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同光下車後, 左右望望, 見四下無人,方才放下心一樣, 抬步走到角門前, 輕輕地敲了敲。


    少頃,小廝將門打開,閔同光獨自一人走入院內, 將車夫留在了外麵。


    這院子正是曹府, 曾經在朝堂上極有分量的曹應燦大人的府邸。


    小廝帶著閔同光一路往前, 拐了幾道彎, 引到正院,方才躬著身退下了。


    借著月輝, 閔同光看見坐在石桌旁的昔日同僚。


    桌上是美酒與幾樣小菜,和兩副幹淨的碗筷。曹應燦坐在那兒, 兩手撐在膝上,聽見動靜,才撩起眼皮掃過來一眼。


    「坐下喝兩杯?」


    「你倒是好興致。」閔同光嘴裏咕嚕一句, 走過來在他對麵坐下。


    曹應燦拿起酒壺,分別給兩人麵前的酒杯滿上,悠哉道:「不然能怎麽樣呢?你深夜跑來老夫這裏做客,老夫總得好好招待。」


    他們倆從前沒多熟。但今日離開含元殿後,閔同光越想,越察覺到曹應燦說辭的矛盾之處。曹應燦不想讓邵煜入朝堂,但他卻在明知邵煜是女子的情況下,讓她去參加科考,考得好了,入朝為官不是理所應當嗎?這顯然說不通。


    而且一貫固執、守舊的曹公竟然會允許一個女子入國子監參加春闈,怎麽想都是不可能的事。


    唯一的可能,就是曹公事先並不知情,但礙於師徒情分,不得不出麵保人。


    也僅僅是保人而已,後麵曹公堅持讓邵煜辭官,被太後駁迴。


    ——曹公,還是記憶裏那個曹公。


    思來想去,閔同光決定親自前來拜訪。


    他端起酒杯,輕輕地嘆了口氣,仰頭一口灌下。


    曹應燦提醒道:「慢點喝,這酒後勁兒有些大。」


    閔同光搖搖頭,把杯子放到石桌上,道:「我來的路上就一直在想,三年前你總是與那位作對,是不是那時候,你就意識到了什麽?」


    說到「那位」的時候,閔同光頓了一下,目光望了眼皇宮的方向。


    曹應燦瞥他一眼,再次端起酒壺給他倒酒。


    「你是指什麽?」曹應燦問,「如果你是說今日這種局麵,我並不曾想到。」


    「那你又是為什麽?」閔同光不解地問,「那時候,朝堂上就屬你鬧得最兇,咱們這些人,從雲貴妃倒台起,就偏向於那位的,我們幫著她站穩腳跟……之後先帝駕崩,那位獨攬大權,我們這些人最該是要被重用提拔的時候,你卻突然變了。」


    曹應燦沒應聲,自顧端起酒杯,慢悠悠地抿了一口。


    「當時為了扳倒那位,你不惜將弒君的罪名都安到她身上……」閔同光看著他,「如果早知今日,或許當初我也會幫你。」


    可惜那時候他交好的是鄭源。


    曹應燦嗤笑一聲:「老夫素來光明磊落,不屑於那些陰謀詭計。」


    他要用,也是用陽謀。不至於要憑空捏造一個罪名來誣陷太後。


    閔同光意識到什麽,瞳孔驟縮:「所以太後弒君是真的!」


    曹應燦將杯中酒飲盡,沒有應聲,卻也沒有否認。


    閔同光心驚肉跳。


    當時……當時曹應燦乖乖被貶,承認誣告,認罪認罰,所以他們都以為太後果真是清白的,是曹應燦嚴刑逼供,懷疑錯人了!可是現在卻告訴他,那不是誣告?


    曹應燦不鹹不淡地看了他一眼。


    「來套老夫話的?閔相公,你孫女不是都嫁去鄭家了麽,還來找老夫說這些做什麽?」


    閔同光目光閃爍,道:「我家那孫女定親之前,我哪裏想得到今日!」


    曹應燦:「今日如何?說到底,也不過是一個女子入了翰林,何至於讓閔相公如臨大敵?」


    閔同光苦皺著眉頭,有口難言。


    他拿起筷子,夾了一口涼菜送進嘴裏,咂摸半天,也沒吃出什麽滋味。


    半晌,他才說:「曹公向來深謀遠慮,我不信你想不到。」


    他覺得曹應燦大概是因為他與鄭家結親的緣故,從而不信任他,於是自嘲地笑了一下:「曹公戒備心強,我明白。但我也怕啊,我怕變天,更怕變成罪臣。」


    那導致一個王朝覆滅的罪臣。


    曹應燦微微低頭,亦拾起筷子吃了口菜。


    「老夫覺得你真是沒事找事。」曹應燦冷淡地說,「你與鄭家是姻親關係,難道不更應該盼著那位扶搖直上?你隻管去盡忠,好處少不了你的。」


    閔同光麵色灰敗,被曹應燦這話說得頹然到了極點。


    他想,曹應燦大概是不會與他交心了。


    閔同光搖搖頭,一手扶著桌沿,慢吞吞地站起身打算離開。


    曹應燦卻又在這時候開口了。


    「就算你真的擔心,」他頓了頓,說,「也不急於此時。」


    閔同光問:「曹公此話怎講?」


    「距離太後娘娘誕下帝星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曹應燦說,「這中間會發生什麽,還未可知。」


    閔同光神色一凜。


    其人走後,曹應燦又在院子中獨坐了半個多時辰。


    他明白閔同光在擔心什麽,而他之所以堅持讓邵煜辭官,正是因為害怕這種擔憂成真。


    畢竟……三年前,當那個叫宋嬰的年輕人來到府中,勸說他放棄指證,承認誣告,為大魏保留一個有才有能的賢後時,他根本想像不到大魏朝堂會發展成如今這副模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為臣[皇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玉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玉鉤並收藏為臣[皇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