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3章 任何線索都不放過
秦淮又問,“你們王家出事之後,薛家人沒有因此落井下石,對你們避之不及?”
王璟輝麵上露出幾分晦暗之色,“落井下石倒是沒有,隻是難免會疏遠幾分。當初我為此很是不忿,但現在想想,趨利避害不過人之本能,薛家就算對我們稍有疏遠,也是人之常情。”
先前王璟輝猜測那個願意為歲晴尋找收養人家之人時,便想到了薛家,隻是後來兩家的聯係漸少了,王璟輝也不確定薛家是否會在這個時候伸出援手。
秦淮又詢問了許多關於薛家的訊息,王璟輝都將自己所知道的情況一五一十地盡數道來。
末了,秦淮沒有什麽可問的,王璟輝又忍不住補充一句。
“王爺,草民也不確定薛家是否參與進了這件事之中,草民今日主動告知王爺這一切,也是抱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想法。
若此事確實為真,那這便是草民為此案提供的一條線索,興許這條線索便能助益王爺破獲此案,揪出那幕後之人來。
若是草民多想了,那,也請王爺勿怪,並非草民急於貪功才故意胡編濫造這些,而隻是不想錯過任何一條可能的線索罷了。”
秦淮頷首,“本王明白。你做得很好,以後若是你還想起了其他線索,哪怕隻有一丁點不確定的懷疑,也要及時說出來,本王不怕你說錯,就怕你藏著不說。”
若是說錯了,那也不過是浪費一些人力去驗證一番罷了,終歸不費什麽事。
但若是因為怕說錯便藏著掖著,最後反倒致使他們白白錯過更多的訊息,那就得不償失了。
王璟輝聞言,這才鬆了口氣。
秦淮又補了一句,“你且放心,若此事為真,本王也會為你記上一功。”
王璟輝麵上當即就露出一抹喜色,“草民多謝王爺!草民定會再接再厲,爭取為王爺提供更多的線索!
薛家那邊,還有用得到草民之處,草民也定會竭盡所能。”
秦淮頷首,見他沒有什麽要說的,便也起身離開了。
秦淮自然不會放過他提供的這條線索。
現在他們對此事的調查陷入了僵局,哪怕任何一條細微的線索,也要想方設法地查下去。
興許,真就讓他查出點門道了呢?
秦淮素來講求效率,他見了王璟輝之後,立馬就派出了人,命其前往99,把薛茂林悄悄帶到揚州來。
這個人,他還是要親自審。
頓了頓,他又補充一句,“把他兒子也一並帶來。”
雖然,秦淮也不想用孩子來威脅人,但是,若對方不肯配合,那自己也隻能采取非常手段了。
秦淮迴去之後,便將今日所獲原原本本地告知了蘭清笳。
他問:“你覺得這薛家是否也參與進這件事?”
蘭清笳想了想,“我對薛家不了解,就隻能瞎猜,猜出來的結果自然也沒什麽根據。
不過,從私心上來說,我自然是希望薛家參與了其中,他們若當真參與了進來,興許我們就能從中查出更多的線索來。”
秦淮也深以為然地點頭。
雖然這樣想很不厚道,但他的確是這麽想的。
薛家究竟是否參與其中,那,就隻能等薛茂林被帶來了,好生審問一番了。
蘭清笳倒是想到了另外一茬。
雲家與薛家都是商賈之家,為何王家人對雲家那般鄙夷不屑,這一點從當初他們對雲子鶴的態度中就能窺見一二。
即便雲家已是十分富庶的人家,但王家看雲家的態度和眼神,儼然就是在看渾身銅臭味的低賤商人,是絕對不可能允許雲家的兒孫到王家族學去進學的。
但對薛家,他們卻又是截然相反的態度,就算那王鴻煊與薛茂林是舊年同窗,但這點子情分,也不至於有這般重吧?
蘭清笳將自己心中的疑問問了出來,語氣中不免多了不滿。
秦淮知道,她這是在為雲家不平,雲家也是正正當當的人家,憑什麽要被王家瞧不起?
