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的秋天,家鄉解放了。經過土地改革,我和母親也分到了土地。隨著形勢的變化,這個大家庭也解體了,分家了。這是我那幾個大爺大娘們盼望已久的心事。分家後,都把我和母親當成個累贅,誰都不願意收留我們。我和母親隻好跟著爺爺奶奶一起過日子。除了那幾畝地外,我和母親還分到了一個大櫃子,這是我和母親唯一的家產。
我家的距當年日本人的煉鋼廠不太遠,在我們家的院子裏就能隱隱約約地看見日本鋼廠的高大煙囪。聽母親說,日本投降後,鋼廠也就停產,中國人對日本人的供給也就都停止了。日本人沒有吃的,就到附近的農村拿金銀首飾換吃的,什麽大餅子和高粱米飯團子日本人都要。三個大餅子就能換一個金戒指,母親舍不得吃自己分得的大餅子,偷偷地藏起來,等著和那些日本人進行交換金戒指。母親把這個交換的事悄悄地告訴我那幾位大娘們,她們誰都不同意,認為戴那玩藝沒有用,不頂吃也不頂穿。母親非常喜歡金戒指,她硬是兩天沒吃東西,把省下來的苞米麵大餅子和日本人換了四枚金戒指。母親一直珍藏著那四枚金戒指。後來母親在病危的時候,把金戒指分給了我和妹妹。至今分給我的兩枚戒指我還保存著,這也是對母親的深切懷念吧。金戒指的做工很精細,一枚正麵圖案是個寶葫蘆,寶葫蘆上還刻有花紋。我特別喜歡“寶葫蘆”的寓意。“寶葫蘆”寓意著它裏裝有智慧和財富,那裏麵有取之不盡和用之不完的力量。它的背麵刻有“永記”和“足赤”四個字。另一枚正麵圖案是棱形,刻有中國傳統的雙“喜”字,很漂亮。它的背麵刻有“海城”。“公信”。“足赤”六個字。這兩枚戒指不是很豪華,但給人一種吉利。喜慶的感覺。從這兩枚戒指也能看出當時“永記”。“海城”金店的工藝水平。距現在已有六十多年了。據說海城金店在當時很有名氣,並且貨真價實。更重要的是這兩枚戒指從日本人手裏換迴來的,很慶幸沒有流失到日本。從文物角度來看並沒有什麽收藏價值,但它是母親留下的遺物,也是母親留給我的永久紀念品。我一直很珍惜它,小心翼翼地保存著,時常拿出來看看。以此來懷念我的母親。
日本投降後,把整個煉鋼廠破壞了,並且揚言“中國人是煉不出鋼鐵來的,隻能在這塊土地上種高粱。”這是對中國人最大的歧視和侮辱。解放後,鞍鋼迴到人民的懷抱裏,人民政府要在這個廢墟上重建新鞍鋼,要在這塊土地上煉出自己的鋼鐵來。新鞍鋼建設急需要大量的工人,大樂屯村政府動員大家積極報名參加新鞍鋼的建設,女的也可以。這件事,讓我們全家掀起一場風波。爺爺奶奶思想守舊,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們出去做工。他們認為農民就應該以種地為生,隻有種地才是農民的根本。我的幾個大伯都想去報名,可沒有爺爺奶奶的允許誰也不敢去,隻能在背後嘀咕。我三大娘可不聽這一套,有一天,她在全家人麵前和爺爺奶奶爭論起來。三大娘讀過書看得遠。
她說:“家裏的那點地打的那點糧食隻能夠全家人喝稀的,遇到天災人禍我們都得挨餓。要想過好日子就得出去做工,不能老守著那點地。”爺爺聽了很生氣,大聲斥責三大娘說:“地是我們的命根子,沒有地我們怎麽活,你們要出去做工,我不攔你們,把地留下!搬出老劉家自己過去!”三大娘聽爺爺說完後,氣憤地說:“地是政府分給我們的,人人有份憑什麽留下?”爺爺聽了火冒三丈,從炕上蹦下地,用手指著三大娘大聲地喊著說:“反了你了,敢和我頂嘴!”幾個大伯看情況不好,都過來勸說爺爺。
