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起意應考
大宋異姓王","copyright":" 作者:花間酒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黑衣漢子掙紮了幾下,還是暈死了過去。
秦重的拳頭,不是尋常人能消受。他是為了困住秦重,為那女子爭取脫身的時機。卻不料,誤判了秦重的力量,將自己折在了這裏。
再往樹林方向看去,哪裏還有女子的身影?
女子的出現,顛覆了秦重的認知。在他想來,狼山匪窮兇極惡,定是一群麵目可憎的悍匪,嘯聚山林打家劫舍,禍害百姓殺人如麻。這樣的匪人,自然是殺一個少一個。哪曾想,一個嬌滴滴的小娘子,也是狼山匪。
“先生受驚了。”秦重見範劉兩位走過來,連忙說道。
“果真是狼山匪人?”範夫子詫異問道。
“肩頭有紋身,錯不了。”劉夫子看了一眼黑衣漢子,說道。
劉夫子竟知道紋身,倒讓秦重感到意外。狼山匪名氣再大,若不是深知內情之人,也斷不會了解紋身的秘密。看來,劉夫子也是有故事的人啊。
這裏的動靜不小,驚動了周邊的學子,一個個跑過來查看。看見倒地的狼山匪,頓時驚唿起來。此刻,狼山匪雖昏迷過去,但滿臉是血,頭發淩亂,看上去分外的猙獰恐怖。一群沒見過血的青瓜蛋,還不得嚇尿?
“看什麽看?”劉夫子一瞪眼,喝道,“還不速去報官。”
劉夫子平日甚是嚴苛,臉上見不到一絲笑容。滿書院的學子,看見他腿都打哆嗦,生怕被挑出錯來,劈頭蓋臉一頓訓斥。是以,他這裏話音剛落,四周學子已撒丫子跑的沒影兒。倒是劉夫子,對自己的威嚴甚感滿意。
沒多大功夫,一群黑衣的捕快趕了來。
帶隊之人,正是大荔縣蔡縣尉。昨日剛見過,算是熟人了。
蔡縣尉驗看了紋身,喝令捕快將人帶走。轉過身來,向著範、劉兩位抱拳行了一禮。“書院勇擒悍匪,下官定呈文上報,為書院請功。”
“宵小之徒,隨手擒之,不足掛齒。”劉夫子淡淡說道。
秦重低下頭忍住笑,心道,劉夫子這是膨脹了啊。兇名昭著的狼山匪,到他這裏成了宵小之徒。眼見著,蔡縣尉嘴角抽搐,臉色極不自然,想必也是被劉夫子的話刺激到了。那是狼山匪啊,不是街邊大白菜。
活捉一名狼山匪,官府立馬賞銀百貫。狼山匪若是好相與,官府豈不是吃飽了撐的,開出那麽高的賞格?即便如此,幾年來誰又抓到過?狼山匪之名,就是因為兇悍而得來,逢戰必拚命,從不會被官府生擒。
沙苑監一次,加上這一次,秦重能生擒狼山匪,皆因力量太過懸殊。狼山匪就算想拚命,都沒有這個機會。剛一伸手,就被秦重瞬間擊垮,完全喪失了抵抗的能力。隻能倒在地上無奈的哀歎,而被秦重生擒活捉。
“秦小兄弟生擒狼山匪,勇猛過人,朝廷必有獎賞。”蔡縣尉不願理會傲嬌的劉夫子,轉頭望向秦重,很是嘉許的說道。
“哼。”範夫子不高興了,冷哼一聲沉下臉來。“蔡縣尉抓賊事大,我等豈敢耽擱?書院就不多留尊駕了。”這是直接開始攆人了。
蔡縣尉腦袋發懵,不知哪裏得罪了範夫子,訕訕的抱拳告辭。
“秦重。”範夫子攆走了蔡縣尉,猶自氣悶。“所謂文武之道,一文一武相得益彰,猶如陰陽相濟,不可偏頗。”範夫子頓了頓,接著說道,“偏重於文,則力衰國弱;偏重於武,則兵兇戰危。你可明白其中之意?”
