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癡傻了,廢太子有罪在身,先帝的血脈註定得不到維護。
而太後逐漸變得雷厲風行,行事愈發專斷。不僅在長安城享有盛名,她還收服南蠻,巡遊北地諸州,借著秦王的力,令北戎各族再次折服。
她的聲望,已經遠超當初,大大脫離了他的想像。
更甚至,她與秦王的關係……也讓曹應燦覺得震驚。
她不再是當初那個兢兢業業,隻是勤勉政事的攝政太後,她越來越不把規矩放在眼裏,暗結珠胎並大肆宣揚,她在挑戰大魏朝堂,乃至於整個天下讀書人的底線。
如今,她更是公然蔑視這天下傳承了幾千年的規矩,力排眾議,讓女人進入朝堂。她還想做什麽?
與閔相公一樣,曹應燦心中隱隱有些預感,接下來,她要做的事,必將再次在皇城激起漩渦。
賢後,已經不再是賢後。
府中的老僕走上前來,輕聲問:「老爺,要休息了嗎?」
曹應燦點點頭,由著老僕扶他起身,到屋中去。
他簡單地洗漱了一下,躺在床上的時候,吩咐道:「刑部那邊若有消息傳過來,記得叫醒我。」
老僕應是。
曹應燦一直在等刑部的調查結果。
傍晚的時候,他聽說了張羨之與王桓的事,於是便去了刑部大牢一趟。
那刑部的官員還認得他,對他有些尊重,而且兩人是因打架進去的,不是什麽大罪,管得不嚴,因此才給了他見到張羨之的機會。
沒想到張羨之告訴他,那王桓竟然是舞弊考上來的。
王桓是太後的親弟弟,此事如果屬實,他就有把握將太後一軍。
舞弊是大罪,按律當斬,但王桓又是太後的親弟弟,她不管怎麽選,都會給人留下把柄。
若沒有判斬,那便是包庇族親,德行有失。
若狠心賜死,則是不仁不孝,枉為人女。
朝堂上哪個官員不知道,太後與自己的父族關係不好,屆時稍作文章,不說讓太後損失什麽,讓她有些頭疼還是做得到的。
曹應燦蓋上薄被,闔目睡下。
但他沒想到的是,他等到第二日、第三日,又接連等了近一個月,等來了刑部將王桓無罪釋放,並判了張羨之誣告,打了他二十大板、責令禁足一月的消息。
王崇智帶著王桓來蓬萊殿求見。
他立在殿中,得意道:「我早就說過,你弟弟是自己考的,怎麽會是舞弊呢?」
鄭嘉禾盯著他們,默然不語。
張羨之的為人她有些了解,應該不會說謊。
但刑部調查了這麽久,居然沒找到證據……這其中應該還有些別的原因。
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她應該讓人暗中再查一查。
鄭嘉禾把這些心思藏到心裏,麵上隻道:「沒做最好。你們迴去吧,小心別再讓人抓住什麽把柄了。」
父子二人應是,一齊退了出去。
轉眼到了七月。
邵煜在翰林院待著的這段時間,總體還算順利。畢竟有太後、曹公親自保她,張羨之也與她是好友,就算偶爾受了一些冷眼,但邵煜並不放在心上。
今夏多雨,存放在書庫的許多書都受了潮,其中有幾冊大魏國史更是有輕微損毀。
太後索性命人重修國史,挑來挑去,範大人也把她指派到了修史的官員中。
邵煜對翰林院的事務愈發熟悉,漸漸得心應手。而她每日裏仍是一身男裝,隻是不再故意做假喉結、貼假鬍子,那些同僚們,從一開始的不自在,倒也變得習慣。雖然如果可能的話,他們還是不樂意與她共事。
蓬萊殿內,鄭嘉禾靠在榻上,眉心輕皺。
她今天不太舒服,而且自從月份大了之後,她不舒服的次數變得越來越多,今晨她醒來時覺得腹痛,連早朝都沒有去上。
王太醫說,這可能是因為她從前傷了身體,底子有些差的緣故。即使僥倖懷胎,身體也不如那些一直健康的婦人。
第99章 想通 還不至於那麽不幸
楊昪從王太醫手中接過藥碗, 拿起湯匙輕輕攪拌,覺得差不多了,便送到鄭嘉禾唇邊。
鄭嘉禾由他服侍著喝下藥汁, 楊昪又拿起帕子,輕輕地為她沾了沾嘴角。
「整個蓬萊殿都排查過了, 」楊昪說,「沒什麽問題,藥也讓太醫院的人輪番看過,都算妥當。」
他看著鄭嘉禾,平靜幽深的眼眸裏, 暗含著一絲洶湧的情緒, 有些難言。
蓬萊殿的人都是鄭嘉禾的心腹宮人,不僅有王太醫、顏慧、琉璃時刻照看, 鄭嫣也送來了嶽嬤嬤幫忙看顧, 能有人在吃食、湯藥、用具上做手腳的可能性很小。
不是外部的原因,那就隻能……是鄭嘉禾自己身體的原因。
她從前真的傷身傷得太嚴重了。
楊昪目光微垂,抓握住她依然纖細的指尖。
前段時間她還有些豐腴, 但最近可能是難受的次數多了, 竟有些清減下來。
楊昪的心中湧上強烈的惶恐和不安, 但他又不敢表現出來, 隻怕讓鄭嘉禾再多想什麽。
「……可能是最近有些累著,」楊昪動了動唇, 緩慢道,「你好好養幾天, 應該就沒事了。」
鄭嘉禾身體往後靠了靠,有些無所謂地勾了下唇角。
她也沒想到她能這麽難受。都說女兒隨母,鄭嫣當初生她時還挺順利, 沒像她這樣。
而太後逐漸變得雷厲風行,行事愈發專斷。不僅在長安城享有盛名,她還收服南蠻,巡遊北地諸州,借著秦王的力,令北戎各族再次折服。
她的聲望,已經遠超當初,大大脫離了他的想像。
更甚至,她與秦王的關係……也讓曹應燦覺得震驚。
她不再是當初那個兢兢業業,隻是勤勉政事的攝政太後,她越來越不把規矩放在眼裏,暗結珠胎並大肆宣揚,她在挑戰大魏朝堂,乃至於整個天下讀書人的底線。
如今,她更是公然蔑視這天下傳承了幾千年的規矩,力排眾議,讓女人進入朝堂。她還想做什麽?