三大伯當然站在三大娘一邊,他也嚷嚷說:“我們都已經分家了,搬出去就搬出去,可地不能留下。”大伯和二大伯一個勁地勸爺爺消消氣,再商量商量。四大伯坐在一旁一直沒有插話,他看爺爺的氣消了些才大膽地說:“我看這樣行不行。”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在四大伯身上。大伯著急地說:“你快說說!”四大伯不緊不慢地說:“誰要是出去做工就把地讓出來,留給在家的人種,搬出去自己找房子住。秋後,在家種地的給出去做工的一點口糧,這樣行不行?”四大伯這麽一說,大家都覺得這是個好辦法。這時,大家七嘴八舌議論開了,家裏像開了鍋似的。母親抱著我一句話都不說,誰要出去做工,誰要留在家裏種地,好像和她一點關係都沒有,可能她有自己的打算吧。
第二天,我三大伯和四大伯到村政府報了名。母親她沒有和爺爺奶奶商量,自己也到村政府報了名。奶奶知道以後堅決反對,她認為女人隻能留在家裏帶孩子做家務。母親要出去做工的消息傳遍了整個村子。村子裏的人們議論紛紛,說什麽的都有。有的懷疑女人在外麵做工能行嗎;有的人還說出很難聽的話,說母親守不住了,想到外麵去瘋等等;隻有少數婦女佩服母親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她們也想出去做工,可沒有這種勇氣,隻好守著她那一畝三分地,享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當然這些風言風語少不了從那幾個妯娌嘴裏說出去。村婦女主任很支持母親的舉動,她多次到我們家做奶奶的工作。跟奶奶講一些道理,新社會婦女解放了,女人和男人平等了,男人做的事女人同樣也能做。奶奶很勉強地答應了,並且答應幫母親來照看我。
母親邁出這一步,是她一生中很重要的轉折。這個轉折改變了她和我的一生。母親對其他人的風言風語毫不在乎,她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她也有權利改變自己的生活。她要出去工作,她需要有人幫她帶孩子,她希望有朝一日父親能迴來,為了自己也為了我,她還要死守著這個家。
奶奶是滿族人,高高個子,身體微胖,四方大臉,顴骨較高,可能這是滿族人的特點吧。她的幾個兒子長得都像她,可惜她的那幾個兒媳個子都不高,長相都不太好看。奶奶抱孩子的方式與眾不同,她從來不從正麵抱孩子,用胳肢窩夾起來就走。她愛串門子,走到哪家,她就把我夾到哪家。
這段日子,是我出生以來最好的時光,也是母親最勞累最辛苦的日子。我已經五歲了,開始有了記憶。大家都說我長得像父親,就像從父親的臉上扒下來似的,越長越好看,我是老劉家姐妹中最漂亮的一個。都說我母親醜,可她生了一個漂亮的小姑娘。自從分家後,爺爺奶奶開始疼愛我了,寸步不讓我離開他們。也許是我長得像父親,他們看到我就像看到他們的兒子一樣吧。由於家裏窮沒有糧食把兒子換迴來,這也成為了他們最痛心的一件事了。大伯。大娘們也都感到對不住我們娘倆。再說分家後各過各的日子,矛盾也就少了。最重要的是母親出去工作,有了經濟收入,家庭地位自然也不一樣了。