怪不得攆走了蔡縣尉,秦重心思通透,立時明白了範夫子的意思。他這邊剛收了弟子,卻被人打上武夫的標簽,他豈能高興?不攆走才怪。遂躬身說道,“武則如刀,文則如鞘。刀藏鋒,斂刃而不輕出;鞘規矩,持正而不曲求。”
“嗯。”範夫子輕輕頷首,內心實則驚豔。
這番話,若是久經宦途之人說來,隻能說泛泛之談。但一個風華正茂、毫無曆練的少年說來,那就十分的難得了。甚至,有些官員活了一輩子,都沒有明白刀藏鋒與不曲求的境界。這番見識,已勝過書院學子多矣。
“好。”劉夫子哈哈大笑,不吝讚賞。
“今年秋闈,秦重可去一試。”範夫子說道。
“啊?”秦重頓時傻了。
“早了些吧?”劉夫子勸說道。
“試試身手而已,不足懼。”範夫子說罷,施施然進了屋。
秋闈在七月中旬,如今已是五月下旬,滿打滿算一個月。都學過點啥,秦重自己都記不清楚,怎就要參加秋闈了?這不是趕鴨子上架麽。最關鍵,秋闈考試都考些啥內容?秦重完全沒有概念,準備都不知從何而起。
說起來,秦重也讀過不少書,而且啟蒙甚早。
四五歲時,秦重的母親江氏,就開始教他讀書識字。江氏雖在深閨,卻是博覽群書,滿腹才華。教導自己的兒子,自然盡心盡力。如今的秦沐瑤,就是幼年時受到江氏影響,當真讀書破萬卷,妥妥的秦大才女。
待長大了一些,家裏設了學堂,專門請人教導他們姊妹讀書。秦宵、秦重還有秦沐瑤,都在一起讀書。那時的秦重,人很聰明,奈何玩兒心太重,一心隻想往外跑,根本無心讀書,常惹得夫子大發脾氣。
倒是秦沐瑤關切弟弟,連哄帶威脅,逼著秦重讀書習字。
再後來,江氏病故,秦重無人督促,徹底放棄了讀書,一心習武。直到兩年前那次,一拳打斷了姚岡的肋骨,被他爹押著送去了書院。
在秦重的記憶裏,有著很多讀書的場景。然而這些記憶,都是秦重曾經的過往,如今迴想起來,總像隔著一層霧氣,模模糊糊看不清楚。畢竟,如今這具軀殼裏麵,已不是原來的秦重,而是一個來自後世的靈魂。
範夫子起念讓秦重參加秋闈,登時來了精神,開始考校秦重課業。整一個上午,範、劉兩位你一句我一句,從四書到五經,凡是曾學過的課業,一個也不曾落下,考的秦重頭暈腦脹,渾身像爬滿了螞蟻。
然而,奇怪的事情出現了。腦海裏原本模糊的記憶,在夫子問到的時候,卻莫名清晰了起來。曾讀過的書,像畫麵一樣一頁頁展開,其中的文字,就仿佛早已刻印在腦子裏,現在,不過是照著讀出來而已。
秦重很是振奮,起碼他不用再煎熬,欣然接受了這個福利。不過,心裏也有些猜測,或許曾看過聽過的事物,都被記憶在腦海裏,隻是不自知而已。一旦被熟悉的或是特定的事物觸發,自然就會顯現出來。
畢竟穿越這事都發生了,還有什麽神奇,是不能接受的呢?
這樣的結果,出乎了兩位夫子的預料。驚喜之餘,不斷的加大難度,提問也越來越生僻。然而,秦重如同翻書一般,迴答依舊輕鬆自然。此刻,範、劉兩位已不是驚喜,而是詫異了。怎麽如此才華,以往卻無人發現?
