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改革商稅?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八月初三。
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京畿之地又不似江南小鎮那般陰雨延綿,故而空氣中的燥熱著實讓人有些不適。
雖然還不到下值的時辰,但些許不耐煩的官差吏員已是放下了手中的活計,開始琢磨著今晚去哪裏尋歡作樂,消除一天的疲憊。
受燥熱氣候的影響,長安大街上的行人也失去了往日的\"精神奕奕\",偶有出來逛街的\"公子哥\"也是直奔熟悉的茶樓酒肆而去,不願在街上久留。
一些挑著扁擔沿街叫賣的小商販也是有氣無力的吆喝著,顯得無精打采,一雙黯淡的眸子不時羨慕的望向沿途路過的茶樓酒肆,糧鋪茶莊,心中琢磨著,自己何時才能成為那些腰纏萬貫的富紳豪商?終日裏醉情聲色,好不快活!
但與這些小商販們所想象中不同,近些天京師之中的富紳豪商們卻是愁眉苦臉,憂心忡忡。
這一切,都是來源於前兩日自紫禁城中傳出來的一則傳聞:天子有意改革商稅。
...
...
乾清宮暖閣中,滿堂朱袍,氣氛緊張。
今日晌午剛過,內閣首輔李國普,次輔劉鴻訓,東閣大學士孫承宗及戶部尚書,兵部尚書等幾位眾臣便是奉旨入宮陛見。
本以為是一場在平常不過的奏對,卻不曾想奏對整整持續了數個時辰,仍是沒有定論,幾位眾臣的臉色皆是不太好看。
雖然乾清宮暖閣的門窗早已打開,角落處還擺有幾個冰盆,但因為暖閣中氣氛緊張的緣故,仍是給人一種煩悶不已的壓抑感,於角落處伺候的宮娥內侍更是大氣都不敢喘,生怕打破了暖閣中已是保持了多時的沉默。
\"國朝初年,太祖有感於天下大亂多年,為了體恤百姓,快速恢複民生,這才重農抑商。\"
\"但國朝已是傳承兩百餘年,昔日之光景與眼下已是大為不同,這死板的賦稅該動一動了。\"
良久,一身常服的朱由檢緩緩放下了手中緊握的茶禪,微微皺著眉頭,有些不滿的朝著麵前的心腹重臣們說道。
本以為\"陝西民亂\"足以令麵前這群臣子們意識到大明的危機所在,但朱由檢仍是沒有料到,這些臣子的態度竟是如此堅決,說什麽也不肯讓步。
\"陛下,陝西民不聊生,流民哀鴻遍野,臣等也是心急如焚...\"舔了舔幹澀的嘴唇,內閣首輔李國普緩緩起身,迎著朱由檢審視的眼神苦澀說道:\"但賦稅乃是我大明根基所在,稍有些風吹草動,便會引來更大的動蕩,還望天子三思。\"
雖然早就知曉當今天子是一位不甘於寂寞的\"中興之主\",但內閣首輔李國普也沒有料到天子的\"野心\"竟是如此之大,繼位尚且不足年餘,便將主意打到了朝廷的賦稅之上。
更要命的是,天子竟然還要改革\"商稅\"。
要知曉,即便號稱為大明續命的張居正也不過是推行了\"一條鞭法\",改革重心仍是放在農稅之上,僅僅是略微觸碰到了富紳豪商的利益。
饒是如此,張居正也沒有逃過被\"清算\"的命運,雖然其中有部分原因是萬曆皇帝個人被壓抑太久的\"私怨\",但也能從側麵看出來妄自改革商稅的下場。
\"陛下,眼下我大明看似歌舞升平,實則內憂外患不斷,實在不容輕舉妄動呐。\"
不待案牘後的朱由檢有所反應,次輔劉鴻訓也是一臉苦澀的開口,聲音更是顫抖的厲害。
