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河東河西


    涇川和陵陽的水將這塊平坦的土地衝出了一條河。這河蜿蜒流淌近百公裏,枯水時靜靜地,寬不足百米,洪水期咆哮著,也不過兩三百米,向北流去,到了魯港,便匯入了長江。不知道從哪年開始,人們叫它是漳河。


    由於漳河的原因,這塊平坦的土地,分成了河東河西。又因為河東河西的原因,被曆代政府分成了兩個縣。本來屬於一塊的土地,一樣生活習慣的人們,因此有了不同的政局環境。


    河東的人們,早些年被河西的人稱做是守舊的一族;河西的人還戲稱“我們是紅太陽的天,你們是白月亮的天呢。”可不是麽,在割資本主義尾巴的時候,河西的人連一點自留地也沒有,菜園地每人三厘,還丈量得緊繃繃的。而河東的人不僅有自留地,還有口糧田。河西的人飼養家禽家畜被詫斥為“資本主義傾向1”,受到限製,連零星的芽豆芽也算是搞資本主義;而河東的人,大棚的鵝鴨放養,大擔的蔬菜上街去賣,也沒有人幹涉。更有甚者,每逢春節,河東的人玩龍燈、穿馬燈、堆羅漢,這村玩到那村,常常通宵達旦,因為多是親朋好友迎來送去,河西當權的人說“那是搞宗派”,“複活四舊”,禁止河西的人搞這樣的活動。


    河東有個渡口,當年叫做許村。因為坐落在圩埂旁,臨著渡口,人來人往不斷,便開了兩三家小店,形成了一條小街。每天早上,附近的人也到這裏買賣東西。其中有一位常來賣菜的農民,叫秦有進,二十四五歲,天天拎一籃子蔬菜來,不論巧貴,總把它賣掉,賣完就到生產隊裏做工,每天如此。他每天少做一早上的工,能收入賣菜的錢一元左右,雖然隻是很少的錢,而當時做一天的工分,還不到一元錢呢。這樣,他工分做了,小錢也有的用。


    河西有個小鎮,叫雙木鋪,在許村正西十公裏。有三百米長的街道,沒有私人店鋪,隻有一個大供銷社、一個茶館,其他的房屋就是機關和糧站以及學校了。這條街道,東臨圩田西傍山,曆來是吃圩米、燒山柴的好地方。早年,附近的人非常羨慕這裏。秦有進的父親過世後,他的母親就認為這是個好地方,改嫁到了這裏,還為秦有進生了個異姓弟弟叫李萬平。因為吃米是圩區田裏產的,燒鍋柴就出在後麵山上,感覺上是吃不愁,燒不愁。而許村的秦家,燒鍋柴沒有來源,常常著急,因此,總是羨慕李家。


    大集體時期,河西的幹部隻準社員一心一意在生產隊裏勞動,要是做了別的什麽,就被斥之“歪門邪道”,資本主義行為。於是,還不到二十歲的李萬平,一心撲在生產隊裏,每天從太陽出山,到太陽落山。由於他年紀輕,身體好,從來不貪懶,年年被評為“五好社員”。可是,他家裏除了生產隊分的吃飯糧外,難得有一分錢,連衣服破了,老娘想買個針頭線腦也很困難。


    逢年過節,秦有進總是買些糕點來看媽媽。見這麽大的弟弟總穿著補丁摞布丁的衣服,連一件象樣的衣裳也沒有,就對弟弟說:“萬平,你也不小了,現在的確涼衣裳行時得很,你也該做一件穿穿。象你這樣窩窩囊囊,哪個姑娘能看上你啊?”李萬平隻是笑笑說:“我這樣比別人‘前麵掛豇豆,後麵結南瓜’(衣服破得前麵成布條,後麵打成了結)好多了呢!”他隻是說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話,不好意思說“我沒錢”!


