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千裏之外(中)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錦州城外。
女真八旗行軍紮營一向極有章法,早在努爾哈赤時期,便規定了無論是行軍打獵,皆要立柵掘壕,並以麾下親軍作為\"崗哨\",用以梭巡營帳,防止人馬逃竄。
對此,平日裏終日以\"女真第一勇士\"自居的莽古爾泰可謂是得到了努爾哈赤的深傳,一頂頂形製各異的營帳於空地上拔地而起,但次第有序的排列,非但沒有半點混亂之感,反倒在無形之中散發著咄咄逼人的威勢。
自轅門而入,隨著不斷沉入,營地中的氣氛也愈發冷凝,尤其是位於營地深處的主帳附近,更是沒有半點喧囂聲,隻剩下百十名\"正藍旗\"女真韃子來迴踱步的聲音。
一麵刺著\"海東青\"的黑色大纛則是立於主帳之前,正在空中隨風搖曳,獵獵作響。
進入帳中,十餘名甲胄齊全的牛錄額真和甲喇章京分別立於左右兩側,同樣是身著甲胄,留著濃密絡腮胡子的女真三貝勒莽古爾泰則是居於上首正中,身旁還有兩名瞧上去是讀書人模樣打扮的\"謀士\"。
而名義上能夠轄製廣寧城中數萬漢軍的\"漢人都統\"石廷柱也是畢恭畢敬的立於營帳正中,臉上瞧不出半點被\"奪權\"的不滿。
\"豪格那小子,讓我領兵迴廣寧?\"
半晌,莽古爾泰粗粒的聲音於營帳中響起,驚得帳中眾人不由得驚詫抬頭,眼眸深處也是湧現了一抹駭色。
大汗已是領兵出征半月有餘,怎地奉命留守沈陽監國的\"汗長子\"突然下令要他們迴援廣寧。
難不成大汗在前線吃了敗仗?亦或者國內後方不穩?
電光火石之間,各式各樣的情緒便在營帳中蔓延開來,窸窸窣窣的私語聲也是隨之響起。
\"可是有什麽消息?\"
相比較動輒便大驚失色的將校們,端坐於上首的莽古爾泰無疑更為鎮定一些,稍作狐疑過後便是冷靜開口,陰霾的目光狠狠的注視著跪倒於身前的女真韃子。
\"啟稟貝勒,近些時日國內收到消息,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近些時日調兵遣將,怕是有所圖謀。\"
\"為防節外生枝,豪格貝勒特令您迴援廣寧...\"
待到跪在身前的女真韃子將話說完,莽古爾泰眼中精芒一閃而過,臉上也是湧現了一抹恍然之色。
難怪留守沈陽的豪格下令讓他迴守廣寧,竟然是那此前望風而逃的蒙古大汗從旁虎視眈眈。
\"你且先下去吧。\"揮了揮手,示意眼前誠惶誠恐的兵卒先行退下,莽古爾泰轉而靠坐在身後的虎皮長椅之上,臉上也是露出了與以往兇狠暴戾全然不同的模樣。
他今年四十有一,雖然是努爾哈赤的第五個兒子,但因為其生母曾為努爾哈赤的\"大妃\",身份很是尊貴,自幼被努爾哈赤親自養於身邊。
待到其年長些,他便跟褚英,代善,阿敏等兄長一樣,跟在努爾哈赤身旁南征北戰,立下了無數功勳。
為此,努爾哈赤於萬曆四十三年創建\"八旗製度\"的時候,他當仁不讓的成為正藍旗主,並且被封為\"和碩貝勒\",地位僅次於代善和阿敏二人。
雖然心中藏著萬千野心,但莽古爾泰卻是深知,這女真的大汗之位卻是早已與其失之交臂。
自己之所以能夠被皇太極百般打壓之後\"重新出山\",除了能夠幫助其遏製大貝勒代善及二貝勒阿敏的聯盟之外,還與自己在軍中不可忽視的影響力與號召力有關。
彪悍的軍功及麾下士卒狂熱的擁護方才是他能夠在皇太極的\"清算下\"得以立足的關鍵。
對於皇太極所展露出來的\"野心\",莽古爾泰心中十分清楚,自己那位瞧上去其貌不揚的弟弟根本無法忍受\"和碩貝勒\"共同議政的政策,也無法容忍自己等人與其並肩而坐。
