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州,大營郡。連續數日收的糧都發往了燕州各郡縣,終於使得災情得以暫時平息,災民至少算是有口飯吃了。大營郡的各個糧商經過這幾日也終於對這位欽差大臣放下了戒心,庫中囤積的糧食也陸續賣的差不多了,導致最近這兩日收上來的糧食數量明顯減少。
趙燕吉見狀便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漲價。將原來的溢價一成改成了溢價兩成。告示一出,大營郡的糧商們各個兩眼放光,仿佛萬貫家財正在向他們招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般的聯係各自的進糧渠道去了。
盡管官府這幾日收糧一直是公平買賣,但為了謹慎起見,四大糧商的當家人第二次在趙萬錢的家中開會商議對策。
李十鬥感慨道:“溢價兩成!這京城來的人就是大手筆,不差錢!早知道這樣,前些時日我就少賣一些,留到現在再賣賺的更多!”
陳家家主陳伍六問道:“不瞞各位,我陳家已將大半的庫存賣給了官府。各位家主,想必也差不多吧?”
其餘三位家主紛紛點頭,趙萬錢說道:“我趙家倒是庫存還有半數,兩成的溢價,也算是一筆好買賣。”
王家家主王有田搖頭擺手道:“我看事情沒那麽簡單,我大概給這位欽差大人算了一下。連續這麽多日收糧,他帶來的銀子應該至少花去了大半。此時他為了收更多的糧食又漲了一成的價格,怕是銀子不夠啊!”
言罷,其餘的三位家主也沉默了。許久過後,趙萬錢才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等等看,說不定官府過幾日又要漲一成。到時再賣也不遲嘛。”
兩日後,四大糧商並未等到再次漲價的消息,反而從京城方向來了一個重兵押運的車隊,浩浩蕩蕩的進了大營郡城,直達欽差趙大人的府邸。
四大糧商留在欽差府邸門口打探消息的人,如實的將消息匯報給了各自的家主。對此事,四大家主得出了一致結論:毫無疑問朝廷又送銀子來了。事已至此,各家主便再也沒有疑慮,都準備甩開膀子大幹一場。
雍州,大涼城。吳仁雄依舊在知府趙大人給他準備的溫柔鄉裏纏綿。至於女主人嘛,自然是早就換過兩茬了。
這日傍晚,天還沒有全黑。想必是前些時日操勞過度,吳仁雄早早的睡下了。一炷香的功夫屋中便是鼾聲大作,可見他確實是累得夠嗆。
就在此時,大涼城知府趙金才慌慌張張的跑進了院門。雖然看見屋子裏已經熄了燈,此時的他也管不了那麽多了,一邊砸門一邊高聲說道:“欽差大人,不好啦!有流民鬧事,您快去看看吧!”
吳仁雄剛睡著就被吵醒,本來想發作一通。聽到趙金才所說的話之後,也是震驚不已,連忙穿上衣服出了屋子。
趙金才見吳仁雄出來了,噗通一聲直接跪倒在地說道:“吳大人,不知怎的雍州各地的一些災民,知道欽差大人您在我們大涼城後都趕來了,此刻正圍著我大梁府衙,要求見您呢!”
吳仁雄聽完也甚是詫異,他自認為賑災糧發往各地後,災情便能得到控製。災民老老實實的吃著賑災糧等到災情結束自己便可迴京複命了。沒想到此時卻有這麽多的災民跑到大梁城要見自己。
一股無名的恐慌情緒湧上了這位欽差大人的心頭,但來自京城的優越感又使他很快的冷靜了下來。畢竟自己是欽差,萬不能讓這些地方官小看了朝廷的威嚴。
打定主意之後,吳仁雄壯著膽子說道:“趙大人帶路,本欽差親自會一會他們。”
趙金才沒想到這欽差大人敢親自去見這些流民。他作為地方官,如果吳仁雄在他的大涼城出了什麽意外,那他真是吃不了兜著走了。趙金才再次叩首道:“吳大人,您有什麽話,讓下官去傳達便可。您親自去的話,萬一有個什麽閃失,下官難辭其咎啊!”
吳仁雄不以為然,他大步向門口走去,說道:“本欽差給他們帶來了糧食,讓他們一家老小糊口,難道他們還要對本欽差發難不成!不必再說了,頭前帶路吧!”
大涼城府衙內,三名來自不同地方的災民代表恭恭敬敬的跪在堂前。吳仁雄喝了口茶水,不慌不忙的問道:“我就是吳仁雄,你們要見本欽差所為何事?”