母親每天都去上班,可苦了我,白天她沒有時間陪我玩了。到了寒冷的冬天,早晨起來,我第一件事就是趴在窗戶台上,看玻璃窗上的霜花。那是一個美妙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裏,有各式各樣的樹枝。樹枝上長滿了樹花,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白白的。厚厚的。屋子裏越冷霜花越厚,再仔細地瞧一瞧,準會瞧見小雞。小狗的影子。無論奶奶怎樣喊我吃早飯,我都不理她。我在霜花上用手指摳一個小洞,霜花冰涼冰涼的,一直涼到心裏。我摳出銅錢大小的洞,能看到母親她夾著一個用家織布做成的小包,包裏裹著飯盒,匆匆忙忙地離開院子的背影。
母親不在家,屋子裏冷清了很多。我怕冷不敢出去玩,怕凍疼了迴家後沒有人給我焐手腳,沒有人給我暖身子。我隻好圍著被子坐在火炕上看那霜花。
太陽緩緩地升起來了,屋裏屋外都暖和了。玻璃窗上的霜花慢慢地變得模糊不清了,一點一點地消失了。先是有一小塊變亮,然後慢慢的擴散。由白白的霜花變成了亮亮的薄冰,再由薄薄的冰片變成一簾流水。我趴在窗戶台上,聚精會神地望著外麵,衣袖都濕了,還是不想離開,似乎看到母親還站在大門口。奶奶硬是把我拎了過去,嘴裏還嘮叨著:“別看了,天黑了她就迴來了。”
我盼著天快點黑下來。可天黑了,霜花又結滿了玻璃窗上。漂亮美麗的霜花慢慢地又擋住了我的視線,我的眼前模糊了,看不到母親迴家的影子。於是我又趴在窗戶台上,用手指摳那可愛又可恨的霜花。沒等我摳好,就聽到母親的腳步聲和布兜裏飯盒的叮噹聲。我急忙下地迎接母親,我撲到她的身上,抱住她的大腿,仰望著她那疲憊不堪的麵孔,一個勁地喊“媽媽!媽媽!”盡管母親勞累一天,她還是彎下腰來抱起我,親吻我,往我手裏塞上一小包好吃的。母親上班了,有了經濟收入。我和母親的生活改變了,母親在家裏的地位也在悄悄地改變。爺爺奶奶不再用冷眼看母親,奶奶對母親說話的口氣也溫和多了。大伯和大娘們都很羨慕母親,對我也倍加關心,親情有了很大改變。
我家的距當年日本人的煉鋼廠不太遠,在我們家的院子裏就能隱隱約約地看見日本鋼廠的高大煙囪。聽母親說,日本投降後,鋼廠也就停產,中國人對日本人的供給也就都停止了。日本人沒有吃的,就到附近的農村拿金銀首飾換吃的,什麽大餅子和高粱米飯團子日本人都要。三個大餅子就能換一個金戒指,母親舍不得吃自己分得的大餅子,偷偷地藏起來,等著和那些日本人進行交換金戒指。母親把這個交換的事悄悄地告訴我那幾位大娘們,她們誰都不同意,認為戴那玩藝沒有用,不頂吃也不頂穿。母親非常喜歡金戒指,她硬是兩天沒吃東西,把省下來的苞米麵大餅子和日本人換了四枚金戒指。母親一直珍藏著那四枚金戒指。後來母親在病危的時候,把金戒指分給了我和妹妹。至今分給我的兩枚戒指我還保存著,這也是對母親的深切懷念吧。金戒指的做工很精細,一枚正麵圖案是個寶葫蘆,寶葫蘆上還刻有花紋。我特別喜歡“寶葫蘆”的寓意。“寶葫蘆”寓意著它裏裝有智慧和財富,那裏麵有取之不盡和用之不完的力量。它的背麵刻有“永記”和“足赤”四個字。另一枚正麵圖案是棱形,刻有中國傳統的雙“喜”字,很漂亮。它的背麵刻有“海城”。“公信”。“足赤”六個字。這兩枚戒指不是很豪華,但給人一種吉利。喜慶的感覺。從這兩枚戒指也能看出當時“永記”。“海城”金店的工藝水平。距現在已有六十多年了。據說海城金店在當時很有名氣,並且貨真價實。更重要的是這兩枚戒指從日本人手裏換迴來的,很慶幸沒有流失到日本。從文物角度來看並沒有什麽收藏價值,但它是母親留下的遺物,也是母親留給我的永久紀念品。我一直很珍惜它,小心翼翼地保存著,時常拿出來看看。以此來懷念我的母親。
