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偶得神技
大宋異姓王","copyright":" 作者:花間酒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陽村的確很近,繞城而過再往西去兩裏地,已看見一處綠蔭遮蓋的村莊。
這個村子,幾乎就在縣城的邊上。離城雖近,卻不依大路,是以環境清幽。一條沒膝的溪流,仿佛玉帶一般環村而過。進了村子,秦重有些恍惚。這哪裏是村莊?簡直就是一處別墅群。
街道平坦整潔,兩側綠樹濃蔭。沿街兩側,一幢幢獨門小院兒,白牆青瓦,雅致如畫。
道上行走的人,也不是衣衫襤褸的農戶,而盡是寬袍大袖,峨冠博帶。
秦重搞不清狀況,但見如此清雅的處所,不自覺的翻身下馬,牽著馬緩緩行走。又走過一個轉角,終於見到市井氣息,酒樓茶肆,百貨雜店。人來人往,總算有了些熟悉的樣子。
一打聽,才知方才路過的街麵,竟是一座書院的後街,怪不得所見都是讀書人。
即便如此,這上陽村也非同尋常,行走之間幾乎不見農戶,更沒有一般鄉村那樣髒亂。道路規整,市麵兒商貿繁榮,宛如大城坊市。一眼看過去,處處景致,盡皆透著一股雅致。
很明顯,這是精心規劃過的一處村落。或者,稱為街市倒更貼切一些。
郎宗瑜已經看花了眼,雖說他就在富平附近,但是,還真不知道這裏藏著一處繁華的村落。大張著嘴巴,驚歎著街道的寬敞,驚歎著樓宇的壯觀,驚歎著服飾的華麗,好似來到了天上人間。
兩人一邊瀏覽景致,一邊沿著路人指引,往村子西邊兒行去。
這也是一樁奇事,一間鐵匠鋪竟是無人不知。甭管問誰,都指著說往西去。如此大的名聲,想必手藝不錯,倒也叫秦重心裏多了幾分期待。已過了兩個路口,卻還未見到鐵匠鋪的招牌。
行走間,遇到了一處新店開張,整個二層的高樓披紅掛彩,門前鑼鼓歡慶,好生熱鬧。
秦重掃了一眼,隻見匾額上銀勾鐵劃,寫著天然居三個大字,想必是一家酒樓。原本不在意,正要繞過圍攏的人群西去。卻聽見,人群中忽的爆發出一陣哄笑,不由凝目看過去。
酒樓前裏三層外三層,當真是擠滿了人,寬闊的道路,都被圍觀的人堵住。再一打量,卻生出怪異之感。因為圍觀的人群,八成以上都是讀書人,個個士子瀾衫,折扇輕搖。
讀書人啥時候改性子啦?竟自輕身份,圍到酒樓跟前討便宜?這不可能啊。
很快,秦重看出了端倪。原來,酒樓大門兩側,掛著兩塊黑底的楹聯。左邊一塊,上寫著客上天然居五個金晃晃的大字,而右邊一塊楹聯卻空著。讀書人圍在這裏,竟是在對對子。
酒樓掌櫃征集楹聯,承諾誰能續寫下聯,並且得到東家認可,可贈送一桌百禽宴。於是,讀書人蜂擁而來,所謂百禽宴誰也沒見過,但聽著的確誘人。不過,展示自己的才華,才是讀書人的目的。
奈何,這個對子看著簡單,卻實難對上。酒樓已開張三日,楹聯依然少一邊兒。
也因此,慕名而來的讀書人,越聚越多。甚至已生出意氣,不甘被一商賈難住,非要爭這一口氣不可。
問明白是這麽迴事兒,秦重頓時沒了興趣。繞過人群,去尋他的鐵匠鋪。
尋尋覓覓半晌,眼看都要出了村子,路上行人越來越少。終於,在臨近小河邊上,看到了一座茅草棚,簷角上赫然掛著一柄榔頭。叮叮當當的敲打聲,也傳到了秦重耳邊兒。
好難找啊,秦重心中吐槽著,牽馬走到了茅草棚前麵。迴頭望望,這裏的景象與村中大相徑庭,棚子裏燃著一座火爐,剛一靠近,炙熱的氣息撲麵而來。一個精壯的大漢,赤裸著上身正揮錘敲擊。
“你這個鐵匠鋪,當真是好難找。”秦重說著,摘下馬背上鐵錘,咚咚兩聲扔在了地上。
大漢原本低頭打鐵,對秦重的到來連看一眼都沒有。此刻聽到鐵錘落地之聲,卻倏地抬起臉,望向了地上黑黝黝的一對鐵錘。陽光照射下,鐵錘上閃爍著星星點點的金光。
隻是看了一眼,大漢卻猛然變了顏色,手中的鐵器隨手一丟,跨步出了茅草棚。走近鐵錘端詳片刻,伸手抓住最粗的那根尾巴,想著要拎起來看看。哪知一使勁,鐵錘根本動也不動。
這一下,大漢可是吃驚不小。一俯身,雙手抓住錘柄,猛地叫力往上一提。沉重的鐵錘稍稍離地,不過半息不到,大漢已吃不住力,頹然撒手。隻是這一提,大漢的臉堂愈發的漲紅。
“好沉的錘。”大漢喘息一聲,衝著秦重說道,“這是隕鐵?”
