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歷史劇同人]狹路相逢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己何必如此呢?雨化田找不到答案,也許隻是因為心中放入了一個人,所以才心甘情願為之出生入死,為了大明出生入死。
☆、第八十六章
「不好了!王總管,不好了。」一個小太監提著燈籠跑了過來,冒冒失失地跑了到了殿門口。
「幹什麽呢!還有沒有規矩了,在幹清宮不允許喧譁!」王承恩甩了甩拂塵,看清了來人是皇後那頭的當值太監,他心中一咯噔,雨大人離開宮後,皇上就沒有真的笑過,吳大夫也不在,一個能勸住的人都沒有,這兩天皇上的眼神都要結冰了,可千萬不能在這個緊要關頭出事。
小太監被王承恩一喝,立馬定了定神,「王總管,二皇子發熱了。皇後娘娘已經派了太醫去袁妃娘娘那裏,但是情況不好,讓小的快點來稟告皇上。」
怕什麽來什麽,王承恩麵上一點都沒有變化,但心裏頭已經轉了幾個彎,吳神醫去了前線,這時候告訴了皇上,也隻能是讓太醫全力醫治。哎,糟心事總是堆積到了一起,但願這個病沒有其他的東西參雜了裏頭。王承恩立即就把事情通傳給了朱由檢。
「這個時候病了?」朱由檢放下了手中的奏章,馬上去了袁佳珍的宮裏。到了那裏的時候,朱由檢看到周淑嫻在問太醫關於診治的方案,他先去看了二皇子朱慈爍,這小臉都燒得通紅了,「王太醫,二皇子的情況怎麽樣?」
「迴皇上的話,二皇子是受寒了,眼下他熱度偏高,臣先開藥把溫度降了。」王太醫與吳無玥相互交流過不少心得,是宮中最得力的太醫,周淑嫻看到朱慈爍的樣子不好就把他給叫來了。
王太醫繼續說,「眼下還要一邊不斷地擦身降溫,但也要注意今夜是不能再受到風了。」
「再受到風?!」朱由檢看向周淑嫻,這下也看清了四周,袁佳珍沒有露臉,「袁妃人呢?二皇子是怎麽病的?」
周淑嫻為這母子二人嘆了一口氣,「袁妃自己也病了,還在床上昏睡著。」
朱由檢聽到這話眉頭微皺,做娘的也病了,合著還湊到一起去了。
「是下麵的人照顧不周。下午的時候,二皇子房裏的窗開了一條縫,讓冷風一吹,今個兒晚上就發熱了。」周淑嫻說清了原因,「臣妾已經處罰了守房的宮人。」
「照顧不周?!那還要他們做什麽。」朱由檢冷冷地說著,帶著周淑嫻去了偏殿,把這裏麵的事情問清楚,「皇後,袁妃到底是怎麽迴事,她是何時病的,怎麽都沒有報給朕知曉。」
「太醫說袁妹妹的病是因為思慮過重。」周淑嫻也是今天早上才接到了袁佳珍宮中的通報,說是袁妃才用了早膳,吐了幾口虛脫地昏了過去,「加上這段時間她一直食不下咽,身體不適,早上吐過之後,用了藥到現在還沒有醒過來。她宮中的人,兩個得力的婆子在照顧袁妹妹,慈爍這頭就疏忽了。臣妾想著皇上這段時間前朝事忙,袁妹妹的病這段日子多有反覆,但早前並沒有大礙,所以也就沒有稟告皇上,誰想到慈爍也跟著病了。」
朱由檢聽了周淑嫻的話,隻是沉默地看著她,半響之後才開口,「其他的事情以後再說,既然一大一小都在病中,也不能輕易移動,免得外頭的風一吹又添亂,讓王太醫先把人都治好再說。不過明早你讓土豆與慈炤、芣苡都住到幹清宮來。你也乏了,今天就先這樣吧。」
周淑嫻一愣,把孩子都送到幹清宮去,這樣的事情沒有先例啊,何況皇上本來就忙,能有管孩子的時間嘛,「皇上,讓孩子們都住到幹清宮恐怕有所不妥,正值多事之秋,他們還小給您添亂了怎麽辦?」
