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1章 不該買的東西
唐權緩了緩,這才繼續道:“而後,我們就當真金盆洗手,沒有再做那海上護鏢的行當。
王爺定然想不到汪金鈿口中所說的更穩妥,更賺錢的行當是什麽。”
秦淮心念微動,“是什麽?”
他緩緩吐出兩個字,“走私。”
秦淮聞言,心中生出了一股果然如此的了然來。
大元朝本著開放治國的原則,海禁是開放了的。
但每一艘海上貿易的商船,朝廷都會收取一定數量的稅銀,迴來的亦是如此,收取稅銀的數量,則以來迴商船所載貨物的價值作為衡量。
走私的商船則是避免掉了這部分支出。
“汪金鈿在福建府那一片海域經營多年,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威望和名氣,原本我們做的是護鏢的行當,與水寇乃是勢不兩立,但後來,他便與對方合作,如此不僅避免了被對方劫掠,彼此還能互相打掩護,避開官府的巡查,順利完成走私。
有了這番合作,我們的走私特別順利。我們這邊的茶葉,絲綢等物很是普遍,價格也不高,但運到番邦去,就能翻十幾倍,甚至幾十倍,那時我才知道,海外貿易可謂是暴利,很快,弟兄們的荷包就鼓了起來。”
秦淮聽著唐權的話,腦中飛快捕捉到了一點。
“既然此行乃是暴利,那朝廷的稅銀你們不至於交不起才是,為何要這般鋌而走險?需知,走私一旦被發現,輕則下大獄,重則掉腦袋。”
唐權臉上露出幾分異樣之色。
“原本,我也不明白這一點,直到後來,無意之中我才窺破了其中玄機。”
秦淮一針見血,“汪金鈿買了不該買的東西?”
唐權不禁朝秦淮投去一記讚賞的目光,“沒錯,的確如此。他借著出海貿易的機會,竟從外商人的手中購置了一批火炮和火銃!
那些都是要命的東西,自然隻能通過走私的法子運迴來。”
火炮和火銃!
汪金鈿一個走私的商人,買這要命的東西做什麽?
唯一的解釋就是,是他背後的主子要買這東西。
他能那麽順順當當地從海上鏢師一躍成為做海上貿易的商人,不可能完完全全靠的是他自己。
且走私也是有門道的,他光是與那些海賊裏應外合,不大可能那麽成功地避開官府所有的追查,最大可能就是,他們在官府裏就有自己的人,且對方還有一定的話語權。
雙方達成了利益上的輸送與合作,彼此方能這般相安無事。
這不可能是汪金鈿能辦得到的。
這必然是對方為汪金鈿牽的線!
對方看上了汪金鈿在福建府這片海域的江湖地位和人脈,將他招安,收為己用。
為了招安,對方向汪金鈿開出了豐厚的條件,為他提供本金,還擺平了官府這條路,讓他能毫無後顧之憂,便是出海賺取的巨額收入,他也能收益不少。
利益當頭,汪金鈿自然而然地就被對方收買,心甘情願地為對方賣命了。
而汪金鈿也的確是個得力又聽話的手下,很快就組織了一批得用的人手,將出海貿易的人手班子集齊,為對方賺到了一筆不菲的收入,還成功地買到了火炮和火銃。
汪金鈿與他幕後的那位主子,可謂是互惠互利,彼此成就。
而唐權等人,不過隻是他們手底下賣命的棋子罷了,根本沒有權利和資格知道那些內情。
唐權:“我也是機緣巧合之下才發現了那些火炮和火銃,那時我才意識到,我上了一艘賊船,這艘船一旦上了,要想下去,就沒那麽容易了。”
唐權的神色間充滿了頹然與懊喪之色,他心中隻覺很是後悔,早知如此,自己當初就不該心存那該死的好奇之心,就算發現了那樁秘密,也應該立馬離開,假裝不知道,而不應該被汪金鈿發現。
秦淮對他之後發生的事大概有了猜測,“為了避免你泄露秘密,你的家人才被汪金鈿控製了去?”
