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鴻與縣令交談著,注意力卻一直放在皇帝身上,見狀低聲問道:“怎麽了?”
燕雲瀟說:“要吃那個。”
林鴻順著他的視線望過去,那是一盤極辣的油爆鱔魚。皇帝平日連不辣的青椒都很少吃,更是嫌棄鱔魚長得醜,如此又醜又辣的鱔魚吃下去,皇帝非得嗆著不可。
燕雲瀟堅持又道:“要吃。”
林鴻望入他的眼睛,發現他目光迷離,沒有焦距,顯然是喝醉了,便夾起一塊細長的黃瓜放入他的碗中,哄道:“吃吧,但隻許吃一塊。”
燕雲瀟夾起黃瓜吃了,迴味一番後道:“鱔魚也沒有想象的那麽辣。”
林鴻:“……”
這是完全醉了。
林鴻讓小鄧子先扶著皇帝上馬車,向縣令告辭。
縣令忙道:“天色還早,師爺不如留下,與本縣一同提審那婢女。”
林鴻道:“婢女今日受刺激太大,讓她冷靜一晚,明日再提審也不遲。我要迴去給少爺暖床,先失陪了。”
縣令:“……”
後麵那句話才是你的重點吧?
但縣令麵對朝廷派來的大人,當然不能說什麽,隻好送他離開了。
迴到小院,林鴻打來熱水伺候燕雲瀟梳洗,換上寢衣後,燕雲瀟卻不肯睡覺,鬧著要批奏折。
林鴻隻好拿來紙筆,又研了些墨,燕雲瀟大馬金刀地一站,執筆揮毫,大書四字。林鴻湊上去一看:鱔魚可食。
林鴻:“……”
他哄道:“皇上累了,先休息,明日再批奏折,可好?”
燕雲瀟把筆一扔,口齒清晰地道:“要吃栗子糕,熱的,新鮮的。”
他神色沉靜,步履穩定,要是林鴻不了解他,會以為他還清醒著。可林鴻恰恰是這世上最了解他的人,知他已醉得不輕,忙哄道:“該休息了,現在吃容易積食,明兒一早吃好不好?”
燕雲瀟也不反駁,隻站著不動,靜靜地望著他。
林鴻哪裏招架得住這樣的眼神,立刻繳械投降:“好好好,皇上先去床上躺一會兒,我馬上去做,可好?”
燕雲瀟卻不肯:“帶我去。”他要確保林鴻不會偷工減料。
兩人來到廚房,林鴻把栗子去殼洗淨,放入蒸屜中,燒火蒸熟。燕雲瀟在旁邊戳戳蒸屜、摸摸點心碟,又把玩搗幹桂花的鐵杵。林鴻怕他拿不穩被鐵杵砸到,忙伸手去接,燕雲瀟卻不給,兩根手指將幾斤重的鐵杵轉出了殘影,得意地衝林鴻挑挑眉。
……然後,鐵杵打滑飛了出去,林鴻麵不改色地截住:“好了寶貝,馬上可以吃了,去桌邊坐著,好不好?”
燕雲瀟思索了一會兒,答應了。
吃完栗子糕,林鴻終於哄著燕雲瀟睡下。
睡了兩個多時辰,燕雲瀟醒了過來,窗外夜色正深。
林鴻正在看文書,遞了一盞溫熱的茶水過去,燕雲瀟慢慢喝下,聲音有些沙啞:“怎麽不睡?”
“睡過了,估摸著你這個時辰會醒,我便提前醒來。”林鴻笑道,“酒醒了?”
燕雲瀟道:“估摸?”
林鴻道:“上迴在禦林軍營地,上上迴在禦花園,你酒醉後,便是兩個時辰左右會醒來。”
燕雲瀟還不太清醒,下意識地重複:“兩個時辰?”