考了一個上午,秦重也終於知道,應進士科,需考試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帖《論語》十帖,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
按照範夫子所想,秦重的詩才自不待言,一首《石灰吟》早已傳遍大荔,再過些時日,隻怕同州乃至京兆府,也會留下名聲。詩賦本一家,詩如此,想來賦也不會差到哪裏。貼經墨義更不足論,兩人都沒考住秦重。
唯有策、論,考的是眼界見識,論的是治國之道。非磨礪而不可得,非文采所能形容。最好的辦法,就是命題作文,不斷習練。
“自今日起,每日策、論各一篇,不可懈怠。”
“是。”秦重心中痛苦呻吟,這是個艱巨的任務啊。麵對範、劉二位,哪敢露出半分不願之意,恭恭敬敬的躬身應道。
午飯時,秦重見到了秦宵。
“我打算放棄讀書。”秦宵頭一句話,就讓秦重一愣。
“為何?”
“人各有誌。”秦宵怏怏說道。
“柳姨娘那裏,你如何交代?”柳姨娘對秦宵的期待,秦家上下,可說人人都知道。秦宵放棄讀書,那柳姨娘的夢想,豈不是要崩塌?
“天下間的道路,難道隻有讀書科舉一條?”
秦宵紅了眼,情緒登時激動起來。胸膛起伏,似是壓抑的不甘,下一刻就要噴發出來。終究場合不對,秦宵長長吐出一口氣,緩緩平複情緒。這句話,或許是憋在心裏太久,也或許,是他心裏最沉重的掙紮。
若在後世,這算什麽事兒?經商,學醫,做工,道路千萬。但是,如今在大宋朝,出人頭地光宗耀祖,隻有科舉一條路。餘者,皆是賤業。即便保家衛國的軍人,也被斥為粗鄙的武夫,從骨子裏透著嫌棄。
有詩道: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誌,五經勤向窗前讀。
.........
老皇帝親自寫詩勸學,此時世風可見一斑。
“我已稟明夫子,明日不再來了。”秦宵說道。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秦重想起後世一句話,遂勸慰道。
“多謝。”秦宵紅了眼,話音裏帶著哽咽。這句話,給了秦宵莫大鼓舞,令他失落無依的心,忽然生出了一縷明光。他並不孤獨,起碼在他的身旁,還有親兄弟的支持。這份支持,對他來說萬分珍貴。
“大哥有何打算?”秦宵問道。
“我已想好,專心經營咱家的作坊。”秦宵眼光一亮,來了精神。“果酒和香皂,都是日常所需,銷量很大。我打算在城裏,再盤下一間鋪麵。”
說起經營,秦宵頭頭是道,規劃的井井有條。
“好,這些事就拜托大哥了。”秦重要參加秋闈,自然沒時間打理,交給自家大哥,自是最放心不過。而且,釀酒的師傅,已經進駐作坊。香皂生產,也有阿秀姐一幫人操持。秦宵負責聯絡外事,正是最佳搭檔。
“我在作坊裏,存了一些錢。”秦重沉吟片刻,說道,“大哥若需用錢,盡管找阿秀姐支取。”阿秀是大虎姐姐,如今管理著作坊事務。
“好。”秦宵興奮的揮動手臂。
秦重望著秦宵,卻開心不起來。他知道,現實遠比夢想殘酷。等柳姨娘得知秦宵退學,指不定要鬧成什麽樣。秦宵想經商,難之又難。再怎麽說,秦家也是官宦之家,又怎容得了秦宵成為商賈?且有的鬧呢。
如今,秦重要參加秋闈,自然不用再按部就班,坐到課堂裏去聽課。隻需按照範夫子的要求,每日作策、論各一篇即可,時間倒是寬鬆。吃罷飯,秦重準備迴沙苑監,還有一件緊急的大事,需要妥善處置。
秦宵要去看鋪麵,不急著迴去,兩人分手而行。
到了下午,道口的拒馬已經撤掉,街麵上不禁往來。但是,黑衣的捕快依然不少,穿梭在人群中,時不時攔住路人問話。想來,該抓的已經抓到,至於沒抓到的,估計早聽到風聲逃了。再想抓到,可就不容易了。
這次抓捕,本來就是突然襲擊。而且,潛藏的狼山匪,早被鎖定蹤跡,隻要沒有大的變故,應當是一舉成擒,不會有漏網之魚。不過世事總是難料,起碼秦重就知道一條漏網之魚,從他手裏逃走的蒙麵女子。
城門已經放行,但是,出城之人都要盤查。家住哪裏,出城何事,都要一一交代清楚。若有一絲不妥,立時就會被拘禁。也因此,城門前十分擁堵,成百上千的百姓,排出長長的隊伍,緩慢的行進著。
眼看日頭偏西,出城的隊伍卻緩慢如牛。秦重心中焦急,不耐等下去,推開前麵的人群,往城門口擠過去。然而人山人海,一個個摩肩接踵,卻是想快也快不了。總不能使出蠻力,將前麵的人都推開吧?
