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來個貪官的瓜吃吃】
小公主被讀心,朝堂後宮蹭瓜吃 作者:S12與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子難得生出幾分類似於尷尬的情緒,但很快他就調整好了心情,看向皇帝:“父皇,既然驚動了武寧侯,這件事恐怕沒那麽簡單。”
皇帝微微頷首:“繼續。”
太子又說:“兒臣記得,此前曾有一縣令,上報說是發現了所謂神種,父皇之前也曾說要安排人去當地確認,若所謂神種為真,也需安排人再行驗證。若兒臣記得不錯,那地方距離武寧侯所在相距也不遠,不如……”
----------
一個李衽倒下了,李淸懿又重新開始想起此前王萱說的那件事來。
神種什麽的,她還等著看到底怎麽迴事呢,怎麽瞧著這麽幾日過去,好像沒什麽動靜的樣子?
就在李淸懿開始思考自己要不要嚐試著碰碰運氣,吃吃瓜,說不準就撞上了當事人呢。
哦,應該說,她已經開始撞運氣了,比如說每天隨機挑選一個距離自己最遠的瓜吃一吃,看看運氣。
結果所謂神種相關的瓜沒碰上,倒是吃了一堆外城你愛我我愛他他愛她的狗血故事。
李淸懿:古人真會玩。
好消息是,這些瓜,李淸懿不是每次都開公頻,所以間接為一些人保留了遮羞布——嗯,雖然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身上隱藏的最大的秘密會被以這種形式曝光在一位小公主麵前。
壞消息是,賬戶餘額從一千多變成了九百多,少了一位數的賬戶餘額,緊迫感一下又上來了。
李淸懿心想:“這樣不行,雖然目前看起來每日支出也不是很大,但日久天長的,我的餘額會越來越少的!”
然後,這日李淸懿又被皇帝帶著上朝了。
李衽及其黨羽鬧出的動靜,在皇帝與朝堂上下百官的默契配合下,似乎很快就平靜了下去,這日朝堂上重點議題是——北邊戰事暫停,需不需要調迴一部分軍隊?如果不調迴的話,糧草怎麽辦?
主張減少邊境軍士數目的未必就是有壞心,主張維持現狀的未必也有多好心,反正最終的結果就是此前調動去邊境的軍隊暫時不動,看看瓦剌或者韃靼會不會又有什麽異動。
那麽,問題的側重點就到了糧草上了。
從怎麽征集糧草,到要不要加賦稅,這些官員們就吵了一輪。
還沒吵完呢,有人試圖把問題轉移到別的方向,比如,如果要加賦稅,怎麽加?
目前大寧對百姓們的賦稅要求比較低,太祖時期是三十稅一,先帝在位時間太短,加上這個時代默認的孝期不改父誌,所以對這方麵沒有什麽變動。
到了皇帝繼位,前幾年皇帝也沒改,到了登基第五年,太祖、先帝與皇帝先後治理下,幾十年的調養生息,讓這片經曆了戰火的土地恢複了大部分生機,於是當年皇帝找了個理由,把賦稅調整到了二十稅一。
什麽意思呢?
所謂的三十稅一,是指農民需要將其一年的收成中的三十分之一上交給國庫。具體說的話,這是一種田租稅率,農民需要繳納土地收獲總量的三十分之一。
對於古代而言,這種稅收算是很輕的了。
當然了,這隻是其中一種稅,也就是土地稅。
相比較而言,二十稅一似乎一下提高了不少,但實際上對於百姓來說,這也算是不錯的了。
畢竟有某個最高時期達到了三分之一的稅率擺在前麵,這還沒過去百年呢,老農們之間互相談談心、迴憶迴憶往昔都能想起當時艱難求活的日子是怎麽過的。
再對比現在,隻是二十稅一而已,重嗎?
還好吧。
而對於這些官員來說,常年坐在寬敞明亮的房子裏辦公的他們,距離農民其實很遠,而在他們看來,二十稅一其實也很低了,而國庫缺錢,這些百姓難道不應該為這個國家出一份力嗎?
即便是十五稅一,百姓們也能過得不錯吧?
