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裏,嵇宜安的思緒已經飄去了極遠之處,恍惚間他看見一間陰暗的密室,密室裏好像有人赤著上身,背上鞭痕斑駁,鮮血淋漓。
地上倒著幾人的屍體,那人似乎已經精疲力竭,長發淩亂垂下,混著粘稠的血,然而驟然抬起頭的那雙眼卻發著亮,直直地盯著他。
嵇宜安猛然一愣,看見那人分明是阮少遊。
“等我。”
他好像聽見阮少遊這樣說道。
身後有人帶著燙得發紅的烙鐵走上來,走到阮少遊的麵前。
嵇宜安瞳孔一縮,就要衝上去,然而他的身子卻徑直穿過了阮少遊,隻聽見一聲壓抑的悶哼,接著帶著皮肉燒焦的氣息,那發紅的烙鐵直直烙在阮少遊的背上,那壓抑的悶哼逐漸隱忍不住,成了咬出牙關的哀嚎。
嵇宜安一次次想要撲上去,卻無濟於事,直到許久後那烙鐵拿開,烙下的,赫然是個“文”字。
文鱗樓的文。
“轟”一聲,嵇宜安的腦袋仿佛嗡嗡作響,他攥緊拳頭想要再一次衝上去,然而卻好像有吸力將他拉迴,任他怎麽掙紮也無濟於事。
猛然間,嵇宜安從床上坐起來,冷汗涔涔。
他環顧四周,低頭看了下自己的手,還有一種夢醒了的不真實感,叫他懷疑這是否真的隻是一場噩夢。
直到手腕上那道割傷的刺痛感將他拉迴現實。
“我給你用了一種蠱蟲,叫做夢生蠱,”簾子外,傳來一道聲音道,“這種蠱十分有趣,傳說用了此蠱的人,會做一場清明夢,在夢中與自己最想見的人重逢……”
“是何人在外麵?”
“瞧你這樣,像是夢到了。”
簾子拉開,嵇宜安蒼白著臉抬起頭來,對上秦守帶著幾分笑意的臉。嵇仁給過他畫像,以至於他一眼就認出來。
“在下秦守。”
“秦神醫”嵇宜安嘴唇翕動著,想說些什麽。
“叫秦守就是,神醫那二字不必提。”秦守擺擺手,往外走去,“你先前毒發昏過去了,可有印象?這夢生蠱隻能暫緩毒性,但你想要解毒,卻還要用別的法子。”
嵇宜安從床榻上下來,稍恢複些氣力,抬手拿起一旁長衫穿上,一瘸一拐地跟上腳步。他隻想知道這夢中的景象是否是真實的。
“假作真時真亦假,”秦守聞言搖搖頭,“不必深究。”
“可夢中之人是我極重要之人,不能有失”
“你夢到了什麽?”
“我夢到……他被人在後背烙下烙印,好像還能聞到皮肉燒焦的氣息,”嵇宜安欲言又止,“我怕他出事。”
秦守目光一頓,上下打量了眼嵇宜安,正想說什麽,幾位道長就端著甜湯過來了。
嵇宜安於是隻好接過甜湯,沒再當著道長的麵提這些,秦守拍了拍他肩膀,隻說了句夢生蠱也不一定有用,就大步向外走去。
嵇宜安聞言,手攥緊了盛著甜湯的碗,心髒無端開始狂跳起來。
他擔憂地望向窗外,不知道是因為大雪封山才傳不進消息,還是說阮少遊真的出了事。
“少遊……”
許久後,甜湯上浮動的熱氣蒸騰飄散,嵇宜安放下碗來,數算著論刀大會到來的時日。他等不及三月後大會結束的時間了,若衙役清雪後,京城還沒有消息傳來,待到天鶴穀的諸事步入正軌,他就要迴寧京尋阮少遊。
第72章 結局上 劍客難逃
直至兩月後,西北的雪終於停了。
紅梅開在山間枝椏上,人影閃過間,樹枝輕晃,灑下二三消融雪水。
天鶴穀外來往之人絡繹不絕,同仁鏢局的旗號早早掛了上去,隨風飄舞著。從山腳到進穀的路,蜿蜒著的山路上幾乎都是身背大刀的俠客。
年初的時候朝廷下了嘉獎令,褒獎天鶴群俠忠肝義膽,扶危濟困,與此同時天鶴穀要辦大會的消息也經由文麟樓之手傳了出去。眾人一時詫異西北何時多出天鶴穀與文麟樓兩個江湖勢力,然而細究起來,卻發現二者立派久矣。
“天下刀客苦無門派複興者久矣!都說練刀不如練劍,如今江湖上用刀能提起名號的,也不過南寧那群用苗刀換人頭的家夥,”山路上,幾人並肩同行,彼此議論道,“如今朝廷出手嘉獎天鶴穀,揚的也是我刀客聲名,這大會該辦,早該辦了!”
