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知府趙金才找來的兩個金絲雀早已熟睡,欽差吳仁雄卻一人在客廳獨坐。一杯濃茶從熱到涼也沒有喝到腹中,顯然是心事重重。不多時,那三名災民代表便被人領進了屋中。
三人並不知道要見的人是誰,進屋一看竟是白天剛見過的欽差大人,表情都是驚愕至極,以為眼前這位通天人物要滅他們的口,紛紛嚇的跪地求饒。吳仁雄吩咐下人給三人拿了座位坐下,三人這才神情有所緩和,知道麵前的大人物並不想傷害他們。
吳仁雄拱手說道:“幾位老鄉,白天所說之事,能否詳細給本欽差說說。這裏沒有旁人,各位但說無妨。”
三人相互對視一眼後,那個十四五歲的少年苦著臉說道:“俺餓了,能給口吃的嗎?”
吳仁雄馬上吩咐下人去準備吃食,不多時三碗熱麵就端了上來。吃過了麵,三人的臉色有了些許的紅潤。老者開口說道:“大人問便是,就憑這碗麵,老朽也如實作答。”
吳仁雄問道:“各地災民現在到底是什麽狀態?各位老鄉能否告知?”
那位壯漢歎了口氣說道:“哎!大人,小人白天所說都是實情,官府每日發放的飯食少得可憐。甚至在府衙門口都出現了搶別人粥喝的事情。不瞞大人,與小人平日交好的幾個漢子甚至提過想出城找個山頭去入夥當強盜。”
那位十四五歲的少年接茬說道:“沒錯沒錯!我也聽一夥兒人這麽說來著。我還跟他們說想要一起去,但是他們嫌我太矮了,又沒什麽力氣,幫不上什麽忙,隻會分口糧。”
吳仁雄問道:“但我在這大涼城中並沒有看見餓死之人,這又是為何呢?”
那位老者說道:“大人有所不知,這座大涼城每日都有人餓死。官府每日深夜都會派人在大街上搜索死人,直接裝到車上拉出城,找個荒郊野外往道邊一扔了事。所以在這城中大人看不見餓死之人也不奇怪。我本就是個乞丐,有時便直接睡到大街上。有兩次我便被這些官府衙役當做死人,險些給我拉出城去。”
“這幾日,有些與老朽相熟的乞丐都打算出城向南,一路往京城方向乞討,總好過在此等死。”
聽到這裏,吳仁雄隻感到頭頂發麻。這些流民如果真的一路向南到了京城,那自己的麻煩就真的大了。送走了三人之後,吳仁雄獨自在書房坐了半宿。他雖說貴為欽差,但俗話說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就憑這大涼知府趙金才每日午夜往城外拉死人的手段就嚇的吳仁雄不敢輕易有所舉動。
雖為欽差,吳仁雄自覺沒有獨自麵對雍州所有地方官的本事。給張首輔寫信求援又顯得自己無能。思考了半宿,吳仁雄最終還是無奈的提筆將雍州之事盡數寫在了呈給張首輔的密信之上。
燕州,大營郡。溢價兩成的告示一出,這幾日收上來的糧食數量明顯有了提高。看似是好事情,但是趙燕吉從京城帶來的主管收糧的尚書省從六品主簿孫嵐卻高興不起來。原因很簡單,銀子快要撐不住了。
別人不知道底細,孫嵐可是知道的。確如那王家家主王有田所說,此次賑災趙燕吉帶來的銀子本就不夠,再加上一直是溢價收糧,到目前為止銀子已經用去了過半之數。前幾日從京城方向重兵押解來的大車,裝的並非是銀子,隻是為了演給大營郡當地的眾多糧商看罷了。
傍晚,孫嵐照例詢問趙燕吉明日的收糧價格。趙燕吉不慌不忙地說出了“照舊”二字。孫嵐實在憋不住了,拱手問道:“趙大人,我們所帶的銀子已經用去了大半,如此價格一直收下去,定是熬不到災情結束的!”