“皇上不記得了?那年皇上邀後宮美妾,在禦花園舉辦‘百美宴’,子時已過還不肯睡覺,若非我來接,皇上還萬萬不肯走。”
燕雲瀟神色迷蒙地望著他。
林鴻道:“皇上還送了我一顆夜明珠。”
燕雲瀟神色一動,顯然已經想起來了,卻嘴硬道:“胡謅什麽呢?”
林鴻當即拿過荷包,從裏麵掏出一顆夜明珠來,語氣很受傷:“皇上看看熟悉否?”
燕雲瀟:“……”
“荷包裏還裝了什麽?”
林鴻又從荷包中掏出一塊玉佩:“那迴你從天香樓出來,又累又餓,我接你迴府做飯給你吃,走之前你還問我可不可以打包栗子糕。我送你上馬車,許是覺得不能欠我的,你送了我這塊玉佩。”
“還有這個。”林鴻拿出一小塊夢香,“你命下人送到我府上的,想借此要挾我,真聰明呢。還記得嗎?”
燕雲瀟有著過目不忘的記憶,林鴻一說他便記起了。剛想說什麽,卻見林鴻又拿出了一個鼓鼓囊囊的荷包,這下子不用說他也知道裏麵裝的什麽。
“愛卿。”燕雲瀟先發製人,“你要是敢打開這個,明日一早,你就可以卷鋪蓋走人了。”
林鴻從善如流地收起裝金葉子的荷包,又道:“你方才問我怎麽估摸得這麽準,上迴在禦林軍營地,你酒醉後和一風塵男子同臥一榻——那迴也是兩個時辰便醒了。”
燕雲瀟還未完全清醒,木然地盯著他。林鴻見他神色呆愣,表情空茫,頗有些癡癡的,不覺又是一陣心動,湊上去親他。
寢衣微亂,林鴻一路向下吻去,最後跪在地上。
燕雲瀟感官遲鈍,後知後覺地抓住了林鴻的肩頭,口中卻道:“珍珠項鏈——那婦人會不會在暗示,兇手是拿念珠的和尚?”
林鴻:“……”
他稍一用力,燕雲瀟終於迴過神來,低低地驚叫出聲。
林鴻抬起頭,無奈道:“寶貝,這個時候談案子,你讓我很沒有成就感。”
燕雲瀟軟在床上,還偏偏和他對著幹,微喘著道:“我明日去那和尚處喝茶。”
“不行。”林鴻正色道,“若他真是兇手,你此去有危險。”
察覺到自己語氣生硬,林鴻又補充道:“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你是師爺,你去,便打草驚蛇了。”燕雲瀟道,“你去縣衙提審那婢女,我去會會那和尚。怎麽,你認為我沒有防身本事不成?”
林鴻立刻放軟了聲音:“當然不是。我隻是擔心你,怕你遭到暗算。既如此,讓藍衛陪你去,結束後我去接你,可好?”
這倒是可以商量,燕雲瀟答應了:“行。”
翌日,南湖寺禪房。
空念方丈摸出一個小檀木盒,拈了一小撮茶葉,放入壺中,笑道:“老衲這茶是東海那邊買來的,隻剩一點了,若非貴客來訪,平日裏絕不舍得喝。”
“榮幸。”燕雲瀟道。
空念方丈從火爐上拎起水壺,燕雲瀟長腿一伸,方丈反應不及,被絆得直直往前撲,燕雲瀟握住他的手腕,指尖一拂,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不動聲色地掩藏住。
電光火石之間,燕雲瀟在方丈膝蓋處一頂,助他站穩,又伸手截住即將委地的水壺,從容地放到桌上:“方丈小心。”
一切發生得太快,空念方丈站在原地,茫然地摸了摸佛珠。
“大師,請吧。”燕雲瀟道。
空念方丈誦了聲佛號,歉意道:“老衲眼目昏花,多謝公子出手相幫。”
燕雲瀟大言不慚:“不必謝,泡盞好茶來。”
黑暗中的小鄧子暗笑出聲。
方丈跪坐於蒲席上,神情肅穆地開始泡茶,溫盞,醒茶,注水,出湯。
燕雲瀟不動聲色地打量起四周。禪房布置非常簡潔,一桌二椅,一座香案,香案上擺著一個五足蛇紋香爐,正燃著沉香。桌上放著一篇正在抄的佛經。
“公子,請用茶。”
燕雲瀟端起茶盞,掃了一眼佛經:“懺悔經?方丈是想為誰贖罪?又是為何懺悔?”