“聽聞穀中所藏刀譜技藝眾多,那些個老道長苦無傳人,這趟來的有不少都是年輕後生。道爺們就讓我等在此切磋技藝,以武會友,擇徒傳承……”
“知道不,”其中一人推搡了下身邊幾人,手指了指前邊幾個南寧影閣打扮的人,“南寧那幫砍人頭的也來了,但被少盟主下了命令,說是大會期間不能出死手。”
“可是嵇宜安,嵇少盟主?”
“正是。”那人抱胸道,“卻不知少盟主是為何故,被江湖中人指摘也要招安了這幫人,若非天鶴穀因他而興,此舉少不得受人詬病。”
走在山路前邊的那幾人似有所感應,半蒙著臉,轉頭來淡淡了眼後邊談論的眾人,一瞬周圍就熄了聲。
南寧影閣的那群殺手,自當初嵇宜安出寧京,就受雇一路追殺他,從華亭追到殷州,直到在王家村被王全得夫婦收拾一頓,他們才有所消停。
江湖中人從來瞧不起做這等買賣的影閣人,也視南寧影閣如同陰暗裏的洪水猛獸,隻因為影閣幹的是髒買賣,拿錢殺人的暗活,即便影閣人用的苗刀刀法流派自成一家,在江湖人眼中也是上不得台麵的陰私,難等大雅之堂。
嵇宜安卻在廣發請帖時,不計前嫌地給南寧送去了一份。
“江湖中人本不該有三六九等之分,拿錢辦事也為應當,因此家師留影閣至今。”嵇宜安在請帖之外,又附信一封道,“隻是廟堂事,本不該入江湖,念閣中眾人也講三分道義,嵇某在此多勸一句,泥塘暗溝,不如白日青天。”
他早已不是剛出寧京的小小劍客,從前嵇宜安醉心劍道,眼中非黑即白,不知為何許多事解無生總是藏著掖著,諱莫如深。
但如今他知道了,朝廷黨爭攪動江湖紛亂,所謂天災人禍、國朝安危從不是那幫人所關注之處,一個在從前的他看來無足輕重的盟主之位,落在官場那幫人眼中,卻成了搖動民心的好工具。
常遠侯爭他,西平黨人就殺他。他想將他手中劍用在該用之處,想要接替師父登上那個位置,就當拿出應有的能力來。
拉攏南寧影閣,是第一步。
於是嵇宜安給影閣最想要的,一個“上桌吃飯”的時機,承認南寧影閣的苗刀功法,等同於認可影閣為江湖正宗門派。
請帖遞到南寧,影閣在收到信後,不日便放出消息,此後,一不株連無辜婦孺,二不聽令廟堂之人,三不殺手持江湖令之人。
不殺嵇宜安。
原本殷州遊俠護民之事就叫嵇宜安的名聲一下如日中天,南寧影閣的消息一出,眾人目光皆都望向西北。仿佛這位梁地劍客在一瞬間聲名鵲起,連著嵇宜安在華亭為救眾俠服下神仙散一事,似乎也被遠在梁地的解無生的推動得四處傳揚。
“如此俠肝義膽,他擔得少盟主之名。”江湖人感慨道。
“你們不知道的事情還多著,當初在成嶺為少年人收屍的也是這位嵇宜安,就是他手持江湖令,號召天下群俠。”
“倘若解大俠退隱之後是由此人接替盟主之位,天下何人不信服?南寧影閣曾追殺他多月,如今他還能一笑泯恩仇,這位嵇少俠定然同嵇仁大俠一般,是大仁大義之輩。”
可笑之前賈家還想借賈皓拜入萬仞山莊的名頭,替他營造出聲勢,再將嵇宜安取而代之,如今一子慢,滿盤皆輸。論刀大會一開,世人至此隻認嵇宜安之名。
“名利皆入囊中的感覺如何?”