“哦?你認得隕鐵?”秦重不由一怔,對鐵匠刮目相看。
“以往見過一迴,不似這般沉重。”大漢悶聲說道。
“可能改造一下?如今這模樣不太趁手。”秦重問出關心的問題,因為他知道,隕鐵不似尋常鐵,密度高,極其堅硬,想要融化鍛造也不是容易之事。想要改造,還得看鐵匠的技藝。
“改成什麽?”大漢蹲下身,撫摸著鐵錘的一根根須子,問道。
“錘。”秦重當即說道,“把多餘的尾巴,都翻上去抱住鐵錘,隻留下一根錘柄即可。”
“嗯,這樣倒是簡單。”大漢站起身,望著秦重說道,“不過,做錘可有點糟蹋隕鐵。”
“無妨。”秦重知道大漢的意思,這年頭,一則鍛造技藝有限。另一則,隕鐵質地堅硬不易折斷,更適合做成刀劍。但是秦重早有打算,他要舍槍練錘。因為雙錘,更讓他得心應手。
“要做多少斤?”大漢往棚中走去,一邊問道。
“如今這重量正好,不需增減。”秦重不在意的說道。
“你?使得動這雙錘?”大漢徹底被驚到了,他雙手才堪堪提起一支錘,支撐不到兩息的時間。可想而知,這柄鐵錘的分量,起碼兩百斤左右。一對鐵錘那就是四百斤,誰能使得動?
秦重懶得解釋,俯身一手一柄鐵錘,輕巧的拎了起來。雙臂一展,帶起嗚嗚風聲舞動起來。秦重雖說沒練過錘法,但是他學過鐧法。此刻,依著鐧法施展雙錘,一樣的聲勢驚人,奪人心神。
“好一身蓋世神力。”大漢眼裏精光閃動,忍不住大聲讚道。
“大哥謬讚,笨力氣而已。”秦重斂住身形,將鐵錘扔在地上,臉不紅心不跳。
“哈哈哈。”大漢一聲大笑,神情很是歡愉,“小兄弟,承你叫一聲大哥,便送你一路錘法如何?”