日本投降後,把整個煉鋼廠破壞了,並且揚言“中國人是煉不出鋼鐵來的,隻能在這塊土地上種高粱。”這是對中國人最大的歧視和侮辱。解放後,鞍鋼迴到人民的懷抱裏,人民政府要在這個廢墟上重建新鞍鋼,要在這塊土地上煉出自己的鋼鐵來。新鞍鋼建設急需要大量的工人,大樂屯村政府動員大家積極報名參加新鞍鋼的建設,女的也可以。這件事,讓我們全家掀起一場風波。爺爺奶奶思想守舊,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們出去做工。他們認為農民就應該以種地為生,隻有種地才是農民的根本。我的幾個大伯都想去報名,可沒有爺爺奶奶的允許誰也不敢去,隻能在背後嘀咕。我三大娘可不聽這一套,有一天,她在全家人麵前和爺爺奶奶爭論起來。三大娘讀過書看得遠。
她說:“家裏的那點地打的那點糧食隻能夠全家人喝稀的,遇到天災人禍我們都得挨餓。要想過好日子就得出去做工,不能老守著那點地。”爺爺聽了很生氣,大聲斥責三大娘說:“地是我們的命根子,沒有地我們怎麽活,你們要出去做工,我不攔你們,把地留下!搬出老劉家自己過去!”三大娘聽爺爺說完後,氣憤地說:“地是政府分給我們的,人人有份憑什麽留下?”爺爺聽了火冒三丈,從炕上蹦下地,用手指著三大娘大聲地喊著說:“反了你了,敢和我頂嘴!”幾個大伯看情況不好,都過來勸說爺爺。
三大伯當然站在三大娘一邊,他也嚷嚷說:“我們都已經分家了,搬出去就搬出去,可地不能留下。”大伯和二大伯一個勁地勸爺爺消消氣,再商量商量。四大伯坐在一旁一直沒有插話,他看爺爺的氣消了些才大膽地說:“我看這樣行不行。”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在四大伯身上。大伯著急地說:“你快說說!”四大伯不緊不慢地說:“誰要是出去做工就把地讓出來,留給在家的人種,搬出去自己找房子住。秋後,在家種地的給出去做工的一點口糧,這樣行不行?”四大伯這麽一說,大家都覺得這是個好辦法。這時,大家七嘴八舌議論開了,家裏像開了鍋似的。母親抱著我一句話都不說,誰要出去做工,誰要留在家裏種地,好像和她一點關係都沒有,可能她有自己的打算吧。
第二天,我三大伯和四大伯到村政府報了名。母親她沒有和爺爺奶奶商量,自己也到村政府報了名。奶奶知道以後堅決反對,她認為女人隻能留在家裏帶孩子做家務。母親要出去做工的消息傳遍了整個村子。村子裏的人們議論紛紛,說什麽的都有。有的懷疑女人在外麵做工能行嗎;有的人還說出很難聽的話,說母親守不住了,想到外麵去瘋等等;隻有少數婦女佩服母親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她們也想出去做工,可沒有這種勇氣,隻好守著她那一畝三分地,享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當然這些風言風語少不了從那幾個妯娌嘴裏說出去。村婦女主任很支持母親的舉動,她多次到我們家做奶奶的工作。跟奶奶講一些道理,新社會婦女解放了,女人和男人平等了,男人做的事女人同樣也能做。奶奶很勉強地答應了,並且答應幫母親來照看我。