嵇宜安負劍立在山頭,看著天鶴穀中的練武場上圍滿了人,鼓聲一陣接著一陣,南寧影閣的人隨同江湖上的遊俠,都入住了廂房之中,重修後的天鶴穀近乎煥然一新。
陸三在他旁邊,倚著樹幹懶散接著道:“這樣的聲名,是多少俠客求一輩子都求不來的。你倒是運氣好,有幾方人上趕著替你造勢。”
“在下還未來得及拜訪殷州刺史,刺史大人倒先來了。”嵇宜安迴過頭,笑了笑。
“你收到的信我看了,武山河確實在我這,當初一別,我也是費了不少勁才找到他,找到的時候奄奄一息,武功都幾乎半廢。”陸三好心情道,“不過如今,倒是將養得差不多了。”
“大哥沒事就好。”嵇宜安吐出一口氣來,“我在殷州已無牽掛那你來殷州,有收獲嗎?”
“尚不可說。”陸三搖搖頭,撐手起身,“不過呢,倒是有個好消息,宋將軍大勝後,常遠侯在聖人麵前替我求了情,恐怕下半年我便可沾著這光重新迴京,也不用待在西北這苦寒之地。”
“苦寒嗎?”嵇宜安微微偏頭問道。
陸三見狀,苦笑著聳了聳肩。“山雨欲來,倒也是難得的清閑之地了。”
當初他以陸元溫之名跳出棋盤外,求的是治世之方,隻是他目之所及好像大廈將傾,百年王朝早已因黨爭而變得搖搖欲墜,粉飾太平。
“我倒是有收到一些其他的消息。”陸三垂頭道。
“什麽?”
“這幾個月來,文麟樓連同暗衛,一直在九州尋南蠱教的蠱母……你說他們尋這樣東西是為什麽?”陸三看向嵇宜安,“上迴你說大雪封山,那麽如今開春,阮少遊,迴你的信了嗎?”
嵇宜安的心猛然漏跳一拍,拳頭悄然緊握。
“他們不會讓你死的,如今你是他們最得意的棋子。”陸三負手道,“那麽如今。阮少掌櫃也是他們的棋子之一了。在明在暗,互相牽製,這世間感情誰又能比你們彼此更深厚他既選了你,他便已經在這棋局中了。”
整整兩個月的消息,寧京都無一封書信傳來。
嵇宜安深吸一口氣,知道如今這局麵已然形成,從此後,迎向他的不再是江湖中的風月俠義,而是朝堂上的血雨腥風。
劍客難逃,而他身為劍客,亦是自願入這局中,從此與人在明在暗,風雨同舟。
“我已備好行囊,”嵇宜安輕輕道,“今日,便迴寧京。”
“去見他嗎?”