昔年的萬曆皇帝僅僅是因為想要冊封寵愛的福王朱常洵為太子,便是掀起了一場持續二十餘年的\"國本之爭\",並最終以萬曆皇帝退步而收場。
平心而論,這場\"國本之爭\"並沒有觸碰到這些朝臣的根本利益,僅僅是所謂的\"利益之爭\",但繼位多年的萬曆皇帝仍是敗下陣來。
如今的天子繼位不足年餘,便想要對\"商稅\"動手,在場眾人幾乎可以斷言,此等政策一但推出,定會引起軒然大波。
畢竟大明的這些官員們哪個背後不站著幾名富紳豪商?昔年的\"東林黨\"之所以能夠眾正盈朝,歸根結底不就是因為其\"發跡\"於南直隸蘇州府,代表了無數江南富紳的利益。
\"稅課司籌備的如何?\"
沒有理會麵前兩位朝臣的苦口婆心,案牘後的朱由檢麵色不變,倒是眼神愈發犀利。
陝西的民亂雖然與\"小冰河\"導致的天災脫不開幹係,但\"人禍\"卻是其更為主要的誘因。
正是因為腐朽的賦稅製度以及當地不顧百姓死活,橫征暴斂的官員,這才使得陝西爆發了民亂,並最終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勢,甚至令得傳承了兩百餘年的大明王朝在一棵歪脖子樹上落下帷幕。
見天子仍是沒有改變主意,暖閣中的幾名朝臣不由得心神一震,唿吸也是不免急促了幾分。
\"陝西民亂\"雖是不容小覷,但在大明朝兩百餘年的國祚中,似這等\"災禍\"幾乎可以用做日常來形容。
但天子口中的\"稅課司\"卻是重中之重,甚至足以動搖大明的統治,威脅到大明的國本。
\"陛下,\"深吸了一口氣,內閣首輔李國普強壓住心中的不安,頗為遲疑的拱手迴應道:\"稅課司若起,當重新選拔一眾官員,但朝中仍有不少缺額,倉促之間隻怕難以成事...\"
早在神宗年間,因為\"國本之爭\"的緣故,各地官員缺額嚴重,身兼數職的情況常有發生。
先帝在位的時候,也曾發生過\"東林黨\"與\"閹黨\"互相傾軋的黨爭,導致國朝官員缺額嚴重的弊端仍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
尤其是今上登基之後,受限於蠢蠢欲動的建州女真,將原定於春天舉行的科舉推遲到明年,導致朝廷迄今為止,仍沒有新進的官員。
如若不是坐在案牘之後的,乃是大明天子朱由檢,一向沉穩有度的內閣首輔李國普真想罵娘,這倉促之間,到哪裏去尋找人手,組建稅課司?
更別提依著天子的意思,這稅課司不單單於京中籌建,還要在各地設立。
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京畿之地又不似江南小鎮那般陰雨延綿,故而空氣中的燥熱著實讓人有些不適。
雖然還不到下值的時辰,但些許不耐煩的官差吏員已是放下了手中的活計,開始琢磨著今晚去哪裏尋歡作樂,消除一天的疲憊。
受燥熱氣候的影響,長安大街上的行人也失去了往日的\"精神奕奕\",偶有出來逛街的\"公子哥\"也是直奔熟悉的茶樓酒肆而去,不願在街上久留。
一些挑著扁擔沿街叫賣的小商販也是有氣無力的吆喝著,顯得無精打采,一雙黯淡的眸子不時羨慕的望向沿途路過的茶樓酒肆,糧鋪茶莊,心中琢磨著,自己何時才能成為那些腰纏萬貫的富紳豪商?終日裏醉情聲色,好不快活!
但與這些小商販們所想象中不同,近些天京師之中的富紳豪商們卻是愁眉苦臉,憂心忡忡。
這一切,都是來源於前兩日自紫禁城中傳出來的一則傳聞:天子有意改革商稅。
...
...
