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瑞氣的坐到石頭上,用刀砍了隻兔腿,也惡狠狠地咬著吃。
「王妃,王爺還不理您?」路柯過來,憂心忡忡道,「該不會到了皇城,王爺封了太子,您卻沒有當成太子妃,反而得了一紙休書。王爺也不許您迴西圖,把您囚禁在冷宮,甚至天牢,或者幹脆賜您一杯毒酒,一條白綾……」
金瑞都不知道該接什麽話,看傻子似的看了路柯許久,然後把手裏的兔腿給了路柯。
「吃吧,這些話要讓王爺知道了,我覺得你都活著到不了皇城。」
「……」
董耿也過來取笑路柯:「說你傻,你還真不聰明。王爺要是真惱了王妃,王妃那一巴掌打過去,王爺能不還手?」
「那為何不理王妃?」
「說明王爺心裏賭氣呢。既捨不得責罵王妃,又覺得自己委屈。咱們王爺還是個執拗脾氣,這個時候就得看王妃用什麽手段能把人哄好,否則,王爺這氣還要生好一陣呢。」
路柯聽得直咂舌,「王妃到底做了什麽,能讓王爺生這麽大的氣?」
「快別打聽,讓薛老聽見,又該給你講規矩了。」
*
車隊還在慢慢向皇城走。一路上,金瑞怎麽也哄不好小王爺。時間久了,他就否定了小王爺賭氣的可能性,覺得肯定是小王爺的聲音還沒恢復,所以特意讓人快馬加鞭,將齊正、齊專兩兄弟帶來,為小王爺診治。
誰知小王爺不許大夫靠近,齊正他們一來,小王爺就拔刀。
要不是小王爺批覆公文,仍舊如以前那般又快又嚴謹,薛臻齊他們都要以為小王爺得了瘋病。
眼看著馬上就要到了皇城,到時候百官出城迎接,小王爺總不能一言不發。
眾人背著小王爺暗暗商議,覺得無論如何,都必須弄明白小王爺到底怎麽了。
尋思來尋思去,決定還是要從金瑞這邊下手。
畢竟小王爺對別的事情都不怎麽關心。
馬上就到皇城時,眾人尋了個機會,給金瑞的晚膳下了迷藥,將人偷偷帶走,先往皇城的方向送一段。
等人走了一個時辰後,董耿才神色慌張地去稟告小王爺,「不好了,王妃不見了!」
小王爺低著頭看公文,神色未變。
董耿又道:「跟著王妃的暗衛,都被迷暈了,這會還昏迷不醒呢。」
暗衛都出事了,不得小王爺不信。
果然小王爺看了過來。
董耿心道,快問我,快問我。
小王爺看了他一眼,又低著頭批覆公文,好像王妃的死活,小王爺壓根就不關心。
「王爺,皇城裏那幫老臣子,都不滿您的王妃是個男妃。說不定就是他們對王妃動手了,想除去王妃,好給您安排別的妃子,給皇室開枝散葉!」
小王爺不耐煩地指了指簾子,讓他滾出帳篷。
董耿見他還是無動於衷,假慌張,變成了真惱怒,「王爺,王妃跟隨您多年,大功小功立了不知多少,沒有他,何來今日的江北。您怎麽能不管他的死活?」
小王爺敲了敲桌麵,侍衛進來,將董耿拖了出去。
董耿出來後,猶自憤憤。眾人圍過來問他如何,他怒道:「王爺絲毫不擔心王妃死活,王妃終究是失了王爺的寵愛!」
眾人有為王妃打抱不平的,也有不信王妃失寵的,說什麽的都有。
「王爺不會不管王妃,這其中一定發生了什麽我們不知道的事。」
「可不管發生什麽,王爺都不該不管王妃的死活!」
「就是!」
眾人正義憤填膺,就見一個馬車緩緩過來。小王爺從帳篷裏走出,跳上馬車,很快抱著沉睡中的金瑞,又進了帳篷。
方才還憤憤不平的眾人,一下子沒了聲音。
良久,彭炙惱怒地推了把路柯,「你不是說暗衛都解決了麽?怎麽王爺還這麽快就把王妃找迴來了?」
路柯指天發誓,「暗衛我全都迷暈了,一個不留。」
董耿道:「看來王爺在王妃身邊,不隻留了暗衛那般簡單。」
「咱們以後不可再瞞著王爺做任何事了,更不能插手王爺和王妃的事。」薛臻齊沉默許久,開口同眾人說道,「咱們在江北同王爺打打鬧鬧沒有關係,可如今王爺馬上便是太子,將來就是一國之君。咱們以後做事必須要有分寸,謹守君臣規矩。」
眾人點頭稱是。
薛臻齊又道:「老夫知道,對於王爺封太子這件事,有些人覺得自己有從龍之功,心高氣傲,整個人都飄上天了!今日就通過王妃這件事,希望大家明白,王爺現在深不可測。你再有從龍之功,也隻是王爺的臣子,王爺想收拾你,不過動動手指的事!」
眾人受教,一鬧而散。
路柯是個心直口快的主兒,拉著董耿一塊說話,「劫走王妃,給王爺布局,不是薛老的意思麽?怎麽最好,薛老把咱們說了一頓?」
董耿道:「你說,有沒有可能,王爺不說話,其實就是和薛老聯手告誡我們,不要越過君臣底線。」
「兩個月不說話,就為了告誡我們?」
「所以說王爺深不可測。」
路柯:「……」
怎麽感覺小王爺這兩個月一句話沒說,大家卻還是自己把自己壓製了?