“是,去見他。”
劍客難逃,淺淺點個題,這一路其實是嵇宜安從劍客到江湖少盟主的蛻變,也是他入江湖的洗禮。
本書即將完結,之後由朝堂黨爭帶來的腥風血雨包括解無生的故事,可能會在番外接著寫
第73章 劍客難逃 (完)
寧京自入春以後,常下小雨。
不同西北殷州,在這的小雨能連綿不斷地下一天,雨絲灑在人的臉上,帶著細密的涼意,好像能鑽進體膚,滲入皮肉中去一樣。
天下的文麟樓據點皆由暗轉明,薄薄一紙書盡九州事,又細分州報、郡報與縣報,世人也不知這四海消息從何而來,隻知這報上事日日更新,坊間眾人幾乎人手抄錄一份,其上所記也成了茶話談資。
“聽說殷州,宋將軍又勝了,這次打完應該就不用打了吧。”
“梁地那邊鬧了蝗災,上麵說郡王爺連夜進京……”
“這瀾州刺史真該死,竟然敢貪汙!”
酒肆裏吵吵鬧鬧,大都是在聊報上事,民間百姓不知消息從何來,談論間卻頗有指點江山的意味,但一些稍有地位的江湖人卻知,因著這報,江湖中多了座勢力遍布九州的文麟樓。
俠客路見不平之事,上至官員貪汙,下至紈絝強搶民女,皆可告知樓中人,雖說背後之人建立此樓的真實目的大概是把控民心,然而種種舉措卻可窺見那位身在其位之人的仁心義舉。
雖說各項舉措還不成熟,但假以時日,必當連結江湖廟堂,成一件刺破黑暗的利器。
而此刻小雨綿綿,京城高樓中有兩人對席而坐,久別重逢。
“你做得很厲害。”嵇宜安輕輕道。
“恭喜嵇少盟主,論刀大會辦得如此出彩,嵇少盟主的能力也不遑多讓,”對座之人低笑道,仿佛還是那般輕快少年郎,“以及南蠱教的蠱母果然有效,我當初怎麽說,就是死也要幫你將解毒之法尋來,如今算是做到了。”
嵇宜安無奈,搖了搖頭。“你啊……”
“怎麽?”
地上倒著幾人的屍體,那人似乎已經精疲力竭,長發淩亂垂下,混著粘稠的血,然而驟然抬起頭的那雙眼卻發著亮,直直地盯著他。
嵇宜安猛然一愣,看見那人分明是阮少遊。
“等我。”
他好像聽見阮少遊這樣說道。
身後有人帶著燙得發紅的烙鐵走上來,走到阮少遊的麵前。
嵇宜安瞳孔一縮,就要衝上去,然而他的身子卻徑直穿過了阮少遊,隻聽見一聲壓抑的悶哼,接著帶著皮肉燒焦的氣息,那發紅的烙鐵直直烙在阮少遊的背上,那壓抑的悶哼逐漸隱忍不住,成了咬出牙關的哀嚎。
嵇宜安一次次想要撲上去,卻無濟於事,直到許久後那烙鐵拿開,烙下的,赫然是個“文”字。
文鱗樓的文。
“轟”一聲,嵇宜安的腦袋仿佛嗡嗡作響,他攥緊拳頭想要再一次衝上去,然而卻好像有吸力將他拉迴,任他怎麽掙紮也無濟於事。
猛然間,嵇宜安從床上坐起來,冷汗涔涔。
他環顧四周,低頭看了下自己的手,還有一種夢醒了的不真實感,叫他懷疑這是否真的隻是一場噩夢。
直到手腕上那道割傷的刺痛感將他拉迴現實。
“我給你用了一種蠱蟲,叫做夢生蠱,”簾子外,傳來一道聲音道,“這種蠱十分有趣,傳說用了此蠱的人,會做一場清明夢,在夢中與自己最想見的人重逢……”
“是何人在外麵?”
