份,朕認了這個錯。然而從來沒有哪個皇後是靠皇上手把手教的。大明的情況難道你不了解,難道沒有看清這些年內憂外患的現狀。」
話說到這裏,朱由檢也不再繼續說下去,每個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周淑嫻進宮之後隻能說是無功無過。是因為自己不入後宮,不給她們任何的期盼也好,還是因為沒有經歷大風大浪,沒有那份堅韌也罷,都是悟的不夠。紫禁城裏麵,悟的不夠,從來就是大忌。
「幾個孩子明日就送到幹清宮來,平時伺候的人選一個跟著,省得用了新的人手一時不習慣。你與田妃也說一聲,閉門安心,朕不希望再聽到宮人心神不寧出了紕漏這樣的問題。想來你也明白這個時候宮內見血,更加容易讓人心慌慌。若是慈爍這裏情況安穩了,把他也帶到幹清宮來。」
「臣妾遵旨。」周淑嫻看著朱由檢隨即就離開的背影,紅了眼圈,這次他們沒有爭吵,但還不如爭吵了。她做不好皇後,眼看著土豆過了今年,就要三歲了,這下皇上是必然要讓孩子分出去過了,讓她如何捨得。
***
第二日,朱由校也是聽說了二皇子病了的事情,還特地去看了,然後就來了朱由檢這裏,看到了在房中專心看書的土豆,還有另一間房內玩著拚圖的朱慈炤與朱芣苡,看來著幾個孩子都好,他也放下了懸著的心。
「皇兄怎麽來了,有事差人與弟弟說不就行了。」朱由檢沒有想到朱由校從實驗中走了出來。知道他不光是為了來看看孩子們。
朱由校把王承恩趕了出去,關上門,「由檢,你與我說,外麵的戰況究竟怎麽樣,這次撐的過去嗎?我聽說距離大軍離通州不遠了,京畿全麵戒嚴了,到底打的一個什麽戰況?」
「皇兄,你放心吧,京營已經控製住了局麵。雖然後金的軍隊離京城很近,但是絕不會突破這道放線的。」
「放心,我也想要放心。你皇嫂總說要相信你,但是我們也都琢磨了一件事。」朱由校臉上神情夾雜著一絲難安,卻更多了一份豁出去的豁達,「我也是死過一次的人了,要是真的撐不住了。你就動身去南京,這裏算是我守著,大不了城破了,一個腦袋。」
「皇兄,怎麽可以這樣說。」朱由檢聽後連忙要打消朱由校這種大義淩然的想法,「我說了沒事,是真的沒事。捷報也傳迴來好幾撥了,估計再打一個月,到了臘月的時候,後金沒有糧草,也隻能退了。」
「哎——,我的話你要放在心上。」朱由校對於捷報這事情,信不過。以前被忽悠怕了,覺得下麵人傳話上來都摻著水分,「你不是我,我早就沒有臉麵麵對地下祖宗了,大明的希望還要靠你。所以,由檢能逃、要逃的時候,千萬不能擰著,別與命過不去。」
說完,朱由校也不和朱由檢多囉嗦,「我就是與你說一聲。手上那本書我才寫了一半,趁著這日子沒到頭,我得抓緊了。你走的時候,一定要把我的這些寶貝帶走,日後定是有用的。」
目送朱由校的背影,朱由檢握緊了袖中的拳頭,心頭是難以訴說的五味雜陳。說不清是悲苦還是感動,連朱由校這個太上皇也不相信大明會贏,偏偏他認定是死路,還要替自己去死。朱由檢低聲呢喃著,「這是悟了。皇兄又何必在不用悟的時候,悟了。為了我,不值得,根本不值得。」
☆、第八十七章
二皇子一病揭破了宮中的人心浮動,這一來反而讓朱由檢整頓了一次宮務,他可不希望這時候後院起火。然而真的要穩定人心,其實全都看京城外的一仗到底打到什麽程度。
皇太極這一路揮師入關,本來打的十分順暢,就像他事先推斷的那樣,除了遼東的明朝軍隊還有可戰之力,其他的地方就算有心死守,但是也完全攔不住後金的十萬大軍。僅僅是兩個月的時間,他們就直逼京城。雖然有鄰省幾地的軍隊都要來支援京師,但是一如皇太極所料,這些軍隊在腳程上要耗費的時間不少。他們足以先攻到京郊之地,即便不能在這次就破城而入,但是對於明朝來說,這樣的一場兵臨城下之變,必然會讓他們元氣大傷。
然而在皇太極以為能夠一路通暢下去的時候,偏偏給他來了當頭一棒,傳聞中早就已經荒廢的京營大軍,竟然橫空出世將他帶領的十萬精兵硬生生地壓製在了通州。
朱由檢看著周淑嫻單薄的身形,心中卻難以生出半分不忍。對著這個相處其實沒有多久的皇後,他唯有一聲嘆息,世人皆苦,她周淑嫻還能在宮中太平度日,她確實可憐,弱者的可憐。然而多不公平,弱者難道就一定要同情?那又有誰為了強者擔心,有誰為了真的有性命之憂的雨化田擔心呢。