*
不管路柯他們怎麽想小王爺不說話這事,但自從小王爺當著他們的麵,把金瑞又接迴來後,眾人待小王爺更是恭敬有禮,不敢再越矩一步。
「王妃,王爺還不理您?」路柯過來,憂心忡忡道,「該不會到了皇城,王爺封了太子,您卻沒有當成太子妃,反而得了一紙休書。王爺也不許您迴西圖,把您囚禁在冷宮,甚至天牢,或者幹脆賜您一杯毒酒,一條白綾……」
金瑞都不知道該接什麽話,看傻子似的看了路柯許久,然後把手裏的兔腿給了路柯。
「吃吧,這些話要讓王爺知道了,我覺得你都活著到不了皇城。」
「……」
董耿也過來取笑路柯:「說你傻,你還真不聰明。王爺要是真惱了王妃,王妃那一巴掌打過去,王爺能不還手?」
「那為何不理王妃?」
「說明王爺心裏賭氣呢。既捨不得責罵王妃,又覺得自己委屈。咱們王爺還是個執拗脾氣,這個時候就得看王妃用什麽手段能把人哄好,否則,王爺這氣還要生好一陣呢。」
路柯聽得直咂舌,「王妃到底做了什麽,能讓王爺生這麽大的氣?」
「快別打聽,讓薛老聽見,又該給你講規矩了。」
*
車隊還在慢慢向皇城走。一路上,金瑞怎麽也哄不好小王爺。時間久了,他就否定了小王爺賭氣的可能性,覺得肯定是小王爺的聲音還沒恢復,所以特意讓人快馬加鞭,將齊正、齊專兩兄弟帶來,為小王爺診治。
誰知小王爺不許大夫靠近,齊正他們一來,小王爺就拔刀。
要不是小王爺批覆公文,仍舊如以前那般又快又嚴謹,薛臻齊他們都要以為小王爺得了瘋病。
眼看著馬上就要到了皇城,到時候百官出城迎接,小王爺總不能一言不發。
眾人背著小王爺暗暗商議,覺得無論如何,都必須弄明白小王爺到底怎麽了。
尋思來尋思去,決定還是要從金瑞這邊下手。
畢竟小王爺對別的事情都不怎麽關心。
馬上就到皇城時,眾人尋了個機會,給金瑞的晚膳下了迷藥,將人偷偷帶走,先往皇城的方向送一段。
等人走了一個時辰後,董耿才神色慌張地去稟告小王爺,「不好了,王妃不見了!」
小王爺低著頭看公文,神色未變。
董耿又道:「跟著王妃的暗衛,都被迷暈了,這會還昏迷不醒呢。」
暗衛都出事了,不得小王爺不信。
果然小王爺看了過來。
董耿心道,快問我,快問我。
小王爺看了他一眼,又低著頭批覆公文,好像王妃的死活,小王爺壓根就不關心。
「王爺,皇城裏那幫老臣子,都不滿您的王妃是個男妃。說不定就是他們對王妃動手了,想除去王妃,好給您安排別的妃子,給皇室開枝散葉!」
小王爺不耐煩地指了指簾子,讓他滾出帳篷。
董耿見他還是無動於衷,假慌張,變成了真惱怒,「王爺,王妃跟隨您多年,大功小功立了不知多少,沒有他,何來今日的江北。您怎麽能不管他的死活?」
小王爺敲了敲桌麵,侍衛進來,將董耿拖了出去。
董耿出來後,猶自憤憤。眾人圍過來問他如何,他怒道:「王爺絲毫不擔心王妃死活,王妃終究是失了王爺的寵愛!」
眾人有為王妃打抱不平的,也有不信王妃失寵的,說什麽的都有。
「王爺不會不管王妃,這其中一定發生了什麽我們不知道的事。」
「可不管發生什麽,王爺都不該不管王妃的死活!」
「就是!」
眾人正義憤填膺,就見一個馬車緩緩過來。小王爺從帳篷裏走出,跳上馬車,很快抱著沉睡中的金瑞,又進了帳篷。
方才還憤憤不平的眾人,一下子沒了聲音。
良久,彭炙惱怒地推了把路柯,「你不是說暗衛都解決了麽?怎麽王爺還這麽快就把王妃找迴來了?」
路柯指天發誓,「暗衛我全都迷暈了,一個不留。」
董耿道:「看來王爺在王妃身邊,不隻留了暗衛那般簡單。」
「咱們以後不可再瞞著王爺做任何事了,更不能插手王爺和王妃的事。」薛臻齊沉默許久,開口同眾人說道,「咱們在江北同王爺打打鬧鬧沒有關係,可如今王爺馬上便是太子,將來就是一國之君。咱們以後做事必須要有分寸,謹守君臣規矩。」
眾人點頭稱是。
薛臻齊又道:「老夫知道,對於王爺封太子這件事,有些人覺得自己有從龍之功,心高氣傲,整個人都飄上天了!今日就通過王妃這件事,希望大家明白,王爺現在深不可測。你再有從龍之功,也隻是王爺的臣子,王爺想收拾你,不過動動手指的事!」
眾人受教,一鬧而散。
路柯是個心直口快的主兒,拉著董耿一塊說話,「劫走王妃,給王爺布局,不是薛老的意思麽?怎麽最好,薛老把咱們說了一頓?」
董耿道:「你說,有沒有可能,王爺不說話,其實就是和薛老聯手告誡我們,不要越過君臣底線。」
「兩個月不說話,就為了告誡我們?」
「所以說王爺深不可測。」
路柯:「……」
怎麽感覺小王爺這兩個月一句話沒說,大家卻還是自己把自己壓製了?
*
不管路柯他們怎麽想小王爺不說話這事,但自從小王爺當著他們的麵,把金瑞又接迴來後,眾人待小王爺更是恭敬有禮,不敢再越矩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