“大哥習練過錘法?”這一下,可是輪到秦重吃驚了。
大漢也不接話兒,徑直走進茅草棚中。不一刻,拎著一對小號的鐵錘出來,來到寬闊處,颯然而立。
一刹那,大漢氣質陡變,冷冽氣息彌散開來。秦重見慣軍伍,尤其是驍騎營那些老兵身上,都有著與大漢相似的氣息。秦重幾乎可以斷定,這是一位老兵,上過戰場見過血的老兵。
顯然,大漢一眼看透秦重所施展的錘法,隻是化用鐧法而來,與真正的錘法相去太遠。或許是感慨秦重一身神力,也或許是秦重身上,有著軍伍的氣質,竟動心將自己的錘法相授。
正自思忖間,大漢已經揮動雙錘,颯颯風聲勁急,氣勢絲毫不弱秦重方才。隻見雙錘如子母,前勁兒未泄後勁兒已至,渾然一體連綿而不絕。雙錘雖分左右手,但是勁力不斷,虛實變化無常。
秦重沒有習過錘法,如今機緣得見,因此分外凝神關注。大漢所行走的路線,雙錘的勁力變化,一點點融進腦海之中。好似有一個小人兒,正隨著大漢一起揮動雙錘。
“殺。”大漢猛然一聲厲喝,速度驟然加快。雙錘“嗚嗚”尖嘯,一下氣勢大變。如果打個比喻,方才就像陰雨綿綿,兇煞寒氣糾纏不絕,猶如附骨之疽。而此刻,卻恍如火山噴發,淩厲決絕。
一步一殺,勢如催山倒海,竟全是進攻的步法。
大漢神情猙獰,一頭長發被勁氣激的飛揚而起。雙錘翻飛,如同霹靂連珠。
正這時,大漢雙錘脫手飛出,一先一後射向一顆大樹。“嘭”的一聲巨響,雙錘接連擊中同一個位置,碗口粗的大樹應聲而斷,嘩啦啦倒了下來。大漢單膝跪地,臉色蒼白,直如脫力一般。
“你可看明白了?”大漢問道,但是聲音隱隱發顫,中氣不足。
秦重沒有迴答,反而是閉上了眼睛。方才大漢所施展的錘法,如同電影一般,在他的腦海裏演練起來。一招一式,脈絡清晰;一進一退,步法圓融。忽然,秦重睜開了眼睛,一聲長嘯。
雙手一緊抓起雙錘,猛然向前方躍出。身形閃動,步法嫻熟。一雙鐵錘,圍繞著秦重上下翻飛。鐵錘發出刺耳的厲嘯之聲,仿佛鬼哭狼嚎一般。輾轉騰挪,直如山崩地裂,聲勢駭人。
突然,秦重雙腳一錯步,身形翻飛而起。觀瞧之下,好似秦重被雙錘帶著飛起一般。人在空中,如同風車似的一個翻滾,雙錘借力脫手飛出,好似兩道黑色閃電,擊中了一顆繁茂的大樹。
“哢嚓。”成人一抱粗細的大樹,應聲折斷,轟隆隆傾倒了下來。
三十步外,揚起漫天煙塵。
“哈哈哈。”此時大漢坐在地上,卻是仰天大笑,開心至極。“老天有眼,神隕錘法終得傳人。”笑著笑著,卻是嗚嗚的哭了起來,一個七尺高壯漢,竟哭的跟孩子似的。
秦重雙錘擲出之際,刹那間明悟了脫手錘的含義。那是燃盡心血,絕命一擊。
一擊之後再無餘力,與敵同歸於盡。
如此霸烈的錘法,令人心折,更生崇敬之意。秦重立在當地,心中激蕩不已。深吸一口氣,緩緩平複幾乎暴走的氣血。片刻之後,秦重才慢慢轉身,望向猶自坐在地上的大漢。
此時大漢頭發披散下來,縷縷白發夾雜在黑發之間。認真的觀瞧過,秦重才發現,大漢隻是身體強壯,掩飾了他的年齡。看他鬢角眉間,怕是有四五十歲的年紀,已經不再年輕。
“前輩傳藝之恩,秦重終身銘記。”秦重整整衣服,鄭重的向大漢施禮。
“莫提什麽前輩,還是叫聲大哥,讓人聽著心裏舒坦。”大漢歇息差不多,慢慢站了起來。
“大哥。”秦重並不是拘禮之人,立時改了口。
“哈哈哈,好。”大漢很是開心,大笑著往棚子裏走去。
秦重跟在大漢身後,也進了棚子,他還有很多話想問。此刻,呆愣半晌的郎宗瑜,終於從震驚中迴過心神。方才一連串的變故,震驚之後還是震驚,已經完全超出了他的認知。
這才是真正的武藝啊,郎宗瑜心中默念,終於對武藝,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秦重雙錘施展出來,那真是驚天動地翻江倒海的威勢。再想想山寨中那所謂的武藝,簡直狗屁不是。
大漢施展錘法的時候,並沒有避諱郎宗瑜。而郎宗瑜瞪著眼睛,爺渴望能學個一招半式。哪知,鐵錘上下翻飛忽前忽後,看的他頭暈腦脹。再到後來,根本看不清招式,隻見一片錘影。
然而,秦重一樣隻看了一遍,卻完全記住了招式,並照著施展了出來。而這一次,也讓郎宗瑜深切的明白,他與秦重之間巨大的差距。心裏想著,不由的有些頹喪起來。
草棚裏,秦重正與大漢一問一答。
“敢問大哥尊姓大名?”秦重問道。
“俺姓石,家中行七,因此都喚俺石七郎。”
“石大哥,可曾從軍?”