與閔相公一樣,曹應燦心中隱隱有些預感,接下來,她要做的事,必將再次在皇城激起漩渦。
賢後,已經不再是賢後。
府中的老僕走上前來,輕聲問:「老爺,要休息了嗎?」
曹應燦點點頭,由著老僕扶他起身,到屋中去。
他簡單地洗漱了一下,躺在床上的時候,吩咐道:「刑部那邊若有消息傳過來,記得叫醒我。」
老僕應是。
曹應燦一直在等刑部的調查結果。
傍晚的時候,他聽說了張羨之與王桓的事,於是便去了刑部大牢一趟。
那刑部的官員還認得他,對他有些尊重,而且兩人是因打架進去的,不是什麽大罪,管得不嚴,因此才給了他見到張羨之的機會。
沒想到張羨之告訴他,那王桓竟然是舞弊考上來的。
王桓是太後的親弟弟,此事如果屬實,他就有把握將太後一軍。
舞弊是大罪,按律當斬,但王桓又是太後的親弟弟,她不管怎麽選,都會給人留下把柄。
若沒有判斬,那便是包庇族親,德行有失。
若狠心賜死,則是不仁不孝,枉為人女。
朝堂上哪個官員不知道,太後與自己的父族關係不好,屆時稍作文章,不說讓太後損失什麽,讓她有些頭疼還是做得到的。
曹應燦蓋上薄被,闔目睡下。
但他沒想到的是,他等到第二日、第三日,又接連等了近一個月,等來了刑部將王桓無罪釋放,並判了張羨之誣告,打了他二十大板、責令禁足一月的消息。
王崇智帶著王桓來蓬萊殿求見。
他立在殿中,得意道:「我早就說過,你弟弟是自己考的,怎麽會是舞弊呢?」
鄭嘉禾盯著他們,默然不語。
張羨之的為人她有些了解,應該不會說謊。
但刑部調查了這麽久,居然沒找到證據……這其中應該還有些別的原因。
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她應該讓人暗中再查一查。
鄭嘉禾把這些心思藏到心裏,麵上隻道:「沒做最好。你們迴去吧,小心別再讓人抓住什麽把柄了。」
父子二人應是,一齊退了出去。
轉眼到了七月。
邵煜在翰林院待著的這段時間,總體還算順利。畢竟有太後、曹公親自保她,張羨之也與她是好友,就算偶爾受了一些冷眼,但邵煜並不放在心上。
今夏多雨,存放在書庫的許多書都受了潮,其中有幾冊大魏國史更是有輕微損毀。
太後索性命人重修國史,挑來挑去,範大人也把她指派到了修史的官員中。
邵煜對翰林院的事務愈發熟悉,漸漸得心應手。而她每日裏仍是一身男裝,隻是不再故意做假喉結、貼假鬍子,那些同僚們,從一開始的不自在,倒也變得習慣。雖然如果可能的話,他們還是不樂意與她共事。
蓬萊殿內,鄭嘉禾靠在榻上,眉心輕皺。
她今天不太舒服,而且自從月份大了之後,她不舒服的次數變得越來越多,今晨她醒來時覺得腹痛,連早朝都沒有去上。
王太醫說,這可能是因為她從前傷了身體,底子有些差的緣故。即使僥倖懷胎,身體也不如那些一直健康的婦人。
第99章 想通 還不至於那麽不幸
楊昪從王太醫手中接過藥碗, 拿起湯匙輕輕攪拌,覺得差不多了,便送到鄭嘉禾唇邊。
鄭嘉禾由他服侍著喝下藥汁, 楊昪又拿起帕子,輕輕地為她沾了沾嘴角。
「整個蓬萊殿都排查過了, 」楊昪說,「沒什麽問題,藥也讓太醫院的人輪番看過,都算妥當。」
他看著鄭嘉禾,平靜幽深的眼眸裏, 暗含著一絲洶湧的情緒, 有些難言。
蓬萊殿的人都是鄭嘉禾的心腹宮人,不僅有王太醫、顏慧、琉璃時刻照看, 鄭嫣也送來了嶽嬤嬤幫忙看顧, 能有人在吃食、湯藥、用具上做手腳的可能性很小。
不是外部的原因,那就隻能……是鄭嘉禾自己身體的原因。
她從前真的傷身傷得太嚴重了。
楊昪目光微垂,抓握住她依然纖細的指尖。
前段時間她還有些豐腴, 但最近可能是難受的次數多了, 竟有些清減下來。
楊昪的心中湧上強烈的惶恐和不安, 但他又不敢表現出來, 隻怕讓鄭嘉禾再多想什麽。
「……可能是最近有些累著,」楊昪動了動唇, 緩慢道,「你好好養幾天, 應該就沒事了。」
鄭嘉禾身體往後靠了靠,有些無所謂地勾了下唇角。
她也沒想到她能這麽難受。都說女兒隨母,鄭嫣當初生她時還挺順利, 沒像她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