唐權沉痛地點頭,“沒錯,正是如此。哪怕我一再保證,必然不會泄露這個秘密,不會說任何不該說的話,但汪金鈿還是不肯放心,我的家人被他控製,美其名曰保護,實則就是拿他們做人質。我若是膽敢說出半個不該說的,那我的家人就第一個遭殃。
我有一段時間很是絕望,對汪金鈿也充滿恨意,但後來,我就慢慢想通了,與其繼續充滿怨恨,還不如好好表現,真心實意地效忠於他,效忠於他背後的那位主子,如此,我既能往上爬,也能為我家人爭取到更優渥的待遇。
所以我一改先前那被脅迫的態度,轉得表現得更加積極主動,慢慢的就取得了汪金鈿的信任。”
秦淮繼續問,“那你為何不繼續在海上隨著汪金鈿一起走私,而是到了揚州城來?”
“這是我自己爭取來的機會。”
汪金鈿打聽到消息,那位要在揚州辦一件大事,若此事成了,那便是立下了潑天的功勞。
他想要掙功勞,但他自己是個隻會打打殺殺的莽夫,他也習慣了在海上稱王稱霸,讓他舍棄那裏的一切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打拚,他是萬般不願意的。
不僅不願意,他也有自知之明,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去完成這件事,所以,他就有意在自己的心腹中挑選合適的人手。
唐權也想要建功立業,而且,他還有一個私心,那就是找到合適的機會就跟汪金鈿背後那位真正的主子搭上線,直接把汪金鈿拋到一邊去。
若他能另擇高枝,興許就能借機把自己的家人從汪金鈿的手裏救迴來。
是以,唐權到了揚州城之後,一直矜矜業業地辦差,可謂是盡心盡力。
秦淮:“來到揚州城的這段時間,你都做了些什麽?生息蠱之事你可知道?”
唐權老實迴答,“知道,當初那些生息蠱,便正是我協助王家人一道種下的。
除此之外,我還負責收集揚州城各個富貴人家的陰私事,並找到合適的時機接近對方,與對方談生意。”
秦淮:“你們是要讓那些富商一起加入到海外貿易之中?”
唐權點頭,“沒錯,正是如此,至少,一開始的目的是這般。”
一開始的目的是這般,那就說明,他們還有其他目的。
唐權緩了緩,這才繼續道:“而後,我們就當真金盆洗手,沒有再做那海上護鏢的行當。
王爺定然想不到汪金鈿口中所說的更穩妥,更賺錢的行當是什麽。”
秦淮心念微動,“是什麽?”
他緩緩吐出兩個字,“走私。”
秦淮聞言,心中生出了一股果然如此的了然來。
大元朝本著開放治國的原則,海禁是開放了的。
但每一艘海上貿易的商船,朝廷都會收取一定數量的稅銀,迴來的亦是如此,收取稅銀的數量,則以來迴商船所載貨物的價值作為衡量。
走私的商船則是避免掉了這部分支出。
“汪金鈿在福建府那一片海域經營多年,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威望和名氣,原本我們做的是護鏢的行當,與水寇乃是勢不兩立,但後來,他便與對方合作,如此不僅避免了被對方劫掠,彼此還能互相打掩護,避開官府的巡查,順利完成走私。
有了這番合作,我們的走私特別順利。我們這邊的茶葉,絲綢等物很是普遍,價格也不高,但運到番邦去,就能翻十幾倍,甚至幾十倍,那時我才知道,海外貿易可謂是暴利,很快,弟兄們的荷包就鼓了起來。”
秦淮聽著唐權的話,腦中飛快捕捉到了一點。
“既然此行乃是暴利,那朝廷的稅銀你們不至於交不起才是,為何要這般鋌而走險?需知,走私一旦被發現,輕則下大獄,重則掉腦袋。”
唐權臉上露出幾分異樣之色。
“原本,我也不明白這一點,直到後來,無意之中我才窺破了其中玄機。”
秦淮一針見血,“汪金鈿買了不該買的東西?”
唐權不禁朝秦淮投去一記讚賞的目光,“沒錯,的確如此。他借著出海貿易的機會,竟從外商人的手中購置了一批火炮和火銃!
那些都是要命的東西,自然隻能通過走私的法子運迴來。”
火炮和火銃!
汪金鈿一個走私的商人,買這要命的東西做什麽?