而這其中,自然不包括那些實實在在出身農耕之家的官員,而場上對此表現最為激烈的也是這一些人——他們比那些所謂寒門貴子、簪纓世家出身的官員們更明白百姓們的生活從來沒有他們想的那麽簡單。
李淸懿聽了半天,也大概將幾方陣營給看得七七八八——當然,她其實沒那麽聰明,在這方麵李淸懿也隻是一個普通人,穿越並不能讓她智商提高到哪裏去。
她能分清,自然是因為那些官員吵著吵著,互相之間就站好了陣營,在下方看著可能不那麽明顯,但在上麵看著,還挺涇渭分明的。
李淸懿看了看難得沒什麽笑意的太子親哥,又轉頭看了看一直聽著下麵跟菜市場似得,神色喜怒難辨的皇帝親爹,抿著唇什麽也沒說。
即便是她,其實也能聽出來,這底下有些人爭吵的重點已經不是事情本身了,多少有幾個人是帶著私人恩怨上場的。
係統:【宿主,他們吵的好兇啊,會不會打起來啊?要是打起來,算不算禦前失儀?】
吵得正兇的幾人:“……”
這熟悉的聲音一出,有些上頭的腦子突然就清醒了不少,但是……
頂著同僚甚至上首投注過來的犀利目光,已經恢複清醒的幾人也不能就這麽突兀的停下,硬著頭皮接著方才的話語繼續說。
實際上,背後冷汗都快打濕官袍了。
李淸懿:【應該不會打起來吧,這些都是文官,嘴皮子功夫厲害,手上功夫應該不怎麽樣。】
係統:【哎?可是我看過的曆史裏……】
李淸懿:【要是真在這種場合動手了,那動手的人不是真的蠢到無可救藥就是另有算計,反正不可能真的是衝動行事。這種複雜的官場算計,咱們就別想了。】
係統乖巧:【哦。】
係統:【說起來,他們要是真想填充國庫,與其想著從百姓那裏掏東西,還不如像之前那樣,抓個貪官出來抄家,一下就能掏出好多東西。】
李淸懿:【你是說劉延康?】
係統:【嗯嗯,雖然像是劉延康那一款的沒了,但是類似的官員還有。貪官汙吏、地方豪強,隨便挑一個打一頓,都能掏出一次滿足糧草所需的物資了,還能解救直接或間接受到迫害的百姓,簡直是一舉多得嘛!】
李淸懿來興致了:【哦?那來個貪官的瓜吃吃!】
百官:!!!
皇帝微微頷首:“繼續。”
太子又說:“兒臣記得,此前曾有一縣令,上報說是發現了所謂神種,父皇之前也曾說要安排人去當地確認,若所謂神種為真,也需安排人再行驗證。若兒臣記得不錯,那地方距離武寧侯所在相距也不遠,不如……”
----------
一個李衽倒下了,李淸懿又重新開始想起此前王萱說的那件事來。
神種什麽的,她還等著看到底怎麽迴事呢,怎麽瞧著這麽幾日過去,好像沒什麽動靜的樣子?
就在李淸懿開始思考自己要不要嚐試著碰碰運氣,吃吃瓜,說不準就撞上了當事人呢。
哦,應該說,她已經開始撞運氣了,比如說每天隨機挑選一個距離自己最遠的瓜吃一吃,看看運氣。
結果所謂神種相關的瓜沒碰上,倒是吃了一堆外城你愛我我愛他他愛她的狗血故事。
李淸懿:古人真會玩。
好消息是,這些瓜,李淸懿不是每次都開公頻,所以間接為一些人保留了遮羞布——嗯,雖然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身上隱藏的最大的秘密會被以這種形式曝光在一位小公主麵前。
壞消息是,賬戶餘額從一千多變成了九百多,少了一位數的賬戶餘額,緊迫感一下又上來了。
李淸懿心想:“這樣不行,雖然目前看起來每日支出也不是很大,但日久天長的,我的餘額會越來越少的!”
然後,這日李淸懿又被皇帝帶著上朝了。
李衽及其黨羽鬧出的動靜,在皇帝與朝堂上下百官的默契配合下,似乎很快就平靜了下去,這日朝堂上重點議題是——北邊戰事暫停,需不需要調迴一部分軍隊?如果不調迴的話,糧草怎麽辦?