忽的,一道瘦小的身影,晃入秦重眼簾。一身讀書人瀾衫,還帶著璞頭,擠在人群中,本是很不起眼。但是,秦重偏覺得奇怪,因為這人實在瘦小,不想一個男人,倒更像女子。這麽一想,秦重眼睛猛地一亮。
兩人離得不遠,中間隔著兩三人。秦重不動聲色,慢慢的靠近過去,貼在了此人身後。一縷淡淡脂粉香,若有若無,飄進了秦重的鼻中。
這縷香氣,秦重可不陌生,上午還聞到過。
忽的鼻子有些發癢,一個沒忍住,張口打了個噴嚏。
前麵那人迴過頭來,很嫌棄的瞥了秦重一眼。但是,一看清秦重的麵容,頓時大吃一驚,閃身就想鑽進人群。而這時,秦重也看清麵前之人,臉上似是塗了顏料,蠟黃一片,倒是一雙眼睛,晶亮亮透著靈動神采。
嘿嘿一陣怪笑,秦重閃電般伸手,一把抓住此人的手腕。
“小賊,哪裏跑?
秦重的拳頭,不是尋常人能消受。他是為了困住秦重,為那女子爭取脫身的時機。卻不料,誤判了秦重的力量,將自己折在了這裏。
再往樹林方向看去,哪裏還有女子的身影?
女子的出現,顛覆了秦重的認知。在他想來,狼山匪窮兇極惡,定是一群麵目可憎的悍匪,嘯聚山林打家劫舍,禍害百姓殺人如麻。這樣的匪人,自然是殺一個少一個。哪曾想,一個嬌滴滴的小娘子,也是狼山匪。
“先生受驚了。”秦重見範劉兩位走過來,連忙說道。
“果真是狼山匪人?”範夫子詫異問道。
“肩頭有紋身,錯不了。”劉夫子看了一眼黑衣漢子,說道。
劉夫子竟知道紋身,倒讓秦重感到意外。狼山匪名氣再大,若不是深知內情之人,也斷不會了解紋身的秘密。看來,劉夫子也是有故事的人啊。
這裏的動靜不小,驚動了周邊的學子,一個個跑過來查看。看見倒地的狼山匪,頓時驚唿起來。此刻,狼山匪雖昏迷過去,但滿臉是血,頭發淩亂,看上去分外的猙獰恐怖。一群沒見過血的青瓜蛋,還不得嚇尿?