空念方丈道:“浮於塵世,人人罪孽深重,既為己,也為人。”
又閑話了幾句,燕雲瀟起身告辭,空念方丈送到門口。
林鴻已在寺外等待,見燕雲瀟完好無損地出來,鬆了口氣。
燕雲瀟好笑道:“做什麽呢?”
上了馬車,林鴻才開口道:“提審已結束,那女子阿花說,她在閣樓下看見男主人在二樓自縊身亡。”
“看見?”
林鴻意味深長地說:“她看見男主人將腦袋套進繩索,踢開矮凳。”
燕雲瀟笑道:“這不扯謊嗎?在樓下仰觀二樓,又怎能看見人踢開矮凳?”
“所以我讓縣令再審,用了些手段,阿花改口說記錯了,是在二樓看見的,並非樓下。”
燕雲瀟搖了搖頭:“滿口謊言,你怎麽想?”
林鴻簡潔地說:“她是兇手一夥的。不隻是她,先前的十三戶人家裏的‘幸存者’,也都是兇手一夥的。裏應外合,為兇手行便利,事後又幫助遮掩,所以至今毫無線索。”
“能找到那些人嗎?”
林鴻搖頭:“縣令說他們受的刺激太大,不願留在本縣,事發後全搬走了,杳無音訊。”
有藍衛在,想找到那些搬走的人並非難事,但兩人都不喜繞圈,力求直擊弱點,一舉抓獲兇手。
燕雲瀟喝了口茶,想起禪房裏那盞上好的東海茶,道:“空念方丈全無內力,兇手不是他。”他話音一轉:“不過他與兇手脫不了幹係——你之前說,房中少了個五足香爐,看看是不是這個?”
他略一沉吟,下筆如流水,畫出了禪房中的五足蛇紋香爐,重點勾勒了五條腿的形狀。
林鴻一看,立刻道:“對。”
那日在曹家遇害的屋宅中,他仔細看過每一處。佛堂香案久未擦拭,落了一層厚灰,灰上五個梅花狀的空白,像是香爐久置的印痕。
市上的香爐多為三足,五足的已很少見,更別說梅花形的五足。
燕雲瀟道:“遇害曹家剛少了個五足香爐,空念方丈的禪房就多出個相同的,未免太過巧合。”
林鴻細細端詳著爐身的蛇紋,肯定地說:“這是東海那邊的樣式,那年我去東海集會尋覓解藥,見過這樣的花紋。”
“空念方丈泡的茶,也是東海那邊的。”
燕雲瀟皺眉道:“他本不必提,可恰恰提了這麽一句。”
說話間,馬車已到了府邸外。
兩人下了馬車,來到前廳,藍衛呈上一份文書。
燕雲瀟接過,很快讀完,笑著遞給林鴻:“原來如此。”
兩人身份地位不同,想問題的角度自然與縣令那一行人不同。縣衙查案從小處入手,力求找到蛛絲馬跡,追索兇手。可燕雲瀟一聽聞此案,注意到的卻是遇害人的身份。十三戶人家都是富甲一方的商賈,這已是足夠明顯的線索。
藍衛呈上的,是二十年來本縣商界發生的大事。
十八年前,一位從東海渡來的外商來到本縣。他出生在海外的小島上,在海上打拚二十餘年,挖到了海盜埋藏的一筆巨額寶藏,發了大財。他帶著巨資來到湖州,靠著手中的錢財,做些布帛、絲綢、擺件的買賣,很快一躍成為當地的大商賈。