“瞧你這樣,像是夢到了。”
簾子拉開,嵇宜安蒼白著臉抬起頭來,對上秦守帶著幾分笑意的臉。嵇仁給過他畫像,以至於他一眼就認出來。
“在下秦守。”
“秦神醫”嵇宜安嘴唇翕動著,想說些什麽。
“叫秦守就是,神醫那二字不必提。”秦守擺擺手,往外走去,“你先前毒發昏過去了,可有印象?這夢生蠱隻能暫緩毒性,但你想要解毒,卻還要用別的法子。”
嵇宜安從床榻上下來,稍恢複些氣力,抬手拿起一旁長衫穿上,一瘸一拐地跟上腳步。他隻想知道這夢中的景象是否是真實的。
“假作真時真亦假,”秦守聞言搖搖頭,“不必深究。”
“可夢中之人是我極重要之人,不能有失”
“你夢到了什麽?”
“我夢到……他被人在後背烙下烙印,好像還能聞到皮肉燒焦的氣息,”嵇宜安欲言又止,“我怕他出事。”
秦守目光一頓,上下打量了眼嵇宜安,正想說什麽,幾位道長就端著甜湯過來了。
嵇宜安於是隻好接過甜湯,沒再當著道長的麵提這些,秦守拍了拍他肩膀,隻說了句夢生蠱也不一定有用,就大步向外走去。
嵇宜安聞言,手攥緊了盛著甜湯的碗,心髒無端開始狂跳起來。
他擔憂地望向窗外,不知道是因為大雪封山才傳不進消息,還是說阮少遊真的出了事。
“少遊……”
許久後,甜湯上浮動的熱氣蒸騰飄散,嵇宜安放下碗來,數算著論刀大會到來的時日。他等不及三月後大會結束的時間了,若衙役清雪後,京城還沒有消息傳來,待到天鶴穀的諸事步入正軌,他就要迴寧京尋阮少遊。
第72章 結局上 劍客難逃
直至兩月後,西北的雪終於停了。
紅梅開在山間枝椏上,人影閃過間,樹枝輕晃,灑下二三消融雪水。
天鶴穀外來往之人絡繹不絕,同仁鏢局的旗號早早掛了上去,隨風飄舞著。從山腳到進穀的路,蜿蜒著的山路上幾乎都是身背大刀的俠客。
年初的時候朝廷下了嘉獎令,褒獎天鶴群俠忠肝義膽,扶危濟困,與此同時天鶴穀要辦大會的消息也經由文麟樓之手傳了出去。眾人一時詫異西北何時多出天鶴穀與文麟樓兩個江湖勢力,然而細究起來,卻發現二者立派久矣。
“天下刀客苦無門派複興者久矣!都說練刀不如練劍,如今江湖上用刀能提起名號的,也不過南寧那群用苗刀換人頭的家夥,”山路上,幾人並肩同行,彼此議論道,“如今朝廷出手嘉獎天鶴穀,揚的也是我刀客聲名,這大會該辦,早該辦了!”
“聽聞穀中所藏刀譜技藝眾多,那些個老道長苦無傳人,這趟來的有不少都是年輕後生。道爺們就讓我等在此切磋技藝,以武會友,擇徒傳承……”
“知道不,”其中一人推搡了下身邊幾人,手指了指前邊幾個南寧影閣打扮的人,“南寧那幫砍人頭的也來了,但被少盟主下了命令,說是大會期間不能出死手。”
“可是嵇宜安,嵇少盟主?”
