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五,陰。


    辰時剛過,天色尚未完全大亮,北京城上方穹頂低垂,烏雲密布,好似隨時會有傾盆大雨傾斜而下。


    因為天氣不佳的緣故,京師街道上的行商走卒都顯得無精打采,心道今日的營生怕是不好做了。


    長安大街,一座座恢弘的府邸皆是府門緊閉,負責清掃門前落葉的家丁們也是屏氣凝神,全然沒有了往日喜笑顏開的樣子,氣氛很是凝重。


    雖然這些家丁下人並不清楚朝野間的\"暗流湧動\",但卻知曉自家老爺昨日上朝之前還是頗有興致,待到下值迴家之後,卻是臉色鐵青。


    如此種種之下,各家各戶的家丁下人們自是不敢大聲喧嘩,默默的清掃完街道上的落葉之後,便是規規矩矩的待在府前的抱鼓石附近,不敢如往前一般,聚在一起,大聲喧嘩。


    吱呀!


    不知過了多久,府邸門洞大開的聲音於鴉雀無聲的長安大街上響起,瞬間便引起了一眾家丁的注意。


    本是在尋常不過的聲音,但在氣氛詭異的長安大街上卻是顯得格外刺耳,不少家丁都是探頭探腦,想要瞧瞧究竟是誰家的老爺,竟選在這個天出門。


    沒一會,驚疑不定的家丁們便是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將目光投到了一座門楣樸實的府邸,其高高懸掛的匾額上懸掛著\"畢府\"二字。


    雖然其字體在這長安街諸多門楣當中顯得毫不起眼,甚至有些潦草,但眾多家丁卻是絲毫不敢小覷,甚至滿臉敬畏之色。


    凡是消息稍微靈通些的,都能知曉其府邸的主人乃是當朝戶部尚書畢自嚴,而其匾額上略顯稚嫩的\"嚴府\"二字更是出自當今陛下之手。


    約莫半柱香過後,在眾多家丁下人敬畏的眼神中,一名瞧上去五十餘歲,身著紅袍的戶部尚書畢自嚴邁著矯健的步伐於府邸深處而出。


    與往常\"形單影隻\"所不同,今日戶部尚書的身旁竟是還有一名瞧上去與其差不多年紀的讀書人陪同,雖然未著官袍,但瞧二人談笑有加的樣子,分明是相識多年的好友。


    一念至此,便有不少心思機靈的家丁於心中嘀咕,今天是朝廷休沐的日子,戶部尚書畢自嚴應當不用於衙門中當值,但依舊身著官袍,身旁還陪同有一名讀書人。


    這一大清早的,莫不是要一同往宮中麵聖?


    對於諸多家丁的疑惑,臉色帶有和煦笑容的戶部尚書畢自嚴自是毫不知情,隻見其側身朝著不遠處的管家吩咐了一聲之後,便與其身旁的讀書人一同登上了馬車。


    瞧馬車行駛的方向,正是威嚴肅穆的紫禁城。


    ...


    ...


    \"臣,畢自嚴見過陛下。\"


    \"吾皇,聖躬金安。\"


    燈光有些昏暗的乾清宮暖閣當中,戶部尚書畢自嚴鏗鏘有力的聲音驟然響起,使得不少昏昏欲睡的宮娥內侍皆是心中一驚,也讓閉眼假寐的大明天子朱由檢緩緩睜開了眼,將注意力放在身前。


    作為自己一手提拔的戶部尚書,畢自嚴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可謂是兢兢業業,盡忠職守。


    在畢自嚴的努力之下,大明近乎於衰竭的財政竟是奇跡般,重新煥發了些許生機。


    雖然仍遠遠無法與萬曆年間的\"盛況\"相提並論,但至少令朱由檢看到了希望。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任勞任怨的畢自嚴都是朱由檢心中最為合適的\"錢袋子\",故而對於這位年僅五十餘歲卻是發虛皆白的老臣,朱由檢可謂是發自肺腑的尊敬。


    故而不待身前的畢自嚴有所反應,案牘後的朱由檢便是趕忙起身,於空中虛浮,同時示意一旁的司禮監秉筆,親自將畢自嚴攙扶而起。


    及至畢自嚴起身,並緩緩落座之後,朱由檢方才將目光投向了剛剛與畢自嚴並肩而來的讀書人身上。


    隻見其身材有些消瘦,麵龐也呈現了一抹近乎於病態的白皙,料想是長時間得不到休息所致。


    至於年齡當在五十餘歲上下,與戶部尚書畢自嚴相差不大。


    \"草民袁世振,叩見陛下。\"


    \"吾皇,聖躬金安。\"


    興許是察覺到了朱由檢的注視,本就跪在地上的讀書人忙是一個頭磕在地上,其略顯沙啞的聲音也是在暖閣中悠悠響起。


    \"免禮平身。\"


    聞聲,朱由檢收迴了略帶\"侵略性\"的注視,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同時示意司禮監秉筆同樣為其搬來一把座椅。


    見狀,自稱為\"袁世振\"的中年人忙是起身謝恩,好一番折騰過後,才有些拘謹的坐到了椅子上。


    \"早就聽聞愛卿的名諱,卻因為國事繁忙拖延至今,倒是朕的疏忽了..\"


    在司禮監秉筆王承恩略顯詫異的眼神中,案牘後的大明天子朱由檢罕見的向一位\"文官\"釋放了善意。


    其態度,與過去幾天,對待朝中的禦史言官及\"東林黨\"可謂是截然不同,這又是哪位\"神仙\",竟值得天子如此重視?


    不聲不響間,司禮監秉筆便是對身前這位其貌不揚的文官高看了幾分,心中知曉,如若不出意外,怕是大明朝又要多出一位新貴了。


    而且與過去一年中接連被提拔的楊肇基,黃得功,尤世威等人有所不同,麵前這袁世振可是一位文官,而且看樣子還是戶部尚書親自舉薦而來的。


    作為朱由檢的貼身大伴,王承恩可謂是終日陪伴在朱由檢身旁,自是知曉朱由檢對於這位戶部尚書有多重視,也知曉這位戶部尚書乃是一位真正的\"能臣幹吏\"。


    \"草民惶恐!\"


    正當王承恩想入非非的時候,袁世振微微顫抖的聲音便是在乾清宮暖閣中再度響起。


    袁世振其人本就身材消瘦,眼下許是因為心情激動,其身軀更是微微顫抖著,竟是給人一種搖搖欲墜之感,好似隨時都會倒下。


    對於袁世振本人來說,雖然與其相交相識三十餘年的老友畢自嚴不止一次向他保證,聲稱天子乃是真正的\"雄主\",絕非碌碌無為的君主,但他此前的過往實在是過去\"慘淡\",心中十分忐忑。


    畢竟,他袁世振曾經作為萬曆皇帝手中的一柄尖刀,為其\"衝鋒陷陣\",但最後卻是落了一個罷職迴鄉的下場,甚至險些將命都丟了。


    其中的心酸,實在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並收藏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