趙燕吉微微一笑,說道:“你盡管收,別的不用多想。此外,從我們帶來的人中你給我找幾個機靈的,我有要事讓他們去辦。”
孫嵐見這位趙大人如此有底氣,便也不好再說什麽,隻得出去給他找人。不多時,六名從尚書省帶來的小吏便進了趙燕吉的房間,關上了房門嘀咕了好一陣子才出來,弄得在門口把風的孫嵐莫名其妙。他想問趙燕吉到底有何良策,話到嘴邊又不敢問,硬生生的憋了迴去。六名得了使命的小吏當即分成了三組人馬,連夜趕往了青州蓬萊,濱州和膠東三郡。
青州蓬萊郡是青州乃至整個大遼國最重要的港口,幾乎占據了大遼國一半的海運貿易。尤其是大湖幫開辟了蓬萊郡至燕州東營郡的海運航線之後,幾乎燕州半數的水運改到了這條航線之上。
兩日後,蓬萊郡最有名氣的酒樓得意樓高朋滿座。兩位位燕州打扮的客商正在席中大談如何在此次燕州旱災中賺的盆滿缽滿,正是趙燕吉從尚書省帶來的六名小吏中的兩人。
其中領頭的一人高聲說道:“各位蓬萊郡的朋友,我等二人從燕州大營郡而來,今日略備薄酒請大家吃個便飯。不瞞各位,在下本是大營郡的糧商。燕州旱災,當今陛下仁慈,派欽差大臣來我大營郡收糧賑災。出的價格竟比市價多了足足兩成。我等因此也發了一筆橫財。”
另一人接著說道:“此事雖說算不得是發國難財,但也並不光彩。我等二人為報國恩,便來到咱蓬萊郡,希望能再收得一批糧食,免費發放給我燕州的受災百姓,也算是為子孫積一分德行。”
言罷,舉杯一飲而盡。坐下後二人對視一眼,一切盡在不言中。
京城,中書令府邸。首輔張宏達的桌案上擺著兩份來自雍州的密信。兩份都是吳仁雄寫的,一份是給張首輔,另一份則是等張首輔首肯後呈給天聖帝的。張首輔看過了吳仁雄的密信,得意的笑了笑。
次日,養心殿。早朝散去之後,幾位天聖帝的心腹大臣會照例留下來再開個小會。一份來自雍州的揭發當地官員貪汙賑災糧的奏疏擺在了天聖帝的眼前,正是吳仁雄所寫。天聖帝看過之後大怒,大罵道:“這個吳仁雄,竟是如此的廢物!”
首輔張洪達見狀連忙跪倒答道:“臣有舉薦失察之責!望陛下贖罪!”
張首輔見天聖帝沒說話,便接著說道:“陛下息怒,那雍州地方官必是沆瀣一氣,吳仁雄雖說名為欽差,但以一己之力對抗一州的官員,怕也是無能為力。”
三人並不知道要見的人是誰,進屋一看竟是白天剛見過的欽差大人,表情都是驚愕至極,以為眼前這位通天人物要滅他們的口,紛紛嚇的跪地求饒。吳仁雄吩咐下人給三人拿了座位坐下,三人這才神情有所緩和,知道麵前的大人物並不想傷害他們。
吳仁雄拱手說道:“幾位老鄉,白天所說之事,能否詳細給本欽差說說。這裏沒有旁人,各位但說無妨。”
三人相互對視一眼後,那個十四五歲的少年苦著臉說道:“俺餓了,能給口吃的嗎?”
吳仁雄馬上吩咐下人去準備吃食,不多時三碗熱麵就端了上來。吃過了麵,三人的臉色有了些許的紅潤。老者開口說道:“大人問便是,就憑這碗麵,老朽也如實作答。”
吳仁雄問道:“各地災民現在到底是什麽狀態?各位老鄉能否告知?”
那位壯漢歎了口氣說道:“哎!大人,小人白天所說都是實情,官府每日發放的飯食少得可憐。甚至在府衙門口都出現了搶別人粥喝的事情。不瞞大人,與小人平日交好的幾個漢子甚至提過想出城找個山頭去入夥當強盜。”
那位十四五歲的少年接茬說道:“沒錯沒錯!我也聽一夥兒人這麽說來著。我還跟他們說想要一起去,但是他們嫌我太矮了,又沒什麽力氣,幫不上什麽忙,隻會分口糧。”
吳仁雄問道:“但我在這大涼城中並沒有看見餓死之人,這又是為何呢?”