“正是。”那人抱胸道,“卻不知少盟主是為何故,被江湖中人指摘也要招安了這幫人,若非天鶴穀因他而興,此舉少不得受人詬病。”
走在山路前邊的那幾人似有所感應,半蒙著臉,轉頭來淡淡了眼後邊談論的眾人,一瞬周圍就熄了聲。
南寧影閣的那群殺手,自當初嵇宜安出寧京,就受雇一路追殺他,從華亭追到殷州,直到在王家村被王全得夫婦收拾一頓,他們才有所消停。
江湖中人從來瞧不起做這等買賣的影閣人,也視南寧影閣如同陰暗裏的洪水猛獸,隻因為影閣幹的是髒買賣,拿錢殺人的暗活,即便影閣人用的苗刀刀法流派自成一家,在江湖人眼中也是上不得台麵的陰私,難等大雅之堂。
嵇宜安卻在廣發請帖時,不計前嫌地給南寧送去了一份。
“江湖中人本不該有三六九等之分,拿錢辦事也為應當,因此家師留影閣至今。”嵇宜安在請帖之外,又附信一封道,“隻是廟堂事,本不該入江湖,念閣中眾人也講三分道義,嵇某在此多勸一句,泥塘暗溝,不如白日青天。”
他早已不是剛出寧京的小小劍客,從前嵇宜安醉心劍道,眼中非黑即白,不知為何許多事解無生總是藏著掖著,諱莫如深。
但如今他知道了,朝廷黨爭攪動江湖紛亂,所謂天災人禍、國朝安危從不是那幫人所關注之處,一個在從前的他看來無足輕重的盟主之位,落在官場那幫人眼中,卻成了搖動民心的好工具。
常遠侯爭他,西平黨人就殺他。他想將他手中劍用在該用之處,想要接替師父登上那個位置,就當拿出應有的能力來。
拉攏南寧影閣,是第一步。
於是嵇宜安給影閣最想要的,一個“上桌吃飯”的時機,承認南寧影閣的苗刀功法,等同於認可影閣為江湖正宗門派。
請帖遞到南寧,影閣在收到信後,不日便放出消息,此後,一不株連無辜婦孺,二不聽令廟堂之人,三不殺手持江湖令之人。
不殺嵇宜安。
原本殷州遊俠護民之事就叫嵇宜安的名聲一下如日中天,南寧影閣的消息一出,眾人目光皆都望向西北。仿佛這位梁地劍客在一瞬間聲名鵲起,連著嵇宜安在華亭為救眾俠服下神仙散一事,似乎也被遠在梁地的解無生的推動得四處傳揚。
“如此俠肝義膽,他擔得少盟主之名。”江湖人感慨道。
“你們不知道的事情還多著,當初在成嶺為少年人收屍的也是這位嵇宜安,就是他手持江湖令,號召天下群俠。”
“倘若解大俠退隱之後是由此人接替盟主之位,天下何人不信服?南寧影閣曾追殺他多月,如今他還能一笑泯恩仇,這位嵇少俠定然同嵇仁大俠一般,是大仁大義之輩。”
可笑之前賈家還想借賈皓拜入萬仞山莊的名頭,替他營造出聲勢,再將嵇宜安取而代之,如今一子慢,滿盤皆輸。論刀大會一開,世人至此隻認嵇宜安之名。
“名利皆入囊中的感覺如何?”
嵇宜安負劍立在山頭,看著天鶴穀中的練武場上圍滿了人,鼓聲一陣接著一陣,南寧影閣的人隨同江湖上的遊俠,都入住了廂房之中,重修後的天鶴穀近乎煥然一新。
陸三在他旁邊,倚著樹幹懶散接著道:“這樣的聲名,是多少俠客求一輩子都求不來的。你倒是運氣好,有幾方人上趕著替你造勢。”
“在下還未來得及拜訪殷州刺史,刺史大人倒先來了。”嵇宜安迴過頭,笑了笑。
“你收到的信我看了,武山河確實在我這,當初一別,我也是費了不少勁才找到他,找到的時候奄奄一息,武功都幾乎半廢。”陸三好心情道,“不過如今,倒是將養得差不多了。”
“大哥沒事就好。”嵇宜安吐出一口氣來,“我在殷州已無牽掛那你來殷州,有收獲嗎?”