主張減少邊境軍士數目的未必就是有壞心,主張維持現狀的未必也有多好心,反正最終的結果就是此前調動去邊境的軍隊暫時不動,看看瓦剌或者韃靼會不會又有什麽異動。
那麽,問題的側重點就到了糧草上了。
從怎麽征集糧草,到要不要加賦稅,這些官員們就吵了一輪。
還沒吵完呢,有人試圖把問題轉移到別的方向,比如,如果要加賦稅,怎麽加?
目前大寧對百姓們的賦稅要求比較低,太祖時期是三十稅一,先帝在位時間太短,加上這個時代默認的孝期不改父誌,所以對這方麵沒有什麽變動。
到了皇帝繼位,前幾年皇帝也沒改,到了登基第五年,太祖、先帝與皇帝先後治理下,幾十年的調養生息,讓這片經曆了戰火的土地恢複了大部分生機,於是當年皇帝找了個理由,把賦稅調整到了二十稅一。
什麽意思呢?
所謂的三十稅一,是指農民需要將其一年的收成中的三十分之一上交給國庫。具體說的話,這是一種田租稅率,農民需要繳納土地收獲總量的三十分之一。
對於古代而言,這種稅收算是很輕的了。
當然了,這隻是其中一種稅,也就是土地稅。
相比較而言,二十稅一似乎一下提高了不少,但實際上對於百姓來說,這也算是不錯的了。
畢竟有某個最高時期達到了三分之一的稅率擺在前麵,這還沒過去百年呢,老農們之間互相談談心、迴憶迴憶往昔都能想起當時艱難求活的日子是怎麽過的。
再對比現在,隻是二十稅一而已,重嗎?
還好吧。
而對於這些官員來說,常年坐在寬敞明亮的房子裏辦公的他們,距離農民其實很遠,而在他們看來,二十稅一其實也很低了,而國庫缺錢,這些百姓難道不應該為這個國家出一份力嗎?
即便是十五稅一,百姓們也能過得不錯吧?
而這其中,自然不包括那些實實在在出身農耕之家的官員,而場上對此表現最為激烈的也是這一些人——他們比那些所謂寒門貴子、簪纓世家出身的官員們更明白百姓們的生活從來沒有他們想的那麽簡單。
李淸懿聽了半天,也大概將幾方陣營給看得七七八八——當然,她其實沒那麽聰明,在這方麵李淸懿也隻是一個普通人,穿越並不能讓她智商提高到哪裏去。
她能分清,自然是因為那些官員吵著吵著,互相之間就站好了陣營,在下方看著可能不那麽明顯,但在上麵看著,還挺涇渭分明的。
李淸懿看了看難得沒什麽笑意的太子親哥,又轉頭看了看一直聽著下麵跟菜市場似得,神色喜怒難辨的皇帝親爹,抿著唇什麽也沒說。
即便是她,其實也能聽出來,這底下有些人爭吵的重點已經不是事情本身了,多少有幾個人是帶著私人恩怨上場的。
係統:【宿主,他們吵的好兇啊,會不會打起來啊?要是打起來,算不算禦前失儀?】
吵得正兇的幾人:“……”
這熟悉的聲音一出,有些上頭的腦子突然就清醒了不少,但是……
頂著同僚甚至上首投注過來的犀利目光,已經恢複清醒的幾人也不能就這麽突兀的停下,硬著頭皮接著方才的話語繼續說。
實際上,背後冷汗都快打濕官袍了。
李淸懿:【應該不會打起來吧,這些都是文官,嘴皮子功夫厲害,手上功夫應該不怎麽樣。】
係統:【哎?可是我看過的曆史裏……】
李淸懿:【要是真在這種場合動手了,那動手的人不是真的蠢到無可救藥就是另有算計,反正不可能真的是衝動行事。這種複雜的官場算計,咱們就別想了。】
係統乖巧:【哦。】
係統:【說起來,他們要是真想填充國庫,與其想著從百姓那裏掏東西,還不如像之前那樣,抓個貪官出來抄家,一下就能掏出好多東西。】
李淸懿:【你是說劉延康?】
係統:【嗯嗯,雖然像是劉延康那一款的沒了,但是類似的官員還有。貪官汙吏、地方豪強,隨便挑一個打一頓,都能掏出一次滿足糧草所需的物資了,還能解救直接或間接受到迫害的百姓,簡直是一舉多得嘛!】
李淸懿來興致了:【哦?那來個貪官的瓜吃吃!】
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