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君生當謹嗜好”。


    中國古代君王往往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們都有同樣的愛好:女人美色、打打殺殺、施行酷刑……


    但有的皇帝的愛好就莫名其妙,極其怪異。


    等一下我就列舉一下


    喜穿紫衣的齊桓公


    《韓非子》書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齊桓公非常喜歡紫色的服裝,齊國上下從大臣到百姓,都做模仿秀,像“文 革”時期,全國山河一片紅,男女老少愛綠裝,向齊桓公看齊,以衣紫為榮。於是,紫色布料價格猛漲。齊桓公深感憂慮,他對大臣管仲說:“由於我喜歡紫色的服裝,使得全國上下都穿紫衣,這不是我想要看到的現象,該怎樣製止這件事情呢?”


    管仲說:“如果你想要製止這件事情,最好就向大家宣布,說我不喜歡紫色衣服。”不出所料,齊桓公“我現在討厭紫色”的話語一出,就很少見到穿紫衣的人了。


    好士細腰的楚靈公


    《墨子·兼愛中》說:“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楚王個人的一個癖好,弄得下麵的文武百官都成為他的“粉絲”,都自覺不自覺地虐待自己。所以,孔子曰: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看來皇帝的嗜好、愛好,有時是個好東西,有時也是個壞東西。


    專愛偷盜的漢桓帝


    漢桓帝劉誌雖為九五至尊,卻專愛偷盜大臣家的東西,被冠以“小偷皇帝”之名。


    而且,他每偷一次都記錄下來,還把偷來的東西都放到一個密室裏。而他就是以此為障眼法巧施伎倆消滅了位居軍政重權、左右東漢國政多年的外戚勢力梁冀集團,掌握朝政大權。


    話說延熹二年(159年),梁太後病逝,早對梁冀專權亂政不滿、已經28歲的“傀儡皇帝”桓帝劉誌公然多次進入梁冀府中盜得梁冀黨羽的花名冊並將其一網打盡,最終梁冀是突然口吐鮮血、氣絕身亡。那白眼翻的。


    詳見拙作:小偷皇帝巧施伎倆消滅外戚集團的離奇故事。


    原來,頗有心計的劉誌在宦官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等五人的配合下,先到大牢裏去請了一位“梁上君子”,進宮教他行竊之術。他頻頻翻牆入室,出入大臣家中偷盜東西,以此為障眼法而放鬆了梁冀的警惕,目的是為了盜出梁冀那個花名冊而設的伏筆。劉誌偷的東西一件件記錄不是為了好玩,而是為了日後歸還給大臣們。


    好扮乞丐的北齊後主


    北齊後主高緯玩得更下賤和荒唐,他在後宮的華林苑開設了一個貧兒村,令人穿上破衣爛衫當乞丐,自己也得破破爛爛的參與其間,充任一個角色,手持乞缽到處討飯吃,聊補精神空虛。


    他還又仿造了西部邊境的一些城池,派人身穿黑色衣服模仿北周士兵來進攻,則親自披掛上陣,帶了一幫太監守城,將對方打得落花流水……這類似現在身著迷彩服的“打野戰”遊戲。


    過生意癮的南齊廢帝


    南朝齊廢帝蕭寶卷特別喜歡做生意。他為了過做生意的癮,下令在宮中的後苑設立市場,和宮女太監們共同做買賣,並建立起了“管理機構”。他以寵妃潘氏為市場總管,自己則充任潘氏手下的管理人員。對違反市場規矩的,包括皇帝自己,均可以鞭撻。


    玩球鬥鵝的唐僖宗


    唐僖宗李儇好蹴鞠和鬥鵝,把全國鵝價搞得飛漲。他曾得意洋洋地自我吹噓:“我要是應考打球進士,一定得頭名狀元。”


    四川節度使出缺,有陳敬暄、師立、牛勉、羅元果四人爭著要去。唐僖宗決定,采用擊球選官。比賽結果,球藝球藝高出一籌的陳敬暄出任四川節度使。


    喜歡摔跤的後唐莊宗


    後唐莊宗李存勖喜歡摔跤(角抵之戲)。一天,他叫大臣李存賢和他較量,李存賢最初不敢亮招沒有施展出全部本領,唐莊宗嫌不過癮,說:“如果勝我,賞你一郡。”李存賢再次角鬥時,竟鬥膽把莊宗摔倒在地。莊宗不但沒惱,反倒說話算話,封他為蔚州刺史。


    愛蟹如命的宋仁宗


    宋仁宗趙禎打小就愛吃螃蟹,一頓不吃就饞得發慌,一吃起來就刹不住車。由於他螃蟹吃得太多,又沒有節製,最後吃出毛病來了:頭暈眼花,四肢麻木,咳嗽吐痰,還經常便秘。


    劉太後見小皇帝吃螃蟹吃壞了身體,當即發下懿旨:“螃蟹和蝦都不能送到宮裏來!”