“看什麽看?”劉夫子一瞪眼,喝道,“還不速去報官。”
劉夫子平日甚是嚴苛,臉上見不到一絲笑容。滿書院的學子,看見他腿都打哆嗦,生怕被挑出錯來,劈頭蓋臉一頓訓斥。是以,他這裏話音剛落,四周學子已撒丫子跑的沒影兒。倒是劉夫子,對自己的威嚴甚感滿意。
沒多大功夫,一群黑衣的捕快趕了來。
帶隊之人,正是大荔縣蔡縣尉。昨日剛見過,算是熟人了。
蔡縣尉驗看了紋身,喝令捕快將人帶走。轉過身來,向著範、劉兩位抱拳行了一禮。“書院勇擒悍匪,下官定呈文上報,為書院請功。”
“宵小之徒,隨手擒之,不足掛齒。”劉夫子淡淡說道。
秦重低下頭忍住笑,心道,劉夫子這是膨脹了啊。兇名昭著的狼山匪,到他這裏成了宵小之徒。眼見著,蔡縣尉嘴角抽搐,臉色極不自然,想必也是被劉夫子的話刺激到了。那是狼山匪啊,不是街邊大白菜。
活捉一名狼山匪,官府立馬賞銀百貫。狼山匪若是好相與,官府豈不是吃飽了撐的,開出那麽高的賞格?即便如此,幾年來誰又抓到過?狼山匪之名,就是因為兇悍而得來,逢戰必拚命,從不會被官府生擒。
沙苑監一次,加上這一次,秦重能生擒狼山匪,皆因力量太過懸殊。狼山匪就算想拚命,都沒有這個機會。剛一伸手,就被秦重瞬間擊垮,完全喪失了抵抗的能力。隻能倒在地上無奈的哀歎,而被秦重生擒活捉。
“秦小兄弟生擒狼山匪,勇猛過人,朝廷必有獎賞。”蔡縣尉不願理會傲嬌的劉夫子,轉頭望向秦重,很是嘉許的說道。
“哼。”範夫子不高興了,冷哼一聲沉下臉來。“蔡縣尉抓賊事大,我等豈敢耽擱?書院就不多留尊駕了。”這是直接開始攆人了。
蔡縣尉腦袋發懵,不知哪裏得罪了範夫子,訕訕的抱拳告辭。
“秦重。”範夫子攆走了蔡縣尉,猶自氣悶。“所謂文武之道,一文一武相得益彰,猶如陰陽相濟,不可偏頗。”範夫子頓了頓,接著說道,“偏重於文,則力衰國弱;偏重於武,則兵兇戰危。你可明白其中之意?”
怪不得攆走了蔡縣尉,秦重心思通透,立時明白了範夫子的意思。他這邊剛收了弟子,卻被人打上武夫的標簽,他豈能高興?不攆走才怪。遂躬身說道,“武則如刀,文則如鞘。刀藏鋒,斂刃而不輕出;鞘規矩,持正而不曲求。”
“嗯。”範夫子輕輕頷首,內心實則驚豔。
這番話,若是久經宦途之人說來,隻能說泛泛之談。但一個風華正茂、毫無曆練的少年說來,那就十分的難得了。甚至,有些官員活了一輩子,都沒有明白刀藏鋒與不曲求的境界。這番見識,已勝過書院學子多矣。
“好。”劉夫子哈哈大笑,不吝讚賞。
“今年秋闈,秦重可去一試。”範夫子說道。
“啊?”秦重頓時傻了。
“早了些吧?”劉夫子勸說道。
“試試身手而已,不足懼。”範夫子說罷,施施然進了屋。
秋闈在七月中旬,如今已是五月下旬,滿打滿算一個月。都學過點啥,秦重自己都記不清楚,怎就要參加秋闈了?這不是趕鴨子上架麽。最關鍵,秋闈考試都考些啥內容?秦重完全沒有概念,準備都不知從何而起。
說起來,秦重也讀過不少書,而且啟蒙甚早。
四五歲時,秦重的母親江氏,就開始教他讀書識字。江氏雖在深閨,卻是博覽群書,滿腹才華。教導自己的兒子,自然盡心盡力。如今的秦沐瑤,就是幼年時受到江氏影響,當真讀書破萬卷,妥妥的秦大才女。
待長大了一些,家裏設了學堂,專門請人教導他們姊妹讀書。秦宵、秦重還有秦沐瑤,都在一起讀書。那時的秦重,人很聰明,奈何玩兒心太重,一心隻想往外跑,根本無心讀書,常惹得夫子大發脾氣。
