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六,諸事不宜。


    寅時剛過,稀薄的晨霧尚且籠罩在京畿之地的上方,但大街小巷上已是陸陸續續出現了行商走卒的身影,沉悶的鍾鳴聲也在城中悠悠迴蕩。


    位於京師正中的紫禁城外,身著紅袍的東閣大學士孫承宗已是早早的等候在宮門之外,略有些滄桑的臉上滿是凝重。


    俗話說,紫禁城中沒有不透風的牆。


    隨著時間的流逝,最近幾日朝中的\"暗流湧動\"早已是人盡皆知,遑論是本就在皇宮中當值的內侍和侍衛們。


    畢竟,東閣大學士孫承宗除了其廣為人知的\"帝師\"身份之外,還有一層鮮為人知的身份,便是\"東林骨幹\"。


    \"見過閣老..\"


    興許是一路小跑而來,司禮監秉筆王承恩的臉色顯得有些漲紅,胸口也在不斷的起伏著。


    雖然孫承宗於朝野間的\"存在感\"不如近些時日惹得滿朝風雨的首輔李國普及次輔劉鴻訓這般強,但王承恩卻是知曉這位老大人在天子心中的地位。


    不然也不會才剛剛繼位,便迫不及待的將這位因為\"黨爭\"而黯然離鄉的帝師召迴京師輔政,並且令其入閣。


    毫不誇張的說,與先帝在位時期相比,孫承宗在天子心中的地位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勞王公公了。\"


    耳畔旁響起的問候聲將微微失神的孫承宗喚醒,簡單打了個招唿過後,孫承宗便是跟在司禮監秉筆的身後,邁步朝著宮苑深處而去。


    也許是知曉身旁的閣老心情不佳,頭前引路的王承恩也沒有去\"打探\"孫承宗的來意,隻是規規矩的從前領路,心頭有些沉重。


    昨日天子才剛剛於乾清宮暖閣召見了\"九千歲\"魏忠賢,今日身為\"帝師\"的孫承宗便是請求入宮麵聖。


    這針鋒相對之意,是不是有些太過於明顯了。


    一念至此,王承恩心情更是煩悶,竟是沒有留意到腳下的坑窪,身形一滯,竟是險些跌倒在地。


    而身後的帝師也是顯得心事重重,僅僅是伸手攙扶了一把,便是再無反應。


    在一種詭異的氣氛中,素有‘‘內相’’之稱的司禮監秉筆領著集東哥大學生及帝師兩層身份為一體的孫承宗,緩緩朝著內廷深處而去。


    …


    …


    ‘‘先生來了。’’


    不知過了多久,一道和藹的聲音於孫承宗的耳畔旁響起,使其下意識的抬頭。


    麵色有些憔悴的大明天子朱由檢正立於乾清宮外,麵帶微笑的注視著自己。


    ‘‘陛下?!’’也許是沒有料到朱由檢會親自出迎,本就心事重重的東閣大學士竟是錯愕了少許方才反應了過來。


    顧不得整理身上有些淩亂的衣衫,孫承宗作勢便要下拜:‘‘吾皇聖躬金安。’’


    ‘‘先生何必如此多禮。’’


    未等孫承宗躬身,麵帶笑容的朱由檢便是快走了兩步,連忙伸手止住了孫承宗的動作。


    雖然近些時日,孫承宗於朝野上的存在感頗低,甚至於衍生出了些許‘‘吉祥物’’之類的流言蜚語。


    但是朱由檢心中卻是知曉,麵前這名臉色憔悴的文官才是真正為大明嘔心瀝血,盡忠職守的肱骨之臣。


    在原本的曆史上,孫承宗麵對叛軍的招降誓死不從,並用全家以身殉國的下場向全天下詮釋了何為‘‘忠臣。’’


    單是這份氣節,便值得朱由檢給予十二分的尊重。


    同為‘‘東林’’,同為麵臨生死抉擇,麵前這位文官選擇了以身殉國,而幾年之後的東林魁首錢謙益卻是留下了一句載入史書的‘‘水太涼’’。


    ‘‘多謝陛下。’’


    察覺到朱由檢手上的動作不似作偽,孫承宗原本有些忐忑的內心頓時平穩了不少,臉上也是露出了一抹由衷的笑容。


    萬曆年間,他曾擔任詹事府少詹事,與彼時的皇長孫朱由校結下了師生情誼,故而落下來一個‘‘帝師’’的尊稱。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


    縱然是朱由校在位的時候,他這位‘‘帝師’’也曾因為‘‘黨爭’’而黯然離京。


    但誰又能料到,昔年不過是僅僅見過幾麵的‘‘信王’’才剛剛繼位,便是迫不及待的將其起複,而且還對其偎以重任。


    這份信任,縱然是相比朱由校在位的時候也是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先生清晨入宮,不知所謂何事…’’


    又是在宮門外寒暄了片刻,君臣二人便是並肩而行,往乾清宮暖閣深處而去。


    眼下已是九月下旬,這清晨的凜風,著實有些寒意。


    ‘‘陛下…’’


    聞言,孫承宗頓時心中一驚,一雙驚疑不定的眸子下意識的投向身旁天子那張有些清瘦的臉龐。


    雖然早就知曉這位少年天子不喜歡那些繁文縟節,一向直來直往,但是孫承宗也沒料到朱由檢竟會如此直接。


    更重要的是,他不知如何作答。


    也許是瞧出了孫承宗臉上的掙紮,一旁的朱由檢隻是微微一笑,並沒有多說什麽,心中卻是一動。


    如若他沒有猜錯,身旁這位顯得心事重重的‘‘帝師’’應該當是來當說客了。


    畢竟這位麵容有些憔悴的老大人乃是不折不扣的‘‘東林’’出身,雖然與朝堂上那些‘‘正人君子’’大有不同,但在不少禦史言官的眼中,孫承宗仍是如精神信仰一般的存在。


    若非如此,孫承宗也不會在天啟年間,成為‘‘九千歲’’魏忠賢的眼中釘,甚至落了一個黯然迴鄉的下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並收藏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