“嗯。”
“因何又離開了軍伍?”
“傷病。”
“哦,大哥,方才那路錘法,可有名字?”
“神隕。”
“神隕錘法?”秦重微微一愣,這名字聽著就霸氣,非同一般。
“早年間,俺曾遇到一個道士,他見俺力大,便傳了俺這路錘法”大漢說道,“後來俺從了軍,憑著錘法也立下不少功勞。但是,征戰多年,也落下了一身傷病,不得不離開軍伍。”
秦重默默的聽著,沒有打斷。
“隻是可惜,俺找不到繼承錘法之人。多年來,憋屈在這上陽村,也令蓋世錘法跟著蒙塵。”
“大哥放心,秦重一心從軍,必神隕錘法它揚威沙場。”
“好,好。”石七郎點點頭,一抬手說道,“你們去吧,兩日後再來。”
“石大哥,俺有些力氣,可以幫忙。”秦重想到鐵錘的分量,想要幫忙。
“不用。”大漢嗬嗬一笑,“隕鐵堅硬,木柴難以熔煉,俺得去尋些石炭增強火力。”
“好,俺兩人就住在村裏,等著大哥的消息。”秦重說著,起身告辭。
此際天色漸暗,水鳥低翔啾啾鳴叫。一縷縷微風從河上吹來,透著絲絲涼意。秦重二人沿著原路,又返迴了上陽村。石七郎身懷絕技卻隱身鄉野,以打鐵度日。其中的故事,秦重不打算詢問。
誰還沒點兒故事呢?留在自己記憶裏就好,何必被人翻騰出來。
沒有切身經曆,即便說出來,又有幾人聽得懂其中滄桑?
這個村子,幾乎就在縣城的邊上。離城雖近,卻不依大路,是以環境清幽。一條沒膝的溪流,仿佛玉帶一般環村而過。進了村子,秦重有些恍惚。這哪裏是村莊?簡直就是一處別墅群。
街道平坦整潔,兩側綠樹濃蔭。沿街兩側,一幢幢獨門小院兒,白牆青瓦,雅致如畫。
道上行走的人,也不是衣衫襤褸的農戶,而盡是寬袍大袖,峨冠博帶。
秦重搞不清狀況,但見如此清雅的處所,不自覺的翻身下馬,牽著馬緩緩行走。又走過一個轉角,終於見到市井氣息,酒樓茶肆,百貨雜店。人來人往,總算有了些熟悉的樣子。
一打聽,才知方才路過的街麵,竟是一座書院的後街,怪不得所見都是讀書人。
即便如此,這上陽村也非同尋常,行走之間幾乎不見農戶,更沒有一般鄉村那樣髒亂。道路規整,市麵兒商貿繁榮,宛如大城坊市。一眼看過去,處處景致,盡皆透著一股雅致。
很明顯,這是精心規劃過的一處村落。或者,稱為街市倒更貼切一些。
郎宗瑜已經看花了眼,雖說他就在富平附近,但是,還真不知道這裏藏著一處繁華的村落。大張著嘴巴,驚歎著街道的寬敞,驚歎著樓宇的壯觀,驚歎著服飾的華麗,好似來到了天上人間。
兩人一邊瀏覽景致,一邊沿著路人指引,往村子西邊兒行去。
這也是一樁奇事,一間鐵匠鋪竟是無人不知。甭管問誰,都指著說往西去。如此大的名聲,想必手藝不錯,倒也叫秦重心裏多了幾分期待。已過了兩個路口,卻還未見到鐵匠鋪的招牌。
行走間,遇到了一處新店開張,整個二層的高樓披紅掛彩,門前鑼鼓歡慶,好生熱鬧。
秦重掃了一眼,隻見匾額上銀勾鐵劃,寫著天然居三個大字,想必是一家酒樓。原本不在意,正要繞過圍攏的人群西去。卻聽見,人群中忽的爆發出一陣哄笑,不由凝目看過去。
酒樓前裏三層外三層,當真是擠滿了人,寬闊的道路,都被圍觀的人堵住。再一打量,卻生出怪異之感。因為圍觀的人群,八成以上都是讀書人,個個士子瀾衫,折扇輕搖。