倒是秦沐瑤關切弟弟,連哄帶威脅,逼著秦重讀書習字。
再後來,江氏病故,秦重無人督促,徹底放棄了讀書,一心習武。直到兩年前那次,一拳打斷了姚岡的肋骨,被他爹押著送去了書院。
在秦重的記憶裏,有著很多讀書的場景。然而這些記憶,都是秦重曾經的過往,如今迴想起來,總像隔著一層霧氣,模模糊糊看不清楚。畢竟,如今這具軀殼裏麵,已不是原來的秦重,而是一個來自後世的靈魂。
範夫子起念讓秦重參加秋闈,登時來了精神,開始考校秦重課業。整一個上午,範、劉兩位你一句我一句,從四書到五經,凡是曾學過的課業,一個也不曾落下,考的秦重頭暈腦脹,渾身像爬滿了螞蟻。
然而,奇怪的事情出現了。腦海裏原本模糊的記憶,在夫子問到的時候,卻莫名清晰了起來。曾讀過的書,像畫麵一樣一頁頁展開,其中的文字,就仿佛早已刻印在腦子裏,現在,不過是照著讀出來而已。
秦重很是振奮,起碼他不用再煎熬,欣然接受了這個福利。不過,心裏也有些猜測,或許曾看過聽過的事物,都被記憶在腦海裏,隻是不自知而已。一旦被熟悉的或是特定的事物觸發,自然就會顯現出來。
畢竟穿越這事都發生了,還有什麽神奇,是不能接受的呢?
這樣的結果,出乎了兩位夫子的預料。驚喜之餘,不斷的加大難度,提問也越來越生僻。然而,秦重如同翻書一般,迴答依舊輕鬆自然。此刻,範、劉兩位已不是驚喜,而是詫異了。怎麽如此才華,以往卻無人發現?
考了一個上午,秦重也終於知道,應進士科,需考試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帖《論語》十帖,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
按照範夫子所想,秦重的詩才自不待言,一首《石灰吟》早已傳遍大荔,再過些時日,隻怕同州乃至京兆府,也會留下名聲。詩賦本一家,詩如此,想來賦也不會差到哪裏。貼經墨義更不足論,兩人都沒考住秦重。
唯有策、論,考的是眼界見識,論的是治國之道。非磨礪而不可得,非文采所能形容。最好的辦法,就是命題作文,不斷習練。
“自今日起,每日策、論各一篇,不可懈怠。”
“是。”秦重心中痛苦呻吟,這是個艱巨的任務啊。麵對範、劉二位,哪敢露出半分不願之意,恭恭敬敬的躬身應道。
午飯時,秦重見到了秦宵。
“我打算放棄讀書。”秦宵頭一句話,就讓秦重一愣。
“為何?”
“人各有誌。”秦宵怏怏說道。
“柳姨娘那裏,你如何交代?”柳姨娘對秦宵的期待,秦家上下,可說人人都知道。秦宵放棄讀書,那柳姨娘的夢想,豈不是要崩塌?
“天下間的道路,難道隻有讀書科舉一條?”
秦宵紅了眼,情緒登時激動起來。胸膛起伏,似是壓抑的不甘,下一刻就要噴發出來。終究場合不對,秦宵長長吐出一口氣,緩緩平複情緒。這句話,或許是憋在心裏太久,也或許,是他心裏最沉重的掙紮。
若在後世,這算什麽事兒?經商,學醫,做工,道路千萬。但是,如今在大宋朝,出人頭地光宗耀祖,隻有科舉一條路。餘者,皆是賤業。即便保家衛國的軍人,也被斥為粗鄙的武夫,從骨子裏透著嫌棄。
有詩道: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誌,五經勤向窗前讀。
.........