秦淮很理智地與她分析了原因,“除了那位薛茂林與王鴻煊之間的交情以外,這興許還與兩家做的行當有關。”
雲家的生意遍布各行各業,薛家則是專注釀酒,而酒又素來是附庸風雅的讀書人所鍾愛之物,釀酒之道,也算是一門家族傳承的手藝,是以,釀酒世家的薛家,在王家看來,自然比什麽行當都經營的雲家更上得台麵,王家人也更願意與之結交了。
加上王璟輝也說了,他父親嗜酒。
有了這個喜好加持,王家對薛家的態度自然也就比對雲家親和些,沒那般多瞧不上。
再者,與雲家結交的是當初的王璟川,是王家的小一輩。
而與薛家結交的卻是王鴻煊,是王家的家主一輩,那位薛茂林對王鴻煊興許也是多有巴結討好,如此,雙方自然一拍即合。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蘭清笳心裏還是非常不爽。
他們雲家也沒想要巴著王家往上爬的意思,但當初的王家卻一副生怕自己被纏上的態度,還一口一個嫌棄雲家銅臭氣重,就好像他們的吃穿用行都不需要錢銀這黃白之物似的。
若王家對所有商賈之家都是一視同仁的態度也就罷了,而他們對薛家卻又不同,這才讓蘭清笳心中更加不滿。
不過,現在王家已經不複存在,她現在就算再心存不滿,也沒法找人說理去。
薛家那邊沒那麽快有消息傳迴來,這頭,三年一度的秋闈倒是開始了。
有了上迴書生鬧事之舉,揚州城上下官員們對這批書生都看得很緊,生怕他們再被有心人挑撥,再鬧出什麽大事來,若當真如此的話,那他們的頂戴花翎隻怕就要真的保不住了。
好在,上次之事書生們也很吸取教訓,這一次是無論如何都不敢再犯了。
是以,這場秋闈總算是有驚無險地開始,又順順利利地結束了。
一眾官員們都鬆了口氣,便是秦淮亦是如此。
他也擔心對方再在暗中生事,上次沒有鬧出人命還好,若是一不小心鬧出了人命官司,那便是他也難以穩住局麵。
便是一眾書生們,也都鬆了口氣。
大家都擔心自己會被秋後算賬,取消了秋闈資格,現在考完了,原本緊繃的心弦也放鬆下來。
秦淮又問,“你們王家出事之後,薛家人沒有因此落井下石,對你們避之不及?”
王璟輝麵上露出幾分晦暗之色,“落井下石倒是沒有,隻是難免會疏遠幾分。當初我為此很是不忿,但現在想想,趨利避害不過人之本能,薛家就算對我們稍有疏遠,也是人之常情。”
先前王璟輝猜測那個願意為歲晴尋找收養人家之人時,便想到了薛家,隻是後來兩家的聯係漸少了,王璟輝也不確定薛家是否會在這個時候伸出援手。
秦淮又詢問了許多關於薛家的訊息,王璟輝都將自己所知道的情況一五一十地盡數道來。
末了,秦淮沒有什麽可問的,王璟輝又忍不住補充一句。
“王爺,草民也不確定薛家是否參與進了這件事之中,草民今日主動告知王爺這一切,也是抱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想法。
若此事確實為真,那這便是草民為此案提供的一條線索,興許這條線索便能助益王爺破獲此案,揪出那幕後之人來。
若是草民多想了,那,也請王爺勿怪,並非草民急於貪功才故意胡編濫造這些,而隻是不想錯過任何一條可能的線索罷了。”
秦淮頷首,“本王明白。你做得很好,以後若是你還想起了其他線索,哪怕隻有一丁點不確定的懷疑,也要及時說出來,本王不怕你說錯,就怕你藏著不說。”
若是說錯了,那也不過是浪費一些人力去驗證一番罷了,終歸不費什麽事。
但若是因為怕說錯便藏著掖著,最後反倒致使他們白白錯過更多的訊息,那就得不償失了。
王璟輝聞言,這才鬆了口氣。
秦淮又補了一句,“你且放心,若此事為真,本王也會為你記上一功。”
王璟輝麵上當即就露出一抹喜色,“草民多謝王爺!草民定會再接再厲,爭取為王爺提供更多的線索!
薛家那邊,還有用得到草民之處,草民也定會竭盡所能。”
秦淮頷首,見他沒有什麽要說的,便也起身離開了。
秦淮自然不會放過他提供的這條線索。
現在他們對此事的調查陷入了僵局,哪怕任何一條細微的線索,也要想方設法地查下去。
興許,真就讓他查出點門道了呢?