唯一的解釋就是,是他背後的主子要買這東西。
他能那麽順順當當地從海上鏢師一躍成為做海上貿易的商人,不可能完完全全靠的是他自己。
且走私也是有門道的,他光是與那些海賊裏應外合,不大可能那麽成功地避開官府所有的追查,最大可能就是,他們在官府裏就有自己的人,且對方還有一定的話語權。
雙方達成了利益上的輸送與合作,彼此方能這般相安無事。
這不可能是汪金鈿能辦得到的。
這必然是對方為汪金鈿牽的線!
對方看上了汪金鈿在福建府這片海域的江湖地位和人脈,將他招安,收為己用。
為了招安,對方向汪金鈿開出了豐厚的條件,為他提供本金,還擺平了官府這條路,讓他能毫無後顧之憂,便是出海賺取的巨額收入,他也能收益不少。
利益當頭,汪金鈿自然而然地就被對方收買,心甘情願地為對方賣命了。
而汪金鈿也的確是個得力又聽話的手下,很快就組織了一批得用的人手,將出海貿易的人手班子集齊,為對方賺到了一筆不菲的收入,還成功地買到了火炮和火銃。
汪金鈿與他幕後的那位主子,可謂是互惠互利,彼此成就。
而唐權等人,不過隻是他們手底下賣命的棋子罷了,根本沒有權利和資格知道那些內情。
唐權:“我也是機緣巧合之下才發現了那些火炮和火銃,那時我才意識到,我上了一艘賊船,這艘船一旦上了,要想下去,就沒那麽容易了。”
唐權的神色間充滿了頹然與懊喪之色,他心中隻覺很是後悔,早知如此,自己當初就不該心存那該死的好奇之心,就算發現了那樁秘密,也應該立馬離開,假裝不知道,而不應該被汪金鈿發現。
秦淮對他之後發生的事大概有了猜測,“為了避免你泄露秘密,你的家人才被汪金鈿控製了去?”
唐權沉痛地點頭,“沒錯,正是如此。哪怕我一再保證,必然不會泄露這個秘密,不會說任何不該說的話,但汪金鈿還是不肯放心,我的家人被他控製,美其名曰保護,實則就是拿他們做人質。我若是膽敢說出半個不該說的,那我的家人就第一個遭殃。
我有一段時間很是絕望,對汪金鈿也充滿恨意,但後來,我就慢慢想通了,與其繼續充滿怨恨,還不如好好表現,真心實意地效忠於他,效忠於他背後的那位主子,如此,我既能往上爬,也能為我家人爭取到更優渥的待遇。
所以我一改先前那被脅迫的態度,轉得表現得更加積極主動,慢慢的就取得了汪金鈿的信任。”
秦淮繼續問,“那你為何不繼續在海上隨著汪金鈿一起走私,而是到了揚州城來?”
“這是我自己爭取來的機會。”
汪金鈿打聽到消息,那位要在揚州辦一件大事,若此事成了,那便是立下了潑天的功勞。
他想要掙功勞,但他自己是個隻會打打殺殺的莽夫,他也習慣了在海上稱王稱霸,讓他舍棄那裏的一切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打拚,他是萬般不願意的。
不僅不願意,他也有自知之明,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去完成這件事,所以,他就有意在自己的心腹中挑選合適的人手。
唐權也想要建功立業,而且,他還有一個私心,那就是找到合適的機會就跟汪金鈿背後那位真正的主子搭上線,直接把汪金鈿拋到一邊去。
若他能另擇高枝,興許就能借機把自己的家人從汪金鈿的手裏救迴來。
是以,唐權到了揚州城之後,一直矜矜業業地辦差,可謂是盡心盡力。
秦淮:“來到揚州城的這段時間,你都做了些什麽?生息蠱之事你可知道?”
唐權老實迴答,“知道,當初那些生息蠱,便正是我協助王家人一道種下的。
除此之外,我還負責收集揚州城各個富貴人家的陰私事,並找到合適的時機接近對方,與對方談生意。”
秦淮:“你們是要讓那些富商一起加入到海外貿易之中?”
唐權點頭,“沒錯,正是如此,至少,一開始的目的是這般。”
一開始的目的是這般,那就說明,他們還有其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