老皇帝親自寫詩勸學,此時世風可見一斑。
“我已稟明夫子,明日不再來了。”秦宵說道。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秦重想起後世一句話,遂勸慰道。
“多謝。”秦宵紅了眼,話音裏帶著哽咽。這句話,給了秦宵莫大鼓舞,令他失落無依的心,忽然生出了一縷明光。他並不孤獨,起碼在他的身旁,還有親兄弟的支持。這份支持,對他來說萬分珍貴。
“大哥有何打算?”秦宵問道。
“我已想好,專心經營咱家的作坊。”秦宵眼光一亮,來了精神。“果酒和香皂,都是日常所需,銷量很大。我打算在城裏,再盤下一間鋪麵。”
說起經營,秦宵頭頭是道,規劃的井井有條。
“好,這些事就拜托大哥了。”秦重要參加秋闈,自然沒時間打理,交給自家大哥,自是最放心不過。而且,釀酒的師傅,已經進駐作坊。香皂生產,也有阿秀姐一幫人操持。秦宵負責聯絡外事,正是最佳搭檔。
“我在作坊裏,存了一些錢。”秦重沉吟片刻,說道,“大哥若需用錢,盡管找阿秀姐支取。”阿秀是大虎姐姐,如今管理著作坊事務。
“好。”秦宵興奮的揮動手臂。
秦重望著秦宵,卻開心不起來。他知道,現實遠比夢想殘酷。等柳姨娘得知秦宵退學,指不定要鬧成什麽樣。秦宵想經商,難之又難。再怎麽說,秦家也是官宦之家,又怎容得了秦宵成為商賈?且有的鬧呢。
如今,秦重要參加秋闈,自然不用再按部就班,坐到課堂裏去聽課。隻需按照範夫子的要求,每日作策、論各一篇即可,時間倒是寬鬆。吃罷飯,秦重準備迴沙苑監,還有一件緊急的大事,需要妥善處置。
秦宵要去看鋪麵,不急著迴去,兩人分手而行。
到了下午,道口的拒馬已經撤掉,街麵上不禁往來。但是,黑衣的捕快依然不少,穿梭在人群中,時不時攔住路人問話。想來,該抓的已經抓到,至於沒抓到的,估計早聽到風聲逃了。再想抓到,可就不容易了。
這次抓捕,本來就是突然襲擊。而且,潛藏的狼山匪,早被鎖定蹤跡,隻要沒有大的變故,應當是一舉成擒,不會有漏網之魚。不過世事總是難料,起碼秦重就知道一條漏網之魚,從他手裏逃走的蒙麵女子。
城門已經放行,但是,出城之人都要盤查。家住哪裏,出城何事,都要一一交代清楚。若有一絲不妥,立時就會被拘禁。也因此,城門前十分擁堵,成百上千的百姓,排出長長的隊伍,緩慢的行進著。
眼看日頭偏西,出城的隊伍卻緩慢如牛。秦重心中焦急,不耐等下去,推開前麵的人群,往城門口擠過去。然而人山人海,一個個摩肩接踵,卻是想快也快不了。總不能使出蠻力,將前麵的人都推開吧?
忽的,一道瘦小的身影,晃入秦重眼簾。一身讀書人瀾衫,還帶著璞頭,擠在人群中,本是很不起眼。但是,秦重偏覺得奇怪,因為這人實在瘦小,不想一個男人,倒更像女子。這麽一想,秦重眼睛猛地一亮。
兩人離得不遠,中間隔著兩三人。秦重不動聲色,慢慢的靠近過去,貼在了此人身後。一縷淡淡脂粉香,若有若無,飄進了秦重的鼻中。
這縷香氣,秦重可不陌生,上午還聞到過。
忽的鼻子有些發癢,一個沒忍住,張口打了個噴嚏。
前麵那人迴過頭來,很嫌棄的瞥了秦重一眼。但是,一看清秦重的麵容,頓時大吃一驚,閃身就想鑽進人群。而這時,秦重也看清麵前之人,臉上似是塗了顏料,蠟黃一片,倒是一雙眼睛,晶亮亮透著靈動神采。
嘿嘿一陣怪笑,秦重閃電般伸手,一把抓住此人的手腕。
“小賊,哪裏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