那位老者說道:“大人有所不知,這座大涼城每日都有人餓死。官府每日深夜都會派人在大街上搜索死人,直接裝到車上拉出城,找個荒郊野外往道邊一扔了事。所以在這城中大人看不見餓死之人也不奇怪。我本就是個乞丐,有時便直接睡到大街上。有兩次我便被這些官府衙役當做死人,險些給我拉出城去。”
“這幾日,有些與老朽相熟的乞丐都打算出城向南,一路往京城方向乞討,總好過在此等死。”
聽到這裏,吳仁雄隻感到頭頂發麻。這些流民如果真的一路向南到了京城,那自己的麻煩就真的大了。送走了三人之後,吳仁雄獨自在書房坐了半宿。他雖說貴為欽差,但俗話說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就憑這大涼知府趙金才每日午夜往城外拉死人的手段就嚇的吳仁雄不敢輕易有所舉動。
雖為欽差,吳仁雄自覺沒有獨自麵對雍州所有地方官的本事。給張首輔寫信求援又顯得自己無能。思考了半宿,吳仁雄最終還是無奈的提筆將雍州之事盡數寫在了呈給張首輔的密信之上。
燕州,大營郡。溢價兩成的告示一出,這幾日收上來的糧食數量明顯有了提高。看似是好事情,但是趙燕吉從京城帶來的主管收糧的尚書省從六品主簿孫嵐卻高興不起來。原因很簡單,銀子快要撐不住了。
別人不知道底細,孫嵐可是知道的。確如那王家家主王有田所說,此次賑災趙燕吉帶來的銀子本就不夠,再加上一直是溢價收糧,到目前為止銀子已經用去了過半之數。前幾日從京城方向重兵押解來的大車,裝的並非是銀子,隻是為了演給大營郡當地的眾多糧商看罷了。
傍晚,孫嵐照例詢問趙燕吉明日的收糧價格。趙燕吉不慌不忙地說出了“照舊”二字。孫嵐實在憋不住了,拱手問道:“趙大人,我們所帶的銀子已經用去了大半,如此價格一直收下去,定是熬不到災情結束的!”
趙燕吉微微一笑,說道:“你盡管收,別的不用多想。此外,從我們帶來的人中你給我找幾個機靈的,我有要事讓他們去辦。”
孫嵐見這位趙大人如此有底氣,便也不好再說什麽,隻得出去給他找人。不多時,六名從尚書省帶來的小吏便進了趙燕吉的房間,關上了房門嘀咕了好一陣子才出來,弄得在門口把風的孫嵐莫名其妙。他想問趙燕吉到底有何良策,話到嘴邊又不敢問,硬生生的憋了迴去。六名得了使命的小吏當即分成了三組人馬,連夜趕往了青州蓬萊,濱州和膠東三郡。
青州蓬萊郡是青州乃至整個大遼國最重要的港口,幾乎占據了大遼國一半的海運貿易。尤其是大湖幫開辟了蓬萊郡至燕州東營郡的海運航線之後,幾乎燕州半數的水運改到了這條航線之上。
兩日後,蓬萊郡最有名氣的酒樓得意樓高朋滿座。兩位位燕州打扮的客商正在席中大談如何在此次燕州旱災中賺的盆滿缽滿,正是趙燕吉從尚書省帶來的六名小吏中的兩人。
其中領頭的一人高聲說道:“各位蓬萊郡的朋友,我等二人從燕州大營郡而來,今日略備薄酒請大家吃個便飯。不瞞各位,在下本是大營郡的糧商。燕州旱災,當今陛下仁慈,派欽差大臣來我大營郡收糧賑災。出的價格竟比市價多了足足兩成。我等因此也發了一筆橫財。”
另一人接著說道:“此事雖說算不得是發國難財,但也並不光彩。我等二人為報國恩,便來到咱蓬萊郡,希望能再收得一批糧食,免費發放給我燕州的受災百姓,也算是為子孫積一分德行。”
言罷,舉杯一飲而盡。坐下後二人對視一眼,一切盡在不言中。
京城,中書令府邸。首輔張宏達的桌案上擺著兩份來自雍州的密信。兩份都是吳仁雄寫的,一份是給張首輔,另一份則是等張首輔首肯後呈給天聖帝的。張首輔看過了吳仁雄的密信,得意的笑了笑。
次日,養心殿。早朝散去之後,幾位天聖帝的心腹大臣會照例留下來再開個小會。一份來自雍州的揭發當地官員貪汙賑災糧的奏疏擺在了天聖帝的眼前,正是吳仁雄所寫。天聖帝看過之後大怒,大罵道:“這個吳仁雄,竟是如此的廢物!”
首輔張洪達見狀連忙跪倒答道:“臣有舉薦失察之責!望陛下贖罪!”
張首輔見天聖帝沒說話,便接著說道:“陛下息怒,那雍州地方官必是沆瀣一氣,吳仁雄雖說名為欽差,但以一己之力對抗一州的官員,怕也是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