    宋仁宗想讓太監、宮女偷偷去外麵買一兩隻螃蟹進來,大家害怕劉太後嚴懲,不敢答應,這下可把宋仁宗給饞壞了。撫養宋仁宗長大的楊太後看不下去了,經常從秘密渠道弄些螃蟹給宋仁宗吃。


    宋仁宗長大以後,對楊太後很感激,對劉太後卻心懷怨恨。


    為什麽呢?


    其中一半是因為劉太後垂簾聽政的時間太長,他隻能當一個傀儡;另一半就是因為劉太後管他管得太嚴,不讓他吃螃蟹。


    寵貓如癡的明世宗


    明世宗朱厚熜迷信道教﹐道士邵元節和方士陶仲文受寵﹐先後授予禮部尚書。


    戶部主事海瑞因上書諫止﹐幾乎喪命。阿諛逢迎的官吏競相進貢白鹿﹑白雁﹑白鶴﹑白貓等寵物﹐以求封賞。


    世宗最喜愛的寵物是兩隻漂亮的貓﹐名曰雪眉和獅貓。他經常與貓兒一起逗玩﹐竟然二十多年不上朝(從1539年陶仲文拜為神仙高士﹑兼領三孤﹑任禮部尚書到1566年病死)。


    可笑的是他曾以帝王身份舉行儀式﹐莊重地封雪眉為“虯龍”。後來﹐虯龍死了﹐世宗幾天不吃不喝﹐將它葬於萬歲山﹐並立碑刻文﹐題名“虯龍墓”。


    獅貓死後﹐世宗命人用黃金鑄造一棺材﹐將它斂人其中﹐並舉行隆重的葬禮﹐還請當朝大臣為它作祭文。


    侍讀學士袁神的祭文中有一句“化獅為虎”的頌詞大得世宗的歡心﹐不久﹐他被提升為少宰﹐時稱“青詞宰相”。明朝功臣名臣眾多﹐卻沒有哪人受到過這兩隻貓兒般隆重的禮遇。世宗玩物喪誌﹐不理朝政﹐武英殿大學士嚴嵩乘機專擅朝政。


    引繩削墨的明熹宗


    明熹宗朱由校喜歡蓋房子。他親自當木匠、操作斧頭鑿鋸一點兒也不比能工巧匠遜色。當他幹得起勁兒時,不願會見任何人。宦官魏忠賢投其所好,專挑其“引繩削墨”興趣最濃的時候奏事,熹宗往往迴答一聲:“知道了,你去負責辦這件事就是了。”結果魏忠賢操縱了朝政。不過,熹宗也真有耐心和勁頭兒,據記載,他仿造皇宮裏的建築,造出來的宮殿模型真是惟妙惟肖。假如他不投胎皇家,說不定真是一個曆史上有名的建築家哩。


    嗜好鼻煙的雍正皇帝


    據清宮檔案記載,雍正帝不僅嗜好鼻煙,還特別的喜玩鼻煙壺,他曾下旨為他燒製鼻煙壺,並親定式樣。我們甚至通過雍正帝對於鼻煙壺製造藝術的要求的挑剔,看得出他還是一位鼻煙壺藝術的鑒賞家呢!如在雍正帝八年(1730)的檔冊中記載:


    “十一月二十日,內務府總管海望持出黑地琺琅五彩流雲畫玉兔秋香鼻煙壺一件,奉旨:玉兔不好,其餘照樣燒造。欽此。”


    同日,內務總管海望持出桃紅地琺琅畫牡丹花卉鼻煙壺一件;上下雲肩與山子不甚好,其餘花樣照樣燒製。欽此。


    從史料記載和雍正其間的鼻煙壺遺存看,在諸多的色彩中,雍正帝對黑色情有獨鍾,那個時期的鼻煙壺多為黑色或黑釉做底,或用黑紅勾勒,形成了一種古樸莊重的獨特風格。


    為了燒造出自己滿意的鼻煙壺,雍正帝不僅多次下旨,還對那些能燒造出自己稱心如意的能工巧匠們給於重賞。據記載,最高的獎賞一次給了畫稿人和燒造者每人白銀各二十兩。這犒賞從榮譽上講是至高無上的,從經濟收益上講亦是相當可觀的,按當時的銀價估算,二十兩白銀可換五百石糧食。這五百石糧食可解決多少人一年的溫飽問題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湯湯哩哩啦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湯湯哩哩啦啦並收藏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