眼下他率領國內精銳傾巢而出,卻令自己坐鎮廣寧,提防遼東官兵,怕是心中也存著\"削弱\"自己麾下勢力的心思。
畢竟,這遼東官兵早已不可同日而語,隨著近兩年的\"休養生息\",已然逐漸走出了被他們大金勇士\"征服\"的恐懼感,甚至還有了一絲還手之力。
每每想起前些時日,被自己派往寧遠城,卻始終杳無音訊的兩百鐵騎,莽古爾泰便是一陣心痛。
須知那可是貨真價值的兩百女真騎兵,而不是投降國內的蒙古流民,或者孱弱的漢人包衣,而自己麾下的正藍旗,滿打滿算也不過萬餘名兒郎罷了。
毫無疑問,寧遠城中那些曾令他們大金吃足了苦頭的\"將門世家\"已然重新倒向了朝廷,不再像之前那般擁兵自重,平白讓他們大金鑽了不少空子。
一念至此,莽古爾泰的嘴角便是湧現了一抹鄙夷的譏笑,心中滿是感慨。
盡管已是過去了多年,腦海中的些許記憶碎片也是有些模糊,但莽古爾泰仍能清楚的記得,在他兒時的時候,自己的父汗為了他們建州女真的族人,是如何在遼東總兵李成梁的麵前卑躬屈膝。
彼時的大明強大到他們這些女真部落壓根不敢有半點反抗的心思,隻能仰其鼻息而存在。
但也正因為李成梁想要養寇自重的私心,這才給了他們建州女真寶貴的喘息之機,從而擁有了與明廷掰掰手腕的能力。
良久,莽古爾泰終是將腦海中的些許雜念抹去,轉而盯著眼前擺脫的沙盤若有所思。
蒙古大汗蠢蠢欲動,錦州城中的官兵又是虎視眈眈,倘若自己依舊待在此地,難免有腹背受敵的風險。
此地不宜久留!
\"嗬,這豪格的消息來的真巧呐。\"
\"老八啊老八,這可不是本貝勒臨陣脫逃,而是你好兒子下的命令呐!\"
又是一聲低喃過後,莽古爾泰猛然抬頭,臉色也是有些猙獰,迎著帳中將校驚疑不定的眼神,朗聲下令道:\"傳本汗命令,即刻點齊兵馬,我等迴廣寧城去!\"
\"得令!\"
若是有可能,誰也不願意長久待在生硬的營帳之中,更別提還麵臨著隨時有可能腹背受敵的風險。
故此對於莽古爾泰的這一決斷,帳中的將校們沒有半點遲疑,紛紛躬身應是,如野獸一般的咆哮聲也是在營地中驟然響起,引得外間來迴巡視的士卒們紛紛駐足。
女真八旗行軍紮營一向極有章法,早在努爾哈赤時期,便規定了無論是行軍打獵,皆要立柵掘壕,並以麾下親軍作為\"崗哨\",用以梭巡營帳,防止人馬逃竄。
對此,平日裏終日以\"女真第一勇士\"自居的莽古爾泰可謂是得到了努爾哈赤的深傳,一頂頂形製各異的營帳於空地上拔地而起,但次第有序的排列,非但沒有半點混亂之感,反倒在無形之中散發著咄咄逼人的威勢。
自轅門而入,隨著不斷沉入,營地中的氣氛也愈發冷凝,尤其是位於營地深處的主帳附近,更是沒有半點喧囂聲,隻剩下百十名\"正藍旗\"女真韃子來迴踱步的聲音。
一麵刺著\"海東青\"的黑色大纛則是立於主帳之前,正在空中隨風搖曳,獵獵作響。
進入帳中,十餘名甲胄齊全的牛錄額真和甲喇章京分別立於左右兩側,同樣是身著甲胄,留著濃密絡腮胡子的女真三貝勒莽古爾泰則是居於上首正中,身旁還有兩名瞧上去是讀書人模樣打扮的\"謀士\"。
而名義上能夠轄製廣寧城中數萬漢軍的\"漢人都統\"石廷柱也是畢恭畢敬的立於營帳正中,臉上瞧不出半點被\"奪權\"的不滿。
\"豪格那小子,讓我領兵迴廣寧?\"
半晌,莽古爾泰粗粒的聲音於營帳中響起,驚得帳中眾人不由得驚詫抬頭,眼眸深處也是湧現了一抹駭色。
大汗已是領兵出征半月有餘,怎地奉命留守沈陽監國的\"汗長子\"突然下令要他們迴援廣寧。
難不成大汗在前線吃了敗仗?亦或者國內後方不穩?
