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4章 壞消息
一眾書生都順利參加了秋闈,這個時候,大家才有閑心開始關注,蒙懷傑呢?他最後的懲處結果是如何?
是人都有八卦之心,便是讀書人亦是如此。
很快就有人打聽了出來,他受的懲處便如當日淮南王所說的那般,被褫奪了身上原本的功名,還被發配前往南疆去除蠱去了。
眾人一聽這個結果,不由齊齊冒出一身冷汗,同時也生出了一陣陣慶幸來,慶幸自己當初沒有真正釀成惡果。
若他們當初繼續執迷不悟,或是稀裏糊塗地就被煽動著做了更加難以挽迴之事,那隻怕蒙懷傑現在的下場,就是他們的結局。
尤其是那些也被收買了的讀書人,更是嚇出了一身的冷汗。
幸虧自己及時認錯,也幸虧淮南王大人大量,沒有與他們一般計較。
對於讀書人來說,功名是何等重要,那簡直比他們自己的性命還更加重要。
功名丟了,那他們也不用活了。
蒙懷傑更慘,還要被送去南疆除蠱。
蠱蟲是什麽玩意兒,他們之前都已經親眼看到過了。
那玩意兒不僅惡心,還危險啊!一不小心,小命就要搭進去了。
他們可以大感慶幸,但蒙懷傑,就隻餘滿腔的後悔。
早知如此,他當初無論如何都不會上了這艘賊船。
但奈何,這世間沒有早知道,現在後悔,晚了!
在秋闈有條不紊地開展時,揚州城的生息蠱清理工作也已然進行到了尾聲。
有了卓安烺研製出的方子,要消滅這些生息蠱並不難。
之前之所以沒有立馬開展此項工作,乃是為了留下它們來做誘餌,避免太大的動作以至打草驚蛇。
但現在,此事已經揭到了明麵上,對這些依舊留存的禍患,自然沒有什麽好再留的。
若是不及時清理,讓百姓不小心被誤傷了,造成不必要的傷亡損失,那就糟了。
朝廷對於蠱蟲之事不再采取避諱的態度,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開始公開向百姓宣講蠱蟲的危害,以及牽涉蠱蟲之後的嚴重後果,致力於做到全民防蠱,禁蠱。
隻有讓百姓們對此都有了統一的認知,才能真正做到徹底禁絕蠱蟲。
就算當真有人對蠱蟲動了邪念,不怕死地要去沾染,也很有可能會被身邊人檢舉揭發出來。
如此,便能真正做到全民防蠱,全民禁蠱了。
此事順利,讓秦淮的心情也不覺輕鬆幾分,但這樣的輕鬆也隻是暫時的,隻有這件事真正塵埃落定,有了確定的結果,他才能真正徹底放下心來。
一個多月過去,義父他們定然早已經到了福建府了,他們此行乃是暗中行事,並不會公開身份,正是因此,義父他們此行也更多了許多不確定性和危險性。
若是他們的行蹤暴露了,被有心人設局滅口,他們不一定能及時防範。
不過,義父和義母行事都很是機敏,他們身邊又有那麽多人暗中保護著,相信他們定然不會出事的。
現在,他也隻能耐心等待,等義父的消息,等南疆的消息,還有便是薛家的消息。
南疆那頭雖然早就派了人前往,但要排查線索,確定目標嫌疑人,這需要一個過程,每一步都很是慎重與關鍵,絕對不能有半分錯漏。
不然,隻怕就會打草驚蛇,讓事情最後落得一場空。
正所謂怕什麽來什麽,秦淮最擔心的這種情況還是發生了。
南疆那邊派去的人終於迴來了,但帶迴來的卻不是好消息。
“屬下無能,晚了一步!屬下查到那人時,對方已經被滅口了。”
秦淮聽到這個消息,心也不自覺狠狠往下沉。
他們當初審出了線索,當即第一時間就派了人前往南疆,且行動很是隱秘,就是為避免走漏風聲,讓重要人證有被滅口的風險。
但最後,還是沒能保下證人。
與對方勾結之人名叫武建波,是一名參將,其官職不高,但他所負責之事,卻是十分便利他搜集蠱蟲訊息。
秦淮沉默片刻,最終也沒有出聲斥責手下。
未必是他們行事不夠謹慎,被人窺見了蹤跡,而是這件事本身就已經鬧得很是沸沸揚揚,那幕後之人隻要行事多些謹慎,不論我們是否會派人前往南疆調查,對方隻怕都會派人前去滅口。
因為,隻有死人的嘴才最嚴。
他們的人並不知道對方究竟是誰,到了那裏之後還要先調查以確認對方身份,如此自然就會比對方要慢上許多。
人已經死了,現在再追究已然沒有意義,秦淮現在隻希望能從中獲取一些線索。
但秦淮對手下一番追問,他們給出的,都不是什麽好消息。
對方不僅將武建波滅口了,其身邊可能會有的文書證據也被盡數銷毀,更殘忍的是,便是他的家眷,也被盡數滅口,一個不留。
對方行事如此狠辣,不留餘地,可見,那武建波定然也知道不少重要線索。
但,現在一切都已成枉然,畢竟,死人是開不了口的。
就像王家人那般,就算原本是知道內情的,但人死燈滅,他們所知道的所有秘密,也全都帶到地裏去了。
秦淮不禁狠狠捶了一下椅背,臉上一片陰沉晦暗,一眾手下都齊齊跪下請罪。
“是屬下無能,叫對方得了手,請王爺責罰!”