讀書人啥時候改性子啦?竟自輕身份,圍到酒樓跟前討便宜?這不可能啊。
很快,秦重看出了端倪。原來,酒樓大門兩側,掛著兩塊黑底的楹聯。左邊一塊,上寫著客上天然居五個金晃晃的大字,而右邊一塊楹聯卻空著。讀書人圍在這裏,竟是在對對子。
酒樓掌櫃征集楹聯,承諾誰能續寫下聯,並且得到東家認可,可贈送一桌百禽宴。於是,讀書人蜂擁而來,所謂百禽宴誰也沒見過,但聽著的確誘人。不過,展示自己的才華,才是讀書人的目的。
奈何,這個對子看著簡單,卻實難對上。酒樓已開張三日,楹聯依然少一邊兒。
也因此,慕名而來的讀書人,越聚越多。甚至已生出意氣,不甘被一商賈難住,非要爭這一口氣不可。
問明白是這麽迴事兒,秦重頓時沒了興趣。繞過人群,去尋他的鐵匠鋪。
尋尋覓覓半晌,眼看都要出了村子,路上行人越來越少。終於,在臨近小河邊上,看到了一座茅草棚,簷角上赫然掛著一柄榔頭。叮叮當當的敲打聲,也傳到了秦重耳邊兒。
好難找啊,秦重心中吐槽著,牽馬走到了茅草棚前麵。迴頭望望,這裏的景象與村中大相徑庭,棚子裏燃著一座火爐,剛一靠近,炙熱的氣息撲麵而來。一個精壯的大漢,赤裸著上身正揮錘敲擊。
“你這個鐵匠鋪,當真是好難找。”秦重說著,摘下馬背上鐵錘,咚咚兩聲扔在了地上。
大漢原本低頭打鐵,對秦重的到來連看一眼都沒有。此刻聽到鐵錘落地之聲,卻倏地抬起臉,望向了地上黑黝黝的一對鐵錘。陽光照射下,鐵錘上閃爍著星星點點的金光。
隻是看了一眼,大漢卻猛然變了顏色,手中的鐵器隨手一丟,跨步出了茅草棚。走近鐵錘端詳片刻,伸手抓住最粗的那根尾巴,想著要拎起來看看。哪知一使勁,鐵錘根本動也不動。
這一下,大漢可是吃驚不小。一俯身,雙手抓住錘柄,猛地叫力往上一提。沉重的鐵錘稍稍離地,不過半息不到,大漢已吃不住力,頹然撒手。隻是這一提,大漢的臉堂愈發的漲紅。
“好沉的錘。”大漢喘息一聲,衝著秦重說道,“這是隕鐵?”
“哦?你認得隕鐵?”秦重不由一怔,對鐵匠刮目相看。
“以往見過一迴,不似這般沉重。”大漢悶聲說道。
“可能改造一下?如今這模樣不太趁手。”秦重問出關心的問題,因為他知道,隕鐵不似尋常鐵,密度高,極其堅硬,想要融化鍛造也不是容易之事。想要改造,還得看鐵匠的技藝。
“改成什麽?”大漢蹲下身,撫摸著鐵錘的一根根須子,問道。
“錘。”秦重當即說道,“把多餘的尾巴,都翻上去抱住鐵錘,隻留下一根錘柄即可。”
“嗯,這樣倒是簡單。”大漢站起身,望著秦重說道,“不過,做錘可有點糟蹋隕鐵。”
“無妨。”秦重知道大漢的意思,這年頭,一則鍛造技藝有限。另一則,隕鐵質地堅硬不易折斷,更適合做成刀劍。但是秦重早有打算,他要舍槍練錘。因為雙錘,更讓他得心應手。
“要做多少斤?”大漢往棚中走去,一邊問道。
“如今這重量正好,不需增減。”秦重不在意的說道。
“你?使得動這雙錘?”大漢徹底被驚到了,他雙手才堪堪提起一支錘,支撐不到兩息的時間。可想而知,這柄鐵錘的分量,起碼兩百斤左右。一對鐵錘那就是四百斤,誰能使得動?