一名中年壯漢拱手說道:“大老爺明鑒,小人是天寶郡人士,家中良田顆粒無收,隻得靠官府的救濟糧度日。前幾日還好,官府每日三次施粥,雖說吃不飽但總算有口吃的。但最近幾日三次改成了兩次,粥也比原來稀了許多,碗中幾乎看不見什麽米粒。長此以往,家中的老人孩子怕是要挨不過去了!”
話剛說完,一個隻有十四五歲的少年高聲說道:“我是隴原郡的,郡守大人讓我們每日給他家修建庭院才給我們吃朝廷的救濟糧。本來就餓的吃不飽肚子,哪來的力氣幹活兒,這事大老爺您管不管?”
身側一位年長的老人接著說道:“老朽就是這大梁郡人士,本是乞討為生,如今災年討不到吃的便也隻能靠官府施粥度日。最近一些時日,老朽發現官府所施的粥裏麵摻了不少白色的砂石,實難分辨,老朽本就不多的牙齒都被硌掉了兩顆。這樣的飯食吃到腹中後也是時感疼痛,還望大老爺明察!”
聽完這老朽之言,趙金才嚇的冷汗直流,他怒目道:“你們這些大膽刁民,在這裏汙蔑朝廷命官!此次賑災,乃是陛下下旨由欽差吳大人親自操辦,怎會有你們說的這些齷齪事!來呀,都給我轟走!”
言罷,趙金才連忙給手下的衙役使了個眼色。這些衙役們心領神會,當即就要驅趕這幾人和門外的一眾流民。吳仁雄聽完幾人的陳述後也是大為震驚,但是表麵上他還是十分的鎮靜。他擺手叫住了即將動手的眾衙役,對堂下的幾位災民說道:“你們所說之事本欽差記下了,爾等且先迴去,容我慢慢查來。”
言罷,吳仁雄在趙金才的陪同下迴到了自己的府邸。一路上趙金才還在不停的跟吳仁雄保證絕無方才那位老者所說的米中摻沙之事。吳仁雄也微笑著讓趙金才放心,並囑咐他近日再換兩個絕色佳人過來。言罷,吳仁雄頭也不迴的鑽進了溫柔鄉,趙金才這才心中稍安,自己也迴府休息了。
趙金才不知道的是,他剛走吳仁雄便派人去尋找剛才的那三名災民代表。他雖然好色,但不傻。此次賑災關係到他的仕途,如果這些災民鬧到京城去,自己不僅仕途保不住,腦袋都可能保不住。
趙燕吉見狀便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漲價。將原來的溢價一成改成了溢價兩成。告示一出,大營郡的糧商們各個兩眼放光,仿佛萬貫家財正在向他們招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般的聯係各自的進糧渠道去了。
盡管官府這幾日收糧一直是公平買賣,但為了謹慎起見,四大糧商的當家人第二次在趙萬錢的家中開會商議對策。
李十鬥感慨道:“溢價兩成!這京城來的人就是大手筆,不差錢!早知道這樣,前些時日我就少賣一些,留到現在再賣賺的更多!”
陳家家主陳伍六問道:“不瞞各位,我陳家已將大半的庫存賣給了官府。各位家主,想必也差不多吧?”
其餘三位家主紛紛點頭,趙萬錢說道:“我趙家倒是庫存還有半數,兩成的溢價,也算是一筆好買賣。”
王家家主王有田搖頭擺手道:“我看事情沒那麽簡單,我大概給這位欽差大人算了一下。連續這麽多日收糧,他帶來的銀子應該至少花去了大半。此時他為了收更多的糧食又漲了一成的價格,怕是銀子不夠啊!”
言罷,其餘的三位家主也沉默了。許久過後,趙萬錢才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等等看,說不定官府過幾日又要漲一成。到時再賣也不遲嘛。”
兩日後,四大糧商並未等到再次漲價的消息,反而從京城方向來了一個重兵押運的車隊,浩浩蕩蕩的進了大營郡城,直達欽差趙大人的府邸。
四大糧商留在欽差府邸門口打探消息的人,如實的將消息匯報給了各自的家主。對此事,四大家主得出了一致結論:毫無疑問朝廷又送銀子來了。事已至此,各家主便再也沒有疑慮,都準備甩開膀子大幹一場。
雍州,大涼城。吳仁雄依舊在知府趙大人給他準備的溫柔鄉裏纏綿。至於女主人嘛,自然是早就換過兩茬了。
這日傍晚,天還沒有全黑。想必是前些時日操勞過度,吳仁雄早早的睡下了。一炷香的功夫屋中便是鼾聲大作,可見他確實是累得夠嗆。
就在此時,大涼城知府趙金才慌慌張張的跑進了院門。雖然看見屋子裏已經熄了燈,此時的他也管不了那麽多了,一邊砸門一邊高聲說道:“欽差大人,不好啦!有流民鬧事,您快去看看吧!”