秦淮深吸了一口氣,沉聲,“依照慣例,自去領罰吧。”
手下半個字都不敢多說,心裏更是暗暗鬆了口氣,躬身就退了出去。
按照慣例,他們受的罰也不過就是挨一頓重板子,頂多就是在床上躺一段時間,但他們皮糙肉厚,再重的傷,養一養自然就好了。
這點子懲罰,跟他們這次辦事的失誤來說,根本不算什麽。
迴來的路上,他們都已經做好了最糟糕的準備了,幸而王爺仁厚,也不會不把他們當人看,若是換了一個主子,他們就算不死,隻怕也要成廢人了。
秦淮並不是殘忍暴虐之人,他雖然對這個結果也很是失望,但,就算重罰也改變不了什麽,他現在正是用人之際,與其因為這件事遷怒他們,施以重罰,還不如對他們小懲大誡,讓他們在之後的行動中好生將功折罪。
一眾書生都順利參加了秋闈,這個時候,大家才有閑心開始關注,蒙懷傑呢?他最後的懲處結果是如何?
是人都有八卦之心,便是讀書人亦是如此。
很快就有人打聽了出來,他受的懲處便如當日淮南王所說的那般,被褫奪了身上原本的功名,還被發配前往南疆去除蠱去了。
眾人一聽這個結果,不由齊齊冒出一身冷汗,同時也生出了一陣陣慶幸來,慶幸自己當初沒有真正釀成惡果。
若他們當初繼續執迷不悟,或是稀裏糊塗地就被煽動著做了更加難以挽迴之事,那隻怕蒙懷傑現在的下場,就是他們的結局。
尤其是那些也被收買了的讀書人,更是嚇出了一身的冷汗。
幸虧自己及時認錯,也幸虧淮南王大人大量,沒有與他們一般計較。
對於讀書人來說,功名是何等重要,那簡直比他們自己的性命還更加重要。
功名丟了,那他們也不用活了。
蒙懷傑更慘,還要被送去南疆除蠱。
蠱蟲是什麽玩意兒,他們之前都已經親眼看到過了。
那玩意兒不僅惡心,還危險啊!一不小心,小命就要搭進去了。
他們可以大感慶幸,但蒙懷傑,就隻餘滿腔的後悔。
早知如此,他當初無論如何都不會上了這艘賊船。
但奈何,這世間沒有早知道,現在後悔,晚了!
