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不過短短的一年,在垣國的攻擊下,大景半壁江山全部喪失。


    說到底,這就是趙鈍怕了,被嚇破了膽,不敢奮起而戰。在趙鈍的思維裏,反正有大明去抵抗垣國,我大景就在這江南半壁苟著,一旦有了戰機,就可以收複山河了。


    可是趙鈍沒有想過,一旦他退了這一步,以後就沒有再次前進的機會了。


    不說別的,大明現在已經擁有原來大景九州中的七州地盤,再加上土地改革等惠民措施,整個大明已經是上下一條心,之後,隻有蓬勃發展的,哪裏還會有什麽機會留給已經南遷的大景?


    而且,跟著趙鈍南遷的基本上都是文官,最多有一部分大景剛剛恢複起來的水軍。


    而以歐陽家為首的,一直為大景作戰的武官,大部分都被趙鈍下令留在京城死守了。


    當然,這也是趙鈍想出來的金蟬脫殼之計。隻是,這麵一來,南景朝廷就缺乏了能夠獨當一麵的帥才。


    至於是不是有機會讓新一代的南景軍人成長為將帥,那就要看大明是不是願意給他們這個機會了。


    大景京城被攻破了嗎?


    其實並沒有。


    十五萬垣軍攻擊到大景京城牆下的時候,已經是強弩之末,在加上京城在歐陽大將軍的率領下,更是防守的滴水不漏。


    一直攻城了兩個月,垣軍硬是沒有取得任何戰果。就在垣軍想孤注一擲的攻進京城的時候,趙鈍在臨安建立南景的消息傳到了京城前線,讓垣軍突然一下喪失了攻城的動力。


    若是不惜一切代價攻擊下了大景的都城,甚至是俘虜了大景的皇帝,不說能找大景敲詐多少贖金,就是這北方半壁江山也能讓垣軍賺個盆滿缽滿。


    可是,大景趙鈍的一句,北方諸州郡皆由大明托管的消息,讓垣軍個個都開始提心吊膽了。


    垣軍是典型的欺軟怕硬之輩,打一打基本沒有還手能力的大景還行,可要是碰上擁有克製垣軍鐵騎能力的大明軍隊,那垣軍就隻有送死一條路好走了。


    於是,在大明接收部隊距離大景京城還有三十裏的時候,垣軍撤退了。


    對,就是撤退了。


    垣軍裹脅著大景的降軍,拉著這次縱橫大景腹地所繳獲的無數金銀財寶人口輜重撤退了。


    在垣軍看來,這次能深入大景劫掠一番就已經是僥幸了。


    若是大景抵抗再頑強一點,若是大景各地的守軍不是急著投降,而是能抵抗一下,若是大明的雇傭軍稍稍多出一點力氣,垣軍都不可能攻進大景腹地。


    所以,已經賺到了的垣軍撤退的毫不猶豫。


    等黃久率領的明軍兵臨大景京城之下之時,京城附近已經再也看不到垣軍的一兵一卒了。


    再等到黃久拿出大景皇帝趙鈍公布的托管聖旨的時候,歐陽大將軍立即就打開城門率領大景留守的眾多武官以及部分文臣歸降了大明。


    此時,歐陽大將軍對自己那個遠在北寧城的女婿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們這些對大景其實還是保留一份忠心的武將,此時可都是奉旨投降大明。


    大家是沒有一點點的心理障礙,而且在以後曆史書上的記載,一定是會寫上他們是正麵迎敵數月不屈,最後由於趙鈍的聖旨才不得不投降大明的忠臣。


    既有名,最後也保留了一身的榮華富貴。試問天下間的改朝換代中,有什麽人能做到這一點?


    可他李睿就做到了。


    這怎麽能不讓歐陽大將軍佩服不已?


    知道自己家皇後就是歐陽家嫡女的黃久,可不敢真把歐陽家族當成降將來對待。


    不說皇後那層關係,就赫赫軍功來看,黃久都心裏佩服。畢竟,憑借一個孤城能硬抗垣軍十五萬大軍兩個月的圍攻,這可不是隨便哪一個將軍都能做到的。


    再說,黃久以前可隻是大景邊軍的一個小小百戶,和這些掌握大景軍權數十年的軍中貴族比起來,底蘊上還是有點心虛。


    所以,別的將軍不說,就歐陽家族這一係的所有將領和家人都得到了最好的照顧。


    黃久又不傻,怎麽會去得罪皇後的家人?