燕雲瀟說:“要吃那個。”
林鴻順著他的視線望過去,那是一盤極辣的油爆鱔魚。皇帝平日連不辣的青椒都很少吃,更是嫌棄鱔魚長得醜,如此又醜又辣的鱔魚吃下去,皇帝非得嗆著不可。
燕雲瀟堅持又道:“要吃。”
林鴻望入他的眼睛,發現他目光迷離,沒有焦距,顯然是喝醉了,便夾起一塊細長的黃瓜放入他的碗中,哄道:“吃吧,但隻許吃一塊。”
燕雲瀟夾起黃瓜吃了,迴味一番後道:“鱔魚也沒有想象的那麽辣。”
林鴻:“……”
這是完全醉了。
林鴻讓小鄧子先扶著皇帝上馬車,向縣令告辭。
縣令忙道:“天色還早,師爺不如留下,與本縣一同提審那婢女。”
林鴻道:“婢女今日受刺激太大,讓她冷靜一晚,明日再提審也不遲。我要迴去給少爺暖床,先失陪了。”
縣令:“……”
後麵那句話才是你的重點吧?
但縣令麵對朝廷派來的大人,當然不能說什麽,隻好送他離開了。
迴到小院,林鴻打來熱水伺候燕雲瀟梳洗,換上寢衣後,燕雲瀟卻不肯睡覺,鬧著要批奏折。
林鴻隻好拿來紙筆,又研了些墨,燕雲瀟大馬金刀地一站,執筆揮毫,大書四字。林鴻湊上去一看:鱔魚可食。
林鴻:“……”
他哄道:“皇上累了,先休息,明日再批奏折,可好?”
燕雲瀟把筆一扔,口齒清晰地道:“要吃栗子糕,熱的,新鮮的。”
他神色沉靜,步履穩定,要是林鴻不了解他,會以為他還清醒著。可林鴻恰恰是這世上最了解他的人,知他已醉得不輕,忙哄道:“該休息了,現在吃容易積食,明兒一早吃好不好?”
燕雲瀟也不反駁,隻站著不動,靜靜地望著他。
林鴻哪裏招架得住這樣的眼神,立刻繳械投降:“好好好,皇上先去床上躺一會兒,我馬上去做,可好?”
燕雲瀟卻不肯:“帶我去。”他要確保林鴻不會偷工減料。
兩人來到廚房,林鴻把栗子去殼洗淨,放入蒸屜中,燒火蒸熟。燕雲瀟在旁邊戳戳蒸屜、摸摸點心碟,又把玩搗幹桂花的鐵杵。林鴻怕他拿不穩被鐵杵砸到,忙伸手去接,燕雲瀟卻不給,兩根手指將幾斤重的鐵杵轉出了殘影,得意地衝林鴻挑挑眉。
……然後,鐵杵打滑飛了出去,林鴻麵不改色地截住:“好了寶貝,馬上可以吃了,去桌邊坐著,好不好?”
燕雲瀟思索了一會兒,答應了。
吃完栗子糕,林鴻終於哄著燕雲瀟睡下。
睡了兩個多時辰,燕雲瀟醒了過來,窗外夜色正深。
林鴻正在看文書,遞了一盞溫熱的茶水過去,燕雲瀟慢慢喝下,聲音有些沙啞:“怎麽不睡?”
“睡過了,估摸著你這個時辰會醒,我便提前醒來。”林鴻笑道,“酒醒了?”
燕雲瀟道:“估摸?”
林鴻道:“上迴在禦林軍營地,上上迴在禦花園,你酒醉後,便是兩個時辰左右會醒來。”
燕雲瀟還不太清醒,下意識地重複:“兩個時辰?”