「難道現在就沒有添亂。」朱由檢不辨喜怒地看著周淑嫻,「你說袁妃是思慮過重,朕信了。這裏的宮人照顧不周,朕也不可能把時間倒轉,讓他們明白應該怎麽正確的照顧人。所以,還是放在朕的眼皮底下,朕才放心。起碼在幹清宮,沒有這樣不知分寸的宮人。」
「皇上——」周淑嫻被這樣一說,臉色瞬間就白了,宮人不知分寸說的就是她管理不當,皇城之中,她所管轄的正是坤寧宮、與袁妃、田妃所住之地,朱由檢早前就說過小事不用稟告他,都由皇後做主,可偏偏誰想到袁佳珍與二皇子會先後病了。
朱由檢一針見血地說,「袁妃本來就是小心謹慎的性子,朕很早就說過,太過小心終究不是好事。她這些日子惶惶不安不就是因為後金大軍壓境之事嗎?!皇後,這她與你說過吧。宮中宮人心神不寧,也是害怕萬一後金破城而入,不是嗎。」
是,當然是。
周淑嫻卻明白不能就如此點頭,試問正個京城中,到底有幾人不慌亂,前朝難道不也是人心浮動。而宮中自然更有不安之人,萬一京城城破,宮中能有幾人活下來?所以本就膽小的袁佳珍這段日子不安至極,小兒最能感知周邊的情況,因此連帶著二皇子在她的影響下也多了惴惴不安。更重要的是周淑嫻本人也是慌亂不安了許久,才會讓紕漏出現了。
「所以說朕很失望。」朱由檢不想多去責怪誰,這宮中的事情要論對錯,首當其衝必然要擔責任的就是皇上,無論是哪種紕漏,都是皇上的疏忽。但是,袁妃與二皇子的病,周淑嫻難辭其咎,「朕對你這個皇後的要求並不高,管理好三宮中的一切是很基本的事情。不管城外是不是來了後金大軍,你隻要在宮中一日,就應該做好這個皇後。朕不求你如同定海神針,讓宮人們能夠像是沒事人一樣。隻是希望不要在這個時候忙中添亂,把應該看住的地方看住了。不過,很明顯這次皇後並沒有做到。」
☆、第八十六章
「不好了!王總管,不好了。」一個小太監提著燈籠跑了過來,冒冒失失地跑了到了殿門口。
「幹什麽呢!還有沒有規矩了,在幹清宮不允許喧譁!」王承恩甩了甩拂塵,看清了來人是皇後那頭的當值太監,他心中一咯噔,雨大人離開宮後,皇上就沒有真的笑過,吳大夫也不在,一個能勸住的人都沒有,這兩天皇上的眼神都要結冰了,可千萬不能在這個緊要關頭出事。
小太監被王承恩一喝,立馬定了定神,「王總管,二皇子發熱了。皇後娘娘已經派了太醫去袁妃娘娘那裏,但是情況不好,讓小的快點來稟告皇上。」
怕什麽來什麽,王承恩麵上一點都沒有變化,但心裏頭已經轉了幾個彎,吳神醫去了前線,這時候告訴了皇上,也隻能是讓太醫全力醫治。哎,糟心事總是堆積到了一起,但願這個病沒有其他的東西參雜了裏頭。王承恩立即就把事情通傳給了朱由檢。
「這個時候病了?」朱由檢放下了手中的奏章,馬上去了袁佳珍的宮裏。到了那裏的時候,朱由檢看到周淑嫻在問太醫關於診治的方案,他先去看了二皇子朱慈爍,這小臉都燒得通紅了,「王太醫,二皇子的情況怎麽樣?」
「迴皇上的話,二皇子是受寒了,眼下他熱度偏高,臣先開藥把溫度降了。」王太醫與吳無玥相互交流過不少心得,是宮中最得力的太醫,周淑嫻看到朱慈爍的樣子不好就把他給叫來了。
王太醫繼續說,「眼下還要一邊不斷地擦身降溫,但也要注意今夜是不能再受到風了。」
「再受到風?!」朱由檢看向周淑嫻,這下也看清了四周,袁佳珍沒有露臉,「袁妃人呢?二皇子是怎麽病的?」
