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陽,福王府。


    深夜,身材肥碩的福王朱常洵端坐於王位之上,盯著角落處的幾個火盆,麵上湧現著深思之色,遲遲不發一語。


    在其腳下,胡亂散落著多封書信,王位左側還立著一名中年宦官,眉眼間滿是憂色。


    半晌,中年宦官終是受不了殿中愈發壓抑的氣氛,忍不住出聲道:\"殿下,如今朝中局勢不明,我福王府何必要趟這趟渾水呐?\"


    隨後也不待身旁的朱常洵有所反應,宦官又是緊接著說道:\"殿下乃是天子的親叔叔,就算天子真的有意削藩,這刀也落不到我等的頭上呐...\"


    隨著京中關於\"削藩\"的消息越傳越廣,自家王爺也變成了\"眾矢之的\",來自各藩宗室的書信源源不斷的運抵至府中,其內容也是出奇的一致,無非是希望自家殿下能夠用其\"皇叔\"的身份,勸諫一番京中的天子,免得\"奸臣\"從中離間天家親情。


    但漸漸的,這些宗室的言辭便是愈發驚人,諸如那就藩於山東兗州的泰興王竟然在書信中旁敲側擊的提及了明朝初年的\"靖難之役\",聲稱太祖曾於皇明祖訓中規定,倘若朝中有奸臣作祟,各地藩王可領兵進京\"清君側\"...


    \"父皇,這皇位到底是不是我的?..\"


    聽得耳畔旁響起的聲音,沉默不語多時的朱常洵緩緩抬起了頭,雙眼迷離的低喃了一句。


    自他記事起,自己的父皇便曾無數次向自己保證,日後定會將\"皇位\"交到他的手上,盡管他的上麵,還有一位兄長,盡管大明皇位更迭講究\"長幼有序\"。


    隨著年齡的增長,朝中關於自己的\"非議\"越來越多,不斷有朝臣上書父皇,奏請冊封自己那名性格有些懦弱,從未被自己放在心中的兄長為大明太子。


    終於,在自己心目中無所不能的父皇終究還是沒能抗住外朝的壓力,將自己的皇兄冊封為太子,但仍將自己留在京師多待了幾年,不準前往封地就藩。


    盡管時隔多年,但朱常洵仍是能夠清楚記得,自己離京就藩的那一日,自己的父皇和母妃是如何的泣不成聲,對自己百般不舍。


    也正是那一日,他才隱隱有些明悟,或許自己父皇心中早就清楚,這大明皇位遲早要落到自己皇兄的頭上,而自己之所以能夠遲遲待在京中,以至於導致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國本之爭\",無非是因為自己的父皇和母妃不忍自己離去,隻想讓自己在京師多待幾年。


    \"殿下..\"


    聽得朱常洵的低喃,其身旁的中年宦官臉上也是湧現了一抹追思之色,心中感觸頗深。


    隻是還不待其繼續開口相勸,便聽得外間的茫茫夜色之中突然亮起了點點燈火,一陣輕微的腳步聲也是隨之響起。


    不多時,伴隨著朱紅色的殿門被緩緩推開,一名發須皆白的老婦人在兩名婢女的攙扶下,緩緩進入宮殿之中。


    \"母妃..\"


    \"娘娘..\"


    見狀,兩道驚唿聲便是隨之響起,本是有些茫然的朱常洵趕忙於座位上起身,主動迎了上去,口中急切道:\"您還沒歇著..\"


    沒有理會一臉關切之色的兒子,雍容華貴的老婦人隻是輕輕頷首,便自顧自的尋了個座位坐下,旋即便是微微眯起眼睛,仔細打量宮殿周遭的陳設片刻之後,最終將一雙有些渾濁的眸子放在了上首的王位之上。


    \"這位子,可還舒服?\"


    老婦人的聲音雖然稱不上宏亮,但在朱常洵聽來,卻是如同一道驚雷,猛地在其耳畔旁炸響。


    \"迴母妃,尚可..\"


    沉默少許,心神有些緊張的朱常洵迎著自己母妃的審視,吞吞吐吐的應道。


    自己雖然沒能如願染指皇位,但自己的父皇卻是在物質層麵上給予了自己最大的\"補償\",不但令自己承襲了嘉靖年間,因為無子而國除的\"景王\"名下的全部土地,更是不顧群臣的反對,強行在河南,河北,山東,湖廣等地為自己劃撥了大量田產。


    其數量之多,堪稱大明諸王之最,隻怕就連周王,魯王這等自國朝初年便傳承至今的老牌王府也有所不及。


    雖然當今天子繼位之後,為了能夠將自己的母妃迎迴府中榮養,自己被迫\"主動\"的捐獻了部分土地與銀兩,但對於富可敵國的福王府來說,仍是算不了什麽。


    朱常洵心中知曉,對於自己來說,所謂的\"富可敵國\"可不是一句誇大其詞之言...


    \"你還想更進一步否?\"少許,老婦人沙啞的聲音再度響起。


    咕嚕。


    此話一出,福王朱常洵便是不由自主的吞咽了一口唾沫,白皙的麵容上也是隱隱泛起了些許冷汗,心弦更是緊繃到了極點。


    他已是大明最為尊貴的親王,若是更進一步,唯有入主紫禁城,承襲皇位...


    \"兒子不敢!\"


    猶豫少許,福王朱常洵終是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麵色掙紮的朝著上首的母妃說道。


    \"哼,還不算太蠢!\"


    見到自己的兒子終是沒有被\"皇位\"衝昏了頭腦,仍是保留了一絲理智,曾經寵冠後宮數十年的鄭貴妃也是輕輕頷首,眼中湧現了一抹滿意之色。


    今時不同往日,這大明的天,早就變了。


    她雖然沒有與紫禁城中的小皇帝打過太多交道,但從其過去一年的所作所為來看,這朱由檢明顯比其短命的父兄強上數倍不止。


    這都什麽年頭了,虧那些宗室藩王想得出來,竟然還敢妄想複刻一個\"靖難之役\"出來?


    \"你是天子親叔,應當以身作則..\"強忍住心中翻湧的困意,鄭貴妃又是提點了一句,隨後便是在兩名婢女的攙扶下,緩緩起身,朝著殿外走去。


    幾十年的時間過去,早已磨滅了她心中對於\"權勢\"的渴望和野心,如今的她隻想著能夠在福王府中安度晚年,享受幾年天倫之樂。


    同時她也知曉,那個所謂的\"皇位\"可沒有看上去那般美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並收藏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