“皇上不記得了?那年皇上邀後宮美妾,在禦花園舉辦‘百美宴’,子時已過還不肯睡覺,若非我來接,皇上還萬萬不肯走。”
燕雲瀟神色迷蒙地望著他。
林鴻道:“皇上還送了我一顆夜明珠。”
燕雲瀟神色一動,顯然已經想起來了,卻嘴硬道:“胡謅什麽呢?”
林鴻當即拿過荷包,從裏麵掏出一顆夜明珠來,語氣很受傷:“皇上看看熟悉否?”
燕雲瀟:“……”
“荷包裏還裝了什麽?”
林鴻又從荷包中掏出一塊玉佩:“那迴你從天香樓出來,又累又餓,我接你迴府做飯給你吃,走之前你還問我可不可以打包栗子糕。我送你上馬車,許是覺得不能欠我的,你送了我這塊玉佩。”
“還有這個。”林鴻拿出一小塊夢香,“你命下人送到我府上的,想借此要挾我,真聰明呢。還記得嗎?”
燕雲瀟有著過目不忘的記憶,林鴻一說他便記起了。剛想說什麽,卻見林鴻又拿出了一個鼓鼓囊囊的荷包,這下子不用說他也知道裏麵裝的什麽。
“愛卿。”燕雲瀟先發製人,“你要是敢打開這個,明日一早,你就可以卷鋪蓋走人了。”
林鴻從善如流地收起裝金葉子的荷包,又道:“你方才問我怎麽估摸得這麽準,上迴在禦林軍營地,你酒醉後和一風塵男子同臥一榻——那迴也是兩個時辰便醒了。”
燕雲瀟還未完全清醒,木然地盯著他。林鴻見他神色呆愣,表情空茫,頗有些癡癡的,不覺又是一陣心動,湊上去親他。
寢衣微亂,林鴻一路向下吻去,最後跪在地上。
燕雲瀟感官遲鈍,後知後覺地抓住了林鴻的肩頭,口中卻道:“珍珠項鏈——那婦人會不會在暗示,兇手是拿念珠的和尚?”
林鴻:“……”
他稍一用力,燕雲瀟終於迴過神來,低低地驚叫出聲。
林鴻抬起頭,無奈道:“寶貝,這個時候談案子,你讓我很沒有成就感。”
燕雲瀟軟在床上,還偏偏和他對著幹,微喘著道:“我明日去那和尚處喝茶。”
“不行。”林鴻正色道,“若他真是兇手,你此去有危險。”
察覺到自己語氣生硬,林鴻又補充道:“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你是師爺,你去,便打草驚蛇了。”燕雲瀟道,“你去縣衙提審那婢女,我去會會那和尚。怎麽,你認為我沒有防身本事不成?”
林鴻立刻放軟了聲音:“當然不是。我隻是擔心你,怕你遭到暗算。既如此,讓藍衛陪你去,結束後我去接你,可好?”
這倒是可以商量,燕雲瀟答應了:“行。”
翌日,南湖寺禪房。
空念方丈摸出一個小檀木盒,拈了一小撮茶葉,放入壺中,笑道:“老衲這茶是東海那邊買來的,隻剩一點了,若非貴客來訪,平日裏絕不舍得喝。”
“榮幸。”燕雲瀟道。
空念方丈從火爐上拎起水壺,燕雲瀟長腿一伸,方丈反應不及,被絆得直直往前撲,燕雲瀟握住他的手腕,指尖一拂,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不動聲色地掩藏住。
電光火石之間,燕雲瀟在方丈膝蓋處一頂,助他站穩,又伸手截住即將委地的水壺,從容地放到桌上:“方丈小心。”
一切發生得太快,空念方丈站在原地,茫然地摸了摸佛珠。
“大師,請吧。”燕雲瀟道。
空念方丈誦了聲佛號,歉意道:“老衲眼目昏花,多謝公子出手相幫。”
燕雲瀟大言不慚:“不必謝,泡盞好茶來。”
黑暗中的小鄧子暗笑出聲。
方丈跪坐於蒲席上,神情肅穆地開始泡茶,溫盞,醒茶,注水,出湯。
燕雲瀟不動聲色地打量起四周。禪房布置非常簡潔,一桌二椅,一座香案,香案上擺著一個五足蛇紋香爐,正燃著沉香。桌上放著一篇正在抄的佛經。
“公子,請用茶。”
燕雲瀟端起茶盞,掃了一眼佛經:“懺悔經?方丈是想為誰贖罪?又是為何懺悔?”