乾清宮暖閣中,滿堂朱袍,氣氛緊張。
今日晌午剛過,內閣首輔李國普,次輔劉鴻訓,東閣大學士孫承宗及戶部尚書,兵部尚書等幾位眾臣便是奉旨入宮陛見。
本以為是一場在平常不過的奏對,卻不曾想奏對整整持續了數個時辰,仍是沒有定論,幾位眾臣的臉色皆是不太好看。
雖然乾清宮暖閣的門窗早已打開,角落處還擺有幾個冰盆,但因為暖閣中氣氛緊張的緣故,仍是給人一種煩悶不已的壓抑感,於角落處伺候的宮娥內侍更是大氣都不敢喘,生怕打破了暖閣中已是保持了多時的沉默。
\"國朝初年,太祖有感於天下大亂多年,為了體恤百姓,快速恢複民生,這才重農抑商。\"
\"但國朝已是傳承兩百餘年,昔日之光景與眼下已是大為不同,這死板的賦稅該動一動了。\"
良久,一身常服的朱由檢緩緩放下了手中緊握的茶禪,微微皺著眉頭,有些不滿的朝著麵前的心腹重臣們說道。
本以為\"陝西民亂\"足以令麵前這群臣子們意識到大明的危機所在,但朱由檢仍是沒有料到,這些臣子的態度竟是如此堅決,說什麽也不肯讓步。
\"陛下,陝西民不聊生,流民哀鴻遍野,臣等也是心急如焚...\"舔了舔幹澀的嘴唇,內閣首輔李國普緩緩起身,迎著朱由檢審視的眼神苦澀說道:\"但賦稅乃是我大明根基所在,稍有些風吹草動,便會引來更大的動蕩,還望天子三思。\"
雖然早就知曉當今天子是一位不甘於寂寞的\"中興之主\",但內閣首輔李國普也沒有料到天子的\"野心\"竟是如此之大,繼位尚且不足年餘,便將主意打到了朝廷的賦稅之上。
更要命的是,天子竟然還要改革\"商稅\"。
要知曉,即便號稱為大明續命的張居正也不過是推行了\"一條鞭法\",改革重心仍是放在農稅之上,僅僅是略微觸碰到了富紳豪商的利益。
饒是如此,張居正也沒有逃過被\"清算\"的命運,雖然其中有部分原因是萬曆皇帝個人被壓抑太久的\"私怨\",但也能從側麵看出來妄自改革商稅的下場。
\"陛下,眼下我大明看似歌舞升平,實則內憂外患不斷,實在不容輕舉妄動呐。\"
不待案牘後的朱由檢有所反應,次輔劉鴻訓也是一臉苦澀的開口,聲音更是顫抖的厲害。
昔年的萬曆皇帝僅僅是因為想要冊封寵愛的福王朱常洵為太子,便是掀起了一場持續二十餘年的\"國本之爭\",並最終以萬曆皇帝退步而收場。
平心而論,這場\"國本之爭\"並沒有觸碰到這些朝臣的根本利益,僅僅是所謂的\"利益之爭\",但繼位多年的萬曆皇帝仍是敗下陣來。
如今的天子繼位不足年餘,便想要對\"商稅\"動手,在場眾人幾乎可以斷言,此等政策一但推出,定會引起軒然大波。
畢竟大明的這些官員們哪個背後不站著幾名富紳豪商?昔年的\"東林黨\"之所以能夠眾正盈朝,歸根結底不就是因為其\"發跡\"於南直隸蘇州府,代表了無數江南富紳的利益。
\"稅課司籌備的如何?\"
沒有理會麵前兩位朝臣的苦口婆心,案牘後的朱由檢麵色不變,倒是眼神愈發犀利。
陝西的民亂雖然與\"小冰河\"導致的天災脫不開幹係,但\"人禍\"卻是其更為主要的誘因。
正是因為腐朽的賦稅製度以及當地不顧百姓死活,橫征暴斂的官員,這才使得陝西爆發了民亂,並最終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勢,甚至令得傳承了兩百餘年的大明王朝在一棵歪脖子樹上落下帷幕。
見天子仍是沒有改變主意,暖閣中的幾名朝臣不由得心神一震,唿吸也是不免急促了幾分。
\"陝西民亂\"雖是不容小覷,但在大明朝兩百餘年的國祚中,似這等\"災禍\"幾乎可以用做日常來形容。
但天子口中的\"稅課司\"卻是重中之重,甚至足以動搖大明的統治,威脅到大明的國本。
\"陛下,\"深吸了一口氣,內閣首輔李國普強壓住心中的不安,頗為遲疑的拱手迴應道:\"稅課司若起,當重新選拔一眾官員,但朝中仍有不少缺額,倉促之間隻怕難以成事...\"
早在神宗年間,因為\"國本之爭\"的緣故,各地官員缺額嚴重,身兼數職的情況常有發生。
先帝在位的時候,也曾發生過\"東林黨\"與\"閹黨\"互相傾軋的黨爭,導致國朝官員缺額嚴重的弊端仍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
尤其是今上登基之後,受限於蠢蠢欲動的建州女真,將原定於春天舉行的科舉推遲到明年,導致朝廷迄今為止,仍沒有新進的官員。
如若不是坐在案牘之後的,乃是大明天子朱由檢,一向沉穩有度的內閣首輔李國普真想罵娘,這倉促之間,到哪裏去尋找人手,組建稅課司?
更別提依著天子的意思,這稅課司不單單於京中籌建,還要在各地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