電光火石之間,各式各樣的情緒便在營帳中蔓延開來,窸窸窣窣的私語聲也是隨之響起。
\"可是有什麽消息?\"
相比較動輒便大驚失色的將校們,端坐於上首的莽古爾泰無疑更為鎮定一些,稍作狐疑過後便是冷靜開口,陰霾的目光狠狠的注視著跪倒於身前的女真韃子。
\"啟稟貝勒,近些時日國內收到消息,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近些時日調兵遣將,怕是有所圖謀。\"
\"為防節外生枝,豪格貝勒特令您迴援廣寧...\"
待到跪在身前的女真韃子將話說完,莽古爾泰眼中精芒一閃而過,臉上也是湧現了一抹恍然之色。
難怪留守沈陽的豪格下令讓他迴守廣寧,竟然是那此前望風而逃的蒙古大汗從旁虎視眈眈。
\"你且先下去吧。\"揮了揮手,示意眼前誠惶誠恐的兵卒先行退下,莽古爾泰轉而靠坐在身後的虎皮長椅之上,臉上也是露出了與以往兇狠暴戾全然不同的模樣。
他今年四十有一,雖然是努爾哈赤的第五個兒子,但因為其生母曾為努爾哈赤的\"大妃\",身份很是尊貴,自幼被努爾哈赤親自養於身邊。
待到其年長些,他便跟褚英,代善,阿敏等兄長一樣,跟在努爾哈赤身旁南征北戰,立下了無數功勳。
為此,努爾哈赤於萬曆四十三年創建\"八旗製度\"的時候,他當仁不讓的成為正藍旗主,並且被封為\"和碩貝勒\",地位僅次於代善和阿敏二人。
雖然心中藏著萬千野心,但莽古爾泰卻是深知,這女真的大汗之位卻是早已與其失之交臂。
自己之所以能夠被皇太極百般打壓之後\"重新出山\",除了能夠幫助其遏製大貝勒代善及二貝勒阿敏的聯盟之外,還與自己在軍中不可忽視的影響力與號召力有關。
彪悍的軍功及麾下士卒狂熱的擁護方才是他能夠在皇太極的\"清算下\"得以立足的關鍵。
對於皇太極所展露出來的\"野心\",莽古爾泰心中十分清楚,自己那位瞧上去其貌不揚的弟弟根本無法忍受\"和碩貝勒\"共同議政的政策,也無法容忍自己等人與其並肩而坐。
眼下他率領國內精銳傾巢而出,卻令自己坐鎮廣寧,提防遼東官兵,怕是心中也存著\"削弱\"自己麾下勢力的心思。
畢竟,這遼東官兵早已不可同日而語,隨著近兩年的\"休養生息\",已然逐漸走出了被他們大金勇士\"征服\"的恐懼感,甚至還有了一絲還手之力。
每每想起前些時日,被自己派往寧遠城,卻始終杳無音訊的兩百鐵騎,莽古爾泰便是一陣心痛。
須知那可是貨真價值的兩百女真騎兵,而不是投降國內的蒙古流民,或者孱弱的漢人包衣,而自己麾下的正藍旗,滿打滿算也不過萬餘名兒郎罷了。
毫無疑問,寧遠城中那些曾令他們大金吃足了苦頭的\"將門世家\"已然重新倒向了朝廷,不再像之前那般擁兵自重,平白讓他們大金鑽了不少空子。
一念至此,莽古爾泰的嘴角便是湧現了一抹鄙夷的譏笑,心中滿是感慨。
盡管已是過去了多年,腦海中的些許記憶碎片也是有些模糊,但莽古爾泰仍能清楚的記得,在他兒時的時候,自己的父汗為了他們建州女真的族人,是如何在遼東總兵李成梁的麵前卑躬屈膝。
彼時的大明強大到他們這些女真部落壓根不敢有半點反抗的心思,隻能仰其鼻息而存在。
但也正因為李成梁想要養寇自重的私心,這才給了他們建州女真寶貴的喘息之機,從而擁有了與明廷掰掰手腕的能力。
良久,莽古爾泰終是將腦海中的些許雜念抹去,轉而盯著眼前擺脫的沙盤若有所思。
蒙古大汗蠢蠢欲動,錦州城中的官兵又是虎視眈眈,倘若自己依舊待在此地,難免有腹背受敵的風險。
此地不宜久留!
\"嗬,這豪格的消息來的真巧呐。\"
\"老八啊老八,這可不是本貝勒臨陣脫逃,而是你好兒子下的命令呐!\"
又是一聲低喃過後,莽古爾泰猛然抬頭,臉色也是有些猙獰,迎著帳中將校驚疑不定的眼神,朗聲下令道:\"傳本汗命令,即刻點齊兵馬,我等迴廣寧城去!\"
\"得令!\"
若是有可能,誰也不願意長久待在生硬的營帳之中,更別提還麵臨著隨時有可能腹背受敵的風險。
故此對於莽古爾泰的這一決斷,帳中的將校們沒有半點遲疑,紛紛躬身應是,如野獸一般的咆哮聲也是在營地中驟然響起,引得外間來迴巡視的士卒們紛紛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