“尚不可說。”陸三搖搖頭,撐手起身,“不過呢,倒是有個好消息,宋將軍大勝後,常遠侯在聖人麵前替我求了情,恐怕下半年我便可沾著這光重新迴京,也不用待在西北這苦寒之地。”
“苦寒嗎?”嵇宜安微微偏頭問道。
陸三見狀,苦笑著聳了聳肩。“山雨欲來,倒也是難得的清閑之地了。”
當初他以陸元溫之名跳出棋盤外,求的是治世之方,隻是他目之所及好像大廈將傾,百年王朝早已因黨爭而變得搖搖欲墜,粉飾太平。
“我倒是有收到一些其他的消息。”陸三垂頭道。
“什麽?”
“這幾個月來,文麟樓連同暗衛,一直在九州尋南蠱教的蠱母……你說他們尋這樣東西是為什麽?”陸三看向嵇宜安,“上迴你說大雪封山,那麽如今開春,阮少遊,迴你的信了嗎?”
嵇宜安的心猛然漏跳一拍,拳頭悄然緊握。
“他們不會讓你死的,如今你是他們最得意的棋子。”陸三負手道,“那麽如今。阮少掌櫃也是他們的棋子之一了。在明在暗,互相牽製,這世間感情誰又能比你們彼此更深厚他既選了你,他便已經在這棋局中了。”
整整兩個月的消息,寧京都無一封書信傳來。
嵇宜安深吸一口氣,知道如今這局麵已然形成,從此後,迎向他的不再是江湖中的風月俠義,而是朝堂上的血雨腥風。
劍客難逃,而他身為劍客,亦是自願入這局中,從此與人在明在暗,風雨同舟。
“我已備好行囊,”嵇宜安輕輕道,“今日,便迴寧京。”
“去見他嗎?”
“是,去見他。”
劍客難逃,淺淺點個題,這一路其實是嵇宜安從劍客到江湖少盟主的蛻變,也是他入江湖的洗禮。
本書即將完結,之後由朝堂黨爭帶來的腥風血雨包括解無生的故事,可能會在番外接著寫
第73章 劍客難逃 (完)
寧京自入春以後,常下小雨。
不同西北殷州,在這的小雨能連綿不斷地下一天,雨絲灑在人的臉上,帶著細密的涼意,好像能鑽進體膚,滲入皮肉中去一樣。
天下的文麟樓據點皆由暗轉明,薄薄一紙書盡九州事,又細分州報、郡報與縣報,世人也不知這四海消息從何而來,隻知這報上事日日更新,坊間眾人幾乎人手抄錄一份,其上所記也成了茶話談資。
“聽說殷州,宋將軍又勝了,這次打完應該就不用打了吧。”
“梁地那邊鬧了蝗災,上麵說郡王爺連夜進京……”
“這瀾州刺史真該死,竟然敢貪汙!”
酒肆裏吵吵鬧鬧,大都是在聊報上事,民間百姓不知消息從何來,談論間卻頗有指點江山的意味,但一些稍有地位的江湖人卻知,因著這報,江湖中多了座勢力遍布九州的文麟樓。
俠客路見不平之事,上至官員貪汙,下至紈絝強搶民女,皆可告知樓中人,雖說背後之人建立此樓的真實目的大概是把控民心,然而種種舉措卻可窺見那位身在其位之人的仁心義舉。
雖說各項舉措還不成熟,但假以時日,必當連結江湖廟堂,成一件刺破黑暗的利器。
而此刻小雨綿綿,京城高樓中有兩人對席而坐,久別重逢。
“你做得很厲害。”嵇宜安輕輕道。
“恭喜嵇少盟主,論刀大會辦得如此出彩,嵇少盟主的能力也不遑多讓,”對座之人低笑道,仿佛還是那般輕快少年郎,“以及南蠱教的蠱母果然有效,我當初怎麽說,就是死也要幫你將解毒之法尋來,如今算是做到了。”
嵇宜安無奈,搖了搖頭。“你啊……”
“怎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