秦淮素來講求效率,他見了王璟輝之後,立馬就派出了人,命其前往99,把薛茂林悄悄帶到揚州來。
這個人,他還是要親自審。
頓了頓,他又補充一句,“把他兒子也一並帶來。”
雖然,秦淮也不想用孩子來威脅人,但是,若對方不肯配合,那自己也隻能采取非常手段了。
秦淮迴去之後,便將今日所獲原原本本地告知了蘭清笳。
他問:“你覺得這薛家是否也參與進這件事?”
蘭清笳想了想,“我對薛家不了解,就隻能瞎猜,猜出來的結果自然也沒什麽根據。
不過,從私心上來說,我自然是希望薛家參與了其中,他們若當真參與了進來,興許我們就能從中查出更多的線索來。”
秦淮也深以為然地點頭。
雖然這樣想很不厚道,但他的確是這麽想的。
薛家究竟是否參與其中,那,就隻能等薛茂林被帶來了,好生審問一番了。
蘭清笳倒是想到了另外一茬。
雲家與薛家都是商賈之家,為何王家人對雲家那般鄙夷不屑,這一點從當初他們對雲子鶴的態度中就能窺見一二。
即便雲家已是十分富庶的人家,但王家看雲家的態度和眼神,儼然就是在看渾身銅臭味的低賤商人,是絕對不可能允許雲家的兒孫到王家族學去進學的。
但對薛家,他們卻又是截然相反的態度,就算那王鴻煊與薛茂林是舊年同窗,但這點子情分,也不至於有這般重吧?
蘭清笳將自己心中的疑問問了出來,語氣中不免多了不滿。
秦淮知道,她這是在為雲家不平,雲家也是正正當當的人家,憑什麽要被王家瞧不起?
秦淮很理智地與她分析了原因,“除了那位薛茂林與王鴻煊之間的交情以外,這興許還與兩家做的行當有關。”
雲家的生意遍布各行各業,薛家則是專注釀酒,而酒又素來是附庸風雅的讀書人所鍾愛之物,釀酒之道,也算是一門家族傳承的手藝,是以,釀酒世家的薛家,在王家看來,自然比什麽行當都經營的雲家更上得台麵,王家人也更願意與之結交了。
加上王璟輝也說了,他父親嗜酒。
有了這個喜好加持,王家對薛家的態度自然也就比對雲家親和些,沒那般多瞧不上。
再者,與雲家結交的是當初的王璟川,是王家的小一輩。
而與薛家結交的卻是王鴻煊,是王家的家主一輩,那位薛茂林對王鴻煊興許也是多有巴結討好,如此,雙方自然一拍即合。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蘭清笳心裏還是非常不爽。
他們雲家也沒想要巴著王家往上爬的意思,但當初的王家卻一副生怕自己被纏上的態度,還一口一個嫌棄雲家銅臭氣重,就好像他們的吃穿用行都不需要錢銀這黃白之物似的。
若王家對所有商賈之家都是一視同仁的態度也就罷了,而他們對薛家卻又不同,這才讓蘭清笳心中更加不滿。
不過,現在王家已經不複存在,她現在就算再心存不滿,也沒法找人說理去。
薛家那邊沒那麽快有消息傳迴來,這頭,三年一度的秋闈倒是開始了。
有了上迴書生鬧事之舉,揚州城上下官員們對這批書生都看得很緊,生怕他們再被有心人挑撥,再鬧出什麽大事來,若當真如此的話,那他們的頂戴花翎隻怕就要真的保不住了。
好在,上次之事書生們也很吸取教訓,這一次是無論如何都不敢再犯了。
是以,這場秋闈總算是有驚無險地開始,又順順利利地結束了。
一眾官員們都鬆了口氣,便是秦淮亦是如此。
他也擔心對方再在暗中生事,上次沒有鬧出人命還好,若是一不小心鬧出了人命官司,那便是他也難以穩住局麵。
便是一眾書生們,也都鬆了口氣。
大家都擔心自己會被秋後算賬,取消了秋闈資格,現在考完了,原本緊繃的心弦也放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