人心都是偏的,朱由檢自問實在難在那人生死難測的時候,為了一個外人擔心。他的仁慈已經越來越少,能給出的真情也越來越少。這些都隻屬於朱隱之,朱隱之從沒有周淑嫻這個妻子。存在的隻是朱由檢的皇後。做到了皇後的位子,無論是願與不願,都是一個事實。
「朕從前就說過,你不是皇嫂,也成為不了皇嫂。你看看皇兄那裏有一絲亂象嗎?還是如同舊日一樣太平。朕與你之間的夫妻情分,走不到你想要的那一份,朕認了這個錯。然而從來沒有哪個皇後是靠皇上手把手教的。大明的情況難道你不了解,難道沒有看清這些年內憂外患的現狀。」
話說到這裏,朱由檢也不再繼續說下去,每個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周淑嫻進宮之後隻能說是無功無過。是因為自己不入後宮,不給她們任何的期盼也好,還是因為沒有經歷大風大浪,沒有那份堅韌也罷,都是悟的不夠。紫禁城裏麵,悟的不夠,從來就是大忌。
「幾個孩子明日就送到幹清宮來,平時伺候的人選一個跟著,省得用了新的人手一時不習慣。你與田妃也說一聲,閉門安心,朕不希望再聽到宮人心神不寧出了紕漏這樣的問題。想來你也明白這個時候宮內見血,更加容易讓人心慌慌。若是慈爍這裏情況安穩了,把他也帶到幹清宮來。」
「臣妾遵旨。」周淑嫻看著朱由檢隨即就離開的背影,紅了眼圈,這次他們沒有爭吵,但還不如爭吵了。她做不好皇後,眼看著土豆過了今年,就要三歲了,這下皇上是必然要讓孩子分出去過了,讓她如何捨得。
***
第二日,朱由校也是聽說了二皇子病了的事情,還特地去看了,然後就來了朱由檢這裏,看到了在房中專心看書的土豆,還有另一間房內玩著拚圖的朱慈炤與朱芣苡,看來著幾個孩子都好,他也放下了懸著的心。
「皇兄怎麽來了,有事差人與弟弟說不就行了。」朱由檢沒有想到朱由校從實驗中走了出來。知道他不光是為了來看看孩子們。
朱由校把王承恩趕了出去,關上門,「由檢,你與我說,外麵的戰況究竟怎麽樣,這次撐的過去嗎?我聽說距離大軍離通州不遠了,京畿全麵戒嚴了,到底打的一個什麽戰況?」
「皇兄,你放心吧,京營已經控製住了局麵。雖然後金的軍隊離京城很近,但是絕不會突破這道放線的。」
「放心,我也想要放心。你皇嫂總說要相信你,但是我們也都琢磨了一件事。」朱由校臉上神情夾雜著一絲難安,卻更多了一份豁出去的豁達,「我也是死過一次的人了,要是真的撐不住了。你就動身去南京,這裏算是我守著,大不了城破了,一個腦袋。」
「皇兄,怎麽可以這樣說。」朱由檢聽後連忙要打消朱由校這種大義淩然的想法,「我說了沒事,是真的沒事。捷報也傳迴來好幾撥了,估計再打一個月,到了臘月的時候,後金沒有糧草,也隻能退了。」
「哎——,我的話你要放在心上。」朱由校對於捷報這事情,信不過。以前被忽悠怕了,覺得下麵人傳話上來都摻著水分,「你不是我,我早就沒有臉麵麵對地下祖宗了,大明的希望還要靠你。所以,由檢能逃、要逃的時候,千萬不能擰著,別與命過不去。」
說完,朱由校也不和朱由檢多囉嗦,「我就是與你說一聲。手上那本書我才寫了一半,趁著這日子沒到頭,我得抓緊了。你走的時候,一定要把我的這些寶貝帶走,日後定是有用的。」
目送朱由校的背影,朱由檢握緊了袖中的拳頭,心頭是難以訴說的五味雜陳。說不清是悲苦還是感動,連朱由校這個太上皇也不相信大明會贏,偏偏他認定是死路,還要替自己去死。朱由檢低聲呢喃著,「這是悟了。皇兄又何必在不用悟的時候,悟了。為了我,不值得,根本不值得。」
☆、第八十七章
二皇子一病揭破了宮中的人心浮動,這一來反而讓朱由檢整頓了一次宮務,他可不希望這時候後院起火。然而真的要穩定人心,其實全都看京城外的一仗到底打到什麽程度。
皇太極這一路揮師入關,本來打的十分順暢,就像他事先推斷的那樣,除了遼東的明朝軍隊還有可戰之力,其他的地方就算有心死守,但是也完全攔不住後金的十萬大軍。僅僅是兩個月的時間,他們就直逼京城。雖然有鄰省幾地的軍隊都要來支援京師,但是一如皇太極所料,這些軍隊在腳程上要耗費的時間不少。他們足以先攻到京郊之地,即便不能在這次就破城而入,但是對於明朝來說,這樣的一場兵臨城下之變,必然會讓他們元氣大傷。
然而在皇太極以為能夠一路通暢下去的時候,偏偏給他來了當頭一棒,傳聞中早就已經荒廢的京營大軍,竟然橫空出世將他帶領的十萬精兵硬生生地壓製在了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