母親邁出這一步,是她一生中很重要的轉折。這個轉折改變了她和我的一生。母親對其他人的風言風語毫不在乎,她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她也有權利改變自己的生活。她要出去工作,她需要有人幫她帶孩子,她希望有朝一日父親能迴來,為了自己也為了我,她還要死守著這個家。
奶奶是滿族人,高高個子,身體微胖,四方大臉,顴骨較高,可能這是滿族人的特點吧。她的幾個兒子長得都像她,可惜她的那幾個兒媳個子都不高,長相都不太好看。奶奶抱孩子的方式與眾不同,她從來不從正麵抱孩子,用胳肢窩夾起來就走。她愛串門子,走到哪家,她就把我夾到哪家。
這段日子,是我出生以來最好的時光,也是母親最勞累最辛苦的日子。我已經五歲了,開始有了記憶。大家都說我長得像父親,就像從父親的臉上扒下來似的,越長越好看,我是老劉家姐妹中最漂亮的一個。都說我母親醜,可她生了一個漂亮的小姑娘。自從分家後,爺爺奶奶開始疼愛我了,寸步不讓我離開他們。也許是我長得像父親,他們看到我就像看到他們的兒子一樣吧。由於家裏窮沒有糧食把兒子換迴來,這也成為了他們最痛心的一件事了。大伯。大娘們也都感到對不住我們娘倆。再說分家後各過各的日子,矛盾也就少了。最重要的是母親出去工作,有了經濟收入,家庭地位自然也不一樣了。
母親每天都去上班,可苦了我,白天她沒有時間陪我玩了。到了寒冷的冬天,早晨起來,我第一件事就是趴在窗戶台上,看玻璃窗上的霜花。那是一個美妙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裏,有各式各樣的樹枝。樹枝上長滿了樹花,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白白的。厚厚的。屋子裏越冷霜花越厚,再仔細地瞧一瞧,準會瞧見小雞。小狗的影子。無論奶奶怎樣喊我吃早飯,我都不理她。我在霜花上用手指摳一個小洞,霜花冰涼冰涼的,一直涼到心裏。我摳出銅錢大小的洞,能看到母親她夾著一個用家織布做成的小包,包裏裹著飯盒,匆匆忙忙地離開院子的背影。
母親不在家,屋子裏冷清了很多。我怕冷不敢出去玩,怕凍疼了迴家後沒有人給我焐手腳,沒有人給我暖身子。我隻好圍著被子坐在火炕上看那霜花。
太陽緩緩地升起來了,屋裏屋外都暖和了。玻璃窗上的霜花慢慢地變得模糊不清了,一點一點地消失了。先是有一小塊變亮,然後慢慢的擴散。由白白的霜花變成了亮亮的薄冰,再由薄薄的冰片變成一簾流水。我趴在窗戶台上,聚精會神地望著外麵,衣袖都濕了,還是不想離開,似乎看到母親還站在大門口。奶奶硬是把我拎了過去,嘴裏還嘮叨著:“別看了,天黑了她就迴來了。”
我盼著天快點黑下來。可天黑了,霜花又結滿了玻璃窗上。漂亮美麗的霜花慢慢地又擋住了我的視線,我的眼前模糊了,看不到母親迴家的影子。於是我又趴在窗戶台上,用手指摳那可愛又可恨的霜花。沒等我摳好,就聽到母親的腳步聲和布兜裏飯盒的叮噹聲。我急忙下地迎接母親,我撲到她的身上,抱住她的大腿,仰望著她那疲憊不堪的麵孔,一個勁地喊“媽媽!媽媽!”盡管母親勞累一天,她還是彎下腰來抱起我,親吻我,往我手裏塞上一小包好吃的。母親上班了,有了經濟收入。我和母親的生活改變了,母親在家裏的地位也在悄悄地改變。爺爺奶奶不再用冷眼看母親,奶奶對母親說話的口氣也溫和多了。大伯和大娘們都很羨慕母親,對我也倍加關心,親情有了很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