秦重懶得解釋,俯身一手一柄鐵錘,輕巧的拎了起來。雙臂一展,帶起嗚嗚風聲舞動起來。秦重雖說沒練過錘法,但是他學過鐧法。此刻,依著鐧法施展雙錘,一樣的聲勢驚人,奪人心神。
“好一身蓋世神力。”大漢眼裏精光閃動,忍不住大聲讚道。
“大哥謬讚,笨力氣而已。”秦重斂住身形,將鐵錘扔在地上,臉不紅心不跳。
“哈哈哈。”大漢一聲大笑,神情很是歡愉,“小兄弟,承你叫一聲大哥,便送你一路錘法如何?”
“大哥習練過錘法?”這一下,可是輪到秦重吃驚了。
大漢也不接話兒,徑直走進茅草棚中。不一刻,拎著一對小號的鐵錘出來,來到寬闊處,颯然而立。
一刹那,大漢氣質陡變,冷冽氣息彌散開來。秦重見慣軍伍,尤其是驍騎營那些老兵身上,都有著與大漢相似的氣息。秦重幾乎可以斷定,這是一位老兵,上過戰場見過血的老兵。
顯然,大漢一眼看透秦重所施展的錘法,隻是化用鐧法而來,與真正的錘法相去太遠。或許是感慨秦重一身神力,也或許是秦重身上,有著軍伍的氣質,竟動心將自己的錘法相授。
正自思忖間,大漢已經揮動雙錘,颯颯風聲勁急,氣勢絲毫不弱秦重方才。隻見雙錘如子母,前勁兒未泄後勁兒已至,渾然一體連綿而不絕。雙錘雖分左右手,但是勁力不斷,虛實變化無常。
秦重沒有習過錘法,如今機緣得見,因此分外凝神關注。大漢所行走的路線,雙錘的勁力變化,一點點融進腦海之中。好似有一個小人兒,正隨著大漢一起揮動雙錘。
“殺。”大漢猛然一聲厲喝,速度驟然加快。雙錘“嗚嗚”尖嘯,一下氣勢大變。如果打個比喻,方才就像陰雨綿綿,兇煞寒氣糾纏不絕,猶如附骨之疽。而此刻,卻恍如火山噴發,淩厲決絕。
一步一殺,勢如催山倒海,竟全是進攻的步法。
大漢神情猙獰,一頭長發被勁氣激的飛揚而起。雙錘翻飛,如同霹靂連珠。
正這時,大漢雙錘脫手飛出,一先一後射向一顆大樹。“嘭”的一聲巨響,雙錘接連擊中同一個位置,碗口粗的大樹應聲而斷,嘩啦啦倒了下來。大漢單膝跪地,臉色蒼白,直如脫力一般。
“你可看明白了?”大漢問道,但是聲音隱隱發顫,中氣不足。
秦重沒有迴答,反而是閉上了眼睛。方才大漢所施展的錘法,如同電影一般,在他的腦海裏演練起來。一招一式,脈絡清晰;一進一退,步法圓融。忽然,秦重睜開了眼睛,一聲長嘯。
雙手一緊抓起雙錘,猛然向前方躍出。身形閃動,步法嫻熟。一雙鐵錘,圍繞著秦重上下翻飛。鐵錘發出刺耳的厲嘯之聲,仿佛鬼哭狼嚎一般。輾轉騰挪,直如山崩地裂,聲勢駭人。
突然,秦重雙腳一錯步,身形翻飛而起。觀瞧之下,好似秦重被雙錘帶著飛起一般。人在空中,如同風車似的一個翻滾,雙錘借力脫手飛出,好似兩道黑色閃電,擊中了一顆繁茂的大樹。
“哢嚓。”成人一抱粗細的大樹,應聲折斷,轟隆隆傾倒了下來。
三十步外,揚起漫天煙塵。
“哈哈哈。”此時大漢坐在地上,卻是仰天大笑,開心至極。“老天有眼,神隕錘法終得傳人。”笑著笑著,卻是嗚嗚的哭了起來,一個七尺高壯漢,竟哭的跟孩子似的。
秦重雙錘擲出之際,刹那間明悟了脫手錘的含義。那是燃盡心血,絕命一擊。
一擊之後再無餘力,與敵同歸於盡。