    而且,明顯李睿是要準備重用歐陽家來收大景北方的軍權,這現在搞好關係可是比什麽都重要。


    “歐陽大將軍,我可是久仰大名了,今日的見真是三生有幸。”這是黃久對帶領群臣出城投降的歐陽大將軍說的第一句話。


    然後,又不等歐陽大將軍反應過來,立即上前雙手扶著他,不讓他有任何跪下的舉措。畢竟,降將跪下乞降可是戰陣上的傳統。


    “歐陽大將軍這是奉旨開城,和戰敗投降是完全不同的,千萬不可以有什麽心理負擔。”


    黃久的好話真實一句接著一句,不但讓歐陽大將軍心裏舒服,也讓在歐陽大將軍身後跟著一起投降的原大景文臣武將們心裏放下了一個大石頭。


    是啊,我們是奉旨投降,不是戰敗投降,這可是有著本質的區別。


    歐陽大將軍心裏自然是清楚,這一方麵是真的奉旨投降,另一方麵更重要的怕是自己女兒的麵子了。


    所以,整個京城的投降儀式,歐陽大將軍從頭到尾就隻說了一句話:


    “大景京城文武聽憑大明將軍吩咐。”


    然後,就一直看著黃久帶領大明軍隊表演了。


    直到屏退左右,兩人單獨相處的時候,黃久才拿出一封書信遞給歐陽大將軍,說:


    “這是大明皇帝給老將軍的親筆信,請老將軍看看,有什麽問題,我可以及時解答。”


    歐陽大將軍此時也知道,自己這些人其實都不過是李睿棋盤中的棋子而已,既然注定是棋子,就要有棋子的本份。


    快速的看完李睿的親筆信後,歐陽大將軍果然就開始提問:


    “我那女婿說,這後麵的軍事行動分成兩個步驟,一個是我帶領原來大景的官員收攏大江以北的所有勢力,歸心大明。一個是你帶領大明水陸兩軍攻略大景南方。垣國怎麽辦?”


    黃久沒想到這歐陽大將軍根本就不問具體的行動步驟,而是關心大明和大景正麵剛起來後被垣國撿便宜。


    到底是視野開闊的老將軍,關注的就不是眼前的得失。而是想的整個中原人的出路,要是在大明和大景戰亂期間,讓垣國趁機而起,從而失去了中原的花花世界,這大明也是罪人。


    自然,能放話解答大將軍的疑惑,黃久自然是各方麵準備充分了的:


    “請大將軍放心,這點,大明皇帝陛下早有安排。


    大明邊關早就鎖死了各地垣國的邊軍,他們過不來邊境的關隘。


    更為關鍵的是,垣國糧食產地已經盡在我大明掌握之中,經過這次的南侵,垣國雖然撈足了財富,但在糧食供給上卻是短缺的,兩年內根本就無力屯兵南下。”


    歐陽大將軍兩眼一下睜大,小聲的說:


    “也就是說,這次垣國南侵的程度其實都掌握在大明的手裏?”


    黃久也是微微一笑:


    “大將軍睿智,這次垣國南侵雖然是垣國發起的戰爭,但是能打到什麽程度都是大明說了算。若是大明不想戰爭繼續,隻要斷了垣國大軍的軍糧,這戰爭也就自然結束了。


    所以,垣軍就是大明的提線木偶。這趙鈍是真的亂了心智。”


    話說到這個份上,黃久也就不藏著掖著了,把自己這個位置能知道的消息都拿出來和李睿的老嶽父共享。


    這也是能迅速拉近兩人關係的交流方法,就是說,我不藏私,你老人家也不要用異樣的目光看我就好。


    “不知道當問還是不當問,但老夫就是好奇不已,這大明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謀劃的啊?怎麽一下就做大到如此程度?特別是寧川兩州,怎麽能如此快地對大明歸心?”


    這也是歐陽大將軍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按理說,大景的錦衣衛算是無孔不入,怎麽就能讓大明坐大到如此地步?


    歐陽大將軍才不相信,這寧川兩州剛被割讓給大明,大明就能把兩個州十八郡的地盤給迅速消化,並且還能集結數量巨大的部隊出來。


    按一般情況,這種被割讓的州郡,沒有個十年以上,是不會對新的統治者產生什麽效益的。


    就好比幽雲二州,被垣國占領了那麽久,不但不能為垣國貢獻多少稅收,還需要垣國財政不斷往裏麵投入,而且還要大量駐軍,這才能維持兩個州的基本穩定。


    可這割讓給大明的兩個州,幾乎就是一夜之間就成為了大明的版圖,似乎早就是大明的版圖,隻是地圖畫錯了被劃入了大景的地圖而已。


    “嗬嗬,到現在我也不瞞著大將軍了,其實這大景九州,大江以北的七個州,在兩年前就基本完成了土改。目前,也就是江南的兩個州,大明的土改政策還沒有完全落地。


    您能理解嗎?”


    黃久還真是知道什麽就說什麽。


    “那大明完成這些布局用了多少年?”歐陽大將軍雖然沒有完全理解這土改和自己提出的問題之間的關係,但他聽出來了這話中的含義,就是說大明圖謀大景的江山不是一天兩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梟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散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散言並收藏寒門梟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