在秋闈有條不紊地開展時,揚州城的生息蠱清理工作也已然進行到了尾聲。
有了卓安烺研製出的方子,要消滅這些生息蠱並不難。
之前之所以沒有立馬開展此項工作,乃是為了留下它們來做誘餌,避免太大的動作以至打草驚蛇。
但現在,此事已經揭到了明麵上,對這些依舊留存的禍患,自然沒有什麽好再留的。
若是不及時清理,讓百姓不小心被誤傷了,造成不必要的傷亡損失,那就糟了。
朝廷對於蠱蟲之事不再采取避諱的態度,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開始公開向百姓宣講蠱蟲的危害,以及牽涉蠱蟲之後的嚴重後果,致力於做到全民防蠱,禁蠱。
隻有讓百姓們對此都有了統一的認知,才能真正做到徹底禁絕蠱蟲。
就算當真有人對蠱蟲動了邪念,不怕死地要去沾染,也很有可能會被身邊人檢舉揭發出來。
如此,便能真正做到全民防蠱,全民禁蠱了。
此事順利,讓秦淮的心情也不覺輕鬆幾分,但這樣的輕鬆也隻是暫時的,隻有這件事真正塵埃落定,有了確定的結果,他才能真正徹底放下心來。
一個多月過去,義父他們定然早已經到了福建府了,他們此行乃是暗中行事,並不會公開身份,正是因此,義父他們此行也更多了許多不確定性和危險性。
若是他們的行蹤暴露了,被有心人設局滅口,他們不一定能及時防範。
不過,義父和義母行事都很是機敏,他們身邊又有那麽多人暗中保護著,相信他們定然不會出事的。
現在,他也隻能耐心等待,等義父的消息,等南疆的消息,還有便是薛家的消息。
南疆那頭雖然早就派了人前往,但要排查線索,確定目標嫌疑人,這需要一個過程,每一步都很是慎重與關鍵,絕對不能有半分錯漏。
不然,隻怕就會打草驚蛇,讓事情最後落得一場空。
正所謂怕什麽來什麽,秦淮最擔心的這種情況還是發生了。
南疆那邊派去的人終於迴來了,但帶迴來的卻不是好消息。
“屬下無能,晚了一步!屬下查到那人時,對方已經被滅口了。”
秦淮聽到這個消息,心也不自覺狠狠往下沉。
他們當初審出了線索,當即第一時間就派了人前往南疆,且行動很是隱秘,就是為避免走漏風聲,讓重要人證有被滅口的風險。
但最後,還是沒能保下證人。
與對方勾結之人名叫武建波,是一名參將,其官職不高,但他所負責之事,卻是十分便利他搜集蠱蟲訊息。
秦淮沉默片刻,最終也沒有出聲斥責手下。
未必是他們行事不夠謹慎,被人窺見了蹤跡,而是這件事本身就已經鬧得很是沸沸揚揚,那幕後之人隻要行事多些謹慎,不論我們是否會派人前往南疆調查,對方隻怕都會派人前去滅口。
因為,隻有死人的嘴才最嚴。
他們的人並不知道對方究竟是誰,到了那裏之後還要先調查以確認對方身份,如此自然就會比對方要慢上許多。
人已經死了,現在再追究已然沒有意義,秦淮現在隻希望能從中獲取一些線索。
但秦淮對手下一番追問,他們給出的,都不是什麽好消息。
對方不僅將武建波滅口了,其身邊可能會有的文書證據也被盡數銷毀,更殘忍的是,便是他的家眷,也被盡數滅口,一個不留。
對方行事如此狠辣,不留餘地,可見,那武建波定然也知道不少重要線索。
但,現在一切都已成枉然,畢竟,死人是開不了口的。
就像王家人那般,就算原本是知道內情的,但人死燈滅,他們所知道的所有秘密,也全都帶到地裏去了。
秦淮不禁狠狠捶了一下椅背,臉上一片陰沉晦暗,一眾手下都齊齊跪下請罪。
“是屬下無能,叫對方得了手,請王爺責罰!”
秦淮深吸了一口氣,沉聲,“依照慣例,自去領罰吧。”
手下半個字都不敢多說,心裏更是暗暗鬆了口氣,躬身就退了出去。
按照慣例,他們受的罰也不過就是挨一頓重板子,頂多就是在床上躺一段時間,但他們皮糙肉厚,再重的傷,養一養自然就好了。
這點子懲罰,跟他們這次辦事的失誤來說,根本不算什麽。
迴來的路上,他們都已經做好了最糟糕的準備了,幸而王爺仁厚,也不會不把他們當人看,若是換了一個主子,他們就算不死,隻怕也要成廢人了。
秦淮並不是殘忍暴虐之人,他雖然對這個結果也很是失望,但,就算重罰也改變不了什麽,他現在正是用人之際,與其因為這件事遷怒他們,施以重罰,還不如對他們小懲大誡,讓他們在之後的行動中好生將功折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