如此霸烈的錘法,令人心折,更生崇敬之意。秦重立在當地,心中激蕩不已。深吸一口氣,緩緩平複幾乎暴走的氣血。片刻之後,秦重才慢慢轉身,望向猶自坐在地上的大漢。
此時大漢頭發披散下來,縷縷白發夾雜在黑發之間。認真的觀瞧過,秦重才發現,大漢隻是身體強壯,掩飾了他的年齡。看他鬢角眉間,怕是有四五十歲的年紀,已經不再年輕。
“前輩傳藝之恩,秦重終身銘記。”秦重整整衣服,鄭重的向大漢施禮。
“莫提什麽前輩,還是叫聲大哥,讓人聽著心裏舒坦。”大漢歇息差不多,慢慢站了起來。
“大哥。”秦重並不是拘禮之人,立時改了口。
“哈哈哈,好。”大漢很是開心,大笑著往棚子裏走去。
秦重跟在大漢身後,也進了棚子,他還有很多話想問。此刻,呆愣半晌的郎宗瑜,終於從震驚中迴過心神。方才一連串的變故,震驚之後還是震驚,已經完全超出了他的認知。
這才是真正的武藝啊,郎宗瑜心中默念,終於對武藝,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秦重雙錘施展出來,那真是驚天動地翻江倒海的威勢。再想想山寨中那所謂的武藝,簡直狗屁不是。
大漢施展錘法的時候,並沒有避諱郎宗瑜。而郎宗瑜瞪著眼睛,爺渴望能學個一招半式。哪知,鐵錘上下翻飛忽前忽後,看的他頭暈腦脹。再到後來,根本看不清招式,隻見一片錘影。
然而,秦重一樣隻看了一遍,卻完全記住了招式,並照著施展了出來。而這一次,也讓郎宗瑜深切的明白,他與秦重之間巨大的差距。心裏想著,不由的有些頹喪起來。
草棚裏,秦重正與大漢一問一答。
“敢問大哥尊姓大名?”秦重問道。
“俺姓石,家中行七,因此都喚俺石七郎。”
“石大哥,可曾從軍?”
“嗯。”
“因何又離開了軍伍?”
“傷病。”
“哦,大哥,方才那路錘法,可有名字?”
“神隕。”
“神隕錘法?”秦重微微一愣,這名字聽著就霸氣,非同一般。
“早年間,俺曾遇到一個道士,他見俺力大,便傳了俺這路錘法”大漢說道,“後來俺從了軍,憑著錘法也立下不少功勞。但是,征戰多年,也落下了一身傷病,不得不離開軍伍。”
秦重默默的聽著,沒有打斷。
“隻是可惜,俺找不到繼承錘法之人。多年來,憋屈在這上陽村,也令蓋世錘法跟著蒙塵。”
“大哥放心,秦重一心從軍,必神隕錘法它揚威沙場。”
“好,好。”石七郎點點頭,一抬手說道,“你們去吧,兩日後再來。”
“石大哥,俺有些力氣,可以幫忙。”秦重想到鐵錘的分量,想要幫忙。
“不用。”大漢嗬嗬一笑,“隕鐵堅硬,木柴難以熔煉,俺得去尋些石炭增強火力。”
“好,俺兩人就住在村裏,等著大哥的消息。”秦重說著,起身告辭。
此際天色漸暗,水鳥低翔啾啾鳴叫。一縷縷微風從河上吹來,透著絲絲涼意。秦重二人沿著原路,又返迴了上陽村。石七郎身懷絕技卻隱身鄉野,以打鐵度日。其中的故事,秦重不打算詢問。
誰還沒點兒故事呢?留在自己記憶裏就好,何必被人翻騰出來。
沒有切身經曆,即便說出來,又有幾人聽得懂其中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