吳仁雄剛睡著就被吵醒,本來想發作一通。聽到趙金才所說的話之後,也是震驚不已,連忙穿上衣服出了屋子。
趙金才見吳仁雄出來了,噗通一聲直接跪倒在地說道:“吳大人,不知怎的雍州各地的一些災民,知道欽差大人您在我們大涼城後都趕來了,此刻正圍著我大梁府衙,要求見您呢!”
吳仁雄聽完也甚是詫異,他自認為賑災糧發往各地後,災情便能得到控製。災民老老實實的吃著賑災糧等到災情結束自己便可迴京複命了。沒想到此時卻有這麽多的災民跑到大梁城要見自己。
一股無名的恐慌情緒湧上了這位欽差大人的心頭,但來自京城的優越感又使他很快的冷靜了下來。畢竟自己是欽差,萬不能讓這些地方官小看了朝廷的威嚴。
打定主意之後,吳仁雄壯著膽子說道:“趙大人帶路,本欽差親自會一會他們。”
趙金才沒想到這欽差大人敢親自去見這些流民。他作為地方官,如果吳仁雄在他的大涼城出了什麽意外,那他真是吃不了兜著走了。趙金才再次叩首道:“吳大人,您有什麽話,讓下官去傳達便可。您親自去的話,萬一有個什麽閃失,下官難辭其咎啊!”
吳仁雄不以為然,他大步向門口走去,說道:“本欽差給他們帶來了糧食,讓他們一家老小糊口,難道他們還要對本欽差發難不成!不必再說了,頭前帶路吧!”
大涼城府衙內,三名來自不同地方的災民代表恭恭敬敬的跪在堂前。吳仁雄喝了口茶水,不慌不忙的問道:“我就是吳仁雄,你們要見本欽差所為何事?”
一名中年壯漢拱手說道:“大老爺明鑒,小人是天寶郡人士,家中良田顆粒無收,隻得靠官府的救濟糧度日。前幾日還好,官府每日三次施粥,雖說吃不飽但總算有口吃的。但最近幾日三次改成了兩次,粥也比原來稀了許多,碗中幾乎看不見什麽米粒。長此以往,家中的老人孩子怕是要挨不過去了!”
話剛說完,一個隻有十四五歲的少年高聲說道:“我是隴原郡的,郡守大人讓我們每日給他家修建庭院才給我們吃朝廷的救濟糧。本來就餓的吃不飽肚子,哪來的力氣幹活兒,這事大老爺您管不管?”
身側一位年長的老人接著說道:“老朽就是這大梁郡人士,本是乞討為生,如今災年討不到吃的便也隻能靠官府施粥度日。最近一些時日,老朽發現官府所施的粥裏麵摻了不少白色的砂石,實難分辨,老朽本就不多的牙齒都被硌掉了兩顆。這樣的飯食吃到腹中後也是時感疼痛,還望大老爺明察!”
聽完這老朽之言,趙金才嚇的冷汗直流,他怒目道:“你們這些大膽刁民,在這裏汙蔑朝廷命官!此次賑災,乃是陛下下旨由欽差吳大人親自操辦,怎會有你們說的這些齷齪事!來呀,都給我轟走!”
言罷,趙金才連忙給手下的衙役使了個眼色。這些衙役們心領神會,當即就要驅趕這幾人和門外的一眾流民。吳仁雄聽完幾人的陳述後也是大為震驚,但是表麵上他還是十分的鎮靜。他擺手叫住了即將動手的眾衙役,對堂下的幾位災民說道:“你們所說之事本欽差記下了,爾等且先迴去,容我慢慢查來。”
言罷,吳仁雄在趙金才的陪同下迴到了自己的府邸。一路上趙金才還在不停的跟吳仁雄保證絕無方才那位老者所說的米中摻沙之事。吳仁雄也微笑著讓趙金才放心,並囑咐他近日再換兩個絕色佳人過來。言罷,吳仁雄頭也不迴的鑽進了溫柔鄉,趙金才這才心中稍安,自己也迴府休息了。
趙金才不知道的是,他剛走吳仁雄便派人去尋找剛才的那三名災民代表。他雖然好色,但不傻。此次賑災關係到他的仕途,如果這些災民鬧到京城去,自己不僅仕途保不住,腦袋都可能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