周淑嫻為這母子二人嘆了一口氣,「袁妃自己也病了,還在床上昏睡著。」
朱由檢聽到這話眉頭微皺,做娘的也病了,合著還湊到一起去了。
「是下麵的人照顧不周。下午的時候,二皇子房裏的窗開了一條縫,讓冷風一吹,今個兒晚上就發熱了。」周淑嫻說清了原因,「臣妾已經處罰了守房的宮人。」
「照顧不周?!那還要他們做什麽。」朱由檢冷冷地說著,帶著周淑嫻去了偏殿,把這裏麵的事情問清楚,「皇後,袁妃到底是怎麽迴事,她是何時病的,怎麽都沒有報給朕知曉。」
「太醫說袁妹妹的病是因為思慮過重。」周淑嫻也是今天早上才接到了袁佳珍宮中的通報,說是袁妃才用了早膳,吐了幾口虛脫地昏了過去,「加上這段時間她一直食不下咽,身體不適,早上吐過之後,用了藥到現在還沒有醒過來。她宮中的人,兩個得力的婆子在照顧袁妹妹,慈爍這頭就疏忽了。臣妾想著皇上這段時間前朝事忙,袁妹妹的病這段日子多有反覆,但早前並沒有大礙,所以也就沒有稟告皇上,誰想到慈爍也跟著病了。」
朱由檢聽了周淑嫻的話,隻是沉默地看著她,半響之後才開口,「其他的事情以後再說,既然一大一小都在病中,也不能輕易移動,免得外頭的風一吹又添亂,讓王太醫先把人都治好再說。不過明早你讓土豆與慈炤、芣苡都住到幹清宮來。你也乏了,今天就先這樣吧。」
周淑嫻一愣,把孩子都送到幹清宮去,這樣的事情沒有先例啊,何況皇上本來就忙,能有管孩子的時間嘛,「皇上,讓孩子們都住到幹清宮恐怕有所不妥,正值多事之秋,他們還小給您添亂了怎麽辦?」
「難道現在就沒有添亂。」朱由檢不辨喜怒地看著周淑嫻,「你說袁妃是思慮過重,朕信了。這裏的宮人照顧不周,朕也不可能把時間倒轉,讓他們明白應該怎麽正確的照顧人。所以,還是放在朕的眼皮底下,朕才放心。起碼在幹清宮,沒有這樣不知分寸的宮人。」
「皇上——」周淑嫻被這樣一說,臉色瞬間就白了,宮人不知分寸說的就是她管理不當,皇城之中,她所管轄的正是坤寧宮、與袁妃、田妃所住之地,朱由檢早前就說過小事不用稟告他,都由皇後做主,可偏偏誰想到袁佳珍與二皇子會先後病了。
朱由檢一針見血地說,「袁妃本來就是小心謹慎的性子,朕很早就說過,太過小心終究不是好事。她這些日子惶惶不安不就是因為後金大軍壓境之事嗎?!皇後,這她與你說過吧。宮中宮人心神不寧,也是害怕萬一後金破城而入,不是嗎。」
是,當然是。
周淑嫻卻明白不能就如此點頭,試問正個京城中,到底有幾人不慌亂,前朝難道不也是人心浮動。而宮中自然更有不安之人,萬一京城城破,宮中能有幾人活下來?所以本就膽小的袁佳珍這段日子不安至極,小兒最能感知周邊的情況,因此連帶著二皇子在她的影響下也多了惴惴不安。更重要的是周淑嫻本人也是慌亂不安了許久,才會讓紕漏出現了。
「所以說朕很失望。」朱由檢不想多去責怪誰,這宮中的事情要論對錯,首當其衝必然要擔責任的就是皇上,無論是哪種紕漏,都是皇上的疏忽。但是,袁妃與二皇子的病,周淑嫻難辭其咎,「朕對你這個皇後的要求並不高,管理好三宮中的一切是很基本的事情。不管城外是不是來了後金大軍,你隻要在宮中一日,就應該做好這個皇後。朕不求你如同定海神針,讓宮人們能夠像是沒事人一樣。隻是希望不要在這個時候忙中添亂,把應該看住的地方看住了。不過,很明顯這次皇後並沒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