空念方丈道:“浮於塵世,人人罪孽深重,既為己,也為人。”
又閑話了幾句,燕雲瀟起身告辭,空念方丈送到門口。
林鴻已在寺外等待,見燕雲瀟完好無損地出來,鬆了口氣。
燕雲瀟好笑道:“做什麽呢?”
上了馬車,林鴻才開口道:“提審已結束,那女子阿花說,她在閣樓下看見男主人在二樓自縊身亡。”
“看見?”
林鴻意味深長地說:“她看見男主人將腦袋套進繩索,踢開矮凳。”
燕雲瀟笑道:“這不扯謊嗎?在樓下仰觀二樓,又怎能看見人踢開矮凳?”
“所以我讓縣令再審,用了些手段,阿花改口說記錯了,是在二樓看見的,並非樓下。”
燕雲瀟搖了搖頭:“滿口謊言,你怎麽想?”
林鴻簡潔地說:“她是兇手一夥的。不隻是她,先前的十三戶人家裏的‘幸存者’,也都是兇手一夥的。裏應外合,為兇手行便利,事後又幫助遮掩,所以至今毫無線索。”
“能找到那些人嗎?”
林鴻搖頭:“縣令說他們受的刺激太大,不願留在本縣,事發後全搬走了,杳無音訊。”
有藍衛在,想找到那些搬走的人並非難事,但兩人都不喜繞圈,力求直擊弱點,一舉抓獲兇手。
燕雲瀟喝了口茶,想起禪房裏那盞上好的東海茶,道:“空念方丈全無內力,兇手不是他。”他話音一轉:“不過他與兇手脫不了幹係——你之前說,房中少了個五足香爐,看看是不是這個?”
他略一沉吟,下筆如流水,畫出了禪房中的五足蛇紋香爐,重點勾勒了五條腿的形狀。
林鴻一看,立刻道:“對。”
那日在曹家遇害的屋宅中,他仔細看過每一處。佛堂香案久未擦拭,落了一層厚灰,灰上五個梅花狀的空白,像是香爐久置的印痕。
市上的香爐多為三足,五足的已很少見,更別說梅花形的五足。
燕雲瀟道:“遇害曹家剛少了個五足香爐,空念方丈的禪房就多出個相同的,未免太過巧合。”
林鴻細細端詳著爐身的蛇紋,肯定地說:“這是東海那邊的樣式,那年我去東海集會尋覓解藥,見過這樣的花紋。”
“空念方丈泡的茶,也是東海那邊的。”
燕雲瀟皺眉道:“他本不必提,可恰恰提了這麽一句。”
說話間,馬車已到了府邸外。
兩人下了馬車,來到前廳,藍衛呈上一份文書。
燕雲瀟接過,很快讀完,笑著遞給林鴻:“原來如此。”
兩人身份地位不同,想問題的角度自然與縣令那一行人不同。縣衙查案從小處入手,力求找到蛛絲馬跡,追索兇手。可燕雲瀟一聽聞此案,注意到的卻是遇害人的身份。十三戶人家都是富甲一方的商賈,這已是足夠明顯的線索。
藍衛呈上的,是二十年來本縣商界發生的大事。
十八年前,一位從東海渡來的外商來到本縣。他出生在海外的小島上,在海上打拚二十餘年,挖到了海盜埋藏的一筆巨額寶藏,發了大財。他帶著巨資來到湖州,靠著手中的錢財,做些布帛、絲綢、擺件的買賣,很快一躍成為當地的大商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