    當年,河東河西的人都住著草房,生產隊裏都養著耕牛,田裏收的稻草隻能派作蓋屋和喂牛的用場,生活燃料必須另想辦法。李萬平住在山邊,對燒鍋柴並不煩神;而秦有進離山太遠,燒柴成了他頭痛的大事。他每每來媽媽這裏,迴去總要挑一擔柴;李萬平有時候到哥哥家去,也總挑著柴禾。許村人燒柴普遍困難,秦有進因為有李萬平家的柴禾,感到很幸運。


    七十年代中後期,河東人來了個“靈活創造”,陸續地辦起了一些小窯廠,燒製大平瓦,解決屋上蓋草的困難。於是,當地的人們率先蓋起了“省草屋”。這樣,蓋屋的草可以省下來做燒飯的燃料了。所謂省草屋,就是泥土牆的屋頂上蓋瓦的房子。河西的人見了河東的人家屋頂蓋上瓦,心裏癢癢的,可是,沒有條件蓋得上。


    鄧老複出後沒幾年,河東的人便把原來是集體的田,分到了各家各戶。河西當政的一把手見了,在各種大會上再三警告:河東的做法是“倒退”,是在搞資本主義,決不會長久;我們決不準許那樣幹!河西的人隻好省了這條心。


    過了一年,河西的人沒有看見河東的“資本主義”被禁止,相反,還越發地“深入”,連原來生產隊的所有財產都瓜分掉了。河西的人想跟著學。這位一把手居然大發雷霆之怒,說:“誰要是分田單幹,我就處分誰;你們要想分田,除非我不在這裏工作!”於是,河西人“蠢蠢欲動”的分田舉動,停了下來。


    再過了一年,河西人看到河東那“倒退的資本主義”,根本沒有糾正的樣子,便“不問三七二十一”,一哄而起,強行地把田分到了各家各戶。由於沒有得到政府允許,大家都以為隻是苟且之舉,誰也沒有慎重。因此,土地好歹不均的現象普遍存在。不久,這位一把手果然“不在這裏工作”了。新來的一把手對分田到戶不置褒貶,隻向各戶索要錢糧國稅。再過了一年,新的一把手叫村幹部們將分給各家各戶的田畝數子登記造冊,大家這才知道分田到戶不再犯法了。於是,有的生產隊還想把田重新搭配好再分,可是,由於既得利益者強烈反對,再行分配的計劃,沒能實現。


    這麽一折騰,河東人比河西人富足了許多。他們又是率先推倒了泥土牆,蓋起了磚牆瓦房;不久,又改建成了水泥鋼筋結構的小樓房;河西人緊趕快趕,總是落後一步。


    臨近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建造205國道。當年這條國道最初設計時,是要經過河西雙木鎮的。因為河西有著漫長的小山,道路從山下經過,可以節省許多良田。當時河西的當權者強調要保護土地,哪怕是山地,也要保護,不讓國道從河西走。


    河東人卻歡迎這條國道從當地經過。國道經過許村,許村趁此機會大力開發,居然將許村改稱“許鎮”。這麽一改,許鎮迅速發展起來。現在規模比從前的縣城也不小。而且店鋪林立,車水馬龍,繁華得很。昔日賣菜的秦有進,因為集鎮的發展,把他的土地占去了,他成了沒有土地的農民,便索性用占地補償費,開了個蔬菜批發門市。雖然還是賣菜,可是,今非昔比。從前是提籃小賣,現在卻用汽車拉進送出。因而,他擁有了高雅的樓房、運貨的汽車。人們稱唿他不再是“老秦”,而是“秦老板”了。


    河西雙木街上的李萬平,田分到戶後,自己在家做了兩年,就和村上的夥伴們到外麵去打工。雖然自己精明能幹,可是,打工老是接不到工資。於是,他對打工沒有興趣,經常在家裏與老父親種田。田裏出產是有限度的,做得再好,隻能衣食飽暖,要想跟上社會發展,總是望塵莫及。近年來,打工的工錢雖然不愁了,可是,他連著娶媳婦,蓋二樓,經濟上仍然覺得很緊張。與哥哥秦有進相比,真有天壤之別。不僅是李萬平,就是這雙木鋪的街道,本來比許村“繁榮”許多倍,如今,雖然也“發展”了,可是,卻比不上現在許鎮的一個小市場了。


    人說“三十年河東轉河西”。這個河東、河西的變化,也真的快捷。早年,河東比不上河西,現在河西卻比河東落後了許多——這是什麽原因呢?我帶著這個問題,去詢問三老,三老說:“河東開放得早,有著先天的優勢;河西現在雖然也在發展,可是,河東的條件更優越,發展得更快。河西要想趕上河東,缺乏先天實力啊。”我仔細想想,覺得三老說的道理,既非常淺顯又十分深刻,很是耐人尋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今異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heyang201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heyang2012並收藏古今異事最新章節